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保險有什麼好處

英國保險有什麼好處

發布時間:2022-06-12 13:57:39

Ⅰ 英國 申根簽證 旅遊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不是英國的簽證的必要條件。可以自己考慮買還是不買
歐洲大陸的申根簽證是必須要出具保險證明的。可能有人把兩者搞混了。我從英國申請申根,也是要求先買保險的,不過英國的類似保險很便宜。
買保險,有一點好處。就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有朋友就經歷過在澳洲摔傷,因為買了保險,結果全程的醫療費用,回來都給報了。一共五六萬塊錢呢。
而且有些旅行保險還包括了飛機、火車晚點的賠償。也就是說,如果飛機晚點了,你在機場買東西吃,都是保險公司買單。

Ⅱ 買保險的好處有什麼

保險十大黃金價值著名學者胡適談及保險時曾經這樣說過:「保險的意義,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備,生時作死時的准備,父母作兒女的准備,兒女幼小時作兒女長大時准備,如此而已。」胡適先生的這番話,無疑是對保險意義與功能的最好闡釋。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小到個人與家庭,大到國家和社會,保險都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對個人來說,保險可以讓人們獲得對未知風險的保障,使投保人在受到意想不到的損害時,本人或家庭可以得到經濟上的補償,確保家庭經濟的安定;亦可作為一種儲蓄和理財工具,在保險有效期內,被保險人可以得到保險金額和其他回報。保險,尤其是人壽保險的出現,完美地幫助人們解決了人生不可避免的生死病老等問題。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保險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充分發揮經濟補償、資金融通與社會管理的功能。保險不僅能把個人手中的流動性儲蓄變成可用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投資金,還可以幫助人們規避不可預知的潛在風險、解決後顧之憂,保障社會安定與和諧。概而言之,保險有以下十大黃金價值:病有所醫、壯有所倚、幼有所護、親有所奉、殘有所仗、老有所養、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愛有所繼。 價值一:病有所醫------保險讓百姓生病看得起,生活不打折怕得病並不代表不會得病,一旦身體發生問題,小病還可以抵抗過去,大病則需要一筆高昂的醫療費。在經濟「只出不進」的情況下,這對無保家庭或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購買足額的醫療保險,可以讓人不幸罹患大病後不至於被龐大的醫療費打倒,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也使家庭可以維持穩定的生活品質。 ★ 難題:好多人都沒有真正了解醫保「只保而不包」的性質,即醫療費並不能全額報銷,它有嚴格的個人給付比例,有醫保承擔的封頂線和重大疾病支付比例,還有用葯范圍、檢查支付范圍等明確規定,而且一個家庭的破產往往是從一個人得了重大疾病開始,是讓人病不「起」的高昂醫療費用。 ★ 解難:「健康是1,其他是0」,其重要性無人不知!然而無論聖賢抑或百姓,誰都無法保證不被疾病侵擾,而重大疾病險等健康保險卻可為人們提供充足的「彈葯」以對抗、甚至擊退疾病大敵。 價值二:壯有所倚------保險免除後顧之憂,全力打拚成就事業
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減薪、失業不再新鮮。當收入減少甚至失去經濟來源,個人和家人的生活都會因此陷入困境。如果能提前做好規劃,那麼保險能為每個人的現在和將來擔起重任,使其在人生黃金期,把握每一個難得的機會,盡情展現個人才化。 ★ 難題:無論有無專業技能,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人都會面臨失業的社會風險,此時若再遭逢意外、疾病等,正可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解難: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改變,人們在面臨發展機會的同時,也面臨丟掉「飯碗」的險境,而人壽保險足以消除因失業、意外、疾病等可能帶來的生活隱憂。 價值三:幼有所護------保險為孩子的教育規劃及成長保駕護航

再苦不能苦孩子,舐犢情深的父母,寧肯自己勒緊褲帶,也不願意讓孩子吃一點苦。然而世事難料,如果父母發生意外,除了保險,誰能保護孩子,誰可以給孩子繼續教育的保證?其次,幼小的兒童更好動,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傷害,兒童意外險可為出險的孩子提供醫療幫助。 ★ 難題: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花多少 錢?可能許多做父母的對此都是一筆糊塗賬,這是因為真愛無價。北京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養大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萬,不包括入學贊助費、擇校 費、輔導費和興趣班等費用,可哪一位父母甘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起跑線」已將金錢推得高高在上,留學國外,好夢難圓。 ★ 解難:在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壽險保單普及率高,就是因為許多父母早就考慮未來,一旦自己遭遇意外,孩子的成長及教育無法保障,重視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獨生子女政策讓父母更加重視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因此,中國的父母更應該購買人壽保險,確保孩子的教育、成長一路暢通無阻。
價值四:親有所奉------飲水思源父母恩,人壽保險養雙親

