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清朝用馬桶打英國人

為什麼清朝用馬桶打英國人

發布時間:2022-06-29 16:01:52

A. 為什麼清政府打不過英國

十七、十八世紀是近現代火器武器飛速度發展的兩個世紀,特別是十八世紀,

到十八世紀中後期,現代非自動步槍(直到一戰、二戰)已出現,現代火炮的原型已出現。。
歐陸、特別是英國,近代工業革命早已全面完成,近乎現代的工業體系已初步建立,軍隊的戰爭能力已向現代體系接近。。

這些,都是尚處於中古世紀時代的滿清時代所不能抗衡的。
拿弓箭長矛與近現代武器抗衡,這不明顯死結嗎?螺旋槳戰機與F-22對抗,結局是乍樣?那時代的斷代比這還大。。

清朝晚朝是武裝了一些近代武器,甚至自建了一些近代化的兵工廠,但沒有完備工業體系、軍工體系的國家,肯定仍無法與歐美列強相抗衡,正如英阿戰爭一樣,阿根廷也能生產一些武器,但先進的武器還是主要進口,戰爭中也給了英國創傷,但進口的一旦打完,就沒了,結果還不是戰敗。。

另外,英國除賠款、租界、香港外,並無佔領中國,所以不用打巷戰、夜戰、雨戰。
事實上,近代以來給中國最大損失的,是俄國,其次才是日本,英國還算不上。俄國讓中國失去了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國的版圖應該是一千四百多萬平方公里,而不是現在的老公雞。。

B. 面對英軍船堅炮利,大清竟以女人的馬桶來回擊

(圖)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代表與英國簽署《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中國人的戰爭就是這樣,如果實力對比懸殊,正面打打不過,那就出奇兵,奇兵也無濟於事,那就出邪兵,請神仙幫忙。楊芳如此,後來到達的廣州前線主帥奕山,也差不多。浙江前線的主帥奕經也好不了多少。只因他去杭州關帝廟求簽,有需「虎頭人相助」的話,開戰時,就選在虎年(那年正好是虎年)、虎月、虎日、虎時進兵,而且用戴虎頭帽的金川土司的部隊,特意調來虎年出生的一個總兵擔任總指揮。結果呢,還是一敗塗地。

奕山上奏皇帝,說越秀山山上的觀音廟里的觀音大士,在英軍撲城之際顯靈了。驟降瓢潑大雨,將英軍的火箭澆滅,大水沖了好些洋人和漢奸,使得洋人無不畏懼,從此不敢攻城。因此要求皇帝給觀音廟賜一塊親筆書寫的匾額,以表彰觀音娘娘。道光皇帝還真的聽話,馬上寫了四個大字:「慈佑清海」。不知道現在的越秀山觀音廟,還有沒有這樣一個匾額?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奕山打了敗仗,跟英軍求和,而英軍也不樂意攻城,索要了600萬兩贖城費之後,暫時停戰了。奕山很乖,把停戰求和變成了功勞,又把功勞轉給了觀音娘娘。看這種裝神弄鬼的把戲奏效,奕山接下來扯謊扯得更大,說颳了一場颶風,暴雨傾盆,把洋人和漢奸淹死無數,大小船隻毀掉四十多艘,簡直是驚天大捷。道光帝聞奏,喜出望外,因為奕山沒有說明,到底是哪個神仙發的威,於是他派人送上大藏香二十,讓奕山在廣州大小寺廟遍處上香。北京這邊,則派近支親王,到祖宗廟去上香。按道光帝的估計,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不是神佛發威,就是祖宗顯靈,都供上一炷香,保險。

兩江總督牛鑒在臨敵之際,給陳化成派去三百親兵,各戴五色面具,穿虎衣,時不時地躍出陣地,跳躍起舞。大概是想讓英國人誤以為神兵下界,不戰自退吧?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廣州前線的主帥葉名琛,在大兵壓境之際,也是在長春觀扶乩上香,祈望神兵下界。當然,奇兵和邪兵都用過了,還是打不贏,剩下的,就只能是屈服了。到了這個時候,皇帝才明白,原來報的那麼些大捷,都是冒功的忽悠。最後的爛攤子,還得他來收拾。

