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軍隊吃的是什麼糧食

英國軍隊吃的是什麼糧食

發布時間:2022-06-17 19:17:58

㈠ 沒有戰術口糧,西方軍隊吃飯怎麼解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場戰爭中一支軍隊的後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的世界,軍隊通常都是戰術口糧。軍用口糧的出現無疑大大方便了軍隊的後勤補給工作,一包封裝的包裹裡面應有盡有。但是在戰術口糧誕生之前,西方的軍隊如何解決吃飯問題呢?

而反觀其他大部分西方國家的軍糧則非常常規,一般都是麵包,鮮肉,黃油等。不僅在口味上有上限,在下限也不俗,英國的「鹽骨頭」腌牛肉和德國的鋸末咖啡都在挑戰著士兵們的味蕾下限。

㈡ 民以食為天,軍隊也不例外!當今各國軍隊都主要吃什麼軍糧

印度軍主要是一些餅和一些素菜,我國吃一些雜糧和肉肉。美國人,他們吃大多是肉類,還有牛奶喝。

㈢ 二戰時期,各國軍用罐頭里裝的是什麼

二戰期間,由於戰線拉得很長,軍隊補給主要依靠罐頭,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看看各國罐頭里都裝著些什麼吧。

美國強大的補給能力由來已久。早在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就建成了完備的後勤補給體系,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二戰期間,美國可以將自己的補給品送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近乎無限的可樂、巧克力、口香糖,但這些東西也吃不飽啊,所以美國主要的口糧是午餐肉罐頭

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堅持了八年,最後還是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這就是中國,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㈣ <h1>英國的糧食和戰略物資主要來源於哪裡

素以海上殖民帝國著稱的英國,80%以上的糧食和戰略物資要依賴海外進口,每天平均有2500艘船隻航行於海上。北大西洋、中大西洋交織著溝通英國與各大洲國家之間的航線。戰時,保障這些交通線的安全便成為英帝國整個防禦體系的基礎。無論英國還是德國都深知這一點。

鄧里茲在日記中寫道:「在與海上強國英國作戰中,德國最重要的海上戰略任務是擊沉英國的商船,進行噸位戰。只有採用這種方法,我們才能取得對英作戰的決定性勝利。」

㈤ 古代西方軍隊的軍糧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古代應該也有類似「炊事班」的編制,負責供應一定規模連隊(古代稱「營、哨、隊」)的吃飯問題,屬於後勤雜役,平時只操瓢把,不操練,但遇戰斗緊張時,扔下鍋碗,接過刀槍,也能填補幾個戰位。這是大軍不緊不慢行軍時的情況。如果是急行軍,或戰斗任務緊急,飯不能不吃,則直接摘下頭盔,拿過金角,扣過來就是一口小鍋,隨便煮點吃。差不多一個小隊(四五人),各自自主「造飯」。《史記》記載,戰國時,齊軍在孫臏率領下,初入魏國時,「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而魏軍統帥龐涓通過齊軍的灶數,即能初步判斷齊軍的人數(不過我懷疑「十萬灶」的數字有虛誇的成分,不至於齊軍每人一灶吧!如三人一灶,則「十萬灶」齊軍將達三十萬人,似不可能)

image.png
如果軍情特別緊急,熱飯熱菜就進不了嘴了,從懷里(干糧帶)掏出干糧——如我們熟知的紅軍的炒麵——往嘴裡一塞,再猛灌幾口涼水,就聊以糊口了。軍隊往往會額定每個單兵所能負載的重量,除了兵器彈葯,就是干糧和水壺水袋了。

大軍行進處,往往會跟隨大量的隨軍小販,他們和軍隊做生意,軍隊需要什麼,他們賣什麼。當然軍隊不會找他們買兵器火葯,他們售賣的,主要就是生活物資,比如蔬菜啊、瓜果啊,以及牛羊肉禽蛋等等。這些小販趕著大車,隨大軍流動,我記得一個典型例子,是《悲慘世界》里隨軍小販德納第,商販們的隊伍,不比軍隊短多少。這些人一邊和軍隊做交易,一邊等軍人戰死發死人財。

