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日本發展道路和英國有什麼不同

日本發展道路和英國有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2022-06-20 19:59:28

Ⅰ 歷史:日本發展工業的進程與英國工業革命有什麼不同

最大的差別是英國是兩次工業革命分開進行,而日本則是兩次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這個和國家確立的制度先後有關。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而日本則是在美國侵略之後才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可以再問我)

Ⅱ 英國和日本同是島國,兩者經濟發展軌跡的差異有哪些最大的差異是什麼請說明理由,謝謝各位!

英國在經歷工業革命後迅速發展,這個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利於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日本則通過明治天皇的維新政策,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在發展本國的經濟

英國在建立君主立憲制後,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許多無產者,可以說是許多內在因素促成了英國「自發」的經濟發展,而日本則是明治天皇的專制政策在散發作用

還有當時英國擁有大量的殖民地,殖民地上所掠奪過來的財富大大增強了英國的經濟實力

Ⅲ 英國和日本同是島國,兩者經濟發展軌跡的差異有哪些最的差異是奧妙

英國自然條件好,耕地和氣候都更好。
英國航海條件好,到法德等經濟大國很容易,但古代中國到日本海道比較危險,並且中國隔了一個落後的朝鮮。
英國的優勢是在航海時代可以很容易到達非洲掠奪資源。而日本只能掠奪中國,所以除了清末中國腐爛,日本一直沒有得到過掠奪的好處。
到了現在,英國還在吃18世紀的老本,日本已經世界第二了。

Ⅳ 在現代化道路中,各國現代化道路有什麼不同 請以英、美、德、俄、法、日、中為例。

按我的看法:
英國:英國是最先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超前的國家意識使得英國成為二戰前最強大的國家,其殖民地遍布世界,有「日不落帝國」的美稱。雄厚的工業基礎加上來自世界各個殖民地的原料使得英國迅速發展,為英國進一步實現現代化鋪平道路。
美國:美國的崛起源自於二戰。在二戰初期,歐洲各國捲入戰爭的沼澤時美國明哲保身,大發戰爭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英法贏得了戰爭,輸盡了財富。」而美國不僅僅贏得了戰爭,也成為二戰後的超級大國。美國佔領德國的時候逮捕了大量的科學家,為原本薄弱的科學界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使得美國在冷戰時期也穩居前茅。先進的科技和強大的工業基礎,完備的國家意識,美國在二戰後的現代化進程中走得最遠。
日本:日本的現代化和美國脫不了干係。二戰結束後日本被美國佔領,但是為了防範蘇聯和中國的威脅,美國發動了朝鮮戰爭。日本作為美國的「亞洲跳板」,得到了源源不斷的援助支持。原本破敗不堪的工業基礎又重新得到了恢復。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不允許擁有軍隊,使得日本政府把注意力著重放在經濟上。專心發展經濟的結果就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後被中國超越)。
俄:蘇聯的解體並沒有嚴重損失他們的工業基礎,俄羅斯作為前蘇聯的主體依然擁有強大的工業實力。雖然意識形態發生了改變,卻也促進了俄羅斯更快的發展。原本的腐敗、社會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使得曾今落後的經濟又重新煥發生機,俄羅斯的現代化步伐也又一次跟上了美國。
中國:我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始於1979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的落後局面得到充分緩解,中國用了30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大部分發達國家百年的積累。雖然這樣的過程帶來很多弊端,但是就現代化意義而言,中國是做得最好的國家。

