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英國航母列表
英國二戰時的航母數量在所有交戰國中排名第二(31艘以上,僅次於美國)。
具體分別為:
大中型航母:暴怒號、勇敢號、光榮號、皇家方舟號、光輝號、勝利號、可畏號、不屈號、無敵號、鷹號;
輕型航母:獨角獸號、巨人號、復仇號、尊敬號、戰神號、光榮號(62/R.62
)、海洋號、凱旋號、特修斯號、帕爾修斯號、勇士號、庄嚴號、華麗號、可怕號、列維坦號、有力號、仙座號、半人馬號、英格蘭號、競技神號、壁壘號
美國二戰時的航母數量在所有交戰國中排名第一
埃塞克斯級:共24艘
列剋星敦級:2艘
獨立級:9艘
塞班級:2艘
中途島級:三艘
護航航空母艦(共建造了124艘護航航空母艦,其中有38艘提供給了英國皇家海軍)
博格級
11艘
其中「攻擊者」提供給英軍
卡薩布蘭卡級49艘
桑加蒙級4艘
科芒斯曼特灣級
19艘
B. 英國現役航空母艦有哪幾艘
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系列,現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無敵級航母艦長210米,寬36米,吃水6.5米,排水量20600噸,動力裝置為4台TM-3B型燃汽渦輪機,總功率11.2萬馬力,航速28節。無敵級航母飛行甲板長167.8米,寬13.4米,可搭載9架「鷂式」戰斗機、3架「海王」式MK2A空中預警直升機和9架「海王」式HAS-MK6反潛直升機。「無敵」級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滑躍」跑道,所謂滑躍起飛,就是將飛行跑道前端約27米長的一段做成平緩曲面,向艦首上翹,「無敵」號和「卓越」號的上翹角度為7度,「皇家方舟」號為12度,「海鷂」艦載機通過滑躍甲板起飛,在滑跑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可使飛機載重增加20%;載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使滑跑距離減少60%。 2005年8月3日,英國皇家海軍旗艦——「無敵」號航空母艦在這里黯然提前退役。退役後的「無敵」號將被封存,可在50天內重新作好戰斗准備。到2010年,它將被出售。為重新打造「全球艦隊」,英法兩國正共同研製新型航母,新航母排水量6萬噸,最多可搭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50架。建成後,它將成為歐洲各國海軍中最大的航母。英軍的兩艘新航母將分別於2012年和2015年服役,
C. 二戰英國航母
這個問題太大了,二戰英國主要四級航母,加上護航航母一共32艘。
一、攻擊者級護航航空母艦
1,簡介
該級艦與後續的埃米爾級同屬於美製博格級護航航空母艦。攻擊者級採用的是C3商船的船體,但是與前幾級基於C3船體的護航航空母艦相比改造幅度更大。它與復仇者級相比其有更大的機庫、更長和更耐用的飛行甲板、更好的防護和使用了渦輪機作為動力(而非柴油機)。它與前幾級的護航航空母艦相比還增加了一座飛機升降機。該級艦的機庫甲板是原來商船的主甲板。在該級艦建造過程中還為未來安裝4聯裝40mm高炮留出了空間,同時在建造期間安裝的單聯裝20mm高炮也被雙聯裝20mm高炮取代。
性能數據
滿載排水量:15,390噸、14,170噸
標准排水量:11,420噸
全長:495.67英尺
型寬:69.5英尺
吃水:25.5英尺
飛行甲板長:466.67英尺
飛行甲板寬:78.45英尺
鍋爐:2台F.W.型D-285psi577F鍋爐或4台海軍3缸鍋爐
主機:1台Allis-Chalmers或Westinghouse85轉Parsons渦輪機
槳軸:1
馬力:8,500-9,350軸馬力
續航能力:26,340海里@15節、23,664海里@17節
最大航速:18(商船)、16.5(最大17.6)
甲板裝甲:6英寸木製飛行甲板
主炮:2門5英寸/38倍徑火炮(2X1)
重型高炮:16門40mmBofors高炮(8X2)
輕型高炮:20門20mmMk5Oerlikons(20X1)
載機:18-24架(復仇者、劍魚或梭魚+野貓、F4U或地獄貓)
對空雷達:Type291(1944年加裝)
對海雷達:Type132、Type272A/S、Type86TBS
航海雷達:無
火控雷達:無
艦員:908水手&空地勤人員
二,勇敢級航空母艦「勇敢」號航空母艦
概況
英國皇家海軍的勇敢級航空母艦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建造的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的一號艦「勇敢」號和二號艦「光榮」號改裝而來。這種大型輕巡洋艦航速快,火力強(標准排水量16500噸,航速32節,裝備4門15英寸口徑主炮),但是裝甲只相當於同期輕巡洋艦的防護水平,後來證明這種軍艦幾乎難以使用。按照1922年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條約准許各締約國利用規定必須廢棄的主力艦船體改裝兩艘3萬3千噸級航空母艦。但是英國方面並沒有現成合適用來改裝的船體,英國海軍於1924年選中「勇敢」號和「光榮」號改建為航空母艦(即勇敢級航空母艦)。勇敢級航空母艦與在1922年6月到1925年8月期間進行改裝的暴怒號航空母艦(最初是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的三號艦,1918年建造中途被改造為航空母艦)類似的設計,但做了些改進。
