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會頒布黑奴條約

英國為什麼會頒布黑奴條約

發布時間:2022-06-29 02:21:36

『壹』 為什麼當時黑人可以隨便被販賣

黑奴貿易
從17世紀中期開始,這種販奴活動達到高潮。荷蘭、英國和法國成為這一罪惡活動的主凶。18世紀初,荷蘭殖民者壟斷了奴隸貿易的1/2,英國殖民者壟斷了奴隸貿易的1/3。僅在黃金海岸,荷蘭就有13處堡壘或商棧從事奴隸貿易活動。在奴隸貿易的高潮時期,僅英國每年就從非洲販運5萬多黑人,賣往歐美各地。到19世紀初,西非奴隸來源枯竭,東非沿岸、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等地又成為新奴隸貿易區。

對於敢於反抗或不聽從他們擺布的奴隸,奴隸販子會施加他們能夠採取的任何處罰,輕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頭、挖心、斷其手足、以繩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無際的海水之中等。這些手段殘忍、毒辣,令人觸目驚心。不少奴隸不堪忍受這種非人待遇,一有機會他們就奮然反抗奴隸主,毆打奴隸販子,或者是逃亡,有些奴隸則寧願跳海自殺!奴隸們在用種種方式方法表示著他們對這種殘忍的販奴制度的反抗。

葡萄牙殖民者是入侵非洲的先鋒,也是近代「販賣人類血肉」行業的開山鼻祖。獵捕和販賣黑人為奴開始於15世紀4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西非沿岸獵取黑人,或販回歐洲,替封建大地主服役種田,或利用黑人奴隸的廉價勞動力,在聖多美、馬德拉、維德角等大西洋島嶼上開辦種植園,生產出口作物。在15世紀,獵捕和販賣黑人的規模不大,當時只不過是葡萄牙殖民者在掠奪黃金、香料之餘的一項副業而已。有人估計,15世紀下半葉每年大約從非洲大陸輸出五千名黑人到歐洲和西非沿海各島嶼。

從16世紀初年起,兜捕和販賣黑奴的規模越來越大。從16世紀初到18世紀末,是販賣黑人的「興盛」時期。因為歐洲殖民者在征服美洲的過程中,大批屠殺印第安人,致使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大陸一些地區,屍骨遍野,人口銳減。他們要掠奪美洲大陸豐富的礦藏,開發肥沃的土地,尖銳地感到勞動力不足。利慾薰心的貴族商人看到,把吃苦耐勞的非洲黑人運到美洲,既可以解決勞動力問題,又可以做一筆一本萬利的生意。

美洲的奴隸種植園制度是極其殘酷的。奴隸種植園主奉行的信條是從黑奴流汗得到的錢能抵上買他們的錢,就不怕把他們累死。所以,美洲黑奴的死亡率很高,例如聖多明各島每年要死3萬人。如果不從非洲每年運進大批黑人加以補充的話,不但奴隸種植園不能擴大,即使已有的種植園也不能繼續存在下去。販賣黑人的暴行,幾個世紀盛行不衰,原因就在於此。

1502年,第一批黑人販運到聖多明各島。 1513年,西班牙國王正式頒發執照,准許商人把黑奴運往西屬美洲殖民地。從此,販賣黑奴就成了由政府支持的「合法」行業。

在販賣黑人的興盛時期,獵取和販賣黑人的區域,主要是從塞內加爾到安哥拉的西海岸。西海岸距離美洲航程較短,且該地區的黑人開化程度較高,人煙稠密。東海岸是另一個重要的販賣區。1645年第一批奴隸從莫三比克運往巴西。東非的黑奴除運往美洲以外,還運到馬斯克林群島、印度和某些東方國家。他們或在殖民者開辦的種植園作工,或作家務勞動。一個英國船長寫道:葡萄牙「國王的船隻與私商的船隻一樣,裝運很多奴隸去印度。男女奴隸都得到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的好評」。

