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政治制度為什麼具有特點

英國政治制度為什麼具有特點

發布時間:2022-06-29 02:09:26

A. 概括英國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史實加以說明

英國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憲制,其主要特點是「議會至上」、以內閣為權力核心、君主虛位、政黨組織嚴密.首先,英國實行議會民主制,體現「議會至上」的原則.議會至上,即立法權在三權中居於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機關都是立法機關的一個部分,行政權和司法權實際是立法權的派生,三者互有重疊.議會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組成,其中上院是貴族院,是主要西方國家中唯一以貴族政治為基礎的政治機構.[1]在司法權與立法權關繫上,議會上院是英國最高法院,具有除蘇格蘭刑事案件外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訴管轄權;大法官是上院議長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長,同時還是內閣和執政黨成員.政黨獲得權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贏得議會選舉的勝利,即獲得下院即眾議院議席的多數,同時一般由獲得下院相對多數的黨領銜組建內閣,並由該黨的領袖出任政府首腦.其次,實行內閣制,作為「議會至上」原則在行政權與立法權關繫上的制度體現.即國家的權力體系以內閣為核心,內閣擁有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英國內閣由英王授權在下院中獲多數席位政黨的領袖組建,成員必須是議員.內閣對下院多數負責,若下院通過對其不信任案,內閣要麼辭職,要麼提請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選.下院中獲得次多數席位的政黨成為反對黨,受法律保護,平時組成「影子內閣」,對執政黨進行監督.內閣不僅擁有行政權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議權,由執政黨所控制的議會多數保證立法的通過.

B. 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與作用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英國「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大約在13世紀中期,貴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爭中獲勝,成立議會。13世紀末以後,議會經常召開,議員由貴族、市民和騎士組成,由於各個階層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開會,14世紀以後,議會逐漸分成上下兩院。此後,下院的權力不斷擴大,15世紀末,下院已經有提出財政議案和法律議案的權力。但是,這一時期議會仍然是封建性質的等級代議機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議會成為資產階級同代表封建勢力的斯圖亞特王朝斗爭的政治中心。光榮革命以後,議會相繼通過《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從法律上確認「議會主權」原則,進一步限制王權。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廢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實施;並規定,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初步確立。
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立憲君主制優於專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優於立憲君主制,英國保留君主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是封建殘余濃厚的表現——但現在有很多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比如歷史學家劉宗緒、劉祚昌、唐德剛等都反對簡單地把君主制與封建殘余等同,認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君主立憲制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C. 概括指出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英國「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大約在13世紀中期,貴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爭中獲勝,成立議會。13世紀末以後,議會經常召開,議員由貴族、市民和騎士組成,由於各個階層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開會,14世紀以後,議會逐漸分成上下兩院。此後,下院的權力不斷擴大,15世紀末,下院已經有提出財政議案和法律議案的權力。但是,這一時期議會仍然是封建性質的等級代議機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議會成為資產階級同代表封建勢力的斯圖亞特王朝斗爭的政治中心。光榮革命以後,議會相繼通過《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從法律上確認「議會主權」原則,進一步限制王權。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廢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實施;並規定,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初步確立。
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立憲君主制優於專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優於立憲君主制,英國保留君主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是封建殘余濃厚的表現——但現在有很多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比如歷史學家劉宗緒、劉祚昌、唐德剛等都反對簡單地把君主制與封建殘余等同,認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君主立憲制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D. 英國是什麼政體,這種政體有什麼特點

英國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英國女王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目前英國女王保佑的權利是接受磋商權、警告權和獎勵權。

E. 18世紀中期英國的政治體制有什麼特點r如題

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在君主立憲制政體下,國王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但君主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而作為國家的象徵的地位更為突出.
②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
作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F. 光榮革命後英國逐漸建立的政治體制的特點

光榮革命後英國逐漸建立的政治體制的特點:資產階級統治下的君主立憲。

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實務事實上的共和主義或民主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權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范圍也各不相同。

(6)英國政治制度為什麼具有特點擴展閱讀:

影響:

1、對英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提供了基礎;

2、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3、開啟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

4、成為了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光榮革命政變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新貴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間所達成的政治妥協。政變之後,英國逐漸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G. 英德兩國政治制度有何特點

