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旅遊禁忌:去英國要注意什麼
去英國注意事項
一、入境
乍看去,機場是個繁忙得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方,初次踏上異國土地的你也許會感到一絲茫然和不知所措。其實,入境的程序很簡單,
只需以下幾個步驟:
-跟隨「Arrivals」標志牌走,除非你在同一機場轉機
-「Arrivals」會指引你到入境檢查處(Immigration control)
-入境檢查處有電子屏顯示應該通過哪個通道,分為歐盟護照持有者通道及其它護照持有者通道
-所有乘客必須從指定通道辦理其所乘航班入境手續
-入境官員會檢查個人的文件是否齊全,是否持有已有簽證的有效護照以及詢問到英國的目的等簡單問題
-檢查無誤後,入境官員會在護照上蓋章標明入境日期
-緊接著會到不遠處的醫療辦公室登記檢查疫苗接種情況
二、海關檢查
通過入境檢查後,就可以去領取行李。根據電子顯示屏上的航班號碼,自己的行李會在相應的傳送帶上(這些程序和國內的航班一樣)。如果發現行李不齊,立即與自己的航空公司在機場的辦事處聯系。
領取行李後,下一步是通過海關檢查。
綠色通道-來自歐盟外國家,沒有需要申報的物品;
紅色通道-來自歐盟外國家,有物品需要申報;
藍色通道-來自歐盟國家(我們不必理會此通道);
非英國公民可免稅攜帶以下物品入境:200支香煙,100支小雪茄或50支雪茄或500克煙草;烈性酒一瓶或兩瓶酒精含量不超過22%的葡萄酒;50毫升香水和250毫升花露水及其它總值32英鎊物品。17周歲以下人員不得攜帶煙草和酒精製品入境。在數量或品種上超過上述限量規定的,應走紅色通道並按規定交納關稅。個人自用物品和攜帶入境的旅費在合理范圍內一般不受限制。不準攜帶進入英國的物品有:任何肉類和乳類產品,頻臨絕種的動植物的部分包括魚子醬、象牙、獸皮、皮革和貝殼及任何用它們製造的產品。管制葯品、毒品、彈葯、軍火及其他被禁攜帶入境的物品。英國對走私毒品嚴懲不貸。因此切記避免涉及任何毒品,千萬不要替陌生人攜帶行李或包裹過關!
三、中國大使館注冊
抵達英國並注冊成為正式學生後,需要向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登記報道;在英國正規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修、學術訪問、攻讀學位,時間在六個月以上的留學人員,抵英後應盡快登錄報到系統進行登記。在學成回國工作時,可以向教育處提出申請辦理《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注意:回國辦理學歷學位認證時需要出示《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四、警察局注冊
初次到達英國並且需要在英國停留六個月以上的人,七日之內必須到當地警察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警察局地址可以到學校詢問得知,很多英國學校也會邀請警察局的工作人員到學校,組織學生進行登記。登記時需要帶護照,兩張護照照片,34英鎊注冊費,以及錄取通知書和住址。辦理注冊手續的時候需要填寫一張登記表(Registration Form)。辦理後應保存好發給自己的登記紙,在以後的生活中,每當住址變更,續簽之後或其他登記信息變更後都需要去警察局再次登記,再次登記不收費。
⑵ 暑假時,我要去英國倫敦留學體驗,並且住在英國友人家中,這是第一次,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倫敦的星期天,不是所有的商店都停止營業,但是大多數(尤其是個人的)徽閉店所有的劇場和大多數電影院也都關門。因為倫敦人都喜歡在星期天出城去郊遊。
英國,送禮時最好送較輕的禮品。由於所費不多就不會被誤認為是一種賄賂。英國人也象其他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喜歡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對於飾有客人所屬公司標記的禮品,他們大多並不欣賞。
飲茶,是英國各階層人民都喜愛的茶,幾乎可稱為英國的民族飲料,特別是婦女嗜茶成癖。英國人愛好現煮的濃茶,放一、二塊糖加少許冷牛奶。 -不是現煮的茶,而是立頓紅茶,泡著喝的。也是加兩勺糖,一點奶,看個人口味吧?