隨著越來越多的疾病呈現低齡化的趨勢,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人間悲劇屢屢上演。百善孝為先,一個有愛心的孝子,不管收入多少,應先為自己購買一份保險,愛益人寫上父母的名字。這樣即便遇到不測,也能讓保證險繼續代為承擔奉養父母的責任。 ★ 難題:交通意外作為造成青年人死亡的第一殺手,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害」,而來自疾病、不安全食品、危險工作,甚至娛樂場所等方方面面的安全大敵,更是每時每刻都在窺探著年輕的生命。 ★ 解難:如果你是一個有愛心的孝子,不管收入多少,請先為自己購買一份費用不高的純意外險,受益人寫上父母的名字,當你遇到不測,保險可以代你盡到兒女的奉養義務。 價值五:殘有所仗------意外、疾病致身殘,保險保障我尊嚴意外難以預料,每天都會有人因遭遇意外而致傷殘。當一個人不幸殘疾時,他將要面對生活習慣的改變、生活水準的下降、生活費用需要別人資助,追求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如果之前有投保,保險提供的傷殘保證金將成為殘疾人積極面對生活最有力的支撐。★ 難題:企業安全隱患大,社會工傷保障低,一旦發生人身傷殘事故,不僅自己失去有尊嚴的高品質生活,家庭和孩子的正常生活也難以保障。 ★ 解難:如果沒有保障,那些因工意外致殘,或因疾病等導致傷殘者,會因為生活保障的缺少而喪失尊嚴,而保險可以為人生增加一層堅實的「安全保護網」。 價值六:老有所養------保險確保晚年人生安享無憂

誰不想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手頭必須有足夠的資金金能滿足晚年的生活消費。一個人活得太久必須有物質條件作保障,否則長壽就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銀行儲蓄可能在晚年會越用越少,而養老保險的利益會伴隨到生命終結的最後一刻。 ★ 難題:活得太久,大大增加了退休後的生活、醫療保健費用,通貨膨脹讓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老齡化高峰期將至,社會統籌養老金缺口越發擴大,養兒防老靠不住。 ★ 解難: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必經的生命過程。每個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死」,但是卻完全可以將「老」掌控在自己手中。雖然養老面臨諸多難題,但人壽保險可以確保每個人都能老有所養,安享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價值七:錢有所積------小錢變大錢,增值保障又安全投保人壽保險,除可以獲得一定保障外,同時亦是一種投資和儲蓄,投保人可以從保險公司得到投資收益和儲蓄收益,達到長期累積財富的目標。 ★ 難題:「月光族」,反映出年輕一代的儲蓄與消費觀,其實,不只是年輕人,對於持有及時行樂觀念的人來說,他們手裡的錢即使放在銀行,也很難真正實現財富積累。 ★ 解難:許多保險產品,每年只需投入千八百的小錢,10年、20年後,就會變成一筆不小的財富。 價值八:產有所保------最安全的保值方法就是購買保險

投保財產險後,如果房子、首飾、汽車、高檔傢具等資產及其有關利益,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遭受損失、損害,保險公司可以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此外,保險的財務規劃作用,還可以保證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 ★ 難題:隨著社會經濟活動內容的日益豐富,投資渠道和投資品種之多,已經讓普通民眾無所適從,而更讓人擔憂的是,許多人仍然沒有足夠的保險觀念和意識。 ★ 解難:無 論是養老型還是投資型保險產品,大都具有既保值又增值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產品還可以兼具意外、醫療、住院補貼等多重保障功能。金融動盪中,可以說沒有什麼東西比購買保險產品更保險的。至於家財險,品種亦十分豐富,既有保障型的也有投資型的,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效的,既有基本險也有綜合險。 價值九:財有所承------積累一生財富,無憾惠澤親人
依據《保險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依照以死亡為給付保險條件的合同所簽發的保險單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不得轉讓或者質押」。因為不會被凍結和拍賣,所以人壽保險的保單是最可靠的遺產。 ★ 難題:即使是身家資產千萬的有錢人,也少不了因投資實業、購房置地、買車等等背負銀行貸款,一旦自身遭遇不測,留給親人的將不是財富而是負債的煩惱。 ★ 解難:總有人覺得名下的財富不僅可以讓自己安享晚年,還能令子孫享用不盡,殊不知,一場意外足以讓所有財富灰飛煙滅,而只有人壽保險可破解此難題。 價值十:愛有所繼------保險是讓親情、大愛得以延續的保證