販賣黑人起初由葡萄牙商人一手把持。葡萄牙政府派遣的海軍分遣隊,在海洋上巡弋,嚴禁其他國家的商人插手。例如,1606年一個葡萄牙修士得悉阿拉伯商人在帕特販奴,立即進行阻攔,訓斥帕特素丹說:「不能准許這種買賣。」當時一些英法的海盜偶爾也沖破封鎖到非洲販奴。1562年,英國的約翰·霍金斯曾竄到獅子山,捕捉300名黑人,運到西印度群島出售,發了大財。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佔領,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殲滅,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據點相繼丟失,海上和商業霸權一落千丈。從此,荷蘭、英國和法國對葡萄牙販賣黑奴的壟斷權提出了挑戰,甚至丹麥、瑞典、美國和勃蘭登堡也插上一腳。在這場競爭中,英國憑借雄厚的資本,強大的海軍,先後擊敗荷蘭和法國,做到「後來居上」,成了最大的人肉販子。英國奪得販奴貿易優勢的標志是1713年簽訂的《烏特勒支條約》。這個條約使英國商人獲得了在30年內每年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輸送4800名黑奴的壟斷權。自此以後,英國在黑奴販賣中所佔的份額不斷上升。到1770年,黑奴的半數由英國船隻載運,近五萬名;其次是法國,三萬名;葡萄牙人占第三位,約一萬名。

為了拯救處於痛苦深淵的苦難者,人類創造了上帝。上帝是萬能的,他可以拯救或者懲罰積善行德或棄善從嚴者。但是,這些奴隸販子卻打著上帝的旗號為非作歹而絲毫不害怕上帝的怪罪!他們把販奴的船命名為《耶穌號》、《神的禮物號》、《聖母瑪利亞號》等,一些傳教士不但助紂為虐,為奴隸販子大唱贊美詩,而且還親自參與奴隸販賣!

當然,疾病和瘟疫奴隸主非常關心,他們害怕這樣會影響利潤,所以,只要發現患病黑奴,尤其是奄奄一息者,他們就會立刻把他們扔入大海之中。盡管如此,奴隸的殘廢率仍達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

大多數長期處在低級職位的水手往往是無精打采,消沉萬分的,等他們升上高級職位時也經常會帶上墨守成規的習氣。杜啊拉雖然也曾經長期處在低級職位,卻跟他們截然不同,他對革新並不感到十分厭惡,恰恰相反,他是第一個用鐵箱子來貯藏食用水的人,在他的船上,像所有販賣黑奴的船上一樣,都准備著手銬和腳鐐,然而船上的手銬和腳鐐卻是按照新法製造,並且還精心地上了漆以免生銹。

運奴船是杜啊拉親自監制的一條販運黑奴的雙桅橫帆船。這是一艘快船,又狹又長像戰艦一樣,

回程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巴塞羅納港很快出現在了地平線線上.正當杜啊拉幻想著這批黑奴能換成多少個銀幣時船上突然起了一陣騷亂。

「砰!砰!」船上保安隊中的火槍手連連開槍,接著傳來有人落水的浪花聲。

「這是怎麼回事!?」杜啊拉拔出隨身攜帶的火槍,這東西可以輕松砸開黑人的腦袋,氣勢洶洶的向旁邊的水手問道。他這么生氣是有道理的,自己馬上就要進港,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問題,引來西班牙的巡邏艦隊是小事,如果招惹來海盜,那連人帶船都會成為他們的戰利品。

保安隊長氣喘吁吁的跑過來回答道:「有幾名黑人擺脫了枷鎖,他們逃跑了!」

杜啊拉瞪大了眼睛,發出了獅子般的怒吼:「什麼?向海中射擊,不能讓他們逃走!」

可惜天色昏暗,海面上根本看不清象人這樣細小的物體,這時又人瞭望水手報告道有一支奧斯曼商船隊正在接近,杜啊拉無奈之下只好命令放棄對黑奴的追殺,直接進港。

無獨有偶,隨風一行人的目的地也是巴塞羅納。從熱那亞出發,很快就可以來到這座西班牙第二大航海城市。在進港前,哥布林隱約的聽到了槍聲,以為是海盜來襲,命令碘酒和隨風排成戰斗隊型,沒想到對方的回答是西班牙翡翠級貿易船。

