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fdi怎麼樣

英國fdi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13 23:08:37

Ⅰ FDI是什麼意思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英文全稱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對外直接投資。 FDI是現代的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FDI是指一國的投資者將資本用於它國的生產或經營,並掌握一定經營控制權的投資行為。也可以說是一國(地區)的居民實體(對外直接投資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國(地區)以外的另一國的企業(外國直接投資企業、分支企業或國外分支機構)中建立長期關系,享有持久利益並對之進行控制的投資,這種投資既涉及兩個實體之間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間以及不論是聯合的還是非聯合的國外分支機構之間的所有後續交易。 或者 FDI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為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的簡稱。

Ⅱ 最新的全球FDI排名怎樣前25名國家是哪些

1.美國 2.英國 3.中國 今日公布的預測報告顯示,美國將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首選目的地,今後5年,它將吸引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外國直接投資。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合作完成的一份全球投資前景報告預測稱,今年,全球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將躍升22%,達到1.2萬億美元,超過了2005年的9550億美元,創下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不過,隨後幾年的增速預計將會有所放緩,部分原因是對新興市場的投資減速,以及工業化國家針對外資並購出現了政治上的抵制趨勢。報告稱,外國直接投資直到2010年才能達到2000年1.4萬億美元的峰值。 美國今年將吸引近190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超過2005年的1100億美元。報告稱,盡管英國今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將低於去年的1640億美元,但仍將以1300億美元的流入量,位列全球第二。去年,由於出現了幾宗大型並購案,英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出人意料地高達1640億美元。 中國排名第三,2006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預計將增至865億美元,高於2005年的790億美元。法國緊隨其後(預計今年為680億美元)。 報告指出,預計2006年至2010年間,上述排名將保持不變。外國直接投資仍將集中於相對較少的幾個國家,排名前10的投資接受國所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量,將佔到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總體而言,大部分投資將通過跨國並購活動流向發達國家,但香港也躋身全球前10位,巴西、墨西哥、俄羅斯和印度則位列20強。 報告預測,在對外投資方面,歐盟(EU)仍將是外國市場最大的直接投資者。 經濟學人智庫的羅賓�6�1鮑(Robin Bew)表示,上述預測是基於「受限的全球化進程」的假設而作出的。這種假設認為,針對外國直接投資所帶來的影響,各國政治上的擔心日益加劇,限制了跨國資金流動,但沒有形成嚴重破壞。 很多國家,尤其是法國和美國,最近都曾試圖阻撓外國投資者收購本國公司,當交易涉及發展中國家的買家時尤為如此。中海油(CNOOC)去年競購美國優尼科(Unocal)就遭遇挫敗,而印度鋼鐵巨頭米塔爾(Mittal)頂住法國政府的反對,才在今年初拿下了法國阿塞洛(Arcelor)的控股權。 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民族主義也開始抬頭。報告指出:「盡管中國將繼續對外資開放……但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顯示,有人開始認為中國過於依賴外國直接投資。」報告稱,這些反應表明,樂觀的全球投資前景存在潛在風險。 譯者/ 牛薇

Ⅲ 急問:中國FDI的主要來源國有哪些啊!!!!最好有個排名

2006年,對華直接投資前四位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香港、美國、日本和韓國,四個地區對華投資佔全國的比重高達50.79%。另外,德國、新加坡、台灣、荷蘭和英國等對華投資規模也較大,五國或地區對華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合計為13.43%。上述9個國家(地區)對華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合計為 64.22%,是中國FDI最重要的來源。在華投資的500強跨國公司主要來自日本、香港、韓國、美國和德國,2006年上述五國(地區)的500強跨國公司對華投資佔全部500強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6%、26%、6%、4%、3%,合計達到65%。

2007年1-11月,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依次為:香港(224.32億美元)、英屬維爾京群島(141.66億美元)、韓國(32.29億美元)、日本(29.9億美元)、新加坡(24.64億美元)、美國(22.21億美元)、開曼群島(21.54億美元)、薩摩亞(15.99億美元)、台灣(14.34億美元)、模里西斯(10.46億美元),前十位國家/地區實際投入外資金額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 87.13%。