勇敢級航空母艦擁有了全通式的飛行甲板,雙層機庫,上層機庫前有個短距的飛行甲板,用於飛機直接從機庫中起飛(後來證明並不實用)。但是與「暴怒」號不同的是在艦體右舷裝備了艦橋、桅桿和煙囪一體化的島型上層建築,飛行甲板也做了相應改進。與同期美國、日本用條約規定廢棄的主力艦船體改造的較大型的航空母艦相比,較小型的勇敢級航空母艦顯示了在條約時代使用更多較小型航空母艦的種種優點。但也有明顯的缺點:搭載飛機的數量較少,艦用和飛機用的燃油貯油量小。該級兩艘航空母艦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部損失。
[編輯本段]各艦概況
艦名:勇敢(HMS COURAGEOUS)
建造船廠:阿姆斯特朗(Elswick)船廠
開工日期:1915.3.29;下水日期:1916.2.5;完工日期:1916.11.4
備註:最初作為大型巡洋艦建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快速布雷艦和訓練艦
1921年除役,預定拆毀
1924.6.12-1928.5.5期間在達文波特船廠改裝為航空母艦,1928年2月21日在改裝結束前重新服役。
1939.9.17 被德軍潛艇U-29擊沉於愛爾蘭西南FastRock海域附近
艦名:光榮(HMS GLORIOUS)「光榮」號航空母艦
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Belfast)船廠
開工日期:1915.5.1;下水日期:1916.4.20;完工日期:1917.10.14
備註:最初作為大型巡洋艦建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訓練艦
1921年除役,預定拆毀
1924.2.1-1930.3.10期間在達文波特船廠和羅塞斯改裝為航空母艦
1934.5.1-1935.7.23期間進行進一步改裝
1940.6.8 被德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與格諾森瑙號擊沉於挪威海域
性能數據
設計排水量:16,500噸(巡洋艦);19,230噸(改為航空母艦後)
滿載排水量:22,690噸(巡洋艦);27,000噸(改為航空母艦後)
全長:239.6米/水線長:229.6米
型寬:24.7米(設計時);27.3米(改裝後)
吃水:7.6米
飛行甲板:長213米;寬24.3米
動力:18台Yarrow鍋爐,Parsons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90,000軸馬力,槳軸4
最大航速:32節(設計時);30.5節(預期改裝後),實際29.5節
續航能力:5,850海里/16節
側舷裝甲帶:2英寸-3英寸(51-76mm)垂直(設計時);3英寸-1.5英寸(76-38m)(改裝後)
甲板裝甲:1.5英寸-0.75英寸(38-19mm)(設計時);2英寸-0.75英寸(51-19mm)(改裝後)
機庫裝甲:1英寸(25mm)
火炮:16門4.7英寸(120mm)/40倍徑QFMkVIII(16×1);單聯裝炮塔16座(改裝後);16門4.7英寸(120mm)/40倍徑QFMkVIII(16×1);單聯裝炮塔16座(1939~1940)
防空炮:2門76mm(12磅)QFHAMkI(2×1);單聯裝炮塔2座(設計時);4門40.5mm(2磅)/40倍徑MkVIII(4×1);單聯裝炮塔4座(改裝後);24門40.5mm(2磅)/40倍徑MkVIII(3×8);8聯裝炮塔3座;4門40.5mm(2磅)/40倍徑MkVIII(4×1);單聯裝炮塔4座(1939~1940)
載機:24-48架(最後一次改裝後)
艦員:1100-1200(作為航空母艦)
三,光輝級航空母艦
光輝級航空母艦(ILLUSTRIOUS CLASS)是英國海軍建造的一型航空母艦。
概況
光輝級航空母艦是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設計的一級新型航空母艦,1936年英國通過建造兩艘2萬3千噸級航空母艦預算。1937年海軍預算中計劃建造另外兩艘同級航空母艦。這一新型航空母艦與之前英國建造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有很大不同,機庫和飛行甲板都有裝甲防護。因為英國皇家海軍認為其將在北海和地中海岸基飛機的航程內作戰,而英國的艦載機卻不具備陸上戰斗機的優良性能,為抵禦轟炸機的優勢英國海軍決定給航空母艦盡可能提供有效的保護。
光輝級航空母艦排水量與「皇家方舟」號大體相當。飛行甲板比「皇家方舟」號短18米。其最大的特點:採用裝甲飛行甲板,以抵禦450公斤炸彈的攻擊。光輝級航空母艦獨特的裝甲飛行甲板設計為其提供了很強的生存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實戰經驗驗證了這一點。但作戰實踐暴露了最大缺點:艦載機數量不足。與「皇家方舟」號擁有雙層兩座機庫不同,光輝級只有一層機庫,艦載機只有36架,曾遭到激烈批評。其實這個缺陷不象想的那樣嚴重,後來,改進了飛機的搭載方法,增加了飛機的搭載量。「不撓」號在建造過程中,對原設計做了改進,在原設計機庫下面加了半層機庫,削減機庫的側壁裝甲,並把機庫高度從4.88米減到4.27米。與此同時,1938年和1939年預算中擬定建造同級兩艘航空母艦的計劃,基於上述原因被撤銷。在後續改進型上,增加排水量,第二層機庫加大從而增加了載機數量。光輝級航空母艦為了提高防空能力,在飛行甲板邊緣四角各配置了兩座114毫米高炮炮塔。裝有79Z型對空警戒雷達。
[編輯本段]同級各艦概況
光輝級航空母艦同級艦4艘。1937年初,1936年預算計劃建造的兩艘同級艦「光輝」號和「勝利」號動工,1939年下水。同年1937年預算中計劃建造另外兩艘同級艦「可畏」號和「不撓」號(改進型)動工,「可畏」號趕在「勝利」號之前下水,「不撓號」在1940年下水。