下午茶在鄉間,也叫葷茶,或飽茶,喝茶時附帶吃魚、肉等菜餚,代替正餐。 -現在喝茶已經沒有什麼菜餚了。如果餓了,由麵包圈之類的東西代替。
英國還有五時茶,是有親階級婦女的社交活動,與其說飲茶,不如說約朋友下午五時茶敘,見見面,談談心,相當於歐洲大陸婦女們的咖啡招待會。 -現在好像是沒有了已經。
英國人見面時不愛講個人私事,而愛談論天氣,否則會受以冷遇。 不是愛談論天氣,而是以天氣為開頭,化解都不說話的尷尬場面。
在英國翹大拇指是攔路要求搭車之意。
在英國,如果戴口罩上街,人們會認為是傳染病者跑出來了,也許還會有人叫救護車。
--衣著:
英國人在穿戴上依然比較講究,因此在會客、拜訪或參加酒會、宴會、晚會時仍要穿西服打領帶。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襯衫,但也得打領帶。 -看場合吧,一般情況下都不穿正裝,都是以休閑為主的服飾。
--約會:
英國人的時間觀念較強。對安排好的約會一定要准點。無故遲到很不禮貌,到得太早也不必要。如因故延誤或臨時取消約會,要設法用電話通知對方。英國的電話可以直撥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城市。 -哈哈,現在的英國人能夠晚半個小時都算是早的啦,當然, 商務活動和婚禮葬禮等除外。
節假日:
絕大部分英國商人每周工作5天,星期六和星期日是假日。8月份最好不要訪英,因大部分人都去休假。另外,還要避開12月20日至次年1月2日,因人們都准備過聖誕節和新年。3月底至4月中旬是復活節。5、8兩月還有假日。 -有時候一周工作4天,別忘了還有個BANK HOLIDAY。
英國人一般要喝啤酒及不加冰的威士忌。此外,他們喜歡成群結隊去取較遠的地方旅行。因此這個假期對英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他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吃別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星期內收到別人的禮物,覺得不合用或不滿意時,還可以拿著禮物到原來的商店,換一些自己喜歡而價格相若的東西。這樣,送禮物和收禮物的人都會感到很方便。
英格蘭人新年到別人家拜訪時,必須攜帶一塊煤,並且親手把煤放進人家的爐子里,作為敬賀新年的禮品。同時還說一句祝福的話:「祝你家的煤炭,長燃不息」。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盥洗室與去「100號」
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在提醒別人時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廁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英國的元旦風俗: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飲用英國早餐茶及伯爵茶。其中英國早餐茶又名開眼茶,系精選印度、錫蘭、肯亞各地紅茶調制而成,氣味濃郁,最適合早晨起床後享用。伯爵茶則是以中國茶為基茶,加入佛手柑調制而成。香氣特殊,風行於歐洲的上流社會。
英國人熱愛紅茶的程度世界知名。在一天中許多不同的時刻,都會暫停下來喝杯茶。英國女皇Queen Anne愛好飲茶並深深地影響了英國人喝早餐茶的風氣。英國女爵安娜瑪麗亞於1840年代帶動了喝下午茶的習慣;維多利亞女皇更是每天喝下午茶,將下午茶普級化。
⑶ 去英國需要注意什麼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明日辭職!
曾經與留學生們相愛相殺的女首相
6月7日 在這個全民逐夢青春的日子裡 落寞退場 竟讓人有些心疼
『』I will shortly leave the job that it has been the honour of my life to hold. The second female prime minister, but certainly not the last. I do so with no ill will, but with enormous and enring gratitude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the country I love."
「我將很快離任,這是我一生的榮耀。我是英國第二位女首相,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我問心無愧地完成了工作,心懷深切而永恆的感激之情去為我深愛的國家服務。」
——Theresa May
梅姨的首相生涯
始於卡梅倫哼著小曲的轉身
終於她的淚灑演講台
英國挑選新的候選人的行動也正轟轟烈烈的展開
其實梅姨在任的兩年多時間,一直為脫歐左右奔波
因為脫歐上任,又因為脫歐請辭
梅姨的首相路,走得相當坎坷
她為她愛的國家拼盡了全力
面對分崩離析的內閣成員
正如撒切爾夫人一樣,歷史重演
英國群眾到最後都沒有放棄他們的黑色幽默
"BACK ME AND SACK ME"
"WHAT MORE DOES SHE HAVE TO DO?"
