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泰晤士河幾月份水量低
泰晤士河位於英國西南部,英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溫帶海洋性氣候是全年溫和潮濕的氣候。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特徵是冬季溫濕,夏季暖濕,降水均勻。換句話說就是:終年溫和濕潤。此區正當溫帶氣旋活動的路徑上,氣旋雨量豐沛,特別是冬季時溫帶氣旋更為活躍,雨日很多,但降水強度並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佔比例稍大,全年沒有乾季。因此,英國的降水量是冬季多餘夏季。泰晤士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704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8.9億立方米。洪水多發生在冬季,枯水多出現在夏季。
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希爾斯,全長346公里,橫貫英國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積13000平方公里,在倫敦下遊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在倫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則以其靜態之美而著稱於世。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㈡ 泰晤士河為何被成為英國的母親河,它有多麼重要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也稱泰姆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希爾斯,全長346公里,橫貫英國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積13000平方公里,在倫敦下遊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在倫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則以其靜態之美而著稱於世。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泰晤士河,在塞爾特語中意思是「寬河」。河流水量穩定,冬季流量較大,很少結冰。牛津以下河道變寬,河口最寬處達20公里。
由於河口瀕臨北海和大西洋,每逢海潮上漲,潮水順著漏斗形的河口咆哮而入,一直上溯到倫敦以上很遠的地方。
人們為了防止涌潮淹沒倫敦,在倫敦橋下游13公里處,興建了技術復雜、耗資巨大的泰晤士河攔潮閘工程。
泰晤士河通航里程280公里,海輪可乘海潮直抵倫敦(距河口88公里)。沿河架有公路橋和鐵路橋多座,其中倫敦塔橋是世界最著名的橋梁之一。另外還有許多運河與其它河流相通。
㈢ 尼羅河徑流季節變化特點及原因
尼羅河發源於赤道多雨區,水量豐富而又穩定。但在流出高原,進入盆地後,由於地勢極其平坦,水流異常緩慢,水中繁生的植物也延滯了水流前進,在低緯乾燥地區的陽光照射下蒸發強烈,從而損耗了巨額水量,能流到下游的水很少。白尼羅河在與青尼羅河會合處的年平均流量為每秒890立方米,大約是青尼羅河的一半。尼羅河下游 水量主要來自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其中以青尼羅河為最重要。索巴特河是白尼羅河支流,它於5月開始漲水,最高水位出現在11月,此時索巴特河水位高於白尼羅河,頂托後者而使其倒灌,從而加強了白尼羅河上游水量的蒸發。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上游處於熱帶山地多雨區,水源豐富。由於降水有強烈鮮明的季節性,河水流量的年內變化很大。春季水量有限,6月開始漲水,接著即迅猛持續上漲,至9月初達到高峰。在此期間,它也會使白尼羅河形成倒灌。11月至12月水位下落,以後即是枯水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不及每秒100立方米,約為洪水期最大流量的六十分之一。阿特巴拉河也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由於位置偏北,雨量更為集中,加上其流域面積小,所以流量變化更大。冬季斷流,河床成為一連串小湖泊。
尼羅河幹流的洪水於6月到喀士穆,9月達到最高水位。開羅於10月出現最大洪峰。總計尼羅河的全部水量有60%來自青尼羅河,32%來自白尼羅河,8%來自阿特巴拉河。洪水期青尼羅河佔68%,阿特巴拉河佔22%,白尼羅河佔10%;枯水期白尼羅河佔83%,青尼羅河佔17%。
尼羅河流域分為七個大區:東非湖區高原、山嶽河流區、白尼羅河區、青尼羅河區、阿特巴拉河區、喀土穆以北尼羅河區和尼羅河三角洲。英國探險家約翰·亨寧·斯皮克1862年7月28日發現了尼羅河在維多利亞湖的「源頭」,當時計算河流全長為5588公里,後發現最遠的源頭是蒲隆地東非湖區中的卡蓋拉河的發源地。該河北流,經過坦尚尼亞、盧安達和烏干達,從西邊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尼羅河幹流就源起該湖,稱維多利亞尼羅河。河流穿過基奧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後稱艾伯特尼羅河,該河與索巴特河匯合後,稱白尼羅河。另一條源出中央衣索比亞高地的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士穆匯合,然後在達邁爾以北接納最後一條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稱尼羅河。尼羅河由此向西北繞了在亞斯文的尼羅河景觀一個S形,經過三個瀑布後注入納塞爾水庫。河水出水庫經埃及首都進入尼羅河三角洲後,分成若干支流,最後注入地中海東端。
右邊為尼羅河的衛星圖片。圖左上綠色扇形部分是尼羅河三角洲,中部大片長條狀深藍色部分是紅海,紅海左側蜿蜒曲折的線條就是尼羅河。圖中河流中上部有一段不規則寬闊處為納賽爾水庫,著名的阿斯旺水壩就在那裡。
