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應對電商沖擊 商場究竟該賣什麼
從總體趨勢上看,商城裡的人並沒有減少,人們的需求也沒有減少,也許反而還被激發了。因此商業地產的租金仍然穩定,商戶集體逃離實體的現象並沒有發生、恐怕也不會發生。幾乎所有商業地產的研究報告中都有這樣一句話:「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實體零售沖擊較大,導致客流減少。」但事實上,人們每月去商城的次數真的減少了嗎? 商場已經越來越徹底地從一個單純實物交易的場所轉變為一個交際、娛樂、享受各種服務的場所。也許人們從商場拎回家的購物袋越來越少了,但在商場的購買行動卻沒有減少。只不過將消費對象從買日用品、買鞋子、買服裝變成購買餐飲服務、美容美發服務、娛樂服務等沒法裝在袋子里拎回家的無形商品。 電子商務真的是傳統零售業和商場的死敵嗎?人們通過社交網站、視頻網站、點評網站和其他O2O網站獲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前往商場的理由。消費者從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上獲取打折促銷、團購、開業酬賓、周邊的明星店鋪推薦等信息,過去沒想去商場的去了商場,過去不知道去哪家商場的知道了自己想去哪家商場,這不僅不是電子商務對實體店的傷害,反而是種補充。就像中關村電子產品賣場中的商家也有網店一樣,線上和線下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雖然不可否認,實體店確實已經淪為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試衣間」,但另一部分中高端消費者仍然熱衷於在實體店購買商品。他們不願意在辨析化妝品是否是正品、食品是否臨近保質期等問題上花費更多時間。這也正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高端品牌進駐實體店的原因。 從總體趨勢上看,商城裡的人並沒有減少,人們的需求也沒有減少,也許反而還被激發了。因此商業地產的租金仍然穩定,商戶集體逃離實體的現象並沒有發生、恐怕也不會發生。
② 傳統零售企業如何應對電商沖擊
內容導讀:傳統零售左沖右突,希望在慢增長時代找到更好的轉型方向,社區商業就此被炒熱。不過,盡管很多企業都想在這一領域大展拳腳,市場反應卻始終平平。更何況,傳統零售企業始終不……
③ 面對電商的沖擊,實體店主怎麼辦
在面對電商的沖擊下,實體店鋪是否能活下來,取決於是否提升了自己店鋪的核心競爭力,是否在沖擊中快速強化店鋪的盈利能力,是否加強了店鋪的體驗感,是否進一步的完善了店鋪的服務,這些都是關鍵。
在每一次經過戰爭洗禮之後,總有一些國家迅速強大起來(就如咱們的祖國)。每一次的競爭和沖擊都會產生一些更強更大的品牌,關鍵看你有沒有信心去正面迎接競爭,你有沒有危機意識?
就像手機的競爭一樣,三星和蘋果敢於面對競爭,最後諾基亞消失了。那麼你願意做諾基亞還是三星還是蘋果呢?若不敢面對競爭、不去思考如何提升店鋪的精細化管理、不去強化自我的修煉與團隊的建設以及服務的體系,那麼,在這場電商的沖擊中,也許你就倒下去了。
所以,我們要認清楚形式,尋找到差異化,把握好自己的優勢。那麼相較於電商,我們實體店的優勢又在哪裡呢?
那就是消費者們到店的體驗感!
為消費員者提供到店更好的感覺和感受是電商無法做到的。所以,努力打造好店鋪的體驗感是面對電商沖擊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大家早已習慣網購的今天,買東西再也不是非實體店不可,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走出門的理由。相對於電商,實體店鋪能帶給顧客實實在在的體驗感,而體驗感無疑是實體店鋪最大的優勢。可是現如今國內實體店鋪能夠注重店鋪體驗感的是少之又少,大家更多的是覺得傳統行業再怎麼變化也還是傳統的。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傳統行,只有傳統的人!
