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首相是怎麼產生的
簡單說首先是下議院選舉,包括工黨、保守黨以及自由民主黨三個主要政黨在內的英國各政黨將會在整個英國各選區逐一爭奪每一個議席,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或女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他出任首相並著手組閣。
英國首相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相,簡稱聯合王國首相或英揆(揆,本意即宰相),英國政府首腦,是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官員。
英國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縮寫PM)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現任首相為第76任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
② 英國首相上任過程,要求詳細,急求~~~~
英國選舉是選地方議員,並不是直接選首相。眾議院由代表各地區的議員組成,投票之後,哪一個黨在眾議院占席位過半,那一黨的黨魁就會成為首相。首相上任時,是由女王邀請多數黨的黨魁到白金漢宮,任命他為首相並請他組成內閣。如果選舉結束後,沒有哪個黨在眾議院佔一半以上席位,這個時候可以形成聯合政府,也就是由兩個黨同時當政,其中在眾議院占席位較多一黨的黨魁會成為首相。
現在英國就是兩黨當政,Conservative多數黨,他們的黨魁,David Cameron是現任英國首相。Liberal Democrats是少數黨,黨魁Nick Clegg是副首相。Labour是反對黨,黨魁是Ed Miliband, 上任英國財長,David Miliband的弟弟。
③ 下議院選舉之後 英國首相怎麼產生
1,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或女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他出任首相並著手組閣。照例,內閣名單早已擬好,議會表決通過後,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黨依法成為正式的反對黨,組成「影子內閣」。
2,出現一個「懸浮議會」。 接下來,自民黨將成為組閣的關鍵。最新消息顯示,工黨黨魁,現任首相可能會邀請自民黨共同組閣,形成一個工黨-自民黨的聯合政府。但另一種可能即是保守黨-自民黨聯盟。不過,保守黨黨魁卡梅隆可能會先與小黨派北愛民主統一黨商討組建聯合政府一事,如果不成功,再考慮與自民黨組閣。
英國歷史上上一次的「懸浮議會」出現在1974年,當時的保守黨首相愛德華·希思(Edward Heath)在獲得少於工黨議席的情況下,試圖用四天時間組建一個政府,但結果以失敗告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成立了少數黨政府。新政府持續了七個月時間,直到他再次召集大選。
④ 英國首相從那裡產生
怎樣成為英國首相(玩笑):
1。首先,你需要加入一個政黨。就二戰之後的常例,如果你傾向左派,那麼請加入工黨;如果你傾向傳統,那麼請加入保守黨。如果你是無黨派人士或者來自其他小黨派,那麼還是趁早放棄的好(當然除非你運氣夠好,遇上幾十年才出一次的情況:聯合政府,你可能成為其中的一個部長或者副相)
2。努力在你的政黨里積累人氣和聲望!努力擊敗你的競爭對手!直到你成為政黨的領導人物。如果你想當首相志向就得高遠些:黨首!
3。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參選議會下院議員。上院就讓那群貴族老爺子去玩吧。經過競選成為下院議員!
