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虎式重型坦克和英國土龜重型突擊坦克,哪個厲害
看打法,如果是排隊槍斃式的線列戰術,大家正面對沖,看好土龜,但如果是正式交戰,絕對是老虎強
土龜重型突擊坦克採用固定炮塔,外型類似德國的突擊炮,主炮為一門改良自QF 3.7吋防空炮的QF 32磅炮(94毫米口徑),所發射的是彈體與發射葯分裝的分離式彈葯,搭配披帽穿甲彈(APCBC)的32磅炮彈(14.5公斤),在測試時發現可在1000碼擊穿德軍的豹式坦克。防護力亦是本車的設計重點,為了抵擋德軍的88毫米炮,正面裝甲厚達228毫米,炮盾裝甲也作強化,另外再配同軸機槍、車頭機槍及防空機槍各一門,不過78噸的重量加上只有600匹馬力的汽油引擎令行走速度奇低
看這個數據你就知道了,正面硬碰硬,老虎打不穿土龜,但土龜可以打穿老虎
但老虎可以繞到側面下手
⑵ 重坦是干什麼用的
20世紀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戰斗全重和火炮口徑分為輕、中、重型。通常重型坦克重40~80噸,火炮口徑最大為155毫米,主要用於支援中型坦克戰斗。其特點是火炮口徑大,炮管長,攻擊力大。因為坦克火炮口徑大,意味著攻擊力大。重型坦克火炮口徑有90毫米、100毫米、125毫米幾種。同時,重型坦克車體裝甲厚,抵禦炮擊的能力強。重型坦克外形龐大重量驚人,是戰場上扭轉戰局的關鍵。重型裝甲和強力火炮,使每一輛重型坦克都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重型坦克的裝甲很厚,重量大,移動緩慢:最輕的重型坦克重約42噸,與最重的中型坦克相當,而最重的重型坦克重達190噸;最大時速在20千米/小時至50千米/小時之間;車體裝甲能達到200毫米厚,炮塔裝甲厚度甚至能夠達到300毫米;只有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比它的火力強。龐大的身軀和緩慢的移動速度,使得重型坦克難以擔任偵察任務。重型坦克應該率先發起正面攻擊,或者抵擋敵方主力進攻。由於重型坦克速度慢,無法在戰場上進行大范圍的移動,難以在不同方向參與戰斗。重型坦克的炮塔轉動速度通常比中型坦克要慢,盡管自身很強大,但當面對快速靈活的中型坦克時,重型坦克無法快速旋轉炮塔進行瞄準,這時它是十分脆弱的。因此重型坦克必須保持適當的移動,以防止被敵方多個較小且靈活的坦克所糾纏。重型坦克盡管有著厚重的裝甲,但頂部、底部、後部裝甲就比較薄,很容易被擊穿。
1960年以後,由於二戰時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現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各種先進的合金裝甲和外掛反應裝甲取代了傳統的均質裝甲,坦克已經不需要靠增加鋼板厚度來提高防護性能。各國更加註重坦克的機動性和通行能力。多數國家將坦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而不再採用輕型,中型和重型坦克的稱呼方式。習慣上把在戰場上執行主要作戰任務的坦克統稱為主戰坦克(取代了傳統的中型和重型坦克)。
代表:
世界著名重型坦克(1930s-1960s)
美國T1型重型坦克(又名M6,重60-77噸,共建造43輛,沒有大規模列裝部隊)
T29型重型坦克(包括其改型T30,T34,共建造8輛車,沒有量產進入部隊)
T-28超重型坦克(又名T95,重86噸,共建造了5輛,沒有量產進入部隊)
M26「超級潘興」中型坦克(又名T32,重52噸,共建造4輛,成為美國重型坦克的標桿,但沒有進入部隊)
