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多少海外華僑
海外華人有多少?這個數字,可能什麼人也說不清楚。過去,有人估計有2000餘萬人,現在的說法是3000餘萬人,由於各地沒有正式進行登記,也就沒有準確的數字,2000餘萬和3000餘萬只是一個約略估計的數字而已,不過,多數人是持3000萬這個數字的。
別說全球的華人有多少難說,菲律賓的華僑有多少,華人又有多少,誰也說不準,沒有準確的數字。為什麼呢?同樣的原因,有關當局沒有進行正式的登記,哪裡有準確的數字。
過去,根據一般說法,每年向菲律賓移民局登記的華僑約有5萬人,與入籍的華人加在一起,全體華人大約有150萬至200萬人,占菲律賓總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據慈僑基金會最近從移民局獲得的資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記的華僑有7萬餘人,如果連那些持旅遊證件而沒到移民局進行常年報到者算在內,菲律賓的華僑可能不止7萬這個數字。
最近20年來進入菲律賓的中國公民,大約有幾萬至幾十萬之多,雖然這些人有的已經改變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國籍的也不在少數,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沒有進行常年報到,如果連這些人加在一起,以10萬人來算大概不為過吧?
由於缺乏正式的統計,不但菲律賓的華僑和華人數字說不準,東南亞其它的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一次到中國出席會議,碰到印尼泗水《千島日報》社長張明開先生,談話中涉及印尼華人數字。他告訴筆者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印尼的華人絕大部分都加入當地的國籍,但是華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說法是1000萬,但是根據當地華人自己估計,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大約有1600萬人。1000萬和1600萬,相差600萬人,由於沒有正式的統計,何者正確就難說了。
鑒於幾十年來各地對當地的華僑和華人沒有正式進行登記,要得到一個准確的數字是不可能的。菲律賓是這樣,印尼也是這樣,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這樣,全球華人的數字,也只能約略來說,大概有3000萬餘人。
現在海外華人總資產有:
第六次世界華商大會,將於今年9月在華商們的母親國隆重召開了。屆時數千海內外華商才俊共聚一堂,這是何等歡喜。「華商攜手新世紀,和平發展共繁榮」。這不僅是全球商界翹楚們的一次盛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華人華商的現狀如何,我們將從12個方面做一介紹。
話題1:海外華人究竟有多少?
中國人大規模遷移海外始自19世紀中葉。1999年的資料表明,海外華人至少有3455萬人。
中國人稱民國外的歷史雖然很長,但大規模遷移海外卻是發生在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據不完全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100年裡,中國人出國人數將近1000萬,足跡遍及五大洲數十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世界經濟際化的發展,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移民政策的調整,歡迎國外移民流入,致使發展中國家人口大量移居發達國家;跟隨著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華裔人口,也向發達國家移動。世界各地的華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東南亞各國是中華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區。據台灣報紙報道,截至1999年底,中國大陸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海外華族人口總數已達3455萬餘人,其分布以亞洲地區為最多,共約2678.8萬多人,佔77.63%。其次為美洲地區,約有601.3萬多人,佔17.43%;歐洲有96.8萬多人,大洋洲有65.5萬多人,非洲有13.2萬多人。
在亞洲的華族人口,新加坡約佔80%,馬亞西亞約佔30%,泰國約佔10%,在印尼和菲律賓所佔的比重很小。
近20的來,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華裔人口增加很快。華裔人口在美國的少數民族中數量是最多的。根據人口普查資料,1990年美國華裔人口已達160萬,自1980年以來10年間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國華裔達306萬人。
華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魯巴和烏拉圭,歐洲的荷蘭、波蘭和盧森堡,大洋洲的諾魯、索羅門群島及塞班島,非洲的迦納、坦尚尼亞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處處有華人的足跡。
話題2:何謂「海外華人」?
