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人口數量2021總數是多少
英國人口數量2021總數是6060萬人。
英國人口大約有6060萬,現在英國人口總數約六千零七十八萬人。其中英格蘭4918萬人,威爾士290萬人,蘇格蘭506萬人,北愛爾蘭169萬人(2001年中)。官方和通用語均為英語。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
英國介紹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佔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
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國王從1530年起頒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於新貴族和資本家。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
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
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致富,F德雷克則在伊麗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了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
㈡ 上海的人口
記者從上海市統計局獲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信息,該市現有實際人口總量為1696.94萬人(包括常住人口和來往於上海,並在上海停留一天以上、半年以下的流動人口)。從人口規模來看,上海已成為僅次於東京、墨西哥城、聖保羅、紐約的世界第五大城市。
據統計,1990年上海戶籍人口為1283.35萬人,2000年上升為1321.63萬人。上海市戶籍人口增長原因是人口凈遷入,而外來流動人口是上海人口總量增長的主要來源。上海外來流動人口1988年僅為106萬,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升至387.11萬人。上海已經成為全國三大省際人口流動中心之一。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計算,200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為5.5‰,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0.3‰。
據悉,上海市戶籍人口自然變動從1993年起,已連續八年負增長,在全國除港澳台地區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上海市是唯一人口自然變動呈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域。
上海市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005年上海人口概況透露,2005年本市「實有人口」已超過1900萬;而外來常住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的數據增加139萬人,年均增27.8萬人。外來人口的流入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本市戶籍人口結構上的不足,為本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多元化的人口資源。
「實有人口」是指在本市居住的常住人口加上在本市居住一天以上半年以下的外來人口。據1%人口抽樣調查,2005年,本市實有人口已達1921.3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占實有人口69.8%;常住外來人口佔22.8%;半年以下外來人口佔7.4%。
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本市外來人口一直保持著較快增速。2005年,來滬居住一天以上外來人口達到581萬人,比上年增加45萬人,增長8.4%。其中來滬半年以上的外來常住人口438萬人,比上年增加34萬人。新增外來常住人口主要被郊區吸納。2003年起,中心城區外來人口開始向周邊擴散,外來人口總量從2003年末的130萬人下降為2005年末的126萬人,外來常住人口從102萬人下降為97.6萬人。其中唯有普陀區的外來人口仍呈增加趨勢。2005年,普陀區外來人口為26萬餘人,比2003年增加近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增加近2萬餘人。
與此同時,在經歷了2004年戶籍人口的較大幅度增長(該年上海市戶籍人口增長10.62萬人)後,本市戶籍人口增長已回歸到最近幾年年均7萬到8萬人的水平。2005年末,本市公安戶籍登記人口1360.26萬人,比上年增加7.87萬人,增長0.6%。其中出國及去外省市半年以上人口約20萬人,因此全市戶籍常住人口約為1340萬人。統計顯示,近年來,中心城區的戶籍常住人口比戶籍登記人數要少約60萬人,浦東、閔行、寶山和嘉定四區的戶籍常住人口比戶籍登記人數要多約50萬人。人戶分離現象進一步加劇。
戶籍人口中老齡化水平明顯趨高。本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2005年達到了19.6%的歷史最高水平,比2000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上海比全國要提前1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並且老齡化水平越來越高的趨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統計部門還透露,在未來25年內,本市35歲到60歲年齡段的人將逐步進入老年人口階段,這個龐大的人口群體(2005年為609.35萬人)將極大地提高上海市老齡人口比重。
新華社上海4月18日電(記者黃庭鈞)上海市統計局今天在此間發布了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報。公報稱,到2000年11月1日零時,上海市全市人口總數為1673.77萬人。與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市共增加了339.58萬人,增長25.5%。
公報顯示,在普查時點前一年,即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5.5‰;死亡人口9.49萬人,死亡率為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0.3‰。此次增加的300多萬人,主要是外來流動人口大幅度增長所致。
統計表明,與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每10萬人中擁有的各種文化程度的人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為5247人,增長61.4%;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由22683人下降為18934人,下降16.5%。全市文盲率由11.1%下降為5.4%。人口整體素質有較大提高。
上海外來人口387.11萬人,成人口增長主因
新華社上海4月18日電(記者黃庭鈞)上海市今天公布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情況,全市總人口1673.77萬人,與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個月的時間里,增加了339.58萬人,增幅25.5%。其實,上海市的戶籍人口從1993年以來,已經連續8年自然負增長。很多人因此疑惑:為什麼此次普查人口總數不見減少,反倒增加了300多萬人呢?
