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19世紀用什麼筆

英國19世紀用什麼筆

發布時間:2022-06-23 10:55:29

A. 鋼筆和鉛筆哪個先發明

鋼筆
鋼筆現在已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它的發明是在19世紀初。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於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後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採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採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
=============================
鉛筆
鉛筆的由來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它既好弄臟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直到18世紀未,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

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說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所以是鉛筆...

B. 有誰知道玻璃,鋼筆,水彩筆是誰發明的都是在什麼世紀誕生

玻璃沒有具體發明人。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
鋼筆在19世紀初期由派克發明。

水彩筆:1921櫻花顏料製品公司在東京建立,開始生產蠟筆。
1925公司遷至大販,油畫棒作為一種獨一無二的新產品被發明,他具有蠟筆和粉彩棒的特點。
1950水彩顏料和油畫顏料加入生產系列,櫻花公司形成一個具有主產多種藝術顏料的集團。
1958開始生產記號筆產品。從此一系列記號筆和簽字筆逐年在公司中發展
1962新日本造型公司作為延伸企業而建立,他的藝術工藝材料產品對於業余愛好者與專業人一樣適用。
1969櫻花公司發明機械原理的活動鉛筆,並由該年建立的櫻花創作公司生產製造。
1970研究發展中心在東大販建立,專門生產和銷售圍繞油畫顏料的專業畫材。NOUVEL中心,一個新分枝,在台灣台北市開始油畫棒和廣告顏料的貿易。
1971開始對幼兒園銷售藝術繪畫材料。
1973開始一種全塑料的新型產品塑料蠟筆的銷售。
1974在大販城新工廠落成,並開始產品生產,開始銷售白板筆。
1977固體油漆筆,一種被改進的固體型油漆被開發。
1982能夠繪畫花邊的彩邊筆作為文具和禮品被消費者接受。顏料水筆也在市場上被推出。
1984水性波曬筆開始銷售,者喱型墨水被使用。
1985兵庫工廠新廠房落成,開始產品生產。
1986美國櫻化公司在美國大陸建立。
1987專門製造銷售POP系列產品的TAc開發事業部設立。
1990最初發明了水性白板筆、以及替代了過去油性油漆筆的水性油漆筆,櫻花公司的新技術領導著記號筆工業。
1991在公司慶祝70周年時,有兩個值得紀念的事:荷蘭泰倫斯公司從屬於日本櫻花集團,建成新的泰倫斯中心大廈。
1992成立銷售ROYALTALENS.LINEX.DERWENT 等專業藝術畫材品牌的泰倫斯日本公司。
1993歐洲櫻花公司在荷蘭鹿特丹建立。上海櫻花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在中國上海成立, 門製造和銷售文具。
1995具有無毒性,高品質的透明水彩顏料開始銷售。

C. : 誰能告訴我,19世紀英國用的是什麼筆體學名

蘸水筆 鵝毛筆

D. 英國人用什麼書寫工具

古時歐洲慣用鵝毛筆,但今天管你什麼英不英國的,用的不都和我們一樣嘛,什麼鋼筆、中性筆、鉛筆

E. 鋼筆的歷史

關於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專利.
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
第一種使用了上面三大關鍵發明的鋼筆,約在1850年代被製造出來。但直到1880年代時,才開始大量生產。法國的Waterman(威迪文)和Wirt是當時主要的生產者。Waterman後來並吞了Wirt。變成以鋼筆為專業的大公司。現與派克、萬寶龍並稱世界三大名筆。
發明鋼筆有個故事。據說有個叫華特曼的英國人在簽合同時,羽毛筆漏水,把合同紙給弄臟了,當他去取新合同時,另一個競爭者把合同搶走了。他深受刺激,決定要設計一種先進的筆。他根據植物體內的毛細管輸送液體的原,發明了鋼筆。

鋼筆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它是在19世紀初發明的。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於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後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是很不方便的。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採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採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

