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郵票怎麼收藏

英國郵票怎麼收藏

發布時間:2022-06-21 03:52:39

『壹』 在國內如何買英國的郵票

不必買英國的郵票,去當地中心郵局購買一張國際回信券就可以,面值10元.他們收到後會自己換成英國郵票.
見相關網頁: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6-04/14/content_4424174.htm

postal order(郵政匯票)只能在英國郵局購買(請注意Postal Order有效期為6個月)

『貳』 什麼樣的英國郵票有收藏價值

一般來說,英國及其屬地的郵票都是高值的發行量小,所以高值的郵票比較有收藏價值,特別是早期的,1950年前的。
英國本土的郵票相對來說價格總體不高,除了1900年前的一些著名古典郵票外,都價格不高。
其他英屬地的反而有很多不錯的郵票,比如福克蘭群島、阿森松群島、皮特凱恩群島、北羅德西亞等。這些郵票的特點都是發行量很小,特別是高值的,其中很多都是實寄封價格非常高,舊票次之,最便宜的是新票。

『叄』 郵票收藏

剛入門收藏郵票的票友行列的話,個人觀點哈,你必須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先弄初級些的,在慢慢深入,我給你找了下,新郵友必須得了解的7點郵票知識。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網路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採用縮寫字母USA、蘇聯採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採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連體鈔收藏)

(三)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於無面值免資郵票。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市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製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未最後確定,不能往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後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

(四)郵票上的齒孔: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根據齒孔的形態,齒孔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光齒:是在郵票打孔後,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稱光齒。毛齒: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稱毛齒。盲齒:在郵票打孔後,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稱盲齒。漏齒: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稱漏齒。齒孔度數,是表示齒孔的量度,測量方法是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看在2厘米的長度內有幾個齒和幾個孔。

(五)郵票的版銘: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統稱版銘。版銘是研究郵票的重要資料,因此,很多集郵者都喜歡收集帶版銘的郵票。如:我國1981後4月29日發行的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在整張紙邊上印有雞、金魚、風箏、天壇、蝴蝶等各種圖案以及印有郵票名稱、設計者、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等。

(六)郵票上的水印:郵票是預付郵資的憑證。為了防止偽造,在造紙過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壓在紙里的一種標記,稱水印。水印是一種無色標志,多為簡單圖案。在一整張郵票上,只有一個水印圖案叫全張水印。水印圖案在全張郵票中重復出現叫復式水印,水印的圖案多種多樣,如皇冠、太陽、月亮、太極圖等等。英國於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上就是以皇冠為圖案的水印。1885年我國大清郵政發行的小龍郵票和1898年發行的蟋龍郵票是以太極圖為圖案的水印。郵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識別,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看郵票背面就能發現。

(七)郵票上的志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郵票發行序號和年代,稱志號。如1952年7月7日發行的,《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16.4—1」「紀16」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16套;「4—1」表示這套郵票有4枚,這是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郵票在紀念郵票里的總編號,「1952」是這套郵票的印製年代。我國首次便使用「紀」字頭發行郵票,是從1949年10月8日的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始,到1967年3月10日紀124《向32111英雄鑽井隊學習》郵票止。其間共發行「紀」字頭的紀念郵票124套。

雖然有些長,但是這些知識對新加入郵票收藏的人幫助還是很大的,真的。 我現在玩郵票都是在www.youbi001.com上看,一天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每天都在上面仔細研究的。

『肆』 在中國需要英國郵票,怎麼弄

要辦理回國人員證明,當然是使用英國郵品了,那是對方需要寄達給你的。兩種辦法:一是網上淘寶有專門針對解決「留學回國人員證明」郵寄問題的郵資郵品的淘寶店,搜一下就可以很容易找到的;二是購買國際回信郵資券,相當於郵聯成員國的郵資證明,這東西只有大的郵市或者中心郵局才有的。試下吧,祝好運!

