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19世紀英國為什麼落後了

19世紀英國為什麼落後了

發布時間:2022-06-29 03:41:56

1. 「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為什麼在19世紀末就開始走向衰落

一個是因為戰爭的消耗嚴重,還有就是對人才和科技不夠重視的結果。

2. 為什麼19世紀後期英國經濟衰退有什麼原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果想要使本國經濟不斷進步,最好的方法 就是不斷的使用新的科技,提高生產效率。這種情況可以使國家經濟獲得持久的發展。英國屬於「殖民地型的帝國主義」,也就是指他有世界上最廣大的殖民地,他不需要很高的技術水平就能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打個比方,如果你手下有有兩名奴隸,他們只需要的是一些不好的糧食作為食物就可以了。而使用牛耕地,你除了要一個人天天照看它之外,還要買犁地所有的工具,天天還要用人來為他涮洗身子。你會選哪個?盡管用牛會比較節約人力,但是英國的國內資本都選擇了不提高技術來增加自己的收入。這種情況一年兩年還看不出來差距,但是如果是二十年,五十年,差距就會非常非常的大了。美國因為是當時的新興國家,而且是外來移民型國家,所以說會有大量的勞動力進入,並且他們敢於採用一些先進的技術,促進了其經濟的發展,並形成了良性循環。

3. 19世紀世界第一日不落帝國海軍天下無敵的英國,現如今為何倒退了不少

英國雖然在當時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一個強大的殖民地國家,但是在二戰時期,遭受德國的轟炸,大部分的軍工企業都受到了破壞,在短時期不會恢復,遭受了慘重的打擊,這一次打擊,對英國來說是一次慘重的打擊。

但是在上世紀初期,英國利用殖民地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但是英國太依賴於殖民地來作為發展動力,在失去殖民地的同時,也失去了同時原料產地和市場,英國得資源並不夠英國自身的發展,英國的產品也沒有辦法對外銷售。

4. 19世紀的英國,靠自由貿易走向巔峰,為何又走向衰落

因為英國大多數的殖民地都走向了獨立自由

英國自海上的馬車夫荷蘭等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衰落之後,他就嶄露頭角,經過了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更加的厲害,他們的工業能力達到了當時的頂級,也正是因為工業革命,使他把所有的資源目標盯上了別的國家。

英國走向衰敗,大部分原因還是來源於他的殖民地,印度逐漸想要獨立,英國沒有辦法,那個時候已經天高皇帝遠,英國雖然在這里有後備力量,但是面對著土生土長的印度人還是占據下風的,所以殖民地走向了自由,英國走向了衰落。

5. 為什麼英國會沒落

我認為有以下原因,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

  1. 工業革命的後起之秀太多,英國逐漸喪失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戰前的德國,法國,美國。

  2. 資本,人才逃離,這是一個致命點!一戰,二戰導致歐洲大量資本,人才逃離,主要目的地是遠離歐洲,東亞戰場的美國,加拿大(其實德國,法國也一樣,而這也是美國在二戰前後迅速強大的原因,典型的例子就是川普就是二戰前德國移民後裔)。

  3. 二戰的消耗。很多人說一個二戰把英國人兩百年積累的家底打了個精光,

  4. 在互聯網和半導體浪潮中幾乎沒有作為。

  5. 與歐盟的同床異夢。其實英國最早加入歐盟就是眼紅法國通過歐共體迅速恢復了經濟,可是英國始終不信任歐盟,更不原因承擔責任,一直不肯加入歐元區。沒有實質的享受到歐盟成長的紅利,卻一直在脫歐的問題上扯皮!從最早的撒切爾,到現在的梅姨,一言難盡。

當然,也有高福利,殖民地的喪失,人口少這些原因。

6. 英國為什麼走向了衰落

二戰時候英國本土被轟炸太厲害,而且戰後很多殖民地趁機獨立,導致不能吸血。而美國本土沒有經歷戰火,大發戰爭財。

7.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衰落

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英國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世事無常,在經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卻迅速衰落,淪為二流強國,今日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英國衰落原因的幾點思考:

一、資產階級不願投資新設備、新技術

據英國國防部戰後統計,二戰期間英國軍官死亡人數在40多萬,軍民死傷總超160萬,國家財產損失接近1500億美元,航空母艦和輔助航空母艦各損失5艘、其他各種水面軍艦損失共計341艘,英國此後基本上喪失了對海洋的控制權;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英國在二戰後由於殖民地相繼宣告獨立,其所屬殖民地也丟了個干凈;


戰爭也在不斷地吞噬著英國的國力,國家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為了打贏戰爭,大量的真金白銀不斷地從英國流向美國,用於購買武器、彈葯用以應對戰爭狂魔德國,不斷地將英國國庫掏空,而美國等國在戰爭初期大發戰爭橫財,國力蒸蒸日上,最終,英國從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衰弱了下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可謂是風水輪流轉。

8. 為什麼19世紀後期美、德迅速崛起而英國相對落後

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的穩定發展;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放緩和衰退,經濟霸主地位動搖;7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滯脹」;80年代的經濟復甦;90年代的經濟繁榮;二戰後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聯邦德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歐洲共同體;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原因;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緩和與矛盾;美國社會危機的加深;德日法西斯主義與軍國主義極右勢力的活躍。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二戰後至9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變化的歷程,形成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分析和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

(2)通過分析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變化的內外因素,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決定因素。

(3)通過對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矛盾與問題的分析,提高自己對資本主義全面的辯證的認識,即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社會主義矛盾的緩和,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基本矛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二、知識點撥

(一)知識引導

1.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

2.戰後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背景:二戰中,西歐各國經濟都遭到破壞;戰後各國改革,調整政策,發展經濟。

措施:①密切同美的聯系,利用美國援助。②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③發展高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

結果:①50年代初,工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②50年代~60年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上升,呈現繁榮景象。③西歐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1967年歐共體成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④70年代以後,與日本沖擊美國霸主地位。

3.戰後德國經濟的發展

條件:①與西歐其他國家措施基本相同。②其他的具體措施和原因:

a.政局趨向穩定,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義、實行非軍事化。

b.美國的扶植,不僅保留雄厚的工業基礎,還通過馬歇爾計劃提供經濟援助。

c.政府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行,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

d.高素質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創造了「經濟奇跡」。

結果:50年代,德國經濟進入繁榮時期。6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已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強國。

4.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

(1)背景

①戰後,進行社會改革,進一步廢除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②隨著冷戰加劇,美國開始扶植日本;1951年美國結束對日佔領。

(2)措施

①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②制定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加快產業的更新換代。

③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④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爆發,美國的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3)結果

①1955年以後,日本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③80年代,日本加大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力度,推動經濟穩步增長。

④1987年,日本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⑤開始謀求政治大國地位;70年代中期以後,成為美國重要的戰略夥伴。

5.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矛盾和問題

6.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恢復時期:1945年至50年代初西方國家憑著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藉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工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

(2)高速發展時期: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推動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

(3)「滯脹」時期:在1973年經濟危機影響下,西方生產低速發展甚至停滯,並與通貨膨脹並存。這說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生產的調節促進作用減弱。

(二)重點、難點

1.不同時期影響美國經濟發展的因素

(1)戰後美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原因。

①美國大力拓展世界市場。

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進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

③通過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管理。

(2)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的主要原因。

①戰後西歐經濟和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挑戰。

②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解體。

③石油危機的沖擊。

2.戰後德日經濟發展的共同因素及成功經驗

相同因素:

美國資本輸入、非軍事化、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外向型發展戰略。

成功經驗:

引進外資、技術,重視科技,發展教育,注意經濟發展戰略。

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概況:

①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

確立的原因: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大,19世紀中期,英國煤、鐵、紡織品的產量超過了法、美、德三國的總和;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確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喪失的原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本家不願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美、德經濟的迅速發展。

喪失: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②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原因: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發橫財;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力量削弱。

表現:「二戰」後,美國操縱了國際金融,建立了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它的建立,標志著美國在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領域霸主地位的確立。

③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原因: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