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在蘇丹北部通常5月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後水位逐漸下降,1至5月為低水位。雖然洪水是有規律發生的,但是水量及漲潮的時間變化很大。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這兩條河的水源來自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季節性暴雨。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衣索比亞高原提供的,其餘的水來自東非高原湖。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後,又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規律和利用兩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來,尼羅河河谷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夾持中,蜿蜒的尼羅河猶如一條綠色的走廓,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㈣ 英國的母親河是﹖
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也是最重要的水路,又是英國的母親河,它對英國的意義就如同黃河對於中國。
泰晤士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山,沿途匯集了英格蘭境內的諸多細流,河水從西部流入倫敦市區,倫敦下遊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千米的河口,最後經諾爾島注入北海。從源頭到倫敦橋長259公里,倫敦橋至諾爾島長77公里,全長340公里,通航里程為309公里。在塞爾特語中,泰晤士河意為「寬河」,事實上自倫敦橋開始,河床才開始加深,河面也大大變寬。倫敦橋一帶河寬229米,到格雷夫森德時更是寬達640米。流域面積11,400平方公里。河床坡降微緩,水位穩定,冬季流量較大,很少結冰。通航里程280公里,它也是倫敦用水的主要來源。
㈤ 英國最長的河流到底是哪一條
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長的河,發源於科茨沃爾德山,從西部流入倫敦市,然後一路浩浩盪盪的注入北海。
㈥ 河流徑流量為什麼會有季節變化
河流水源的補給類型不同,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也不同。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河流的徑流量是隨著降雨量的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春夏季節,降水較多,河流的徑流量就大,秋冬季節,降水減少,河流的徑流量就會減少。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河流的徑流量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春、夏季節,氣溫升高,冰雪冰川融化加快,河流徑流量就大,秋冬季節,氣溫逐漸降低,冰雪融化變慢或不再融化,徑流量自然會減少。世界上的河流普遍是靠降水、冰雪和冰川融水補給的,所以一般河流的徑流量都有季節性變化的特點。
㈦ 誰能給我個詳細的泰晤士河,多瑙河,萊茵河的介紹
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發源於英格蘭科茨沃爾德山,自西向東流經牛津、倫敦等重要城市,注入北海,全長346千米,流域面積11400千米2。
泰晤士河,在塞爾特語中意思是「寬河」。河流水量穩定,冬季流量較大,很少結冰。牛津以下河道變寬,河口最寬處達20千米。由於河口瀕臨北海和大西洋,每逢海潮上漲,潮水順著漏斗形的河口咆哮而入,一直上溯到倫敦以上很遠的地方。人們為了防止涌潮淹沒倫敦,在倫敦橋下游13千米處,興建了技術復雜、耗資巨大的泰晤士河攔潮閘工程。泰晤士河通航里程280千米,海輪可乘海潮直抵倫敦(距河口88千米)。沿河架有公路橋和鐵路橋多座,其中倫敦塔橋是世界最著名的橋梁之一。另外還有許多運河與其它河流相通。泰晤士河也是倫敦用水的主要來源。
多瑙河是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河流。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麓海拔679米的地方,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等9個國家後,流入黑海。多瑙河全長2860公里,是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像一條藍色的飄帶蜿蜒在歐洲的大地上。
多瑙河沿途接納了300多條大小支流,形成的流域面積達81.7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黃河還要大。多瑙河年平均流量為6430立方米/秒,入海水量為203立方公里。
從源頭到維也納是多瑙河的上游,多瑙河在這里接納了幾條源自阿爾卑斯山融雪的支流,水量大增。這里山清水秀,一派田園風光。從維也納到鐵門是河流的中游,這里河谷一般較寬,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彎曲,多河汊。在貝爾格萊德以東的喀爾巴阡山中,形成了全長130公里的峽谷,著名的有卡桑峽、鐵門等,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自鐵門以下至入海口為河流的下游。下遊河段寬闊,水流平穩,接近河口時寬達15至28公里,航運業十分發達。多瑙河三角洲盛產蘆葦(蘆葦是造紙的好原料)。這里還有大量的鳥類和奇特的浮島,科學家因此稱其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
多瑙河兩岸有許多美麗的城市,她們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條藍色的飄帶上。
累根斯堡是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這里自然環境優美,到處是古老的教堂、別墅、酒店。現在機器製造、電子工業也很發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上游的終點,這是一座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市區,山青水秀,風光綺麗。優美的維也納森林伸展在市郊,鬱郁蔥蔥,綠蔭蔽日。每年6月,這里都要舉行音樂節。維也納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布拉迪斯拉發位於多瑙河中游,是斯洛伐克首都,也是多瑙河航線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它自古以來就是北歐與南歐之間的通商要道,摩拉瓦河在此匯入多瑙河。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由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兩座城市,通過多瑙河上8座美麗的橋連為一體。布達丘陵起伏,是一座地勢險要的山城,許多名勝古跡集中在城堡山。佩斯地勢平坦,是繁華的商業區和政府機關所在地。貝爾格萊德是前南斯拉夫首都,它坐落於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過市區,把該城一分為二。這里是多瑙河中游平原,向有「谷倉」之稱。加拉茨位於多瑙河下游,是一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上重建的港口城市,現在是羅馬尼亞的「鋼都」。