"THE END OF THE MAY"
媒體充滿噱頭的頭條鋪天蓋地
部分歐盟學生由於工簽數量受限,學費生活成本上升,將不再傾向於在英國求職發展。
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中國留學生留下工作的競爭壓力將會大幅下降,不用面臨非歐盟候選人不提供Tier 2 Visa Sponsorship的窘境。
脫歐這個爛攤子,始於卡梅倫,但仍前途未卜
梅姨的政治故事
從「留學生殺手」開始
巔峰「繼任鐵娘子」
卻終結於淚灑唐寧街
不管怎樣,小編相信英國依舊是各位學子和家長們的首選之地,相反「英鎊貶值」,「名額增多」 以及未來 「平等就業機會」 對中國家長特別是已經有計劃送孩子赴英的家長,有很大的吸引力。
話題互動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猜猜下一任首相會是誰?
Who will be the next prime minister!
目前普遍認為是前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 ,保守黨黨魁,英國政治家,記者和流行歷史學家。
約翰遜被譽為「英國版川普」,在做外交大臣之前,就以他那頭躁動不安的金發,豐富靈動的表情包,還有別出心裁的言論而譽滿全球。
不修邊幅、不拘小節的鮑里斯,在英國政治圈被稱為「政治怪咖」。作為實在的硬脫歐派,去年8月份,約翰遜就因為和梅姨在脫歐上政見不同而辭去外交大臣的職務。
雖說鮑里斯的大嘴遠超川普,曾經把希拉里·柯林頓形容成「精神病院的施虐狂護士」。但小編在這里偷偷告訴你們:約翰遜歡迎移民,喜歡全球化。這對英國留學無疑是很大的利好的!
不厚道的想想,別人家的瓜真是特別好吃呢?「留學生殺手」梅姨即將下台,心疼梅姨一秒,但在新政出台之前,英國留學生們留學後發展政策是否會有改革還依舊是未知。面臨「脫歐」影響和新政的無穩定性,希望有更多有利新政推出
⑷ 暑假黃金期來臨,准備出國留學的你該做些什麼
出國留學是提升自己學識和見識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留學過程中可以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但是留學並不是類似於我們簡單的國內的學習,那麼想要出國留學前需要先做好哪些准備呢?
一、資金的准備
資金是留學的基礎保障,也是最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學生的家庭應做好持續支付學生海外學習費用的准備,以及制定可能出現經濟斷層情況時的應對措施。
以上就是出國留學之前需要了解的必備常識,希望可以對各位留學生有所助力。在漫漫求學路上,收獲與辛酸總是相伴而行的,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需要大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
⑸ 暑假去英國的夏令營要注意什麼准備什麼
至少准備一套正裝,長褲長袖,襯衫以及風衣,英國的東西的話。。還真沒什麼可取之處。和別的國家的人交流時注意盡量不要談到政治問題。相親什麼的,放鬆,就當是普通活動。
⑹ 去英國留學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近日,倫敦議會大廈附近發生的恐襲事件引起了各國關注,也讓很多即將赴英的人起了擔心。那麼作為留學生,身在國外生活,都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方面的問題呢?