「華僑」、「華人」、「華裔」各有所指。關於海外華人的稱謂,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海外華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以外的華族人口,所以有「海外華人3000萬」這句口頭禪。
西方學者和中國大陸的人說海外華人,往往是指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約就有5700萬多人,這是廣議的說法。
海外華人90%以上已經加入其所在國的國籍,他們因此成為有別於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的「華人」;所以對海外華人一般又聯稱「華僑華人」。在海外出生的華僑華人的子女為華裔,但往往又用「華裔」統稱所有的華族人群。
中國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現在年紀較大的一代人,他們離鄉背井,多隨海水漂流,到海外謀求生計,艱難營生。也有一些大陸商人過海經商。還有許多人是被殖民者掠賣的華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沿江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國人的勤勞、智慧與拼搏進取精神,艱苦創業,始於小本經營,逐步資本積累,在世界各地發展華族農工商企業。
郭芳楓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縣連花鎮一個普通的庄戶人家。由於家境貧寒,14歲那年,他隻身抱著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謀生,先在一位親戚開的五金店當學徒,白天勞作繁雜辛苦,晚上堅持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他被老闆晉升為五金店經理,小店日益紅火。當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後,請其三個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開辦了一家取名「豐隆」的小店,經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與發展,終於成為當今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所在國民族政策的一時調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東南亞國家的華裔人口向鄰國或美、歐、澳地區遷移。
話題3:何謂世界華商?
這是對具有華族人特質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的泛稱。一般地,國內所稱的「海外華商」僅指中國境外的華商企業及企業家
顧名思義,世界華商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那一部分華族群體,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華族人特徵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泛泛地說,世界華商也泛指包括華族經濟界和非經濟界的各種機構、團體和人士。
1995年開始在北京連年出版的《世界華商經濟年鑒》認為,世界華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商,比較集中的東南亞各國的華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華商。
我們說到「海外華商」,當然是指中國境外的華商,或僅指中國大陸以外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
B. 華僑結婚
1、你可以和他到義大利本國結婚,結婚證經過公證及認證後我國承認;或由義大利公證機關對他的婚姻狀況及前妻死亡情況進行公證然後由義大利駐該國使領館進行認證,再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進行認證,再向我國婚姻機關登記結婚,我國不承認擺酒、照婚紗相及教堂舉行婚禮來證明婚姻關系成立。申請結婚的中國公民和外國人、港、澳、台同胞、華僑及出國人員,男年齡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須分別持有下列證件:
(一)中國公民
1.本人戶籍證明(戶口簿、身份證);
2.本人所在工作單位或城市街道辦事處,農村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二)外國人、外籍華人
1.本人護照或其他身份、國籍證件;
2.我公安機關簽發的《外國人居留證件》或外事部門頒發的身份證件,或臨時來華的入境、居留證件;
3.經本國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權機關)和我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由本國公證機關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或該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4.外國留學生中的中專、大專和本科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一般不得結婚。其他學生(進修生、研究生等)要求與中國公民結婚的,除持有上述證明外,還須持有所在院校的學業證明;
5.再婚者的離婚證件或配偶死亡證明(離婚證件需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由該國使領館直接認證)。
你們的財產分配如果是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分配,動產根據具體情況適用相應國家的法律進行分配。
最後祝你新婚幸福!
C. 海外有多少華人華僑
估計為4000萬到5000萬之間
新華網資料
http://news.sohu.com/20080627/n257780237.shtml
據估計,目前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已經達到至少50萬,大多最近剛剛來到這塊大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各有超過700萬華裔居民。緬甸和俄羅斯各有超過100萬華人。秘魯華人超過130萬。美國華人超過330萬。澳大利亞和英國的華人分別有70萬和40萬。華人總數大約為4000萬,而且實際數字幾乎肯定要高得多。
盡管祖籍和居留時間長短各不相同,但海外華人具有極強的同根同源的意識,都對中國懷有很深的依戀之情。他們的情感往往會跨越地區和政治差異。這種密切關系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海外華人對中國的經濟增長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提供了大部分的對內投資。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2007年獲得的投資將近260億美元,僅次於印度。
就許多國家的移民而言,移居海外的人比留在國內的人更受尊重;中國的情況則相反。這個中央帝國如同一個發射源,海外華人群體中的新移民往往比老移民更受尊重。的確,直到不久前,中國還看不起移居海外的人。但是,自從30年前開始改革以來,政府越來越重視海外華人,謀求拉近與他們的文化和經濟聯系。
不難想像,許多海外華人對中國的崛起感到驕傲。在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里,他們的祖國是貧困和失敗的代名詞,如今卻在極短的時間里占據了全球重要而輝煌的位置。世界各地的電視頻道都在播放關於中國的節目。許多國家的民眾踴躍報名學習普通話。中國對海外華人的吸引力因此顯著增加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兒子星期天的普通話學習班決定停課一天,為的就是驕傲地前去參加倫敦為奧運火炬傳遞組織的慶祝活動。對他們來說,中國的奧運火炬如同回家一樣,受到了他們移居的這座城市的接納。中國取得了顯著成就,奧運會則標志著中國在全世界獲得了認可。他們發自內心地為此感到喜悅。
在如此之多的城市,大批華人湧上街頭支持北京奧運會。對移居國和中國政府而言,他們構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當然,這種現象並非新生事物,也並非中國特色:長期以來,許多國家的移民都在支持祖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猶太人對以色列的支持。
然而,華人有三個與眾不同的顯著特點。首先,其人數極多,分布在從非洲到歐洲、從東亞到美洲的全球各地。其次,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他們與中國有著非同尋常的強烈的認同感。第三,中國已經是全球大國,而且也許將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隨著中國的崛起,隨著中國在全球的利益呈指數增長,海外華人很可能會大幅度增加,在中國自身經濟成功的推動之下越來越富裕,隨著中國地位的上升而越來越受尊重,對中國產生更加親近的感覺。
D. 中國人和外國人結婚
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外國人呢?