多瑙河不僅美化了沿岸人民的家園,還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電力和便利的航運,沿岸人民對它充滿了感情,世世代代都在歌唱它。
萊茵河的起源是在瑞士阿爾卑斯在Graub5unden 小行政區, 其二個主要最初的附庸國稱 Vorderrhein 和 Hinterrhein。Vorderrhein (先前萊茵河) 春天從湖Tuma 在Oberalp 附近通過和通行證印象深刻的Ruinaulta (瑞士大峽谷) 。Hinterrein (後部萊茵河) 開始從Paradies 冰川在Rheinquellhorn 附近在瑞士南疆界。兩個附庸國見面在Reichenau 附近, 仍然在Grisons 。
當留下Grisons, 萊茵河流動北部到沿邊境到列支敦斯登和奧地利, 和然後倒空入湖Constance 。萊茵河然後再度出現, 流動西部, 主要在疆界在瑞士和德國, 秋天之間在萊茵河落, 由更多比加倍其水容量, 和然後變成北部在巴塞爾和構成疆界的南部的部分在德國和法國之間在一個寬谷, 在完全進入德國之前的Aar 河加入。
在800 公里, 萊茵河是最長的河主要在德國范圍內。是這里, 萊茵河遇到一些其主要附庸國, 譬如Neckar, 扼要和摩澤爾。更寬的萊茵河谷結束在合流與扼要並且萊茵河然後進入一個更加狹窄的谷, 再加寬科隆南部。雖然許多產業可能被發現所有沿萊茵河瑞士, 是這里, 大多數他們被集中在Ruhr 地區, 與所有其水排泄入萊茵河, 造成減少雖則可觀的污染。
萊茵河然後把西部變成荷蘭, 與默茲一起它形成廣泛的三角洲。穿過邊界進入荷蘭, 萊茵河是在其最寬, 但河那麼分裂在三道主要支流: IJssel 、Waal 和Nederrijn (下面的萊茵河) 。從這里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當命名"萊茵河" 與水主要流程不再相符。大多數萊茵河水流動進一步西部通過Waal 和然後通過Nieuwe Waterweg 和, 合並與默茲, 通過Hollands Diep 和Haringvliet 出海口入北海。IJssel 分支運載其水的部份北部入IJsselmeer 然而Nederrijn 流動西部平行到Waal 。
但是, 在Wijk bij Duurstede 之外這條水路更改其名字和變成Lek 。它流動進一步西部回答主要流程入Nieuwe Waterweg 。命名"萊茵河" 從這里進一步被使用只為更小的小河對曾經一起形成了主要河萊茵河在羅馬時期的北部。雖然他們保留了名字, 這些小河不再運載水從萊茵河, 但被利用為排泄周圍的土地和polders 。從Wijk bij Duurstede, 萊茵河的老北部分支稱Kromme Rijn ("彎曲的萊茵河") 並且通過烏得勒支, 第一Leidse Rijn ("萊頓萊茵河") 並且然後Oude Rijn ("老萊茵河") 。後者流程西部過去萊頓入水閘, 其水可能被釋放入北海。
㈧ 英國的河流的水文水系要素特徵
1、水文特徵:
主要從兩期兩量方面展開。修由於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降水比較均勻,也沒有所謂的汛期,相比之下,5-10月份的降水較多,結冰期主要是地處高位的斯坎迪納維亞半島的瑞典、挪威、英國、愛爾蘭、冰島等國。河流徑流量也比較均勻、含沙量小。
2、水洗特徵:
西歐河流只有三條大河,多瑙、萊茵、伏爾加。其他的都是一些較短的河流,水系分布比較彌補,河流有主要是南北流向的、河流數量多、流程短、流經西歐大部分國家。
(8)英國河流為什麼冬季流量大擴展閱讀:
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分析河流特徵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勢的影響。
2、河流的流域面積、水系形狀和海陸輪廓、地形有關3河流支流多少與地形和降水有關。
3、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補給)、流域面積(集水區域)影響。
4、汛期出現的時間、長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長短影響。
5、水位流量變化與氣候,補給類型,流域內水庫、湖泊的調蓄有關。
6、含沙量受下墊面(土質和植被狀況)和流水強度的影響。
7、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㈨ 英國氣候特點
1、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2、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
3、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4、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
5、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
6、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
7、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5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河長338公里,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泰晤士河是英國最大的一條河流,流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8.9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經2°08′~東經0°43′,北緯51°00′~52°3′。
㈩ 英國河流流量大還是小季節變化呢
d
試題分析: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取決於河流的水源補給。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河流的徑流量變化是隨降水量的季節變化而變化的;珠江流域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降水季節變化最小,所以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