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為什麼適應能力強

英國人為什麼適應能力強

發布時間:2022-06-28 11:06:56

Ⅰ 英國人有什麼性格特點

英國人謙虛、幽默、不喜歡誇誇其談,更不喜歡別人打聽自己的私事。談論天氣是英國人最永恆的話題。

英國人不喜歡大聲喧嘩,也忌諱眾人面前相互耳語,與他人談話,也注意保持一段距離。

英國人注重禮節,「Please」、「Thankyou」是最常用語,「Ladyfirst」是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Ⅱ 英國人生活習慣有哪些特點

英國人生性保守,相當尊重傳統,因而保留著相當多的古跡、傳統文物與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其中不免有傳統的包袱,譬如現仍存在的皇室與貴族,以及無法翻新改建、維修卻昂貴的傳統建築。與同為英語系的國家相比,英國的社會和民族性與美國便有極大的差異,以一般生活水準而言,其現代化與舒適化的程度趕不上美國;在一般日常辦事的效率上亦難與美國相比。一般英國人不若美國人那般開朗率直,不會主動與陌生人搭訕,出發點則是著重不探人隱私。英國人若是與陌生人攀談,也會相當保留,而且話題常圍繞在天氣打轉,因為這是最不會觸及個人隱私的題材。一般而言,英國人不若美國人那麼容易交上朋友,但一旦交上了一位英國朋友,可能就是一輩子的朋友。英國人一般頗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為榮,重視具有藝術與文化內涵的休閑生活。

英國人一點都不自大。英國人只是比較尊重個人生活與思想空間,所以感覺起來好像比較冷漠而已。而且英國的種族岐視問題比美國少太多了。

英國人早就知道自己已不是這世界的老大,但美國人現在是以自己為老大自尊。撇開英美兩國政府的態度姑且不談,只以人民的態度而言,英國人(英格蘭人/威爾斯人)是很有禮貌且謙卑嚴謹的民族,其實跟中國古代文人社會或儒家思想很像。蘇格蘭人則性情比較剛烈一點,一般北方民族大都如此。

英國人崇尚「紳士風度」和「淑女風范」,講究「女士優先」。在日常生活中,英國人注意儀表,講究穿著,男士每天都要刮臉,凡外出進行社交活動,都要穿深色的西服,但忌戴條紋的領帶;女士則應著西式套裙或連衣裙。英國人的見面禮是握手禮,戴著帽子的男士在與英國人握手時,最好先摘下帽子再向對方示敬。但切勿與英國人交叉握手,因為那樣會構成晦氣的十字形,也要避免交叉乾杯。與英國人交談時,應注視著對方的頭部,並不時與之交換眼神。與人交往時,注重用敬語「請」、「謝謝」「對不起」等。奉行「不問他人是非」的信條,也不願接納別人進入自己的私人生活領域,把家當成「私人城堡」,不經邀請誰也不能進入,甚至鄰里之間也絕少往來。非工作時間即為「私人時間」,一般不進行公事活動,若在就餐時談及公事更是犯大忌而使人生厭。日常生活絕對按事先安排的日程進行,時間觀念極強。

在公關談判中,英國人說話、辦事,都喜歡講傳統、重程式,對於談判對手的身份、風度和修養,他們看得很重。通常英國客商不太重視談判的准備工作,但他們能隨機應變,能攻善守

英國人交際活動,對以下特殊禮俗和禁忌應加以注意:

①不要隨便闖入別人的家。但若受到對方的邀請,則應欣然而往。這無疑可理解為對方在發出商務合作可能順利實現的信號。但在訪問時,最好不要涉及商務,不要忘記給女士帶上一束鮮花或巧克力。