表現: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經濟格局開始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2)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史學界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戰後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後期;80年代末以來。這三個階段各自發展狀況及形成的原因可作如下的分析:

戰後初期至70年代:美國擁有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業實力和豐富的黃金儲備,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控制國際金融和世界市場。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國家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起來。

原因:通過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大發橫財。而歐洲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處於普遍衰落的時期。

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開始向多極化方向演變。日本和歐洲共同體與美國在世界市場上激烈競爭。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

原因: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美國。

8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呈區域集團化和全球一體化趨勢。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進程。

原因: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3)19世紀晚期到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發展的特點及產生的根源。

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期,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形成壟斷,以私人壟斷為主,壟斷資本開始滲透到社會經濟各部門各領域,並影響到政治生活。這是當時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和要求。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生產獲得高度發展,產品結構日益復雜,因而對生產組織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產和資本的集中正是適應了這一要求。

30年代大危機以後,西方國家紛紛加強國家的干預。美國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新局面,而德、意、日的經濟軍事化則形成了世界大戰策源地。生產的社會化和現代化對資本主義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危機也迫使各國加強國家職能以求出路,但各國國情差異導致了其不同的經濟體制。

二戰以後,西方各國普遍加強國家干預,並使之成為經常性手段,西方國家普遍進入國家壟斷階段。二戰後各國經濟嚴重困難是導致其加強國家干預的直接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導致生產進一步發展,對經濟體制和國家職能提出更高要求,以協調各種矛盾和開拓國內外市場,這是其產生的根本原因。

4.戰後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大體經歷了幾個怎樣的階段?並說明經濟恢復、發展和變化的原因。1967年歐共體正式成立,從當時的經濟發展和國際關系角度,分析說明西歐加強經濟聯合的主要原因。

第一階段:戰後初期到50年代初,經濟迅速恢復階段。

第二階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經濟高速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70年代以來的經濟低速增長階段。

第一階段經濟恢復的原因:

①雖受戰爭影響損失巨大,但有較高生產力水平的基礎(或各國針對性地實施了一些經濟措施);②戰後美國對西歐的經濟援助(馬歇爾計劃)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的迅速穩定。

第二階段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科技革命推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利用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獲取了廉價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場;西歐各國經濟的聯合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階段經濟低速增長的原因:

7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滯脹」狀態下經濟政策的穩定。

歐共體的形成,是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產物,也是歐美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結果。戰後各國經濟得到高速發展,要求西歐各國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協調經濟政策。

其次,西歐各國經濟發展水平較接近,貿易往來密切,促進了經濟上的聯合。

再次,美蘇爭霸世界,對西歐的生存與發展構成了威脅。對於這種威脅,西歐任何一國都無法單獨應付。生存與發展促成了西歐經濟走向了聯合。

5.不同時期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

時 間
特 點
影 響

1825 ①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②發生於英國 ①暴露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矛盾
②為馬克思主義誕生提供社會條件
1847 因農業歉收引發蔓延歐洲的工商業危機 歐洲1848年革命爆發的原因之一
1857 ①第一次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②由美國開始,影響到資本主義世界 ①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的標志
②第一國際建立的社會條件
1929~1933 ①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特別長,破壞性特別大。
②由美國引發,演變為空前的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①加深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
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20世紀
70年代 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油價,引發資本主義世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①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
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進入滯脹狀態

6.歷史上美歐關系的發展

問題1:世界現代史上,美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概括每一階段的基本特徵並簡析其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霸主,但在政治上,歐洲仍然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中心。一戰期間美國利用中立地位賺取豐厚利潤,戰後歐洲國家的經濟復興為美國提供了有利的海外市場,美國出現了「柯立芝繁榮」。而英國盛極而衰,戰後經濟發展緩慢,許多殖民地爆發了民族解放運動。但在政治上,美國的軍事力量還無法和英法等歐洲強國相抗衡,英法操縱了國際聯盟,建立了有利於它們的新國際格局。