4。成為黨首之後率領你的政黨參加議會選舉。同樣,努力贏得人心擊敗你的競爭對手。一個有吸引力的綱領和良好的公眾形象是關鍵。根據新時代的形勢,你應該努力爭取廣大政治中間派選民的支持。
5。你的政黨贏得議會大選!現在你成為了議會多數黨的黨首,議會會在多數情況下支持你和你的政黨的。
6。女王按照傳統給你舉行任命儀式。好好享受這短暫的榮耀吧。不要在意女王的表情是否友好,她一定會慷慨地任命的。畢竟上次國王干預內閣已經是幾個世紀前了,你大可不必擔心。
7。同時與你同一政營的一些人會成為內閣成員與你共同開始執政生涯。不要忘了你們同時還是下院議員。你需要處理好與這些閣員的關系。你的一位光腦門前輩說過他不擔心議會責難,但卻要徵得閣員支持,你當引以為戒。
⑤ 英國首相是怎麼產生的
簡單說首先是下議院選舉,包括工黨、保守黨以及自由民主黨三個主要政黨在內的英國各政黨將會在整個英國各選區逐一爭奪每一個議席,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或女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他出任首相並著手組閣。
詳細的就有點麻煩了,我粘一下吧,看不看都行
英國選舉制度
下議院議員是通過普選產生的。凡英國公民以及愛爾蘭共和國公民(其公民為選舉目的時不視為外國人),年滿18周歲或自選舉登記公布日起12個月內將滿18歲者,在沒有法定的喪失選取權的情況下,並且居住在規定選舉登記的選區內(根據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參加下議院的選舉投票。投票人要參加議會選舉必須在所在選區(a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進行登記,並列名在選舉登記(electoral register)之中。
那麼,下議院選舉制度的基礎又是什麼樣呢?整個英國被分為659個選區(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每個選區的選民人數約為五萬名,每一個選區都要選出一名代表成為下議院中的議員(MP)。所以,下議院一共由659名成員組成。根據最新的《2000政治黨派、選舉及全民投票法案》(Political Parties,Elections and Referenms Act 2000),規定原來由幾個邊界委員會(Boundary Commission)共同履行的職權現通歸選舉委員會執行(Electoral Commission),再由選舉委員會根據《政治黨派、選舉及全民投票法案》建立四個邊界委員會,在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各有一個。每個邊界委員會由2到4名成員組成,只有選舉委員會的委員或副委員才有資格擔任其成員。選舉委員會直接對英國議會負責,而並非對任何政府部門負責的獨立機構,其最明顯的功能是在大選中的規劃角色:包括各選區候選人的登記功能,以及全民投票和政府行政區域劃定等有關選舉的重大事宜。
選舉委員會將定期對每一個選區的選民進行核查,並對選區進行調整。比如說,某一個選區的選民人數增多就可能需要增加一個新的選區,而某一個選區的選民人數減少,則可能需要廢棄這個選區或將其並入其他的選區。選舉委員會對選區的劃分以及選民登記等事項的決議,一般來講都會得到英國各政黨的認可。對選舉委員會決定的訴訟在歷史上來說也鮮有成功的案例。如案例:R v Boundary Commission for England,ex parte Foot [1993] QB 600。
英國下議院選舉的原則是每一個選區都有數目相等的選民,每一個選民都有平等的選舉權,用一句話概括來講就是:「一人,一票,一價」(one man,one vote,one value)。選舉的方法是 「簡單多數票當選」(first-past-the-post),即每一個選民只能投一票給一個候選人,在這個選區內獲得最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為本選區的下議院議員。
選舉委員會各項准備工作就緒後,包括工黨、保守黨以及自由民主黨三個主要政黨在內的英國各政黨將會在整個英國各選區逐一爭奪每一個議席。各政黨的地方組織首先負責挑選本黨在659個選區的候選人。候選人一旦確定下來,各政黨就要展開激烈的競選活動,核心是宣傳自己的候選人和攻擊競選對手。競選中,候選人會不斷走訪選民,發表演說。各政黨還將以政治集會、設宣傳車以及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廣告宣傳等形式,擴大本黨的影響,替本黨候選人拉選票。在英國選舉中,政黨的影響度非常重要,候選人如果沒有政黨的幫助,通常根本不可能獲勝。選民一般不看重候選人,反而更看重他(她)所代表的政黨的總體表現。競選一般僅持續3—4周,時間雖短,卻很激烈。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或女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他出任首相並著手組閣。照例,內閣名單早已擬好,議會表決通過後,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黨依法成為正式的反對黨,組成「影子內閣」。