②給英國女士送鮮花時,宜送單數,不要送雙數和13枝 不要送英國人認為象徵死亡的菊花和百合花。

③不要以英國皇室的隱私作為談資。英女王被視為其國家的象徵。

④忌用人像作為商品的裝潢。喜歡薔蔽花,忌白象、貓頭鷹、孔雀商標圖案。

⑤忌隨便將任何英國人都稱英國人,一般將英人稱「不列顛人」或具體稱為「英格蘭人」、「 格蘭人」等。

⑥英國人最忌諱打噴嚏,他們一向將流感視為一種大病。

英國式傳統早餐(通常在B&B中就可以享用得到)和下午茶了。英國式早餐包括了熏肉、香腸、荷包蛋、蕃茄、果醬土司、各式玉米片(Cornflakes)和牛奶調成的可口麥片粥。至於英國四面環海,並以畜養業為主,因此海鮮與燒烤也有一定的水準。生蚝與熏鮭魚、燒烤牛肉、羊肉料理都相當地具有英國特色。至於在各地都可以吃到的炸魚薯條(Fish & Chips),可說是英國食物的道地代表作。
下午茶則為嚴肅的英國人生活增添些許浪漫色彩。通常一到下午三點到四點之間,可以看到英國人陸續放下手邊的工作,喝杯咖啡或道地英國奶茶,順便藉此聯絡同事間的感情,當然更是談八卦的好時機。至於正統的英式下午茶,除了有講究的茶具、茶葉外,精緻的糕點更是不可或缺。在陰涼舒適的美景外,來份優閑的下午茶,正是人生一大樂趣也!

英 國 人 的 飲 食 習 慣
早餐
傳統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腸和煎土司。這叫做「煎食」。但現在多數人都很忙,沒辦法每天都吃這種豐盛的早餐,所以現在最流行的早餐種類有:
·一碗玉米片加牛奶;
·一些優格加新鮮水果;
·土司塗果醬,通常在早餐時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國人仍在周未享用傳統的英式早餐。各個旅館或飯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館(B&B's)皆有供應傳統的英式早餐。

午餐
英國人的中餐很快就解決,不像義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鍾,許多英國人吃三明治,或許是因為三明治是英國發明的。通常人們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後在午餐時間食用,三明治是英國人的便當。同樣受歡迎的午餐為烤馬鈴薯。

點心在英國相當普遍,特別是巧克力,且特別在早上約十一點和下午三點。英國兒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這使得英國牙醫非常忙碌。

晚餐
晚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且通常有兩道菜-肉或魚加蔬菜,之候有甜點(也就是布丁)。英國小孩都知道在吃布丁前要把肉和蔬菜吃光光。

冷凍熟食在英國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微波爐,且通常英國人(尤其是學生會買一份冷凍熟食,放進微波爐,邊看電視邊吃-這叫做吃「電視晚餐」。)

外國食物也相當受英國歡迎。超市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印式、中式、意式、希臘式和日式食物-事實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品。

晚餐後通常要來上一杯茶(當然要加牛奶!)

▲英國的進餐習俗可以歸納為「早餐吃飽,午餐潦草,晚餐吃好。」其重大宴請均在夜間舉行。除了一日三餐外,還有一次「下午茶」,通常是下午三到四點的時候,喝杯咖啡或道地英國奶茶,也順便藉此連絡彼此的感情。

▲英國的海鮮與燒烤如:生蚝與熏鮭魚、燒烤牛肉、羊肉料理都相當具有其特色。而正統家鄉菜,從冷盤的「松軟洋芋沙拉」、「豆蔻奶油腌鮮鮭」,及家常菜「英式肉腸卷」、和英國小吃「炸鮮魚與薯條」,一直到熟食「羊肉薯泥雪柏派」、「碳烤明蝦佐香蒜」等,都是英國飲食文化的傳統烹調及料理。最具代表性的如:燒烤、燉、煮、清、濃湯、素菜麵包、餅乾及各式蛋糕、派類,典型的「牧羊人派」、「烤牛肉」、「櫻桃璀芙」及「巧克力海綿布丁」,還有像是英式烤餅、三明治、溫冷點心、奶油?果醬跟不可或缺的紅茶。

▲酒館文化是英國風情之一,在pubs里最重要的飲料當然是啤酒(beers)。眾多的酒精飲料中,beer的主要幾個大類依其苦味不同而分為:淡啤酒(lager),苦啤酒(bitter),黑啤酒(stout),及英國啤酒(ale)。另一種則是由蘋果所釀造的蘋果酒(cider) 。

英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英國很講究紳士風度,這一點在吃英國菜時也能體會到。有個說法,是說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其一就是吃英國菜。英國的農業不發達,糧食每年都要進口,也不像法國人那樣崇高美食,因此英國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英國人也常自嘲自己不擅烹調。

英式菜選料的局限性比較大,英國雖是島國,但漁場不太好,所以英國人不講究吃海鮮,反倒比較偏愛牛肉、羊肉、禽類、蔬菜等。英式菜的製作大都比較簡單,肉類、禽類等大都整隻或大塊烹制。另外,調味也較簡單,口味清淡,油少不膩,但餐桌上的調味品種類卻很多,由客人根據自己的愛好調味。