這一下哥布林可成了碘酒和隨風的攻擊目標,什麼謊報軍情,疑神疑鬼,草木皆兵都來了,搞的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參考資料:www.fbook.net/book/13100/tx102017.htm

『貳』 如何全面評價黑人奴隸貿易

黑人奴隸貿易給非洲帶來了慘重的災難,在四百年的黑人奴隸貿易時間里,使非洲喪失了精壯人口不下一億,同時它也是資本主義原始資本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現行教材人教版《世界近代現代史》中只講述了黑人奴隸貿易的興起和對它的評價,對它是如何結束的卻隻字未提。那麼黑人奴隸貿易是怎樣被廢除的?為什麼會被廢除呢?
一、世界主要黑奴貿易國家的禁奴過程
1.英國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大國。1787年,在英國成立了「廢除非洲奴隸貿易協會」,又稱「倫敦協會」,領導這個協會的是多年從事廢奴主義運動的英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格倫維爾·夏普。從此,廢奴運動開始有組織、有系統地開展起來。1806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禁止英國奴隸販子把奴隸運到外國殖民地和美洲各國。還禁止從英國的港口發出外國的奴隸船。就在這一年的6月10日和14日,議會的兩院又分別通過了一項廢除非洲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這項法令宣布:「英國國王陛下決定,從1807年5月1日起,絕對禁止非洲奴隸貿易,絕對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買賣、交換與運輸奴隸和那些准備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區出售、運輸或作為奴隸使用的人,絕對禁止把上述人輸進和輸出非洲,上述活動均宣布為非法。」這樣,英國禁止了黑人奴隸貿易。
2.美國
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反對奴隸制和黑人奴隸貿易的團體。1807年美國議會通過了一項從1808年1月1日起禁止把奴
隸輸入美國國土的法令。但美國在頒布禁止黑人奴隸貿易法令後,始終沒有認真執行,同時由於南方存在著巨大的奴隸市場,奴隸走私貿易十分猖獗。1816年,美國總統麥迪遜說,盡管禁止把奴隸運進美國,奴隸販子仍然「通過外圍的港口買賣奴隸,再經由邊境上的港灣和地區把奴隸秘密地運進美國」。黑人奴隸貿易真正禁止是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
3.法國

1788年,法國在康多塞侯爵領導下建立了廢奴主義團體「黑人之友」,參加該團體的有羅伯斯庇爾、拉法夷特等人。1794年2月4日,取得政權的雅各賓黨人宣布在法國所有的殖民地禁止黑人奴隸貿易和無償地解放奴隸,但該法令幾乎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這時大多數法屬西印度殖民地已被英國佔領。在1802年,根據《亞眠條約》英國把殖民地歸還給法國以後,拿破崙恢復了法國殖民地的黑人奴隸貿易和奴隸制。拿破崙在「百日王朝」期間,為贏得社會輿論,廢除了黑人奴隸貿易。拿破崙徹底失敗後,法國在簽訂巴黎和約的同時,又單獨與英國簽訂了協定,根據這項協定,英國同意准許法國在五年之內還可繼續從非洲輸出奴隸,即到1819年為止。法國則答應支持英國在維也納會議上提出的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建議。在1831年11月30日路易·菲利浦政府又同英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禁止法國國民從事黑人奴隸貿易和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黑人奴隸貿易。但法國政府又於1843年拒絕1831年簽訂的禁止黑人奴隸貿易條約。1843年後,法國在「自由勞工移民」名義下公開恢復黑人奴隸貿易,直至1861年黑人奴隸貿易才告結束。
4.其他國家

