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人辦事效率低,為什麼還那麼富
睜眼說瞎話!你敢不匿名嗎?英國人就是頭蠢貨,大學工作人員打個CAS都能把專業打錯。這也罷了,犯了錯就改唄,重新打份,又等了好多天,等CAS收到了,辦簽證登機全都誤了時間!英國人不但慢,還蠢!
B. 英國為什麼是發達國家
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三點。
第一,人種的變化。
英國是近代工業革命最早的國家,也是現代商業社會的締造者,所以這種文化刻入了英國人的心中。而我們看到,英國統治下真正發達的國家,如加拿大等,其實人口上,基本上都是英國人近代移民的後裔,也就是英國人。這一點可以說是基礎,同樣都是英國人,發展能差到哪裡去?
第二,殖民方式不同。
英國近代搶占殖民地,其實為的不是開疆拓土,而是經濟利益,發展貿易。也就是打開市場,然後相互貿易,傾銷英國的商品,然後賺錢,進一步刺激經濟。當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也就是這個路子。
所以,英國的統治方式,使得殖民地要有利可圖,最基礎的就是先要發展當地的經濟,這樣才有能力通商,有能力購買英國產品。因此這種統治方式下,英國殖民地基本快速建立商業體系,快速進行工業發展,自然越來越發達。
第三,文化制度的建立。
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先進的政治制度上的,這是基礎。而英國人佔領殖民地,直接打破其原有的政治結構,建立英國似的民主制度。這一點給殖民地帶來了制度的跨越式進步,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使得經濟能夠快速解放。
C. 英國人為什麼感覺高貴
樓主您好,您覺得英國人高貴是因為他們國家是君主立憲制,他們保留了國王與貴族,而且他們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以前很牛,現在也很富。
D. 英國女王不工作就有很多錢,英國為什麼不取消女王,他們怎麼沒有公平意識
其實這只是英國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一種信仰。就像中國有人信佛,那你說寺廟真正產生什麼生產力,拉動經濟了嗎?不還保留這么?!打起仗來,很多人會為了國家拚命,同樣沒人逼他們,他們連命都丟了,你說他們真的傻嗎?這就是信仰
E. 為什麼倫敦有那麼多有錢的中東人和印度人
中東,
在阿拉伯國家王儲圈子中,在倫敦買房成了一種新時尚。
70年代,歐派克石油危機給市場加了一把火,這時候,許多阿拉伯有錢人都盯上了所謂的「黃金三角地帶」,亦即騎士橋、貝爾格雷維亞和梅菲爾地區。
重要的是,這主要是跟英國的稅制有關:英國政府對英國公民全球征稅,也就是說,不管英國人是在哪裡賺的錢,回來都得給英國政府乖乖納稅;但如果是外國人呢,那就沒關系了,他們只有在這里花的錢才要給英國政府交稅。
印度,許多人將倫敦的房地產市場視為穩妥的投資方向,而且,他們都非常享受倫敦那世界一流的服務。
對這些印度精英來說,來倫敦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且還能帶來豐富的人脈關系。這些印度富豪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城市,他們在印度的時候本無交集,但在倫敦卻可以熟絡起來。而且倫敦畢竟是異國他鄉,這些富豪需要幫忙的時候也比在印度的時候多,這樣想要結識他們的人也有了機會—因為倫敦計程車花費之高讓印度的億萬富翁們也感到震驚,所以誰在他初來乍到時就送上一輛車,會讓他十分感激。
這些年來,有不少印度公司在英國進行了大手筆的投資,比如說2008年塔塔集團就令人震驚地收購了路虎汽車。
F. 英國是靠掠奪致富嗎
曾經英國是這么做的,那是的人類都是如此。後來隨著文明的進步及科技的發展,這些發達國家都是依靠科技來致富。那些搶原油什麼都是謠言。
英國經濟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英國的農業高度集中,高度機械化,並且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英國擁有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儲備;英國的主要能源生產大約占總GDP的10%,在工業國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最大,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倫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盡管英國仍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的製造地,工業的重要性仍不斷下降。
G. 英國人愛騎自行車,並且越是有錢人越愛騎自行車
相信很多對於英國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英國人是非常喜歡騎自行車的,平常在英國的街頭上面也會看到很多人騎自行車,其實在英國騎自行車並不是因為沒有錢,而越是有錢的人越會騎自行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子的情況呢?接下來就來具體說一說。
所以說,英國人愛騎自行車,即是由於在英國比較流行的熱度原因,同時也是出於環保節能的理念,而且英國本身也非常的鼓勵騎自行車,這就更好的證明了為什麼在英國越有錢的人越愛騎自行車,我們也可以進行相應的學習。
H. 為什麼英國人社會,富人不和窮人玩
首先,首先他們的富人覺得和一般人不一樣,她們覺得很高尚,所以他不會跟你們一般人接觸,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們出入的場所,消費觀念,人生觀都不一樣,他們出入的場所都是高檔場所,買的都是名牌,一般人一般都不會出現在這些地方,也買不起名牌,所以和他們就沒有話題,也沒有共同點,比如說逛街,他們走的都不是一條街,怎麼和一起玩呢?比如說吃飯,同一間飯店,但是他們吃不起,怎麼和他們一起坐在一起呢?第三個原因就是,英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家都是剝奪剩餘價值的,他們怎麼可能和普通工人站在一起吃飯呢?還和他們做朋友嗎?
