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60年前是什麼災難
1952年12月4日夜間英國倫敦發生大霧,連日不散,持續到12月9日才逐漸消散。這次大霧是在高空一個高氣壓籠罩下,低層150米為一強逆溫層,靜風情況下發生的。能見度極低,最低時能見度只有一英尺,真正是伸手不見五指,連自己的雙腳也看不見;能見度最好時也不到50米。濃霧與煤煙結合呈黑色,有時泛黃。有人回憶說:當時正在念小學高年級,學校距家只有一二百米,摸著走路也沒有找到校門。整個城市交通癱瘓,工廠,機關,商店,學校,銀行,郵局等基本都關門。一個喧鬧的城市一下變成了死城,一連幾天的濃霧使人心情壓抑並帶來恐怖感。濃霧帶有很濃的煤煙味和其它臭味,使人感到呼吸困難,嗆喉嚨,不少人咳嗽,眼,喉紅腫,還有不少得了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據統計,這幾天倫敦因上述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共4700多人,減去每年同期因同類疾病死亡的人數,這幾天因大霧而引發疾病致死的共4000人左右。在隨後的幾個月里,又有8000人因此類疾病而陸續死亡。因此這次毒霧總共造成12000人死亡。此官方統計結果一公布不僅震驚了英國,也震驚了歐洲。這就是著名的『毒霧事件』即所謂的Toxic Fog, 媒體也稱之為煙霧Smog[Smoky fog], 還有不少媒體稱之為Killer Fog, 致命之霧或『殺手』。
霧,作為一種天氣現象,一般是清早出現,午前消散,偶有持續到下午。只有沿海地區遇到海霧持續的時間會更長一些。18世紀起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特別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城市人口猛增。同時,在大城市中也建起了許多工廠,包括熱電廠,水泥廠,玻璃廠,紡織廠以及各種製造廠。這些工廠向城市排放了大量的煤煙和粉塵。另一方面,英國的居民在冬天習慣於用壁爐燃煤取暖,這種壁爐燃煤量比我國北方的煤爐要大得多。到19世紀後期倫敦每年的霧日達到70―90天,比19世紀初增加了近10倍,霧的濃度也在加大,實際上19世紀末的1873,1880和1892年都曾發生過一連幾日的大霧。人們開始把倫敦稱為『霧倫敦』或『霧都』。英國作家狄更斯在他的著名小說『荒涼山莊』等書中就對倫敦當時的大霧作過不少描敘。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客居倫敦時,描敘倫敦的霧:『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
『毒霧事件』給了英國人一次深刻的教訓,1954年倫敦通過了『城市法』;1956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空氣清潔法』,1968年對『空氣清潔法』作了補充和修改;1974年又制定了『控制公害法』等等。這些立法首先是對煤煙的限制和治理。在治理排放煤煙及有害氣體的同時,許多居民和機關單位搬出了市區,如英國氣象局原先就在遠郊區的一個小鎮,2003 年又遷至一個更遠的小鎮Exeter。
倫敦的『毒霧事件』及其治理過程是在英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發生的。實際上西方其它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工業化過程中也遇有類似的問題。
B. 世界八大公害是那八大公害
一、
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12月發生在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此次污染事件,因為是幾種有害氣體與煤煙、粉塵同時對人體產生了毒害,導致了60餘人死亡,數千人患病。
二、
美國多諾拉鎮煙霧事件:1948年10月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的產物與大氣中塵粒結合是致害因素,導致發病者有5911人,佔全鎮人口43%,死亡17人。
三、
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發生英國倫敦市。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里,據英國官方的統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後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
四、
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發生於4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污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五、
日本水俁病事件:1952年-1972年間斷發生在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含甲基汞的工業廢水污染水體,使水俁灣和不知火海的魚中毒,人食用毒魚後受害。
六、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31年-1972年間斷發生在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神通川水體,兩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使稻米和飲用水含鎘而中毒。
七、
日本四日市氣喘病事件:1961年-1970年間斷發生在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來,該市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城市空氣。1972年該市共確認哮喘病患者達817人,死亡10多人。
