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在二戰究竟損失有多大
死亡人數在40萬左右,死傷總計160萬,損失財產1500億美元,海軍損失4艘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5艘航空母艦、5艘輔助航空母艦、33艘巡洋艦、154艘驅逐艦、138艘護衛艦、90艘潛艇、合計水面軍艦341艘,喪失了對海洋的控制權,也是殖民地基本丟個干凈的原因之一。從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幾乎可以說是二戰中損失最大的國家
2. 馬島之戰,英國的損失有多大
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簡稱馬島戰爭,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結果是阿根廷戰敗,英國獲勝並重新佔領群島。戰爭造成英國死255人(內文職18人),傷777人(內文職18人),被俘210餘人,損失艦船18艘(沉6、傷 12),飛機30餘架,耗資約12億美元以上(一說17多億美元)。
3. 英國的哪種軍艦在馬島戰爭中被擊沉一半
英軍在馬島戰爭中損失的部分軍艦
5月1日
「迅速」號(F173)被30毫米炮損壞;
「格拉摩根」號(D19)被「短劍」攻擊機的炸彈擊中;
5月4日
「謝菲爾德」號(D80)於上午11:02被「超級軍旗」戰斗機的「飛魚」導彈擊沉,5月10日拖航途中沉沒;
5月12日
「格拉斯哥」號(D88)被A-4的1000磅炸彈擊中,撤離戰區修理;
5月21日
「亞爾古英雄」號(F56)在上午10:36和下午2:30兩次遭到攻擊,嚴重損壞;
「安特林」號(D18)遭到攻擊嚴重損壞;
「熱心」號(F184)在下午2:30遭到攻擊,「海貓」導彈發射架損壞;2:45被A-4的炸彈擊中,約6小時後沉沒;
「光輝」號(F90)遭攻擊輕微損傷;
5月23日
「羚羊」號(F170)遭A-4攻擊機攻擊,彈葯庫著火,次日沉沒;
5月24日
「彼蒂維爾號」(L3004)、「聖潔騎士」號(L3005)、「蘭斯洛特」號(L3029) 遭到攻擊;
5月25日
「大刀」號(F88) 、「考文垂」號(D118)遭到A-4攻擊機攻擊,「大刀」號受損,「考文垂」號沉沒;
「大西洋運輸者」遭到兩架「超級軍旗」戰斗機攻擊,5月30日沉沒;
6月8日
「普利茅斯」號(F126)遭到「短劍」攻擊機攻擊,嚴重損壞;
「崔斯特瑞姆」號(L3505)、「聖潔騎士」號(L3005) 遭到A-4攻擊機攻擊,「聖潔騎士」號嚴重損壞;
6月12日
「格拉摩根」號(D19)遭到攻擊。
4. 英國大西海戰損失了多少軍艦和人員
大西洋海 戰是第二次世界 大 戰期間,德國同英、美為爭奪大西洋制海權而進行的海戰。它是戰 爭 史上時間最長、最復雜的持久海 戰。
在大西洋海戰中,盟國及中立國共損失商船2100萬噸,累計2603艘,平均每月損失37.5萬噸,其中被潛艇擊沉約1600萬噸,占總損失噸位的76%;還損失了戰斗艦艇175艘。其中,英國損失了30000名商船船員和70000餘名海軍官 兵。德國共投入潛艇1160艘,損失830艘,其中有693艘都是在大西洋被擊沉的。德國潛艇部 隊的40900名人員中,28000人陣亡,5000人成了俘虜。
5.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衰落
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英國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世事無常,在經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卻迅速衰落,淪為二流強國,今日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英國衰落原因的幾點思考:
一、資產階級不願投資新設備、新技術