羅馬帝國失去對西歐的控制之後,西歐地區陷入蠻族王國割據的狀態,而士兵作戰時所能吃到的食物類型有所減少。9世紀初時,查理大帝開始在法蘭克帝國建立後勤保障體制。在《查理大帝庄園敕令》中,查理大帝要求統治下的庄園應該提供豬油、魚肉、腌肉等食品,肉類之外的其他食品,比如蔬菜、乾酪、黃油等等,應當「將全部產品的三分之二繳納給我,以便應用」,並將剩餘數量一並上報。

除了軍隊的戰前儲備之外,中世紀軍隊出征作戰的時候,士兵還會自己隨身攜帶一定的糧食。比如早期的基輔羅斯人就會自備糧秣。而俄羅斯人的軍隊伙食較為簡單,根據拉津《軍事藝術史》的記載,14-15世紀時的俄羅斯士兵主要食物是「燕麥粉、干魚、少量火腿,經常會以一些蔥頭代替主食」。

image.png
相較而言,英格蘭、西班牙和德意志糧食補給狀況要更好一些。在都鐸王朝時代,英格蘭士兵每天的伙食定量是:24盎司(約750克)小麥麵包、三分之二加侖啤酒,2磅牛肉或羊肉,以及0.5磅黃油。如果因宗教節日不能吃肉的話,則用1磅乳酪和四分之一條鱈魚、或者7-8條鯡魚代替牛羊肉。

在德意志農民戰爭時期,1525年,弗勞恩貝格地區的守將塞巴斯蒂安·馮·羅騰漢為准備防禦,為城內守軍購入了麵粉、肥肉、雞蛋、黃油、干肉等糧食,並安裝了風力磨坊用於製作麵包。

1588年准備遠征英格蘭的西班牙「無敵艦隊」也為遠征軍准備了足夠的糧食。數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的伙食是:14.7萬大桶(1大桶=105加侖)的酒、6500公擔(1公擔=100公斤)熏豬肉、3000公擔乳酪和大量的魚、大米、大豆、豌豆、醋,此外還有1.2萬大桶的淡水。

㈥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都吃的什麼伙食

二戰德軍巧克力,我認為德軍的伙食已經算非常好了,還有巧克力,每個顏色的盒子味道都不一樣,裡面有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還有堅果巧克力,一塊巧克力相當於一杯咖啡,吃完了那一盒可能一天都吃不下去飯了。

㈦ 在沒有罐頭壓縮食品的古代,將士們行軍打仗時都吃什麼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句話就是說糧草在軍隊中的重要性。現代軍隊,很多士兵吃的東西都是罐頭和壓縮餅干。罐頭花樣豐富,有各式各樣的肉罐頭和水果罐頭,能為士兵提供營養。壓縮餅干能為士兵提供最基礎的體力。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先進的食品生產工業,士兵也很難吃到營養均衡搭配和精心鑽研的食物,在行軍打仗都到底吃什麼東西呢?我們做一一分解,接下來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欣賞。

國家的糧食准備

古代政府也認識到,戰爭一直都是關乎到民族生死存亡和國計民生的大事情。因此,政府都會在戰爭之前做好各種充分准備,除了整衣備甲和士兵宣誓動員之外,那就是准備糧食。糧食的准備除了動用國家庫存之外,也會向全國徵收糧食,做好屯糧的工作。萬一持久戰打起來了,戰爭的前線需要大量軍糧不給,後方補給不上造成的兵敗或者兵變後果不是一般統治者能忍受的。

因此,曹操就發明了屯田制,強迫士兵去耕種田地。士兵在戰斗時候為兵,平時為農民,這樣起到自給自足的作用,能避免了糧食長途的運輸補給。對於一些戍邊軍隊,也能發揮良好的效果

但是,這一種還是比較少見。很多軍隊都還是需要劫掠、搶奪重要的糧食來補給,這也造成軍中飲食一直缺乏保障。尤其是打持久戰、戰事焦灼和戰爭不利的時候,更容易造成軍隊糧食供應不上,士兵們被餓死。當軍糧供給不足時候,只能有組織搶劫敵人,甚至搶劫老百姓,或者是人吃人,這在古代歷朝歷代都存在的。這也反映了戰爭的殘酷與血腥,所謂「一將功成白骨枯」!