英國在19世紀末對羽筆的需求非常大,數以百萬計的鵝被飼養起來,以取其羽毛做筆,還要經哈得遜灣公司從北美進口大量的野鵝羽毛作為補充。羽筆的製造既是藝術,又是科學。羽筆在使用過程中筆尖容易磨損變禿,因此得不斷削出新筆尖。有經驗的書寫人員可用各類的小刀或代代相傳的袖珍削筆器去重復削切翎管(羽毛硬管)以延長羽筆的使用壽命。但是,許多人並不能掌握這一技巧,因此大多數人都使用削好的羽筆,用禿之後便丟棄,換新羽筆。
1809年,一位英國發明家約瑟·布萊曼(Joseph Bramah,1749一1815)為一種機械羽筆削切器申請專利,這是以前削切器的改良產品。這種削切器的使用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它將翎管切成數段,每段削尖,這樣從一根羽毛上可切取許多羽筆尖。這些第一次利用機器製成的筆尖以「布萊曼專利筆」命名出售。這些筆尖被安置在布萊曼專利筆的筆桿上,以有鎖圈的旋環夾緊。許多筆桿由珍貴的金屬、象牙、玳瑁和寶石等製造,造型各具特色,它們是現今許多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收藏品。布萊曼筆取得的專利保護15年以後就結束了,這引起了許多零售商,如帕爾瑪(Palmer)、柯柏(Cooper)、威爾斯(Walsh)和莫登(Modan)等的競爭。隨著這些公司的日益興隆,羽筆桿也出現了千姿百態的造型,尤其莫登公司注冊了許多造型超凡脫俗的筆桿,其中一種是仿手型筆桿,其筆尖就好像是被一隻手捏著一樣。激烈的競爭引起了羽筆筆尖價格的下跌,從1809年的3先令買25隻筆尖到1824年1先令6便士買100隻,所以羽筆尖一直流行到1845年,最後直到被鋼筆替代為止。

金屬筆的祖先可追溯到最初的金屬唱針。人們為尋找羽 筆的金屬替代品花了很大工夫,想找出一種不用精心削尖和 保護的筆尖。很多人誤以為金屬筆是在18世紀後期發明的,而事實上金屬筆早就使用了。在一本1465年出版,由約翰·法斯特(JohnFust)和彼得·雷艾佛(PeterSchoeiffer)合著的書中就談到了「墨水和銅制蘆葦桿」,所謂的銅制蘆葦桿大概就是指用金屬製成的蘆葦桿狀筆。又過了一個世紀,約翰· 紐道夫(Peter Newdorffer)於1544年出版了一本書,書中又提到了用鐵和銅管或薄黃銅片做的筆。

然而當時的技術又一次限制了這種新構思的進一步發展。金屬筆還不具有羽筆的天然柔韌性,金制的筆尖雖然很柔軟,但又磨損得太快。1750年以後,仿羽筆的銀制筆脫穎而出。這種筆常飾有雕刻圖案和日期,但使用起來笨重不便。在整個16、17和18世紀,人們曾多次設法製造金屬筆,但沒有任何一種筆能適用於日常書寫和投入大量生產。
最終在19世紀,經鍛壓、用鋼片製成的鋼筆開始成為全社會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早在1540年就進行過鋼鐵制筆生產的實驗,但到了17世紀80年代才開始大量生產這種筆。領導當時歐洲各國工業潮流的英國首次製造了價格低廉、大量生產、性能可靠的鋼筆尖。英國伯明翰人森姆·哈利遜(samuel Harrison)是第一位有記載的鋼筆尖製造商,他大約於1780年開始出品鋼筆尖。後來另一位伯明翰的鋼筆尖製造商約翰·米歇爾(John Mitchel)開始使用機器製造鋼筆尖,取得了筆尖製造業的突破性進展。1830年,詹姆斯·佩里(JamesPerry)在筆尖肩上做了兩個與筆尖中央主縫平行的小切口來提高鋼筆的彈性。在後來的幾年裡,又有一名叫約瑟·吉洛特(Joseph Gillot)的伯明翰製造商,經過最後的改進,製造出了可與羽筆的書寫感覺相媲美的金屬墨水筆。在1842-1850的8年當中,吉洛特筆尖年產量從7000萬個提高到18億個。

