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英國房價的趨勢不是太了解,投資英國房產可以嗎
房價高
超過4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所在區域房價過高。具體到各區域(認為房價高的受訪者比例),倫敦人反應最大,佔57%,然後是東南部地區54%,西南地區52%,以及東安格利亞地區50%。
倫敦:百分之八十的買主為外國人
盡管面臨諸多政策面的不確定性,倫敦依然是國際買家最青睞的投資勝地。
盡管在公投後的三個月,買家處於觀望階段,導致倫敦地產呈現增長放緩的勢態;然而到了去年年底,外國買家紛紛湧入,完成多筆重量級交易,又把倫敦地產拉回了正軌。
英國房產專家更是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倫敦80%的房產交易中,買家都是外國人。
英國的經濟和房地產保持著強大的韌性,從中長期看倫敦房地產提供了非常難得的投資機遇。當前,由於局勢變化帶來的英鎊下浮,都使得當下成為投資英國的窗口期,中國投資者對英國房產的關注度持續上升。
『貳』 英國的平均房價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6.4%,為何如此特別
根據英國的國家統計局最新提供的報告顯示,直到今年的9月份,英國現在的平均房價跟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上漲了大概6.4%。英國的房價今年差不多在26萬到34萬英鎊左右,和去年相比增長了大概5%,而且倫敦的平均房價更是達到了接近50萬英鎊。根據一些房地產的專家預測,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的英國人需要在家辦公,所以導致了房價的增高。英國的平均房價之所以上漲,主要還是因為疫情的關系,很多的英國人需要在家裡辦公,而英國人非常的注重生活品質,所以很多的家庭為了辦公的舒適,就購買了一些環境比較好的房子,而那些賣房子的人知道房子好賣,可能會坐地起價,因此就導致英國的房價變得高了。而且英國剛出的一些和房子相關的政策也使得現在買房會非常容易賺,所以很多的人抓住了這次投資的機會,也花錢去買房了。
『叄』 英國房價創歷史新高,引起英國房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英國房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是隨著疫情減緩和印花稅減免政策以及封鎖令的解除,人民購房的需求在短時間被內集中爆發,而且,前段時間房價下挫嚴重,也給予房價足夠的反彈空間。
關於貸款審批成功的數量,筆者找來了數據,英國貸款批准量6月單月9000餘份,到了7月,批准量超過了6萬份,由此可見,英國樓市壓抑過後爆發的動力多麼強勁。
『肆』 脫歐將如何影響英國房價和抵押貸款
英國脫歐是從一個大格局裡脫離出來,為了適應小格局,肯定要在很多方面進行改革,對房價和抵押貸款產生影響。
16年,英國議會投票通過脫歐,其房價還沒有受到影響。並在下半年,出現緩慢的上升趨勢。與此同時,脫歐還影響了英國國內印花稅的改革。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部分地區房價就出現下跌,英國房價增幅出現低迷現象。
『伍』 倫敦房產投資現在情況怎麼樣合適嗎
數據上,中國每10個高凈值人士,其中6個人都會把投資房產作為他們的資產的主要配置方式,據此,你就能知道房子的保值意義和升值空間。
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無非本地經濟狀況,人口流入量、土地成交量和土地價格、樓盤數量與購買力之間的供求關系等。其中政策在其中做為一個變數,會影響前面幾個決定因素。
所以根據上述情況,就中國和世界各地而言,大城市房價的大趨勢永遠是上揚,而小城市因為地多人少經濟平緩,除非有給力的政策和大力建設的變數推力,房價一般都會呈現疲軟的狀態,甚至出現下跌。
但是一線城市,放心,除開金融危機的短暫跌幅,基本都是穩步上揚。
就拿英國的房產來舉例,其中倫敦的房價只在1990年,2008年金融危機出現短暫下跌,且在後2年內反彈回升,並每年都是4%-10%的穩定漲幅。
英國房價歷史變化圖,來源:ONS(英國國家官方統計局)
至於還沒有「上車」,或者考慮多買一套的人,該怎麼關注房產和房價?