㈧ 二戰士兵吃些什麼

蘇聯伙食
據記錄黑麵包至少挽救了40萬人的生命,維持了將近1000萬人的戰鬥力。它的配方簡單,但烤制過程復雜而精確,通常需要三天。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飢餓的蘇軍指揮員常常把部隊中所有人員佩戴的手錶或戒指集中起來,用於交換難以下咽黑麵包和馬肉腸。
美國援助的罐頭午餐肉原是二戰聯軍的主食,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當年甚至稱,「沒有罐頭午餐肉,我們的軍人將無糧可吃」。蘇軍的內部價是兩塊手錶一整條黑麵包,在供應不暢的時候,一條黑麵包是10個戰士一天的口糧。
蘇聯士兵的伙食通常包括圓白菜湯〔Shchi〕和煮蕎麥湯〔Kasha〕。這些都是標準的俄國鄉下常見的原料。一個老俄羅斯人這樣說:「Shchi ee kasha, pisha nasha。」意思是:「圓白菜湯和煮蕎麥湯,是俺們經常吃的。」通常的附加食品是茶、咖啡、鹽、麵包、通心粉、咸魚或罐裝肉。美國食品很常見,通常計算,這些通過租借法案來的食品在戰爭中可以為一千二百萬人的陸軍每人每天提供半磅的份量。這些食品在一九四三年之前是很常見的,四三年後,通過租借法案來的事物原料也是很常見的。這些原料通常被稱為「第二前線」而雞蛋粉被稱為「羅斯福的雞蛋」。援助的食品物資包括麵粉、干碗豆、豆類、糖和罐裝肉類。其他的還有 Tushonka 黃油〔一種由凝膠沉澱搗碎製成的東西〕、蔬菜、油、人造黃油、罐裝的或塊狀干牛奶、干雞蛋、粗麵粉和咖啡。雖然咖啡的供應一直沒有間斷,但茶依然是傳統的常見飲料。
伏特加和其他酒精類飲料,是部隊經常需要的。只要可能的情況下,士兵們都會喝它。喝繳獲的德國酒通常比正式配給部隊的要好。而一個士兵喜歡的酒可能某某國的牌子到本地的都有。 德國伙食
德軍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50%,晚餐佔33%,早餐佔13%,這遵照了德國人的生活習慣--以午餐為日常用餐的中心。
1級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最高優先配給。
主要包括:
黑麥麵包 750克
黃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腸(生罐裝食物) 120克(有時是熏魚)
果醬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過的土豆,蔬菜 750克
肉類 120克
蔬菜或動物脂肪 45克
調料 15克
咖啡豆(有時以紅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煙紙 7卷
這些食物用罐頭和紙包好,放入紙箱內。
戰爭時期士兵伙食供應的實際情況:
供在一線作戰的士兵食用的食品應在24小時內藉助夜色的掩護送達前線:「夜色降臨之後,運輸兵的到來打破了戰斗間歇的沉寂,他們送來了食物,並取走士兵們寫好的家信,已經有兩周沒人來收取這些家信了。送上來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鍋煮出來的雜燴濃湯,我們每個人還得到了半塊大麵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乳酪。飢餓的我們不能一下把這些東西都吃光,因為下一次食物供給可能在24小時之後才能送到。」1944年起,補充兵部隊的伙食標准被降低,食物總量並沒有減少,但其中肉類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
正是靠著這些德國從挪威一直打倒希臘,再從希臘得到莫斯科城下。
德國士兵在回國休假時使用特種食品供應卡。麵包證和食品供應卡一起印刷在一張硬紙片上,需要多少麵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麵包證,和士兵證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對戰時探家士兵的免費食品供應。 中國軍隊
中國國民黨軍隊腐敗的「乞丐部隊」
物資短缺給補給帶來困難,但軍隊中的腐敗進一步惡化了士兵們的生存環境。即使是嫡系部隊,士兵們也總是吃不飽,不光糧食,幾乎所有的軍需物資都很匱乏。
美國人研究了中國軍隊的伙食分配製度後總結:按照部隊規章,每個士兵發給每天24盎司米,一份鹽;每月一份全薪,如果全花在食物上,一個月可以買一磅豬肉。一個中國士兵靠這些配額可以很好地維持生活。可是,事實上他們真正得到的僅僅是分配給他們的食物和錢的一部分,因為長官們習以為常地為自己「剋扣」很大一部分。結果是大多數國民黨士兵營養不足。
