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女性夫人為什麼叫鐵娘

英國女性夫人為什麼叫鐵娘

發布時間:2022-06-27 19:26:53

⑴ 前英國鐵娘之稱首相,叫什麼名字,

撒切爾夫人

⑵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做了什麼,為什麼被批「分裂了英國」

改革國有企業和公共部門私有化、削弱工會、減少公共支出和社會服務。在公眾眼中,瑪格麗特·撒切爾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行動果斷,毫不妥協,被稱為「鐵娘子」。但另一方面,人們也會想知道她是如何成長為如此強大的女人的。同時,作為妻子和母親,瑪格麗特·撒切爾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嗎。她的父親是雜貨商,但對政治很感興趣。也參加了選舉,而且還當上了當地市長。格麗特的父親從小就教導她要爭取一流,永遠站在別人的前面,而不是在他們的後面。即使你坐公共汽車,也必須坐在第一排。

許多英國人批評瑪格麗特·撒切爾使英國的貧富差距變得極其嚴重,甚至「分裂了英國」長期以來,瑪格麗特·撒切爾在英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負面的。在2004年英國電視民意調查「你最恨的100個最糟糕的英國人」中,瑪格麗特·撒切爾名列第三,排在前首相布萊爾和以胸部聞名的色情明星喬丹之後。

⑶ 劍橋公爵夫人叫凱特米德爾頓,為什麼威廉叫妻子為「凱瑟琳」

姓氏在王室中是一個復雜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嫁入王室的女性來說,雖然她們的手指上有一枚代表身份的戒指,或者擁有官方的王室頭銜,但許多人仍然會用她們的婚前名稱來稱呼這些公爵夫人,比如劍橋公爵夫人凱特·米德爾頓和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梅根·馬克爾。

一般傳統,英國女子嫁人後,會冠以夫姓。但按照英國王室的傳統,凱特不再需要一個姓氏,但未來可能需要的情況下,她可以選擇皇室的姓氏,「蒙巴頓-溫莎」或者「溫莎」,再或者是「劍橋 」,都可以作為她的姓氏。媒體和公眾更喜歡將劍橋公爵夫人稱為凱特·米德爾頓,根據《名利場》的說法,這主要是因為習慣,另外凱特·米德爾頓或者凱特王妃叫起來非常舒服。凱特·米德爾頓是她最初被介紹的名字,當時她作為威廉王子的長期女友,一直是媒體跟蹤的焦點。凱特和黛安娜王妃不一樣,她並不是貴族,並沒有夫人的身份。凱特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像別人一樣擁有姓氏,米德爾頓便是她父親的姓氏

⑷ 為什麼撒切爾夫人始終影響著當代英國政治

回憶:我們記得撒切爾主義 忘記撒切爾夫人

李曄

1979年5月4日,瑪格麗特·撒切爾率領保守黨在競選中獲勝,她踏上唐寧街10號的台階,對其支持者說出了著名的一段話:「混亂處我們帶來和諧,錯誤處我們帶來真實,懷疑處我們帶來信任,沮喪處我們帶來希望。」

當年意氣風發的「鐵娘子」也許不會想到,2004年5月在英國人紀念撒切爾上台25周年之時,英國《衛報》在回憶那歷史性的一刻中用嘲諷的語氣寫道:「即使是她最堅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難舉出一個例子,可以證實她執政11年中給我們帶來的『和諧』。」

雖然布萊爾在2000年11月22日,也就是撒切爾下台10周年之際就宣布「撒切爾時代已經結束。」但他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今天是在一個新的時代……但是我們必須要對付從過去那個時代延續下來的問題。」時至今日,不少英國人仍然感到,他們的生活和這個現在常年深居簡出的老婦人息息相關——她仍然影響著這個國家。

「她分裂了英國」

「布萊爾的新工黨和撒切爾的遺產——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國。」一家英國媒體這樣寫到,「盡管撒切爾執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響會一直持續數十年的時間。」把「撒切爾的遺產」歸為英國發展中的負面因素源於她保守主義的經濟思想,這也是撒切爾最受爭議的政策。撒切爾上台前,英國在工黨卡拉漢政府領導下,很多地區不斷出現罷工而癱瘓。