目前官方統計的數據是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中查獲得較為具體的數據,官方統計口徑中的外籍人員,是指第六次人口普查標准時點在我國境內居住三個月以上或能夠確定將居住三個月以上的外籍人員。截至2010年11月,在華常住外籍人員共593832人,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域,韓國、美國、日本為外國人來源國前三名。
十年過去了,官方並未給出確切的在華外國人來華原有詳細統計情況,然而從教育部數據和諸多新聞報道中,我們還是能窺見來華留學、工作的外國人人數增長情況,從2009年到2018年,在華留學生的數量從23.82萬增長到49.22萬,增長了一倍。去年《解放日報》援引國家外國專家局統計顯示,在滬的外國人數量為21.5萬,佔全國的23.7%,按此推算出在華工作外國人數去年達到了90萬,業績就是說保守的估計,加上在華留學的外國人,我國生活著超百萬的外國人。
外國人在華留學、工作生活,難免會與我國公民相識甚至相愛,步入婚姻殿堂。據民政部年鑒數據顯示,近十年每年涉外與涉華僑、港澳台婚姻件數總數在4萬-5萬之間波動,也就是有近五萬名外籍、華僑、港澳台在在我國辦理婚姻登記,而且數據還顯示「外娶」數量十年來首次高過「外嫁」數量。
對於涉外婚姻,根據我國的《婚姻登記條例》第四條: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第五條:辦理結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
(二)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華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
(二)居住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外國人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
(二)所在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在華連續居留6個月以上或者持有《外國人居留證》的,可由該國駐華使、領館出具婚姻狀況證明,並可不經認證。
外國人出具的無配偶證明即我國所說的「單身證明」,由於一些國家出具的無配偶證明內容和形式發生變化,證明中不標明「未婚」「單身」或「離異」等表明當事人無配偶的字樣,而改為「婚姻無障礙」、具備「婚姻法律能力」、「婚姻查找無記錄」等內容,有的外國人、華僑出具有結婚記錄的「婚姻查找記錄」證明,同時又提供離婚判決書等離婚證件;有的外國人、華僑出具婚姻狀況欄為空白或無婚姻狀況欄的戶籍證明。使得涉外婚姻辦理過程中外籍人員、華僑、港澳台人員不能夠依法依規辦理結婚登記,對此民政部經過研究,專門發公函予以回復:
考慮到各國出證制度的差異,上述證明需同時附有以下材料一並作為無配偶證明使用:一、當事人持「婚姻無障礙」、具備「婚姻法律能力」證明的,需一並提交該國有權機關出具的「婚姻無障礙」、具備「婚姻法律能力」即指當事人無配偶的證明材料。
二、當事人持「婚姻查找無記錄」、「婚姻查找記錄」(當事人又提供離婚判決書等離婚證件)、婚姻狀況欄為空白或無婚姻狀況欄的戶籍證明的,需一並提交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聲明。
三、若有關國家照會我部,明確該國出具的「婚姻無障礙」、具備「婚姻法律能力」、「婚姻查找無記錄」等證明即指當事人無配偶的,經我部通知各地後,該國出具的上述證明可以作為無配偶證明使用(法國已經照會)。
備註:經認證的「無婚姻證明」、「婚姻無障礙」、「婚姻法律能力」「婚姻查找無記錄」「婚姻查找記錄」等文件,在作為無配偶證明使用時,外文表述的應出具有資質的翻譯機構出具的中文翻譯件,並需同步附帶翻譯機構加蓋公章的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以供婚姻登記機關審核翻譯資質。
E. 英國國籍華僑和中國人在結婚的問題
如果是他回國結婚的話,要讓他到大使館辦理一份單身證明。請律師可以搞,大概需要200英鎊。一個星期可以出來。然後拿他的護照和單身證明和你本身的戶口本身份證去民政廳辦理。之後他要申請你去英國團聚只能給你批2年的英國居留。2年之後可以申請永居。結婚證其實很好辦理,申請你過去花的時間和材料很多。
F. 關於中國人和英國人結婚的問題
1、在中國或英國辦都可以。
2、如果是在中國辦理:你們兩人都要到場才行,到你在國內的戶籍所在地辦理。
3、需要的證件和材料有:
(1)你的身份證、戶口本、無配偶並與對方無直系和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
(2)他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英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
附:《婚姻登記條例》第五條:「辦理結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