八、
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8月發生在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一帶。產米糠油用多氯聯苯作脫臭工藝中的熱載體,由於生產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後中毒。
(2)英國呼吸道疾病為什麼多擴展閱讀:
按引起公害病的原因,公害病事件可以分為4類:
1、大氣污染公害事件:是由煤、石油等物質燃燒後排放的大氣污染物造成的。
2、水體污染公害事件:是由工業生產和生活污水把大量化學物質和細菌、病毒排入水體造成的。
3、土壤污染公害事件:是因工業廢水、廢渣排入土壤造成的。
4、食品污染公害事件:是由有毒化學物質(如食品添加劑)和致病生物等進入食品造成的。
C. 一場毀滅倫敦的恐怖災難,究竟發生了什麼,卻意外拯救英國國運
英國發生了火災。本來就是一家小小的麵包店著火,怎麼也不至於造成那麼大的事故,但是因為沒有及時遏止火勢,並且周圍的易燃物品又非常多,所以才造成了這場巨大的災難。可見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裡,防火措施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點還是跟當時英國的統治者查理二世有一定關系。
03、因禍得福,英國爆發的黑死病在火災之後得到了緩解
這場火災造成的災難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但是我們有句古話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英國這場火災導致了不好的事情,但令人沒想到的是,英國的黑死病因為火災遏制住了。火燒得那樣大,所以攜帶病原體的老鼠都沒有逃出生天,這在當時沒有辦法治療的瘟疫也因為大火消失得無影無蹤。
災後查理二世回到倫敦,積極組織人們進行災後重建。英國沒有流行病了,迅速成為世界大國之一。
D. 翻譯一下,smoke harmful healthy。
應該是Smoking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吸煙是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至今有幾百年歷史。吸煙的危害,不僅僅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人活著就要呼吸,呼出體內的二氧化碳,吸入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新陳代謝,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不吸煙的人,每天都能吸入大量的新鮮空氣;而經常吸煙的人,卻享受不到大自然的恩惠,吸入的不是新鮮空氣,而是被煙霧污染的有毒氣體。
煙葉里含有毒質煙鹼,也叫尼古丁。1克重的煙鹼能毒死300隻兔或500隻老鼠。如果給人注射50毫克煙鹼,就會致死。
吸煙對呼吸道危害最大,很容易引起喉頭炎、氣管炎,肺氣腫等咳嗽病。吸煙的時候煙從口入,經過喉嚨、氣管、支氣管、進入血液里。
吸煙會讓男性丟失Y染色體,增加患癌風險。
主要是外界環境的影響:
1、好奇。
對於大多數吸煙的青少年來說,開始只是出於好奇,常聽人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便想親自去體驗其中的滋味。就算是曾經再討厭吸煙的人,出於好奇吸入第一口後也會被徹底洗腦。
2、模仿。
吸煙
香煙具有多種象徵作用,歷史上許多偉人都喜歡吸煙,例如丘吉爾的雪茄、斯大林的大煙斗,這些偉人形象吸引許多青少年去模仿。此外,隨著成人或同伴的影響,以及吸煙者那種瀟灑自如、悠然自得的神態對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吸引年輕人去模仿。
3、交際需要。
在中國,吸煙已成為一種交際手段。敬煙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互相敬煙能溝通感情,產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許多人開始純粹是因為社交上的應酬,辦事前,首先要給對方敬上一支,隨後再為自己點上一支;別人給你敬煙,不接受又顯得不禮貌。隨著這種"禮尚往來"的增多,慢慢地由抽一支煙半天不舒服到半天不抽煙就不舒服,終於加入到吸煙者的行列。
4、消愁。
有不少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受到挫折以後,便借抽煙來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消除煩惱。
5、提神。
吸煙上癮之後,人們發現煙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而生理上的煙癮使得抽煙成為一種習慣和享受,許多吸煙成癮的人不吸煙就無精神,而一抽煙,就精神煥發,思路大開。
6、顯示自己的成熟。
在許多青少年眼裡,抽煙是一種所謂「男子漢」的標志,是成熟的標志。為了證明自己不再是小孩,而選擇了吸煙這種方式。還有很多人認為,女人吸煙源於追求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但面對煙草,男女終究無法「平等」,大多數研究表明,女性吸煙的危害尤甚於男性。
吸煙特點
吸煙
1、吸煙的數量不斷增加。由一天幾支到一包、兩包、兩包以上有甚者坐在那裡抽煙,可以不熄火,一支接一支不間斷地抽。
2、一旦不吸煙就會產生消極反應。如打磕睡、打呵欠、流眼淚、心情郁悶、坐立不安等。
3、外向而沖動。具有好交往、合群、喜冒險、行事輕率、沖動、易發脾氣、情緒控制力差等個性特徵。
4、嗜好多。調查顯示,有71%的人同時還伴有其他嗜好,如飲濃茶、喝酒、喝咖啡、賭博等。
