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教育發展怎麼樣

英國教育發展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22 10:16:14

㈠ 英國教育發展歷史

17—18世紀初等教育是教會慈善學校,中等教育有文法學校,公學,實科中學,學園:文實中學,高等教育有古典大學,比如牛津,劍橋,教育管理實行自由放任政策。19世紀初等教育頒布《工廠法》,實行導生制,1870年頒布《初等教育法》,中等教育發展緩慢,沿襲舊制,高等教育有新大學運動,大學推廣運動,教育管理通過國家撥款,國家間接管理教育的開端。二戰前,初等教育頒布了《費舍教育法》、教育是義務,免費的,中等教育頒布了《哈多報告》、《斯賓斯報告》、《巴爾福教育法》,高等教育無,教育管理《巴爾福教育法》建立中央和地方友好合作關系。二戰後—上世紀80年代,初中等教育頒布了《1944年教育法》第一個戰後法案,也稱《巴特勒教育法》,高等教育包括60年代的「羅賓斯原則」、70年代的《詹姆斯報告》、80年代的《雷弗休姆報告》。上世紀90年代,初等教育共同化水準,多樣化結構,中等教育無,高等教育頒布1992年《繼續教育和高等教育法》、1997《學習社會中的高等教育》。二戰後至今教育管理都是繼續中央和地方保持友好關系。

㈡ 英國的教育優勢是什麼

一、享譽全球的高質量教育水準
英國教育制度歷經數百年的發展,以高水準的教學質量而名揚四海。科教方面,英國曾得過90次諾貝爾獎;很久以來,英國的大眾傳媒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金融領域,倫敦貨幣市場的交易量比紐約和東京的總和還大;英國的時裝在國際上久負盛名;而英國歷史悠久的藝術遺產為所有人提供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化氛圍。

二、最快的學習年限
一般來說,在英國攻讀大學榮譽(學士)學位只需要3年,大多數碩士學位的取得,只需要1年的時間,而其他國家的碩士一般都需要2至3年。所以選擇去英國讀書,無形中節約了金錢和時間。

三、多重選擇的教育渠道
英語課程以教授英語為主,一般初到英國讀大學或中學的學生會上半年或一年的英語課程以提高英語能力和對英國的了解:大學本科課程為18歲以上的學生設置,學習3年通過考試後被授予榮譽(學士)學位;研究生課程是為取得學士學位後想繼續深造的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一般分為4種學位:研究生證書,研究生文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四、國際認可的英國文憑
英國有超過90所的大學和50所高等教育學院,其中很多院校有幾百年延續下來的優良傳統,英國政府設置教評委員會,定期對所有的大學及同級學院做教學與學術研究的調查,且全面公開評鑒報告,因此,英國的學位在國際上廣受認可。

㈢ 資產階級革命前,英國教育的發展情況如何

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國內沒有完整的初等教育,社會上只有為僧侶和貴族所設置的高等和中等教育。他們的子弟在家中接受一定教育後便進入中學和大學。教會因宗教宣傳的需要只為貧苦兒童提供了一些十分簡陋的教區學校。還有一些由教會、民間慈善團體或私人開設的慈善性質的學校如「乞兒學校」、「貧民日校」、「勞動學校」、「感化學校」等。這些學校數量有限,設備條件簡陋,師資水平很低。英國執政者和社會上的傳統看法是:初等教育不是政府管理的事情,應由教會和慈善機構來辦理。

㈣ 如何看待英國教育水平及其優勢

我認為英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基礎教育最強國家之一,其餘的可以為之媲美的比如瑞士、德國也都不錯。
英國的公學走出過非常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界名人,例如像英國鐵血首相丘吉爾、著名詩人拜倫以及當今赫赫有名的大演員「卷福」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等各界大腕都曾就讀於九大公學之一的哈羅公學,而它的競爭對手伊頓公學則培養出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他的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仍然被世人銘記,除此之外,經濟學家凱恩斯以及英國許多屆王子都畢業於伊頓公學,還有我們所熟知的好萊塢巨星「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也是伊頓公學的座上賓。
而談及世界高等教育, QS世界排名前十名的高校榜單里,英國牛津、劍橋無懸念雙雙入選,除此之外,英國帝國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兩個大學也強勢佔位。但除了排名,在整體實力上,高等教育領域美國仍然還是世界公認第一的,但英國的G5和日本的RU11也向全世界輸送著最頂尖的科研專家和學術力量。

㈤ 英國的教育怎麼樣靠譜嗎

英國的教育是受到全世界的認可的。首先英國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課程也是以培養學生的情商、性格、社交能力為主。其次,英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致力於從多個角度喚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接受英國的教育意味著一年或者兩年之後你將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多元化發展的能力。所以,來英國留學是不錯的選擇。