據英國國防部戰後統計,二戰期間英國軍官死亡人數在40多萬,軍民死傷總超160萬,國家財產損失接近1500億美元,航空母艦和輔助航空母艦各損失5艘、其他各種水面軍艦損失共計341艘,英國此後基本上喪失了對海洋的控制權;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英國在二戰後由於殖民地相繼宣告獨立,其所屬殖民地也丟了個干凈;
戰爭也在不斷地吞噬著英國的國力,國家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為了打贏戰爭,大量的真金白銀不斷地從英國流向美國,用於購買武器、彈葯用以應對戰爭狂魔德國,不斷地將英國國庫掏空,而美國等國在戰爭初期大發戰爭橫財,國力蒸蒸日上,最終,英國從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衰弱了下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可謂是風水輪流轉。
6.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損失了多少商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英國經濟以沉重打擊。戰爭期間,英國陣亡官兵94萬人,損失商船近70%,軍費開支達100億英鎊,三分之一的國民財富消耗在戰場上。
7. 馬島戰爭英阿雙方的損失情況
馬島戰爭歷時74天,英方參戰兵力3.5萬人,各型艦只118艘計100餘萬噸,各型飛機340架,地面部隊9000餘人;
阿方參戰兵力6.5萬人,作戰艦艇和輔助船隻33艘計12萬噸,飛機350餘架,地面部隊1.3萬人。雙方損失:阿軍傷亡約2300人,被俘1.13萬人,損失艦船11艘、飛機105架,耗資10億美元以上;
英軍傷亡1000餘人,被俘210餘人,損失艦船16艘、飛機34架,耗資12億美元以上。
這次戰爭雖以英勝阿敗而告終,但馬島爭端並未因戰爭的結束而結束,阿英對馬島領土主權之爭還將長期繼續下去。在這次戰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高技術武器在戰爭中的使用。英軍以核潛艇和艦載飛機對駐馬島阿軍實施封鎖,顯示出高技術武器的威力;阿軍以航空兵實施反封鎖,高低技術並用,給英軍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和損失。
8. 英國艦隊受到了受到了哪些損失
1941年9~11月,德國21艘潛艇先後進入地中海作戰,英地中海艦隊處於不利地位。9月24日,英國一支由9艘運輸船組成的補給船隊由直布羅陀駛往馬爾他島,執行「戟」行動。26日,義大利空中偵察發現英船隊在巴利阿里群島,亞基諾海軍上將率義大利艦隊出海截擊,擊傷英國「納爾遜」號戰列艦,擊沉「帝國之星」號運輸船。11月13日,德國U-81號潛艇在直布羅陀以東25海裏海域擊沉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另1艘德國潛艇擊傷英國「馬來亞」號戰列艦。11月25日,德國U-331號潛艇在薩盧姆沿海襲擊英國艦隊,擊沉「巴勒姆」號戰列艦,英海軍陣亡868人。1941年12月,德國空軍第2軍進駐義大利。12月19日,義大利「希雷」號潛艇夜間駛進亞歷山大港,炸沉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戰列艦。同時,德國U—81號潛艇擊沉英國「馬來亞」號戰列艦。至此,英國地中海艦隊已無參戰的大型軍艦了。軸心國在地中海海運情況有很大好轉,大型運輸船隊能安全駛抵的黎波里。
9.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英阿馬島戰爭及雙方損失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位於南大西洋,東到西經5 7 °4 0 』,西到西經6 2 °,南到南緯5 3 °,北到南緯5 2 °1 5 』之間的海面上。該群島由3 4 6 個島礁組成,總面積1 5 8 0 0 平方公里,總人口約兩千,絕大多數是英國移民後裔。首府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
