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脫歐 對留學影響大嗎
1、英鎊會跌,英鎊會跌,英鎊會跌
英國脫歐將導致英國在2017年的經濟增長率下降1.5%。根據之前高盛和匯豐的估算,英國脫歐最大可能導致英鎊兌美元貶值10-20%,這可能會成為自1985年以來的新低。什麼概念? 最低英鎊1比8!(當然這個是最悲觀的估計)脫歐成功,英鎊會跌是肯定的了... 無論是去英國買買買,還是去英國讀書,甚至在英國買房...匯率低了總會是爽一點的。
2、簽證?沒變化
英國本來就沒有加入歐洲申根區(傲嬌!)就算是英國脫歐,去英國照樣要辦英國簽證,去歐洲照樣要辦申根簽證。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不過在英國留學的學生,之後想要再申請申根簽證的話,搞不好會難一點。
3、對英國留學和就業?
英國目前有大約12.5萬的歐盟留學生,一旦英國脫歐,來英留學的歐盟國家學生的數量勢必將會減少。英國可能會損失大約5萬名歐盟國家學生。給其他地方學生的位置可能就更多了。
對於現在英國讀博中國留學生來說可能是件好事,因為身邊的歐洲基友們會變少,這樣一來競爭對手就相對減少了
4、跟歐盟管制說再見
歐盟對於生活方方面面都有著很嚴格的管制。他們倡導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對食品、能源等方面的管制有些誇張。
脫歐公投之後,歐盟將開始限製成員國內居民的電器使用。燒水壺、吐司機甚至電吹風都要限制功率了!2014年,歐盟禁止高功率吸塵器和烤箱在英國的銷售,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英國留學學費和生活費用較高,但是英國還是以其強有力的優勢吸引了眾多學生前往學習,比如英國的高品質高等教育、學制較短、純正的英式英語、高含金量的文憑和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都是留學生選擇英國的理由。
不管英國脫不脫歐都阻擋不了小夥伴們英國留學的熱情,繼續給烤鴨們推薦幾個英國的優勢專業~
1、計算機科學
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孔卡片計算機,英國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大學也很多國際知名的公司建立公投研發的合作關系,促進了學術與產品的發揮,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機會,英國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包括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有利於學生的經驗積累和將來的求職。
推薦院校:帝國理工學院、布里斯託大學、南安普頓大學。
2、會計與金融
會計與金融在英國的專業設置中屬於一個專業,包括了會計、稅收、保險、金融等課程,英國是歐洲的金融中心,是全世界銀行和金融服務業的領導中心之一,英國會計與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前景較好,工作和實習的機會也比較多。
推薦院校:華威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拉斯哥大學。
3、傳媒專業
近年來,國內新興媒體產業發展迅速,因此選擇傳媒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英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BBC,還有路透社、泰晤士報等重量級的媒體,英國的傳媒專業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學生有足夠的機會了解新媒體的應用等等。
推薦院校:利茲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卡迪夫大學。
4、藝術類專業
英國以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藝術氛圍世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人文傳統深厚,是留學生嚴重的藝術聖地。英國許多藝術館和博物館都免費開放,每年舉辦的藝術節也可以讓你體驗另一番藝術感受。
推薦院校:愛丁堡大學、利茲大學、南安普頓大學。
5、機械工程
工程類專業一直都是留學生的熱門專業,其專業的畢業生也擁有較好的畢業前景。機械工程是工程學類專業的一個下屬分支,主要涉及到設計、建造和機械。英國是工業革命的搖籃,英國的機械工程教育特色保證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同時,還具備分析和研究等能力。
推薦院校:帝國理工學院、伯明翰大學、薩里大學。
6、翻譯
英語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而英國又是英語的發源地,在英國你可以感受最純正的英語語言環境,體驗最正統的語言教育。
推薦院校:紐卡斯爾大學、巴斯大學、利茲大學。
7、教育學
英國的教育學主要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教育學只要分為教育研究、管理和社會研究等專業,微觀教育學細化為早期教育、音樂教育等等。兩者的研究方向和課程內容都不一樣。
推薦院校:謝菲爾德大學、約克大學、紐卡斯爾大學。
8、建築學
英國的建築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的產物,經過百年歷史風雨的沖刷,向世界展示了他特有的建築風格。每年都有很多留學生慕名而來,建築學院的學生大多會從講故事建築設計與研究、城市規劃等工作,就業前景較好,收入也非常樂觀。
推薦院校:愛丁堡大學、諾丁漢大學、布萊頓大學。
2. 重磅!英國正式宣布完成脫歐,此舉有何利弊
英國現任首相約翰遜在唐寧街首相府公開宣布,英國將會在2021年1月1日將會全面實現政治和經濟獨立、完成脫歐。
這一個脫歐決定,其實對英國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方面有以下幾方面。
不過,也有對英國不好的地方。比如說英國脫歐之後會帶來物價的上升。英國超市中售賣的食物中約79%都來源於從歐盟進口,英國脫歐之後,將不再是歐盟單一市場的成員、不再享有不受關稅限制的情況下與其歐洲夥伴自由貿易的權利,消費支出會因此而大幅增加,到最後,高昂的物價還是消費者來承擔。