Ⅳ FDI是什麼意思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縮寫,應該是外商直接投資,表明外國商業部門對我國的直接投資。
跟對外直接投資是兩回事兒。

Ⅳ 世界第二大美元資產國是哪

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12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連續第三年下滑,但中國吸引外資總量逆勢上漲,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當天發布的《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說,受美國稅改政策以及部分經濟體加強外資項目審查的影響,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1.3萬億美元,較2017年減少13%,連續第三年出現下滑。

貿發會議秘書長穆希薩·基圖伊表示:「外國直接投資繼續困在危機後的低點。這對國際社會應對貧困和氣候危機等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戰來說,不是個好兆頭。」

具體來看,2018年流入發達經濟體的FDI總額減少27%,降至2004年來最低。其中,美國稅改導致美國跨國公司海外資本迴流美國,致使去年歐洲吸引外資總量減半;而受「脫歐」影響,英國外資流入也大幅減少了36%;另外,美國FDI流入量也縮水9%至2520億美元,但美國仍是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與發達經濟體FDI流入量銳減相比,去年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FDI呈現小幅增長態勢,增幅為2%。同時,發展中經濟體吸引FDI佔全球總額的比重升至54%,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外資流入增長4%,成為全球外資流入最多的地區。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FDI流入量增長近4%,達約1390億美元,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表示,中國投資環境的進一步開放和便利化,是中國保持對外資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FDI有望溫和復甦,預計增長10%,約達1.5萬億美元,但仍低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完)

附報告全文:

聯合國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全球發布稿

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主編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

日內瓦萬國宮

2019年6月12日

一、全球投資趨勢和前景

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量繼續下降,減少13%至1.3萬億美元。這是全球FDI連續第三年下降。主要是由於美國2017年底實施的稅改促使美國跨國企業在2018年前兩個季度將大量留存的海外收益匯回,導致發達國家中一些傳統外資流入大國的FDI流入出現負增長。此外,部分主要外資吸收國加強外資項目審查機制,將一些大型外資項目拒之門外,也減少了外資流入。

1.外資流入趨勢

流入發達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減少了了27%,降至2004年來最低。流入歐洲的投資減少了一半,不到200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資金匯回導致了幾個主要外資流入國出現凈流出。流入愛爾蘭和瑞士的FDI分別為- 660億美元以及– 870億美元。受脫歐進程影響,英國外資流入也大幅下降了36%。流入美國的外資也減少了9%,至252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跨境並購下降了三分之一。流入澳大利亞的FDI達到6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小幅增長,增長了2%。由於發展中經濟體外資流入的增長以及發達經濟體外資流入的大幅下降,發展中經濟體佔全球FDI的比重上升到54%,創歷史新高。

· 雖然非洲許多較大的外資接受國吸收外資水平下降,但流入該地區的FDI仍然增長了11%,達460億美元。這一增長得益於對資源的持續投資、投資的多樣化以及南非在持續幾年投資低迷後的復甦。

· 作為全球外資流入最多的地區,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外資流入增長了4%,保持穩定。該區域公布的綠地投資項目的金額翻了一番,從2017年的停滯狀態強勁反彈,顯示了持續的投資活力。

·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外資下降了6%,未能保持2017年的增長勢頭,重回過去長期下滑的局面。該地區外資仍然比大宗商品繁榮時的峰值低27%。

流入轉型經濟體的FDI在2018年繼續呈下降趨勢,減少了28%至34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流入俄羅斯的資金減少了49%。

在全球前20大外資流入目的地中,發展中及轉型經濟體仍佔一半。美國仍是最大的外資接受國,外資流入達2520億美元;其次是中國,為1390億美元。中國香港及新加坡分別排在第3和第4位。