『伍』 郵票如何收藏

郵票的收藏與保管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一枚郵票有纖細的齒孔,有怕受潮的背膠,如果不注意保管,就會發生沾污、折裂、缺齒、粘膠以及出現霉點,從而影響郵票的品相。
郵票最好放入郵冊內收藏,不要把郵票隨便放入信封或夾到書中收藏,否則就容易發生粘連。新買到的郵冊,往往紙張有些潮,因而需要用乾燥劑乾燥一下,再把郵票插進郵冊。郵冊不用時,應放在乾燥且通風的地方,並且要持直立狀態,不要將郵冊相互疊壓、橫放,以免潮氣侵入,使郵票發生黃霉斑點。特別是我國南方梅雨季節,更應該格外注意。郵冊應該定期拿出來通一通風,整理一下,最好是選擇天氣晴好的日子整理郵冊,整理郵冊時不要讓郵票直接受到陽光的照射。郵票整理擺放時,一定要用鑷子,切記不可直接用手去擺弄郵票,因為手上有汗,會留下手印,尤其是印有金粉的郵票更容易被污染。
郵票的背膠在收藏保管中是一件頗讓人費腦筋的事情。郵票背面塗上的膠水,是為了方便人貼用郵票,但是膠水遇潮就會軟化、溶解、粘連在郵冊上。
有人為了保存方便,把郵票的背膠用水洗掉,使郵票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和面目,且容易損傷齒尖、齒孔,用水洗掉背膠會將郵票品相損壞,這種收藏方法是不可取的。一般地講,郵票最好保留原膠,為了防止背膠出問題,應該經常檢查背膠情況,及時地處理好背膠在保存中出現的問題 。

『陸』 郵票怎麼保存

新郵票要買些合適的護郵袋把它們裝進去,再插進相應的郵冊,郵冊再裝進不破損干凈的與其大小相應的塑料袋,塑料袋的口處折疊封住,把郵冊豎放在專門櫃子里,櫃子最好放在室內較通風處。拿取新郵票一定要使用專用的郵票鑷子,千萬別用裸手直接拿取郵票,因這樣會使郵票沾上手上的污漬(如手汗)而污染郵票使之品相破壞,造成價值損失。舊郵票珍貴的可以裝護郵袋,一般的不用,可以使用裸手,但最好也是用鑷子拿取為好。信銷票要按套或專題整理歸攏,也插進專門的郵冊保管。一般在潮濕陰雨天氣時別打看整理或欣賞,在陽光明媚是打開,三五個月就要打開檢查一下。你有不少實寄封,最好先保存實寄封,這些實寄封也可以買些相應的護郵袋(如首日封袋、小型張袋等)裝上再插進首日封郵冊保管。不過你的實寄封估計都是些編年票的,編年票的早期的市面上較多,選幾枚品相好的留著即可,多餘的留著也可,也可以把郵票取下,看能否組成全套的;一些編年票里的精華(如二輪龍、03主席、06早期領導人等,其他的有些新票已增值數倍的最好也全留下)要全留下,一般是2000年及以後的最好留實寄封。至於有票在信封上取下,要先把信封上的郵票剪下,剪是一定別把郵票剪壞,就是剪是剪票邊緣要大於郵票的面積,再把剪票放進四五十度水溫的清水中,水一定要蓋住剪票,泡上一二十分鍾,看看郵票是否能輕易脫離剪票的剪紙,似離不離的可以用手輕輕揭開,千萬別是郵票背面被揭薄,若有的還不脫離,就再泡一會,水涼了可以在添些熱水(但水溫也不要使用很熱的水,回事郵票退色的),泡取郵票是個耐心和細心的活;郵票泡下後,要再用另一盆清水漂洗一下,使殘余的背膠全部清除,再把濕的郵票淋去大部水分,平放在較能吸水的白紙上,一面吸靜,翻過再吸另一面,然後把郵票放在平展的干凈的白紙上晾著,在水分大半干後,再把郵票夾進平展的厚書中,把書放在平台上,書上再壓些重物,停上三五分鍾,再把郵票在書中換個地方夾住壓著,再次取出時,就是平平展展的信銷全品郵票了。

『柒』 哪些郵票具有收藏價值

我個人覺得,凡是年代久遠,發行量少,具有重要意義的(譬如為紀念某人或某件重大的事情而發行的郵票),現存量少的郵票都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就算已經使用過的都有收藏的價值,普及些郵票收藏的知識吧。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網路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採用縮寫字母USA、蘇聯採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採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連體鈔收藏)

(三)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於無面值免資郵票。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市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製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未最後確定,不能往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後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