(二)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華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一)本人的有效護照;(二)居住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外國人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一)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二)所在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
4、「他不在英國境內可以申請辦理未婚證明么」:可以讓他到英國駐中國大使館請求開一份分未婚的證明。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祝你順利。
G. 現在各國有多少華人華僑
亞洲 國家(地區) 華僑、華人數量 日本129269 韓國9000 泰國4000000 馬來西亞 5280000 印度尼西亞 5000000 越南1000000 寮國40000 印度135000 斯里蘭卡 3500 沙烏地阿拉伯 40000 尼泊爾 20348 錫金400 阿曼78 黎巴嫩 12 以色列 225 巴林48 東帝汶 8300 朝鮮100000 蒙古2250 新加坡 2230000 菲律賓 1000000 汶萊60000 柬埔寨 200000 緬甸1500000 巴基斯坦 3600 孟加拉 700 土耳其 50000 阿富汗 169 約旦50 科威特 29 伊朗10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50 伊拉克 100 歐洲 國家(地區) 華僑華人數量 英國200000 葡萄牙 10000 法國300000 比利時 10000 德國40000 匈牙利 7000 梵蒂岡 150 希臘110 挪威2000 芬蘭1000 波蘭80 保加利亞 25 馬爾他 15 愛爾蘭 1000 西班牙 10000 盧森堡 6500 荷蘭60000 奧地利 20000 瑞士13286 義大利 23000 丹麥5000 瑞典4000 前蘇聯 68000 羅馬尼亞 35 捷克斯洛伐克 16 冰島100 美洲 國家(地區) 華僑、華人數量 加拿大 710000 墨西哥 20000 宏都拉斯 1500 尼加拉瓜 800 巴拿馬 140000 牙買加 25000 安的列斯群島 700 美國2000000 瓜地馬拉 14000 薩爾瓦多 1400 哥斯大黎加 7000 古巴7000 海地155 多米尼加 15000 巴貝多 50 哥倫比亞 3600 委內瑞拉 20000 秘魯52000 巴拉圭 5000 智利2000 烏拉圭 250 蘇利南 10000 庫臘索(荷屬) 400 卡宴(法屬) 69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5000 厄瓜多 16000 蓋亞那 6000 玻利維亞 1500 巴西100000 阿根廷 3000 巴哈馬 200 蓋亞那(法屬) 600 阿魯巴(荷屬) 300 非洲 國家(地區) 華僑、華人數量 模里西斯 30000 馬達加斯加 12000 南非30000 辛巴威 250 安哥拉 250 扎伊爾 200 尚比亞 40 波札那 40 剛果20 坦尚尼亞 500 肯亞 80 迦納320 尼日 15 阿爾及利亞 2000 留尼汪 25000 塞席爾 2000 賴索托 250 莫三比克 650 馬拉維 33 加彭30 賴比瑞亞 40 喀麥隆 20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00 烏干達 80 象牙海岸 180 奈及利亞 1500 蘇丹45 利比亞 400 埃及110 衣索比亞 55 摩洛哥 10 獅子山 14 澳洲 國家(地區) 華僑、華人數量 澳大利亞 300000 諾魯250 斐濟5500 巴布亞紐幾內亞 5000 塔希提 15000 那盧島 1400 馬紹爾群島 12000 關島2000 紐西蘭 30000 西薩摩亞 10000 湯加20 塔西提島 20000 索羅門群島 5000 馬貴斯島 35 社會群島 7000 聖誕島 2605
H. 華人華僑 海外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
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
(8)有多少英國人和華僑結婚擴展閱讀
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
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這個時期的華僑大多居住在今天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
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
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加之明朝太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個時期,東自日本、朝鮮,西至印度東部海岸,北起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亞群島,幾乎到處都可見到華僑、其人口已達1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