④ 如何解決電商和店商之間的沖突,實現渠道間的融合
讓這種關系發生變化的,是移動購物所特有的優勢。小小一部手機,正在讓消費者可以一邊在線下試穿試用,一邊直接在網上下單,而需要體驗後購買的商品往往屬於非標商品,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對於傳統零售業來說,這意味著更好地發揮自身服務與體驗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抵禦純電商的分流影響,同時享受到線上售賣帶來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並能增強與目標消費者的互動,增強客戶黏性。一份來自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表示,「線上線下無縫銜接是未來零售渠道的變革方向。」通過O2O,傳統百貨業有機會與網路購物平台重新回到同一條起跑線。
⑤ 電商對百貨業的影響大嗎
一部分人認為,許多百貨購物中心化都是「半吊子」工程,雖然加入餐飲、休閑、娛樂等功能後的確帶來不少客流,但是,並未從本質上改變傳統百貨,效果不突出也是情理之中。
另有觀點認為,「購物中心化」使百貨增加了社交和體驗功能,帶給顧客更好的服務,增加了顧客消費黏性,也實現客群迴流,但跟風現象嚴重,很多百貨商場走同樣路線,甚至在調整升級時,引進同樣的品牌,推廣用相同的活動,這樣下去難以形成長期、穩定的競爭力,沒有差異性等同於沒有改變,關鍵是,購物中心業態已經面臨較嚴重的同質化問題。
大量零售業者都在關店,百貨業由於業態尷尬而成為關店「重災區」。各大百貨公司紛紛試水電商或轉型投資大型購物中心{}來尋求新利潤點。但傳統百貨想要實現自救,單單「購物中心化」一條路是不行的,還必須要落實到創新上,同時貫穿「互聯網+」的理念,拓展產業經濟鏈條。
⑥ 在電商的巨大沖擊下,實體店真的撐不下去了嗎
互聯網+人工智慧是和工業革命同一量級,那麼,其影響有多大呢?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真正的未來史是歷史,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工業革命時候的英國,十五、十六世紀的英國,紡織業興起,需求旺盛,紡織業需要大量羊毛,而養羊又需要大量的土地,於是英國的地主貴族紛紛把土地圈起來,全部用來養羊,這就是所謂的圈地運動。大量的農民無地可種,傾家盪產,流離失所。農民失去了土地,只能到處去流浪,而政治又頒發了嚴苛的法令,禁止人民流浪,迫使他們進入工廠勞動,以廉價的勞動力換取生存空間。托馬斯.莫爾在《烏考邦》裡面描述到,「你們的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說變得很貪婪、很蠻橫,甚至要把人吃掉……」
與新技術的融合
實體商店受制於鋪租、人力、空間的限制,邊際成本高,當然做批發很多不受制於這些因素。相對比電商,邊際成本更低,而且線上流量更廣,不局限於實體店地理位置所能輻射到的范圍,但是網上排位,活動,營銷等手段也是變相的鋪租。兩者相比較,我們可以看出線上店成本更低,成本低就能以更優惠的價格與你打價格戰,價格高低是消費者購買最重要的錨點,這樣的話,實體店競爭力比較差,無法與線上店抗爭。
線上成本優勢如此突出,線下店就沒轍了呢?no,線下店會結合新技術,實現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這是社會發展趨勢,比如實體店會結合美團,餓了么等線上平台,會結合微信做社群電商,會結合自媒體做網上營銷來獲取流量。
更高效的運營
我們已經了解到,實體店的運營成本會比網上的大,那實體店要生存下去,獲得競爭力,就必須控製成本,而要控製成本就需要高效的運營。
實體店有兩座大山,一個是鋪租,一個是人力成本,鋪租這塊是你無法掌控的,它是根據地理位置的經濟價值決定的,這樣的話,能改變的就是人力成本了。在餐飲業,人力成本佔到百分之三十,在這次役情期間,西貝的賈國龍說,企業的資金鏈撐不了三個月,其中成本最大頭的就是人力成本,這樣的餐飲頭部企業都繞不開這座大山,那麼其他經營得一般的呢。
那要如何高效運營,才能控製成本呢?