繼英國和美國之後,還有一些國家禁止了黑人奴隸貿易。丹麥早在1803年廢除了在自己領地里的黑人奴隸貿易。1813年瑞典禁止販賣非洲人。1814年荷蘭禁止黑人奴隸貿易。1815年1月,葡萄牙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從事黑人奴隸貿易,1842年葡萄牙同意禁止赤道以南的黑人奴隸貿易,在赤道以南的區域,有權互相檢查和扣押為黑人奴隸貿易裝備起來的船隻。1817年,西班牙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從事黑人奴隸貿易,1835年,西班牙在英國的壓力下,被迫同意禁止赤道以南的黑人奴隸貿易。1837年,墨西哥也廢除了奴隸制。1839年,烏拉圭和智利都在黑人奴隸貿易可疑船檢查權條約上簽了約,海地共和國也禁止了黑人奴隸貿易。

西方各國雖先後宣布禁止黑人奴隸貿易,但黑人奴隸貿易卻遲遲禁而不止,奴隸走私貿易幾乎又持續了近一個世紀。其原因是十分復雜的,主要有:一是黑人奴隸貿易在自由資本主義初期尚有生存的餘地,西方各國雖宣布禁止黑人奴隸貿易,卻不同時廢除奴隸制,這在客觀上給黑人奴隸貿易的繼續存在提供了條件,這是黑人奴隸貿易禁而不止的最重要原因。二是西方各國對待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態度大相徑庭,彼此間無法統一步調、共同合作,以有效禁止黑人奴隸貿易。三是禁止黑人奴隸貿易也遭到以販奴商人和種植園奴隸主為代表的舊勢力的抵抗。黑人奴隸貿易明顯衰退下去是在19世紀60年代後,其原因主要是美國南北戰爭後結束了本國的奴隸制度,古巴和巴西也相繼廢除了奴隸制度。美洲三大蓄奴區奴隸制度的廢除使黑人奴隸貿易失去了最重要的生存基礎,使黑人奴隸貿易迅速衰亡。1889—1890年的布魯塞爾會議通過了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總決議書,標志著黑人奴隸貿易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結束。
二、黑人奴隸貿易結束的原因
黑人奴隸貿易的廢除並非偶然現象,它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它的出現存在著深刻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根源。

第一,進入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後,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逐漸與黑人奴隸貿易發生矛盾,使黑人奴隸貿易日益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進入工業革命。工業資本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龐大的自由僱傭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外市場。然而,奴隸勞動力缺乏人身自由,直接妨礙自由僱傭勞動力的形成和市場的擴大。因此,工業資產階級要禁止黑人奴隸貿易。

第二,黑人的反抗斗爭動搖了黑人奴隸貿易的基礎,加速了它的衰亡。非洲人民的反抗斗爭貫穿於黑人奴隸貿易的全過程。特別是1791年的海地革命更把黑奴斗爭推向高潮。海地的獨立宣告了奴隸制的廢除。在海地革命鼓舞下,拉丁美洲各地相繼爆發規模宏大的獨立戰爭,矛頭直指殖民主義、封建制度和種植園奴隸制,動搖了黑人奴隸貿易的基礎。

第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人都譴責和批判過黑人奴隸貿易和奴隸制。隨著黑人奴隸貿易和奴隸制的罪惡日益為人們所認識,社會各階層中要求廢除黑人奴隸貿易和奴隸制的呼聲不斷高漲,這給黑人奴隸貿易以有力沖擊。

第四,英國同黑人奴隸貿易展開長期徹底的斗爭,頒布了一系列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對黑人奴隸貿易國家發動了一系列的攻擊,強迫其他國家簽署更為有效的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條約,加速了黑人奴隸貿易的結束。如1815年,英國以75萬英鎊的代價迫使葡萄牙簽署禁止黑人奴隸貿易條約。條約規定:葡萄牙人不得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販賣黑奴,1823年後葡萄牙禁止黑人奴隸貿易。1817年,英國付給西班牙40萬英鎊補償費,換取西班牙於1820年後放棄黑人奴隸貿易。同時英國海軍進駐西非海域巡查。1839年,英國海軍進駐東非水域,把查禁販奴船的活動從大西洋擴展到了印度洋。