25年前,當「鐵娘子」面對這樣的一個英國時,她開出的葯方是:限制工會力量、推行私有化。之後英國經濟果然有了起色,但是用英國《獨立報》撰稿人約翰·雷圖的話說:「在那些年裡,英國的貧富差距急劇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確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國社會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犯罪率上升,社區破裂和分化。」

撒切爾帶來的不僅是英國人社會的分裂,還有英國人思想的分裂。她離開唐寧街10號時的眼淚在英國民眾中掀起一場軒然大波:支持者認為她帶領英國走出了經濟困境、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反對者認為她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自大狂、幾乎毀掉了英國的福利制度。演員、社會活動家Ricky Tomlinson至今仍然記得那一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之一。」

十幾年過去了,撒切爾在普通民眾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在BBC舉辦「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評選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爾、黛安娜和莎士比亞。

僅僅一年後,英國電視台Channel 4舉辦了一場「你最痛恨的100個最壞的英國人」的民意調查。參選條件是「目前還活著而且沒有關在監獄中或者正被起訴的人」。撒切爾夫人榮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現任首相布萊爾和以胸大出名的艷星喬丹。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記得這個「判決」——「她辜負了英國人」。

「男人也能當首相嗎?」

英國人對撒切爾愛恨交加,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大部分對撒切爾都非常尊重,尤其是在不少國家的女性心中,撒切爾是20世紀最傑出的女性,她證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而且可以完成男人無法做到的事。所有人印象中的撒切爾都是一身職業套裝,她女兒曾經回憶說,母親根本沒有休閑衣服,因為她從來沒有「閑」過。

當年撒切爾夫人當政時,英國曾經流行這樣一個笑話:一個女孩問男孩:「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男孩說:「當首相。」女孩很吃驚:「男人也能當首相嗎?」

撒切爾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你想讓什麼東西被說出來,去找個男人;如果你想讓它實現,去找個女人。」她首先是位女首相,其次才是首相。很多媒體都喜歡用撒切爾給丈夫做早飯的一張照片來證明:女強人也必須兼顧家庭。但實際上,撒切爾從來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權主義者。大學時代,年輕的瑪格麗特(那時她還是瑪格麗特·羅伯特)就曾經寫到:「假如伊麗莎白女王即位,真能消除反對有抱負的婦女登上最高權位的最後一絲偏見的話,那麼一個婦女解放的新時代,就真的即將來臨了。」當她當選首相後覲見英國女王時,感到非常緊張「我知道,我作為一名女性首相,要是幹得不好的話,英國就將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名女首相了。」

但是,保守的英國人並不喜歡一個女人在政治舞台上指手畫腳,女人的強硬總是比男人刺目。當年,就有人批評她漠視失業勞工的狀況,「作為一個女人,你應該具有同情心」,而對此撒切爾的丈夫丹尼斯的反應是「同情這個詞從來就沒有出現在她的字典里」。直到現在,當英國論壇上討論撒切爾的功過得失時,仍有人明褒暗貶「有得就有失,有功就會有過。作為一個女領導人,還是非常值得欽佩的。」更有人分析撒切爾當初在香港問題上最終向鄧小平讓步的原因時說「與鄧相比,她只是一個女人。」

專欄作家帕迪·申南在紀念撒切爾上台25周年時寫到:「25年前,她是英國最有權勢的女人,而現在,這個光榮已經屬於同樣有『惡魔』稱號的安妮·羅賓森(英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以一襲黑衣和冷硬的表情聞名於世)。」

僅僅是一個概念

盡管5月初,幾乎所有的英國媒體又把撒切爾這個名字熱炒了一遍,但是他們關心的焦點是「撒切爾主義」、「撒切爾時代」、「撒切爾經濟」、「撒切爾嬰兒」……至於那個14年前灑淚離開唐寧街的老女人現在怎麼樣了,已經不是公眾議論的話題。

自從去年底撒切爾丈夫丹尼斯去世以來,本來就疾病纏身的撒切爾幾乎就停止了在公開場合露面。從去年開始,不少有機會接觸她的人紛紛宣稱:現在撒切爾已經全無昔日叱吒風雲「鐵娘子」的風采。與撒切爾夫人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達·麥克道佳爾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寫到,她被撒切爾夫人的變化「震驚」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羨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現在,我從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懼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覺到了這些變化,她感到恐懼,因為她想要阻止這些變化卻又無能為力。」