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名符其實的霸主,歐洲國家處於從屬地位。經過二戰,歐洲削弱,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進一步加強,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其對貨幣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政治上,美國拉攏西方成立了「北約」,並一度操縱了聯合國。軍事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唯一的核武器。

六七十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美、歐、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二戰後,經過五六十年代的迅速發展,西歐國家和日本的經濟實力得到壯大。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提高了在世界事務中的影響力。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實力卻相對下降,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歐共體國家和日本在經濟領域同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也開始積極擺脫美國的控制,奉行相對獨立的政策,美國喪失了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絕對優勢。

7.戰後美日關系的變化

(1)美國同日本的關系

戰後初期,美國單獨佔領日本,開始按照自己的意圖改造日本,在日本實行政治經濟民主化改革。為了把它變成對抗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據點,美國結束對日佔領狀態,大力扶植日本經濟。從50年代起,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日美經濟競爭和日本反對美國控制的斗爭逐漸激化。進入80年代後,日美經濟競爭繼續擴大。

(2)關於美國對日改革影響的評價

史學界傳統觀念對此持完全否定態度。美國為適應戰後它在全球的擴張需要,把日本扶植成為美國侵華反蘇與對付共產主義的戰略堡壘。

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史學界對此有了新的認識,認為美國佔領日本並進行改革,在當時情況下具有客觀的進步性。首先,修改憲法,革除封建專制主義、法西斯主義因素,確立了三權分立政體,建立了與共和制近似的君主立憲制,為其政治制度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其次,在經濟上解散財閥的措施,革除日本壟斷資本主義的封建因素;在農村消滅了地主階級,從而促進了日本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8.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問題

(1)國家壟斷主義的基本概念: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的資本主義。1917年,列寧第一次提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一術語。史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它是繼自由資本主義、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兩階段後,資本主義的第三階段。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分期:

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萌芽時期。它出現於個別國家的個別部門,規模很小,層次很低。畢竟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附庸。

②二戰結束前的不穩定發展時期。

歐美主要大國和日本為應付危機和戰爭,都曾大規模地實施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1929年~1933年大危機和二戰期間,在性質和方向上出現重大分化。

一是堅持資產階級經濟體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一是向法西斯專制畸變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③二戰後上升至主導地位和走向完善時期。

內容:

國有企業的發展。

國家財政收支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升高。

實行中央銀行國有化,加強中央很行對國家金融的干預和調節作用。

加強國家對社會經濟的管理和調節作用。

特點:

在地域范圍上,它成為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制度的統治形式。

在持續性上,它日趨成熟和鞏固,沒有出現二戰前不穩定現象。

在內容上,既當經濟基礎,又是當上層建築,是全面干預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總壟斷資本家。

9.「二戰」後的資本主義世界

(1)經濟特徵

①「二戰」後西歐各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1945年到50年代初為恢復時期,西歐各國憑著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藉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工業生產到50年代初逐漸恢復到戰前水平。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續高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是西歐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1974年到1982年是經濟「滯脹」時期。1982年到9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又進入了低速增長時期。90年代初至今,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溫和衰退和緩慢回升時期。

②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二戰」結束後,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地位得以確立。但60年代末,美國的經濟地位由於日本、歐共體的崛起而發生嚴重動搖。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喪失,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③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經濟全球一體化和經濟區域集團化。

(2)政治特徵

①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英國在對外政策上開始依附美國,法國徒有大國虛名。德意日法西斯成為戰敗國,不再是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主角。長期以來國際斗爭中的以歐洲為中心的時代結束了,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格局。60年代,形成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②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同意識形態不同的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全民冷戰時期。在對共產主義冷戰中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③戰後初期,美國操縱聯合國作為其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

(3)經濟特徵和政治特徵的關系

①二戰後,歐洲力量嚴重削弱,美國經濟軍事實力空前膨脹,是美國稱霸的基礎。

②戰後初期,美國對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實行馬歇爾計劃,對經濟困難的歐洲進行經濟援助,為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鋪平了道路。

③20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和歐共體經濟力量的迅速增長為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出現提供了經濟基礎。

三、能力·思維·滲透

能力提高

歐洲共同體的實質是( )