2.對外投資趨勢

2018年發達國家對外投資大幅下降了40%,為5580億美元。美國跨國公司的大規模資金迴流使美國對外投資出現負的凈流出,導致美國未能進入2018年全球20大對外投資經濟體名單。但歐洲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增長了11%,達到4180億美元。法國成為第三大投資來源國,2018年對外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

發展中經濟體對外投資下降了10%,降至4170億美元。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對外投資下降了3%,為4010億美元;中國對外投資連續第二年下降。拉美和加勒比的對外投資急劇下降。

3.進入模式

2018年下半年全球並購交易出現增長,緩沖了美國稅改導致的全球FDI的下降。全年跨境並購額增長了18%。這主要由美國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推動的。

2018年全球綠地投資出現反彈,同比增長41%,達9610億美元,但各地區很不均衡。製造業綠地投資扭轉了長期下滑趨勢,已宣布的項目金額同比增加了35%。大部分綠地投資發生在亞洲,但非洲的綠地投資也大幅增長了60%,拉美及加勒比地區綠地投資急劇下降。

4.全球FDI前景

隨著美國稅改對美企海外收益回匯的影響逐漸減弱,預計2019年發達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將出現反彈。綠地投資對全球FDI趨勢有預示作用。2018年宣布的綠地項目同比增長了42%,表明跨國公司計劃在今後幾年擴大投資。

但受投資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2019年全球FDI的復甦將是溫和的,預計增長10%,約1.5萬億美元,仍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

自2008年以來,外國直接投資趨勢呈現長期低迷的趨勢。主要原因包括外國直接投資回報率下降、跨國公司海外投資呈現輕資產傾向以及全球投資政策環境惡化。

國際生產日益呈現輕資產特點,其持續擴張很大程度上是由無形資產以及非股權形式的國際生產方式驅動的。這體現在特許權使用費、許可費和服務貿易的增長明顯快於外國直接投資和貨物貿易的增長。2018年全球100強跨國公司的排名也證明工業跨國公司正在下滑,一些企業甚至掉出了榜單。

跨國公司是全球研發的主要投入者。全球100強跨國公司的研發支出佔全球企業研發的三分之一以上。科技、制葯和汽車企業是最大的研發投入者。發展中經濟體1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銷售額之比)明顯更低。跨國公司在研發領域的綠地投資相當可觀,且保持增長。過去五年,跨國公司共宣布了5300個海外研發項目,占綠地投資項目的6%以上,高於之前五年的4000個。45%的項目位於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大多數與研發有關的外資項目都是附加值相對較低的設計、開發和測試活動,而不是基礎研究。

國有跨國公司數量穩定,但國外收購放緩。全球有近1500家國有跨國公司,與2017年持平。歐洲跨國企業佔全球的三分之一多,另外45%來自發展中經濟體,其中18%來自中國。全球100強跨國公司中,國有跨國公司佔16家。國有跨國公司的並購額佔全球的比例從2008 - 2013年年均超過10%逐漸下降至2018年的4%。

二、全球投資政策最新發展

1.外國投資限制和法規不斷增長

2018年,約55個國家和經濟體出台了至少112項影響外國投資的政策措施。其中三分之二的措施致力於自由化、促進和便利新的投資。34%的措施對外資作出了新的限制或規定,這是自2003年以來的最高比例。它們主要反映了對關鍵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和其他敏感商業資產的外國所有權在國家安全方面的關切。針對國家安全問題,發達國家採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由於政府幹預,2018年許多超過5000萬美元的跨境並購均告失敗。至少有22筆交易因監管或政治原因被凍結或撤銷,為2017年的兩倍。出於國家安全考慮,9起被暫停,3起因反壟斷主管機構的關切而被撤銷,另外3起因其他監管原因被中止。此外,有7筆交易因東道國當局的批准延遲而被放棄。

2.各國在加強外商投資的審查機制

近年來,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審查變得更加普遍。至少有24個國家(佔全球FDI總量的56%)建立了專門的外國投資審查機制。外資國家安全審查最初是作為限制外國參與國防工業的一種手段。此後逐漸擴大到保護其他戰略性產業和關鍵基礎設施,現在則被用來保護被認為在新工業革命時代對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的核心科技和技術。