撒切爾的女兒卡洛爾曾說,老了之後的母親時常看起來思維混亂,總是翻來復去地問父親同樣的問題,而且總是喋喋不休。

琳達傷感地寫道,去年拜訪的那天離撒切爾夫人77歲生日只有3天,可這位昔日結交廣泛的政治強人只收到了4張生日賀卡。這個孤獨的老人把這可憐的幾張生日卡仔細地擺放在壁爐台上,雖然她曾經期望過起碼可以收到幾十張。

琳達在結尾寫到:「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大名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報紙、雜志和電視屏幕上,但這個名字的主人卻極少地被人關注,人們只是用它來代指『撒切爾主義』,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歷史時期……撒切爾夫人雖然被奉為大眾偶像,但真正的撒切爾夫人卻早已被人們遺忘了。」

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 (Margaret Hilda Thatcher,通稱撒切爾夫人) 1925年10月13日生於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市。1943年進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女子學院攻讀化學。大學時代參加保守黨,並擔任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

1947年至1951年任兩家化學公司的化學研究員,利用業余時間攻讀法律,1953年林肯律師協會批准她為律師。
撒切爾夫人1959年當選為保守黨下院議員。1961任年金和國民保險部政務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黨前座發言人。1970年任教育和科學大臣。1975年2月當選為保守黨領袖。1979年5月保守黨大選獲勝,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連任首相。1990年11月辭去首相職務。1992年6月被封為終身貴族。1993年5月任威廉-瑪麗學院第二十一任名譽院長。2005年10月13日,撒切爾夫人80大壽 ,不管是多年的朋友還是曾經的政敵,很多人專門發來生日祝福,高度評價她,英國女王和布萊爾首相等嘉賓都出席她的生日慶祝會。

⑸ 撒切爾之後為什麼總要加上夫人呢

樓主你好,撒切爾夫人原名叫「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因為她老公姓撒切爾,英國女性嫁人後一般會改姓夫姓,所以大家尊稱她為撒切爾夫人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⑹ 究竟夫人這個稱呼由何而來為什麼會稱為夫人