▌摘自《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開國之禍》,張鳴(著),重慶出版社授權合作稿

C. 鴉片戰爭時期,大臣認為英軍使用妖法,為何使用馬桶破解

當時的將領楊芳覺得清軍大炮打不到英軍艦船,而英軍卻可以打得到清軍炮台,就覺得是英軍使用了妖術,所以覺得用「溺器」可以破解妖術,而且除此之外還在戰斗前扎了小人,修了道場,可是這些面對火炮的時候都是那麼的不堪一擊,最後和預想的一樣以失敗告終。


在林則徐被擊敗之後,道光皇帝就派遣了年齡已過古稀的楊芳出站。沒有見識過英軍發達武器的楊芳覺得林則徐的失敗是因為英軍使用了某種妖術,所以在大戰之間修建道場做法,甚至還貼告示收集民間的溺器,認為這些溺器就是破妖術的法寶,最後可想而知還是以失敗告終。

D. 清軍名將楊芳以「馬桶陣」對敵作戰失敗說明了什麼問題

楊芳曾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在英軍面前一敗塗地,淪為可悲的「馬桶將軍」,受到後世的嘲諷,這其實並非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國家的悲劇,時代的悲劇,民族的悲劇。當時中國對西方並不了解,認識嚴重脫離實際。政府的士大夫與普通民眾都認為,西方人是食肉動物,肥大的鼻子、像死人一樣慘白的皮膚、貓一樣的藍眼睛、黃色而捲曲的頭發就是最好的證明。食肉動物不易消化,如果沒有茶葉和大黃的幫助,西洋人就會大小便不暢,最後腫脹而死,中國只要禁止這兩樣東西出口,就可置夷人於死地,不戰就能屈夷人之兵。當時中國人還有一大誤區,認為西洋人的膝蓋不能彎曲,只能像僵屍一樣直著膝蓋走路,因此,西洋人只能憑借軍艦在海上作戰,放炮開槍是拿手好戲,但一到陸地,不能彎曲的膝蓋就不能走路,就不會打仗。中國軍隊只要把英軍引到陸地,八旗騎兵就能加以全殲。當時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也相信西洋人的腿是不能彎曲的,只能海戰,不善陸戰。當英軍離開海面,登陸攻陷寧波之時,道光皇帝心中有了取勝的希望,說:「夷人終於上岸了。」他命令清軍發揮陸戰的長處,痛擊英軍的短處,將丑類徹底消滅。可是實際情況並不如此。楊芳曾一度盼望在陸上與英軍交鋒,以己之強克敵之短,但當英軍棄海登陸後,楊芳才發現在陸戰中他同樣不是敵人的對手。

E. 當時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英國敢於對大清宣戰,其實是有著一個漫長的認知過程形成的。

從17世紀初到鴉片戰爭的兩個多世紀里,英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經歷了一個由褒到貶的過程。17世紀英國人對華評價比較高,傳說中的幅員遼闊,人口規模,富裕程度都令英國人羨慕不已,受到了普遍英國佬的推崇。

然而到了18世紀上半葉貶華之風開始興起。此後中國就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特別是在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後,英國貶華言論日盛。正如英國評論雜志《不列顛評論家》在1821年指出的:「在過去60年間關於中國人的大眾輿論經歷了很大的變更。」19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這種變更仍在繼續,而這種對中國的了解與評價的變化對英國對華態度與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


這種論斷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實際上當時大部分對遠東有所了解的英國人都是這樣看中國的。1839年10月1日,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就曾告訴內閣:一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兩三隻輪船和幾只小型武裝商船就可以把從北京到廣州的整個海岸封鎖起來。

