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為什麼毒殺間諜
英國指責俄羅斯毒殺間諜案,確拿不出任何證據。而且,被毒殺的間諜父女早已離開俄羅斯很多年了,對俄羅斯不會產生任何不利的影響了,俄羅斯完全沒有必要殺掉他。我認為,這很可能是喪心病狂的美國,指使英國給俄羅斯栽臟。美國已經開始對敵對國家下手了,與中國開打貿易戰,撕毀與伊朗簽定的棄核協議,加大圍堵俄羅斯。很明顯,這只是美國敵對行動的開始。
Ⅱ 俄羅斯間諜案的案件影響
「俄羅斯間諜案」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世界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分析人士指出,逮捕事件將在美俄之間引發巨大的外交震盪。
針對日前美方宣布破獲為俄情報機關服務的間諜網路消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9日表示,俄期待美國對此作出說明。
拉夫羅夫28日晚些時候回應道,所謂「間諜案」發生時機「微妙」,希望美國對這一事件作出說明。「沒人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拉夫羅夫說,「我唯一能說的就是事件發生的時機很微妙」。」
美聯社解讀,拉夫羅夫意指上周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剛剛結束訪美行程。當時兩國總統在華盛頓的街邊快餐店共同享用漢堡,上演了「漢堡外交」的精彩一幕。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伊戈爾·利亞金·弗羅洛夫說,美國方面傳遞的信息「互相矛盾」。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當天拒絕作出評論。俄外交部新聞司當天早些時候說,「美國方面傳來互相矛盾的信息」,俄「正對此消息進行研究」。俄外交部也拒絕對此作進一步評論。俄新社評論,俄美關系自去年以來有所改善,可能因美方這一舉動蒙上陰影。
英國《泰晤士報》認為,此次逮捕行動對俄總統梅德韋傑夫來說是件十分尷尬的事,這距離他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晤還不到一周時間。兩人在華盛頓一同吃漢堡,並宣布俄、美關系已經「重新設置」,但突發的「俄羅斯間諜案」勢必引發兩國外交震盪。
Ⅲ 西方驅逐俄羅斯結果會怎樣
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最初是因為英俄的一次外交糾紛,一個前蘇聯英國雙面間諜在英國死了,然後英國將兇手鎖定在了俄羅斯的身上,普京當時正在選舉,當然不承認是俄羅斯乾的,所以就爭了起來,後來就變成了驅逐外交官。
說一下那個雙面間諜不是俄羅斯殺的,因為沒有必要,那個雙面間諜是很早之前的間諜了,而且是在英國和俄羅斯交換間諜時換走的,如果俄羅斯真的想殺他,只要在間諜的身上做點手腳就行了,沒有必要大老遠跑到另外一個國家來殺人,而且當時正在選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普京的選情還是不錯的,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間諜給選舉提供變數。
就在這個雙面間諜死了之後,媒體扒出他的背景,有個細節注意一下,特蕾莎.梅在議會質詢時沒有把話說死,只是說俄羅斯殺人有一定的可能性,並不確定就是俄羅斯乾的,結果到了議會就變調了,整個質詢變成了一個對俄羅斯的批鬥大會,這就麻煩了,明著是議員們在罵俄羅斯,其實是議員們在挑戰梅的權威,逼著梅表態,如果表態不能獲得議會的認可,可能梅這個首相就做到頭了,所以梅只能做出非常強硬的表態,可見這事早有預謀的,梅如果想要保住首相位置,就要犧牲英俄關系,結果就是梅代表議會將謀殺雙面間諜這個鍋扣在了俄羅斯頭上。