身體方面:飯後一支煙,中毒量大於平時吸十支
人在吃飯以後,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加快,人體吸收煙霧的能力進入「最佳狀態」,煙中的有毒物質比平時更易進入人體。同時,吸煙也會影響人體腦部神經,也就是殺死「腦細胞」。
精神方面:吸煙時人易進入一種亢奮、煩躁的精神狀態。而吸完之後,腦部神經會慢慢趨於平穩,使人覺得心境鬆弛,大為放鬆。其實這一過程只是人體由被動接受煙氣損害到慢慢平復的一個過程,而並非我們所說的吸煙能放鬆心情。
吸煙有一定的社會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但同時又可能誘發多種疾病,對個體健康危害極大。也正由於如此,戒煙越來越受歡迎。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工業發達的國家中,占國家人口四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吸煙佔90%;死於支氣管炎的,吸煙佔75%;死於心肌梗塞的,吸煙佔25%。吸煙不但給本人帶來危害,而且還殃及子女。有學者對5200個孕婦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其丈夫每天吸煙的數量與胎兒產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兒的出生率成正比。父親不吸煙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為0.8%;父親每天吸煙1~10支的其比率為1.4%;每天吸10支以上的比率為2.1%。孕婦本人吸煙數量的多少,也直接影響到嬰兒出生前後的死亡率。例如,每天吸煙不足一包的,嬰兒死亡危險率為20%;每天吸煙一包以上的,嬰兒死亡危險率為35%以上。同時吸煙作為一種成癮性行為,也有一定的精神疾病。
左為吸煙者的肺,右為不吸煙者的肺
男性:煙草中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殺傷精子的作用。同時煙草尼古丁可阻礙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大大降低婦女受孕機會,研究發現吸煙還會導致陽痿。[2]
女性:煙草更易影響生理,會出現月經紊亂、流產、絕經提前等症狀,並使絕經後的骨質疏鬆症狀更加嚴重。
吸煙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同的香煙點燃時所釋放的化學物質有所不同,但主要數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香煙點燃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大致分為6大類:
(1)醛類、氮化物、烯烴類,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類,可刺激交感神經,讓吸煙者形成依賴。
(3)胺類、氰化物和重金屬,均屬毒性物質。
(4)苯丙芘、砷、鎘、甲基肼、氨基酚、其它放射性物質,均有致癌作用。
(5)酚類化合物和甲醛等,具有加速癌變的作用。
(6)一氧化碳,減低紅細胞將氧輸送到全身的能力。
還有一點!吸煙是有輻射的。香煙中本身已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或有毒物質,已知的至少有250種,但現在最值得擔心的是釙210,這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如果每天抽1包半的香煙,一年下來,受到的輻射量相當於做了300次X光胸透片。
①致癌作用
雖然得不到煙民的接受,但吸煙致癌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公認。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吸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別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煙在35支以上,則其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45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約85%由吸煙造成,吸煙者如同時接觸化學性致癌物質(如石棉、鎳、鈾和砷等)則發生肺癌的危險性將更高。煙葉煙霧中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需經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羥化酶代謝作用後才具有細胞毒和誘發突變作用,在吸煙者體內該羥化酶濃度較不吸煙者為高。吸煙可降低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削弱機體對腫瘤細胞生長的監視、殺傷和清除功能,這就進一步解釋了吸煙是多種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吸煙者喉癌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十幾倍、膀胱癌發病率增加3倍,這可能與煙霧中的β-萘胺有關。此外,吸煙與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生都有一定關系。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表明,煙霧中的致癌物質還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致使其子代的癌症發病率顯著增高。