防人之心不可無,要有安全警惕性
隻身在外,盡量要仔細照顧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英國雖然相對安全,但是也無法避免偷盜搶劫等行為發生,所以我們盡量要看管好自己的財務,比如在住宿的地方多給自己的財務上鎖,盡量不要帶著貴重物品去人多的地方,到了擁擠人多的地方多注意自己身上的錢包,手機等貴重物品。女孩子尤其要注意,在與陌生人交流的時候最好有其他人在場。
遇到突發事件沉著冷靜,弄清所在地,尋求救援
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了一些無法避免的突發事件,比如上面的暴恐事件,我們需要做的,首先是跑然後找個相對安全或者隱蔽的地方藏起來,之後馬上報警!在尋找藏身之地的同時要弄清自己的所在地跟前來支援或救助的人說清楚所在地點,如果是在室內,要注意尋找緊急出口。
⑺ 去英國時要注意些什麼
一定要帶好雨傘,隨時觀察英國的天氣狀況,還有就是多拿一些保暖的衣服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⑻ 暑假要去英國,請問應該注意什麼
那裡早晚溫差略大、要是早上出去覺得穿得少的話、其實到中午是正好的、還有帶點常用葯、
⑼ 暑假去英國倫敦游學要准備什麼
1.需要給寄宿家庭帶一些小禮物,這是基本禮貌。你可以帶一些富有中國特色的小玩意,例如,中國結、桃木製品、茶包等,相信他們會很喜歡的。
2.——大笨鍾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面,聳立著高高的鍾樓,鑲有大鍾,名為大笨鍾。每隔1小時,大鍾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鍾聲的回盪。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國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鍾共重21噸,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
大笨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倫敦塔
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歷史上既做過王宮,也做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倫敦塔佔地7.2公頃,周圍用巨石築成一道厚實的城牆。城牆上有許多炮台、箭樓,四周是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倫敦塔現在已經成了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塔內有個珍寶館,觀眾可以看到英國歷代國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倫敦古堡中還有一些身體肥胖稱為「渡烏」的大烏鴉,有專人飼養。倫敦塔有千年的歷史,堪稱倫敦最悠久的古跡,遊客每年達200萬人。在出入口處遊人可以看到兩名身著古老王朝制服的禁衛,這些「古老衛士」們,成了遊客欣賞和攝影的對象。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鬧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立,氣魄雄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
埃及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室之一。陳列數量達7萬多件。在希臘、羅馬館有公元5世紀雅典女神的祀廟和古羅馬歷代皇帝的半身雕像。在西亞藝術館,陳列有歷名悠久的波斯文物和3700多年前巴比倫時代國王漢穆拉比賜於貴族的兩塊地界碑。最引人注目的是東方藝術館,這里除中亞、南亞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品,為數達兩萬多件。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有大量的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許多種文字的書籍。僅中國書刊就有6萬多種。
歷史上許多學者、名流、政治活動家都曾在大英圖書館博覽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移居倫敦後,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紀號稱「篤信者」的英王愛德華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點是大門處有一對塔樓。教堂自建以來,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或女王加冕禮典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英國歷代國王死後,大部分葬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許多名人死後,在教堂也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難得的「歷史博物館」。