夫人一詞在古代社會里用來對諸位君侯妻子稱呼,在現代社會是對男性妻子禮貌稱呼。

在古代文字語言里,二人結婚後男主外,女主內,女人是男人身後輔助,那麼就是丈夫之人,所以才有夫人一詞。

在古代社會女人比較低賤,都是根據自己丈夫地位來被重視,在漢代時期官員家屬,有執政官員家屬,只能是妻子被稱為夫人。

其實就是一個文化過渡形成,社會文明增加,對應著一個詞語解釋就會升級。

女性地位提高後,對應女性尊稱夫人一詞也會出現新解釋,但是怎麼改變夫人一詞還是指丈夫妻子。

夫人一詞相近詞還有太太一詞,也是指男子妻子尊稱,只不過這個詞多用在後來民國時代那些軍閥妻子身上。

夫人也好,太太也好,都是對妻子禮貌稱呼,都是對一個人禮貌用語。

⑺ 關於撒切爾夫人的人格分析

堅強、決不妥協的性格女人
堅強、決不妥協的性格女人
「鐵娘子」的稱謂是在撒切爾夫人擔任首相之後得到的。人們選她為首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她能夠對英國當時存在的各種棘手的問題拿出較好的解決辦法。如降低通貨膨脹率、創造新的更多的就業機會、加強英國的防禦力量等。在對外關系方面,撒切爾夫人極力維護英國的利益和形象,有人形容說,她對英國利益的維護與當年戴高樂維護法國利益沒有什麼兩樣。在國內經濟發展方面,撒切爾夫人就任後不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們從她的改革精神和各種舉措上看出,她領導的這屆政府是有作為的政府。
在撒切爾夫人任職首相期間,她的許多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強硬的色彩,最能夠反映其「鐵」的性格的舉動之一是同阿根廷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戰爭。位於阿根廷本土以南大西洋上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在1833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雖然許多國際會議已經確認,這個群島屬於阿根廷,但英國不認可,因此該群島一直是英阿兩國的爭端所在。1982年,阿根廷軍隊進駐該群島,英國朝野一片嘩然。撒切爾夫人的態度是堅定的,但還沒有達到動用武力的程度。一些議員為了使撒切爾夫人早日下決心開戰,故意採用煽動性語言,刺激這位女首相的自尊心。有人甚至對她說:「首相在就任不久就得到了『鐵夫人』的稱號……但是沒有理由假設尊敬的夫人是不歡迎這個稱號的,相反她確實引為驕傲。在今後的一兩周內,全民族和尊敬的夫人本人都將知道她到底是哪種金屬鑄造的。」撒切爾夫人當然不能忍受別人對她有這種議論,況且大英帝國也不應該把一個小小的阿根廷放在眼裡。她不僅下決心出兵遠征,而且希望盡快結束這場戰爭。撒切爾夫人主戰的強硬態度壓倒了其他不同的意見,雖經議會批准,但卻是她一手操辦的。盡管英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總算打贏了這場戰爭,撒切爾夫人和大英帝國都沒有丟面子。尤其重要的是,這場戰爭為撒切爾夫人下一次競選增加了「籌碼」。
撒切爾夫人第二次參加首相競選,她再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和中心。選民們對她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一家報紙評論說:「這個女人在英國進行了一場革命,不是通過她的常常引起爭論的政策,而是通過她的堅強的意志。」在各種議論中,人們似乎沒有忘記「鐵娘子」的性格,認為她是一個堅強、毫不妥協的女人。外國輿論也評論說,撒爾切夫人是丘吉爾任首相以來最強有力、最有爭議的首相。撒爾爾夫人終於如願以償地連任首相。
撒切爾夫人的意志堅強是有目共睹的。她的「鐵」的性格不僅在她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來,在她的具體工作中也可以看到。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從未有絲毫鬆懈。在輿論界和周圍人心目中,「鐵娘子」工作起來也頗具「鐵人」的性格。她從不知疲倦,經常在首相府過夜,經常是第一個進辦公室的人。其實,「鐵娘子」只是撒切爾夫人在官場、政界的形象,在生活中她則是一位出色的家庭主婦,而且什麼事情都喜歡親自動手。「鐵娘子」也有濃濃的骨肉親情。她的兒子馬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作探險旅行時,一度失蹤10天。撒切爾夫人心急如焚,有生以來第一次中斷工作,為自己的家事操心,鐵骨柔腸,溢於言表。