光輝號(HMS Illustrious R.87)
建造船廠:維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廠(Barrow),1940.5.21完工。
「光輝」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多次受傷。
1940年11月「光輝」號的艦載機空襲塔蘭托,擊沉戰列艦1艘,擊傷戰列艦3艘。重創了義大利艦隊。
1941年1月「光輝」號在馬爾他以西海域被德國俯沖轟炸機命中6顆炸彈,駛往美國諾福克船廠修理至11月。
1944年「光輝」號駛抵錫蘭,與美國「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組成第70特混艦隊在東印度群島作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光輝」號加入英國太平洋艦隊編入第57特混艦隊參加了進攻日本的作戰。沖繩戰役期間遭到神風自殺飛機攻擊而受傷。
1947年進入後備役,1948年重新服役作為訓練航空母艦
1954.12.15退役;1956.11.3出售解體
勝利號(HMS Victorious R.38)
建造船廠:沃爾森德船廠(Vickers),1941.5.15完工。
「勝利」號服役後加入英國本土艦隊。1950年-1958年進行現代化改裝後的勝利號
1941年5月,「勝利」號參加圍殲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的作戰行動。
1942.11.20租借給美國海軍,在諾福克船廠進行改裝。1943.2-1943.8期間加入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太平洋戰區作戰。
1944年4月3日,「勝利」號參與「鎢作戰」,重創躲在挪威峽灣中的德國戰列艦「提爾皮茨」號(Tirpitz)。
四,巨人級輕型航空母艦
1.簡介
所屬國家:英國
武器分類:航空母艦
軍種分類:海軍
排水量:18,300 噸(滿載);
尺度:192x24.4x7米;
最大尺度:211.8x24.4x7米;
動力:蒸汽輪機,4台鍋爐,2軸,40,000馬力,25節;
編制:1300 人;
武器:6組2 pound 防空炮,32門20mm防空炮或12—21門40mm防空炮;
載機:37架。
2.項目:
該級航母曾大量建造,性能介於艦隊航母和護航航母之間。航母的設計適合所有大船廠,特別是商船船廠和沒有航母建造經驗的船廠。該級航母的大多數因建造時間太遲,沒有在二戰中發揮作用,但許多艘在戰後出現在國外海軍中。
3.設計:
設計目標是簡單和易於建造。單層機庫,沒有裝甲,輕型防空炮,採用巡洋艦主機。
4.更改:
較早的艦安裝了20mm炮,但後來的艦採用了更有效的40mm炮。該級艦的兩艘為航母支援艦,不能起降飛機。
5.使用:
有幾艘在戰爭後期部署在太平洋,但沒參加什麼作戰行動。戰後,該級航母扮演各樣的角色;一線戰斗航母,試驗航母,訓練航母等。
[編輯本段]相關資料
巨人號輕型航母(Colossus)由Vickers-Armstrong, Tyne 建造。1942年6月1日開工,1943年9月30日下水,1944年12月16日完工。1945年進入太平洋,但戰爭即將結束。1946年放回英國,同年7月23日退役,1946年8月6日租界給法國。1949年開始經常部署在中印地區海域。1951年正式賣給法國。1957-58年進行了改裝:增加了狹窄的斜角甲板,彈射器和防空炮拆除。改裝為反潛/訓練航母。1968 年再次進行了改裝,改裝後主要擔負反潛任務,配備24架反潛直升機。1974年1月22日退役,隨後賣出。1978年拆毀.
除此之外還有個鷹級,不過造艦計劃取消了。
希望幫到你,還有問題就追問我。
D. 英國有幾個航空母艦
截止2020年7月,英國有3個航空母艦。
1、無敵級航空母艦
無敵級航空母艦(英文:),是英國皇家海軍隸下一型搭載短距/垂直起降飛機的小型航空母艦,是英國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主力軍艦。
2、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英文:QueenElizabeth-classaircraftcarrier),是英國皇家海軍隸下的一型航空母艦,是一型採用傳統動力,短距滑躍起飛並垂直降落的雙艦島多用途航空母艦。
3、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
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英文:HMSPrinceofWales),是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2號艦,是英國第八艘取名為威爾士親王的軍艦。
(4)英國出售多少航母擴展閱讀: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計劃建造兩艘,總造價約五十億美元,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2009年7月7日開工,2014年7月4日下水,2017年12月7日服役,預計2018年開始飛行試驗,2020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二艘同樣取名為「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軍艦。