(四)郵票上的齒孔: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根據齒孔的形態,齒孔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光齒:是在郵票打孔後,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稱光齒。毛齒: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稱毛齒。盲齒:在郵票打孔後,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稱盲齒。漏齒: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稱漏齒。齒孔度數,是表示齒孔的量度,測量方法是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看在2厘米的長度內有幾個齒和幾個孔。

(五)郵票的版銘: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統稱版銘。版銘是研究郵票的重要資料,因此,很多集郵者都喜歡收集帶版銘的郵票。如:我國1981後4月29日發行的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在整張紙邊上印有雞、金魚、風箏、天壇、蝴蝶等各種圖案以及印有郵票名稱、設計者、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等。

(六)郵票上的水印:郵票是預付郵資的憑證。為了防止偽造,在造紙過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壓在紙里的一種標記,稱水印。水印是一種無色標志,多為簡單圖案。在一整張郵票上,只有一個水印圖案叫全張水印。水印圖案在全張郵票中重復出現叫復式水印,水印的圖案多種多樣,如皇冠、太陽、月亮、太極圖等等。英國於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上就是以皇冠為圖案的水印。1885年我國大清郵政發行的小龍郵票和1898年發行的蟋龍郵票是以太極圖為圖案的水印。郵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識別,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看郵票背面就能發現。

(七)郵票上的志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郵票發行序號和年代,稱志號。如1952年7月7日發行的,《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16.4—1」「紀16」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16套;「4—1」表示這套郵票有4枚,這是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郵票在紀念郵票里的總編號,「1952」是這套郵票的印製年代。我國首次便使用「紀」字頭發行郵票,是從1949年10月8日的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始,到1967年3月10日紀124《向32111英雄鑽井隊學習》郵票止。其間共發行「紀」字頭的紀念郵票124套。

雖然有些長,但是這些知識對新加入郵票收藏的人幫助還是很大的,真的。 我現在玩郵票都是在www.youbi001.com上看,一天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每天都在上面仔細研究的。

『捌』 英國女王郵票值多少

英國女王郵票早一些的為1985年以前發行的特種郵票相對有收藏價值。特別是小型張。還要有象徵國家的權威性,所以採用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頭像為郵票圖案。由於女皇頭像的香港郵票屬於普票,所以價格不高,目前僅為面值左右。
不過該頭像由於屬於經典的梅欽系列的,所以收藏意義還不錯,尤其是一些發行時間短的高值票。目前價低的主要原因是當年港英政府曾經突擊大量發行過一批,而後來香港郵政並沒有實際使用掉這批票…… 大概參考價格一般的一組七枚的網上售價六十多元,估計十元左右一枚。祝你好運,祝你發財!

『玖』 關於收藏郵票的知識

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資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庄(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印製以龍為圖案的一套3枚郵票發行,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

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徵,最近,據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個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行的准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於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 分三次印刷發行。 第一次1878年發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於1882年發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於1883年發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郵票、大龍郵票後由於銅模損壞,沒有再印大龍郵票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在郵票發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較珍貴,在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時,郵電部於1988年7月20日發行小型張一枚,以全套3枚大龍郵票為主圖,採用票中票的形式設計,首次用7色機印製成功,這在郵票印製史上罕見的,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在北京香山舉辦「大龍郵票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郵票博物館舉辦大龍郵票專題郵展,中國集郵出版社出版「大龍郵票 紀念專集」,還攝制了「中國郵票電視系列片(一)---大龍郵票電視專題片」。

第一枚郵票的產生 黑便士

人類使用郵票,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關於郵票的誕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十九世紀初的一天,在英國的一個鄉間,郵差給一位少女送來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郵資,可是這個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卻拒不收信,也不交郵費。郵差便和她爭執起來,這時恰有一個叫羅蘭·希爾的人散步走到這里,當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郵費,執意不肯收信時,便替這位少女交納了郵費。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幫助,並向他敘說了拒收來信的秘密:「因為我沒有那麼多的錢交納郵費,所以事先與我那遠方的未婚夫約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畫一個暗記。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一切平安,就沒必要交那麼多的錢收信了。」這件事啟迪了羅蘭·希爾。他看到按路程遠近向收信人收取郵費的辦法漏洞太多,於是提出改革郵政的方案——由寄信人買郵票貼在信封上,表明郵資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錢了。