F. 鋼筆是誰發明的

鋼筆的發明人尚未有定論。鋼筆的發展歷史如下: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於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後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製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十分麻煩。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華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採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採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常用的毛細管筆。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6)英國19世紀用什麼筆擴展閱讀:

鋼筆的種類和型號很多。根據鋼筆筆尖的成分不同,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墨囊鋼筆三種。

1、金筆

筆尖採用黃金合金,筆尖較軟,彈性好,手感舒適。但金筆的價格較貴,筆尖軟,而且不好掌握,初學者不宜使用。

2、銥金筆

筆尖不含黃金,部分筆尖鍍金,筆尖較硬,但物美價廉,是初學寫字比較合適的工具。

金筆尖、銥筆尖之所以比鋼筆尖耐用,秘密都在鋼筆尖上的小圓粒。這小圓粒是銥釕合金做的,它非常堅硬耐磨。據上海金星金筆廠實驗,如果把金筆尖和鋼筆尖同時放在油石上磨,一小時後,金筆尖只磨損0.07毫米,而鋼筆尖磨損達5毫米之多!

雖然價格相差懸殊,但是筆尖的銥粒都是特種合金"銥,釕"的合金!之所以順滑度相差那麼多那是因為打磨方式和精細程度不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金筆和銥金筆是一樣的。但是製作材料和手感不同,這就導致了價格上的差距!

3、墨囊鋼筆

墨囊鋼筆不用吸墨,插上專用的墨囊,就可以使用了。

G. 英國人用什麼筆

當然是一樣的,一模一樣。產品完全一樣,只是賣到不同的地方去了。

H. 19世紀歐洲人用什麼筆

鵝毛筆,20世紀基本上是鋼筆了~

I. 歐洲中世紀人用什麼寫字

資料摘錄:看看歐洲中世紀是如何用筆墨鈔羊皮卷的
資料摘錄:看看歐洲中世紀是如何用蘸水筆鈔羊皮卷的

一、關於墨水

中世紀歐洲主要有兩種製造黑墨水的配方。第一種是碳墨
水,由煤或燈煙與膠混合而成。第二種是金屬五倍子墨水,通常由
丹寧酸和硫酸亞鐵溶液製成,也需加膠,以使墨水更加粘稠,黑色
是化學反應的結果。

金屬五倍子墨水早在公元
3 世紀開始應用,12世紀早期才見於文字記載。中世紀羊
皮書大都是用金屬五味子墨水寫成的。
金屬五味子墨水的發明很可能是受到橡樹五倍子神奇特性的
啟發。橡樹五倍子是生長於橡樹嫩枝上的球形樹瘤,是五倍子黃
蜂在嫩枝上產卵後,在幼蟲周圍形成的一個軟軟的深綠色球體。
當內部的幼蟲孵化為成蟲,它就會在繭上鑽洞,然後飛走,剩下的
殼富含丹寧酸和五倍子酸。在雨水、陽光作用下,這些殼極易破
碎。有時人們用白葡萄酒或醋代替雨水。這就是金屬五倍子墨水
的第一種成份。第二 種成份是硫酸亞鐵鹽,也稱綠礬。
16 世紀晚期,人們通過蒸發含鐵泥土中的水分後自然提取的。到
很可能還採用向廢舊鐵釘中注入硫磺酸,濾出液體,加入酒精的辦
法製造綠礬。之後在綠礬中加入橡樹五倍子溶液,再用無花果樹
枝攪拌。於是,棕黑色溶液慢慢變成黑色墨水。隨後再加些阿拉
伯樹膠,以增加墨水粘性和濃度。鵝毛筆需要樹膠的沾性,後來的
鋼筆則不需要。當羊皮書頁暴露於空氣中後,金屬五倍子墨水的
顏色會變深。它完全滲入羊皮紙頁中,不象碳墨水那樣容易擦掉,
且更具光澤。
除黑墨水外,歐洲中世紀羊皮書還廣泛使用藍、黃、綠等顏料
製成的各色墨水。

藍色是歐洲中世紀羊皮書中除紅色外第二重要的顏色。其原
料主要來源於富含銅的藍銅礦石,在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發現。這
種礦石非常堅硬,須用臼杵搗成粉末。最珍貴的藍顏料是用只產
於阿富汗的天青石提取的,因產地距歐洲路途遙遠,運輸工具原
始,費用高昂,供不應求。