相同點:它們的實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
不同點:
1、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1)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
①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議會制的國家.因此,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
②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主要有國王(這是英國政體的顯著特點)、議會和內閣.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級官員,有權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有權批准法律.但實際上,國王只是一個「虛位元首」,受到許多法律規定的嚴格限制,僅具有象徵性的地位,真正的國家權力掌握在議會和內閣手中.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內閣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必須從議會中產生,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組成,並對議會負責.
(2)英國首相權力越來越大,責任內閣制變成首相內閣制.
(3)兩黨制.保守黨和工黨輪流組閣.但從2010年這兩黨的競選情況看,都未獲過半議席,保守黨與自民黨結成聯盟,組建新政府,這是否意味著英國也像法國一樣也要實行多黨制呢?
2、美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1)實行總統制.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選民選舉產生,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2)聯邦制.美國在國家結構形式上實行聯邦制,聯邦與州分享政治權力,聯邦與州在各自的權力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聯邦地位高於州.
(3)三權分立制,是美國權力運行的規則.
(4)兩黨制.
(5)利益集團.利益集團的存在影響是當代美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現象.

H. 英國君主立憲制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君主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君主名義上是世襲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君主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擁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和公布法律,統帥軍隊、宣戰和媾和等權力。實際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議會君主制政體的權力重心在議會,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表面上,議會通過的法案要經過國王批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形式。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作用: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



(8)英國政治制度為什麼具有特點擴展閱讀:

議會的財政權由下院行使,實際上議會對財政起不了監督作用,財政大權為內閣一手把持。

議會對行政的監督權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議員有權對政府大臣的工作提出質詢;有權對政府的政策進行辯論;批准或否決政府締結的條約。最後,議會有權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這是對政府監督的最重要手段。在如果不信任案通過,根據責任內閣制的原則,內閣必須辭職,或提請國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

議會君主制所確定的議會至上原則,在19世紀中期確曾一度成為政治生活的現實。從19世紀末葉以來,隨英國政治制度漸趨保守,議會在國家機構中的實際地位和作用下降。國家權力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內閣和首相手中。

I. 從國家機關的角度來看,英國為何種政體,其有何特點

解:英國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特點:1、國王是沒有實權的最高代表領袖,議會掌握實權;
2、 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
3、君主立憲制與一個國家的國情和文化傳統有著密切關系,它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同時也 有一定的妥協性,落後性,局限性。

J. 英國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英國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憲制,其主要特點是「議會至上」、以內閣為權力核心、君主虛位、政黨組織嚴密。 首先,英國實行議會民主制,體現「議會至上」的原則。議會至上,即立法權在三權中居於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機關都是立法機關的一個部分,行政權和司法權實際是立法權的派生,三者互有重疊。議會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組成,其中上院是貴族院,是主要西方國家中唯一以貴族政治為基礎的政治機構。[1]在司法權與立法權關繫上,議會上院是英國最高法院,具有除蘇格蘭刑事案件外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訴管轄權;大法官是上院議長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長,同時還是內閣和執政黨成員。政黨獲得權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贏得議會選舉的勝利,即獲得下院即眾議院議席的多數,同時一般由獲得下院相對多數的黨領銜組建內閣,並由該黨的領袖出任政府首腦。 其次,實行內閣制,作為「議會至上」原則在行政權與立法權關繫上的制度體現。即國家的權力體系以內閣為核心,內閣擁有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英國內閣由英王授權在下院中獲多數席位政黨的領袖組建,成員必須是議員。內閣對下院多數負責,若下院通過對其不信任案,內閣要麼辭職,要麼提請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選。下院中獲得次多數席位的政黨成為反對黨,受法律保護,平時組成「影子內閣」,對執政黨進行監督。內閣不僅擁有行政權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議權,由執政黨所控制的議會多數保證立法的通過。

閱讀全文

與英國政治制度為什麼具有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去印尼怎麼辦簽證 瀏覽:580
在印度用什麼表示尊敬 瀏覽:435
中國大海是哪個省的 瀏覽:573
去義大利可以辦哪些工作簽證 瀏覽:148
印度處方葯多少錢 瀏覽:273
如何從防城港到越南 瀏覽:632
在義大利可以怎麼開直播 瀏覽:12
伊朗姑娘在寧波什麼地方 瀏覽:886
英國的治癒率多少 瀏覽:180
越南黑色石頭叫什麼名字 瀏覽:495
國足伊朗什麼時間踢的 瀏覽:652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瀏覽:278
伊朗人怎麼交流英語 瀏覽:940
義大利宮殿有哪些 瀏覽:281
印度為什麼帶圍巾 瀏覽:831
越南全國人口有多少萬 瀏覽:577
華為公司職稱升格中國應該如何做 瀏覽:672
義大利牛蹄怎麼做好吃 瀏覽:201
印尼人有什麼風俗 瀏覽:892
怎麼和印尼女結婚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