英式菜的早餐卻很豐盛,一般有各種蛋品、麥片粥、鹹肉、火腿、香腸、黃油、果醬、麵包、牛奶、果汁、咖啡等,受到西方各國普遍的歡迎。

另外,英國人喜歡喝茶,有在下午3點左右吃茶點的習慣,一般是一杯紅茶或咖啡再加一份點心。英國人把喝茶當作一種享受,也當作一種社交。

英式菜的代表菜餚有土豆燴羊肉、烤鵝填栗子餡、牛尾濃湯等。

英國的「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稱為是國菜。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雞蛋加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餚。上桌時,還要另配些單煮的青菜,即為「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們是以午餐為正餐。闊綽人家則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點和晚餐)。

不願意吃帶粘汁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歡太咸,愛甜、酸、微辣味,對燒、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喜歡中國的京菜、川菜、粵菜。

他們普遍喜愛喝茶,尤為婦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即使遇上開會,有的也要暫時休會而飲「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製成奶茶或檸檬茶。如果先倒茶後倒牛奶會被認為缺乏教養。他們還喜歡喝威士忌、蘇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檳酒,有時還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間不勸酒。
望採納。

Ⅲ 留英必看:英國人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

1.大部分英國人具有與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質。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國人最明顯的性格特徵,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多說話,從來不談論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會喜形於色。其它國家的人很難了解英國人的內心世界。原因有二。第一,英國是一個島國,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割斷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聯系,英國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歐洲人。第二,英國人對本民族的歷史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其中,詹姆斯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和莎士比亞的戲劇對西方及世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英國議會(Parliament)是歐洲最古老的議會,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Instrial Revolution)的國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與眾不同的祖國文明史使得英國人形成了現在的性格特點。
2.大部分英國人有守舊而又不願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英國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為世人所知,英國人卻認為他們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有人說,英國人需要20至40年的時間才能接受美國目前的新生事物,此話雖然有一點誇張,但也不無道理。英國人直到現在也沒有採用世界通用的米制(metric system),仍然使用英里(mile),直到1971年才將貨幣單位改為十進制(decimal system)。英國是世界上為數較少的保持君主制(monarchy)的國家之一,其保守性可見一斑。當美國人發明中央空調(central heating)的時候,英國人以對身體有害為由拒絕接受這種新生事物,繼續使用壁爐(fire place)和電爐(electric stove)。
3.大部分英國人具有講究文明用語和禮貌的好習慣。英國人總是為別人著想,他們不會要求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他們不得不要求別人做什麼事的時候,說得非常客氣,諸如:「I know the trouble I am causing you,but would you mind…?」或「I don't really like to ask you,but…」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麻煩別人,通常說excuse me,如果無意識地干擾了別人,要說sorry。要求別人重復,一般不說what,而是說pardon或sorry。please和thank you是經常掛在嘴邊的用語。在公共場所人們不會大聲喊叫,他們認為那是不文明的行為。
4.酷愛獨居和個人自由的天性。也許是由於缺乏空間的緣故,英國人的性格特點中有喜歡獨居(privacy)和個人自由(indivialism)的因子。在英國,人們恪守著這樣一句名言:My home is my castle。The wind can come in,but the Kings and Queens and human beings can never come in without my permission。當英國人搬到新家,他會在自己的房屋周圍樹起籬笆(fence),以便和鄰居隔開。
5.大部分英國人具有感情不外露的冷淡和緘默性格。英國人一般不會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他們高興時不會喜形於色,當他們悲傷時也不會愁容滿面,這一特點在上層社會中非常明顯。在早晨上班乘坐的地鐵中人們彼此不說話,只是在看自己的報紙,車內鴉雀無聲,偶爾能聽到下車的人因為不小心踩到別人腳時說sorry的聲音。下車後,人們只是走各自的路,彼此不會交談。另外,即使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也不知道對方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員、興趣愛好等情況,因為他們從不談論這些事情。
6.大部分英國人具有自我嘲笑的幽默。英國人很幽默,不過都是一些自我嘲弄的幽默。他們喜歡嘲笑自己的錯誤、自己的缺點、自己的尷尬境地等。英國人的這種生活態度是多年來形成的,對別人並沒有什麼惡意。