從2011年以來,至少有11個國家引入了新的篩查機制,至少有41項對現有制度的修訂。大多數修訂通過增加接受審查的部門或活動、降低審查門檻或擴大外國投資的定義,擴大了審查的范圍。其他新的法規擴大了外國投資者的披露義務,延長了審查程序的法定時限,或對不遵守通知義務的行為引入了新的民事、刑事或行政處罰。

但總的看,吸引投資仍是國別投資政策的主流。大多數新的投資政策措施仍然朝著自由化和促進及便利投資的方向發展。許多國家取消或降低了各種行業外資准入限制。簡化或精簡外國投資行政程序的趨勢仍在繼續。此外,一些國家為特定行業或地區的投資提供了新的財政激勵措施。

3.國際投資政策制定依然活躍

2018年,簽署了40項新的國際投資協定,包括30個雙邊投資協定和10個有投資條款的其他協定。一些新的協定,包括主要投資國簽訂的大型區域性協定,納入了一些新的條款,將對全球國際投資協定體制產生深遠影響。同時,許多國家還在制定新的投資協定範本和指導原則,以此對未來雙邊及區域投資協定的談判和制訂施加影響。

與此同時,終止生效的國際投資協定數量繼續上升。2018年,至少有24項終止生效,其中20項是單方面的,4項是替代性的(通過新條約的生效)。截至2018年底,終止生效的國際投資協定總數達到309個(其中61%發生在2010年以後)。

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3317個國際投資協定,包括2932個雙邊投資條約和385個有投資條款的其他協定。其中生效的國際投資協定有2658個。

4.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案件持續增長

2018年,投資者根據國際投資協定提起了71起公開的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案件,與過去三年的水平基本持平。投資者國家爭端案件總數已達942起。幾乎所有爭端案件都是基於老一代投資條約。迄今為止,已有117個國家對一項或多項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案件作出回應。

2018年公布的仲裁裁決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基於管轄權或案情做出的有利於投資者的裁決。到2018年年底,602項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案件得到裁決。

三、中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

2018年,中國仍為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外資吸收國,吸收外資逆勢上漲,全球排名第二。2018年中國吸收外資創歷史新高,達1390億美元,佔全球吸收外資總量的10%以上。全球排名僅次於美國。

中國投資環境進一步開放和便利化。2018年,中國《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禁止和限制類產業不斷減少,服務業以及一些製造行業加大了對外資的開放,取消或放鬆了對外資持股的限制。同時,投資環境不斷優化、便利化。體現在外資流入上,是製造業吸收外資的快速增長和大型並購交易的增長。

中國外資流入有望繼續保持高水平。2019年年初,中國頒布了新的《外商投資法》,建立了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並宣布了一系列投資便利化以及市場開放的措施,這些都有利於進一步吸引外資。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外國投資者採取了多元化的投資策略,部分外資向東南亞和南亞轉移。但總體來看,流入中國的外資仍有望繼續保持高質量、高水平。

中國對外投資全球排名第二,未來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2018年中國對外投資連續第二年減少至1300億美元,僅次於日本。當前全球投資政策環境不穩定,保護主義抬頭,主要吸收外資國對外資准入的審查進一步加嚴,將一些大型的並購項目拒之門外。同時,中國加強了對外投資的有序管理,這是中國對外投資下降18%的主要原因。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和「一帶一路」雙邊合作的推動,以及中國企業在加強出口導向型的對外投資以繞過貿易壁壘,減輕貿易戰影響,中國的對外投資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Ⅵ 為什麼FDI也包括以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ODI叫海外直接投資,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FDI與使用什麼幣種沒有關系。該種對外投資是相對投資輸出國與投資輸入國而言。ODI對外直接投資是指我國企業、團體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投資,並以控制國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