——馬克思墓地
1956年3月14日,英國工人和各國***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新的馬克思墓在公墓東北角略寬敞的地方,墓用花崗石修建,呈方柱,高8英尺,碑頂安放4英尺高的馬克思銅鑄頭像。墓碑正面上刻著金光閃閃的大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下方鐫有馬克思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
——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位於倫敦東南的泰晤士河畔,這里有昔日的皇家天文台、國家航海博物館、皇家海軍學院以及風景秀麗的公園。格林威治久負盛名,近100年來,各國出版的地圖都以經過倫敦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也是「世界時區」的起點,並用它的計時儀器來校準本國時間。站在格林威治瞭望台上眺望,泰晤士河岸的絢麗風光一目瞭然,倫敦的景緻也一覽無余。
——中國城
「中國城』地處倫敦的索霍地區,倫敦最繁華的牛津街和攝政街在此交錯,英國人把這塊方圓不足1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稱為「中國城」,又曰「唐人街」。「中國城」即無高層建築,也沒有豪華的大公司,幾乎所有建築都比較矮,在「中國城」除少數是外國人經營的商店和酒吧間外,幾乎是華人的天下。漫步「中國城」,一間間用漢字書寫的商號目不暇接。「中國城」的華人,大部分來自香港、東南亞,也有少數是從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去的。每逢新春佳節,「中國城」張燈結綵,男女老幼穿上新裝,互相道賀「恭喜發財」,男女青年舞龍耍獅,表演中國雜技,一片歡騰景象,吸引不少當地居民和外來觀光者。
——莎士比亞故鄉
世界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故鄉是艾瑪河畔斯特拉斯福。人口僅兩萬人,但遊客每年達150萬人次。人們來此的主要目的是要看一看莎士比亞誕生、工作、生活和安息的地方。莎士比亞的故居坐落在亨利街,它是一幢典型的兩層木房,古雅莊重。房子的右側是「莎士比亞中心」,這所現代化的大廈既是圖書館也是檔案館,由美國及加拿大私人捐款建成。莎士比亞婚後住的房子叫「安妮·赫舍薇的茅舍」,房內布置仍盡量仿照當年模樣。莎士比亞熱愛自己的家鄉,死後就葬在聖三一教堂。
倫敦其實除了你說的那些以外,的確沒有什麼好玩的,但既然主要目的是游學,有沒有好玩的其實不是主要目的。
3.布萊頓亦作布賴頓)是英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在倫敦東南也即大不列顛島東南。離倫敦大概100公里,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4.《LOVE》經典封面時尚雜志
一定要在行李箱里六點空間放雜志。自從八十年代領跑生活時尚出版物的風潮,倫敦出版社至今依然風頭不減,源源不斷地為讀者奉上塑造品位、引領時尚的最新雜志。《Monocle》、《Instrie》、《Gentlewoman》、《Elephant》、《Port》、《The Green Soccer Journal》,還有傳奇時裝總監凱蒂·格蘭德的個人時尚聖經《LOVE》等作品,毋庸置疑地奠定了倫敦作為全球雜志之都的權威地位。
保羅·史密斯的招牌彩色條紋襪
倫敦時尚
從瑪麗官到維維安·韋斯特伍德,從亞歷山大·麥昆到斯特拉·麥卡特尼,無論最終是在本地開店還是海外經營,倫敦始終是培養新銳時裝設計師的搖籃。而過去40年裡對倫敦和男裝時尚界都影響深遠的保羅·史密斯爵士,便是其中一位倫敦本土設計師。如果一雙保羅·史密斯的招牌彩色條紋襪對你來說太過張揚,品牌為慶祝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而特別為英國曼島郵政局設計的紀念郵票系列也是上上之選。
「迷你泰特到泰特」就是一系列木製倫敦河畔地標迷你模型
迷你小地標
大英博物館擁有超過800萬件永久藏品,足以讓你在裡面消磨整個假期。此外,倫敦城內不斷開張的博物館精品店也值得一一探索。泰特現代美術館精品店就是最值得一逛的商店之一,琳琅滿目的紀念品包羅萬象,其中包括倫敦眼、皇家節目音樂廳、英國倫敦國家劇院、莎士比亞劇院和聖保羅教堂等,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哪裡的IPhone,IPad並不比國內便宜多少,因為英鎊比人民幣要貴。要扣的。
5.那邊特色美食蠻多的,去游學的話,應該有人給你推薦的。英國人大多都是刷卡,現金不用帶多,2.3百英鎊就夠,剩下的全存卡里,大概帶600英鎊,不過如果你想買東西的話,盡量多帶點。1英鎊=9.3371人民幣元。
6.旅英小常識: 討厭過問私事