Ⅳ 奧運另類比拼:哪國男人最適合嫁

倫敦奧運會正你追我趕、如火如荼的舉行,能力、戰術的比拼讓各國運動員們各顯身手。在觀眾看來,就連運動員體格、外表、性格、適嫁指數都被列入比拼行列,那麼你知道哪國的男人最適合嫁嗎?一起來看看各國男人的適嫁指數吧。 中國男人:適嫁指數 四顆星 南方男人有狡猾、愛算計、小氣的性格,但是勝在夠斯文、溫柔;北方男人雖然有點傻愣、大男子主義,但是豪邁、有擔當。不管南方還是北方,中國男人多半都是勇敢正義的,有同情心,認真、塌實、勤勞。 忠誠度:受傳統儒家思想主導的中國男人,對家庭的心理忠誠度非常高,即使有偶爾的生理出軌,大多都不會影響家庭的穩定。 美國男人:適嫁指數 三顆星 忠誠度:靠譜的美國男人可以把家庭照顧得很好,但是開放的思想在婚後難免會有出軌的現象出現。 英國男人:適嫁指數 四顆星 英國人沉默寡言,態度冷靜,性格保守,忍耐是他們的特長。英國男人的一個特點是適應能力強,不輕易流露感情。英國丈夫有時也愛叫太太「親愛的」,但細聽不免有點敷衍的感覺。 忠誠度:這個西歐偏北的國家嚮往著寧靜平淡的生活,多半不會因為背叛而破壞自己的家庭。 德國男人:適嫁指數 五顆星 德國男人守家敬業的吃苦精神是舉世公認的。他們能幹、講究實際,「馬虎」、「隨便」等字眼在他們的生活詞典中很難找到。德國男人對追求的東西往往從一而終,視半途而廢為最大的羞恥。所以,他們十分認真地對待事業和家庭,許多丈夫對太太一往情深,堪稱西方之最。 忠誠度:德國男人的忠誠度毋庸置疑,不久前,《男士健康》雜志根據統計數據公布:德國男人才是全世界忠誠度最高的丈夫。排除德國男人的性格保守因素,更因為在德國,婚外戀會讓男人付出巨大的代價。 韓國男人:適嫁指數 三顆星 韓國男人的「大男子主義」性格很突出,自尊心也尤其強烈,多半是家庭的主宰,難以容許話語權被女性掠奪。 忠誠度:作為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較深的亞洲國家,韓國男人的家庭責任感較西方男人強,雖屢有家暴,但是多半不會放棄家庭。 日本男人:適嫁指數 二顆星 日本男人比較傳統,而且高壓的工作壓力讓他們具有侵略性,生活中非常大男人主義,對於他們來說,娶不願意做家務的女人就如同惡夢。

Ⅳ 除了英國哪國人在英超適應能力最強,舉例說明

英格蘭最出色的兩名「外援」必然是達格利什和喬治·貝斯特,但這兩名球員都是英國人。
愛爾蘭由於地緣因素,是最先進入英格蘭聯賽的外國人,在人數上和適應能力上都佔有優勢。
要說大牌球星,那確實是法國。坎通納是曼聯的國王,也是第一個在英國取得如此成功的外國人。他的隊友還有布蘭科。曼聯隊的西爾維斯特和埃弗拉這兩個長期的左後衛主力也是法國人。
溫格使得阿森納成為法國幫,亨利、阿內爾卡、維爾托德、皮雷斯、維埃拉都是阿森納王朝的主力。
切爾西也很喜歡法國人,加拉斯、德塞利、佩蒂特、馬盧達都是法國人。
紅軍呢就不太喜歡法國人了,原因是他們花了大價錢買了謝魯、謝拉特、西塞、迪亞拉都不甚管用,還很難脫手。利物浦還短期租借過阿內爾卡,阿內爾卡也是為數不多的在BIG4的三支球隊效力的球員,他還曾經去過曼徹斯特,只不過是在緬因路踢球。
其他球隊最著名的就是吉諾拉了,老球迷都認得。像法國世界盃奪冠主力杜加里,也曾在職業生涯晚期來到伯明翰淘金。迪斯丁效力英超多年,也是個相當出色的中後衛。

