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怎麼看待維京時代

英國人怎麼看待維京時代

發布時間:2022-06-16 11:34:04

1. 維京時代對歐洲社會和政策的主要影響是什麼以及它的重要意義。

維京時代指的是公元1世紀北歐維京人大肆搶掠的時代,影響了歐洲,為今後大航海時代的殖民主義思想奠定了基礎.

2. 關於維京人的歷史 和滅亡

一、歷史:時間從公元790年開始直到公元1066年

1、最早見於歷史記載中的維京海盜是記錄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的襲擊,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征稅的官員。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以後200年間維京不斷地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沿著河流向上游內地劫掠,曾經控制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和裏海沿岸。

2、11世紀時的德國歷史學家不來梅的亞當曾在他的著作《漢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記載過:「海盜們在西蘭島聚集了大量的黃金,這些海盜被他們自己人稱為維京,我們稱他們為阿斯考曼尼,他們向丹麥國王納貢」。

4、到了維京時代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方才逐漸消亡。

二、滅亡

滅亡:1066年哈拉爾入侵英國,9月25日,在此次戰役中,維京人大部被殲滅,戰敗的維京人向英軍投降,損失慘重,此事標志著維京時代的結束。

(2)英國人怎麼看待維京時代擴展閱讀:

維京的由來:

「vikingr」這個詞曾經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島的土語中也意味著「海上冒險」。在英語中「wicing」這個詞首先出現在6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意思就是海盜,但當時英國人並沒有將北歐海盜稱為維京。在中古英語中「維京」這個詞已經消失了,但18世紀時又重新出現在傳奇故事中。

到了20世紀,「維京」不僅指海盜,意義擴展為指斯堪的納維亞人,並出現許多新詞如:「維京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由於後來斯堪的納維亞人沿著俄羅斯的河流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拜占庭,並在河流沿岸設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後來將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商人也稱作維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也被說英語的人稱為維京。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斯堪的納維亞人都是海盜,他們和其他地區的歐洲人一樣也是農民、漁夫和獵人,他們為了防止海盜入侵便也成立了艦隊,將所有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都稱為維京會造成混淆。

3. 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這對英國王室有何影響

維京人侵略英國的次數越來越頻繁9世紀開始,丹麥維京人幾乎侵略遍了整個英國海岸線而挪威海盜則控制了大半個愛爾蘭到後來維京人已經不滿足於只是搶劫

4. 求維京的歷史

眾所周知,維京人所居住的北歐地區,終年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冬天嚴寒難耐,生存環境極為殘酷。可供耕種和放牧的土地只有少數一些地區,資源非常缺乏。斯堪的納維亞本土的居民為了生存,無時無刻都要與大自然搏鬥,因此他們一方面易怒難訓,崇尚勇敢,具有狂暴野蠻的野性,另一方面,也使他們養成了勤勞儉朴、生命力強等優良傳統。由於缺乏資源,他們懂得怎樣最有效利用每一分有限的資源,決不輕易浪費,日後維京人的擴張無論在狂暴的大海中航行、還是向未知世界進發尋找新的居住地,他們即使在極為艱苦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活的很好,這應該歸功於他們這種文化和傳統。

而由於北歐本土資源緊張,人口、土地等生存壓力很大,各個小國之間為了搶奪資源而征戰不休,當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也渴望穿越大海進行探險,與外國進行貿易,尋找新的居住地,這就形成了他們天生的冒險天性和探索精神。

公元5年,愷撒.奧古斯都派出的一支羅馬艦隊在日德蘭半島登陸,標志著歐洲主要勢力和維京人的直系祖先——斯堪的納維亞各部族之間的第一次接觸。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崩潰,整個西方世界為之震動。日耳曼部落蜂擁而至,在歐洲大陸往來以搜尋戰利品和肥沃的土地,引起大規模的移民浪潮,以至於歷史學家將公元400-600年這段時期稱為移民時代。在斯堪的納維亞,這段動盪的歷史時期同時也是積累財富的時代。斯堪的納維亞人駕駛著小船到處從事海上貿易,(這時這幫傢伙還是彬彬有禮的精明小商人,所以不算維京人,VIKING這個詞帶有「掠奪、殺戮」等強烈的貶義)慢慢豐厚的貿易利潤刺激了他們天生的野性和冒險天性,伴隨著斯堪的納維亞人的造船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掠奪和征服逐漸取代了貿易。