馬島距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之間的要沖航道麥哲倫海峽2 5 0 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 7 6 海里,距英國本土7 0 0 0 海里。屬寒帶氣候,島上多沼澤,生物資源貧乏,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不僅位於溝通南半球兩大洋交通的必經之路,而且漫長曲折的海岸線組成的眾多港灣,構成英國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海軍都利用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權。而近年來,馬島又成為開發南極的前進基地,其地位更顯重要。加上八十年代發現的海底石油,更加劇英阿對馬島主權之爭。
英阿對馬島的主權之爭,由來以久,漫長而復雜。歷史上英阿對馬島的主權曾進行過多次談判。1982年2月雙方在紐約的談判又宣告破裂。阿根廷開始准備以武力收復馬島,並制訂出代號為「羅薩里奧」的行動計劃。
1 9 8 2 年3 月1 9 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 9 名工人來到南島拆除一家舊鯨魚加工廠,工人們出於愛國熱情,在島上升起了阿根廷國旗。英國立即提出強烈抗議。3 月2 4 日,英國原駐馬島的海軍「忍耐」號破冰船,搭載兩架直升機和1 4 0 名士兵,前往南島實施威懾。
3 月2 6 日,阿根廷總統阿爾鐵里下令提前實施「羅薩里奧」計劃,由2 艘驅逐艦,2 艘護衛艦,1 艘坦克登陸艦,1 艘潛艇,1 艘破冰船,1 艘補給船搭載2 個營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第4 0 兩棲特混編隊,從貝爾格拉諾啟程前往收復馬島,以1 艘護衛艦,1 艘供應艦搭載2 個排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第6 0 兩棲特混編隊,從德塞阿多港啟程前往收復南島,還以1 艘航母,4 艘驅逐艦,1 艘護衛艦,1 艘油船組成第2 0 特混編隊,提供戰役掩護。作戰總指揮為陸軍第5 軍軍長兼馬爾維納斯戰區司令奧斯瓦爾多·加西亞中將。
4 月1 0 日,第4 0 兩棲編隊駛抵馬島。午夜時分,阿軍陸戰隊的偵察小隊在彭布羅克角登陸。次日凌晨,蛙人分隊在約克海灘登陸。六時三十分,阿軍主力在龍克灣登陸,隨即攻佔了機場和港口。八十三十分,阿軍七架C —1 3 0 運輸機運來3 0 0 0 多後援部隊,使島上阿軍總兵力達4 0 0 0 人。九時,馬島的英國總督率所部1 8 1 名官兵投降,阿軍佔領馬島,建立了行政機構,任命梅嫩德斯准將為馬島軍事長官。
阿軍收復馬島的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振奮,數十萬人聚集在總統府前的「五月廣場」,高唱國歌,高呼口號,歡慶勝利。全國十多個政黨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動。總統加爾鐵里的威望達到頂峰。
英國在獲悉馬島被阿根廷佔領後,立即宣布與阿斷交,成立以首相撒切爾夫人為主席的戰時內閣,作為最高決策機構,並制定了以武力為後盾,政治、外交、經濟多管齊下,迫使阿方撤軍,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奪馬島的戰略方針。
4 月3 日,阿軍第6 0 兩棲編隊在南島登陸,經短促交火,佔領南島,英國守軍2 3 人投降。就這樣,阿軍以傷亡7 人,損失2 架直升機的代價,佔領了整個馬島。隨即向馬島進行緊急運輸,運送大量的援軍和物資。