2號艦「威爾士親王」號於2011年5月開工,2017年12月21日下水,因預算問題服役時間已推遲,於2019年12月10日開始服役。
E. 二戰英國一共有多少航母美國呢要具體點的!
英國二戰時的航母數量在所有交戰國中排名第二(31艘以上,僅次於美國)。
具體分別為:
大中型航母:暴怒號、勇敢號、光榮號、皇家方舟號、光輝號、勝利號、可畏號、不屈號、無敵號、鷹號;
輕型航母:獨角獸號、巨人號、復仇號、尊敬號、戰神號、光榮號(62/R.62 )、海洋號、凱旋號、特修斯號、帕爾修斯號、勇士號、庄嚴號、華麗號、可怕號、列維坦號、有力號、仙座號、半人馬號、英格蘭號、競技神號、壁壘號
美國二戰時的航母數量在所有交戰國中排名第一
埃塞克斯級:共24艘
列剋星敦級:2艘
獨立級:9艘
塞班級:2艘
中途島級:三艘
護航航空母艦(共建造了124艘護航航空母艦,其中有38艘提供給了英國皇家海軍)
博格級 11艘 其中「攻擊者」提供給英軍
卡薩布蘭卡級49艘
桑加蒙級4艘
科芒斯曼特灣級 19艘
F. 現在各國各有多少航母
1. 美國
美國海軍現有2型3級12艘大型航空母艦,其中包括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3艘、企業級核動力航母1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鷹」號母港設在海外的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外,其餘11艘的母港均在美國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艦基地。
美海軍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準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18個月,並各佔1/3時間。因此,正常情況下,美海軍現役12艘航空母艦,有1/3在海灣地區、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區執勤或擔負作戰任務,1/3進行海上訓練,另有1/3在港內休整或進廠維修保養。當然,戰時其訓練、休整和維修周期會縮短,能執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母艦將比平時增加50%至1倍左右,可能會集結6-8艘航空母艦投入作戰。目前部署如下:
CV63「小鷹」號常現動力航母該艦為小鷹級首艦,1961年4月服役,常駐西太平洋執勤;標准排水量60100噸,艦長323.6米;飛行甲板長318.8米、寬76.8米;動力裝置為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28萬馬力;航速32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可搭載各型飛機80-90架;編制5480人;當時造價為2.652億美元,設計使用壽命30年。該艦原是作為重型攻擊航空母艦設計建造的,1973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87年至1991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服役期延長15年,滿載排水量增至83960噸。「小鷹」號服役後一直在太平洋艦隊,長期以聖迭戈海軍基地為母港,參加過越戰,多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海灣執勤,1998年7月接替退役的「獨立」號航母部署至日本橫須賀、常駐西太平洋。目前,該艦由美海軍第7艦隊第5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5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6架,包括F-14戰斗機14架、F/A-18戰斗/攻擊機36架、EA-6B電子戰機和E-2C預警機各4架、S-3B反潛機8架、SH-60F反潛直升機6架、HH-60H救援直升機和ES-3電子偵察機各2架,計劃於2008年退役。
CV64「星座」號為小鷹級航母的第2艘,1961年10月27日加入太平洋艦隊服役,性能與「小鷹」號一樣。該艦服役後一直以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為母港。1964年8月4日美軍挑起「北部灣」事件後,「星座」號航母便於次日出動艦載機轟炸北越,是美軍發動全面侵越戰爭後第一艘參戰的攻擊航母。此後,「星座」號於1975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90年至1993年完成了延長服役期的改裝,並計劃於2003年退役。該艦目前隸屬於太平洋艦隊,艦上搭載第2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6架,通常由2艘導彈巡洋艦、3艘驅逐艦、1艘導彈護衛艦。2艘核潛艇和1艘快速戰斗補給艦擔負護航。
CV67「肯尼迪」號這是小鷹級航母的第4艘,也是美國建造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F•肯尼迪命名,母港設在美國東海岸佛羅里達州的海波特海軍基地。該艦於1964年至1967年建造,1968年9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與前3艘同級艦相比,「肯尼迪」號的機庫和飛行甲板布置有改進,斜角飛行甲板由傾斜11度20分改為11度,機庫由長225米、寬30米改為長210米、寬32米,結構更趨合理,滿載排水量減至80940噸。該艦曾參加了對古巴的海上封鎖,並於1990年9月14日至199年3月12日連續6個月部署在波斯灣,是參加海灣戰爭時間最長的美國航母。1993年至1995年9月進行了延長服役期改裝,之後轉入海軍後備隊,擔任訓練航母,2000年又回到大西洋艦隊轉為現役航母,現在是美國海軍唯一一艘訓練航母,主要用於訓練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同時電可以進行現役部署,執行作戰任務,計劃2018年退役,屆時將有50年的服役史。
CVN65「企業」號為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1958年至1960年建造,當時造價為4.5億美元,1961年11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艦隊,1990年至1994年進行為期4年的更換核燃料和現代化改裝,之後加入大西洋艦隊,目前母港設在弗吉尼亞州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諾福克。該艦標准排水量73570噸,滿載排水量93970噸,全艦長342.5術,飛行甲板寬76.88米,載機約90架,由8台A2w型核反應堆為4台齒輪傳動式汽輪機提供蒸汽,航速33節,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20萬海至。1964年8至10月,「企業」號航母在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長灘」號和「班市裡奇」號的護航下,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動力特混艦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沒有加油和再補治,歷時64天,總航程32600海里,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開創了航空母艦發展的新紀元。該艦曾參加對古巴的海上封鎖以及越南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先後四次更換核燃料。現隸屬於大西洋艦隊,執行任務時搭載第3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8架。