這個時候正在非洲訪問的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突然表態支持英國對俄羅斯的指控,這點對梅很重要,獲得了美國的支持梅就擁有了指控俄羅斯的底氣,就算栽贓了,俄羅斯也只能先忍著,梅最大的錯誤就是誤判了蒂勒森的話,他以為那是美國對英國的支持,公開指控俄羅斯是謀殺雙面間諜的兇手。蒂勒森應該也想利用英國的麻煩保住自己的職位,因為他在就代表美國支持英國,他被解職就代表美國的政策有變,英國就有大麻煩了,而美國作為西方的領袖也要有麻煩了(害慘小國)。但是蒂勒森還是沒有逃得了被解職,這下梅首相有點含糊了。
一般這個時候英國會怎麼辦?外面媒體群情激昂,如果首相發表的意見和公眾不同,很可能會讓梅成為公眾攻擊的靶子。大家可以看看《是,首相》,這個時候英國是有套路的,哈克的意思是打一仗,助手的意思是用王室的新聞轉移公眾注意力,而常務秘書的主意是驅逐外交官。梅也是照著這個套路乾的,一方面公布了哈里王子和那個美國女子的婚訊,然後驅逐了俄羅斯的外交官,之後就是俄羅斯驅逐英國的外交官,等到事態平息了,再讓外交官回去。
俄羅斯在選舉,英國被蒂勒森忽悠搞砸了,如果不能處理好,搞不好普京就選不上了,那對大家搞錢是不利的,所以英國找到了搞錢隊伍同一個戰壕的美國,美國沒辦法,好在選舉這套特朗普還是內行,於是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將法國和德國拉進來一起給俄羅斯扣帽子。事情就是這么怪,這就是拿捏住了公眾的心裡,當一個國家攻擊俄羅斯,選民們多多少少是有點懷疑的,但是一堆國家攻擊俄羅斯就不同了,反而會激起俄羅斯的民族主義情緒,覺得俄羅斯被欺負了,要報復回去,普京的選情反而很好。
按理說,選舉結束,這事就完了,為什麼後面又有大規模的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事件發生呢?而且不僅僅是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國家也跟著一起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最近冰島還被點名了,很有點不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就是敵人的節奏,冰島趕緊表示,不會和俄羅斯有任何聯系,這事才算完。
想要知道為什麼,就要看各國驅逐了外交官後會有什麼結果,如果只有一個國家驅逐俄羅斯的外交官,之後只要俄羅斯和這個國家談談,還是會回去的,這種事常有,不是丟人的事,但是當一批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時候就不同了,這代表這是集體行動,如果回到俄羅斯也應該是集體行動,想要說服一個集體重回俄羅斯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因為可以推諉,比如這個說美國回去我就回去,美國說英國回去我就回去,英國說澳大利亞回去我就回去……反正想要說服那麼多國家一起回去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那麼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在最近的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參與了東古塔戰役,而且還逼得一個很重要的猶太人交出了所攜帶的重要文件,這個文件一直在俄羅斯手中。當初猶太人願意給俄羅斯那麼多錢也跟這個協議有關,很可能談的是,猶太人給俄羅斯一大筆錢,然後俄羅斯還給猶太這個協議,之後錢貨兩清。但是賺大錢的生意也做完了,俄羅斯雖然拿到了錢,但是卻被一堆國家驅逐了外交官,肯定是心理不爽的吧,肯定也會對猶太資本家不滿,說好了你給錢,我還文件,但是為什麼還要搞多餘的驅逐外交官呢?英國驅逐也就算了,那麼多國家都驅逐俄羅斯外交官,這不是寒磣俄羅斯嗎?文件先不給了,猶太資本家什麼時候說服了那些國家取消驅逐令再來拿文件。
這對猶太人可是當頭一棒吧,想要將外交官重新弄回去不是那麼容易的,那麼多國家,說服他們哪個都要塞一大筆錢,這是多大一筆額外開銷呀,可是如果不給這些國家塞錢,這些國家就不會讓外交官回去,那麼俄羅斯就可以用這個理由不還文件,怎麼辦?你摳就不要想拿迴文件,你想要迴文件就不能摳,但是這種事不是每個外交官回俄羅斯的價錢都是一樣的,如果有個公開的固定的數額還好辦,但是這種事肯定是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去談對吧,碰到好說話的還好,如果碰上獅子大張口的就麻煩了。現在已經有好幾十個國家都驅逐了俄羅斯的外交官,等猶太資本家塞錢的國家可能還在增加中,看起來那份文件一時半會是拿不到了。