②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許多研究認為,吸煙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的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均明顯升高。統計資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患者中75%有吸煙史。冠心病發病率吸煙者較不吸煙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較後者高6倍,心肌梗塞發病率前者較後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前者較後者廣泛而嚴重。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吸煙三項具備者冠心病發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中的30~40%由吸煙引起,死亡率的增長與吸煙量成正比。煙霧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認的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確切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數學者認為,血脂變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變異常起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前列環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擴張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質。吸煙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並引起血清HDL-C降低,膽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從而引起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收縮、管壁變厚、管腔狹窄和血流減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煙霧中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由於組織缺氧,造成代償性紅細胞增多症,使血粘滯度增高。此外,吸煙可使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增加,導致凝血系統功能紊亂;吸煙還可影響花生四烯酸的代謝,使PGI2生成減少,血栓素A2相對增加,從而使血管收縮,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這些都可能促進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由於心肌缺氧,使心肌應激性增強,心室顫動閾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煙者更易發生心律不齊,發生猝死的危險性增高。
據報告,吸煙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2~3.5倍;如果吸煙和高血壓同時存在,中風的危險性就會升高近20倍。此外,吸煙者易患閉塞性動脈硬化症和閉塞性血栓性動脈炎,吸煙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最終導致肺原性心臟病。
③對呼吸道的影響
吸煙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氣道阻塞的主要誘因之一。實驗研究發現,長期吸煙可使支氣管粘膜的纖毛受損、變短,影響纖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體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變,容易阻塞細支氣管。在狗實驗中,接觸大量的煙塵可引起肺氣腫性改變。中國醫科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吸煙者下呼吸道巨噬細胞(AM)、嗜中性粒細胞(PMN)和彈性蛋白酶較非吸煙者明顯增多,其機制可能是由於煙粒及有害氣體的刺激,下呼吸道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釋放彈性蛋白酶外,同時又釋放PMN趨化因子,使PMN從毛細血管移動到肺。激活的AM還釋放巨噬細胞生長因子,吸引成纖維細胞;以及PMN釋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彈性硬蛋白酶、膠原酶在內的蛋白水解酶,作用於肺的彈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膠原纖維,從而導致肺泡壁間隔的破壞和間質纖維化。據報導,1986年美國患COPD者近1300萬人,1991年死亡9萬多人,吸煙是其主要病因。吸煙者患慢性氣管炎較不吸煙者高2~4倍,且與吸煙量和吸煙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動時呼吸困難。肺功能檢查顯示呼吸道阻塞,肺順應性、通氣功能和彌散功能降低及動脈血氧分壓下降。即使年輕的無症狀的吸煙者也有輕度肺功能減退。COPD易致自發性氣胸。吸煙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聲帶炎。
④對消化道的影響