1、資金流向不同。

對我國而言,不論其是以美元或者人民幣形式投資,FDI投資即意味著外國資金流入我國。ODI對我國而言,即不論是以人民幣或其他幣種形式對外投資,資金是流向外國的。

2、投資形式及目標不同。

FDI投資的主要形式為跨國公司,其直接目標就是獲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ODI投資的形式是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投資,一方面目標是以控制國(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另一方面目標是參與國際分工 、規避國外貿易壁壘、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6)英國fdi怎麼樣擴展閱讀:

2014年全球10大FDI流入地分別為:中國、中國香港、美國、英國、新加坡、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和荷蘭。

2015年1月30日,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稱,201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達1.26萬億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國2014年吸收外資規模達1196億美元(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同比增長1.7%,外資流入量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Ⅶ 國際直接投資等

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直接投資是一個概念。
FDI(國際直接投資)是現代的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FDI是指:在投資人以外的國家所經營的企業擁有持續利益的一種投資,其目的在於對該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發言權。
跨國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
關於國際直接投資(FDI)的本質,有的學者強調「經營資源」,尤其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有的學者則強調「控制權」。相關國際機構、政府部門與理論界,例如聯合國跨國公司與投資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美國商務部等,認為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間接投資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獲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因為FDI所形成的無形資產處於核心地位,而貨幣資本則處於非常次要的地位,只能進行間接投資,所以,FDI不僅直接參與經營管理,而且其直接目標就是獲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基於此,有學者認為,「FDI是指一國或地區企業通過壟斷優勢(主要表現為無形資產)的國際轉移,獲得部分或全部外國企業控制權,以實現最終目標和直接目標高度統一的長期投資行為。」

比較成本學說和比較利益學說也是同一個概念,是由大衛.李嘉圖提出的。大衛.李嘉圖原著叫做《比較利益學說》。後來我們把他學說的理論叫做比較成本理論,因為亞當.斯密提出了絕對成本理論。

比較成本理論是在絕對成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李嘉圖進一步發展了斯密的觀點,他認為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該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貿易,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會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貿易各國有利。
具體怎麼理解,你可以看一下李嘉圖的葡萄和毛呢貿易模型。
葡萄牙:生產葡萄酒80個勞動,生產毛呢90個勞動。
英國:生產葡萄酒120個勞動,生產毛呢100個勞動。

可以看出英國在葡萄酒和毛呢的生產上的絕對成本都高於葡萄牙,但是這兩種產品的相對成本不同。英國生產一單位的毛呢的勞動成本是葡萄牙的100/90,即1、1倍;而生產一單位的葡萄酒的勞動成本為葡萄牙的120/80,即1、5倍。顯然,英國生產毛呢的勞動成本小於生產葡萄酒的成本,即1、1〈1、5。顯然英國生產毛呢的相對成本較低,生產葡萄酒的相對成本較高。

可以看出葡萄牙生產葡萄酒的相對成本較低,生產毛呢的相對成本較高。

因此只要葡萄牙生產相對成本較低的葡萄酒,英國生產相對成本較低的毛呢,只要各投入160單位的勞動量和200單位勞動量,即可滿足原有水平的消費。顯然這對國際貿易的雙方都是有利的。

1776年亞當·斯密提出絕對優勢論,認為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是產生國際貿易的原因。1817年大衛·李嘉圖發展了絕對優勢論,提出比較優勢論,認為只要兩國在生產成本上存在相對差異,即生產兩種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產生互利貿易。由於斯密和李嘉圖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勞動成本,即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在將其轉化為商品的貨幣成本後,便會發現不論是絕對優勢還是比較優勢都意味著具有貨幣成本絕對低廉的優勢。正如李嘉圖本人在闡述了比較成本模型後,緊接著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換得的黃金如果不比輸出國所費的黃金多,就不可能輸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國所能換得的黃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費的黃金多,便也不可能輸入英國」。又由於斯密和李嘉圖使用的都是完全競爭模型,因此生產的貨幣成本等於銷售價格。所以,對李嘉圖的以上表述可以歸納為,只有當一國生產某商品的貨幣成本(同時也是其國內銷售價格)絕對地低於另一國家國內同一商品的銷售價格(同時也是其國內生產成本)時,國際貿易才會產生。俄林將此概括為:「貿易的立即原因,永遠是按貨幣表示的商品能從區外比在區內生產更便宜地買進」。