Ⅳ 比較日本與英國經濟發展和經濟特徵的異同點

相同點:經濟高度發達,同為君主立憲制下的經濟體制。
不同點:日本有數多國際品牌,英國缺少這類經濟實體,

Ⅵ 日本發展工業進程與英國工業革命為什麼不同

因為日本是別人推著他前進,不前進就會挨打,而英國是市場推著前進

Ⅶ 日本與英國工業化道路的差異

這個差異很簡單呀,日本的話還是著重於發展軍事工業,而英國的話是輕重工業共同發展。

Ⅷ 日本的工業發展制度是什麼英國的工業發展制度是什麼兩者的工業制度區別在哪裡

十八世紀下半期,日本絲織業、棉紡業等輕工業部門陸續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手工工場的出現和發展,開始觸動封建制度的基礎,但是仍然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抑制。從1854年開始,美、英、俄、荷、法陸續侵入亞洲各國,並先後與日本政府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面臨著淪為半殖民地的危險。
公元1868年,日本爆發了倒幕運動,建立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政府。經過明治維新,日本政府統一全國政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和行會制度,摹仿歐美社會制度,輸入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同時,為了擺脫遭受外國奴役的危險,日本政府希望盡快加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以增強國家的軍事力量。日本工業革命,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的。
日本紡織工業最先開始採用機器生產,到1877年,日本只有三家棉紡織廠,產值約二十萬日元,而這時候進口的棉紗及棉織品則達到一千萬日元。為改變這種狀況,日本政府大力提倡發展棉紡織業,新辦模範工廠,從外國輸入機器,並鼓勵私人投資。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棉紡織業發展很快,從1895年起,日本便由棉紗輸出國變為棉布輸出國。
早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就提出「求知於世界」的口號,積極從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國聘請到熟練的科技專家。其中,對於英國和德國的技術利用得最多。英國技師多半指導創建紡織、造紙、礦山、造船、鐵路、機車製造企業,德國專家則多聘請設置化學研究所、化學工廠、水泥、煉鐵及其他金屬工業,尤其是創設兵工廠。此外,日本國還派遣大批官員、技師、學生到西方國家去學習與考察。
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滿清政府,不僅提高了日本的國際地位,而且還逐步取消了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利用對清政府戰爭的勝利,日本進一步侵略朝鮮、霸佔台灣,拓展了在東亞的市場。近代以來,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先後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日本卻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並且還在二十世紀上半期完成了工業革命。
日本的工業革命,在很多方面與歐美工業革命的典型模式有別。首先,工業革命在西方各國已經達到成熟階段才輸入到日本,結果早期工業革命和晚期工業革命的特徵交織在一起。其次,日本工業發展的速度極為迅速,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就生產出剩餘工業品,同時海外市場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再次,國家的力量在日本工業革命中起到異乎尋常的作用,日本政府介入實業與金融領域的廣度和范度,比西歐及美國要深刻得多。
最後,雖然日本工業總產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重工業領域興建了一些大型工廠,但是,日本絕大多數工廠的規模還是很小。即使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工業勞動力大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人,在不多於五人的小廠里工作。並且,小工廠通常並不獨立,而是受到大型金融機構的控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這是工業革命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制度和經濟的發展導致英國的強大,對外侵略擴張,促使資本主義市場初步形成: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本主義制度逐步替代了封建制度,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延續幾千年的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准備了條件。到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由於機器的廣泛使用,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工業產品成倍乃至幾十倍地增長,國力不斷提高,創造了大量的物質文明,社會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產品降低了成本,商品價格低廉,提高了競爭能力。由於用蒸汽機為動力的商船出現,英國組成了強大的船隊,在世界各大海洋通行。
到19世紀初,英國倚仗其經濟占資本主義世界首位的優勢,加緊了對外侵略與掠奪,逐步向世界各地擴展勢力范圍,逐漸成為「海上霸主」,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
19世紀中期,英國為了在世界市場上與別國商品競爭,免除了大部分外國商品的進口稅。1860-1865年先後同法、比、意、奧(地利)簽訂商約,使這些國家降低了英國商品的進口稅。英國就是依靠經濟的優勢來獨霸世界市場的。到19世紀50-60年代,英國經濟進入高漲時期,工業生產佔世界第一位,是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它生產的機器銷售給世界各國,因此,有「世界工廠」之稱。到70年代,英國對外貿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22%,相當於德、法、美三國對外貿易的總和。英國資產階級就是依靠海上、商業和殖民霸權地位,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處都有它的市場。
,工業革命
相同:都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不同:
日本
積極採取新技術,進行技術革新,提高生產力,集中於石油,汽車,化工等新興行業,形成壟斷企業
英國維持舊有設備,將投資大多投放於殖民地國家,金融業發達,繼續維持金融中心的地位
原因: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工業比較發達,資本家不願將資金投入到技術革新上,轉而進行海外投資,成為高利貸帝國主義,美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新技術應用廣泛,形成壟斷帝國主義,即托拉斯帝國主義
政治制度
相同:都進行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改革
不同:
日本
推行較為徹底的民主制度,且正式形成了兩黨制度
英國對已有的君主立憲制度進行了完善,正式架空國王的權力,擴大普選范圍,有限保護勞工
原因:英國的資本主義革命不徹底,是改良行為
日本
,是新建立國家,有民主傳統,易於改革

Ⅸ 英國與日本經濟特徵和發展條件異同。(請從地理方面詳細點)

發展條件:英國自然資源豐富,例如北海的石油,不依賴於進口;有廣闊的市場,如歐盟;日本資源匱乏,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依賴出口;自然災害頻發,如地震
經濟特徵:英國為老工業基地,日本為新型工業,產品科技含量高
同:都為島國,海岸線長,多良港,對外貿易發達,;經濟發達,老齡化嚴重,

Ⅹ 英國和日本的不同點

英國的工業:發展最早。但更新較慢。主要投資在海外市場,造成國內機器更新慢。
日:起步晚,發展較快。尤其在美國攻打朝鮮時,軍事定單,讓日本迅速崛起。日本主要是外向型經濟。主要工業區在瀨戶內海太平洋沿岸。

英國:以畜牧業為主。奔寧山脈的東面,位於西風帶的背風坡 ,但降水較多,所以牧草豐盛,適合發展畜牧業。而且,英國人喜歡吃牛肉,羊肉,市場廣闊。
日本:耕地面積受島國影響,狹小,一般集中在沿海平原,但其科技發達,工業化程度高,所以糧食基本自己。但是水果,蔬菜,棉花都依賴進口。

我是高三的學生,這些都是我的看法。謝謝。

閱讀全文

與日本發展道路和英國有什麼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哪些地方講客家話 瀏覽:434
印尼盾怎麼換紙 瀏覽:701
中國專家怎麼解讀拜登 瀏覽:613
聖誕節義大利吃什麼 瀏覽:922
黑手黨在義大利哪個省市 瀏覽:493
印度廁所為什麼不用手指 瀏覽:951
h1z1為什麼怕中國人 瀏覽:18
越南簽證丟失了會怎麼樣 瀏覽:68
烏克蘭球衣為什麼有英國國旗 瀏覽:521
伊朗多少人接種中國疫苗 瀏覽:541
中國銀手鐲哪個品牌比較好 瀏覽:338
美國ueq發中國快遞多久 瀏覽:341
伊朗地形有什麼特點 瀏覽:829
在印尼買房子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262
為什麼中國孕產婦怕冷 瀏覽:163
印度人種姓制是怎麼來的 瀏覽:330
印尼lampung在哪裡 瀏覽:185
法國跟義大利的首都分別是哪裡 瀏覽:859
100元多少印尼盾 瀏覽:143
越南話哪個城市好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