吸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煙者增加91.5%,並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氫鈉,致使十二指腸酸負荷增加,誘發潰瘍。煙草中煙鹼可使幽門括約肌張力降低,使膽汁易於返流,從而削弱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禦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潰瘍發生,並使原有潰瘍延遲癒合。此外,吸煙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⑤其他
吸煙對婦女的危害更甚於男性,吸煙婦女可引起月經紊亂、受孕困難、宮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質疏鬆及更年期提前。孕婦吸煙易引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發育遲緩和新生兒低體重。其他如早產、死產、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等均可能與吸煙有關。妊娠期吸煙可增加胎兒出生前後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以上這些危害是由於煙霧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進入胎兒血液,形成碳氧血紅蛋白,造成缺氧;同時尼古丁使血管收縮,減少了胎兒的血供及營養供應,從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與吸煙有關,吸煙婦女死於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煙婦女高25%。已經證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殺傷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數量減少,形態異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機會減少。吸煙還可造成睾丸功能損傷、男子性功能減退和性功能障礙,導致男性不育症。吸煙可引起煙草性弱視,老年人吸煙可引起黃斑變性,這可能是由於動脈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強烈雜訊中吸煙,會造成永久性聽力衰退,甚至耳聾。
⑥被動吸煙
被動吸煙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煙者周圍的人們,不自覺地吸進煙霧塵粒和各種
被動吸煙
有毒物質。被動吸煙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質濃度並不比吸煙者低,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發現,經常在工作場所被動吸煙的婦女,其冠心病發病率高於工作場所沒有或很少被動吸煙者,而被動吸煙的男性,其陽痿發病率也明顯高於沒有或很少被動吸煙者。據國際性的抽樣調查證實,吸煙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動吸煙者。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丈夫吸煙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為丈夫不吸煙的1.6~3.4倍,孕婦被動吸煙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學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婦後發現,當丈夫每天吸煙10支以上時,其胎兒產前死亡率增加65%。母親吸煙更易導致兒童多動症,吸煙家庭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煙家庭為多。
⑦吸煙有害大腦健康
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稱,吸煙和高血壓都會導致大腦腐爛速度加快。研究人員說,吸煙者需要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這項研究涉及了8,800名50歲以上的人。超重和高血壓等諸如此類的因素與失去記憶或記憶力下降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吸煙也會加速大腦老化。80%的死亡是由於吸煙本身造成的肺癌引起,吸煙也與肝、腸、胰腺、膀胱和卵巢相關的癌症有關。這項研究觀察了心臟病或中風與大腦狀態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參與者進行心理能力測試,來評估大腦的狀態。研究結果表明,與測試中分數高的人相比,測試智力下降大的參與者更容易患中風或心臟病。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Dregan博士告訴BBC,「隨著老齡化的增加,認知能力普遍呈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擾。我們已經確定了一些因素,這些因素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加快有關,所有這些可能會改變的,」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2013年美國有4210萬人(19.3%的成年人)的吸煙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吸煙。該機構還表示,估計美國每年有44.3萬人死於吸煙,或每五個吸煙者中有一個人會死亡。「我們都知道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高BMI(身體質量指數)不利於我們的心臟。這項研究增加了大量的證據,也表明它們可能不利於我們的大腦,」阿爾茨海默氏病協會聲稱。