對此,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上海市統計局局長潘建新解釋說,此次人口普查,上海從人口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出發,增加了外來流動人口普查。在統計口徑上,將「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來滬不到半年的外來流動人口」包括進來。因此,此次增加的300多萬人,主要是外來流動人口大幅度增長所致,外來人口已經成為上海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
據潘建新介紹,十年來,外來流動人口規模越來越龐大,到此次普查標准時間,全市外來人口已達387.11萬人。從鄰近上海的華東地區流入的人口高達298.41萬人,佔全部外來人口的77.1%。其中安徽省來滬人口最多,佔全部外來人口的三分之一。外來人口來滬後,主要居住在城郊結合部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浦東、閔行、寶山、嘉定、徐匯和普陀6個區的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總量59.4%。
潘建新說,外來流動人口在上海的居住時間越來越長。在387.11萬外來流動人口中,在滬居住半年以上有305.74萬人,占總量的79%。從外來流動人口在滬居住時間看,有222.31萬人居住在上海一年以上,占外來人口總量的57.4%。居住五年以上的有70.17萬人,占外來流動人口總量的18.1%。他說,由於上海在前幾年就推行了「藍印戶口」政策,加上住宅建設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外來人口全家遷移來滬,目前外來流動人口以家庭戶形式在滬居住的占總量61.8%。
潘建新說,外來人口來上海的主要原因是從事經濟活動,因此主要是15到44歲的青壯年,總數有301.71萬人,占總量的五分之四。據他介紹,上海是全國的經濟活動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在滬務工、經商,所以外來人口中從事經濟活動人口居多,占總量的73.4%。他們在滬從事的主要職業是製造業、建築業和商業服務業,占經濟活動人口總量的59.3%,為上海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上海市統計局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05年11月1日零時,上海常住人口為1778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為438萬,上海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連續第13年保持負增長。
據介紹,與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增加了137萬人,增長8.35%,年均增27.4萬人。上海共有家庭戶627萬戶,家庭戶人口1667萬人,集體戶人口為111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為438萬人,佔24.63%。
上海戶籍人口連續第13年保持負增長。數據顯示:本市常住人口的出生數為12.39萬人,出生率為7.04‰;死亡人口為10.7萬人,死亡率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6‰。其中,本市戶籍人口的出生率為6.08‰;死亡率為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
上海市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孫常敏昨日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年27萬左右的人口增長對上海這樣一個特大型城市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增長主要來自外來人口的流入,包括畢業生、外來勞動力和留學歸國人員等。
而按照「十一五」規劃綱要,上海到2010年常住人口預計達到1900萬,這意味著上海常住人口容量還有120萬左右的增長空間,平均每年約24萬左右
LZ笑納
㈢ 英國全國共多少人口
目前英國總人口數約為6200萬 英國現有人口主要由英格蘭人(占人口總數的80%以上)、威爾士人、蘇格蘭和愛爾蘭人組成。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9人,但全國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的80% 住在城市。 英國人口分為4個民族,即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 在本世紀,有些人從歐洲大陸來到英國。其中猶太人在歐洲大陸移民中占絕大多數。近幾年,有些西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也到英國尋求新的生活。還有少數美國人、澳大利亞人、中國人、越南人到英國定居。 英國是一個毗鄰歐洲大陸的大西洋海島國家。1995年,英國人口為5850萬,國土面積為24.5萬平方公里。英國人口總數約為我國的二十分之一,國土面積為我國的四十分之一。英國人口總數在歐洲國家中排列第三,僅少於俄羅斯和德國。20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關注國家創新系統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英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而英國開展的科研項目卻佔世界的5.5%,科學出版物佔全世界的8%,僅在科學領域就產生了7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㈣ 上海人口有多少其中外國人佔了多少比例
據上海市今年百分之一人口抽樣調查以後官方公布的數據,上海市目前常住人口為1900萬人
外國人在上海的所佔比例約為0.081%~
美國人在上海的外國人當中所佔的比例最多,約為外國人口的23.6%
其次是 韓國人約佔19%
馬來西亞人約占 16%
日本人約占 13.8%
英國人約佔11%
德國人約占 7.1%
義大利.法國.俄羅斯人約占 4%
其餘21.5%為其他不同國家人~
以上人口比例均按上海市外國人口的百分比算!
