『壹』 英國人身高用什麼英尺還是厘米另外,歐洲其他國家用的是什麼
英國人當然是用英制單位,即英尺了,其他歐洲國家大多用公制單位即厘米。
『貳』 十五英尺為什麼是英國用的
古英國時期因為沒有國際公認的度量單位,所以人們往往使用自己的腳來測量實地的面積,久而久之,一種基於成年男子單腳的長度就被公認為英國等國家認可的標準度量衡。德國人出了一招,讓最早從教堂出來的16個男子量出左腳的長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商就是一尺。
『叄』 哪些國家用英尺
英尺,舊時寫作"呎",是英國及其前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使用的長度單位。美國等國家也使用。
英尺——在英語國家中,古代和現代各種以人腳長度為依據的長度計量單位。一般為25—34厘米。在許多其他西方語言中,腳和計量用的尺都用同一個詞表示,雖然它所代表的長度各個地方、各個時期有所不同。例如德語言中的fuss,挪威和丹麥語中的fod等。在其他語言中,翻譯成英語為foot,並表示類似長度單位的詞,但並不與人腳的詞相同,如日語和漢語中的尺。俄語中的fut看來只不過是英語foot的音譯。在大多數國家裡,英尺及其倍數和分數已分別被公制單位的米所取代。在少數幾個國家裡,仍沿用英尺,但還是用米來作注釋,美國在1959年將英尺定為30.48厘米。
古羅馬人規定一英里等於1000跨步,一跨步約為羅馬人5隻腳的距離。
庫比特是古埃及採用的測量單位,表示從人的肘到中指尖的距離。庫比特被現在碼代替,一碼等於2庫比特。
噚為兩臂平舉時兩中指指尖之間的距離。噚是測量水深的單位,1噚等於6英尺。是一種歐洲的習慣用法.
『肆』 英尺和尺的英文縮寫是
英尺縮寫是ft, 英文里沒有尺,尺(Chi )沒有縮寫。
英尺與英寸都是國際上較通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十二進位,,是講、寫英語時的用法,英尺英文foo簡寫ft;
英尺foot 復數形式上feet
1英尺(1/3碼)=12英寸,英尺與英寸和標准計量--米的換算:1英尺=0.3048米,1英寸=0.0254米
尺與寸是我國現用的市際長度計量單位的一部份,十進位,
尺與寸和標准計量--米的換算:1尺=0.3333米,1寸=0.0333米,我國不同的朝代尺與寸的長度是不同的,
例如尺:漢代1尺=0.2310米,周代1尺=0.2000米,唐代=0.3100米;寸的使用有時會有特指的地方,例如在中醫(海外稱唐醫)針灸時,
深度就以你本人的右手中指中間關節長度為1寸,武則天當時就以她本人的右手中指中間關節長度為1寸定為法律。
為便於區別尺和寸,英尺、英寸簡寫時寫成呎、吋。
英寸的來由:十世紀,英王埃德加以他拇指間關節長度定為1英寸。
與英尺英寸有關的碼:九世紀,英國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以手臂前伸,指尖到鼻尖長度定為1碼,=0.9144米.
古埃及的尺;法老的肘拐至中指尖距離為1腕尺=0.49米。
唐代1尺長度的來由:唐太宗李世民雙步(左右各一步)為步,三百步為一里,1/5步為1尺。
拓展資料: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指中國的「市尺」。
英尺,英語foot ,漢字舊時寫作「呎」。一般用於英語國家的長度單位。中國台灣與香港地區,也使用,仍然寫作「呎」。(foot ,本是腳的意思,古時英國人以人腳長度為單位)
中國的市尺
現代3尺=1米(公尺)
英尺
1英尺(呎) =0.3048米(公尺)= 30.48公分(厘米)
1英尺=12英寸=304.8mm;
1英寸=25.4mm;
23'-8"=23*304.8+8*25.4 = 7213.6 mm
參考資料:
百部網路:英尺
『伍』 英國人的身高,體重,駕駛速度,氣溫等分別用什麼單位
身高:英尺,英寸
體重:磅
駕駛速度:英里
氣溫:華氏
『陸』 英尺.英寸,都是英國人最先使用的單位長度嗎
是的,不然賊么會有個英呢?http://ke..com/view/135958.htm
『柒』 英尺和尺的區別
1尺=0.33333333333333米
1英尺=0.3048米
也就是
1尺=1.0936132983377英尺
尺是中國用的
英尺顧名思義了~
英尺yīngchǐ
(1) [foot]∶根據人腳長度而定的古時和現代的各種長度單位中的任何一種;尤指一般用於英語國家的長度單位,等於1/3碼或12英寸。
(2) [footer]∶長度或高寬度為特定英尺數目的人或物。[1]
英尺,舊時寫作「呎」,是英國及其前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使用的長度單位。美國等國家也使用。
在中國台灣與香港,仍然寫作「呎」(讀作「英尺」)。內地也曾使用這個漢字,1977年在《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加以廢除。
「呎」是近代新造的字,借用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尺」,並加口旁以示區別。
2英尺4英寸(2 feet 4 inches)通常寫作2′−4″, 2′ 4″或2′4″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捌』 什麼國家用英制
英制是英國、美國等英語國家使用的一種度量制。
長度主單位為英尺,重量主單位為磅,容積主單位為加侖,溫度單位為華氏度。因為各種各樣的歷史原因,英制的進制相當繁雜。
在使用場合方面,日常生活中一般用英制;但英國法律規定,商業零售必須使用公制;在科學領域,英國人習慣用公制,美國人習慣用英制。
(8)英國人為什麼用英尺擴展閱讀:
常見換算:
英制單位脫胎自羅馬帝國的度量衡單位,所以跟羅馬帝國的單位一樣,都以當時的農業生產作為單位的基準。例如:
長度單位:1英寸=25.4毫米,一英寸等於三顆大麥的總長度。
重量單位:1磅=0.45392公斤,一磅等於一顆從麥穗的中間抽取的大麥的重量的7000倍。
容量單位(導出單位):1品脫=0.5506 公升,一品脫的水的重量等於一又四分一磅。
面積單位:1英畝=40470000平方厘米。
『玖』 英國長度單位的由來。
英國長度用英尺、英寸、英里、碼、米、千米以上為公制。用場合方面,日常生活中一般用英制;但英國法律規定,商業零售必須使用公制;在科學領域,英國人習慣用公制,美國人習慣用英制。
公制或稱米制是一個國際化的十進制量度系統,法國在1799年開始使用米制,是第一個使用米制的國家。源自米制的國際單位制已成為國際大多數國家的主要量度系統。美國是工業化國家中唯一未將國際單位制定義為官方量度系統的國家,不過自從1866年起也已開始使用國際單位制。英國政府已承諾將許多量測單位改為米制系統,但還沒有普遍使用,一般常用的單位仍是英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