Ⅵ 英國人的性格

英國人給世界的印象似乎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紳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國人加深接觸後,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群。例如:英國人以保守著稱於世,但英國未成年少女懷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國人白天沉默內斂,可每當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間間爆滿,充斥著歡聲笑語……不和英國人交往一段時間,是很難發現他們掩藏在紳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點的。另一方面,"英國人的民族性格"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問題。眾所周知,英國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北愛爾蘭人各有自己的傳統和民族文化認同。從這個層面上講,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國性格";或者說,所謂的"英國性格",其實主要指的就是"英格蘭性格"。不過,在整個英國范圍內,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現出相當多的相似性,因此筆者採取簡單化的做法,以英格蘭的情況為主,結合蘇格蘭和威爾士,將英國人的性格總結為五點。這五點比較充分地概括了英國人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希望對廣大計劃赴英國深造的留學生有所幫助。

特點一:友善
許多外國人抱怨英國人冷漠無情,難以接近。顯然,英國人不如美國人隨和率真、不如法國人溫情浪漫、不如義大利人熱情奔放、也不如中國人體貼入微。英國人性格中的保守內斂,是和英國的島國地理特點密不可分的。

但是,絕不能因此就認為英國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國人注重隱私和個人空間。有一句英國諺語這樣說:"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國人從不去打探別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間,不將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強加在別人身上。整個英國社會的構成基礎,就是對個人的體諒和尊重。英國人並不隨隨便便亂交朋友,但一旦和他們成為朋友,就會得到他們的真心相待和忠誠友誼。另一方面,英國人對他們不認識的人也都表現得彬彬有禮,親切友好。在生活節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鎮里,走在外面,迎面過來的路人總會和你打招呼;在公車上和店鋪里,不認識的人也會和你聊上幾句。當然,談話照例是從談論天氣開始的。筆者在英國留學期間,經常乘坐長途汽車到各地觀光。每當長途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對面有長途客車開過,不論年齡大小,每位司機都無一例外地伸出手來做手勢和對方打招呼。雖然僅僅是幾秒鍾時間,卻讓人倍感溫馨。在英國,向公車上的人問路而得到全車人的指點,這樣的經歷是很多的。

英國人的友善還表現在他們熱衷慈善事業的愛心上。英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過售賣捐贈物品來為各種慈善工作籌款。每間商店都會源源不斷受到各種物品。僅以牛津英國救濟委員會(Oxfam)為例,這一英國最大的慈善機構2002年總共從金錢和實物捐贈中獲得2200萬英鎊善款,並有 23760名志願者無私奉獻時間,參與工作。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初到英國時因為對環境不熟悉、語言表達不自如,很難和英國人交上朋友。實際上,英國人對中國人普遍懷有善意,但覺得東方人很神秘、不願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國留學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顧慮,主動大膽地去贏得英國人的友好,消除雙方的隔閡。按筆者的經驗,中國學生憑他們的誠摯,是一定可以交到英國朋友的。

特點二:文明
英國是歐洲公認的"君子國",社會文明有序,井井有條。英國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公共管理體系,在幾個世紀優良風尚的積淀下,英國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表現出溫文爾雅的紳士風度。

英國人的秩序舉世公認。在公車站、商店、銀行,只要有排隊,一定是整整齊齊的一條線,前後兩個人拉開一點距離,緩緩向前移動,絕不擁擠和混亂。更可貴的是,無論隊列多麼長,時間多麼久,所有人仍然安安靜靜,毫無怨言,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在英國,人們自我解嘲地打趣說,只要在街上看到兩個人一前一後站在一起,就肯定有人會跟著排上去。

在英國,路上行人互相讓路司空見慣,"Thank you"和"Sorry"更是掛在嘴邊的用語;一旦有身體或行李的接觸,被撞的人往往還搶在對方之前道歉;進出建築時,走在前面的人永遠會扶住門,等待後面的人經過;有交通燈的路口,無論有沒有車,人們都等綠燈才過馬路;在沒有交通燈的路口,永遠是小車司機微笑著揮手讓行人先過;上公共汽車時,在門口買完票後,你盡可以向司機問路,時間再長,全車人也會靜靜地等待;再擁擠的汽車、商店,也聽不到嘈雜,每個人都壓低聲音和別人說話……這樣的社會,你也許可以說它沉悶,說它效率低下,然而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人的尊嚴和生活水準會得到最大的體現。

