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如果想廢掉女王該怎麼辦

英國如果想廢掉女王該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6-15 09:44:24

㈠ 英國首相權利那麼大,為什麼不推翻女王,自己做國王啊

看簡單了。王室權力不小。

首先,英國社會等級森嚴,主僕有別。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馬島等等英國屬地,土地的百分之60屬於貴族階層,海外都是名義上的屬地,但是英倫三島的百分之70土地可確確實實有百分之70多屬於貴族。幾百上千個貴族階級,把持英聯邦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王室擁有很多海外屬地的所有權,稅收收入都是自己的。有錢就有資本,作為貴族階層的頭腦,女王自然權利不小。

其次,議會分上下已遠,把持上院的歸根結底還是貴族派。比如將軍,軍閥,財政大臣跟海軍大臣,都是必須具有王室血統或者貴族血統才有資本擔任,而這都是實權職位。下院則是各種民間政客的照妖鏡,隨便你怎麼彈跳,沒有爵位啥也不是,這就是畫餅充飢。不見貝克漢姆拼了老命也要弄個爵位。

再者,派系之爭需要有人拍板。國會議會分三黨,工黨是具有美國後台的地方軍閥或者企業家,保守黨聽名字就知道是王室的傳聲筒並且黨魁都是貴族,自由民主黨才是絕對的民間各種政客投機者的活動舞台自然不怎麼樣。自然,議會的主要角力就是保守黨跟工黨的對抗,議會就是傳統貴族階層對抗外來資本勢力的戰場。工黨大都跟王室過不去,並傾向於加入歐盟,保守黨堅持維持英國傳統做歐洲攪屎棍。女王傾向於維持保守黨地位,比如支持卡梅倫,這樣英國才一直保留英鎊並且並不跟歐盟直接交易,才能維持王室與英聯邦力量。

最後,就是政治。英聯邦元首是女王,不是首相。女王可以分分鍾解散澳大利亞政府,首相不能,沒這權力。維持英聯邦地位跟經濟流通,維持英鎊地位,維持英倫不分裂(蘇格蘭獨立等等問題)這些大事,都需要女王來維持。

㈡ 英國女王既然沒首相權利大,女王的存在能給英國帶來什麼為什麼不廢除英國女王,她的存在有什麼 意義

英國女王作為英國的國家元首,已經沒有了實際權力,在政治事務上也輕易不表態,持中立立場。這樣一來女王也就變成了和平的象徵,代表著英國的傳統和文化,王權和相權在英國制度體系下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平衡。

此外,英國女王是英國國教的教主,是英國宗教傳統的守護者,這對於維護英國的國家統一和外部影響力具有積極作用。

英國女王使英國外交出現了很多的緩沖地帶,在英國女王在位的60多年間她見過四分之一的美國總統,五分之一的英國首相,出訪過120多個國家。



(2)英國如果想廢掉女王該怎麼辦擴展閱讀

在歐洲歷史上,無論是古希臘、古羅馬,還是中世紀的騎士時代,皇帝、國王這些名詞從來都是男人的專利,從14世紀開始,在一個又一個的國家,一個又一個的女王(皇)斷斷續續地出現了,一直到當代,累計有三十來位。

英國6位,俄國4位,荷蘭3位,盧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麥2位,奧地利1位,波蘭1位,匈牙利1位,還有蘇格蘭、納瓦拉、那不勒斯等已為人兼並的國家也出過女王。

在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有2個是女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她們都不是本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王。

其中丹麥的瑪格麗特一世(1387~1412年在位)、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年在位)、西班牙的伊莎貝爾一世(1474~1504年在位)、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西亞(1740~1780在位)分別被本國的史學界認為是本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

㈢ 如果英國廢除王室會怎麼樣女王還是英格蘭國王和蘇格蘭國王的直系後裔,威爾士親王還是女王的兒子

如果蘇格蘭從英國獨立,唯一改變的是英國女王的頭銜上會又多出一個蘇格蘭女王

㈣ 英國女王為什麼沒有廢除

第一,英國女王和皇室是英國的象徵,是英國人的精神寄託,也是維系英國以及英聯邦國家的重要紐帶。英國女王不僅是英國人的女王,也是全球50多個英聯邦國家的共同領袖,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一些國家根本沒有國家元首,只認英國女王。如果廢除了英國女王或者停止供養英國女王,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不僅英聯邦成員國可能離心,威爾士、蘇格蘭等本土成員獨立也是分分鍾的事,這自然是英國人不願意看到的。英王室存在的政治價值遠大於經濟價值。