Ⅳ 為什麼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由英國突然爆發出來的這個毒殺「雙面間諜」事件,使得整個國際上頗感意外。英國的外交行為使得外界大惑不解,認為英國人有點小題大做,一般國家之間發生間諜案件,並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與俄羅斯兩國歷來關系素來不好,雙方領導人除了在國際場合,很少有互相來往訪問。去年底英國 外交大臣約翰遜,是在相隔了足有5年多的時間,才去訪問了俄羅斯。
這是2012年以來的第一次訪問,在正常國家關系中是非常少見的。 英俄兩國不和睦由來已久,可以說除了在二戰中兩國有過合作之外,大多數時期里英俄分屬兩個對立陣營。 但是盡管由於兩國關系有歷史上的原因,兩國關系一直比較緊張有時甚至是嚴重對立。但並不能說3月12日英國突然因為毒殺「雙面間諜」事件,針對俄羅斯發出外交上的最後通牒是正常的,還是非常令人意外的。這不像是正常的外交行為,英國的這個外交動作有點過大。
緊接著英國又因俄羅斯沒有在規定的24小時之內,給予答復英國宣布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員。並且英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俄羅斯毒殺間諜的惡劣行為。英國的這一招接著一招,令世人有點還來不及反應。因為所謂的俄羅斯毒殺間諜斯克里帕爾事件,美法德三個國家在第一時間表示,完全支持英國的舉動,並且強烈譴責俄羅斯的行為。
Ⅳ 英國間諜案為什麼會引發西方國家群毆
自從烏克蘭事件後,整個西方社會都對俄羅斯有一種反對情緒。隨著俄國干涉美國大選,出兵敘利亞等等,這種情緒在升溫。所以,英國的事情一出,西方紛紛攻擊俄羅斯。
同時,西方內部,也有一些問題,不管是英國的脫歐,還是法國的失業率,還是美國內部的通俄門。所以,不排除他們藉此炒作,轉移民眾的注意力。
Ⅵ 為什麼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英國專家稱,斯克里帕爾中毒所用的物質類似於蘇聯1980年代末研製的神經毒劑。如果英國僅僅憑借這是蘇聯時期研製的神經毒氣,與俄羅斯有制裁叛變的間諜習慣,就開始質疑俄羅斯,是非常站不住腳的。
這與之前蘇聯在二戰勝利後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利用美國對於蘇聯的疑心而挑撥美蘇關系的大時空背景已經完全不同。當年美國主要是為了推銷其戰後昂貴的基礎設施設備,向歐洲大量的輸出美國在二戰期間剩餘的生產資料、人工、技術等給日漸凋零的歐洲國家,並且美國當時也深信歐洲國家經過發展之後,一定會還回當初的貸款,並且使得美國的技術在歐洲生根發芽;其次是利用蘇俄的意識形態的矛盾,在英國的挑撥下,美蘇最終走向冷戰,冷戰當初的高潮並不是在斯大林時期,而是赫魯曉夫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在古巴全面挑起了美國安全的神經線。
現在英國歷任的首相還是依然保持著這一思維,想延續丘吉爾與撒切爾的思維,但問題是美國現在不需要輸出自己的剩餘產品,美國的金融與技術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就可以實現全球流通,俄羅斯現在也沒有挑戰任何的美國在歐盟利益。
可以說獨聯體國家中反對俄羅斯的組織或者政治人物,甚至包括一些寡頭都非常喜歡待在英國,主要是英國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主要站點,在對付俄羅斯方面,歐洲國家確實需要英國的幫助。現在英國的反應僅僅是希望保住其有能力收留俄羅斯反叛間諜、失勢寡頭天堂的聲譽,如果英國不再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前沿的話,英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在脫歐之後更加會降低。