做到三個關註:關注政策,關注投資時機,關注自身的需求。
比如疫情期間,倫敦市場卻出現了studio戶型的房子供不應求的情況,普通吃瓜群眾一定會很奇怪。但實際上從三個關注分析,就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選擇這個時候上車倫敦小戶型了。
政策上,英國出台一系列政策穩房價,並且國際上保持穩定立場;投資時機上,英鎊匯率降低(達到歷史最低8 RMB兌1鎊),很多海外買家選擇這個時候買進倫敦;自身需求上,由於倫敦房子的租售比是4%(遠高於中國北上廣1-2%的租售比),眾多本地、國際租客群體在疫情期間反而認識到了持有房產的重要性,於是出於剛需紛紛買房。
值得一提的是,40萬英鎊就可以買到倫敦很好地段和配套的高質量一房公寓,並且無公攤,帶精裝還配家電,中國北上廣深等城市的買家一對比自己家門口的房子,就會發現倫敦的房子極具投資價值。不過,他們其中也有大部分是有為小孩留學做准備這樣的硬需求在。
英國藍莎置業
『陸』 解除疫情封鎖後英國房價創新高,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疫情的到來改變了英國一直以來的房產價格變化模式。由於社交距離和戒嚴,居家隔離的措施,短期內房屋的交易和修建都產生了停滯,買賣基本上都停止了。即使lockdown結束並且市場逐漸開始了「解凍」,交易量在短期之內也有可能大幅下降,因此價格也會因此趨於下降。尤其是隨著大量人的失業,減薪,實際的收入減少帶來了不少的財務困境,尤其是西方很多人不愛存款的文化,讓大多數人在收入減少的時候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買房,價格自然會跌。
但是,盡管新房的建設和交易都因為疫情的影響受到較大波動,但由於新房僅占房產總存量的很小的一部分,這對英國房屋總供應量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因此對抵消房價下跌的作用也不大。此外,在未來幾年中,由COVID-19引起的死亡絕大多數其實是老年人,這反而將釋放一些現有的房產存貨,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增強房價的暫時下降趨勢。總體而言,供應對房價的負面影響可能會被忽略,因為這兩種影響(建築工地的工程延緩停滯,和現有庫存的釋放)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
所以短期內房價到底是跌,跌多少呢,需要考慮一些點:比如,房貸借款人的實際收入將下降多少,並將持續多長時間?以及開發商們到底是想不計一切在疫情期間賣掉存貨,還是說不肯低價出售掉房產?封鎖時間要到多久?政府將對企業提供多大的財政支持和貸款支持?失業,企業破產的情況將會如何,等等。
因此短期內房價無論是從供給側還是需求側來講,肯定都是一個下跌的狀態。
而中期來看,我們必須要注意的一個點是,隔離和限制經濟活動的時間越長,企業破產的就越多,失業率就越高,經濟增長反彈的速度就越慢。反彈越慢,住房收入需求的復甦就越慢。即使人們的收入開始逐漸恢復,因為歐美的存款率比較低和消費為上的觀念不同,很多人的積蓄到那個時候也會耗盡的,尤其是相比於他們疫情之前的儲蓄。
而原本計劃購買房屋的購買者會發現,他們用於儲蓄的大部分資金,無論是原本想用於首次購買還是用於換購的資金,基本上都在疫情期間用在了收入下降時維持家庭生活這一點。
不光是房屋購買者,由於政府要求的減租和對於租房者的保護政策, 現有的房屋業主從其現有房屋中獲得的租金收益其實也是減少的,從而降低了他們在現在和未來去投資其他房產的能力。
無論是對於購買者還是投資者業主來講,即便短期內甚至中期的房屋價格更便宜了,大多數人其實是很有可能推遲購房的。我們可以從西班牙大流感的教訓中看到,直到1945年,全世界的實際房價才恢復到1931年左右的的水平。
所以其實當我們發現2024年的實際房價遠低於當前水平的時候應該並不感到驚訝。同時,由於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由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下滑甚至可能等同於甚至大於大流感之後1930年代的大蕭條。
所以,中期來講,收入減少和儲蓄並沒有恢復的情況下來看,較低的房價也不會讓購房者「有能力購房」。但是如果疫情結束,消費者信心上漲,房價回彈,甚至彈至更高水準,是必然的。
各房產專業機構以及網站對於英國疫情後的房價預測
從長期來講,到2022年及以後,如果不出意外,經濟活動還是會逐步恢復正常,步入正軌 。如果新冠疫情徹底消失,人們逐漸恢復了工作和穩定的收入,儲蓄和財富積累都將逐漸回到正軌。