總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是黑人奴隸貿易由興變衰的根本原因,而黑奴的反抗斗爭、廢奴運動的高漲和英國同黑人奴隸貿易國家的斗爭則直接加速了黑人奴隸貿易的消亡。在這些因素的制約下,黑人奴隸貿易的廢除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叄』 黑奴貿易是什麼時候被禁止的

1889-1890年的布魯塞爾會議通過了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總決議書,標志著黑人奴隸貿易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結束。
英國: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大國。1787年,在英國成立了「廢除非洲奴隸貿易協會」,又稱「倫敦協會」,領導這個協會的是多年從事廢奴主義運動的英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格倫維爾·夏普(Granville Sharp)。從此,廢奴運動開始有組織、有系統地開展起來。1806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禁止英國奴隸販子把奴隸運到外國殖民地和美洲各國;還禁止從英國的港口發出外國的奴隸船。同年6月10日和14日,議會兩院又分別通過了一項廢除非洲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這項法令宣布:「英國國王陛下決定,從1807年1月1日起,絕對禁止非洲奴隸貿易,絕對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買賣、交換與運輸奴隸和那些准備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區出售、運輸或作為奴隸使用的人,絕對禁止把上述人輸進和輸出非洲,上述活動均宣布為非法。」這樣,英國禁止了黑奴貿易。

2.美國: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反對奴隸制和黑人奴隸貿易的團體。1807年美國議會通過了一項從1808年1月1日起禁止把奴隸輸入美國國土的法令。但美國在頒布禁止黑奴貿易法令後,始終沒有認真執行;同時由於南方存在著巨大的奴隸市場,奴隸走私貿易十分猖獗。黑人奴隸貿易真正禁止是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
3.法國:1788年,法國在孔多塞侯爵領導下建立了廢奴主義團體「黑人之友」。1794年2月4日,雅各賓黨人宣布在法國所有的殖民地禁止黑人奴隸貿易和無償地解放奴隸,但該法令幾乎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時大多數法屬西印度殖民地已被英國佔領。後來,拿破崙恢復了法國殖民地的黑奴貿易和奴隸制。拿破崙在「百日王朝」時,為贏得社會輿論,廢除了黑奴貿易。拿破崙失敗後,法國和英國簽訂了協議,英國同意法國在五年之內還可繼續從非洲輸出奴隸,法國則支持英國在維也納會議上提出的禁止黑奴貿易的建議。在1831年11月30日路易·菲利浦政府又同英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禁止法國國民從事黑奴貿易和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黑奴貿易。但法國政府在1843年拒絕了這一條約,在「自由勞工移民」的名義下恢復了黑奴貿易。直至1861年才結束黑奴貿易。
4.其他國家:丹麥早在1803年廢除了在自己領地里的黑奴貿易。1813年瑞典禁止販賣非洲人。1814年荷蘭禁止黑奴貿易。1815年葡萄牙在獲得英國75萬英鎊補償費的前提下,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從事黑奴貿易,1842年又禁止赤道以南的黑奴貿易。1817年西班牙獲得英國40萬英鎊補償費後,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從事黑奴貿易,1835年在英國的壓力下,又禁止赤道以南的黑奴貿易。1837年墨西哥也廢除了奴隸制。1839年,烏拉圭和智利都在黑奴貿易可疑檢查權條約上簽字,海地也禁止了黑奴貿易。
西方各國雖先後宣布禁止黑奴貿易,但黑奴走私貿易幾乎又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黑奴貿易明顯衰退下去是19世紀60年代後,其原因主要是美國南北戰爭後結束了本國的奴隸制度,古巴和巴西也相繼廢除了奴隸制度。1889-1890年的布魯塞爾會議通過了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總決議書,標志著黑人奴隸貿易在世界范圍內基本結束。
黑人奴隸貿易結束的原因是:第一,進入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後,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逐漸與黑人奴隸貿易發生矛盾,使黑人奴隸貿易日益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第二,黑人的反抗斗爭,特別是海地革命和拉美獨立革命,動搖了黑人奴隸貿易的基礎,加速了它的衰亡。第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人都譴責和批判過黑人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受其影響,社會各階層中要求廢除黑奴貿易和奴隸制的呼聲不斷高漲,這給黑奴貿易以有力沖擊。第四,英國同黑人奴隸貿易展開長期徹底的斗爭,頒布了一系列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對黑人奴隸貿易國家發動了一系列的攻擊,強迫其他國家簽署更為有效的禁止黑奴貿易的條約,加速了黑人奴隸貿易的結束。