去英國旅遊,千萬不要問人家「您去哪兒」、「吃飯了嗎?」中國人認為很熱情,英國人認為你很粗魯。更忌諱打聽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排隊上公交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英國人的禮儀與忌諱
英國人在初相識時,一般的禮節是:向老年人引見年輕人;向婦女引見男子;向有貴族頭銜的人介紹沒有頭銜的人;向地位高的人引見地位低的人;在兩個婦女之間,是向已婚的引見未婚的,如果未婚的婦女明顯地年長,則又是向年紀大的引見已婚的年輕婦女;如貴族是男的,另一方是婦女,則遵從「女士優先」的原則,把貴族介紹給婦女。
英國人一般不行擁抱禮,相互之間也很少擁抱,甚至父親也不擁抱兒子,只有在兒子小的時候才會擁抱。英國人也較少跟別人握手,甚至跟常見面的朋友也不握手。只有在第一次介紹相識,或朋友之間很久沒有見面時才握手。
第一次認識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介紹時,一般是由婦女、地位高的、年紀大的那一方先伸手,然後才是男子、地位低的、年紀輕的那一方再伸手。被介紹與一個男子相識時,應與他握手,但如果被介紹與一位女士相識時,就應等她先伸出手來,然後才可伸出自己的手。婦女被介紹時,不一定要伸出手來與人家握,但是她們常常伸出手來以示友好。男子在與女子握手前應該先脫下自己所戴的手套,而女子則不必如此做。到英國人家作客,一般要先和女主人寒暄、握手,然後才同男主人打招呼。
宴會一般是男女數相等。排座位時是男女間坐,而且夫妻二人絕不挨在一起。如果男女數目不等,也不必勉強湊數,一般應男多於女。
英國人席間不勸酒,賓主飲多少全憑自己。祝酒詞一般是「為女王健康乾杯!」或者簡單地說「乾杯!」宴會後,客人要多留一會兒,與主人繼續聊天。最後告辭時,客人與主人夫婦握手,說一兩句話表示感謝。客人之間握手告別也可,點頭示意也可,不拘一格,視情況而定。宴會一般在晚上十點半到十一點鍾之間結束。受到款待之後,一定要寫信表示謝意,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英國人也忌用山羊、孔雀等做商品裝潢。山羊有「不正經男子」和「壞人」的意思;孔雀是禍鳥,孔雀開屏是自我炫耀的不良習性。
英國人很忌諱黑貓,尤其是黑貓若從面前穿過,會感到惡心,認為這將預示要遭到不幸。
英國人對墨綠色很討厭,認為墨綠色會給人帶來懊喪。他們忌諱把食鹽碰撒,哪怕是不小心的,也會感到非常懊喪,認為這是引發口角或與朋友斷交的一個預兆。他們忌諱有人打碎玻璃,認為打碎玻璃就預示著家中要死人或起碼要有7年不幸。
英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個不吉祥的數字,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13」這個數字。用餐時,不準13個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話,認為是雙倍的不吉利。
英國人忌諱百合花,並把百合花看作是死亡的象徵。
他們忌諱在眾人面前相互耳語,認為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有些英國人認為,在吃飯時如果刀叉碰響了水杯而任它發響不去制止,便會帶來不幸。因此,在英國人家裡作客、吃飯時要盡量避免刀叉器皿碰撞出聲,萬一碰了杯子發出小鈴般的響聲時,也要趕快用手按一下叫它停止作響,以免主人介意。
英國人在飲食上不願意吃帶粘汁和過辣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
英國人同別人談話時不喜歡距離過近,一般以保持5O公分以上為宜。吸煙的友人遇到一起,請不要一次點三支煙,據說這樣也會給三個人中的某人招來不幸。一:不問年齡。西方人的年齡是保密的。 特別是24歲以後絕不會談論自己的年齡。這個是比較普遍的常識,大部分人都知道。
二:不問財物。一個人的收入和隨身所戴的財物都與個人的能力、地位、臉面等有關。
三:不問婚姻。這屬於個人隱私。而且想向一個陌生人問這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合適的
四:不問住址。西方人認為給人留下住址,就得請對方到家作客。西方人是不喜歡隨便請人到家裡作客的。所以也別主動問別人家住在哪裡。
五:不問經歷。這是對方的「老底」,也是商業秘密,西方人是不會輕易讓人摸到自己的底牌的。對於英國人來講是不禮貌的,是干涉別人的私生活。
六:不問信仰。政治見解和宗教信仰都是非常嚴肅的。
七:不問行蹤。行蹤應該屬於個人隱私,別人沒有主動問你時,就不要打聽。
八:不問吃飯,這就是和中國人最大的區別參考了一些資料。7.北京到倫敦需要飛11個小時。二者時差八小時。以倫敦某天文台為零時區,北京處在東八區,即北京時間比倫敦時間提前八小時,也就是倫敦時間加上八小時就等於北京時間。
⑽ 去英國要注意什麼
1)冬天的衣服(和北京天津冬天溫度差不多)
2)零用錢(15天不用太懂,如果在買點小禮物的話,1000磅足夠了)
3)一張卡(可以是借記卡,也可以是信用卡,以便不需之需)
4)轉換插頭
5)小禮物(送給英國老師,或者寄宿人家的)
其他的就沒什麼了,可以根據自身要求再看。例如在淘寶或者英國簽證處買張英國LYCA手機卡,沒月租,直播中國1毛錢1分鍾。 然後手機下載個谷歌地圖,把你要去英國幾個城市的地圖離線下載了。
去前在看一些地圖,城市介紹等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