其實還有一個常識,就是蘇聯研製的神經性毒氣其實在獨聯體國家范圍內都存在,並且這些化學毒氣在獨聯體的武器黑市上是存在購買的空間,並且毒害間諜的毒氣現在公開存在的國家是在獨聯體內,不是俄羅斯。
這樣如果英國沒有拿到真憑實據,就開始質疑俄羅斯為幕後的操縱者並且開始外交制裁是非常危險的示範,因為英國的這些做法基本上是殺雞用鍘刀,其政治目的在歐盟國家與美國看來也是沒有必要的,並且美國或者歐盟國家也只能答應跟隨英國制裁俄羅斯的幾個人而已,畢竟這個案子英國沒有完全的鐵證。
現在歐盟國家與美國輕易跟隨英國起舞,會妨礙歐盟經濟與俄羅斯的恢復,也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任何的好處,畢竟特朗普一直沒有徹底執行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特朗普的外交戰略現在還是在亞洲,不是在歐洲。英國僅憑在國會情緒性的發言就認定是俄羅斯,沒有闡明案件的復雜性,確實有失公允,英國有必要向世界展示更多的證據。
Ⅶ 英國再玩「中毒」套路俄羅斯如何回應
據英國媒體援引7月2日消息人士的話稱,俄羅斯「間諜中毒案」的調查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確認兩名疑兇早已逃回俄羅斯。7月5日,外媒再次披露兩名英國公民身中「諾維喬克」神經毒劑——患者為一名44歲的女性和一名45歲的男性——在明顯是偶然接觸了這種有毒物質後身患重病。英國7月5日要求俄羅斯提供前雙料間諜及其女兒遭該神經毒劑襲擊案的詳細情況。
其次,則是特雷莎·梅政府在脫歐談判中的低效和軟弱,引起了民眾的極大不滿。有消息甚至稱,英國有可能會在10月份再次舉行公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毒」案再次提起,可以轉移英民眾的注意力,緩和政府方面的壓力。
不過時至今日,英國依然沒有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3月份發生的中毒事件為俄羅斯特工所為。許多此前響應英國制裁俄羅斯的盟友們——美、德、法等國家,也紛紛在最近一段時間和俄羅斯關系回暖。相信這是英國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而俄羅斯人這一次面對英國的「責難」,並沒有氣急敗壞,展現了一定的風度和耐心——畢竟世界盃還沒有結束。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日稱,疑似中毒事件並非在英國首次出現。包括俄方在內的各方對此事表示擔憂和關切。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說,呼籲英國執法機關不要迎合英國某些勢力搞出來的「政治游戲」,而應該開始與俄羅斯執法機關合作。俄方對此做好了准備。
Ⅷ 假如前俄羅斯雙重間諜在英國被害不是普京所為,普京應該怎麼甩掉這個黑鍋
俄羅斯雙重間諜不是普京所為的,因為俄羅斯雙重間諜在英國是被下毒致死的,所以如果想要證明是普京派人下的手那麼必須得有足夠的證據,而且英國無憑無據怎麼能夠污衊一個核大國總統?所以普京總統可以通過外交來表明自己的意圖。
通過一系列的檢查最後檢查出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毒素,英國女王說:斯克里帕爾和女兒是被俄羅斯開發的一種軍用級別的神經毒劑毒倒的,屬於一組名為諾維喬克系列毒素中的一種!
並且藉此強烈的譴責俄羅斯,當然俄羅斯對此並沒有進行過多的回應,英國還拉上了他的同盟國家甚至還尋求美國的幫助,希望可以一起聯合起來抵制俄羅斯,達到牽制俄羅斯的方法。可是普京根本不吃他們那一套,還是該干什麼干什麼。
Ⅸ 俄羅斯為什麼毒害間諜
3、極大震懾了已叛逃或將叛逃的叛徒們。英國如果脫歐成功,對於英國這樣一個慣於包庇或者豢養俄羅斯叛徒的國家,也沉重地打擊了其作為庇護者的行業「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