『肆』 英國為什麼要販賣黑奴

一個當然是錢,那個時代種族思想務必嚴重,他們覺得黑人就是比他們低,所以可以任意買賣,這種生意沒有成本,運過來賣就可以了;第二個就是需要很多苦力幹活,白人他們工作成本高,臟活累活不願意干,有黑人干就不用擔心什麼,死了就死了

『伍』 英國為什麼要販賣黑人奴隸

首先從經濟上分析,英國當時經歷了工業革命以後,整體國力有所提升。
為了擴大領土,開始了殖民統治。
工業革命之後,歐洲資本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這也是英國販賣黑人奴隸的重要原因。

『陸』 林肯的解放黑奴條約真的有意義嗎

林肯的解放黑奴條約怎麼說呢?其實也是在政治的驅動下產生的條約,在當時來說其實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在根本上也是沒有辦法解決嘿黑奴問題的。

到南北戰爭的結束,其實解放黑奴條約都發揮了很多的作用,這其實在當時是一個很有利的作用,可以說因為這個條約,很多黑奴得到了解放,但這僅僅局限於當時的戰爭時期,後來黑人其實一直還是處於一個劣勢地位,不然後期是不會有那麼多要求平等的運動,但是解放黑奴條約在當時其實是促進美國南北融合的一個有利條件。

『柒』 英國人為什麼敢違背國際法殺印第安人、販賣黑人、發動戰爭呢

17世紀以《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為標志,才剛剛誕生主權國家這個概念。而國際私法要到了1834年才有了概念。
而英國正是在1807第一個禁止黑奴貿易的國家.

至於發動戰爭在二戰以前的國際法是被承認的作為主權國家的一個權利的。
是到了二戰,對德日進行戰爭審判時,才又增加了破壞和平罪和反人類罪,並據此審判德國和日本的戰爭罪犯的。所以,在德日兩國都有一批人至今稱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是戰勝者對戰敗者的審判,他們的唯一的罪就是打敗了。(作為一個從12歲就開始學習德語,在德國學習和工作了16年的人,我要說的是,不要聽信什麼中國官媒什麼德國真正反省和悔罪的鬼話。德國認罪的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可沒有認發動二戰的罪。因為當時的國際法就沒有發動戰爭罪。)

『捌』 英國為什麼廢除黑人奴隸制

經濟上來說,英國本土的奴隸不多。奴隸不適合工廠工作,和種植園、礦山結合地更緊密。英國當時已經丟掉北美,就是少部分人在西印度群島還有些種植園,經濟上不那麼重要。
思想上來說,天賦人權這種概念畢竟已經出現很久了,雖然奴隸主百般狡辯,但蓄奴還是沒辦法說通。進步思潮影響之下,廢奴不可避免。
有部電影可以看一下Amazing Grace,講英國廢奴主義者威廉·威伯福斯

『玖』 西方殖民者為什麼使用黑奴

種族歧視

『拾』 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原因和意義是什麼

《解放奴隸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份由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張所有美利堅邦聯叛亂下的領土之黑奴應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對象包含未脫離聯邦的邊境州,以及聯邦掌控下的諸州。此宣言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隸,但實質上強化聯邦軍掌控邦聯的領土後這些黑奴自由的權威性,並為最終廢除全美奴隸制度預先鋪路。

