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南海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方:把寶物還給我們,後來呢
近代時期,中國曾經歷過無數的坎坷與艱辛,尤其是在晚清時期,搖搖欲墜的清政府,曾是當時諸多西方列強欺凌的對象。由於當時清政府的軟弱與無能,不僅沒有拿起武器與敵人抗戰,還只會一味地割地賠款,一度讓其他同樣擁有野心的國家,看到了甜頭,更加變本加厲地侵犯和佔領我國。從鴉片戰爭開始,到之後的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都是烙印在國人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我國南海,漁民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方:把寶物還給我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經過確認,漁民們最終認定這艘沉船中的物品,滿載珍貴的歷史文物,便立即將此消息上報給了相關部門。經過專家們的努力,這艘沉船終於得以重見天日,而這艘沉船中的寶物,也被證實就是當年英軍從圓明園搶奪的證據。可笑的是,英方在得知此事後,提出要求:把寶物還給我們!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在我們國家拾回我們的文物,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❷ 我國東海發現英國沉船,上面載滿圓明園文物,對方為何卻要求我們歸還
樓下說的基本沒毛病,我再幫你補充和深入一下說明。要求歸還英國沉船的並非英國官方,而是一些博人眼球且擁有“海盜式思維”的媒體,他們仍然沉浸在自己是“日不落帝國”的美夢之中,叫囂著讓我們乖乖送上文物。而大國博弈,靠得就是實力說話,誰實力強硬?誰才有發言權。
祖國的繁榮富強,才是支撐我們幸福生活的強大根基,這些文物得失的背後,就是時代變遷、風雲變幻的有力見證。
❸ 考古隊員在海底撈出4艘沉船,英國卻要求歸還,船里是什麼
文物有時候也代表著一個國家,願屬於我們中國的文物都能夠早日回家。
❹ 我國在東海發現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它們屬於誰
2003年,“南海1號”宋代沉船安然出水,在這艘古代沉船中,找到的文物價值至少達到了3000億元,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南海1號的出水也是標志著中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代沉船獲得成功。
英國一些媒體希望中國能夠歸還,但英國方面對此三緘其口,他們既沒有透露這4艘沉船來歷,也沒有透露它們為什麼會沉在東海,即便英國選擇沉默,但船上圓明園的文物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❺ 中國最早最大沉船事件是哪一年
古代是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質古沉船,現代是1948年的中國上海附近江亞輪,曾經也發生了一起震驚中外的沉船事故,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泰坦尼克號」海難。但知之者甚少,盡管時隔半個多世紀,但這艘客輪的傳奇故事卻一直牽動著我們航道救撈人的心。江亞輪原名「興亞丸」。
中國最早最大沉船事件: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質古沉船,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整艘商船約30米長、10米寬,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作響。這艘沉船的出現對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研究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科學規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標本。
1912年4月15日,英國豪華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載著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員在北大西洋與冰山相撞而沉沒,只有705人生還。這場海難被認為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在1948年的中國上海附近,曾經也發生了一起震驚中外的沉船事故,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泰坦尼克號」海難。但知之者甚少,盡管時隔半個多世紀,但這艘客輪的傳奇故事卻一直牽動著我們航道救撈人的心。江亞輪原名「興亞丸」,是1939年日本東亞海運株式會社建造的客貨兩用輪,日本投降後,被海軍總司令部接收,當時國民黨政府為補償招商局在抗戰期間沉船封港的損失,將其敵產「江亞輪」等5艘輪船劃撥給交通部交招商局營運,並將「興亞丸」改名為「江亞輪」,該輪1946年起行駛於航程僅需12小時的上海至寧波間短程航線,船齡未及10年,總噸數3365噸,馬力2500匹,航速每小時12海里,按國民黨交通部航政局額定的最大載容量為2250人,船上新配有休息室、高級餐廳等,船體外觀、機器設備、還是其它設施配置,在當時中國的客運船舶中均堪稱精良。
南京海事局:東方之星沉船系國內航運史最大事故,中國航運史上最大的海難事故——東方的泰坦尼克號「江亞」輪沉船事故。