3. 英國「就業奇跡」面臨「脫歐」壓力,英國經濟如何擺脫「脫歐」影響
加速發展
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既然他要敢拖他就肯定已經有托以後的打算和政策。不打無准備之戰的意思就是這樣,既然他們已經選擇了,這個他們肯定有對付的方法,不可能會被這個影響影響的,不能發展了或者被影響的民心都變了,但是他也有一定的損失,他開始有內耗,然後國家內部人員各種紛爭有,畢竟有的人主張脫歐有的人不主張圖脫歐。擺脫歐盟勞動者自由流動制度的限制,減少外來移民給英國社會福利制度和勞動力市場造成的沖擊,進而促進本國就業。
英國脫歐可以減少歐洲一體化深化的部分內外阻力,但英國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其脫歐也意味著歐盟將減少1/6的GDP,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地位下降,而其長期形成的內部力量平衡格局也將被打破。
4. 英國脫歐後未來的前景是什麼
布魯塞爾當地時間6月19日上午11時(北京時間下午5時),英國「脫歐」談判正式在歐盟總部啟動,這場註定漫長而痛苦的馬拉松式博弈終於正式開始。
英國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也將繼續處於不利地位。但如果達成的協議嚴重不利於英國,對梅的執政地位同樣是嚴重打擊。
5. 歐洲議會通過英國「脫歐」協議,英國脫歐後會有哪些利弊
英國脫歐的好處在於,脫歐就不用再支付參與歐盟事物巨額款項,這對國力江河日下的英國來說是很劃算的一筆賬;弊端在於英國從歐盟會員國變為自由國家,就必須對歐盟的出口負擔關稅,增加企業的成本,對英國的長遠發展有諸多的影響。英國脫歐確實是有利有弊,但時至今日,這幾乎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不過英國脫離歐盟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移民的增加導致本國就業不好,從而讓社會福利下降,英國為了盡量維持自己國內原有的水平,因此提高了移民的門檻,但是這在歐盟內部沒得到允許。我們都知道像敘利亞、伊拉克這些地區多年的戰亂,導致了大量中東難民湧向歐洲,英國為了將這些難民拒之門外,才咬牙狠心決定脫歐,關上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應該做好了承受脫歐一切代價的准備的。
6. 英國脫歐對實現經濟完全一體化目標的影響
一、 在經濟上,無論英國還是歐盟,在經濟貿易、金融、就業等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傷
二、英國和歐盟互相失去了依託,在政治力量上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三、破壞了歐洲一體化進程,英國的退出會讓歐盟內部的分類力量增強,可能有進一步崩盤的危險。四、對中國的影響有限。英國僅佔到中國出口的3%,英國也不是中國打開歐盟大門的唯一一把鑰匙。英國和歐盟經濟近幾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大,歐盟基本就靠德國和法國撐著,英國脫離歐盟後在經濟上會和中國會走的更近,就會有的合作。
拓展資料:
1.對英國和歐盟來說,短期都面臨巨大的負面影響。英歐關系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歐盟前景的缺乏信心,都會影響投資者的判斷。具體來說,對英國的最終影響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從負面角度來看,由於歐盟是英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佔英國整個貿易的50%,脫歐將使英國貿易下降、投資減少,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引發經濟衰退,將來英國是否能夠進入歐洲的自由貿易單一市場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貿易環境將顯著惡化。由於移民政策將更加嚴格,有可能使得倫敦的房地產價格下跌。但是從積極的角度看,脫歐也是地英國節省了巨量的歐盟會費,同時也免受歐盟經濟的負面影響,貨幣政策更加自由。英國的就業率將得到提高,同時,英國的金融業優勢是長久以來積累的,有全球通用的語言、穩定的法律體系、靈活的就業市場、健全的金融體系以及比多數歐洲國家更低的企業稅,這些優勢並不會隨著脫歐而改變,如果英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英國的前景將看好。因此,脫歐對英國來說,正反面都有,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實際影響也許不大。
2.對歐盟的影響將比較負面。首先,歐盟在全球經濟、政治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將不可避免的受到負面影響。歐盟內部不穩定性增加,疑歐脫歐情緒滋長,未來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等其他國家,有可能參照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從而增加整個歐洲政治風險、主權風險、貨幣風險等。其次,在當前情況下,各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將更加困難,歐盟地區經濟的復甦將受到影響。從中長期來看,歐盟實力受到削弱似乎不可避免。
7. 脫歐法案,對英國留學生就業有什麼影響
英國目前有大約12.5萬的歐盟留學生,一旦英國脫歐,來英留學的歐盟國家學生的數量勢必將會減少。英國可能會損失大約5萬名歐盟國家學生。給其他地方學生的位置可能就更多了。
對於現在英國讀博中國留學生來說可能是件好事,因為身邊的歐洲基友們會變少,這樣一來競爭對手就相對減少了。
(申請過英國博士獎學金的同學都知道,看到This funding for UK/EU only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
脫歐之後,來英留學的歐洲學生將會大幅度減少。據預計,脫歐將導致約11萬以上的英國留學生可能選擇離開。在學校,身邊的歐洲小夥伴要更少了,大英帝國真有可能會被咱們中國人佔領。大量的人才流失,我們的競爭者少了,留英找工作會更容易嗎?