英國還是個講求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極少有坑蒙拐騙的事。商店售出的商品,只要顧客不喜歡,隨時可以不問任何理由地退回。一些家庭經營的有兩層樓的書店或雜貨店,往往只有一個人在店堂里,而地下一層沒有任何看護措施,就算是顧客拿些東西,店主也根本不會知道。英國的火車車廂兩頭和雙層巴士的門口都設有擺放大件行李的架子,筆者留意到每次人們把東西一放,就到自己的位置上或是到雙層巴士的上層去坐,根本不擔心停站時行李會被別人拿走。久而久之,筆者自己出門坐車,也放心地扔下行李不管了。

特點三:幽默
英國人給世人的感覺經常是不苟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實,英國人個個都是頂尖的幽默大師。英國人的幽默和美國人不同,他們從來不以誇張的表情和粗俗的語言來賺取別人的笑,他們的幽默,是一種語言的藝術,乍聽上去似乎平淡無奇,但在有點英國文化背景的人聽起來卻忍俊不禁,回味無窮。

英國人是語言高手,反應之迅速、言辭之俏皮令大部分民族自愧不如。一個經典的例子是關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生的。這兩所大學一向有點互相比拼,學生也就經常借機"攻擊"一下對方,長自己志氣。有一次兩個學校的一些學生一起參加一個活動,在洗手間,劍橋學生發現牛津學生小便後沒有洗手,於是按捺興奮,不動聲色地說:"難道牛津大學的教授沒有教您方便後要洗手嗎?"牛津學生本已處於絕對劣勢,但是他毫不慌亂,平靜地反擊道:"難道劍橋大學的教授沒有教您方便的時候不要弄臟自己的手嗎?"一來一往,還是打成平手。

英國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們習慣將一件本來很壞的事情用反語說成好事,充分顯示他們的樂觀主義精神。英國人經常用的兩句話是"It could be worse"和"I've seen worse",輕描淡寫,何必和生活計較太多?今年夏天,筆者重訪英國,適逢英國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氣溫達到39℃。當我向英國朋友抱怨天氣太熱時,他卻說:"恭喜你,以後你可以和你孫子說,爺爺見證了英國有史以來最熱的那一天。"說完後又補充一句,"這無論如何總比下雨好"。(英國人最喜歡拿下雨來開玩笑)

當然,真理往前一小步就是謬誤。英國人的幽默,有時也顯得刻薄。例如,有一次筆者和英國朋友在火車上,正好車廂里有一群美國遊客在大聲說話。車廂里的英國人不免微微皺起眉頭。朋友聳聳肩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美國人。"

特點四:自大
不可否認,英國人禮貌的表面下,有著一顆自大的心。雖然他們自己不一定承認自己的自大,但據筆者的觀察,英國人普遍有一種深層次的優越感。不過,用英國人自己的話來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英國人。

英國曾經有過稱霸世界的輝煌歷史,這種君臨天下的感覺已經成為他們性格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50年代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這樣評價英國的尷尬局面:"英國失掉了一個帝國,卻沒有找到一個角色"。而這種政治和國際地位上的今不如昔,卻在英國人的言談舉止中找到平衡。比如,很多英國人喜歡和筆者談論香港,他們先問筆者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他們似乎總是把香港和中國單列開來)。當筆者告訴他們自己來自中國大陸時,他們就會問香港現在的情形。言語間的那種關切口吻,總是會透露出一些淡淡的遺憾和不甘。就好像"自己家"的一間屋子現在別人住進去,問別人"那屋子還好吧?"的感覺。

英國人大多數對中國缺乏基本的了解,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總是把中國內地留學生當成日本人、韓國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令筆者不滿的是,英國普通民眾對於發生在世界另一半的事情完全是漠然的。電視新聞和報紙甚至連報道本地一個老人的狗走失了,也不報道世界各國的大事;即使有報道,也都是和英國利益相關的美國、歐洲各國或是英國前殖民地。這也體現出英國人不屑去理會其它"低等"國家的自大心態。

更可氣的是,英語是國際語言,全世界的學生都在學習英語,這無疑更加增添英國人的優越感和惰性(其實英語的通行大部分是美國的功勞)。不少英國人甚至在心裡還是覺得世界都是大英帝國的領地。就這方面有一個經典的例子。一位英國貴婦在一艘地中海上的西班牙豪華游輪上抱怨為什麼身邊的人不講英語。有人向她指出,這是一艘西班牙船,她是個外國人。貴婦頓時勃然大怒,厲聲說道:"告訴他們,我可不是什麼外國人,我是英國人!"