此外,綠顏料是從孔雀石或銅綠中提取的,黃顏料是從火山灰
或藏紅花中提取的,白顏料是從白石墨中提取的。
把紅、藍、黃、綠、白等顏料調配成各色墨水的方法與黑墨水大
同小異。如把硃砂磨成粉末後,再加入蛋清和阿拉伯樹膠就製成
了紅墨水。紅墨水也可由用醋浸泡過的蘇木碎屑混以阿拉伯樹膠
製成。除蛋清、蛋黃、阿拉伯樹膠外,鱘魚氣泡、動物皮革等都充當
過墨水調制劑。

與古埃及調色板和中國硯台不同,歐洲中世紀羊皮書使用的
墨水一般裝在專門的漏斗形墨水瓶里。
紅墨水在中世紀應用很廣泛。標題、副題、詞首
大寫字母、日歷上的特殊日期以及文本的修改都用紅墨水。藍墨
水和綠墨水用得較少。紅色一直是僅次於黑色的重要顏色。

二、關於蘸水筆

1. 鵝毛筆
最早記錄鵝毛筆的資料是在義大利維羅那市
的聖維陶教堂發現的。

鵝毛筆比蘆葦筆和更早的燈芯草筆有更多可取之處。它有彈
性,能削出更細的筆尖,用力大些就可把字的筆劃寫得粗放一些,
用力輕些就可寫得纖細一些,既能蘸墨水,又能較長時間連續書


盡管鵝毛筆的製造既是藝術,又是科學,但除了一些肖像畫和書籍插圖中
有所描述外,幾乎找不到有關工藝的文字介紹和說明。
有關研究顯示,人們一般用鵝、天鵝、烏鴉、水鴨或火雞翅膀上
的最大五根翎毛來製作鵝毛筆,有時其它鳥類身上的翎毛也可用
來做鵝毛筆。通常,人們用烏鴉、水鴨翎毛製成的鵝毛筆抄寫大學
課本和《聖經》這類幾百頁乃至上千頁的大部頭羊皮書。這種鵝毛
筆纖細精巧,不足之處是較小,握持不易。但小一些的文本,大都
是用削尖的大一些的鵝毛筆寫成。

對右手寫字的抄寫員來說,一個稍微向右自然彎曲的鵝毛筆
用起來最舒適。因此,鵝毛筆主要由鳥類左翅的翎羽製成。鵝毛
筆的加工工序大致如下:一是清洗翎羽,去除雜毛。二是脫水處
理。一般採用兩種辦法:第一種是讓翎羽自然風干,往往需要數月
時間;第二種是將翎羽插入熱沙盤中烘乾,只需幾分鍾。經脫水處
理後,翎羽上薄薄的一層油質表皮和翎管內的骨髓就可很容易地
被刮或抽掉。這樣就得到了一個硬挺而幾乎透明的羽管。三是修
削筆尖。用各類小刀或世代相傳的袖珍削筆器從兩側修削,並在
尖端中間削一狹長切口。標准筆尖呈直角形,富有彈性。
在抄寫過程中,因磨損和疏忽,筆尖會變禿或裂開,因此需不
斷削出新筆尖。有經驗的書寫人員會反復削切翎管以延長鵝毛筆
的使用壽命。但許多人並不掌握這一技巧,因此只能使用削好的
鵝毛筆,用禿之後便丟棄,再換新的鵝毛筆。

2. 金屬筆
最終在19世紀,用鍛壓鋼片製成的鋼筆開始成為歐洲社會普
遍使用的書寫工具。早在
年代才開始大量生產這種筆。領導當時
歐洲各國工業潮流的英國首次製造了價格低廉、大量生產、性能可
靠的鋼筆尖。英國伯明翰人薩穆爾 哈里遜是第一位有記載的鋼
筆尖製造商,他大約於
1780年開始生產鋼筆尖。後來另一位伯明
翰的鋼筆尖製造商約翰 米歇爾開始使用機器製造鋼筆尖,取得了
筆尖製造業的突破性進展。
1830年,詹姆斯 佩里在筆尖肩上做
了兩個與筆尖中央主縫平行的小切口來提高鋼筆的彈性。在後來
的幾年裡,又有一名叫約瑟夫 吉洛特的伯明翰製造商,經過改進,
製造出了可與鵝毛筆的書寫感覺相媲美的金屬墨水筆。