CVN68「尼米茲」寫這是繼「企業」號之後的第二艘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以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命名,1968年動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87年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設在布雷默頓,1998年3月進入位於諾福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歷時3年的大修,計劃2002年完成。該艦標准排水量74042噸,滿載排水量91487噸,總長333米,飛行甲板,寬76.8米,由2座A4W型壓水式核反應堆提供動力,28萬馬力,航速30節以上,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運行13年,續航力達80-100萬海里,可載各型艦載機90-100架,編制艦員5930人。「尼米茲」導採用了功率更大、結構更完善、壽命更長的A4W型核反應堆,並裝備了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和「海麻雀」艦空導彈,服役時間可長達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該艦隸屬太平洋艦隊,搭載第9艦載航空聯隊,從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出發。橫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熱的波斯灣執勤3個月,參加了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然後又穿越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達美國東海岸的梅波特海軍基地,在175天內環球航行一周。
CVN69「艾森豪威爾」號為尼米茲級的第2艘,以美國第34任總統命名,性能與「尼米茲」號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曾參加波黑戰爭空襲波黑塞族武裝,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灣執勤。該艦目前隸屬太平洋艦隊,搭載第7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80架。
CVN70「文森」號該艦以二戰前海軍的堅定支得者美國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主席「卡爾•文森」命名,性能與尼米茲級前二艘一樣,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艦隊,母港為布雷默頓海軍基地。該艦曾多次在海灣執勤,參加過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目前由第3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11艦載航空聯隊,裝奮各型飛機78架。
CVN71「羅斯福」號是尼米茲級的第1艘,以美國第26任總統命名,性能略有改進,滿載排水量增至97574噸,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該艦曾參加海灣戰爭,1999年又參加了科索沃戰爭,在同級艦中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目前搭載第8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80架.並由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核潛艇和1艘快速戰斗支援艦擔負護航。
CVN72「林肯」號以美國最受擁戴的林肯總統命名。性能進一步改進,裝載2900噸航空彈葯和350萬加侖航空汽油後,滿載排水量達102000噸,是世界上第一艘超過10萬噸的航空母艦。該艦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艦隊,1990年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由諾福克移至華盛頓州的埃弗雷特。目前由,搭載第14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78架,配屬2艘導彈巡洋艦、6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核潛艇和3艘後勤艦,正在波斯灣執勤,每天出動艦載機對伊拉克進行空中監觀和封鎖。
CVN73「華盛頓」號以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命名,性能與「林肯」號一樣,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目前隸屬於第2巡洋艦驅逐艦大隊,搭載第17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78架,正在地中海執勤,由導彈巡洋艦「諾曼底」號、驅逐艦「布里斯科」號和「加農」號、護衛艦「辛普森」號、核潛艇「安納波利斯」號和「阿爾巴尼」號、快速戰斗支援艦「供應」號擔負護航。
CVN74「斯坦尼斯」號,這是尼米茲級的第7艘,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軍第一艘裝備IT-21「21世紀信息技術」系統,實現網路化的現代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也得到進一步改進,一次加註核燃料可連續運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內只需要換一次核燃料。該艦加入現役後先部署在大西洋艦隊,1998年8月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聖迭戈海至基地。2000年上半年,該艦搭載第9艦載航空聯隊各型飛機74架,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灣進行為期6個月的海外執勤。
CVN75「杜魯門」號為美海軍20世紀最後服役的航母,造價高達45億美元。該艦以美國第33任總統命名,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目前,該艦正在中大西洋進行作戰部署前的最後一次海上訓練,由第2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3艦載航空聯隊的飛機74架。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編隊,是美國國防部為「打贏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戰區戰爭」而確定的最低標准。在21世紀初,美海軍將繼續維持這一計劃,到2008年,等10艘尼米茲級航母CVN77將接替「小鷹」號;而在研的CVNX級將於2006年開始建造,2013年接替「企業」號;第2艘CVNX級航母將於5年後取代「肯尼迪」號,屆時,美海軍航母將全部核動力化。
2. 俄羅斯。目前,隸屬於北方艦隊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艦長306.3米,艦寬37米,吃水9.87米,動力裝置為4台蒸汽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29節,標准排水量53000噸,滿載排水量67500噸,這個數字也使它成為了俄羅斯海軍現役艦艇中噸位最大的艦只。庫茲涅佐夫號的最大特點就是,它既有艦隊型航母所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庫茲涅佐夫號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其飛行甲板長304.4米,寬72米,庫茲涅佐夫號上可裝載飛機40架(戰時可擴張至60架),包括有蘇-33戰斗機、蘇-25攻擊機、卡-27反潛直升機和卡-29RLD預警直升機等。