㈥ 英國的教育怎麼樣

說到英國教育,必然要提及英國的私立學校。英國的私立學校,是英國優質人才的搖籃。學生人數僅佔全國學生總人數7%的私立中學,每年要向牛津、劍橋輸送40%左右的學生。英國的軍官、法官、醫生、執行官等要職里7成左右的人擁有私立教育背景。
有人說,英國的私立教育是精英教育的模本。進入優質的英國私立中學,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學生有半隻腳已經踏進了世界名校的大門。而送孩子去英國念私立小學,則是在為他們順利升入私立中學做准備。
英國教育不止注重學術教育,還注重學生的個性與愛好培養。以器樂為例,一所優質私立小學的樂器教學幾乎涵蓋了整個交響樂團的主要樂器,學生不僅可以廣泛接觸,還能選擇自己特別喜好的樂器進行深入學習,甚至是師生一對一授課。而體育課,不僅開設有傳統的田徑、游泳、體操等項目,有的男校還會大力支持學生參與球類比賽,甚至願意為了讓學生跨校比賽交流而停課半天。
如果學生發現了自己某一方面的長處或是在學習中對某一方面特別感興趣,老師不僅會鼓勵你嘗試與提升,甚至會盡全力配合你的發展需求。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有學生在私立小學想嘗試舞蹈又毫無基礎,跟不上學校的舞蹈課程,沒關系,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重新開一個小班,單獨教學。只要你感興趣,學校就會給你提供機會與空間。
在英國,越是優質的私立小學,越願意更多的花時間培養學生的各類興趣與特長,那些看上去與考試無關的、無法用來養家糊口的「沒用的東西」,恰恰提升了學生的素養,挖掘了學生更多的潛能。
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英國的私立小學並沒有統一的教材,不少課程的教材都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自定或者自製的。學生在學習中圍繞一個又一個有趣的主題展開,有的看似在玩耍,實則讓學生收獲了很多能力,學習也自然的融合其中。
很多家長都聽說英國教育比較輕松,到英國留學的孩子不需要做作業,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英國教育提倡快樂學習,但並不是不做作業,而是在一種輕松有趣的氛圍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保護學生那顆對於世界的好奇心。在探索、追尋「答案」的路上,實現知識積累與自我成長。教師讓學生盡可能自由的探索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探究與思考,不局限於唯一的「正確答案」。因此,這樣的英國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在各類社會工作中大放異彩!

㈦ 簡述英國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

英國的學前教育發展簡史

在封建社會里,英國沒有專門的幼教機構,受教育的只限於封建統治階級,而且完全是家庭教育。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發生革命後,隨著大機器生產的產生與發展,英國的早期教育也應運而生。1800年,英國出現了私立兒童保育機構,由年長的婦女擔任教師,稱為「保姆」,它是英國早期教育的雛形。 19世紀初期,英國才有了第一所學前教育機構,發起人是羅伯特 歐文

(Robert Owen ,1771---1858年),他於1816年在新拉納克正式創辦了英國第一所幼兒學校,專為工人階級子女(1—6歲的兒童)提供教育,以培養善良的性格。學校包括托兒所、幼兒園和游戲場。兒童的許多時間都是在戶外度過的。歐文認為培養兒童為社會服務的精神非常重要。在幼兒學校中教師和兒童經常進行關於自然、周圍事物和現象的談話。歐文反對在幼兒學校里用當時的教科書來教兒童,因為這些教科書里充滿了宗教思想,對兒童是沒有益處的。幼兒學校的教師由工廠里年輕的工人擔任,歐文認為雖然他們沒有教育學的素養,但都能關心和愛護兒童。1818年,歐文親自去瑞士,參觀了裴斯泰洛齊和費倫伯格的教育實踐。回來之後,他便提倡「新法」,在校內裝備玩具、圖畫、模型、地圖和安全衛生的動植物等設施,並注重體育活動。1818年,蘭斯登侯爵及布魯姆勛爵等英國上流社會人士在倫敦威斯敏斯特開辦了第二所幼兒學校,並邀請歐文幼兒學校教師布坎南擔任校長。1820年,懷爾德斯平夫婦又在斯平脫場開辦了第三所幼兒學校。後來幼兒學校被納入英國學制系統之內。1824年,英國「幼兒教育協會」成立,進一步推動了幼兒學校的發展。

產業革命前,英國政府對幼兒教育不管不問,認為幼兒教育是一種純慈善事業。所以,英國的學前教育在起步階段發展並不快。英國自1833年開始實行從國庫撥款的教育補助政策。1840年後,幼兒學校開始從這項政策受益。但同時,英國政府對幼兒學校的設施、設備以及教育內容和方法加強了控制。

19世紀50年代,福祿貝爾幼兒園開始在英國發芽、生根。60年代後,英國的福祿貝爾幼兒園因受政府政策的影響一度受阻。70年代後方踏上坦途,此外,自引進福祿貝爾幼兒園後,英國的幼兒教育出現兩種制度並存局面:一種是幼兒學校及收容幼兒的小學,仍以貧民和工人的子女為對象;另一種則是幼兒園,以中上層階級的子女為對象。但在19世紀,英國也出現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善性質的免費幼兒園。第一所免費幼兒園由馬瑟爵士(Sir William Mather)於1873年在工業城市曼徹斯特開辦。同時,英國傳統的幼兒學校也逐漸受到福祿貝爾運動的影響。