宣言如何發表?
整份宣言分成兩個部分發布:第一部分發布於1862年9月22日,是份概述第二部分目的的准備公告;第二部分正式生效於1863年1月1日,此時正處於南北戰爭的第二年,其中包含亞伯拉罕·林肯的聲明:所有脫離聯邦並回到邦聯掌控下的州之奴隸最遲於1863年1月1日後當被解放。有十個州的名字在第二部分公布時被逐一提及,可有意忽略了馬里蘭州、德拉瓦州(當時皆未脫離聯邦)、田納西州(已確實在聯邦控制之下)、密蘇里州以及肯塔基州(已存有幾個被邦聯接受的派系政府,但仍未正式脫離聯邦)。特別豁免權由48個連署成立西維吉尼亞州以及其他被舉列的維吉尼亞州郡表述;另外還包含紐奧良和幾個被列舉為聯邦掌控之下的路易斯安那州郡。

歷史背景
南北戰爭爆發後,相當多的黑奴自願為自身自由而協助聯邦作戰,但對如何處理佔領地黑奴觀點上仍有所沖突。林肯一開始收回某些將軍自行發布的解放黑奴命令,而此政策嚴厲執行則造成逃亡黑奴必須回到他們南方主子那兒,但1862年3月13日邦聯政府禁止所有聯邦軍指揮官遣返逃亡黑奴,如此影響了《1850年逃亡奴隸法》的廢除。1862年4月11日,國會宣布聯邦政府將保障釋放黑奴的奴隸主,所有在華盛頓的黑奴於1862年4月16日獲得解放。1862年7月19日國會廢止聯邦領土上的奴隸制度,如此使美國最高法院於1857年《得福德·史考特訴桑福德案》(Dred Scott v. Sandford)作出的決議失去效力:此決議曾導致國會一度無權監督國土上的黑奴制度。

林肯曾宣稱他自己沒有憲法賦予的權力解放黑奴,此外,解放黑奴是種具有風險的政治行為,因為仍有部分畜奴州效忠於聯邦,且戰爭初始的目的集中在保護聯邦的完整而非解放黑奴。基於如此,這份宣言當時只是份而由林肯自己理解為以三軍統帥的身分所發表的軍事命令,而非由國會公布具同等地位的法案或憲法增修條文。另外有些論點認為解放奴隸宣言本身乃違憲,且是種領袖擴權指揮軍隊行動,而非創造新法(可參考《楊斯頓鋼鐵公司總統許可權案》Youngstown Sheet and Tube Co. v. Sawyer, 343 U.S. 579 (1952) 其主張總統無權以三軍統帥的身分掌控煉鋼廠使其為韓戰效力)。解放奴隸宣言也把解放黑奴的同意權讓渡給聯邦軍隊(雖然軍隊本身實行種族隔離),這難得的機會使將近20萬多曾為奴隸的黑人受惠,也讓北方人獲得額外的人力資源而南方人卻直到戰敗前幾天還無法仿效。

林肯第一次與其內閣討論宣言是在1862年7月,但考慮到此舉對政治的種種影響(包括對聯邦內的畜奴州),他覺得在發布前需要場聯邦軍的勝仗。在安地潭之役,聯邦軍隊擊退邦聯對馬里蘭州的進犯後,他於1862年9月22日發布一份准備宣言,而最終的宣言則於隔年1月發布。

解放奴隸宣言自身受限於對奴隸制度的立即效用,僅能在聯邦納入控制下的邦聯領土上生效,邊界州(德拉瓦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密蘇里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的奴隸制度因其仍效忠聯邦而絲毫不受影響。國務卿威廉·西華德(William Seward)曾於評論中談到:「我們表達對奴隸制度的同情手法是解放那些我們管不著的奴隸以及奴役那些我們能解放的人們。」任何脫離聯邦的州只要在宣言生效前重新加入聯邦(或僅僅送他們的國會議員回華盛頓)便具有等同邊際州的地位,並至少在當下能保有奴隸制度(雖然馬里蘭州、密蘇里州和西維吉尼亞州早在1865年美國憲法第13號修正案批准解除全國奴隸制度的合法性以前,便透過內部政治運作逐步廢除奴隸制度)。