從公元800年到1100年,北歐海盜離開他們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家園,穿越他們已知的區域,前往未知的茫茫世界進發探險。(現代史學家考證得出另一種觀點,由於之前幾個世紀的貿易往來,後來的維京人是熟悉歐洲的海岸地理情況的,他們的進攻路線有明顯的目的地,並不是沒頭沒腦的殺到哪算哪)部分海盜向北航行,渡過波羅的海,在舊拉多加(Staraya Ladoga)和諾夫哥羅德(Novgorod)等城鎮建立貿易基地,並遠航俄羅斯,到達基輔和保加爾。有些船隊遠航至裏海,一些北歐商人將船隻停留在當地�

另外一部分海盜則向西南拓展,在歐洲的心臟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不列顛半島,並且奪取了諾曼第。北歐海盜作為殖民者,在向冰島移民的途中還向奧克尼群島、設得蘭群島、法羅群島等地移民。冰島人還相繼在格陵蘭島上建立了兩個移民區。而有一種說法則是,早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500年,北歐殖民者就已經到達過北美洲海岸,並在紐芬蘭島上短暫停留過。

793年6月,維京海盜出現在英格蘭北海岸的林第斯法恩島(Lindisfarne Island)登陸,襲擊並掠奪該地的修道院,屠殺了大量教士,並驅使當地的教士和居民成為他們的奴隸。這場出人意料的襲擊對基督教歐洲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這一事件也宣告了海盜時代的來臨。

在800年之前,這種襲擊的范圍往往只限於海岸地帶,一般只有一兩只船的小隊人馬出動,一搶到了財物便迅速地撤走。但不久之後,一支支組織嚴密的船隊便在丹麥、挪威和瑞典相繼誕生,他們在野心勃勃的國王和軍事首領指揮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和殖民——侵略別國,索取貢品和贖金,掠奪土地。

810年前後,丹麥國王戈德弗雷德襲擊弗里西亞海岸(在今天的荷蘭)和開始攻擊查理曼帝國的部分領土,造成了相當的破壞。由於受到初戰告捷的鼓舞,戈德弗雷德揚言要征服整個帝國,但他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死於一次暗殺了。查理大帝也趁此機會加強了防禦,把這幫海盜基本擋在德意志的心臟地帶外。(可是法蘭西就顧不上了)

之後,維京海盜把目光轉到了不列顛群島和法蘭克,851年,丹麥人開始攻打英國,從865年-880年,丹麥人的戰旗走遍了大半個英格蘭,873年英格蘭的小國東鴦格魯國王埃蒙德被俘虜後亂箭射死。只有英格蘭西南的威塞克斯王國在阿爾弗雷德大帝德指揮下,以環狀鏈式布置的要塞和防禦工事把入侵者擋在王國外,同時親自設計組建了一支兩側船舷極高(防止海盜登靠作戰)、吃水淺速度快(同樣應對維京人的長船)的新型快速艦隊與維京人在海上作戰。

而阿爾弗雷德最偉大之處,是他所推行的外交策略,公元886年,為了表達與新鄰居和平共處,友好往來,他與丹麥軍事首領古特倫簽訂了和平協定,按照協議,丹麥人正式控制英格蘭北部和東部一帶,從泰晤士河口到愛爾蘭海一片面積為25000平方英里的富饒土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丹麥法施行地」。但是實際上英格蘭人並沒有怎麼吃虧,他們不但維持了西部和南部的和平,而且阿爾弗雷德大帝說服了古特倫接受基督教的洗禮,並且成為他的教父,古特倫起誓在教父有生之年都會對其永遠效忠。雖然丹麥人被允許保留對奧丁神和索爾神的崇拜,然而在當地人的融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基督教強大的文化力量所同化,之後他們就慢慢的變成了英格蘭的順民。同時在公元9世紀,在東面作戰的挪威人也控制了大半個愛爾蘭,並建立了都柏林(現在的愛爾蘭首都)和一系列城鎮。

885年,丹麥人進軍塞納河並圍攻巴黎,雖然最後打不下巴黎撤退了,但是卻沿海岸線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並定居下來,最後迫使法王查理三世在911年和北歐海盜首領羅洛立約,封他為公爵,將塞納河口一帶地方劃歸他統治,起名羅洛,以後這里有大批維京人前來定居,這幫北歐海盜慢慢再進占蠶食,形成諾曼底公爵領。至11世紀時,諾曼底已完全法國化,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封建領地。907年,瑞典人攻擊俄羅斯地區,然後從海路襲擊君士坦丁堡,橫掃拜占庭帝國海岸線所有要塞。迫使拜占庭帝國向他們進奉貢品,並簽下商業協定,給予羅斯人(其實就是已經在俄羅斯地區定居下來的瑞典人)貿易特權。