第二,英國王室是一個非常尊貴、非常有素養的王室。女王和她的家族對英國是有巨大貢獻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候,英國王室和革命者達成協議,英國王室放棄了權力,把權力讓給了政府和人民,雙方是有約定的,自然不能隨意廢除。另外,英國王室帶領英國人實現了工業化,帶領英國人打贏了兩次世界大戰。不管是德行還是功績都對得起英國政府和英國人民。當然,英國人也發自內心的尊重英國女王和英國王室。

第三,雖然英國政府每年支付給英國皇室一大筆經費,但這些經費對於英國政府來說,簡直是九牛之一毛,而且花的非常合算。僅從經濟角度來看,英國王室給政府創造的經濟效益遠遠高於英國政府的支付費用。一方面,英國王室拿到的錢是他們該拿的,因為這些經費主要來自英國政府的土地收益。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弄丟了北美十三州,又欠了一屁股債,所以就把皇室的土地抵押給了英國政府,由英國政府替他還錢,就這樣逐漸形成政府每年給皇室發薪水的局面。事實上,英國王室應得的地租遠遠高於英國政府給的經費。換句話說,是英國王室在養著英國政府和英國人。如果皇室願意,完全可以收回這些土地。另一方面,英國王室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庄園、股票、酒店等資產,每年的收益足以支付自己的開銷,政府給的那點錢只是英國皇室開銷的零頭,政府給的錢其實只是象徵性的。此外,英國皇室每年也為英國繳納了大筆的稅收,還拉動了英國的旅遊、文化、慈善等產業。其實,不是英國在供養皇室,而是皇室在養英國人。說到底,還是英國政府和國民賺了。

㈤ 英國為什麼不廢除女王,英國女王的皇冠

因為沒人廢得了。想做事就得靠關系,因果社會想有好的關系就得有好的名聲,名聲的標准通常被認定為血統。那些貴族可以無所事事坐享其成甚至不用涉政,但那些官員都得聽他們話,就是在給他們打工,誰會把自己的優勢給廢了呢?英國女王一年要消耗國家幾億的資源,誰不想廢了,但沒人敢說這種話,英國首相其實完全沒有權利,只要有一個伯爵級別的人發話,首相的聲音就形同虛設。伯爵和以上一定是世襲的,英國的女王和國王擁有大量的人脈,可以動用軍隊的人去xx個別勇於抗爭不知死活的傢伙。即便同是貴族,若侵犯到貴族的權利一樣會被做掉。所以沒人敢動。看看那些王子,他們也就是敢談個戀愛,其它什麼都不敢幹。英國的貴族將會在未來四百年內消亡殆盡,中國在未來四百年內可能會出現新的封建體制的機構。中國為什麼取消了封建制,皇帝?那是因為皇帝是大陸霸主,當時的中國早已威嚴盡失,這時候再強行皇權制度會使皇權制度失去意義。另外中國有著絕對的公正,不存在什麼狗屁世襲制度。

㈥ 隨著社會的發展,是否可以撤除英國女王

答: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法律規定保留國王,但是限制王權.到現在國王是國家元首的象徵,沒有什麼實權.權力掌握在議會手中

㈦ 英國為什麼不廢掉國王

貴族制本來就是西方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種社會存在,這和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完全是兩個概念。平等概念指的是,一個出生了的自然人,擁有和其他自然人同樣受教育、享受醫療保險、受尊重和自我選擇的權利,不是說屌絲應該把高帥富的爹媽幹掉來保障下一代以同樣的窮挫矮面貌出生。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社會階級是有流動性的,一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和努力,進入不同的社會層級。(補充兩句,根據我學的政治學,任何一個現代社會都是有流動性的,階級的問題就是允許流動的范圍有多大。沒有流動性的階級最容易成為革命和暴亂的根源)
貴族則是另外一個概念。英國皇室是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家族,英國沒有經歷過非常徹底或者說暴力的革命,因此這些家族的根基並沒有損害。二戰之後,有些貴族把自己的領地和收藏捐給了國家,自己保留虛銜,和普通人一樣上班下班買菜做飯。主要是因為戰後貴族後代無力供養佃農和領地,因此將某些私產讓渡給國家。(我認識一位溫和善良每天去教堂做義工的喬治三世什麼才不說呢)
至於王室是另外一種情況。英國國體是君主立憲制,也就是以君主為虛位元首,實際的行政部門也就是政府由首相領導,君主一般不過問行政、司法和立法事宜,這算是原先的君主制度向啟蒙之後的民主思潮所做的讓步。
社會的發展是有延續性的,正常情況下,政體應當是十分穩定的。所以我們不應當問「為什麼有些國家有虛位君主」,因為人家一直都在做君主,人民沒有看到什麼必要的理由推翻他們。如今更加沒有理由了,因為虛位君主不會造成政治影響,不管社會出什麼問題都不管他們的事。我們應當問的是,「在什麼條件下,人民會推翻君主/政府/元首」。