先前的研究表明,那些不吸煙或在40歲之前戒煙的人,可能會有較高的壽命。一項研究報告稱,對於女性來說,戒煙可延長她們的壽命長達十年之久。Dergan說,「需要讓人們意識到,因為認知能力的下降,我們的生活方式需要作出改變。」
這項研究發表在《年齡和老化》雜志上。[3]
⑧增加白內障發病率
白內障是一種由於眼睛的晶狀體混濁而出現視力下降的疾病,吸煙增加老年性白內障發病的危險性。但是戒煙是否會降低患白內障的危險性並不清楚,不過,只有一部份因吸煙而造成的晶狀體受損是可逆的。
該該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82~1997年間參加醫生健康研究的兩萬多名男醫生的資料,在那個時期,參加者回答了許多有關他們健康狀況的問題,內容涉及吸煙史、新出現的白內障及白內障的治療等方面。研究發現,戒煙者與至今還吸煙的相比,被診斷患上白內障的機率少23%,需要做白內障摘除術的機率少了28%,即使最嚴重的患者也會從戒煙過程中獲益。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威廉G·克里森博士說,與常年吸煙的人相比,在研究前已戒煙近十年的男士患白內障的機率降低20%。這一結果是排除了其它白內障高危因素、計算出每天平均吸煙數和開始吸煙的年齡後得出來的。不過,研究者警告說,雖然戒煙的人患白內障的危險性降低了,但與從不吸煙的人相比,還是要高得多。
研究者總結他們的發現時說,戒煙主要是以減少煙霧對眼睛的晶狀體造成的傷害來達到降低患白內障的危險性的。但是,一些晶狀體上的傷害通過戒煙的方法也許仍不能恢復,因此盡早戒煙很重要,最好不要吸煙。
⑨肺癌致病
大量研究已經證明吸煙者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高20~25倍,且與吸煙的量和吸煙時間的長短正相關。香煙燃燒的煙霧中含有的化學物質超過上千種,其中已經確定的致癌物質有3,4-苯並芘、尼古丁、焦油等。此外,放射性元素釙-210、碳-14及砷、鎳等也都有致癌作用。通過降低焦油含量或加用過濾嘴使煙草中致癌成分發生改變,則肺癌的組織學類型也能發生改變,更證明吸煙與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當尼古丁被吸入人體內後,會對心臟與血管等組織產生不良作用,使交感神經因異常興奮,而引起血管收縮,心臟不得不加快作用,於是血壓也就升高。有學者做過這樣的報告,只抽一兩根香煙,就會使血壓的指數發生變化,那麼要是一年中抽上好幾十包,這樣幾十年累積下來,必定會產生不良影響。
隨著進一步科學研究發現,吸煙還會成倍增加「氧化應激」反應,產生更多的自由基損壞身體器官和組織,加劇胰島素抵抗反應,使人體免疫系統免疫力減弱,加速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衰老(被氧化)。吸煙會促進氧化應激類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痛風等疾病的惡化和發展,所以氧化應激類疾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要絕對禁止吸煙。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E. 為什麼倫敦被稱為霧都,是因為倫敦的霧氣很重嗎
霧都,顧名思義就是每年的"霧日"比起其他國家要多得多,倫敦就是這樣一個"霧都",在每年春秋之交的時候,生活在倫敦的人們就像生活在仙境一般,到處都是霧氣,能見度極低,並且這樣的大霧天,每年可以高達七八十次。
算下來,平均五天就會有一個大霧天,自然形成的霧氣治理方法相對比較少,因為這畢竟是倫敦所處的自然環境造成的,但倫敦被稱為霧都並不完全因為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大霧天氣,而是由於在16-17世紀,也就是工業革命後的時間里,倫敦因為趕上了工業革命這趟列車,能源上自然就會以煤炭為主。
而當時的技術又不是很先進,所以大量燃燒煤炭而造成的大量煤煙,沒有過濾設置,都排放到了倫敦的空氣中,再加上地形地勢的原因,形成的煙霧難以散去,煙患十分嚴重,那工業革命後倫敦的煙患到底嚴重到什麼地步?政府又是如何治理的呢?
其次是政府開始對各種工廠的煤炭使用量進行了相對的控制,畢竟煤炭的使用為因果的海上力量壯大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這對當時想要稱霸的英國是非常重要,因此政府在控制煤炭使用量的同時,也是在默認著煤炭的繼續使用,雖然治理效果不是很明顯,但也算是有所管理了。
伊麗莎白一世、查理一世等所有國王都對煤煙十分厭惡,盡管出發點有所不同,但其本質都是為了皇室成員的身體健康,對煤炭的使用量,對煤煙的排放量及其源頭都有所管理了,對倫敦的煙患雖然是杯水車薪,但仍然是好過沒有。
F. 請問造成倫敦煙霧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發生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污染,間接原因是開始於12月4日的逆溫層所造成的大氣污染物蓄積.燃煤產生的粉塵表面會大量吸附水,成為形成煙霧的凝聚核,這樣便形成了濃霧.另外燃煤粉塵中含有三氧化二鐵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種來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進而與吸附在粉塵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霧滴.這些硫酸霧滴吸入呼吸系統後會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使體弱者發病甚至死亡.