http://..com/question/44243879.html?si=2
㈤ 英國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英國2021總人口是6700左右萬人。
英國總人口超過6600萬,屬於歐洲的人口大國。與我國各省相比,我國湖南省的人口6640多萬人,幾乎與英國相當。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英國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區域位置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
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其中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㈥ 英國現有多少人口
截止到2021年9月份,今年的人口還沒有官方進行統計,無法得知。以2014年為例,官方數據顯示,英國人口達到了6459.68萬。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自然增長(出生減去死亡)的數字為22.6萬。出生人口數量總體保持自2012年峰值後的下降趨勢。
英國人口的年增長1992年為15萬,2004年在30萬左右,大幅增漲出現在2005年,為46萬,之後一直保持在40萬以上。
數據還顯示,英國的老年人比例持續上升,2014年中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例為總人口的17.7%,之前一年為17.4%。
在英格蘭,倫敦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尤其是倫敦金融城。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英國人口增至6460萬 老年人比例持續上升
㈦ 想知道英國有多少人
英國有6680萬人口。
英國,面積不足25萬平方公里,人口6680萬人口,GDP總量依然位居世界前十的發達國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盡管軍力大不如前,在體系內,依然是第二把手。
英語是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語言,《哈利波特》風靡全球、經典007系列電影驚心動魄,阿黛爾的歌曲讓人如痴如醉。
英國簡介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凈出口國。英國是歐洲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金融服務業是英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旅遊業也是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英國是歐洲最多樣化和產量較高的汽車生產和裝配基地,是世界主要化工生產國。
㈧ 英國有多少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英國2021總人口是6600萬。2021英國人口大約有6060萬,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蘭東南部,首都倫敦就有720萬。其中英格蘭人佔百分之83點6;蘇格蘭人佔8點6;其他還有威爾斯人佔百分之4點9%、北愛爾蘭人佔分之2點9、印度人佔1點8%以及非洲人佔1點8%等。
英國特點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其中以英格蘭人為主體民族。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凈出口國。英國是歐洲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英國是歐洲最多樣化和產量較高的汽車生產和裝配基地,是世界主要化工生產國。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
㈨ 英國的國家人口數量與上海的人口數量相當 對還是錯- -
不對!
英國人口去年達到6140萬
上海大概有有2300萬...
㈩ 英國的人口是多少人
6722萬 (2020 年)。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英國人口達6513萬,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蘭東南部(首都倫敦就有860萬)。在2016年,以地區來分,其中英格蘭人佔83.9%;蘇格蘭人佔8.4%;其他還有威爾斯人佔4.8%、北愛爾蘭人佔2.9%。
截止至2019年,英國的人口有66,959,016人,每年以小於百分之1的增長率在增長。英國國家統計署基於2016年的《國家人口預測》指出,如果近期趨勢繼續下去,英國的人口將在2016年中至2026年中增加360萬。
這表示年平均增長率為0.5%。同期,英格蘭的人口預計將增長5.9%。威爾士為3.1%,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分別為3.2%和4.2%。美國的人口資料局則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英國的人口將達7,700萬。超過德國和法國,成為俄羅斯以外整個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語言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據估計,95%的英國居民以英語作為的日常語言。
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士語(威爾士人口的26%)、蘇格蘭蓋爾語(6萬人使用)等。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國的人也講自己的家鄉語言,如華語、粵語、孟加拉語、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
過去大英帝國擴張,英語已是最多國家與地區使用的官方語言、是世界上學習最普遍的語言,在各領域有英語的存在,並產生了許多英語方言,英語成為普遍世界語言,甚至已成為不同語言使用者交流時第一順位使用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