3. 法國。「克萊蒙梭」級的首艦「克萊蒙梭」號於1955年11月在布勒斯特船廠開工,1957年12月下水,1961年11月建成服役,於1997年7月退役。第2艘R99「福煦」號於1960年7月下水,1963年7月服役,2000年退役後出售給巴西海軍。 「戴高樂」號是法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中型航空母艦,也是法國海軍目前唯一一艘現役航空母艦,於1983年5月開工建造,1994年下水,2000年9月正式服役。「戴高樂」號航母艦長261.5米,艦寬31.5米,吃水8.5米,標准排水量35500噸,滿載排水量為39680噸,「戴高樂」號的動力裝置為2座K-15一體化循環壓水堆,總功率為76200馬力,核反應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5年以上。「戴高樂」號航母實際重量竟然比設計初的標准整整超重了10%,由此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其航速達不到設計標准,其僅僅27節的航速使其「摘取」世界航速最低的航空母艦的桂冠。飛行甲板長261.5米,寬64.4米,可搭載「陣風」M型戰斗機、E-2C鷹眼預警機和NH-90直升機等各種艦載機40餘架。它的作戰能力僅次於美國的大型核航母,在世界海軍中排在第二個檔次。法國原來的計劃是建造2艘該級航母來代替即將退役的2艘「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但迄今只有「戴高樂」號1艘入役。
4. 英國。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系列,現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無敵級航母艦長210米,寬36米,吃水6.5米,排水量20600噸,動力裝置為4台TM-3B型燃汽渦輪機,總功率11.2萬馬力,航速28節。無敵級航母飛行甲板長167.8米,寬13.4米,可搭載9架「鷂式」戰斗機、3架「海王」式MK2A空中預警直升機和9架「海王」式HAS-MK6反潛直升機。「無敵」級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滑躍」跑道,所謂滑躍起飛,就是將飛行跑道前端約27米長的一段做成平緩曲面,向艦首上翹,「無敵」號和「卓越」號的上翹角度為7度,「皇家方舟」號為12度,「海鷂」艦載機通過滑躍甲板起飛,在滑跑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可使飛機載重增加20%;載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使滑跑距離減少60%。 2005年8月3日,英國皇家海軍旗艦——「無敵」號航空母艦在這里黯然提前退役。退役後的「無敵」號將被封存,可在50天內重新作好戰斗准備。到2010年,它將被出售。為重新打造「全球艦隊」,英法兩國正共同研製新型航母,新航母排水量6萬噸,最多可搭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50架。建成後,它將成為歐洲各國海軍中最大的航母。英軍的兩艘新航母將分別於2012年和2015年服役,
5. 巴西。「聖保羅」號航空母艦是2000年巴西從法國購買的「福煦」號,是目前巴西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該艦原是1963年進入法國海軍服役的「福熙」號,排水量為3.278萬噸,艦長265米,寬31.7米,可搭載固定翼戰斗機37架、直升機2架。該艦可載水兵1300名。 「米納斯吉拉斯」號。原屬英國「巨人」級,原名「復仇者」號,1942年 建造,1945年在英國海軍服役,1956年巴西購買後進行了改裝。1960年12月編入巴西海軍服役。
6. 印度:3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蘇聯建)。1957年,印度從英國購買了「維克蘭特」號航母(巨人級),1997年1月「維克蘭特(Vikrant)」號退役。2004年,印度購買了俄羅斯退役的「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
7. 泰國:1艘「加克里•納呂貝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該艦由西班牙Izar造船公司建造,1992年7月簽訂建造合同,在西班牙Izar造船公司的El Ferrol 造船廠建造,1994年7月開工,1996年1月下水,1997年3月服役。該艦與西班牙的「Principe de Asturias」航母相似。排水量:11486噸滿載,最大航速:26海里/時(僅用柴油動力時為16海里/時),巡航時速:16海里/時,最大航程:10000海里(航速12海里/時),全艦長度:182.6米,飛行甲板:174.6 ×27.5米,艦載機:固定翼飛機- 6架AV-8S 「鷂式」;直升機-6架S-70B「海鷹」。
8. 西班牙:1艘「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常規動力航母。1967年,西海軍向美國租借了二戰老航母「迷宮」號,後於1973年正式買入,但「迷宮」號已經是老態龍鍾了。1979年10月,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開工建造R11「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 1988年5月3日正式進入海軍服役。全長195.5米,寬24.3米,吃水9.4米,滿載排水量16900噸,全通式飛行甲板長175.3米,寬29米,滑躍起飛跑道前部的躍升角為12度。其動力裝置為2台LM-2500燃汽輪機,總功率46400馬力,最大航速27節,續航力為6500海里/20節。它平時載機22架,包括10架AV-8B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6架「海王」直升機和2架「海王AEW」預警直升機以及4架AB-212直升機;但在緊急情況下可載機37架,其中17架放在機庫中,20架放在甲板上。該艦編制艦員600人,另有230名航空人員。
9. 阿根廷。二戰結束後,英國將四艘「巨人級」航母出售給荷蘭,澳大利亞,巴西,印度。荷蘭買入 「尊敬」後,1968年鍋爐艙起火,造成重大損害,因此准備將其退役。阿根廷購買,1969年 2月在阿海軍中服役,取名:「五月二十五日」。
馬島戰爭開始後,准備使用該航母,但由於年久失修,動力嚴重不足,航速太低(遠達不到宣稱的22.5節速度),航母迎風力太小,導致攻擊機無法起飛,在其「貝爾格拉諾」巡洋艦被英國核潛艇擊沉後,考慮到「巨人級」航母基本不具有抗沉設計與結構,因此退出戰場。排水量 19896噸(滿載)。長211.3米,寬24.4米。主機2台蒸汽輪機,航速:24節。艦載機:12架「超軍旗」戰斗機、6架S-2E「追蹤者」反潛機、 4架SH-3D「海王」反潛直升機、l架A-103「雲雀」—Ⅲ直升機。
10. 義大利。輕型航母C551「加里波第」號,1987年8月正式服役。「加里波第」號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標准排 水量10100噸,滿載排水量13370噸,可停放6架AV-88鷂II式垂直起降飛機或6架SH-3D海王直升機,全艦編制825人。2004年7月底,義大利新航母「凱沃爾」號下水,「凱沃爾」號能供12架直升機和8架「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起落,也可搭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聯合攻擊戰斗機」。
2001年7月17日,泛安科納造船公司開始為義大利新航母切割鋼板,該航母按計劃將於2007年服役。將命名為"安德烈婭•多里亞"號。
該航母排水量約22500噸,長235米,大小約為"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航母的兩倍。該航母可容納1290人,包括450名兩棲作戰隊員。艦載機初定AV-8B"鷂"Ⅱ式飛機和已經在"加里波第"號航母上使用過的垂直短距起降(STOVL)飛機,以及EH工業公司的EH-101直升機。懸而未決的是關於未來採用固定翼飛機的決定,一種解決方案是採用聯合攻擊機的垂直起降型。
有消息說韓國的輕型航母已於7月12日下水,但從資料看,一是才1萬多噸,二是目前尚沒有確定艦載機,三是編隊艦艇不明,因此,更象是一艘兩棲作戰艦,而是航母。而日本的所謂航母,目前只能叫大型運輸艦,而不能叫航母,雖然其是按航母的標准建造的。
另外阿根廷的航母現已退役,所以已經不是航母國家了。現在擁有航母的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義大利、西班牙、巴西、泰國共9個國家!