同一天,英國國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以全票贊成通過以武力收復馬島的決議,任命伍德沃德海軍少將為特混艦隊司令,此人時年四十九歲,畢業於海軍學院,擔任過潛艇艇長、驅逐艦艦長、國防部海軍作戰計劃處處長,機敏果斷,有「海狼」之稱。
4 月5 日,英軍以「競技神」號和「無敵」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特混艦隊,共有3 7 艘戰艦,2 0 架「鷂」式戰斗機,5 8 架各型直升機,3 5 0 0 名海軍陸戰隊。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羅陀啟航。正在大西洋的4 艘核潛艇也全速趕往馬島。在特混艦隊一萬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軍參戰部隊完成了制定作戰方案、戰斗序列編組、戰術演練等一系列准備工作,並根據4 月4 日議會簽發的法令,征租5 8 艘民船,作為艦隊的後勤支援力量,同時對徵用的民船按需要進行快速改裝。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號和「堪培拉」號客輪都改裝為運兵船,「大西洋運送者」號和「大西洋堤道」號滾裝船改裝為飛機運輸船,特別是「烏干達」號客船正載著9 4 0 名學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徵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讓學生上岸,隨即駛向直布羅陀,僅用三天就改裝為醫院船。英國的這些高效迅速的臨戰准備,奠定了取勝的基礎。
此外,4 月2 6 日,由2 3 艘軍艦、2 0 架飛機、2 0 0 0 名陸軍組成第二梯隊從波特蘭啟航。5 月1 2 日,由1 8 艘軍艦和3 0 0 0 名陸軍組成的第三梯隊從安普頓啟航。
戰爭進程;
4 月7 日,英國宣布對馬島周圍2 0 0 海里實施全面海空封鎖。
4 月1 2 日,英軍的核潛艇最先到達馬島海區,開始執行進行封鎖。
4 月1 5 日,英軍從阿森松島起飛的「獵迷」巡邏機,開始對馬島海域進行空中巡邏。
4 月1 7 日,英軍艦隊到達阿森松島,休整一天,並補充物資,進行實彈射擊,校正了槍炮。同時戰時內閣提出把戰爭控制在爭議地區,不進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則。並積極展開了外交和政治攻勢,使美國、歐共體等國都表示支持英國,中斷了與阿根廷的軍火貿易,實行對阿的軍火禁運,向英國則提供後勤保障、通訊、衛星情報等便利。
4 月1 9 日,特混艦隊從阿森松島啟程,前往馬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4 月2 0 日,由英軍特種空勤團(簡稱S A S )和海軍特別舟艇中隊(簡稱S B S )的特種部隊的成員組成聯合偵察分隊在南島機降。但南島上暴風驟雨的惡劣天氣使英軍損失2 架直升機,偵察分隊無法開展活動,只好無功而返。
4 月2 2 日,十四名S B S 隊員先從C —1 3 0 運輸機傘降在南島北部海域,再換乘潛艇到達距南島約三海里處,最後游上岸,進行偵察,查明了南島上阿軍的兵力、裝備、火力配置,並為後續部隊的登陸選擇了機降地點,還清除了島上的雷區。
4 月2 4 日,由2 艘驅逐艦,2 艘護衛艦組成的先遣隊駛抵南島海域。
4 月2 5 日,南島上的S B S 隊員引導第4 2 陸戰突擊營機降在島上,晚六時,英軍佔領了南島首府格里特維肯港。同一天在馬島海域巡邏的英軍「山貓」直升機發現了以水面狀態航行的阿軍「聖菲」號潛艇,馬上進行攻擊,發射A S —1 2 空艦導彈,並投下深水炸彈,「聖菲」號遭到重創,只好搶灘擱淺,6 5 名艇員棄艇逃生,被英軍俘虜,「聖菲」號後在拖帶中沉沒。
4 月2 6 日,英軍俘虜了阿軍在南島的守島部隊1 5 6 人,英方無一傷亡,重佔南島。使英軍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前進基地。