父母不在了,未成年的孩子靠什麼活下去?至 愛失去伴侶,讓另外一半怎麼辦?人類的愛與責任讓我們希望親人、朋友們永遠得到照顧,但沒有人可以預知生時的不幸,不幸發生後,家可能因此而陷入失去親人 的無盡痛苦和失去依靠的困窘之中。在我們還安好的時候為自己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險,這樣即便發生不測,也會有保險將您的愛繼續下去。 ★ 難題:2008年中國經歷了太多的不幸:汶川地震、南方暴風雪、三鹿事件、接二連三的礦難,2009年成都公交車的燃燒事故,墜機.....生活到處充滿危機,生命之輕無以承受。 ★ 解難:沒有人能預知生命中的不幸,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我們還安好的時候,為自己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險,因為一旦發生不測,只有保險會將我們的愛延續到父母、妻兒、兄弟姐妹的生命中。

Ⅲ 聽說了英國保誠保險,想問問怎麼才能給孩子買英國保誠,買英國保誠有什麼好處

保誠在內地沒有開分公司,只有合資公司,就是信誠了,信誠還是不錯的。要區分是保誠還是信誠。但如果買的是保誠的,要小心是不是假的,或是境外保單。境外保單現在在法律方面還是不受國內保護的,是有點風險的。當然,你信得過的話,也可以買,但也要出境,比如去香港買。內地買的話,二頭的法律都不支持。