三、羊皮書的鈔寫

羊皮書是以羊皮紙為書寫材料,以鵝毛筆、墨水等為基本書寫
工具,主要以手抄方式製作的文字傳媒。
歐洲中世紀羊皮書大都是打格的。現在人們只在習字和記帳
時才用有方格或橫格的本子,用有格的紙寫正式書信顯得幼稚和
有失體面。這與歐洲中世紀正相反:書越漂亮,格越精巧。不打格
的也有,但大都是些簡陋的自製羊皮書。裝飾考究的羊皮書都打
格。採用西式活字印刷術後,早期消費者希望其印刷羊皮書與傳
統手抄羊皮書一模一樣,常用的竅門是在每行印刷文字的下面打
格子

格線中規中矩是歐洲中世紀羊皮書一大特徵。格線樣式與所
寫內容密切相關。抄寫員或自己打格,或選取與其文本版式、規
格、頁碼相匹配的打格散頁。

格子打好後,就進入了抄寫階段。抄寫員通常筆直地坐在斜
面桌後面的高背椅中,而母本和抄本則並排放在桌面上。一些流
傳下來的中世紀羊皮書插圖顯示,桌面和椅子實際上是連在一起
的,就像如今兒童吃飯時所用的高腳椅。即使打開連接桌椅的鏈
子,書寫人員要想就座也要費點事兒。桌面向內傾斜,這樣抄寫員
在寫字時,鵝毛筆與桌面正好成直角。握筆的手與羊皮紙幾乎不
接觸,主要靠臂力運筆。因此,斜面桌的確算得上比較理想的書寫
平台。因為墨水一般要過一會兒才能幹,所以人們常可以在中世
紀羊皮書中看到,字母下部的墨跡比較深,道理很簡單,因為書寫
時羊皮紙是固定在斜面桌上的。抄寫員在開始抄寫之前,一般都
要根據指南書的要求先用細浮石和石灰擦拭一下紙面,這一方面
使得羊皮紙更光滑平整,另一方面也可去除加工、折疊時產生的油
污。否則,墨水遇到油污後,不僅滲不進去,還可能到處流淌。

在實際抄寫時,抄寫員要左手持刀,這在歐洲中世紀非常關鍵
和普遍。寫字是兩手活。換言之,抄寫員空不出手來找範本上要
抄寫的地方。刀有兩方面的用途:一方面修削鵝毛筆或颳去寫錯
的地方,另一方面輕輕抵住松軟的羊皮紙頁面,刀隨筆動,與筆一
起在字里行間遊走。

以上資料來源於孫寶國著《十八世紀以前的歐洲文字傳媒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第67-74頁

閱讀全文

與英國19世紀用什麼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孩子做什麼去上學 瀏覽:726
和平精英國際服韓文叫什麼 瀏覽:661
伊朗和伊拉克屬於哪個國家 瀏覽:296
在越南做貨運代理怎麼樣 瀏覽:689
印尼雨季是什麼原因 瀏覽:882
義大利哪些收入需要報稅 瀏覽:396
中國的製造業是什麼製造業 瀏覽:820
印度劇有什麼軟體 瀏覽:336
中國最小宜家是哪個 瀏覽:881
英國人脫歐後怎麼居住 瀏覽:666
博爾迪蓋拉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592
中國最老古村在哪裡 瀏覽:172
中國去越南做什麼生意最賺錢 瀏覽:632
中國最長壽的水牛有多少歲 瀏覽:637
印度的茶是什麼 瀏覽:987
硼替佐米印度賣多少 瀏覽:610
印尼清關紅燈期怎麼處理 瀏覽:124
以色列和伊朗哪個國家打仗多 瀏覽:805
函數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661
中國疫情確診病歷總數是多少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