工作中,撒切爾夫人難免遇到一系列棘手的問題,但每逢這時她總是毫無退縮之意。在她連任首相後不久,愛爾蘭共和軍在保守黨開會的旅館安放了炸彈,想炸死撒切爾夫人。炸彈爆炸時,撒切爾夫人距離爆炸地點僅幾步之遙,整座5層樓房被炸毀。事後有記者問她,是否會因這件事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撒切爾夫人堅定地回答:「不!」一位記者曾經問撒切爾夫人,在當了6年的首相之後,她的「鐵娘子」形象是否已經發生了改變,撒切爾夫人聽後斷然回答說:「不,不,不……如果你希望哪個人軟弱的話,請不要打我的主意。」這真是「江山易變,秉性難移」啊!
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也經常改組內閣,調換一些大臣、部長等。那些被調換的大臣並不是從根本上反對首相的政策或方針,而只是在處理問題的方法上存在異議。無論內政,還是外交,撒爾切夫人實行的辦事原則是非常鮮明的,非此即彼,決不存在一條「中間道路」。由於撒爾切夫人工作上的專斷、聽不進不同意見,因此在她的周圍,知心朋友不多,尤其是沒有持不同意見的朋友或同事。
1987年,撒切爾夫人再次將1988年的大選提前。如果說,上一次連任是馬島戰爭幫了撒切爾夫人大忙的話,那麼這次大選則是英國經濟的轉機幫了她忙。但是即使「鐵娘子」全力以赴地對付英國的經濟問題。通貨膨脹、高失業率、生產滑坡等,所謂的「英國病」仍表現出難以醫治的頑症特徵。到了撒切爾夫人執掌首相大印第10個年頭時,局面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變。雖然撒切爾夫人有不服輸的勁頭,但對於英國眼前的局面她也只能硬撐著往前走。
1990年年底,撒切爾夫人已經當了11年半的首相。人們對這位「鐵娘?」的看法越來越多樣化。當初,英國人寄希望於「鐵娘子」,希望她能夠振興國家。十幾年過去了,英國經濟的總體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這位首相不應該採取「鐵」的措施和工作作風呢?在撒切爾夫人所在的保守黨內,離心力也日益增大。1990年11月22日,撒切爾夫人宣布不參加第二輪競選。
撒切爾夫人決定退出競選,並連夜趕到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所在地,起草自己的辭職演說。撒切爾夫人從內心不願意離開終生嚮往、喜愛的政治舞台,自幼對政治格外感興趣的撒切爾夫人,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達到了英國人政治生涯的最高點(首相之上是女王,而女王是世襲的),真讓她離開自己鍾愛的首相府,她的心情之沉重,情緒之低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鐵娘子」畢竟是「鐵娘子」,她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她本人超凡的剋制力,她不僅要辭去首相職務,而且要親自起草演講稿。
11月28日,這是連任三屆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最後一次召開內閣會議,不免有些悲壯的色彩。撒爾切夫人最後一次向她的臣僚們講話,而且是辭職聲明。撒切爾夫人實在抑制不住內心的痛苦,聲音顫抖,熱淚盈眶。這時,大法官詹姆斯·麥基輕輕地摟住撒切爾夫人的臂膀,低聲對她說:「讓我來讀,首相。」「不!」撒切爾夫人堅決地回答。撒切爾夫人又一次以她堅韌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以別人意想不到的平常語調,繼續朗讀她的辭職演說。此時,她的幾位同僚早已禁不住熱淚縱橫了。最後,她表情漠然地注視著前方說:「好了,就講到這里,我們做其他事吧!」宦海沉浮,仕途難料,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但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失敗和挫折,卻是各有千秋。撒切爾夫人不是激流勇退的人,這不符合她的性格。撒切爾夫人是當代英國政治史上傑出的首相和政治家,她選擇辭職決不是一時沖動。在時局對她已經不利的情況下,她退出競爭是明智的選擇。
在這里,我們所需要理解和體會的是,她政治家的心胸和風度。面對失敗的結局,她不可能沒有沮喪、悲傷。尤其是作為對政治情有獨鍾的職業政治家,撒切爾夫人在得失面前表現了高度的自製力,並能夠不計前嫌,保持自己政治家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人們對撒切爾夫人的辭職演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最長時間吸引議院聽眾的一次演講。