之後定居下來的維京海盜逐漸開始被基督教世界慢慢同化,銳氣雖猶存,野性已褪去不少了,歐洲的海盜時代終歸沉寂。公元1000年左右,維京人的勢力已經不再具有如此大的威脅力和難以駕馭的野性了。基督教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古老的奧丁神崇拜,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那些北歐海盜在習俗和禮儀方面變得越來越象一個「歐洲人」。而長達兩個世紀的移民活動和各國政治的基本統一,多少也緩解了北歐本土的生存壓力,渴望從事海外殖民冒險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了。1016年丹麥海盜首領卡努特武力搶奪到英格蘭王位,並成功統治英格蘭近20年(1016-1035),維京海盜的軍事成就達到了巔峰,之後不可避免地開始走下波路了。

1042年,卡努特帝國崩潰,英格蘭恢復獨立,「賢人會議」擁立先王埃塞爾列德之子「懺悔者」愛德華為王(1042—1066年)。愛德華死後無嗣,賢人會議把愛德華的內兄弟哈羅德.戈德溫森推上王位。正當哈羅德欣喜之際,希望再創維京先人榮耀的挪威國王——「無情者」哈拉爾德.哈拉爾迪開始入侵約克郡,諾曼底公爵威廉又在佩文塞登陸,雙雙加入王位爭奪戰。威廉是愛德華的表兄弟,在愛德華與其岳父戈德溫森伯爵發生爭執時站在愛德華一邊,愛德華則許諾以繼承英國王位相回報。但是,戈德溫森之子哈羅德伯爵在愛德華臨終前被指定為繼承人,威廉感到受騙,便揮戈而來。

1066年10月,剛剛打退挪威人,英王哈羅德的軍隊還沒有來得及喘息,(其實這傢伙在與無情國王的戰斗中一敗再敗,但在一次突襲中擊斃了哈拉爾德.哈拉爾迪,結果就趁機打退了失去首領的挪威人。)就在英國東南角的哈斯廷(Hastings)同以逸待勞的諾曼底軍隊展開決戰。結果,哈羅德國王和許多英格蘭貴族戰死,哈斯廷戰役為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奠定了基礎,之後威廉也被正式命名為「征服者威廉」。

1066年,是挪威國王——「無情者」哈拉爾德.哈拉爾迪戰死的年份,作為最後一個帶有永不知足,也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一生四處征戰的真正的北歐海盜領袖,他的死標志著北歐海盜在歐洲瘋狂侵略擴張年代的終結。北歐海盜英雄的榮耀從此一去不返,卻永不磨滅! (雖然「征服者」威廉也是維京後代,但這時諾曼第已經法國化了,他算是諾曼人)

5. 為什麼英國人能紀念征服者威廉,中國人不能紀念清朝

首先,這個提問是有問題的。中國人哪裡就不能紀念清朝?你去看一看,在東北的,那些仿造皇宮的一些儀式和大典,你去看看電視劇里有多少滿清的電視劇,中國人哪裡就不能紀念清朝?等問題,但問題中國的朝代太多了,誰都可以紀念一下,哪個朝代都可以紀念。



不是老百姓不懷念清朝。總有一部分人願意懷念,總有一部分人嗤之以鼻。因為中國偉大的王朝太多了。比如我就喜歡唐朝,我也喜歡明朝。俺就不大待見清朝。

誰愛紀念誰紀念。但也犯不著說我們不讓紀念,沒這么回事!