No!比起即將失去的82萬工作機會,競爭者的減少真是小巫見大巫。指望著脫歐後留英會更容易?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8. 英國脫歐後,對它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有好處嗎
英國脫歐後,對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帶來什麼利益?
首先在政治上沒有難民困擾的問題了。退出歐盟後,英國對歐盟的難民問題,不用過問,可以不理不管。因為已經不是歐盟成員國,也就沒有接受難民的義務,經濟的發展就不會受到難民的影響,更會平穩與迅速。
英國脫歐後,與歐盟的跨境金融活動將面臨全新的制度環境,很多機構將很可能將業務轉移到歐盟其他國家,對英國金融業的就業、資產都將帶來巨大影響;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將受到局勢的巨大改變。
9. 英國脫歐的利與弊都是什麼
英國脫歐的利:
英國可以不用像歐盟繳納會費,2015年會費高達178億英鎊。省下這筆錢可以用來做其他投資。可以擺脫歐盟制定的生產標准和監管法規的束縛,歐盟的「規矩」讓英國的生產成本增加了330億英鎊。可以減輕對歐盟的援助義務,歐元區的歐債危機會拖累英國的發展。
英國很多科研項目將無法獲得歐盟的資助,英國是獲得資助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德國)。退出歐盟之後在國際的影響恐怕不及歐盟,會降低國家的影響力。不再受到歐盟的保護,可能會引起貿易或者軍事上的摩擦。
10. 為什麼英國堅持要脫離歐盟脫歐後的英國過得好嗎
談起自二戰後歐洲最為顯著的兩次格局變化,第一次若要歸功於柏林牆的倒塌,那麼第二次則非英國脫歐莫屬了。眾所周知,自二戰之後歐洲內部演化的總趨向是一體化開展,英國作為歐洲老牌強國在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可謂費盡心機。
1946年9月,面對二戰之後凋謝的歐洲,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提議樹立「歐洲合眾國」,固然這一想法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提出的,但確實預示著歐洲將來一體化的趨向。50年代,歐洲一體化逐步被提上日程,從歐洲煤鋼聯營的樹立到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立,再到1965年兼並為歐洲共同體,歐洲大陸內部的一體化趨向日益明顯。看到歐洲結合的步伐加快,同時迫於美蘇冷戰帶來的嚴峻形勢,英國在參加聯盟的門檻上摩拳擦掌,英國首先在1961年提出參加歐洲共同體的申請,但由於英法在英聯邦利益問題和英國農業利益問題上存在的嚴重分歧,會談不斷到1963年仍未獲得本質性停頓。隨著英國經濟增速與歐共體中法國相比差距逐步拉大,英國的位置也越來越顯現出邊緣化趨向,國度本身利益和民眾呼聲都請求英國加快入歐腳步。
在隨後的幾屆政府中,英國指導人一步步妥協,放棄了許多附加條件,恰逢悲觀開放的蓬皮繼任法國總統,終於在1973年,英國如願成為歐洲共同體的一名成員國。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結合化水平不時進步的歐盟在經濟開展和政治話語權上都表現出了極大優勢,也為英國本身開展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使其在外貿、關稅、農業、漁業等眾多方面收獲了宏大的利益。可就在歐盟一片欣欣向榮的表象下,英國脫歐的「危機」逐步浮現出來。
縱觀英國脫歐道路,可謂歷盡坎坷。英國初次脫歐以及公投表決由2013年的前首相卡梅倫提出,此話一出即引來國內外的紛繁爭論。
英國脫歐引發了極大的震驚,時至今日,脫歐帶給英國的到底是什麼?