⑻ 「夫人」在西方是對女性的一種尊稱嗎

Miss是mistress的縮寫,mistress可以指稱所有女人。(雖然mistress意為情婦,意思不是很好)
不過注意哦,對於結了婚但並未隨夫姓的女士,稱呼Mrs。也是不妥的;隨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有很多女性不願意通過稱呼體現出自己的婚姻狀況(marital status),所以更傾向於被稱為Ms.,這個不論是已婚還是未婚都可以用,所以為禮貌起見,第一次見到女士時,可以用這個稱呼。
除了這三個平時很常用的稱呼,還有其他的尊稱,如madam(或者拼做madame,遵循法語里的拼法,法語字面原意為my lady),來看一下對這個詞的闡釋:
Madam is used in direct address, without the woman』s name, especially to address whose name is not known: May I help you, madam? The male equivalent is sir。
Madam後面不用跟人名,當遇到一位不知其姓名的女士就可以這樣稱呼她。相對應的男性尊稱為sir。
madam的縮寫是ma』ma,大家很可能在電影中聽到,對女王的尊稱就是ma』ma。這的確是相當正式的尊稱,所以平時日常生活中是不太用到的哦。
最後還有一個尊稱,也是大家所熟知的:Lady,在電影和小說中我們都能看到,曾經英國貴族的女士都被尊稱為Lady:
The word lady is a polite term for a woman, specifically the female equivalent to, or spouse of, a lord or gentleman, and in many contexts a term for any alt woman. Once relating specifically to women of high social class or status,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it has spread to embrace all alt women。
Lady是一個對女性非常客氣的稱呼,尤其專用於稱呼地位尊貴的女性或者貴族夫人。不過在漫長的演變史中開始逐漸成為對所有女性的敬稱。
其他情況下,還可以用法語詞mademoiselle(等同於miss),這樣的說法聽起來也很高雅。