6. 維京時代的傳說

傳說中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渾身骯臟,蓬亂的長頭發和鬍子混在一起,用人的頭蓋骨作酒碗。實際上除了曾經在古代石刻中發現古代北歐人歡慶時確實頭戴有角的頭盔外,其他都不正確,古代北歐語言中skal意思是酒碗,被不正確地翻譯成拉丁語「頭蓋骨」;當時維京人喜好清潔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
2003年09月12日09:47沈陽晚報新華社11日專電據路透社報道,挪威南部地區近日發現一艘「可追溯到維京時代」的獨木船。它有助於人們研究古代維京人的生活。
考古人員接到當地居民報告,從挪威南部一個湖中拖出了這艘松木小船。挪威考古學家斯諾·霍卡里德說,「小船長約3.5米,這表明它最初可能長4、5米,足夠乘坐幾個人。我們相信它應該是維京時代或者更早的中世紀時期的,大概有800到1200年的歷史」。公元793年6月8日,英格蘭的林第斯法恩海岸突然出現了多艘龍頭船,船上的人手持矛、劍和戰斧,迅速下船上岸後,瘋狂燒殺劫掠,隨後滿載著勝利品從海上遁去。這場駭人聽聞的洗劫宣告了一個史詩般的時代——維京時代的開始。由於維京人的襲擊非常突然,猝然而來,席捲而去,便被視為兇狠的海盜。但是歐洲大陸的基督徒卻沒有能力抵擋維京人襲擊。在他們眼裡,這些來自北方的維京武士冷酷而充滿敵意,他們搶劫修道院,所經之地成為血和火的海洋,甚至褻瀆教會,可不僅僅就像現在的維京人後裔那樣僅是在報紙上畫個漫畫而已。當時歐洲的教堂到處都回盪著一個祈禱的聲音:「上帝啊,保護我們逃過北方人的侵襲吧!別叫我們遇到他們的暴行了。」
在長達三個世紀的維京時期,維京人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其足跡甚至遠至北美的紐芬蘭。也正是從這個時期起,北歐出現了獨立的國家和國王,丹麥也開始出現具備國家形態的政權,其國王由各部落推舉產生。公元八世紀左右,在日德蘭半島的Hedeby附近開始建設Danevirk。而此時的歐洲大陸正值查里曼大帝統治時期,國勢強勁,但依然沒有擋住維京戰士南侵的腳步。經多年征戰,維京人的足跡遍布歐洲,西侵英倫,遠及北美,東窺芬蘭至俄羅斯,甚至往南在法蘭克建立了諾曼底大公國。

7. 維京時代的由來

「vikingr」這個詞曾經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島的土語中也意味著「海上冒險」。在英語中「wicing」這個詞首先出現在6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意思就是海盜,但當時英國人並沒有將北歐海盜稱為維京。在中古英語中「維京」這個詞已經消失了,但18世紀時又重新出現在傳奇故事中,到了20世紀,「維京」不僅指海盜,意義擴展為指斯堪的納維亞人,並出現許多新詞如:「維京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由於後來斯堪的納維亞人沿著俄羅斯的河流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拜占庭,並在河流沿岸設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後來將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商人也稱作維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也被說英語的人稱為維京。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斯堪的納維亞人都是海盜,他們和其他地區的歐洲人一樣也是農民、漁夫和獵人,他們為了防止海盜入侵便也成立了艦隊,將所有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都稱為維京會造成混淆。

8. 維京時代

維京人(Viking)就是北歐海盜,他們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從18世紀的傳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來源於古代北歐人的語言,「vik」意思是「海灣」,「ing」意思是「從……來」,加起來「維京」意思是在海灣中從事某種事,「vikingr」是在海灣中從事這種事的人。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來源於古英語「wíc」意思是「進行貿易的城市」,因為後來部分維京人定居到不列顛島,並和當地人進行貿易。這個詞曾經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島的土語中也意味著「海上冒險」。在英語中「wicing」這個詞首先出現在6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意思就是海盜,但當時英國人並沒有將北歐海盜稱為維京。在中古英語中「維京」這個詞已經消失了,但18世紀時又重新出現在傳奇故事中,到了20世紀,「維京」不僅指海盜,意義擴展為指斯堪的納維亞人,並出現許多新詞如:「維京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由於後來斯堪的納維亞人沿著俄羅斯的河流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拜占廷帝國,並在河流沿岸設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後來將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商人也稱作維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也被說英語的人稱為維京。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斯堪的納維亞人都是海盜,他們和其他地區的歐洲人一樣也是農民、漁夫和獵人,他們為了防止海盜入侵也成立了艦隊,將所有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都稱為維京會造成混淆
最早見於歷史記載中的維京海盜是記錄在《盎格羅-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的襲擊,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征稅的官員。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以後200年間維京不斷地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沿著河流向上游內地劫掠,曾經控制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和裏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過波羅的海,並遠征俄羅斯,到達基輔和保加爾。有些船隊遠航至裏海,前往巴格達和阿拉伯人做生意。而更為著名的一支維京人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臟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不列顛半島,並且還向歐洲大陸進行了侵擾。維京(Vikings)一詞便帶有掠奪、殺戮等強烈的貶義。維京人對於歐洲歷史尤其是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歷史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
11世紀時的德國歷史學家不來梅的亞當曾在他的著作《漢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記載過:「海盜們在西蘭島聚集了大量的黃金,這些海盜被他們自己人稱為維京,我們稱他們為阿斯考曼尼,他們向丹麥國王納貢」。13世紀時,挪威國王哈羅德一世下決心要將這些海盜從蘇格蘭及附近島嶼清除出去,部分維京逃到冰島。北歐的傳說將他們描繪成無畏的英雄,但到了18世紀的傳奇中又把他們描繪成強盜。歐洲人認為是斯堪的納維亞農民業余去做海盜,但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可能這些人只是非法的強盜。又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斯拉夫人中的海盜逃亡落腳在北歐
維京人的船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維京人的一切都與他們的船有密切聯系。維京船製造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筆直的橡樹。維京船分為戰船和貨船兩類。戰船較輕,船窄,靈活輕便,又很耐風浪;而貨船的船身又高又寬,船體也很重,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載重航行時可保持穩定。兩類船都有通常所說的彎曲船首,用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維京戰船由於吃水淺,速度快,轉向靈活,十分適合遠征異地時突襲式的劫掠活動。但由於維京戰船甲板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擋風遮雨的作用。風雨和巨浪仍然使維京人又冷又濕,凍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見的事。由此可見,維京人的這種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動無疑必須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堅定的毅力,在取得勝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極大的痛苦。因此維京人這個名詞從中世紀強烈的貶義到了今天又帶有勇氣的含義。 維京時代
從北方日耳曼人從公元790年開始擴張,直到公元1066年丹麥人的後裔征服英格蘭,一般稱之為「維京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和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維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們在設得蘭群島、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島、都設立了殖民地,在10世紀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紐芬蘭居住過。他們不僅是海盜,也同時進行貿易,甚至定居在歐洲沿海和河流兩岸。有記錄說公元839年他們曾作為拜占廷帝國的雇傭兵征服北非。他們的殖民地遍布歐洲,包括英格蘭的丹麥區、基輔羅斯、法國的諾曼底等等。只是到了維京時代的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方才逐漸開始消亡。傳說中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渾身骯臟,蓬亂的長頭發和鬍子混在一起,用人的頭蓋骨作酒碗。實際上除了曾經在古代石刻中發現古代北歐人歡慶時確實頭戴有角的頭盔外,其他都不正確,古代北歐語言中skal意思是酒碗,被不正確地翻譯成拉丁語「頭蓋骨」;當時維京人喜好清潔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