G. 英國9歲女童因空氣污染致哮喘去世,難道空氣污染這么嚴重么
空氣污染一直是被關注的環境問題。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環境也帶來負面的壓力,很多不法商家亂排污水、不按規定排放生產產生的濃煙。環境污染不光會存在空氣中,還會存在水中,存在我們生活中。
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終究會傷害到我們自己的身上。有污染的空氣裡面還含有致癌物質,長時間吸入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出門建議大家要佩戴好口罩,雖然防護能力不能百分百,但也有用處。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原本可以隨手獲得的美景,現在少之又少。
愛護環境並不是隨口一句口號,也是為了我們身邊的家人。
H. 英國短毛貓常見疾病有哪些
英國短毛貓(詳情介紹)
人會生病,貓咪也會有疾病發生,像英國短毛貓打噴嚏就會出現打噴嚏的現象,這也成了英國短毛貓常見疾病之一,其實,導致英國短毛貓打噴嚏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葯。
鼻子短是英國短毛貓比較獨特的身體特徵,正因為如此英國短毛貓的鼻子才比較容易瘙癢的,因此會經常性的出現打噴嚏等現象。另外如果在生活中英國短毛貓的鼻子感染上鼻炎或者不小心進入比較小的異物,那麼就會造成英國短毛貓不停的打噴嚏,這時主人最好帶英國短毛貓到專業的寵物醫院做檢查,並在獸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
感冒也是導致英國短毛貓打噴嚏的主要原因,一旦英國短毛貓感染上感冒其上呼吸道感染嚴重時,導致英國短毛貓的體溫升高,一般的打噴嚏就會上升為劇烈的咳嗽。為了防患於未然主人們如果發現英國短毛貓感冒了就要帶其及時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防止病情越來越嚴重。生活中當英國短毛貓感染上病毒性鼻氣管炎時,也會經常性的出現打噴嚏的現象,治療不及時也會導致英國短毛貓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
打噴嚏是英國短毛貓常見疾病,也是該貓咪健康發出的警報。主人們不要小看英國短毛貓打噴嚏,一定要全面重視起來,並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最後建議飼養者最好定期給英國短毛貓注射疫苗。
I. 倫敦霧霾事件,英國霧霾治理了多少年
霧霾的成分十分復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後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蒙的。除此以外,霧霾形成中還可以裹挾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達20多種,包括了酸、鹼、鹽、胺、酚等,以及塵埃、花粉、蟎蟲、流感病毒、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氣水滴的幾十倍。
霾影響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統,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種上。但因為霧霾的成分如此復雜,多樣,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上,其內容都不一樣,因此很難說霧霾本身致癌,而是其中的某些物質是致癌物質。例如美國環保署2009年發布《關於空氣顆粒物綜合科學評估報告》指出,有足夠的科學研究結果證明了大氣細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質和基因毒性誘變物質,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
J. 上呼吸道感染到底是什麼病,為什麼每年都要復發呢
一、什麼是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稱。是呼吸道最常見的一種傳染病。常見病因為病毒,少數由細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齡、性別、職業和地區。不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可引起嚴重並發症,應積極防治。
二、上呼吸道感染病因病理
【病因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之後發生,以溶血性鏈球菌為多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見革蘭陰性桿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現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當有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時,原已存在於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發病,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竇炎、扁桃體炎者,更易罹病。
【病理改變】
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破壞,少量單核細胞浸潤,有漿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滲出。繼發細菌感染後,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大量膿性分泌物。
三、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根據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可有不同的類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數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d後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於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腔粘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如無並發症,一般經5-7d痊癒。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根據病毒對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應,臨床可表現為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腸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臨床特徵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當有咽下疼痛時,常提示有鏈球菌感染。咳嗽少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時可有發熱和乏力。體檢咽部明顯充血和水腫。頜下淋巴結腫大且觸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結合膜炎。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臨床特徵為聲嘶、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常有發熱、咽炎或咳嗽,體檢可見喉部水腫、充血,局部淋巴結輕度腫大和觸痛,可聞及喘息聲。