G. 二戰英國一共有多少航母美國呢要具體點的!
英國二戰時的航母數量在所有交戰國中排名第二(31艘以上,僅次於美國)。
具體分別為:
大中型航母:暴怒號、勇敢號、光榮號、皇家方舟號、光輝號、勝利號、可畏號、不屈號、無敵號、鷹號;
輕型航母:獨角獸號、巨人號、復仇號、尊敬號、戰神號、光榮號(62/R.62
)、海洋號、凱旋號、特修斯號、帕爾修斯號、勇士號、庄嚴號、華麗號、可怕號、列維坦號、有力號、仙座號、半人馬號、英格蘭號、競技神號、壁壘號
美國二戰時的航母數量在所有交戰國中排名第一
埃塞克斯級:共24艘
列剋星敦級:2艘
獨立級:9艘
塞班級:2艘
中途島級:三艘
護航航空母艦(共建造了124艘護航航空母艦,其中有38艘提供給了英國皇家海軍)
博格級
11艘
其中「攻擊者」提供給英軍
卡薩布蘭卡級49艘
桑加蒙級4艘
科芒斯曼特灣級
19艘
H. 英國有幾艘航母
到目前為止,英國共有航母3艘,擁有航母的數量與印度和義大利相同。
I. 請問二戰時期英國建造了多少艘航母
二戰英國航母大全,資料太多,粘不下,看網址吧
暴怒號
載機:27-36架
1948.1月出售拆毀
勇敢級
艦名:勇敢;1939.9.17於愛爾蘭西南Fastnet Rock附近被德軍潛艇U-29擊沉
艦名:光榮;1940.6.8:被德軍沙恩霍斯特號與格諾森瑙號戰列巡洋艦擊沉於挪威水域
皇家方舟號
載機:最高可裝載60架
1941.11.13被德軍U-81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在拖往直布羅陀途中沉沒(沉沒位置位於直布羅陀東140英里處)
光輝級
載機:35架 (設計)
艦名:光輝(R.87);
1954.12.15:除役,1956.11.3:出售拆毀
艦名:勝利(R.38);
1968年除役,1969年出售拆毀
艦名:可畏(R.67);
1950年報廢,1956年拆毀
不屈號
載機:43 架(設計時)
1953.11.26:退役,1955.10.10:出售拆毀
鷹II級
載機:最大100架 二戰時期的艦載機(設計時)、改裝前實際裝載78架二戰時期的艦載機、41-53噴氣戰斗機(鷹號改裝後)、38-41噴氣戰斗機(皇家方舟號改裝後) 、直升機改裝後最大9架
艦名:鷹(R05,原名大膽);
1972.1.25:除役,1978.6.10:出售拆毀
艦名:皇家方舟(R09,原名無敵);
備註:1946.1月重新命名為皇家方舟號
1978.12.4:除役,1980.2.15日出售解體
艦名:鷹(R94 Eagle);
備註:1946.1.5:建造計劃取消
輕型航空母艦
獨角獸號
載機:一座彈射器(用於水上飛機)、36架艦載機(包括攜帶的水上飛機)
朝鮮戰爭中重新作為航母使用,隨後解體
巨人級
載機:37架
艦名:巨人(15/R.61);
1946.8.6:租借給法國,1951年出售給法國,1974.1.22:退役,隨後拆毀退役
艦名:復仇(R.71 );
備註:1952.11.13租借給澳大利亞,1955.8.13退役
1956.12.12出售給巴西s,重命名為Minas Gerais號
1991-1993改裝refit
1993.11重新服役重新服役
預期服役到2005年
艦名:尊敬(04/R63/04);
備註:1947.3.30從皇家海軍退役並於1948.5出售給荷蘭皇家海軍命名為卡爾.杜爾曼號
1968.10.8出售給阿根廷,重命名為德.馬約號
1999年出售拆毀
艦名:戰神(D.76/R.76/A.198);
備註:前埃尼安號
1946年退役
1954.10出售拆毀
艦名:光榮(62/R.62 );
備註:1956年退役
1956-1961預備役,1957年損毀,1961年解體
艦名:海洋(68/R.68 );
備註:1957.4.2退役
1958.3損毀,1962年拆毀
艦名:凱旋(16/R.16/A.108)
備註:1956年退役
1962年重新服役,1975年退役 ,1981年拆毀
艦名:特修斯(64/R.64);
備註:1956.12.21退役
1962年拆毀
艦名:帕爾修斯(D.51/R.51/A.197);備註:原英仙座號
1954年退役
1958年拆毀
艦名:勇士(31/R.31 );
備註:原勇敢號
1946-1948租借給加拿大皇家海軍
1958年從皇家海軍退役
1958.7.4出售給阿根廷,重新命名為獨立號
1971.3.17號出售拆毀
庄嚴級
載機:39架二戰時期艦載機、20架噴氣機
艦名:庄嚴(R.77);
備註:二戰結束後工程暫停
1949.1月出售給澳大利亞,命名為墨爾本號(R 21)
1982.6.30退役 ,但是作為後備役軍艦服役
1984年出售給中國聯合拆船公司(China United Shipbreaking Company)
1985.4.27離開悉尼
艦名:華麗號(R.36);
備註:1948.5.21-1957.6.14服役於加拿大皇家海軍,艦名未變,舷號為CVL.21
1957年返還英國
1961年出售
1965年拆毀
艦名:可怕號(R.93);
備註:1948年出售給澳大利亞,命名為悉尼號(R 17)
1953年改為訓練艦,後改為快速運輸船
1973年退役 1973
1975.10.30:出售解體
艦名:列維坦號(R.97);
備註:未完成
1967年出售拆毀