9. 維京時代的歷史

最早見於歷史記載中的維京海盜是記錄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的襲擊,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征稅的官員。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以後200年間維京不斷地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沿著河流向上游內地劫掠,曾經控制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和裏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過波羅的海,並遠征俄羅斯,到達基輔和保加爾。有些船隊遠航至裏海,前往巴格達和阿拉伯人做生意。而更為著名的一支維京人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臟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不列顛半島,並且還向歐洲大陸進行了侵擾。維京(Vikings)一詞便帶有掠奪、殺戮等強烈的貶義。維京人對於歐洲歷史尤其是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歷史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
11世紀時的德國歷史學家不來梅的亞當曾在他的著作《漢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記載過:「海盜們在西蘭島聚集了大量的黃金,這些海盜被他們自己人稱為維京,我們稱他們為阿斯考曼尼,他們向丹麥國王納貢」。
13世紀時,挪威國王哈羅德一世下決心要將這些海盜從蘇格蘭及附近島嶼清除出去,部分維京人逃到冰島。北歐的傳說將他們描繪成無畏的英雄,但到了18世紀的傳奇中又把他們描繪成強盜。歐洲人認為是斯堪的納維亞農民業余去做海盜,但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可能這些人只是非法的強盜。又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斯拉夫人中的海盜逃亡落腳在北歐。

10. 維京時代是怎樣的,維京人都哪裡去了

「維京時代」是指北歐跨越8世紀晚期至11世紀的一段歷史時期。維京人屬於北方日耳曼人,他們從公元790年開始擴張,直到公元1066年丹麥人的後裔征服英格蘭,這段時間一般稱之為「維京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和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 今天除了丹麥、瑞典、挪威、冰島四個北歐國家的人民是維京人後裔外,英、法、俄羅斯等民族或多或少都有維京人血統。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怎麼看待維京時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自駕越南河內多少公里 瀏覽:402
越南住宅用地多少錢一畝 瀏覽:412
伊朗與斯巴達簽訂了什麼 瀏覽:184
為什麼向義大利出口西紅柿 瀏覽:432
中國商人怎麼去阿富汗 瀏覽:851
英國潛艇為什麼上浮 瀏覽:487
伊朗發射導彈用什麼定位 瀏覽:170
第一次走飛機去越南注意什麼 瀏覽:654
中國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62
越南戰役美軍傷亡多少 瀏覽:997
1塊錢兌換多少伊朗幣 瀏覽:683
中國最高房子是多少 瀏覽:568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7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7
越南姑娘用什麼東西煲湯 瀏覽:257
在越南人眼中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651
2020年新發明有哪些中國 瀏覽:754
中國怎麼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防控 瀏覽:767
我的世界中國版最新如何自定皮膚 瀏覽:372
印度人怎麼在中國買車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