歷史上的十大沉船事件
1、「泰坦尼克」號' 2、古希臘裝載橄欖油的貨船3、鑽石地質學家意外發現海底寶藏
4、17世紀掠奪船「聖瑪格麗塔號」 5、多米尼加發現17世紀海盜的遺棄商船: 6、海盜「黑鬍子」船長的旗艦殘骸7、英國勝利號載4噸金幣! 8、秘魯和西班牙爭奪價值5億美元的海底寶藏 9、百年前美國礦砂船的沉沒仍有謎團待解10、神秘的德國航母--「齊柏林伯爵號」
❻ 我國漁民南海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的文物,英國:還給我們,後來如何
圓明園作為我國古代的萬園之園,裡面擁有數不勝數的珍貴珠寶,但現如今的圓明園只剩下一片廢墟殘骸,控訴著當年英法聯軍的暴行。晚清時期,由於我國整體實力孱弱,成為了各大列強案板上的魚肉,他們不斷的以各種理由發動戰爭,強迫當時的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尤其是當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對圓明園造成的破壞,更是成為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痛楚。
這對於我國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畢竟能夠追回一整船的文物。然而這件事被英國媒體得知後,竟然大言不慚的表示:請還給我們。對於這種無禮要求,我國當然是選擇了無視,畢竟這些文物都是當初英國硬從我們手裡搶走的,那些已經被收藏於他人之手的文物我們現在可以花錢買回,而這些沉入大海的文物自然應該被我國合法收繳,這是不容任何人質疑的。
❼ 我國漁民在南海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媒:請還給我們。後來如何
中國近代經歷過很多坎坷,特別是清朝晚期,成為了諸多西方列強的欺凌對象。而當時的清政府十分軟弱,不僅不奮起反抗,還只會一味地賠款各地,這也讓很多國家嘗到了甜頭,變本加厲地對我國施以侵犯。期間還爆發了鴉片戰爭以及八國聯軍和火燒圓明園,這些震驚中外的暴行也是我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
英國的這種請求根本就毫無根據,這些文物只要經過鑒定就知道它們屬於中國,而英國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做了一回強盜,這次還妄想從中國搶文物,只是如今的中國已今非昔比,絕對不會再同意他們無恥的請求。
❽ 南海海域找到英國沉船,船上滿載圓明園珍寶,英國要求歸還他們,是什麼
引言
經地理研究發現,我們所棲息生活的地球,其中陸地只佔百分之三十,而海洋、冰川、湖泊、河流卻占據百分之七十之高,地球當之無愧是一顆「藍色星球」。長期以來,人們局限於在陸地勘探挖掘過去的文物寶藏,但其實更多的文物遺產、珍寶沉沒於海洋之中。因為經過上千年的時間,地球運動,板塊交替滄海桑田,一些本是陸地的地方成為水域,所以可能有的文物已經淹沒於海水之中。在我國南海海域就曾找到英國沉船,船上滿載圓明園珍寶,英國:把東西還我們
結語
這些文物是我們的寶貴遺產,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我們的民族精華,民族驕傲,我們需要保護好它們。過去清朝的落後導致我國被列強瓜分,但如今中國逐漸強大,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逐步提高。我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遺產不再遭受掠奪,也希望某一天這些國家能夠認識到自己曾經的罪行,將屬於我國的文物主動歸還。
❾ 我國南海發現英國沉船,裝滿了圓明園珍寶,英國卻要求「歸還」
近代史是我國的一段血淚史,它承載了太多歷史的艱辛,在這段歷史中,中國人民經歷了太多,雖然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新時代也已經到來,但我們仍舊不能忘記當初的那些屈辱的歷史。
我國的專家們在知曉此事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終於將這艘沉船打撈出來,也讓這些塵封在大海之中的寶物重見天日。但與此同時,英方卻表示,那是我們的,並要求中國把寶物還給他們。許多的網友了解到這個消息之後,更是紛紛留言,原本就是我們國家的文物,現在歸屬於我國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❿ 我國東海發現英國沉船,滿載著圓明園的寶物,英國:還給我們,後來如何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著上下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封建歷史中的那些偉大先輩們,曾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過無數的稀世珍寶。晚晴末年,八國聯軍侵華,大批侵略者的鐵蹄在中華大地上肆虐,圓明園的無數珍寶文物被搶奪洗劫一空,最終流落到了海外。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當年那些侵略過中國的國家,仍不忘惦記著中國的珍貴寶物。
老話說的一點都沒錯,落後就要挨打,曾經的中國確實因為落後挨過打,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中國有實力,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一個國家,隨意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