二戰中,美國針對中國軍隊長期缺乏營養,體力較差,影響戰鬥力,由美國營養專家提出供給標准(每人每日發給):
大米:27.3盎司(850克)
蔬菜:11盎司(340克)
大豆:2.2盎司(70克)
花生:1.1盎司(35克)
肉類:1.1盎司(35克)
植物油:1盎司(30克)
鹽:0.35盎司(10克)
燃料:29.43盎司(900克)
盎司=31.1035g
1945年2月28日,蔣介石批准了這個標准。相繼在貴陽、昆明、百色等軍中試行。 英國皇家軍隊英國皇家軍隊的伙食當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頭,伙食水平低於美國軍隊但是遠在德國和蘇聯之上。
英國步兵每日配給:
1又1/4磅鮮肉或凍肉,或者1磅罐頭肉或鹹肉
1又1/4磅麵包,或者1磅餅干或面 4盎司鹹肉(熏肉)
3盎司乾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醬 3盎司糖2盎司鹽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鮮蔬菜,或者2盎司脫水蔬菜。 1/10吉爾酸橙汁(在缺乏足夠新鮮蔬菜的情況下作為替代品,1吉爾等於四分之一品脫)
1/2吉爾朗姆酒(1吉爾等於四分之一品脫) 每周供應不超過2盎司的煙草
在必需的時候允許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4盎司燕麥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麵包或者餅干。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 代替 1/6盎司茶
使用1品脫勾兌酒(葡萄酒,白蘭地)代替1配給量烈性酒
使用4盎司乾果 代替 4盎司果醬
使用4盎司黃油、豬油、人造黃油,或者1/2品脫食用油 代替 4盎司鹹肉(熏肉 ) 日本軍隊伙食
沒有飯團就會戰鬥力大減的日本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錯,但實際上後來就變得極為磨煉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橫濱當造船廠工人的新兵說:「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們吃到了一頓特殊的美餐,紅小豆煮粘米飯,但是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上司發話說:『這是你們吃到的最後一頓好飯了,從今之後一切都會變得嚴酷起來。』」後來,陸軍和海軍新兵們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涼米飯加鹹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極快地吃完,以便趕回去繼續軍事操練。午餐可能是米飯加上一點肉或魚,晚飯則不過是一碗湯加上一點點米飯和蔬菜。
日本陸軍昭和6年伙食標准: 米:640克 麥:200克 罐頭肉:150克
乾菜:110克
泡菜:40克
醬油:20克
鹽:12克
糖:15克
茶:3克
在前不久轟動一時的東史郎日記,其中很多地方說到,日軍的戰場後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隊出發的前幾天還可以就士兵自帶的口糧過日子,然後就開始節食減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約0.18升),菜就是鹹菜什麼的,一點奶糖都是十分珍貴的,基本上看不到什麼動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隊到後方休整的時候才有可能吃能按軍部標准發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隊就地」征發糧食,實際就是搶劫「。
日本當時的後勤系統相當垃圾,特別是食品配給(小鬼子們都是罵聲一片啊)於是侵華戰爭開始後,部隊食物配給就一個命令現地自給:搶!中國老百姓的豬,雞可就遭難了,日本鬼子在戰爭中搶劫可比土匪有過之無不及。
日軍下級軍官在東南亞戰場上的回憶:每次部隊轉移駐地的時候,一般只帶上5左右天的口糧,假如5天內不能到駐地的話,那麼每天下午4點就開始排人進入叢林獵殺或採集野果充飢,並且在第三天開始減少口糧配給;而且裡面也寫到,如果部隊是開赴前線的話,那麼會把駐地的牲口帶上,用來提供肉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日軍經常發生殺吃戰俘,甚至是自己戰友的事