立即影響

國內
除了對黑奴有限的立即效果外,此宣言象徵北方人的戰爭目的改變:重整聯邦不再是戰爭唯一的目的。這代表一個邁向廢除全聯邦奴隸制度的重要階段。

此外,有些黑奴因宣言而立即重獲自由。這些在聯邦邊際線脫逃且為聯邦軍隊稱作「戰爭違禁品」(contraband of war)的黑奴被帶到走私管制營區;當宣言生效後,他們在半夜被告知可以自由離開。另外,喬治亞州外海的島嶼在戰爭期間為聯邦海軍所佔領,故當地白人多逃回美洲大陸,留下黑奴在此生活。海軍將官當他們的面讀誦宣言並告知他們自由了。

軍隊里對此宣言的反應各有不同。部分單位差點發動兵諫,有些則因聽說此宣言而集體開小差;但另一方面,其他單位盼望該理想能立法通過使其更顯尊貴,為此至少一個單位採用了格言:「為聯邦與自由」。

而對邦聯而言,黑奴問題是「戰爭發動機」的一部分:這些黑奴負責生產和存備食糧、修復鐵路、在農田與工場中作工、運輸船隻、挖礦、建築防禦工事以及從事看護工作和一般勞工。為了激發邦聯內部黑奴們的不滿,數以百萬份的《解放黑奴宣言》在聯邦佔領的邦聯屬地流傳。而且如同期望般,此消息透過口傳方式迅速散播,並燃起人們對自由的希冀和造成大眾的混亂,以及鼓勵許多黑奴起身脫逃。

國際
在海外,如同林肯的期望,此宣言使他國民意轉而支持聯邦終結奴隸制度的承諾。這種轉變粉碎邦聯政府獲取他國官方承認的希望,特別是與英國。如同亨利·亞當斯(Henry Adams)所言:「《解放黑奴宣言》比我們之前的勝仗與外交策略做得更多。」

內戰之後
戰爭末期,美國共和黨中的廢奴論者推斷一但戰爭結束後《解放黑奴宣言》將可能被解讀成一份違憲的戰時命令,故他們千方百計想保障所有黑奴的自由,而非僅止於宣言賦予的解放。在此壓力下,林肯以他在1864年的總統選戰作為他將透過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廢除全國奴隸制度之賭注。林肯的選戰獲得馬里蘭州與密蘇里州分裂票數支持;馬里蘭州於1864年11月1日生效的新憲章廢除奴隸制度。贏得連任後,林肯強力催促「跛鴨的」第38屆國會在第39屆國會集會立即通過憲法修正案。1865年1月31日國會通知各州議員批准將成為美國憲法第13號修正案的法案,其禁止美國國土上任何的畜奴行為。1865年12月6日,修正案為足夠多的州所認可。其作為一個實行的法條,至今為止肯塔基州是全美唯一不為修正案以外方式解放黑奴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會頒布黑奴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去印尼怎麼辦簽證 瀏覽:580
在印度用什麼表示尊敬 瀏覽:435
中國大海是哪個省的 瀏覽:573
去義大利可以辦哪些工作簽證 瀏覽:148
印度處方葯多少錢 瀏覽:273
如何從防城港到越南 瀏覽:632
在義大利可以怎麼開直播 瀏覽:12
伊朗姑娘在寧波什麼地方 瀏覽:886
英國的治癒率多少 瀏覽:180
越南黑色石頭叫什麼名字 瀏覽:495
國足伊朗什麼時間踢的 瀏覽:652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瀏覽:278
伊朗人怎麼交流英語 瀏覽:940
義大利宮殿有哪些 瀏覽:281
印度為什麼帶圍巾 瀏覽:831
越南全國人口有多少萬 瀏覽:577
華為公司職稱升格中國應該如何做 瀏覽:672
義大利牛蹄怎麼做好吃 瀏覽:201
印尼人有什麼風俗 瀏覽:892
怎麼和印尼女結婚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