Ⅳ 英國保險 買養老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微博認證為英國《華文周刊》商業拓展部總監的安光系日前發表文章,介紹從天津到英國13年的老人曲大爺的養老故事。
這篇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網友驚嘆安光系筆下描述的英國福利制度之優越的同時,也對文章真實性提出了質疑。那麼,發達國家究竟怎樣養老,其養老制度又能給我國提供哪些借鑒呢?
英國:職業年金是養老金重要支柱
英國就業與養老金部2012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英國有13萬退休人員每周只能領取7英鎊的基本養老金,同時有13萬人每周可領取200多英鎊基本養老金。這意味著,在其現行的養老金制度下,退休者每年領取基本養老金差額最高可達1萬英鎊。曲大爺每月領到上千英鎊養老金並非沒有可能,但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像他一樣「幸運」。
目前,英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由國家養老金計劃、職業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養老金計劃等三個支柱構成。
國家養老金計劃包括「國家基本養老金計劃」和「第二養老金計劃」,由政府提供,並由政府承擔兜底責任。基本養老金已覆蓋所有公營和私營部門的雇員。雇員和僱主共同繳費,形成「國民保險基金」。該基金實行現收現付制,結余資金全部購買國債或存銀行,禁止進行股票投資。第二養老金主要目標人群是非常規就業者,如中低收入者、長期患病或身體殘疾的從業人員,任何已繳納了基本養老金保費同時又沒有職業養老金或私人養老金的雇員將自動加入第二養老金計劃。在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第二養老金根據不同收入標准支付不同的養老金。
由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較低,僅能保證員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大部分人退休後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職業養老金。職業養老金自2012年10月起成為更具強制性的職業年金,所有年收入7475英鎊以上、年齡在22歲到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沒有參加任何職業養老計劃的都將「自動加入」職業養老金計劃。僱主繳納雇員工資的3%,雇員本人繳納4%,政府以稅收讓利的形式計入1%,合計8%的繳費注入雇員的個人賬戶。職業養老金計劃積累的資金主要投資於以股票為主的資本市場。職業養老金參與者佔英國全部人口的45%左右,已經成為英國養老金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個人養老金計劃包括私人養老金、養老儲蓄和個人壽險等。私人養老金主要面向眾多中小企業,包括大量個體工商業者、自僱人士和非常規就業者,個人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加入個人養老金計劃,並且待遇水平與個人繳費相關聯,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
德國:鼓勵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德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三部分,後兩者又被稱為「補充養老保險」。
在德國,法定養老保險的覆蓋面較廣,既包括一般的養老金,也包括職業康復待遇、職業能力或就業能力喪失養老金等。
法定養老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繳費,費率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目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的19.5%,由僱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養老金根據退休者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長短計算,但最高不超過退休前最後一個月工資的75%。
此外,德國還大力鼓勵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與法定養老保險不同的是,企業養老保險採取「直接支付原則」,即職工在工作期間積攢了多少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後他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養老金。目前,德國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所支付養老金的比例大約分別為70%、20%和10%。
美國:養老責任由三方共同承擔
美國的養老責任由政府、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擔。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在職人員把工資所得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障稅」(社保稅)上交給政府,用於發放給已退休者、殘疾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在職者退休之後便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中享有相應的福利。
在職人員退休後獲得社會保障福利(社保福利)的多少視其工作時間長短、繳納社保稅數額以及退休年齡而定。但提前退休者的福利額將適當扣減。
除了社會保障制度,美國政府和一些公司還建有自己的退休金制度。美國政府制定了「聯邦雇員退休制度」。政府工作人員除參加社會保障制度、繳納社保稅之外,還必須每月上繳工資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員退休後可根據其退休時的薪水、工齡長短等領取相應的退休金。
日本:國民年金是養老金制度的基礎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可以分為公共養老金和私人養老金。公共養老金包括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中央政府承擔公共養老金的全部行政管理費用,並且提供國民年金支出的1/2。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快速老齡化和經濟衰退致使公共養老金系統面臨賬戶入不敷出的風險,政府被迫多次實施養老制度改革,私人養老金開始得到迅速發展。私人養老金分為企業型養老金和個人型養老金。私人養老金享有一定的政府稅收優惠,種類較多,包括國民養老金基金、退休離職津貼計劃、厚生年金基金、稅收合格養老金制度等。
國民年金是日本養老金制度的基礎,20歲以上60歲以下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加入。它的資金來源於個人繳納的保險費和國家財政預算。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每月需要繳納1.33萬日元。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則分別加入包含國民年金在內的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繳納金額為收入的17.5%,由職工和僱主各負擔一半。另外,還有企業年金及個人年金,由企業自己管理和運營經營。
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養老護理保險制度,國民只需要交納一定的保險費用,65歲以後就可以接受這項保險提供的服務。包括:上門護理、上門幫助洗浴、上門幫助康復、痴呆老人生活護理等。
新加坡:工薪者均參加公積金計劃
1955年,新加坡開始建立中央公積金制度,並設立中央公積金局,對公積金實行全國統一管理。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法》規定,凡工薪收入者,無論是公務員、職員,都要參加中央公積金計劃,按時足額繳納公積金,公積金由僱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目前繳納的基數為:凡是年齡在55歲以下的雇員,其公積金的征繳率為日工資的40%,55一59歲的征繳率為25%,60~64歲征繳率為日工資的15%,65歲以上征繳率為10%。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新加坡政府對公積金的內容不斷加以補充和完善。個人可以動用公積金儲蓄來買房、看病和養老,公積金使新加坡居民在不長的時間里,初步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
專家:中國應借鑒國外養老多元化模式
1889年,德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100多年來,全世界已有160多個國家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近年來,為應對養老保障財務危機,很多國家都對其養老保障體系進行改革,總體趨勢是構建多支柱、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姜向群此前做客人民網時指出,國外有些國家發展的養老保險模式覆蓋了基本所有的人群,不僅僅是政府主辦的養老保險,還有職業保險——就是職業年金制度,這種多元化模式值得借鑒。
有專家認為,中國應該借鑒日本充分發揮私人養老體製作用,不應等到公共養金已經不能維持的時候再發展私人養老金。中國地區差異巨大,完全依賴全國統一的公共養老系統是不現實的,應該考慮實行減稅政策鼓勵私人養老金的發展,調劑各地區各收入階層對養老金需求的差異。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秘書長齊傳鈞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你問企業職工,很多人不了解企業年金是何物。他不知道爭取這個權利……現在基本上基本養老保險一隻腿獨大,企業年金、商業保險很小,缺腿,不平衡。」
「我認為中國的養老保險比較適合的模式是『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更准確地說是盎格魯-美利堅模式,就是美國模式,美國的養老保障制度模式有很多特點更加適合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美國的養老保障制度「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個大一統的制度,公務員和企業工人都在一個制度里,總統和清潔工在一個制度里,全國只有一個制度,不存在不公平和特權的問題」。
「另外,美國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的激勵性比較好,大家的退休年齡都自願延長。」鄭秉文舉例說,「我認識的一個美國教授,是養老金經濟學的教授,201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都70歲了才剛剛辦完退休手續。一個社保制度,如果可以促進勞動供給,有利於勞動力全國范圍的自由流動,對經濟發展有激勵作用。顯然,這樣的制度是更加適合中國。否則,如果一個社保制度,使大多數人爭先恐後地提前退休,滿大街打麻將的、跳舞的,都是五六十歲退休的,這個社保制度對勞動供給的影響就肯定是負面的。」