A.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國際聯盟 B.擺脫國際霸權主義的政治聯盟
C.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 D.資本主義生產力再發展的產物

分析:本題解題關鍵是明確歐共體主要是一個經濟組織,它加強了西歐各國的經濟聯合,是建立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基礎之上的聯盟。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思維

例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朝鮮戰爭起,美國全球擴張和爭霸進一步加強,海外軍事開支和各種「援助」名目繁多。這些開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億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億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達71億美元。

材料二:1950年~1975年間,美國工業生產平均年增長3.8%。英、法、聯邦德國平均為5.4%,日本為12.4%。1951年~1977年,美國工業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3.2%,日本為8.8%,聯邦德國為4.4%,法國為4.3%。

——據宋則徐、樊元《世界經濟史》材料三:美國的進口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註:+為順差,-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與日本的貿易
+2.4
+2.0
-15.9
-19.4

與西歐國家的貿易
+2.0
+10.7
-5.8
-17.8

材料四: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外匯儲備比重變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資本主義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國 46.4 48.5 31.2 9.7 7.6
日本 6. 1 1.3 3.2 12.4 12.3
西歐共同體各國 26.5 30 29.6

——據《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第二分冊)

回答:

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結合材料說明其原因。

分析:此題為2000年全國高考試題。此題所選四則材料圍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這一核心問題。材料一說明美國海外軍事開支和各種援助大量增加;材料二反映了美國工業生產增長速度低於日本和西歐;材料三反映了美國在與日本、西歐的貿易中逆差增大;材料4則反映了美國的黃金外匯儲備逐漸減少。試題要求依據上述材料回答1973年美國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四則材料即是四個方面的原因,只要能把握四則材料所說明的實質問題,此題即迎刃而解。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時要揭示出每個方面的現象為什麼會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即揭示出四則材料所反映的現象與布

9. 十九世紀後期英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從19世紀50年代群眾性、政治性的憲章運動退出歷史舞台算起,至19世紀末,英國政治性的工人運動迅速衰落,這是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其原因何在?本文試作解答。一首先,這是由於英國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時期的經濟特徵造成的。19世紀末期是英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從70年代起,英國的工業壟斷地位雖然受到猛烈沖擊,但在80年代末期以前,英國的世界工業霸權地位依然保持著。到了90年代,英國的工業霸權再也保不住了,但它還掌握世界殖民霸權,佔有世界廣大的市場,保持著世界貿易、銀行資本和海軍、商船的優勢。

10. 英國為什麼後來落後了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在第2次工業革命時期,
1.當時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帝國,即使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也能從殖民地獲得巨額利潤.
2.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出國外,而不願用於更新國內的生產設備和採用新技術.
3.英國沒有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改造舊的工業生產設備和技術.
正是這種殖民帝國主義使英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下來,被美國和德國相繼趕上和超過.盡管英國的造船也和金融業在世界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失去了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2戰期間,英國受到了納粹德國猛烈打擊,破壞遭受十分嚴重等因素

閱讀全文

與19世紀英國為什麼落後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去印尼怎麼辦簽證 瀏覽:580
在印度用什麼表示尊敬 瀏覽:435
中國大海是哪個省的 瀏覽:573
去義大利可以辦哪些工作簽證 瀏覽:148
印度處方葯多少錢 瀏覽:273
如何從防城港到越南 瀏覽:632
在義大利可以怎麼開直播 瀏覽:12
伊朗姑娘在寧波什麼地方 瀏覽:886
英國的治癒率多少 瀏覽:180
越南黑色石頭叫什麼名字 瀏覽:495
國足伊朗什麼時間踢的 瀏覽:652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瀏覽:278
伊朗人怎麼交流英語 瀏覽:940
義大利宮殿有哪些 瀏覽:281
印度為什麼帶圍巾 瀏覽:831
越南全國人口有多少萬 瀏覽:577
華為公司職稱升格中國應該如何做 瀏覽:672
義大利牛蹄怎麼做好吃 瀏覽:201
印尼人有什麼風俗 瀏覽:892
怎麼和印尼女結婚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