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臨床表現為咳嗽、無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發熱和乏力。其他症狀常有聲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聞及乾性或濕性啰音。X線胸片顯示血管陰影增多、增強,但無肺浸潤陰影。流感病毒或冠狀病毒急性支氣管炎常發生於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
3、皰疹性咽峽炎
常由柯薩奇病毒A引起,表現為明顯咽痛、發熱,病程約一周。檢查可見咽充血,軟齶、齶垂、咽及扁桃體表面有灰白色皰疹有淺表潰瘍,周圍有紅暈。多於夏季發作,多見兒童,偶見於成人。
4、咽結膜熱
主要由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引起。臨床表現有發熱,咽痛、畏光、流淚,咽及結合膜明顯充血。病程4-6d,常發生於夏季,游泳中傳播。兒童多見。
5、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多由溶血性鏈球菌引,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顯咽痛、畏寒、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檢查可見咽部明顯充血,扁桃體腫大、充血,表面有黃色點狀滲出物,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肺部無異常體征。
【並發症】
可並發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部分病人可繼發風濕病、腎小球腎炎、心肌炎等。
四、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檢查
根據病史、流行情況、鼻咽部發炎的症狀和體征,結合周圍血象和胸部X線檢查可作出臨床診斷。進行細菌培養和病毒分離,或病毒血清學檢查、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血凝抑制試驗等,可確定病因診斷。
【輔助檢查】
一、血象
病毒性感染見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細菌感染有白細胞計數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測定
視需要可用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血清學診斷法和病毒分離和鑒定,以判斷病毒的類型,區別病毒和細菌感染。細菌培養判斷細菌類型和葯敏試驗。
【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過敏性鼻炎
臨床上很象「傷風」,所不同者起病急驟、鼻腔發癢、頻繁噴嚏、流清水樣鼻涕,發作與環境或氣溫突變有關,有時對異常氣味亦可發作,經過數分鍾至1-2h痊癒。檢查:鼻粘膜蒼白、水腫,鼻分泌物塗片可見嗜酸粒細胞增多。
二、流行性感冒
常有明顯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狀較重,高熱、全身酸痛、眼結膜炎症狀明顯,但鼻咽部症狀較輕。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細胞的塗片標本,用熒游標記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熒光顯微鏡下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或病 毒分離或血清學診斷可供鑒別。
三、急性傳染病前驅症狀
如麻疹、脊髓灰質炎、腦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狀,在這些病的流行季節或流行區應密切觀察,並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以資區別。
五、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方法
呼吸道病毒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葯物,以對症或中醫治療為常用措施。
1、對症治療
病情較重或發熱者或年老體弱者應卧床休息,忌煙,多飲水,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如有發熱、頭痛,可選用解熱止痛片如復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霧化治療。鼻塞、流鼻涕可用1%麻黃素滴鼻。
2、抗菌葯物治療
如有細菌感染,可選用適合的抗生素,如青黴素、紅黴素、螺旋黴素、氧氟沙星。單純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化學葯物治療病毒感染,尚不成熟。嗎啉胍(ABOB)對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有一定療效。阿糖腺苷對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利福平能選擇性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對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的療效。近年發現一種人工合成的、強有力的干擾素誘導劑-聚肌胞(簡稱poly l:C)可使人體產生干擾素,能抑制病毒的繁殖。
3、中醫治療
採用中成葯或辨證施治的原則對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獨到之處。
六、上呼吸道感染治療葯物
七、上呼吸道感染預防
增強機體自身抗病能力是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辦法。如堅持有規律的合適的身體鍛煉、堅持冷水浴,提高機體預防疾病能力及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發病誘因。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勞,特別是晚上工作過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