Ⅳ 英國國民保險有什麼用

確保勞動者勞動費用。
國民保險稅指英國徵收的一種社會保護稅。以僱主和雇員為納稅人,按僱主支付給雇員的勞動所得作為征稅對象,沒有最低生活費或其他任何寬免,實行比例稅率。僱主和雇員的稅率均為5.75%,由僱主負責扣繳和申報繳納。

Ⅵ 去英國留學,保險有必要購買嗎

一般來說,英國沒有要求國際學生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而且購買保險與否與申請大學及簽證沒有一點關系。不過,由於在英國留學購買保險的學生也不少,是否購買保險完全取決於學生自己的意願。
熟悉英國福利的學生應該知道,英國給國際學生最大的福利之一就是免費的醫療服務,只要國際學生、學生家屬或赴英工作人員如果在英國居住或學習超過6個月,就可以享受國家健康體系的免費服務。在英國,居民生病一般是去診所,很少直接上醫院的。除非是需要急診或醫生要求患者去做某項檢查。看病時,只要出示醫療卡,就診就不需要任何費用,但是開處方要收費,一次約6英鎊。
建議中國學生抵英後,就可以馬上到學校的健康中心注冊申請醫療卡。另外,專家建議,同學們在出國前,最好先在國內買一份保險、風險,對於出國旅遊、留學的人員來說,是很可能會碰到的。
身在異國,舉目無親,很多突發事故的處理都不如國內方便,尤其國外普高於國內的醫療費用,往往會成為境外遭遇風險人員的最大傷心事和煩惱。如何規避和預防這類可能的潛在風險呢?據研究海外留學、旅行風險預防的專家們建議,最好出國前能買上一份「留學生保險」或者「留學生及旅行家境外保險計劃」。
因為留學生到國外後,在未納入國民醫療體系前有一段時間「真空期」,在此期間在中國境內購買的海外留學生保險就可以及時發揮作用。並且,國外保險一般不承擔發生意外事故後的救援責任,在境內購買的留學生保險將全覆蓋在救援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對已經在當地擁有一份醫療保險的留學生來說,海外留學生全球保險計劃則可以為其多提供一份保障,使家長能夠更加對遠在他鄉的子女安心。

Ⅶ 英國汽車保險是怎樣的有什麼借鑒作用

英國如何能夠購買到便宜的英國汽車保險呢?因為英國有上百家保險公司,車主可以上網搜索保險公司網站,縮小選擇的范圍,藉助網站強大地搜索能力,可以快速的將大部分便宜保險公司找出來,當車主大致確定了幾個保險公司以後,就直接在其網站上查詢下價格,當最後確定了哪幾家保險公司之後,就打電話去討價還價,然後進行投保就行了。借鑒英國汽車保險的網上投保模式,近年來在我國也逐步流行起網上投保的車險投保模式,其中做的較好的有平安網銷車險,由於其減少了銷售環節,從而給車主提供了更多的優惠折扣,能達到私家車商業險多省15%的優惠折扣,而且投保方式更為簡單便捷,正逐漸被廣大車主認同和使用。

Ⅷ 英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優缺點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不是英國公民看病怎麼可能免費,而且免費得也僅限於公立醫院,歐洲好多國家都是醫葯分離的,看病免費,買葯照樣要錢的。留學生從今年開始也必須要交保險費才能享受那邊的醫療福利。