M103坦克(1956年進入部隊服役,建造220輛,1973年退役)
蘇聯KV-1/2/3(另有各種改型,重60噸,共建造數目不詳)
IS-1/2/3/4/7/10(IS系列重型坦克,45-70噸,共建造約4000輛)
德國PzKpfwⅥAusf. E 「TigerI」虎式重型坦克(重56-57噸,共建造1355輛)
PZKpfwVI 「TigerII」虎王重型坦克(重69.8噸,共建造498輛)
PZKpfwVII"lowe"獅式重型坦克(設計重量90噸,因為鼠式立項而未完成)
PZKpfwVIII 「Maus」鼠式重型坦克(重188噸,共建成1輛,另有1個車體)
E-10/25/50/75/100系列坦克(德國二戰末期發展計劃,均未完成)
法國FCM 2C坦克(重69噸、共建造了10輛)
FCM F1坦克(重139噸、並沒有量產)
AMX M4(1945年開始研製,沒有量產)
AMX 50(能進行自動裝彈的坦克,重57.8噸,沒有量產)
英國丘吉爾步兵坦克土龜重攻擊坦克(重78噸、共建造了6輛)
征服者重型坦克(重66噸,1952年樣車出廠,1956年進入部隊服役,建造數量不足200輛)
⑶ 坦克世界A39土龜
土龜適合對地圖有一定熟悉程度的玩家使用,因為機動性的缺陷,他很容易在地圖的一些區域陷入死地,而也有很多適合他發揮的位置,要結合戰線提前做好選擇走位,才能打好他
土龜的優勢距離是250米以外的正前方位置,這個距離上他頭頂的大包就沒那麼容易被打到了,結合土龜兇猛的DPM,能打出滿意的交換比來。
⑷ 英國土龜重型是什麼梗
是的,一些外賣平台野蠻生長,惡意制訂一些不公平條款,強制以打包費名義亂收顧客款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⑸ 誰能提供一些英國二戰時候32磅炮的數據
32磅(32 PDR)是英國的94毫米火炮,用來替換17磅反坦克和坦克炮。和德國的88毫米火炮一樣這是從由3.7英寸高炮發展而來。它是在二戰期間研製的,安裝在土龜重型突擊坦克上,在德哈維蘭蚊式戰斗轟炸機上也試驗過。發射了32磅穿甲彈的速度是877M/S,因為戰爭結束所以沒有在發展了,最後由20磅炮取代了17磅炮。
⑹ 坦克和突擊戰車,反坦克殲擊車有區別么
坦克在冷戰前期之前 分類方法是重型 中型 輕型 和超重型 以戰斗重量分類
在這之後就按大類用途分 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了
至於細分類 其實是按照其目標用途來分類
比如英國的土龜 他的分類是超重型突擊坦克 用途是突破防線用 但是其實他沒有炮塔 跑的也很慢所以不能用是否有炮塔來區別坦克和反坦克殲擊車
但是實際上戰爭中各國分類均有不同
比如二戰德國分步兵支援的四號 和對裝甲部隊的三號
二戰中其他國家會把平射火炮和曲射分開 而前蘇聯則編號和作用全都通用 曲平共用
而英國則分的區別更大 輕型的分為巡洋坦克 和丘吉爾步兵支援坦克 以及用途突破工事的AT系列
但是總的來說基本分為
坦克殲擊車的作用主要用來對付敵軍裝甲部隊 主要戰術是伏擊和阻擋地方裝甲部隊例如:獵豹坦克殲擊車、斐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自行反坦克炮 主要用來支援己方與敵人的裝甲部隊作戰 普遍這類戰車對整體防護要求沒有那麼高
例如:M18地獄貓、傑克遜、犀牛、黃鼠狼、
突擊炮的作用主要是掩護步兵突擊 並且攻擊防禦工事 也偶爾冒充下坦克殲擊車
一般有兩種極端一種是快速突擊為步兵提供支援的 例如:三號突擊炮
領一種是專門針對固定要塞工事的 行動很慢但是裝甲很靠譜的 例如:AT系列比如土龜、和美國超重型坦克系列比如 T28、
主戰坦克 就是裝甲戰爭中主力的坦克車型 例如:豹二系列
還有一些科技樹點歪的逗比 比如:鼠式、以及瑞典的s系坦克(tm一個沒炮塔固定炮管瞄準類似駕駛員的車居然是主戰坦克)