1870年,英國頒布了《初等教育法》。由學區設置辦學委員會,就地籌款,舉辦學校,補充私立學校之不足。從此,英國有了與私立學校並駕齊驅的地方公立學校。80年代又頒布並落實了義務教育的規定,確定了兒童從5歲開始進行初等義務教育的規定,英國的幼兒學校被納入這一系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義教育思想對英國的學前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英國的保育學校和幼兒學校都受其影響很大。1907年,蒙台梭利的「幼兒之家」在羅馬成立後,英國也辦起了一些蒙台梭利式的「幼兒之家」和幼兒師范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幼兒教育的發展以保育學校(nursery school)的創立、發展和幼兒教育方法的改革為主要內容。幼兒園被納入保育學校系統。英國1

保育學校的創始人是麥克米倫姐妹。1908年,麥克米倫姐妹在博烏開設實驗診療所;1910年改稱德普特福特學校治療中心;1911年發展為野營學校;1913年正式命為「野外保育學校」(Open Air Nursery School)。該校為5歲以下兒童提供教育,特別是貧民和工人的子女,其辦學的首要目的是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環境及增進幼兒健康。辦學特點是:糅合歐文、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及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反對拘謹的形式主義教學,注重幼兒的手工教育、感覺訓練、言語教育、家政活動訓練及自由游戲,在郊外開設校區,注意環境的布置以及採光、

通風等條件。麥氏的保育學校的創辦受到英國社會各界的贊譽,英國政府也大力支持保育學校,1919年,保育學校開始接受國庫補助。就在這一年,英國的幼兒園也改稱為保育學校。1923年,以馬格麗特 麥克米倫為首的英國保育學校聯盟成立,致力於推廣保育學校及保育學校教師的培訓工作。在某種意義上說,麥氏的保育學校使歐文傳統的幼兒教育思想得到發揚光大。

㈧ 英國的教育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英國於1640年發動了資產階級革命,並於1688年實現了君主立憲制,以資產階級和貴族的妥協結束了資產階級革命。從此,在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17世紀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受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的影響,英國的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18世紀60年代前後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促進了教育快速發展。這一時期,英國不僅開始注意初等和中等教育,而且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開展起「新大學運動」。到19世紀末形成了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㈨ 英國教育有什麼優點

國外教育的優勢就在於,即使是在低齡教育階段,他們每個學校也都具有和別的學校不一樣的特色。
我們在這里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像King`s School,Canterbury(坎特伯雷國王公學),他們的藝術課程和藝術氛圍非常棒;像Eton College(伊頓公學),作為走出國最多英國首相並且為最多位皇室成員提供教育的學校,他們非常有Blue Blood皇室血統,所以他們對於如何培養出領袖人才非常有自己的見解;像Westminster School(威斯敏斯特公學),他們可以做到一半的畢業生進到牛津和劍橋學習,無疑少不了強大的學術能力的支撐;而像Millfield School(米爾菲爾德學校),體育作為他們的強項一直都是他們最驕傲的地方,這里也曾走出過許多屆奧運冠軍。
其次,國外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也都與國內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教育的目的,反觀國內的基礎教育,多以刷題、考試、拿高分為目的,反而不太會教授孩子為什麼要學習某個學科,孩子往往會喪失學習興趣。但海外的教育方式多以培養孩子發散思維,並在探索學術的路途中找到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和專業興趣,充分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並且除了在書面學術知識的培養,還會在藝術、體育以及手工等等領域讓孩子全面發展。

㈩ 簡述20世紀前期英國教育發生了哪些變化世紀前期英國教育發生了哪些變化

摘要 18世紀後期,英國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社會發生巨大變化,人口急劇增加,大工業城市相繼出現,工廠制度興起,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英國一躍而成為高度工業化的國家。隨著工廠制的普遍建立和廣泛採用大機器生產,英國社會出現了近代工業無產階級和工業資產階級。這些變化,對英國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

閱讀全文

與英國教育發展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孩子做什麼去上學 瀏覽:726
和平精英國際服韓文叫什麼 瀏覽:661
伊朗和伊拉克屬於哪個國家 瀏覽:296
在越南做貨運代理怎麼樣 瀏覽:689
印尼雨季是什麼原因 瀏覽:882
義大利哪些收入需要報稅 瀏覽:396
中國的製造業是什麼製造業 瀏覽:820
印度劇有什麼軟體 瀏覽:336
中國最小宜家是哪個 瀏覽:881
英國人脫歐後怎麼居住 瀏覽:666
博爾迪蓋拉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592
中國最老古村在哪裡 瀏覽:172
中國去越南做什麼生意最賺錢 瀏覽:632
中國最長壽的水牛有多少歲 瀏覽:637
印度的茶是什麼 瀏覽:987
硼替佐米印度賣多少 瀏覽:610
印尼清關紅燈期怎麼處理 瀏覽:124
以色列和伊朗哪個國家打仗多 瀏覽:805
函數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661
中國疫情確診病歷總數是多少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