4 月2 8 日,英軍艦隊到達馬島,英國國防部宣布從格林威治時間4 月3 0 日十一時起,所有進入馬島周圍2 0 0 海里禁區的飛機和艦只都將遭到攻擊。阿軍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在馬島開始實行燈火管制和宵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4 月3 0 日,英軍艦隊完成對馬島海空封鎖的部署。「征服者」號核潛艇發現阿軍1 艘巡洋艦和2 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一面報告指揮部,一面進行跟蹤。
5 月1 日,英軍從阿森松島起飛的「火神」轟炸機和從航母起飛的「鷂」式戰斗機首次空襲馬島。
5 月2 日,經戰時內閣批准,「征服者」號潛艇在2 0 0 海里禁區外3 6 海里處,在1 4 0 0 碼距離上,向跟蹤三天的阿軍「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三枚M K —8 魚雷,命中兩枚,巡洋艦在四十五分鍾後沉沒,阿軍有3 2 1 人陣亡或失蹤。由於該艦被擊沉,大大打擊了阿軍的士氣,並使得阿根廷海軍主力撤離馬島海域,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龜縮於本土,再未出戰。
5 月3 日,英軍的「山貓」直升機在馬島以北海區,用A S —1 2 「海上大鷗」空艦導彈擊沉、擊傷阿軍巡邏艇各1 艘。
5 月4 日,阿軍「海王星」偵察機發現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便召喚2 架「超級軍旗」攻擊機前去攻擊,「超級軍旗」採取距海面5 0 米高度超低空飛行以躲避英軍的雷達,在距英艦4 6 公里處突然升到1 5 0 米僅用3 0 秒打開雷達鎖定英艦發射2 枚A M —3 9 「飛魚」導彈,然後急轉彎同時下降到3 0 米返航。英軍發現導彈來襲,艦長只來得及大叫一聲:「隱蔽!」就被一枚導彈擊中,隨即燃起大火,盡管艦上的損管人員竭力撲救達五小時,仍無法控制火勢,艦長只得下令棄艦,英軍傷亡失蹤7 8 人。六天後,「謝菲爾德」號在拖回英國途中沉沒。這艘排水量3 2 0 0 噸,造價達2 億美元的英國最先進的軍艦被擊沉,對英軍的打擊極大,英軍吸取教訓,採取各種措施防範阿軍的導彈攻擊。
5月6 日,英軍十六名S A S 隊員先搭乘潛艇再換乘橡皮舟潛入阿根廷本土的里奧·加列戈斯空軍基地,一舉炸毀阿軍8 架「超級軍旗」,而阿軍總共才不過1 4 架。
5 月7 日,英國又宣布將禁區擴大到距阿根廷海岸十二海里。
5 月9 日,英軍「鷂」式戰斗機擊沉阿軍的「一角鯨」號補給艦。
5 月1 0 日,英軍「活潑」護衛艦擊沉阿根廷「洛斯埃斯塔多斯」號補給艦。
英軍在此期間破譯阿軍密碼,全面掌握阿軍作戰企圖和兵力部署,並綜合「S A S 」、「S B S 」的戰場偵察確定馬島的東島北側聖卡洛斯灣為登陸地點。但是,在福克蘭海峽北口的佩布爾島上的機場,雷達站構成嚴重威脅,為掃清障礙又不暴露登陸企圖。英軍決定派突擊隊消滅佩布爾島的目標,但不作佔領。
5 月1 1 日夜間,八名「S A S 」,「S B S 」隊員摸上佩布爾島進行偵察。
5 月1 4 日夜間,五十名突擊隊員乘三架直升機在八名先遣隊員引導下機降於島上,炸毀阿軍6 架「普卡拉」攻擊機,4 架「T - 3 4 」教練攻擊機,1 架運輸機。隊員中的炮兵觀察組指引「格拉摩根」號驅逐艦的1 1 5 m m 主炮猛轟島上的目標,1 座軍火庫,6 座雷達站均被炸毀。英軍在烈火中乘直升機安然返回,以輕傷2 人的代價取得全勝,掃清了登陸的障礙。
考慮到阿軍在馬島的兵力達1 4 0 0 0 人,而英軍首批登陸部隊至多才1 0 0 0 人,如何以少勝多,只有出奇制勝。為此伍德沃德煞費苦心,大擺迷魂陣。
由「S A S 」 「S B S 」派遣的突擊分隊很早便潛伏上島,在島上英籍居民的掩護下,一面摸清阿軍的布防,一面積極活動,四處襲擾,唯獨對阿軍的指揮部沒有襲擊,主要原因就在於英軍破譯了密碼,阿軍的指揮部成了英軍情報來源的重要途徑。
5 月1 9 日,英軍四支偵察小分隊登陸。
