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萬個為什麼出自哪裡
也並非伊林的原創,而是來源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詩人約瑟夫·吉卜林詩歌中的一句:「一百萬個怎麼樣,兩百萬個在哪裡,七百萬個為什麼!」這首詩翻譯成俄文後卻變成了「十萬個為什麼」。據懂俄語的科普作家葉永烈分析,這是不同語言的數字表達習慣造成的,在俄語中,「十萬」形容數量很多。
2.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是誰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是作家米·伊林。
《十萬個為什麼》,是已故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於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書,非常簡短,約5萬字。此書不但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50年代,其重印和再版又達高潮,不但開明書店一再印刷,異軍突起的中國青年出版社也接手再版的工作。
米·伊林的作品作為優秀科普作品的典範,對我國科普創作界產生了很大影響。老一輩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長起來的許多科普作家,都從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他的作品活潑而又邏輯嚴謹,趣味是從知識本身中挖掘出來的而不是外加的噱頭,材料豐富而不枝蔓。
作品評價
由於伊林的作品是在20年代寫的,難免受歷史的局限。但是伊林創作所遵循的指導思想、原則和方法,他那高超的寫作技巧、闡述的科學基本原理,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由於科學和歷史的發展,我們今天來看伊林的具體作品,也可以找到一些受歷史局限的不足之處或問題。
3. 《十萬個為什麼》是米伊林寫的嗎
《十萬個為什麼》是米伊林寫的。
米·伊林(1896—1953)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的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著名的科普作品有《十萬個為什麼》、《幾點了》、《白紙黑字》、《桌上的太陽》、《原子世界旅行記》和《在你周圍的事物》等。
內容簡介
《伊林十萬個為什麼》一書這一極富生命力的名稱即取自伊林的著作,而米·伊林則取自獲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作家盧·吉卜林的一句話:「五千個哪裡,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
4.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是誰
《十萬個為什麼(伊林選集
第一分冊)》作者:(蘇)伊利亞·雅科甫列維奇·馬爾夏克
譯者:鄭繽
林在大學時學化學,31歲的他出版第一本書《不夜天》。此後,創作了《十萬個為什麼》、《在你周圍的事物》、《自動工廠》、《原子世界旅行記》、《人怎樣變成巨人》等作品。
伊林寫的《十萬個為什麼》是一本小冊子,大約只有五萬多字。書的副標題是「室內旅行記」。那本書用文學的筆調,帶領讀者在室內旅行,從水龍頭到書櫥到大衣櫃,提出一個個「為什麼」。
5.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米·伊林,他誕生於烏克蘭。他從小酷愛讀書,喜歡大自然,喜愛科學實驗。童年時期曾仔細觀察和研究螞蟻的生活情況,觀察天空和星象。這一切,為他日後用文藝的手法,詩一般的意境、創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礎。1914年中學畢業,因成績優異獲得金質獎章。從1924年起,他還在大學念書時就開始創作科學文藝性短文。192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工藝學院。1927年創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讀者的喜愛。
2、作品
伊林的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十萬個為什麼》、《不夜天》、《黑白》、《幾點鍾》、《在你周圍的事物》、《自動工廠》、《原子世界旅行記》、《人怎樣變成巨人》(第一、二、三部)、《書的故事》。
3、《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已故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於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書,非常簡短,約5萬字,並非真的有十萬個問題,在俄語中,「十萬」用以形容數量之多。這個奇怪的書名不太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並不是譯者所加,但也非伊林原創,它最初出現在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一句詩中:「五千個在哪裡?七千個怎麼辦?十萬個為什麼?」伊林便從這首朗朗上口的小詩中截取「十萬個為什麼」作為這本書的名字,其本意是虛指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等待讀者發掘。
6. 十萬個為什麼是誰寫的
《十萬個為什麼》的名稱是借用了蘇聯科學文藝作家伊林(真名為伊利亞·雅科甫列維奇·馬爾夏克)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伊林又是取自英國作家、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一個詩句:「五千個在哪裡?七千個怎麼辦?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是一個虛指,用來形容許多。
《十萬個為什麼》這一圖書品牌是由位於上海的少年兒童出版社在1961年首創的,文章通常採用「為什麼?」的標題,每一篇文章是幾千字的科學普及作品。
7.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是誰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是米·伊林。
米·伊林,著名蘇聯作家,誕生於烏克蘭,從小酷愛讀書,喜歡大自然,喜愛科學實驗。從1924年起,他還在大學念書時就開始創作科學文藝性短文。