世界第一枚郵票
黑便士

1837年1月,羅蘭·希爾發表了《郵政改革的重要性與可行性》的小冊子。他建議在英國本土郵寄重量不超過半盎司的信件時,不管路程多遠只收1便士的郵費,郵資必須預付。這個開拓性的建議在議會討論時,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直到兩年之後,羅蘭·希爾改革郵政的提案才被通過。
接著,羅蘭·希爾積極地投入印製郵票的准備工作,公開徵求郵票的圖案。後來考慮到郵票是國家發行的有價票證,既要防止偽造,還要有象徵國家的權威性,所以採用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頭像為郵票圖案。
1840年5月1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枚郵票問世了。英國郵局出售的這種郵票,面值1便士,黑色。後來,集郵者將郵票的面值和顏色聯系在一起,給它起了個「綽號」,叫「黑便士」。「黑便士」沒有齒孔,出售時要用剪刀一枚枚地剪開。
羅蘭·希爾將十幾個便士的郵資降為一便士,使當時的英國郵政當局顧慮重重,擔心本來就不景氣的郵政業更無法維持。事實上,羅蘭·希爾的改革確實具有科學的眼光,因為郵費太貴,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郵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攜帶一些信件外,其他勞務都沒有什麼增加,郵資的收入卻增多了。當然,這項改革,並不是順利的。使用郵票之後,不少人對購買郵票預付郵資的制度不那麼習慣;在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更有人覺得這種辦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認為收信人錢付郵費才這樣做的,有失體面,但這些保守勢力終究阻擋不了社會發展的進程。英國開始使用郵票前,全國一年只有7600萬件郵件;1841年——使用郵票後的第一年,郵件猛增到20800萬件;十幾年後,長期財政拮據的英國郵政轉虧為盈。在郵政業務里增長的眾多因素中,使用郵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
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 這種黑便士郵票上端有「Postage」(郵票)字樣,下端印「OnePenny」(1便士)字·樣,全張共240枚,橫排列12枚,直排列20枚,每枚下端左右兩角都印有英文字母,橫行從A到L(12個字母),直行從A到T(20個字母)。字母的組合按每枚郵票在全張中的位置不同而變化,如全張中第1枚郵票左右兩角都是「A」,第2枚左「A」右「B」,第3枚左「A」右「C」,第240枚(即最後一枚)為左「T」右「L」。這樣可以知道每枚郵票在全張中的位置,即成為查對標記。這是英國早期郵票所特有的。郵票全張的空白紙邊印有「每枚售l便士,每行12枚售1先令,每整張售1英鎊。請將郵票貼在信封右上方」等字樣。英國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行郵票;至今英國發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1847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HenryArcher)發明了郵票打孔.機,並獲得專利。1853年英國政府購買了他的打孔機專利權後,1854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齒子郵票。
http://up.anhang.com.cn/school/uploadfile/20054521506908.jpg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952918.html

『拾』 我有一套英國女王頭像的郵票,有收藏價值么

香港郵政發行,英國女皇頭像郵票一套,共13枚,屬於香港普票的一種,存世量很大,收藏價值不大,品相好的市場價格約三十元左右。

閱讀全文

與英國郵票怎麼收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盾怎麼換紙 瀏覽:701
中國專家怎麼解讀拜登 瀏覽:613
聖誕節義大利吃什麼 瀏覽:922
黑手黨在義大利哪個省市 瀏覽:492
印度廁所為什麼不用手指 瀏覽:951
h1z1為什麼怕中國人 瀏覽:18
越南簽證丟失了會怎麼樣 瀏覽:68
烏克蘭球衣為什麼有英國國旗 瀏覽:521
伊朗多少人接種中國疫苗 瀏覽:541
中國銀手鐲哪個品牌比較好 瀏覽:338
美國ueq發中國快遞多久 瀏覽:341
伊朗地形有什麼特點 瀏覽:829
在印尼買房子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262
為什麼中國孕產婦怕冷 瀏覽:163
印度人種姓制是怎麼來的 瀏覽:330
印尼lampung在哪裡 瀏覽:185
法國跟義大利的首都分別是哪裡 瀏覽:859
100元多少印尼盾 瀏覽:143
越南話哪個城市好 瀏覽:562
中國農業銀行怎麼開通網銀賬戶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