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約將香港975.1平方公里土地租借給英國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中國
設年份前兩位為c,年份後兩位為y,月份為m,日為d,W除以7後的余數為星期幾。
W=int(c/4)-2c+y+int(y/4)+int[13*(m+1)/5]+d-1
函數int( )的意思是對括弧的演算法得數取整數
---
1898年6月9日
那就是
W=int(c/4)-2c+y+int(y/4)+int[13*(m+1)/5]+d-1
=int(18/4)-2*18+98+int(6/4)+int[13*(6+1)/5]+9-1
=4-36+98+1+19+9-1=93
93除以7,余數為2
所以,那一天是星期二。
❷ 英國1842年為什麼把香港座位割讓地
英國的目的是進來掠奪原料,以及進行商品傾銷,因此,要的就是一個良好的港口作據點,因此,就看中了香港,其實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誰讓中國不抓緊時間發展資本主義呢,人家日本就可以憑借人家的侵略的機遇中發展強大,
可見西方侵略主觀惡意,但客觀上絕對是促進落後國家進步的
❸ 香港被英國佔了多少年啊
由1842至1997,一共155年。
1842年,清廷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香港自此成為英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香港保衛戰中攻佔香港,香港成為大日本帝國的境外領土,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日佔時期。
❹ 英國佔領香港期間每年從香港拿走多少錢
根據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聲稱:「英國從來沒有從香港拿走一個便士。」她說:「我完全是為香港人謀福利。」
1995年,時任英國首相梅傑說:「英國在香港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英國每年從香港可以拿走1000億港元。」
❺ 香港割讓給了英國多少年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只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迫清政府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❻ 香港被英國割佔分幾次是怎樣割占的
香港地區是在近代史上被英國逐步強占的。1842年通過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通過《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1898年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英國強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附近的島嶼和海域(今統稱為新界)。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我國政府與英國政府本著互諒互讓,以大局為重的精神,經過了22輪談判,1984年9月26日在北京草簽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兩國政府代表在北京互換了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批准書,並共同簽署了互換批准書的證書。至此,中英聯合聲明正式宣告生效。由此宣告我國將對香港行使主權。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起,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英國政府屆時將香港交還中國。收回主權後,中國政府在香港設立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政府管轄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
英國強佔香港島:1839年林則徐奉命查禁鴉片、燒毀煙土後,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即把在華的英船和人員全部集中九龍灣,控制九龍與香港之間的水域。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時,美國大小軍艦40多艘齊集香港北部海面,香港已事實上被英軍霸佔。1841年琦善與英國簽訂"穿鼻草約",英國強行割佔香港島。但"穿鼻草約"違背清政府的旨意,所以道先不但不同意穿鼻草約,而且將琦善革職,押京問。1841年1月25 8,英國軍艦"硫磺號"到達香港,並在那裡升起英國國旗,正式佔領香港;6月7日,發布文告,宣布香港為自由港,以遵臣任香港政府首長。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香港島正式割給英國。
英國割九龍司: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片戰爭,香港成為英軍這次侵華的重要基地。1858年3月,"加爾各答號"兵艦艇長提出南九龍半島有重要軍事價值,英國應該在該地建立兵營和海軍船塢。1859年3月,香港總督包個致函英殖民部,要求採取措施割佔九龍南半島。1860年3月,英軍下令對九龍南半島實行武力佔領。當時英軍已佔領廣州,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與清政府兩廣總督勞崇光"談判"。勞崇光在佔領軍逼迫下簽字,同意將今界線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和昂船洲永租給英國。英軍即對這一地區實行全部佔領。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第六款規定"將九龍半島由承租改為割讓給英國,並歸屬英屬香港界內。
1898年租借北九龍半島:1898年6月 6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地界,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及大小二百多個島嶼,總面積達975.l平方公里的地區,以租期99年租借給英國,名為租借。卻沒有一文租金。
❼ 香港新界地區在清朝是租還是售賣給英國為什麼
你好!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當時清政府戰敗,在1842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再次戰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時稱九龍司地方一區)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給英國管治。
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塊大小島嶼總計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英國,並將租借地稱為「新界」,租期為99年。從1898年7月1日開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從而佔領香港全境。
簽訂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❽ 香港回歸前,我國曾從英國手中收回一塊領土,面積比5個香港大
香港回歸前,我國曾從英國手中收回一塊領土,面積足足是5個香港大,就這是山東威海,威海回歸祖國比香港提前了66年。
❾ 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占的土地是多少
1842年,英國侵略軍先後攻佔吳淞、上海、鎮江後,於8月初將軍艦開到南京江面,並把炮口對准南京城。腐敗的清政府公開違背廣大人民堅決抗敵的願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道光皇帝派耆英為欽差大臣和伊裡布同去浙江前線,就關於結束鴉片戰爭問題向英國侵略者試探投降的條件,當時英軍兵臨南京城下,耆英趕忙來到南京,沒有經過一次正式談判,就全部承認了侵略者提出的「議和條件」。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裡布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幾點:(1)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自此以後,香港就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和商業基地。)(2)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在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國可以派駐領事等官。(這樣,封建中國的門戶就被打開了。)(3)中國賠償鴉片煙費600萬銀元,軍費1200萬銀元,商欠300萬銀元,共2100萬銀元。(這是對中國人民無恥的掠奪。)(4)英國進出口貨物納稅,「均宜秉公認定則例」。(就是說,中國抽收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都要與英國共同商議,中國沒有權力自己確定,這就是協定關稅的開始。英國資產階級根據這項特權,把大批商品運到中國來,控制中國市場,使中國海關喪失了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5)英國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國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從此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和中國商人接觸,選擇和培養他們的代理人。(歷史上的今天。中國))
道光23年,即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也稱《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其中除了具體地規定《南京條約》的一些細則外,還增加了一些新條款,如英國人在中國犯罪,不受中國法律制裁;任何侵略者在中國獲得特權,英國也同樣可以享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