1927年創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讀者的喜愛,在之後的30多年中,他為青少年創作了《幾點鍾》、《黑白》、《十萬個為什麼》等幾十部膾炙人口的科學文藝著作,在普及科學知識、鼓舞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內容簡介
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提出饒有興味的問題,進行有啟發性的解釋。
「十萬個為什麼」這個現在已經被國內廣為採用的書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國作家盧·吉卜林的一句話:「五千個哪裡,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
當時的《十萬個為什麼》僅5萬字,那是一本「在屋子裡邊走邊寫的書」。他會把簡單的問題想得津津有味,講得津津有味。
8.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是誰
是已故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於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書。
米·伊林(1896—1953)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的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著名的科普作品有《十萬個為什麼》、《幾點了》、《白紙黑字》、《桌上的太陽》、《原子世界旅行記》和《在你周圍的事物》等。
「十萬個為什麼」這是一個全面而極富生命力的名稱即取自伊林的著作,而米·伊林則取自獲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作家盧·吉卜林的一句話:「五千個哪裡,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 米·伊林的作品是優秀科普作品的典範,對我國科普創作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8)英國的十萬個為什麼是誰寫的擴展閱讀
米·伊林善於把文學和科學結合起來,用文藝的筆調、生動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詩一樣的語言,娓娓動聽地講述科學知識,作品活潑而又邏輯嚴謹。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報》上用「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思想活潑,段落簡短」這樣16個字來概括米·伊林作品的寫作特點。
米·伊林作品譯介到中國來已有七八十年,版次不斷增加,印數始終不衰,一直是廣大青少年的良師益友。
9.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是誰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是伊利亞·雅科甫列維奇·馬爾夏克。
作者伊林(1895—1953),蘇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運用文藝的形式、散文的筆法、生動有趣的故事、形象具體的描寫,來引人入勝地講解科學。《十萬個為什麼》《黑白》《幾點鍾》《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讀者喜愛,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認,幾乎被譯成歐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對現代兒童科普文學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深遠。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4月重新出版了董純才譯的這本書。
《十萬個為什麼》這一圖書品牌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於1961年首創的,該品牌誕生40多年來,以其貼近讀者的編輯形式、嚴格篩選的圖文內容影響了無數求知道路上的讀者。
《十萬個為什麼》是中國第一本普及版的網路全書,分物理、化學、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5卷,初版即發行五百多萬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於1961年1月出版。
它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內容非常廣泛,採取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各類科學知識,文字不長,深入淺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讀者的認知方式和閱讀特點。它在傳播知識、普及科學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影響幾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學的道路。近年來,冠以「十萬個為什麼」的圖書層出不窮,把很多眾所關注的學科前沿問題也納入進來,大大豐富了這一品牌的內涵。
10.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蘇聯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書名取自英國小說家和詩人。
米·伊林(1896—1953)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的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著名的科普作品有《十萬個為什麼》、《幾點了》、《白紙黑字》、《桌上的太陽》、《原子世界旅行記》和《在你周圍的事物》等。「十萬個為什麼」這是一個全面而極富生命力的名稱即取自伊林的著作。
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詩句:「五千個哪裡,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出版於1929年,並在短時間內迅速被譯介到中國,且出版單位眾多,對我國的科普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成長起來的許多科普作家,都從米·伊林的作品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