5 月2 0 日,英軍艦隊在馬島西南海域游弋,並派出驅逐艦炮擊岸上目標。還在達爾文港和福克斯灣實施了佯動登陸。將阿軍的注意力全吸引到斯坦利港方向。英軍的突擊編隊兩天前由南島進到馬島東北約2 0 0 海裏海域集結,於登陸前一天的下午,利用不良天氣和夜幕掩護向登陸地區機動,在范寧角附近展開。
5 月2 1 日凌晨三時,S A S 突擊隊作為第一梯隊在范寧角登陸,在先期登陸的偵察分隊協助下,消滅了阿軍約5 0 人的守衛部隊。三時三十分,英軍開始艦炮火力准備。三時四十分,英軍2 艘兩棲攻擊艦,4 艘登陸艦,在聖卡洛斯實施多點立體登陸,未遇抵抗便順利上岸。英軍抓住阿軍夜戰能力差的弱點,爭分奪秒搶運人員、物資,在四小時里上岸2 5 0 0 人,3 2 0 0 0 噸物資。並構築工事,組織防禦,准備迎擊阿軍的反撲。果然,天剛亮,阿軍便出動1 6 架「普卡拉」攻擊機,1 4 架「幻影」戰斗機,猛烈空襲英軍艦隊和登陸灘頭。阿軍飛行員受過美、法、以等國教官的嚴格訓練,技術高,作風猛,戰鬥力很強。面對英軍高炮、導彈和「鷂」式戰斗機組成的防空體系,毫不畏懼,擊沉「熱心」號護衛艦,擊傷驅逐艦1 艘,護衛艦2 艘,輔助艦1 艘。阿軍也付出被擊落1 4 架飛機的代價。英軍頂住了阿軍的反擊,控制了2 0 平方公里的灘頭陣地,還鋪設了可供「鷂」式和直升機起降的鋼板簡易機場,進一步鞏固了登陸灘頭。
5 月2 2 日,阿軍令人費解地按兵不動,給了英軍喘息之機,英軍乘機補充物資,調整部署,並展開了一個「吹管」防空導彈連,組織了完善的防空火力配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5 月2 3 日,阿軍出動近百架次飛機,繼續發動猛烈空襲,擊沉了「羚羊」號護衛艦。
5 月2 5 日,正是阿根廷國慶,阿空軍傾全力出擊,全天出動約2 0 0 架次,取得擊沉「考文垂」號驅逐艦,「大西洋運送者」號滾裝船,擊傷1 艘驅逐艦,1 艘護衛艦的輝煌戰績。英軍不幸中的大幸是「大西洋運送者」號上運送的1 6 架「鷂」式戰斗機和1 架「支努干」重型直升機在被擊沉前就飛到了岸上機場。三天來,阿空軍英勇戰斗,給予英軍沉重打擊,但一來飛機性能不及英軍,二來又得不到海陸軍的有力支援,三來由於阿根廷一百多年來沒有戰爭,戰備較差,投下的炸彈有4 0 % 沒有爆炸,所以無法阻止英軍的登陸。而自身損失也高達31架飛機。三天里,英軍上岸部隊已達5 0 0 0 人,灘頭陣地擴大到1 5 0 平方公里,建立起了補給基地,通信樞紐,並在鋼板簡易機場加鋪了鋁合金跑道。
5 月2 7 日,英軍開始發起陸上進攻,兵分兩路向斯坦利港推進。南路以第2 傘兵營為先導,第4 5 陸戰營為後援,沿東南公路,經達爾文港、古斯格林、費茲羅伊灣、布拉夫灣從南面攻擊;北路以6 0 名S A S 隊員為先導,第3 傘兵營,第4 陸戰營跟進,沿道格拉斯、蒂爾灣,直取斯坦利。
5 月2 8 日,英軍攻佔達爾文港和道格拉斯。
5 月2 9 日,英軍攻佔古斯格林和蒂爾灣。
5 月3 0 日,阿軍出動1 架「超級軍旗」和4 架「天鷹」攻擊英軍的旗艦「無敵」號航母,阿軍以2 架「天鷹」被擊落的代價擊傷「無敵」號,但英軍矢口否認。當晚,由「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號客輪運送的3 0 0 0 英軍上島。進一步加強了英軍的力量。
5 月3 1 日,北路英軍進抵肯特山,就地布防,等待南路英軍。
6 月1 日,南路英軍也到達肯特山,與北路英軍匯合。阿軍此時採取放棄外圍,集中主力固守斯坦利港方針。英軍在攻佔肯特山和查傑林山完成對斯坦利港的包圍後,並不急於攻擊,而是調整部署,補充給養,派出S A S 和S B A 隊員四處活動,進行戰場偵察,很快查清阿軍以肯特山、查傑林山為第一道防線,以哈里頓山、浪頓山為第二道防線,以無線嶺、欲墜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線為主防禦陣地,即加爾鐵里防線,在三道防線之間都布設大量地雷和障礙,只留一條由炮火保護的秘密通道供聯絡之用。伍德沃德了解敵情後,決定投入後續部隊第五步兵旅。該旅轄三個營,A 營是威爾士禁衛軍,B 營是蘇格蘭禁衛軍,該營曾參加二次大戰,在阿拉曼戰役中大敗德軍而名揚天下,C 營是赫赫有名的廓爾喀營,因士兵都是招募的尼泊爾廓爾喀人而得名,廓爾喀人以吃苦耐勞驍勇善戰而聞名,人人身佩廓爾喀彎刀,二戰中他們曾以這種鋒利的彎刀和兇悍的刀法將橫行東南亞的日軍殺得潰不成軍。