Ⅸ 英國保險業對世界保險業的功能與作用大神們幫幫忙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第一份具有現代意義的典型保險契約是1384年簽定的比薩保單。這張保單承保了從法國南部的阿爾茲運到義大利比薩的一批貨物。第一家海上保險公司1424年在義大利熱那亞問世。第一部有關海上保險的法律是1601年伊麗莎白女王頒布的。法律規定在保險商會內設立仲裁法庭,以解決日益增多的海上保險糾紛。第一家皇家交易所是1568年12月22日經倫敦市長批准開設的。這為當時海上保險提供了交易場所,從而取代了從倫巴第商人沿襲下來的一日兩次在露天廣場交易的習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保險條例是1523年義大利佛羅倫薩市制定的,條例規定了標準保險單的格式。第一張船舶保單是義大利熱那亞商人喬治·勃克維綸於1347年10月23日簽訂的。這張保單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古老的保單。第一起人壽保險出現在1536年的英國。當年6月18日,英國人馬丁為一個名叫吉明的人承保了2000英鎊的人壽險,保險期限為12個月,保費為80英鎊。第一個火災保險組織是德國漢堡46家合作社聯合成立的市營公眾火災合作社。第一張防盜保險單是19世紀末由英國勞合社設計出來的。第一家被公認為世界上真正的人壽保險組織是1699年成立的英國孤寡保險社。第一個飛機承保團是勞合社和白十字保險協會共同組建的,他們起草了最早的航空保險條款。第一份分保合同是1821年法國巴黎國民保險公司和布魯塞爾業主聯合公司簽訂。第一家保險學術團體是1873年在曼徹斯特成立的「英國特許保險學會」。第一張完整科學的生命表是1693年英國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哈雷制訂的。第一個開辦航空保險的是1914年至1918年間英國和美國。而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於1903年在美國試飛成功。第一張汽車保險單於1898年問世。而之前只有一種專門承保因馬匹而引起的責任。第一張盜竊保險單是1887年勞合社設計的。他它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和第一架飛機出立保單。第一家專門承保火災保險的營業所是由英國一個名叫尼古拉斯·巴蓬的牙醫獨自創辦的。他是1666年9月2日倫敦大火中第一個醒來的人。第一個以股份公司出現的保險組織是1710由英國人查爾斯、波文創辦的"太陽保險公司"。它是英國迄今仍存在的最古老的保險公司之一。第一家獨立的專業再保險公司是德國創立的科隆再保險公司。世界上第一份人身保單是倫敦皇家交易所的16個屬於保險行會的商人於1583年共同簽發的。第一份正規的汽車險保單是勞合社於1901年簽發的。它借鑒海上保險的做法,將汽車視為在陸地上行駛的船,保費按汽車馬力的大小來確定,每一馬力收取保費一鎊。第一件航空失事保險大賠案為5億美元,是1985年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在東京飛往大阪途中墜毀。