我們還是拿餐飲舉例,有三方面要注意:
高效的運營,能讓成本壓縮到與線上店的成本持平,更有競爭力,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抵禦往外部動盪的沖擊。
說了這么多,說易行難,還需要經歷漫長的演化迭代。當然,同時也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畢竟互聯網人工智慧屬於超大量級的變革,會顛覆許多的行業,但這未必是壞事,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利益盈虧與否肯定是放第一位,但從宏觀社會的角度去看,技術發展會是一件好事情,要不你可以想像之前的社會,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一些行業的顛覆,也符演化論,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基本原理。只有那些披上新的戰衣的傳統企業才能生存下去,若干年後,架構重組了的傳統企業,會趨於穩態。
⑦ 英國脫歐對跨境電商和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沖擊
對英國本國的電商市場的影響
如果退歐成功,預計給英國的電商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歐盟成員國之間享受免稅貿易、人口自由流動的權益,大部分成員國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這些優勢促進了歐洲主要國家經濟的繁榮發展。
然而許多英國人認為,英國經濟進步受到成員國身份的阻礙,覺得歐盟規定約束了英國的發展。
但是,英國退歐對歐洲和英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都會產生一連串的後果,包括英國電商市場也會受到影響。
具體表現:
退歐將提高關稅
電商成本增加
英國退歐成功將提高與歐盟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將嚴重影響英國的電商市場。
目前西歐佔了英國電商總出口額的50%以上。法國是英國電商的最大出口市場,佔了24%的總出口額,其次是德國,佔14%。
如果退歐成功,英國與歐盟之間將不再享受自由貿易,退歐後英國進出口商品的關稅都將提高,英國及其他歐盟國家的消費者互相網購時,可能要多交2%-15%的關稅。
歐洲的時裝電商市場預計將受影響最嚴重,因為時裝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
而且自英國提出退歐後,歐洲的電商市場規模就已經降低了1%,說明消費者已經做好改變消費行為的准備了。
因此英國將會從更便宜的市場搜索產品,短期內電商將面臨市場挑戰。
投資回報率低 電商投資市場萎縮
退歐將對英國的投資市場特別是電商投資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退歐後,英國與歐盟成員國的資本流動限制增加,投資商會覺得投資回報率低,因此投資比較保守,這將影響英國中小型電商的發展。
預計網購的配送時間將延長,配送成本也會提高。
另外英國電商企業需要重新考慮采購策略,調整價格,確保在這一挑戰中活下來。
對中國以間接影響為主
在歐盟內部,英國僅次於德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但總體影響主要還是以間接影響為主。
英國僅佔到中國出口的3%,佔比仍然較低,更別提通過跨境電商B2C出口的比例了。
若英國脫歐,將對跨境電商通過英國市場輻射歐盟的計劃造成沉重打擊。
英國為中國進入龐大而難以打入的歐洲市場提供了關鍵通道。
許多中國商家著力拓展相對自由的英國市場,就是想以此作為基石打入擁有5億多潛在消費者的監管嚴厲的歐盟市場。
除了上述這些大的戰略原因,中國還擔心近期影響。
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英國脫歐將對歐盟及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甚至可能削弱未來一兩年的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速度。
⑧ 如何正確對待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的沖擊
我認為電子商業和傳統商業的發展並不完全沖突。要論證這一觀點,就必須先從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
1、電商行業的縱深會進一步發展;
2、電商會結束當前的戰國時期,像天貓、京東、當當等等網路銷售巨頭將會逐漸兼並或者被兼並,直到達到某一個特定的數值為止;
3、移動電子商務將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這是因為移動終端的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電子商業將完全取代傳統商業,理由如下:
1、傳統商業所涉及的廣度和深度是電商所不能比擬的,雖然電商如今在高速發展,但要和當今的傳統商業所比擬,任然任重道遠。
2、相對傳統商業而言,電子商業更難給予人們安全感,畢竟是無法謀面的交易,而相反,傳統的面對面交易(實體店)則更有人味。
3、電子商業無法在交易的同時對商品有進一步的、更直觀的了解,為什麼模特穿起來那麼好看而我穿起來那麼挫……嗯,這也是我三個月前給賣家差評的原因。
4、電商不能在實行交易後快速的給予主感官服務以及物質享受,比如說你們能在網上定燭光晚餐來和女友羅曼蒂克一下,卻不得不動身前去所定餐的餐廳,因為只有到那兒才會有相應的氛圍啊。
5、傳統商業有一項最大的好處,即資金的不可追索,更有利與保護個人隱私。
據上所述,傳統商業不會被電子商業所徹底代替,而將來的商業模式應該會發展成為電子商業和傳統商業相結合的新型的綜合商業模式,而傳統商業將更趨向於令顧客進行物質的即時體驗,電子商業則負責線上的交易,兩者密不可分,所以也就不存在誰被誰取代這一說法了。
⑨ 百貨業面對電商的沖擊應該如何突圍
一部分人認為,許多百貨購物中心化都是「半吊子」工程,雖然加入餐飲、休閑、娛樂等功能後的確帶來不少客流,但是,並未從本質上改變傳統百貨,效果不突出也是情理之中。
另有觀點認為,「購物中心化」使百貨增加了社交和體驗功能,帶給顧客更好的服務,增加了顧客消費黏性,也實現客群迴流,但跟風現象嚴重,很多百貨商場走同樣路線,甚至在調整升級時,引進同樣的品牌,推廣用相同的活動,這樣下去難以形成長期、穩定的競爭力,沒有差異性等同於沒有改變,關鍵是,購物中心業態已經面臨較嚴重的同質化問題。
大量零售業者都在關店,百貨業由於業態尷尬而成為關店「重災區」。各大百貨公司紛紛試水電商或轉型投資大型購物中心{}來尋求新利潤點。但傳統百貨想要實現自救,單單「購物中心化」一條路是不行的,還必須要落實到創新上,同時貫穿「互聯網+」的理念,拓展產業經濟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