6 月7 日,第五旅乘上登陸艦,悄然啟程准備在立夫來島登陸。途經天鵝灣時,旅長威爾遜·摩爾准將發現弗茲羅的阿軍正在撤離,摩爾憑借一名職業軍人的出色直覺,覺得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便未經指揮部批准,當機立斷命令在僅距斯坦利港1 6 公里的希拉夫灣登陸。這一舉動在戰後被普遍認為是極富主動精神的,由於阿軍的撤離,英軍第五旅3 5 0 0 人順利在希拉夫灣登陸成功。
6 月8 日,阿軍出動大批飛機空襲在希拉夫灣灘頭的英軍,擊沉登陸艦1 艘,擊傷護衛艦1 艘,登陸艦1 艘。阿軍損失飛機1 1 架。但仍無力阻止英軍的登陸。此時英軍在島上的力量已大大增強,共有地面部隊8 0 0 0 人,重炮3 0 門,坦克2 0 輛。
6 月1 1 日,經三天的准備,英軍以「火神」轟炸機和「鷂」式戰斗機進行密集轟炸,同時驅逐艦、護衛艦以艦炮火力掩護,支援地面部隊向阿軍的第二道防線猛攻,第4 5 陸戰營攻佔哈里特山和浪頓山,突破第二道防線,並控制了斯坦利外圍所有制高點。阿軍唯一的反擊就是用岸基A M —3 9 「飛魚」導彈擊傷「格拉摩根」號驅逐艦。
6 月1 2 日,英軍按計劃休整一天。當晚設在肯特山上的無線電監聽小組截獲並破譯馬島阿軍發給總統的密電,獲悉阿軍已無力再戰。摩爾准將決定立即投入預備隊,實施最後一擊。半夜,英軍第五旅B 營、C 營和第二傘兵營,沿S B S 標示出的秘密通道,向阿軍發起全面攻擊。激戰五小時,於6 月1 3 日凌晨五時,攻佔了無線嶺、欲墜山和威廉山,奪取了加爾鐵里防線上的所有要點。
6 月1 4 日,英軍繼續攻擊,阿軍丟棄重武器退入斯坦利港市區。從早晨七時三十分起,英軍集中所有大炮猛烈轟擊,阿軍的大炮剛一還擊,便被英軍用炮瞄雷達和計算機火控系統指引的精確火力所消滅,隨後英軍便全力轟擊斯坦利港內的目標,猛烈的炮擊整整持續了十個小時,英軍共發射了一萬二千發炮彈,幾乎用完英軍所有的彈葯。午後,英阿兩軍達成非正式停火協議。
6 月1 4 日二十一時,斯坦利港內殘余的九千多阿軍投降。至此,戰斗基本平息。
6 月1 5 日,阿根廷總統宣布馬島的戰斗已經結束。英國也宣布阿軍投降,奪回馬島。至此,歷時7 4 天的馬島戰爭正式結束。
7 月中旬,雙方遣返了戰俘。8 月宣布取消海空禁區,恢復正常航行。至此兩國間的敵對行動完全結束,大英帝國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此戰後,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被稱為「鐵娘子」,政治威望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馬島的失敗還導致阿根廷國內矛盾激化,總統加爾鐵里和海、空軍司令等高級將領被迫辭職,次年文官政府經大選上台後,又把發動戰爭的主要軍事領導人送上軍事法庭受審。
戰爭中,英軍死亡2 5 5 人,傷7 7 7 人,被俘2 1 0 人。損失飛機3 7 架,其中「鷂」式8 架。被擊沉驅逐艦2 艘,護衛艦2 艘,登陸艦1 艘,滾裝貨船1 艘,被擊傷驅逐艦4 艘,護衛艦1 1 艘,登陸艦2 艘,掃雷艦1 艘。耗資1 7 億美元。阿根廷死亡1 0 0 0 人,傷1 3 0 0 人,被俘1 1 8 0 0 人。損失飛機1 1 7 架。被擊沉巡洋艦1 艘,潛艇1 艘,偵察艦1 艘,補給船2 艘,巡邏艇1 艘。被擊傷軍艦6 艘。耗資3 2 億美元。加上美國和歐共體經濟制裁所造成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共達數十億美元。
10. 二戰時期,英國本土淪陷了多少
英國雖然率先對德國宣戰,但德國自始至終都沒有登陸過英國本土。整個二戰期間,英國本土只被德國空軍轟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