Ⅹ 買保險有些什麼好處

我們為什麼要買保險呢? 每年花費不低的開支購買保險,有兩個基本目的:一是保障自己的收入安全,二是保障家人的財務安全。很多人都知道"人有旦夕禍福"的道理,卻很少認真思考該萬一發生不幸,該怎樣應對。無論是年齡、疾病、意外,都可能造成你無法繼續工作,進而帶來收入上的損失,並且使所有依賴你收入的人,陷入財務與生活上的困境。買保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提供你財務安全的保障,幫助你在失去收入(不管任何原因)的情況下,依然能讓自己和家人維持穩定的生活。 當成百上千人拿出少數的錢來預先做好准備,其中某人發生需要時,就能將累積的錢幫助對方度過難關,這種互助的運作就是保險扮演的角色。 保險從何時開始?史料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保險是「海洋運輸險」,是產險的一種,出現在古巴比倫,而世界上最早的人壽保險則出現在公元前600年的希臘羅馬時代。 早期保險制度的形成:在公元前600年的希臘羅馬時代,有一些宗教團體發展出類似互助會的組織,參加此宗教團體的會員必須繳納定額的入會費,當他辭世,遺族就可以領到一筆喪葬費用,這成為人壽保險最早可考的記錄。 到了公元1250年,義大利的威尼斯、比薩、弗羅倫薩等城市發展出稱為「基爾特」的組織,「基爾特」組織是由一群職業相同的人,基於互相扶持的精神所成立的團體,除了保證會員職業上的利益之外,也對其會員的死亡、疾病、竊盜、火災等災害,共同出資救濟。而世界上最早的保險法是巴塞羅那法規,在公元1435年出現。 近代保險制度的創立:英國一些由工人和低收入戶組成的「友愛社」,由勞工每周繳交費用作為共同基金,並且有專人管理這筆費用,當時並不限制會員的年齡和身分。到了西元1793年,英國通過「友愛社法案」,讓此運作有法規可循,這樣的團體便逐漸演變成現在的人壽保險制度。 過去,買保險最重要的目的是提供你和家人財務上的保障。但是現在,這已不再是現代保險唯一的功能。為了應對被保險人的需要,保險業者不斷開發具有多重功能的保險產品。今天,許多保險產品除了提供財務上的保障,還同時具備儲蓄、投資、節稅等好處。 保險的四大功能: 1、保障功能 人壽保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無論是罹患疾病或是遭遇意外事故,都可能重創家庭經濟,加重負擔。為了自己,也為了整個家庭,應該提前構築好保障屏障。 2、儲蓄功能 人壽保險有一種商品稱之為「儲蓄險」,每年定期繳費,在保險期間或期滿後,每隔幾年領回生存保險金,被保險人死亡後,受益人還可以領回保險金。這是將儲蓄的概念運用在繳納保費上。 3、投資功能 保險與投資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投資型保險出現後,結合保險和投資功能,讓保險商品更趨彈性化、多元化。 4、節稅功能 目前我國還沒有開始徵收遺產稅,但這是一個發展趨勢。在西方發達國家,一般都要徵收遺產稅。因此很多人採取以購買高額壽險,將受益人確定為其遺產繼承人的方式合理避稅。 在個人所得稅方面,儲蓄要交利息稅,炒股要交印花稅。唯獨買保險的收益,無論固定收益還是分紅,都不用納稅,每年都為投資者節省一筆資金。 到底誰需要買保險? 1、沒有保障的單身貴族 即使沒有人依靠你生活,但當你發生疾病或意外導致暫時無法工作時,如何養活或照顧好自己呢?因此,還是應該購買一些有生存需求的保險。 2、要將家產轉移給下一代的人 根據中國的稅法,保險金不需要納稅,可以代為繳納遺產稅,達到節稅效果。希望將大部分家產轉移給下一代的人應該好好利用保險這個渠道。 3、一家之主 一家之主是家庭經濟來源,也可能背負房貸、車貸,還有小孩子的教育費用等,萬一收入中斷,一家的生計可能就難以維持;若是保障足夠,生病住院有醫療險給付;意外造成高殘無法工作,還有高殘給付,假如不幸身故的話,還有身故理賠金來安排後事,照顧下一代的生活。 4、希望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 投資型保險的出現,讓保險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投資型保險的保障費用比終身壽險低,想以較低保費購買較高保障,同時手頭又有一筆閑錢,希望投資未來的人適合這種險種。 5、保障不足的人 可能因為生活變動,導致背負債務,或者收入漸漸增加,所以保障變得不夠而需要加保。舉例來說,當你買了房子之後,丈夫的保障只有40萬元,房貸卻要100萬元,萬一賺錢養家的丈夫不幸身故,用保險金還掉貸款後還有60萬的債務,此時就得靠妻子一肩挑起負擔或只能將房子賣掉;若是買了房子當時便增加至少100萬以上的保額,那整個家庭就不必為房貸操心了。 不需要保險的人: 1、保障已經足夠 已經投保,保障足夠,不想以買儲蓄險或短期保險來運用資金的人。 2、億萬富翁無後顧之憂 坐擁億萬元,也不打算將遺產留給子孫,認為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閱讀全文

與英國保險有什麼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的小說平台有哪些 瀏覽:51
印度產的牛肉是什麼 瀏覽:819
伊朗為什麼高核武器 瀏覽:53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瀏覽:222
英國的雞怎麼畫 瀏覽:506
遨遊中國中如何休息 瀏覽:800
英國留學公章怎麼寫 瀏覽:381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41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4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2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4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8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
養印尼虎魚用什麼背景 瀏覽:624
伊朗可以用什麼做象徵 瀏覽:596
義大利到底哪裡好 瀏覽:151
中國滿洲里巴達廣場在哪裡 瀏覽: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429
一兆越南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