㈧ 英國女王 有實權嗎 又有多大可以廢除英國首相嗎

沒有實權,英國的權力中心在議會,名義上英國女王是英女王的是英國三軍總司令, 女王有權廢除法律和首相, 所有法律都必須有女王的同意, 首相解散國會和進行國會選舉都要經過女王同意.

但是女王從來不會過分運用這些權力. 因為實際操作中, 如果違背了首相的意願 就會引發憲政危機. 如果女王這么做了, 就是在賭究竟是民選國會的最大黨的領袖民望高, 還是自己的民望高. 如果自己民望高, 達成了自己的意願; 女王就會破壞了目前比較和諧的環境和政治平衡, 她也會捲入很多的政治漩渦. 如果她民望不夠首相高, 她有可能被一舉推翻; 即使不被推翻也會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及使得自己很被動.

㈨ 如果英國解體,伊麗莎白女王算不算亡國之君

這個假設不具有現實性,而且對伊麗莎白女王和英國都不算尊重。

首先英國解體是在哪一個方面?是指英國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攻擊導致亡國,還是指英國的政體完全改變,完全廢除了君主立憲制。但目前,但目前這兩種都不算現實。

而現實中,女王起到了在政治上的杠桿作用。比如最近的一則新聞是,女王同意解散英國議會。

你能夠想像,在這樣的前提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會成為亡國之君嗎?

㈩ 關於英國女王的問題。權利的問題。

內閣的權力比較大啦
英國君主立憲制是以代議制為基礎,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的。英國國王是國家元首,但平常僅僅扮演儀式性的角色,實際最高行政首長是首相。

君主立憲制這種政體有:
1.國王(女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國王(女王)必須根據國會意願行使行政權力。國王(女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國王(女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和公布法律等。實際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與封建專制制度下擁有絕對權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憲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其存在主要作為國家的象徵。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英王(女王)是英國國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國民效忠的對象,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詢權、支持權和敬告權;英王(女王)作為英聯邦首腦,還起著維系英聯邦紐帶的作用。
2.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表面上,議會通過的法案要經過國王批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形式。18世紀以來,英王從來沒有否決過議會通過的法案。
3. 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即是新教徒),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
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立憲君主制優於專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優於立憲君主制,英國保留君主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是封建殘余濃厚的表現——但現在有很多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比如歷史學家劉宗緒、劉祚昌、唐德剛等都反對簡單地把君主制與封建殘余等同,認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君主立憲制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進入21世紀的中國,對傳統的君主制有了一個新的看法。一些學者認為應該從人文的角度重新定位君主制中君主在國民中的精神領袖作用,擯棄封建殘余的不當說法。

閱讀全文

與英國如果想廢掉女王該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斗魚怎麼養才漂亮 瀏覽:190
印尼匯款到中國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74
中國海警一共多少艦艇 瀏覽:177
義大利bb和韓國登騰哪個好 瀏覽:202
印尼虎苗用什麼濾材 瀏覽:857
熱搜榜中國共有多少種香煙 瀏覽:72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大廳拿槍 瀏覽:758
中國有多少貧困月收入 瀏覽:467
印度病毒delta變種有多少種 瀏覽: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瀏覽:845
極兔國際在越南怎麼樣 瀏覽:125
義大利語我什麼都沒有了 瀏覽:841
印度有一塊大洋叫什麼 瀏覽:475
中國有多少頸椎病患者 瀏覽:286
十條印尼盾是多少錢 瀏覽:516
英國有什麼免費看球網站 瀏覽:727
為什麼英國能成為世界大國 瀏覽:806
越南與太原有什麼區別 瀏覽:743
印尼巴士怎麼改小車 瀏覽:443
中國與英國的時間差多少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