⑺ 戰爭雷霆里的土龜在歷史上有嗎
A39"陸行龜"重型突擊坦克(英軍定名為Tank, Heavy Assault, Tortoise) 型號編為A39,是英國於二戰時(1944年)開發的超重型坦克,最終並未量產。其發展目的是為突破戰場上的堅固防護地區。至二戰完結時只生產了6輛,其中1輛送至德國給駐萊茵河英軍作測試,雖然火力強大,但因為太重不適合戰場上需要的高度機動性而沒有量產。
「陸行龜」重型突擊坦克採用固定炮塔,外型類似德國的突擊炮,主炮為一門改良自QF 3.7吋防空炮的QF 32磅炮(94毫米口徑),所發射的是彈體與發射葯分裝的分離式彈葯,搭配披帽穿甲彈(APCBC)的32磅炮彈(14.5公斤),在測試時發現可在1000碼擊穿德軍的豹式坦克。防護力亦是本車的設計重點,為了抵擋德軍的88毫米炮,正面裝甲厚達228毫米,炮盾裝甲也作強化,但是為此也犧牲了機動性,另外再配同軸機槍、車頭機槍及防空機槍(以防空炮塔的形式出現)各一門,不過78噸的重量加上只有600匹馬力的汽油引擎令行走速度奇低,而且難以運送,就算能在二戰完結前裝備,也難以伴隨友軍裝甲部隊前進。
⑻ 120噸實驗型坦克真的存在嗎
超重型坦克確實存在。明細如下:
1、美國
T95/T28超重型坦克/重型突擊炮(重86噸、共建造了5輛)
2、蘇聯
KV-4 重型坦克 (重90餘噸 未製造)
KV-5 重型坦克(重107噸 未製造)
3、德國
E-75坦克(重82噸、未製造)
卡爾自行迫擊炮(重124噸、共建造了6輛)
七號坦克獅式(重94噸、未製造)
八號坦克鼠式(重188噸、共建造了2輛)
E-100虎鼠式坦克(重142噸、僅有1輛車體完成)
P-1000超級坦克(重約1000噸、只建造了炮台)
P-1500超級坦克(重約1500噸、未製造、火炮多拉大炮建成)
K型坦克(重約150噸,共建造2輛)
4、法國
FCM F1坦克(重139噸、並沒有量產)
5、英國
土龜重攻擊坦克(重78噸、共建造了6輛)
TOG-I型坦克(重80噸)
TOG-II型坦克(重80噸)
6、日本
百式100噸重戰車(重100噸、共建造一輛樣車)
⑼ 二戰國軍英械師有沒有裝備英國亨伯重型多用途汽車、丘吉爾步兵坦克、土龜重型突擊坦克、百夫長主戰坦克
二戰時期,只是根據協議,准備聯合組建師級規模的中英突擊總隊
但英國人承諾提供的裝備都沒有到,後期提供了一批輕武器,但教官不到位
日後這個部隊在天目山反頑的時候被新四軍消滅
⑽ 英國二戰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火炮最厲害的是哪個,圖紙上的也行
首先這個厲害2個字很難界定。
有些車數據很強大,但是維修困難,速度緩慢,反而不好用。
有些車數據一般,但是便宜,反而可能有更大的發揮餘地。
那麼說說個人看法吧:
坦克:
個人覺得彗星/流星坦克不錯,相當於安裝了17磅炮的克倫威爾,威力與螢火蟲類似,速度要更快一點,外形也更低矮。可惜投入戰爭太晚,只打了幾個小仗。
征服者重型坦克也很強大,不過那是為了對抗IS-3的,跟二戰基本無關。
自行反坦克炮:
英國在美國M10基礎上安裝了17磅炮,稱為阿基里斯,威力比美國M10略強一點,不過不能再打高爆彈了。所有安裝了17磅炮的都有這個限制。
其他的,英國沒有太成熟的國產自行反坦克炮設計。大都是湊合之作,比如6磅炮卡、倒座金蓮的弓箭手,不能適合大規模集團作戰。
自行火炮:
英國同樣沒有很成熟的自行火炮設計。加拿大的Sexton算是個很特別的武器,在M3/M4底盤上安裝了25磅炮,威力一般,但是由於25磅炮射速高,因此在支援步兵方面還是非常稱職的。另外英國沒有類似美/蘇/德國的大口徑自行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