但我們同時需要意識到的是,英國的新房建築一直以來都是供遠遠少於求,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很多開發建築都停滯甚至取消房屋建築。那麼到時候新的房屋建築將更加低於滿足需求所需的水平。而且,當人們的收入最終恢復到之前的水平的時候,價格最終就會開始上漲,甚至還會更快。
其實現在英國還有一個相關趨勢,就是這幾年,英國把很多高薪工作的崗位,例如銀行和公司的部分部門,轉移到了除了倫敦以外的一些一線城市,曼徹斯特,伯明翰,愛丁堡,格拉斯哥,甚至利茲,而一些二線城市甚至小鎮例如德比,考文垂,劍橋,坎特伯雷,埃克塞特,哈羅蓋特,赫克瑟姆,諾里奇或牛津等。
這些規模較小但資源配置好且交通便利的城市,也逐漸受到了高級中產的一些青睞,這些地方的住房需求在最近的幾年一直都在相對增加。
疫情之後人們或許對於大都市擁擠的房源擁有了一些顧慮,可能會考慮新房,或者空間較大,在綠帶上,甚至不靠近市中心比較擁擠地方的房源,因此上述這些地區的房價也會面臨上漲趨勢。
最後再來聊一點,疫情期間關注房產市場,其實可以有一個「抄底」概念。其實對於海外買家來講,在疫情之後的短中期內房價和經濟低迷的時候可以在低位考慮入手一套海外房產,倫敦的房價還是整體非常穩定的,畢竟面臨著眾多國際買家,即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沒有怎麼下跌過。
無論是出租還是套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價逐步恢復,未來的收益空間還是很大的。畢竟巴菲特說過一句話:當市場恐懼時你要貪婪,當市場貪婪時你要恐懼。
英國藍莎置業
『柒』 英國房價到底會怎樣走
你好,根據最新一期全英房價調查(Nationwide)數據顯示 :第二季度中,英國的13個地區里有9個地區出現全年價格下跌。英國北部/南部房價繼續呈分化趨勢。 英國北愛爾蘭的房價下跌趨勢依然最嚴重。
6月英國典型的房屋價格下跌了0.6%,價格同比1年前下降了1.5%,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房屋單價為165738英鎊。
『捌』 為何英國的房價沒有國內那麼誇張
雖然買房難的問題並非我國獨有,但我們身邊的房價確實已經貴到嚇人,近年來房價漲幅的劇烈程度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罕有。放眼其他國家,包括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主流發達國家在內,如果願意去搜他們的購房網站,卻依舊能找到不少價格在幾十萬左右,帶一卧以上的不錯的房子。那麼是哪些因素使得這些國家的房價能保持一個相對還算平穩的狀態呢?
『玖』 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這是什麼現象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房價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信息,在房價上升之後也會因為我們的資金不足而導致我們買不了房子。然而在一些比較繁華的都市,他們的房價也是會創下歷史方面的新高。在熱點上就有倫敦平均房價達到歷史高位這么一件事情,網友們對於這件事情都比較關注,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一系列觀點。
所以對於這件事來說,我覺得應該過幾年應該就會降了下來。
『拾』 疫情居家辦公推高了英國房價,疫情過後房價會下降嗎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英國的平均房價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6.4%。目前,英格蘭平均房價為26.2萬英鎊到35萬英鎊不等,同比增加4.9%;今年九月,倫敦平均房價創下49.6萬英鎊的新紀錄,相當於超過66萬美元(約合450萬元人民幣)。
他還表示,英國政府計劃明年投入約1000億英鎊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私營部門合作,提供更多公共服務,拉動經濟並刺激就業。
英國國家統計局本月中旬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在經歷了第二季度創紀錄萎縮之後,第三季度環比增長15.5%,但同比下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