I. 為什麼人家英國人統治的過的國家都很富裕了。
英國殖民地也有很多落後的地方。
賴索托。1868年英國吞並了該地區,1966年獨立。
波札那。1884年英國遠征軍到達該地,1966年獨立。
英屬多哥,原為德國的殖民地,一戰後被分為法屬多哥和英屬多哥。1919年被並入黃金海岸
英屬喀麥隆,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並並宣布獨立。
甘比亞 自1661年起該國就是英國商人的要塞,1965年獲得獨立。
黃金海岸即今迦納。自1631年起英國商人就開始在此聚居,1957年獨立。
埃及 1882年埃及被英國佔領,英國軍隊在該國持續駐軍直到1954年。
肯亞 1886年英國與德國瓜分東非後獲得肯亞,1963年獨立。
模里西斯 1814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模里西斯,1968年獨立。
奈及利亞,1886年交由英國皇家尼日公司管理,1960年獨立。
尚比亞。1891年起劃歸英屬南非公司統治,1964年獨立。
馬拉維。1891年英國在此建立中非保護地,1964年獨立。
獅子山 自1787年起獅子山就是英國公司進行黑奴貿易的重要據點。
辛巴威。1893年英國從非洲部落手中奪得南羅得西亞,1980年白人政權與黑人族群達成共治協議,更名辛巴威,成為獲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
索馬里蘭 1884年成為亞丁的保護國,1897年劃定邊界,1905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間曾被義大利短暫佔領,1960年並入索馬里後獨立。
南非 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面吞並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並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納米比亞。1878年納米比亞的沃爾維斯港被宣布為英國領地,1990年獨立。
史瓦濟蘭 1890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對史瓦濟蘭統治者進行聯合保護,1906年英國單獨對其保護,1968年獨立。
蘇丹 蘇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後在1880年代埃及統治被馬赫迪推翻;1898年英國以埃及的名義重新佔領蘇丹,並與埃及共同對蘇丹進行統治。1956年蘇丹獨立。
坦噶尼喀 原為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
桑給巴爾 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並組成坦尚尼亞。
烏干達 1890年英國東非公司與布干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干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干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請問樓主,對於以上貧困落後的英國殖民地國家,你有什麼說法?
J. 英鎊是非常值錢的,英國工作賺的是英鎊,英國的哪個行業最賺錢
英鎊的匯率一直都處於很高的地位。很多人對英國的生活很好奇,總會覺得英國公司的工資肯定都很高,畢竟英鎊那麼貴。還有人會猜測這種年代久遠的帝國會總是放假休息,帶薪休假的次數很多。
英國的首相的工資是15萬英鎊左右,而英國女王的年收入卻能達到6000多萬英鎊,據說每年還不太夠用,女王經常跟英國的匯豐銀行貸款。倫敦的薪資和工作機會比其他英國城市要更有優勢,畢竟是英國的首都。
在倫敦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富豪,不僅有英國本土的富豪,還有非常多的來自中東和俄羅斯或土耳其等國家的土豪。
他們拉高了整個的收入平均值,但是跟我國的北上廣深的很多年輕人一樣,有很多在倫敦工作的外地年輕人,即使自己年入幾萬英鎊卻也還是月光族。
倫敦什麼都貴,吃飯貴,坐地鐵貴,租房貴,喝水也貴。超市裡的瓶裝水比牛奶還貴。所以很多英國人外出逛街時習慣喝鮮奶代替喝礦泉水。
打車費更貴,有時打幾次出租就夠一張火車票了。總之,沒有錢不要去倫敦。如果你打算來英國讀書或者是工作,不建議首選倫敦,畢竟成為一個倫漂還是北漂都沒大差別。除非你已經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備。
英國和德國誰更發達? 英國和法國有何不同? 在英國生活是種什麼感覺 英國北部八大著名城市介紹 英國和美國相比 誰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