⑼ 撒切爾夫人鐵娘子之前的綽號叫什麼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去世
死於中風 享年87歲 卡梅倫說「英國痛失一位偉大領袖」
出生日期:1925年10月13日
畢業院校:牛津大學
丈夫:丹尼斯·撒切爾
任職:1979年至1990年擔任英國首相;同時於1975年至1990年出任保守黨領袖。是英國歷史上同時擔任過這兩個職位的唯一一位女性。
身體狀況:2002年,發生輕微中風。2005年因骨折住院,2012年12月20日撒切爾因膀胱腫瘤住院治療。
失去一位偉大的領袖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發言人8日說,撒切爾夫人當天上午因中風去世,享年87歲。
平靜死於一次中風
撒切爾夫人前顧問、家庭發言人蒂姆·貝爾說:「滿懷悲痛之情,馬克和卡蘿爾·撒切爾宣布,他們的母親、撒切爾女男爵今早平靜死於一次中風。」
撒切爾夫人在政壇以作風硬朗著稱,被反對者戲稱為「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近年身體狀況不佳,除患有嚴重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外,還經歷幾次輕微中風,逐漸淡出公眾視線。
享受帶有軍事榮譽的禮儀葬禮
英國首相府8日發表聲明,撒切爾夫人將享有帶有軍事榮譽的「禮儀葬禮」。
「禮儀葬禮」僅與「國葬」存在細微差別,後者僅限為君主和特別顯要人物舉辦,近年只有女王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後和黛安娜王妃享受過「國葬」。
首相戴維·卡梅倫辦公室隨後宣布:「唐寧街可以宣布,經女王同意,撒切爾夫人將享受帶有軍事榮譽的禮儀葬禮。葬禮將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聲明說,隨後將舉行私人火葬。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說,她對撒切爾夫人的辭世感到悲痛,她向撒切爾夫人的家人發去私人慰問。
正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訪問的卡梅倫8日發表聲明說:「我們失去一位偉大的領袖、一位偉大的首相和一位偉大的英國人。」卡梅倫已縮短歐洲訪問行程回國。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稱她是「一位傑出政治人物」。布萊爾說:「鮮有政治領導人能夠不僅改變本國政治景象,而且改變整個世界。瑪格麗特就是這樣的領袖。」據新華社電
雜貨店裡走出的「鐵娘子」
「同情」這個詞從來就沒有出現在她的字典里 傾慕美國前總統里根
電影《鐵娘子》下線不久,真正的鐵娘子走了。從雜貨店裡走出的她,一路坎坷。
英國第一位女首相
1925年10月13日,撒切爾降生在英格蘭小鎮的雜貨店裡,從這,她一路走到了位於倫敦唐寧街10號的英國權力中樞。
這在貴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國,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學業成績一向優異,在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學習化學期間,於1946年成為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1948年,出選達特福德選區的保守黨候選人。1959年,她34歲,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名女議員。
1975年,撒切爾夫人參加角逐,成為保守黨領袖。在1979年的大選中,她一舉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
自動翻頁分割符。 當前頁(第 2 頁)。 載入頁
她的從政表現卻比男人還強悍。當年,有人批評她漠視失業勞工的狀況,「作為一個女人,你應該具有同情心」,撒切爾的丈夫丹尼斯對此的反應是∶「『同情』這個詞從來就沒有出現在她的字典里」。
1983年,她獲得連任。1987年,她史無前例地贏得第三次連任,但過得相當艱辛。1990年11月,辭去首相職位。
一場戰爭把她送進民族傳說
在11年的首相生涯中,1982年的這場戰爭把她送進了民族傳說。
那一年,在阿根廷佔領馬島十周後,不懼萬里之遙毅然出兵,一舉擊沉了阿根廷唯一的航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把阿根廷從海軍強國的名單上一筆勾銷,此役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決馬島問題的念頭。
她成了現代的布狄卡女王。如今,當年她的秘書,這個有著「男撒切爾」美譽或惡名的現任首相卡梅倫也把英國最先進的戰鬥力和威廉王子派往馬島。
1989年,保守黨在是否加入歐元聯盟的問題上陷入分歧。她堅決捍衛英國財政主權。她因反對加入歐洲貨幣聯盟而在1990年被政治盟友們逼宮下台,但後來發生的每一次歐元危機都似乎在向她當年的先見之明致意。
撒切爾夫人與1980年新當選美國總統的里根建立盟友關系。
里根就職第二天,撒切爾夫人給里根打電話,告訴後者:「許多美國報紙說,里根總統必須避免撒切爾女士的錯誤,所以我得就這些錯誤向您匯報一下。」撒切爾夫人對里根的坦誠,換回的是里根力邀撒切爾夫人訪美。同年2月,她成為里根政府邀請訪美的第一名外國領導人。
1981年某一天,加拿大渥太華附近一處會場內,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一張紙上信手塗鴉。會議結束,里根離去。坐在一邊的撒切爾夫人悄悄收起那張紙帶回唐寧街10號,後來又保存在自己的住所至今。
1986年,美國未曾事先告知,就從英國基地出動戰機轟炸利比亞。面對質疑,撒切爾只拋出一句,「盟國就是盟國」。
撒切爾夫人於2004年赴美參加里根的葬禮。悼詞是數月前錄好的,經歷了幾次小中風後,她的表達能力已今不如昔。
爭議是她形象的一部分
在英國人看來,撒切爾夫人執政時留下突出印象的除了贏得馬島戰爭,還包括她與里根並肩合作,結束冷戰;在英國國內,強力推行將國營企事業私有化政策,促使英國走向市場經濟,迫使工黨放棄老舊的社會主義,開創了英國經濟的全新局面。
然而,她在執政後在國內實行貨幣主義的經濟政策,減低稅收、限制公共開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擊削弱工會力量也引發了諸多的不滿。批評者認為,所有這些,都是以她個人為中心,撒切爾夫人根本不注重社會群體。
晚年只記得當首相的日子
丈夫於2003年逝世,參加葬禮的除撒切爾夫人還有他們的孩子馬克和卡洛爾。
撒切爾夫人這樣緬懷道:「擔任首相就得承受孤獨,你無法在群議紛紛里領導國家。然而我從未感到孤單,因為有丹尼斯陪伴。他是多麼好的一位丈夫啊!」
在她自己的風燭殘年裡,撒切爾開始埋怨家人都不在身邊。
醫生在2008年確診她已患上老年痴呆症。在撒切爾夫人遲暮的記憶里,丈夫丹尼斯還活著,而擔任首相的那11年日子印象最為深刻。據新華社、中國日報報道
綽號從何而來
2007年,前蘇聯記者加夫里洛夫首次公開了這個綽號的真實來歷。
1976年,當時的加夫里洛夫在前蘇聯紅軍的《紅星報》當記者。有一天,他突然冒出個念頭,決定把撒切爾夫人和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相提並論。「俾斯麥的稱號是鐵血宰相。但我無法用一個男性化的詞彙來形容撒切爾夫人,因此我把首相一詞換成了娘子。」
在被貼上鐵娘子的標簽後,撒切爾的形象陡然高大起來,特別是在國際舞台上。她把這個綽號也當成是榮譽徽章,在她贏得的3次英國大選中,她將這一綽號視為自豪的資本。

閱讀全文

與英國女性夫人為什麼叫鐵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瀏覽:274
伊朗人怎麼交流英語 瀏覽:935
義大利宮殿有哪些 瀏覽:274
印度為什麼帶圍巾 瀏覽:827
越南全國人口有多少萬 瀏覽:574
華為公司職稱升格中國應該如何做 瀏覽:669
義大利牛蹄怎麼做好吃 瀏覽:197
印尼人有什麼風俗 瀏覽:889
怎麼和印尼女結婚 瀏覽:63
外派越南打工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407
伊朗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102
印尼大象的佛像是什麼 瀏覽:590
在伊朗藏紅花多少錢 瀏覽:408
越南禁止大米出口什麼時候 瀏覽:254
英國留學女朋友怎麼挽回 瀏覽:707
伊朗是怎麼出口石油的 瀏覽:674
義大利和瑞典哪個更強 瀏覽:598
美國為什麼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 瀏覽:333
義大利語過了b2證明什麼意思 瀏覽:506
義大利什麼時候搬磚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