㈨ 二戰英國海軍吃什麼飯

英國皇家軍隊的伙食當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頭(不是SPAM),伙食水平低於美國軍隊但是遠在德國和蘇聯之上。
1又1/4磅鮮肉或凍肉,或者1磅罐頭肉或鹹肉
1又1/4磅麵包,或者1磅餅干或面 4盎司鹹肉(熏肉)
3 oz. cheese; 3盎司乾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醬 3盎司糖2盎司鹽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鮮蔬菜,或者2盎司脫水蔬菜。 1/10吉爾酸橙汁(在缺乏足夠新鮮蔬菜的情況下作為替代品,1吉爾等於四分之一品脫)
1/2 gill rum; 1/2吉爾朗姆酒(1吉爾等於四分之一品脫)
每周供應不超過2盎司的煙草

在必需的時候允許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 4盎司燕麥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麵包或者餅干。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 代替 1/6盎司茶
使用 1品脫勾兌酒(葡萄酒,白蘭地)代替1配給量烈性酒

使用 4盎司乾果 代替 4盎司果醬
使用 4盎司黃油、豬油、人造黃油,或者1/2品脫食用油 代替 4盎司鹹肉(熏肉)

㈩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伙食怎麼樣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上戰場打仗,對於士兵來說就是一個力氣活,充足的飲食保障,是提升士氣的關鍵所在,因此關於古代戰爭有一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從二戰時期各國的軍隊伙食供應情況,其實也能夠看出各國的軍事情況,據說美軍就是從繳獲的日軍戰利品中,看到日本伙食跟豬食一樣,因此判斷,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糧食很快就供應不上了。

美國軍隊伙食最為豪華

美國的財大氣粗全方位體現到了戰爭當中,無論是裝備還是兵力,美國都是巨無霸的存在,就連伙食供應都是排名世界第一的存在。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看到美國士兵在戰場上煮咖啡,實際上,美國大兵不止有咖啡,還有巧克力和可口可樂,據說在二戰期間,僅僅一年就喝掉了10億瓶可樂,簡直嚇死個人。

在具體物資供給中,美國士兵都能分到麵包片、沙拉、黃油等食物,早餐主要吃食物雞蛋粉,士兵一般會將這些雞蛋粉和麵粉攪拌在一起做成一個烤薄餅來吃,甚至還有香煙讓大兵吸上兩口,口香糖什麼的也是必不可少。德國軍隊伙食經常不足

關於德軍的補給,從紙面上來看還是挺豐富的,有黑麥麵包、黃油、香腸、果醬和蔬菜、巧克力等食物,但是實際上,德軍的士兵伙食往往出現供應不及時的狀況。

我們都知道德軍在二戰時期發動的是閃電戰,就是利用快速移動的裝甲部隊直插敵軍的後方,然後完成分割包抄,這種戰術之所以能玩轉,首先放棄的就是食物供給,因此,德軍先頭部隊穿插進去後,往往自己補給也跟不上了,短時間內結束戰斗則還能供給,一旦陷入僵持,德國的後勤將被暴露的渣到不行。

莫斯科會戰時,德國後勤連棉衣都沒有給在前線的士兵准備出來。

一個士兵的回憶錄中寫道:“送上來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鍋煮出來的雜燴濃湯,我們每個人還得到了半塊大麵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乳酪。飢餓的我們不能一下把這些東西都吃光,因為下一次食物供給可能在24小時之後才能送到。”

到1944年,迫於軍隊的擴充,德軍的伙食標准一再降低,肉類被大幅度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土豆。

其他國家如英國,伙食水平在美國之下,但遠遠甩開德日蘇,中國就不說了,全是眼淚啊!

閱讀全文

與英國軍隊吃的是什麼糧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團旗怎麼換 瀏覽:443
英國君主立憲制怎麼理解 瀏覽:161
開中國移動有哪些補助 瀏覽:732
英國孩子不記中文怎麼表達意思 瀏覽:671
英國國土面積最大是多少平方千米 瀏覽:972
印度佛教什麼時候被引入中國的 瀏覽:249
跟伊朗客戶聊什麼話題好 瀏覽:248
英國最大的國家是多少 瀏覽:807
中國銀行如何利用貨幣調控 瀏覽:291
中國學校有哪些紀律問題 瀏覽:556
印度是什麼時候開始統治的 瀏覽:61
盒子裝義大利面怎麼加熱 瀏覽:981
蘭博基尼要多少印度尼幣 瀏覽:322
義大利細面條是什麼做的 瀏覽:259
和平精英國際服五指操作怎麼設置 瀏覽:657
艾滋病毒如何傳入中國的 瀏覽:282
義大利衣櫃一線品牌有哪些 瀏覽:771
美國政客怎麼制裁中國的 瀏覽:950
印度最大傷亡多少軍官 瀏覽:358
伊朗為什麼成為伊斯蘭世界異端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