特點五:刻板
英國人尊重法制、遵守秩序、有條不紊,這本是一件好事,不過如果走極端的話就難免顯得不夠靈活。英國人的象徵動物是"約翰牛(John Bull)",因為約翰是最常見的英國人名,而牛的特徵就是固執笨拙。英國人食古不化,保守刻板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不久前英國的全民公決否決了政府加入歐元區的提議,就說明英國人的戀舊和不願變革。在歷史上,從國家體制到王室地位,英國的革新都是慢於其它歐洲國家的。而維系整個英國社會的,恰恰是深厚的傳統和刻板的風格。

今年夏天,筆者在牛津大學工作和研修時,和一些代表一起參觀牛津大學出版社。當時,大家從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出發,其實走路去只要15分鍾。但是由於上午下雨,組織者怕下午還有雨,為穩妥起見,就找計程車公司訂了兩輛計程車接大家去。為了使兩輛計程車有時間來回接人,組織者特意將代表們分成兩批,前後共半個小時出發。然而,第一批人出發後,因為路上交通問題,車遲遲回不到基督堂學院。第二批人就和組織者一起在大門口左等右等。這事情如果給中國人辦,是很容易解決的:要麼打電話馬上再叫兩部計程車來;要麼大家就走過去,本來雨也停了。結果刻板的英國組織者完全不會轉圜,一邊不斷道歉,一邊安排大家一直等下去,最後遲到了近半個小時。 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一樣,英國人的性格有優點也有缺點。不過,筆者認為英國人仍然不失為一個優秀而可愛的民族。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134591083

Ⅶ 英國為什麼那麼強大

英國為什麼強大 其實是有他的 原因的
原因分為三種 這三種是最基本的大走向
首先是政治上的 ,英國是歐洲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在無地王約翰 時 就訂立了大憲章 (12幾幾年大概,相當於中國宋,元) 這為將來的君主立憲提供了先河 ,眾所周知 君主立憲制 大大的減弱了國王的權利 加強了議會的權利 從而使國家機器 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國王所左右(國王的性格脾氣很容易使國家走向出現錯誤),這樣有利用統治國家。是為比較早的民主。個人認為這是英國為什麼強大 因素最大的一個。
第二種原因 就是 殖民制度。和他的地理位置
先說地理位置 ,英格蘭的英倫三島 在古代很難被攻克 因為他的英吉利海峽的關系 ,英國沒有統一之前7大王國時期很脆弱 ,海防線沒有統一防禦,等到英國在為塞克斯期間逐漸統一後就極難被攻克了 , 連拿破崙也拿它沒辦法。英國可以利用自己的海軍優勢 建立穩固防線 。使它難被攻克卻可以去攻擊他國、
15,16,17,18世紀時 英國殖民地越來越多 知道後來的 日不落帝國時達到頂峰,這就給國力定下了雄厚的基礎。拿破崙在偉大 卻也輸給英國的國力就是這個道理,要知道在偉大的一個人也是斗不過世界強權的,他可以用所有殖民地的力量來磨垮你,國力一直是戰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眾所周知的工業革命。英國最早實現了工業革命 給予全國技術。軍事 經濟 等等等飛躍的提升 一下子把國力提升到世界最強。所以 利用這3點因素 英國做到無敵與當時 。