2020年1月31日,當歐洲議會經過英國脫歐協議時,唐寧街10號隨即演出了燈光秀扮演,匯集在倫敦議會廣場上的人們聽到這一音訊後歡天喜地,揮舞起國旗慶賀這一歷史性成果。
在脫歐協議達成後,英國首相約翰遜快樂地說:「英國將成為一個嶄新的、真正獨立的國度。」兩位前任首相也發文恭喜,表示脫歐協議是一項宏大的勝利。
自然,脫歐問題從被提出以來曾經閱歷了七年時間,這七年無論對英國政府還是廣闊民眾來說都是難熬的一段時間。可以將這一問題處理,無疑成為約翰遜等一批政客擺得上檯面的政績。
英國脫歐之心早已有之,英國與歐盟的關系問題實踐上早就被提上了日程。按照現有形勢來說,脫歐的益處頗多。從方式上看,英國自此奪回了對本國貨幣、邊境、法律、貿易等方面的控制權,不再依賴歐盟。
能夠說脫歐協議是一項歷史性協議,它維護了英國市場的完好性和獨立性,也在一定水平上減緩了歐盟近幾年給英國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英國將本人的命運控制在本人手中。
但是作為歐洲經濟社會構造的一次宏大變動,英國脫歐難免會招致短期內的動搖,很多人對此評價為「方式脫歐易,本質脫歐難」。在重新取得開展自主權的同時,英國與歐盟這兩大板塊之間的關系不得不被重新審視。
英歐互為重要的經貿協作同伴,雙方在經濟、政治各方面都堅持著高度的分歧性,此次脫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大雙方的貿易本錢,限制了雙方的商品、效勞、資本、人員的自在活動。英國脫歐公投以來,隨著脫歐不穩定性的持續發酵,英國內需、外貿、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凈移民等都呈現了不同水平的下滑。
英國目前的就業穩定、貿易增長等方面面臨的應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等要素,加劇了英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就2020年疫情迸發後的經濟情況來看,到5月份,脫歐和疫情的雙重打擊曾經招致英國GDP萎縮了近五分之一。嚴峻的經濟情況之下是人民生活的擔負加重,勞動力市場萎縮直接招致了3月份到6月份有近65萬人失業。
英國政府自然首先要對這一現象擔任,但是脫歐曾經招致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巨額的補助金加劇了支出擔負,真可謂是入不敷出,目前英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曾經超越100%,遠超歐盟戒備線。
就對英國經濟的影響而言,短期來看,由於脫歐帶來的格局變化以及需求的大量調整本錢,英國的貿易、金融等方面確實遭到了消極影響。也就是說,脫歐帶來的不肯定性加大了英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固然在短期內也曾呈現過異常增長,但總體來看,至少到目前,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
不只全國整體的經濟境況不好,民眾的生活也遭到了很大影響,這種影響首先表現在最根本的人口活動上。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國度別離,在後者領土上的英國人竟成了「外人」。依據規則,外國游覽者不能攜帶肉類和奶製品進入歐盟,因而在歐盟海打開,經常可見被沒收了自帶食物的英國人在長吁短嘆。
英國藝人前往歐盟國度扮演時也需求辦理諸如工作簽證、演出答應等種種手續,要曉得,這在以前是完整不存在的,繁瑣不堪的程序讓明星們集體發聲埋怨。
除了英國人,以至他們的言語——英語也成了歐盟吐槽的對象。在英國參加歐洲共同體之前,法國和德國不斷是歐洲大家庭的老大哥,無論從言語運用人數還是法語國度位置上來說,法語都在歐共體中佔主要位置。但英國的參加改動了這一情況,使得運用英語的人口比重上升到50%,成為最盛行的言語。
於是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博納就向歐盟提出降低英語位置的請求,並稱其為「糟糕的言語」,足見英國的位置降落,連言語都慘遭針對。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一點是,英國脫歐可能會加劇本就存在的國內領土和主權問題。眾所周知,現今英國的北愛爾蘭本來屬於愛爾蘭王國,這一片區域可以歸入英國與武力降服不無關聯。
英國脫歐已成事實,邊境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再加上疫情給北愛爾蘭帶來的沖擊,當地人民生活質量直線降落,內部斗爭問題愈演愈烈,於是就呈現了今年4月份共和派和聯盟派的劇烈對峙,以至引發街頭暴力抵觸。
問題不止於此,蘇格蘭也不安寧,其主要產業就是漁業,英國脫歐重新限制了蘇格蘭的捕魚范圍和漁業進出口量,直接招致漁民利益受損,再加上歷史、民族、宗教等復雜舊怨,蘇格蘭的獨立認識再次抬頭。歷史與理想的撲朔迷離,讓英國政府大為頭疼。
在2020年12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是時分翻過這一頁,瞻望將來,完畢也是另一個開端。」
確實,英國脫歐不過是千百年變幻莫測的國際政治格局的一個小插曲,脫歐前,有人支持有人反對;脫歐後,同樣是幾家歡欣幾家愁。既然曾經邁出脫歐這一步,英國政府和民眾就得考慮如何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畢竟世界上沒有懊悔葯,處理問題才是獨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