艦名:有力(R.95);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開工日期:1943.11.21;下水日期:1945.2.27;完工日期:1957.1.17
備註:1952.4.23背加拿大皇家海軍以21,000,000英鎊收購,在貝爾法斯特改裝後於1957.6.26號交付加拿大皇家海軍(重命名為波拿文都號,聖波拿文都拿義大利神學家和哲學家,他教導說一切藝術和科學的目標都是對上帝的直接反思)
1970.7.3:退役
1971年在台灣拆毀
艦名:仙座(R.49);建造船廠:維克斯-阿姆斯特朗;開工日期:1943.11.12;下水日期:1945.9.22;完工日期:1961.3.4
備註:1957年出售給印度
1961年3.4:交付印度海軍,命名為維克蘭特號(R 11)
1979-1983年改裝
1989年增加階躍飛行甲板
1997.1.31:退役
現作為博物館保存在孟買
半人馬級
巨人級的改進型,在二戰結束後才完工。其中兩艘改為兩棲登陸艦,另外兩艘在完工後不久加裝水壓飛機彈
射器,後改為蒸氣彈射器。其中的競技神號與另三艘差別較大,在服役的末期參加了馬島戰爭。
滿載排水量:26,200 噸 (半人馬號)、27,800 噸 (英格蘭號、壁壘號 和改裝後的半人馬號、競技神號)
設計排水量:20,260 噸 (半人馬號)、22,000 噸 (英格蘭號、壁壘號)、23,000 噸 (競技神號)
全長: 650英尺 (設計時)
水線長:630英尺
型寬:123英尺、120英尺 (半人馬)、127英尺 (半人馬號改裝後)、147.9英尺 (競技神號改裝後)
吃水:27.8英尺
飛行甲板長:732 X 84英尺 5.75度階躍飛行甲板長度 (英格蘭號,壁壘號)、733 X 84英尺 斜角飛行甲板長度 (英格蘭號,壁壘號改裝後、733 X 120英尺 斜角飛行甲板長度 (半人馬號)、744.5 X 144.5英尺 階躍飛行甲板長度 (競技神號)
鍋爐:4台海軍3缸蒸氣鍋爐
主機:Parsons渦輪蒸汽機
馬力:78,000 (英格蘭號、壁壘號)、76,000 (半人馬、競技神號)
續航能力:6,000 海里 @ 20 節 (英格蘭號、壁壘號)、5,040 海里 @ 20 節 (半人馬、競技神號)
槳軸:2
最大航速:28.5 節
甲板裝甲:1英寸-2英寸
主帶裝甲:0.5英寸
防空炮:2座6聯裝Bofors 40 mm 高炮、8座雙聯裝Bofors 40 mm 高炮、4座單聯裝 Bofors 40 mm 高炮、5座雙聯裝 Bofors 40 mm 高炮 (僅裝備競技神號,1966年全部撤裝)、4座雙聯裝 Bofors 40 mm 高炮(英格蘭號、壁壘號改裝後)
其他:4座單聯裝3 磅禮炮
導彈:2座GWS22 海貓導彈 (競技神號1966年改裝後)
載機:直升機30架 (改裝後)、42架(按照二戰標准)、22架(半人馬改裝後)
對空雷達:Type 983、Type 965 對空雷達(半人馬1963年裝備)、Type 963 (競技神號)
對海雷達:Type 960
航海雷達:無
戰斗機控制雷達:Type 982、Type 984 3-D (競技神號)
戰斗機導航雷達:Type 277Q和Type 293Q
聲納:無
艦員:XXX人
艦名:半人馬(R.06);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開工日期:1944.5.30;下水日期:1947.4.22;完工日期:1953.9.1
備註:1955年退役,後一直作為後備役
1971年損毀
1972.8.11出售
1972.9月拆毀
艦名:英格蘭(R.07);建造船廠:斯旺.亨特;開工日期:1944.3.22;下水日期:1947.5.6;完工日期:1954.5.26
備註:作為兩棲登陸艦使用,1973.3.2退役
1973.10.22出售拆毀
艦名:競技神(R.12原巨象號);建造船廠:維克斯-阿姆斯特朗;開工日期:1944.6.21;下水日期:1953.2.16;完工日期:1959.11.18
備註:是半人馬級的改進型號
參加福克蘭(馬爾維納斯)戰爭
1984.4.12:暫停服役
1986.4.19:出售給印度,重新命名為維蘭特號
1987.5.12日在印度海軍重新服役
艦名:壁壘(R.08);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開工日期:1945.5.10;下水日期:1948.6.22;完工日期:1954.11.4
備註:作為兩棲登陸艦使用1976.5月後備役,後作為大型反潛艦使用
1980.3.15日動力艙火災
1981.3.27出售拆毀
http://www.sdzhan.com/bbs/read.php?tid=45795&fpage=0&toread=&page=1
J. 英國目前有多少航母
英國現在沒有服役的航母、但有兩艘在建(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無敵號和皇家方舟號都已退役、現在的卓越號不搭載固定翼戰機、只能算是兩棲攻擊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