純個人手打 望樓主採納

Ⅷ 英國人性格特點

國人(British people),普遍專指英格蘭人,而不是其他不列顛人(Britons)和北愛爾蘭人(people of Northern Ireland)。
另一種意義上指擁有英國國籍或是父母方具有英國民族血統。英國人總人口6513萬。無官方語言,但通用語言為英語,此外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佔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59萬)。
另有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佛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英國人注意服裝,穿著要因時而異。他們往往以貌取人,儀容態度尤須注意。英國人講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門,就得衣冠楚楚。中、上層的人士由於過著舒適的生活,因此,養成了一種傳統的"紳士"、"淑女"風度。但他們守舊,一般都熱衷於墨守成規,矜持莊重。一般家庭喜愛以前幾代傳下來的舊傢具、舊擺設、舊鍾表而炫耀於人。首都倫敦有許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對原有的式樣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車發動機雖然換上新型號的了,但車型還要盡量保持過去的老樣子。倫敦有兩家郵局,一年365天晝夜營業,從不休息,據說這是遵循英國的古老傳統而保留下來的。
少許英國人性格孤僻,生活刻板,辦事認真,對外界事情不感興趣,往往寡言少語,對新鮮事物持謹慎態度,具有獨特的冷靜的幽默。他們保守、冷漠,感情輕意不外露,即便有很傷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現出來。他們很少發脾氣,能忍耐,不願意與別人作無謂的爭論。英國人做事很有耐心,任何情況之下,他們絕不面露焦急之色。
英國人待人彬彬有禮,講話十分客氣,「謝謝」、「請」字不離口。對英國人講話也要客氣,不論他們是服務員還是司機,都要以禮相待,請他辦事時說話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則,可能會使你遭到冷遇。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而且總是習慣先將妻子介紹給貴賓認識。按英國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三件套式西裝,打傳統保守式的領帶,但是勿打條紋領帶,因為英國人會聯想到那是舊"軍團"或老學校的制服領帶。英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拜會或洽談生意,訪前必須預先約會,准時很重要,最好提前幾分鍾到達為好。他們相處之道是嚴守時間,遵守諾言。

Ⅸ 英國地理環境對英國人性格的影響

地理學上的確存在氣候可以影響人的性格這一說法,首先說下英國。英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范圍大概在緯度40--60度之間,常年盛行西風,手暖濕氣流影響,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間,終年濕潤,冬不冷夏不熱。我們都還記得學過的一篇英語課本中主人公在英國的大霧天迷路被忙人帶路的事情吧。英國也被稱為霧都。說完這些,我們就不難理解英國人紳士、不慍不火的性格特點,因為氣候適中,人的心理情緒可能會趨於穩定。英國人見面常說的一句話也是關於天氣的,也有可能存在變數的天氣使得英國人學會如何以不變應萬變吧!還可以舉我國為例,我國南方和北方人的體貌特徵和性格特徵區別也很明顯,比如南方人短小精湛靈活;北方人高大豪爽大氣等,也是與氣候有一定關系的。希望能幫到你吧!

Ⅹ 英國人在人際交往中有哪些特點

在待人接物方面,英國人有許多特點:
1、 在為人處世上較為謹慎和保守。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做法通常一成不變,對待新生事物往往持觀望態度。
2、 在待人接物上講究含蓄和距離。英國人通常顯得非常自信,並且喜歡孤芳自賞,不願與別人過於親近。
3、 在人際交往中崇尚寬容和容忍。英國人一般都非常善解人意,懂得體諒人、關心人、尊重人。
在正式場合注重禮節和風度。在社交場合,握手禮是英國人使用最多的見面禮節。英國人強調極其強調所謂的「紳士風度」。它不僅表現為英國人對婦女的尊重與照顧方面,而且見於英國人的儀表整潔、服飾得體和舉止有度。

英國人待人十分客氣,「請」、「謝謝」、「對不起」、「你好」、「再見」一類的禮貌用語是天天不離口的。即使是家人、夫妻、至交之間,英國人也會經常使用這些禮貌用語。

4、 英國各個地區的人都十分重視自己的民族自尊。與他們進行交往時,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將其分別稱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不過,要是採用「不列顛人」這一統稱,也得行的得通。
5、 在人際交往中,英國人不歡迎貴重的禮物。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為什麼適應能力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去印尼怎麼辦簽證 瀏覽:580
在印度用什麼表示尊敬 瀏覽:435
中國大海是哪個省的 瀏覽:573
去義大利可以辦哪些工作簽證 瀏覽:148
印度處方葯多少錢 瀏覽:273
如何從防城港到越南 瀏覽:632
在義大利可以怎麼開直播 瀏覽:12
伊朗姑娘在寧波什麼地方 瀏覽:886
英國的治癒率多少 瀏覽:180
越南黑色石頭叫什麼名字 瀏覽:495
國足伊朗什麼時間踢的 瀏覽:652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瀏覽:278
伊朗人怎麼交流英語 瀏覽:940
義大利宮殿有哪些 瀏覽:281
印度為什麼帶圍巾 瀏覽:831
越南全國人口有多少萬 瀏覽:577
華為公司職稱升格中國應該如何做 瀏覽:672
義大利牛蹄怎麼做好吃 瀏覽:201
印尼人有什麼風俗 瀏覽:892
怎麼和印尼女結婚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