Ⅷ 費狄格士怎麼樣

品牌: 費狄格士(FDIGORS) 商品名稱:FDIGORS男士帽子潮牌鴨舌帽男2021春秋新款時尚棒球帽女韓版遮陽帽情侶帽 黑色 商品編號:10037629719706 店鋪: 費狄格士FDIGORS旗艦店 商品毛重:1.0kg 商品產地:中國大陸

Ⅸ 人民幣FDI是什麼意思

商務部昨日正式印發《關於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允許境外投資者用合法獲得的境外人民幣依法在中國境內開展直接投資活動,並規定跨境人民幣直投在中國境內不得直接或間接用於投資有價證券和金融衍生品以及用於委託貸款。同日,央行發布《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允許境外投資者和銀行據此辦理相關人民幣結算業務。兩份文件的下發意味著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FDI)得以正式推出,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也將由此邁出重要一步。

說白了,就是人民幣跨境直投。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一步。

Ⅹ 中國近年FDI的流入流出量趨勢如何

2006年,對華直接投資前四位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香港、美國、日本和韓國,四個地區對華投資佔全國的比重高達50.79%。另外,德國、新加坡、台灣、荷蘭和英國等對華投資規模也較大,五國或地區對華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合計為13.43%。上述9個國家(地區)對華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合計為 64.22%,是中國FDI最重要的來源。在華投資的500強跨國公司主要來自日本、香港、韓國、美國和德國,2006年上述五國(地區)的500強跨國公司對華投資佔全部500強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6%、26%、6%、4%、3%,合計達到65%。

巨大的市場和廉價的勞動力是中國吸引外資的優勢,這一優勢在將來很長時間內會一直存在。當然,近幾年印度和越南等南亞、東南亞國家開始越來越受投資者關注,但短期來看,這還並不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雖然中國吸引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從FDI累計數量來看,中國與美國差距甚遠。統計數據顯示,1998年-2005年,兩國FDI流入量累計分別為12613億美元和4006億美元,中國僅相當於美國的31.8%。2005年,中國人均FDI流入數約為46.4美元,美國為357.6美元,美國是中國的7倍。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始終是全球資本的一個選擇。

2007年1-11月,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依次為:香港(224.32億美元)、英屬維爾京群島(141.66億美元)、韓國(32.29億美元)、日本(29.9億美元)、新加坡(24.64億美元)、美國(22.21億美元)、開曼群島(21.54億美元)、薩摩亞(15.99億美元)、台灣(14.34億美元)、模里西斯(10.46億美元),前十位國家/地區實際投入外資金額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 87.13%。

閱讀全文

與英國fdi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補辦長期護照要多久 瀏覽:873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瀏覽:122
義大利語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23
法國義大利哪個給的時間長 瀏覽:963
中國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瀏覽:497
北京義大利餐廳哪裡最好 瀏覽:754
1965年印尼華人大屠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09
英國羊怎麼防盜 瀏覽:984
在line上為什麼找不到印尼 瀏覽:338
義大利和法國哪個更加藝術 瀏覽:352
中國最大的卧佛是哪裡 瀏覽:404
1965年印尼對中國做什麼 瀏覽:764
伊朗現在怎麼收款 瀏覽:1002
越南語ba是什麼意思 瀏覽:464
越南女性怎麼上戶口本 瀏覽:176
伊朗文字世界文明怎麼說 瀏覽:974
伊朗為什麼越來越強大 瀏覽:247
印尼魚鷹有什麼用 瀏覽:500
印尼蘋果12手機多少錢 瀏覽:506
美國退出伊朗有什麼影響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