⑥ 英國首相是不是選舉產生的
不是,執政黨是選舉產生的,議會第一大黨的黨首自動成為首相,這和美國的總統制不一樣的
⑦ 英國首相具體是怎麼產生的
英國每4年要舉行一次大選,這也是英國的兩大政黨——保守黨與工黨之間的競爭達到白熱化的時刻。獲勝的政黨成為英國的執政黨,它的領袖也就成為英國政府的最高首腦——首相。
⑧ 英國是怎樣選舉首相的
英國首相選舉: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
議會大選後,即由英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並授權組閣。首相從本黨議員中提出閣員名單 ,請英王任命。
大臣分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參加內閣的閣員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組成人數經常變動。參加內閣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國防 、財政、內政等 重要部門的大臣,不擔負某一具體部門首長的大法官、樞密院院長、掌璽大臣,主管地區事務的蘇格蘭事務大臣、威爾士事務大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
內閣會議之前,首相有時就重要政策方針先召集少數親近大臣開會討論,稱小內閣或內內閣。
⑨ 英國首相是如何選出的
英國首相布萊爾昨天下午抵達我國,為倫敦申辦2012年奧運會拉票。
布萊爾將在後天的投票競選前,與多名國際奧委會委員會面。他說:「對運動員來說,這將是很壯觀的運動會。英國體育業和奧林匹克運動都將從中受益,這是很重要的。
「從某個角度來看,我來這里要說的是,英國人民都熱烈支持申奧,包括各個政黨和政府。整個國家都支持申奧。
「我很期待在接下來兩天,能夠與越多人會面越好。我將強調我們的熱忱,以及我們為塞巴斯蒂安·科(倫敦申奧委員會主席)及其他工作人員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我認為,我們提出了非常優厚的申辦條件。」
巴黎被視為獲得2012年奧運會主辦權的大熱門,其他申奧城市為倫敦、馬德里、紐約和莫斯科。100名國際奧委會委員將在後天投票選出主辦城市,大會將在當天晚上7時30分宣布成績。
除了布萊爾之外,法國總統希拉克和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也將相繼到來,為各自的申奧城市造勢。這3名國家領導人也將與我國總理李顯龍會面。
此外,西班牙王後索菲婭、美國參議員希拉莉(美國前第一夫人)、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俄羅斯總理弗拉德科夫和其他名人及明星運動員都將聚集新加坡,參與助選活動。
投票方法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將於後天在我國選出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以下是投票方法:
*誰有資格投票?
所有的國際奧委會委員。不過,在第一輪投票時,116名委員中的16名將不會投票,他們包括選擇放棄投票的會長羅格、來自五個申奧城市國家的委員(法、美、俄、英各三名,西班牙兩名),以及被停職的保加利亞籍委員斯拉夫科夫。
*如何選出主辦城市?
採用秘密的投票制,在投票時,只有委員與獲得會長批準的工作人員才能在場。
如果沒有申奧城市在第一輪的投票中獲得超過50%的多數票,將馬上進行第2輪的投票,直到選出最後的優勝者。在每輪得票最少的城市將被淘汰,而被淘汰城市的委員將能參加下一輪的投票。
如果得票最少的城市有兩個或更多,那麼這些城市將進行決勝投票,以決定誰進入下一輪的投票。
在計算多數票時,廢票或棄權將不包括在內。例如:100名委員有資格投票,但有4人棄權,那麼勝出的多數票是49票。
*委員如何投票?
採用電子儀器,各申奧城市獲得的票數將馬上顯示在電子版上。
媒體可以通過閉路電視轉播知道投票的結果,閉路電視把投票的情形傳送給世界各地的電視公司,以進行直播。
英國首相布萊爾(右二)下機後,受到英國駐我國最高專員柯林斯(左一)和我國外交部政務部長再諾(左二)的熱烈歡迎。(美聯社)
⑩ 英國首相是直接選舉產生的嗎
英國首相由議會多數黨推舉,通常情況下是議會多數黨領袖。
英國前首相布朗沒有經過任何選舉,是布萊爾辭職後,由最大黨工黨推薦的;
同樣,現在沒有議會絕對多數黨,所以保守黨需要和自民黨成立聯合政府,保守黨的卡梅倫為首相,自民黨的克萊格為副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