當然,這種論斷裡面存在著極大的引誘成分,是諸如林德賽、巴麥尊這種戰爭販子用來誘使英國政府發動戰爭的操作。

除此之外,當時英國還流行著一種中國人「欺軟怕硬」的看法。這種看法在1831年在華英國人向英國下議院呈遞的一份請願書,表達得尤為淋漓盡致。請願書中這樣寫道:「與這個國家外事交往的整個歷史表明,對其政府傲慢和無理主張的堅定反抗,甚至用不完善的方式,或遲或早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友好與調和的意向。當澳門的葡萄牙人曾經保持獨立時,他們受到中國政府的尊敬的對待,並且從事著廣泛的有利可圖的商業;但當他們採納奴性政策時,他們卻受到了蔑視;一個繁榮的殖民地已逐漸陷入了悲慘與衰敗狀態。甚至暴力經常受到整個政府的友好對待,而順從與遵奉其專橫的法律所遇到的回報只是嚴懲與壓制。在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史上存在著許多這類事例.......」

正是上述種種言論,引導著英國輿論,最終在兩院討論中促成了英國悍然向清廷發起了戰爭。戰爭的結果么,大致上跟他們這些言論相去不遠.......

可悲,可嘆,但不可憐哎!

F. "馬桶"名稱的由來

「馬桶」的前身叫做「虎子」: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

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

(6)為什麼清朝用馬桶打英國人擴展閱讀:

現代馬桶的演變史:

16世紀末,被流放的英國貴族約翰·哈林頓發明了第一台抽水馬桶,並安裝在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豪宅中。

工業革命後,現代普通馬桶雛形,18世紀,英國人卡明斯,受夠了排污系統不完善帶來的惡臭,設計出水箱自動灌水和「S」形防臭管。

1861年,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改進了抽水馬桶,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自此,人體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

19世紀60年代,抽水馬桶在歐美盛行開來,並傳播到亞洲國家。

隨著時代的發展,馬桶也在不斷更新換代,運用越來越多的科技,變得越來越智能化。

G. 為什麼清朝前期那麼強火槍火炮都有,到了後期被大英帝國虐著打

從根本上來看制度問題,因為這些人怕死啊,就是有了武器你把東西一丟人就跑了,防守廣州的時候清軍有一半是臨時弄來充數的,特別是能想出用馬桶去對付英國的軍艦,原因就是人不敢打,制度不好,武器也不先進,英軍用的是後裝槍,我們是火繩槍,大刀長矛,你看看誰贏

H. 清朝幾十萬的軍隊為什麼打不過英國幾千的兵

清的國策是防漢,而不是抗外敵。
外敵敗了割地能割很久,漢人是滿人的100多倍,漢人如果得勢起來了,立馬就丟天下。
終清一朝,這個根本國策都沒有變過。
真要對付英國,硬鋼能不能贏?
賬面上看,當然能贏。調動個10萬正規軍慢慢耗慢慢圍,打焦土總能耗得掉英國人。
問題這數萬正規軍,不能出漢人,出了漢人不能讓他們真的不受約束打勝仗,否則封賞很麻煩。而且真的手握十萬大軍,滿人中央自己都怕,得防作亂,得有牽制,得卡其咽喉,還不能重賞。
出滿人,滿人本來就不夠,怎麼可能用全滿人軍隊?而且滿人入關後腐化得相當厲害。
清的國策導致其要愚民,要扼殺底層上升通道,最終國家的向心力極差,民族覺醒率極低。其實清雖然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但是他真正能統合發揮出來的真實國力,在中國歷史大一統王朝里,前3都進不去。
清朝其實是個表面上封建制度,底子里奴隸制的王朝。清弱就弱在防漢這2個字上
我們用現代的眼光看,肯定覺得清的統治層很奇怪。可是如果把自己代入到清那幾個皇帝再看看,和英國打全面戰爭,勝負肯定不是百分百的,最多6、7成勝算。問題打贏了,能得到什麼?滿人入關,他已經是既得利益者了,打敗英國,一無所獲,拿不到賠款,得不到地。但是萬一敗了呢?立即內亂丟天下,上億漢人造反,怎麼壓?所以清寧可賠款割地。

I. 鴉片戰爭時,有位清朝大吏打算用19隻猴子讓英國人全軍覆沒

鴉片戰爭時,面對英軍的堅船利炮,大天朝發明了很多神奇的戰術,顯示了天朝人絕世的智慧。
1841年3月,英軍攻進廣州城的時候,清朝大將楊芳用女人的馬桶御敵。這件事在上一篇介紹過了。
沒多久,英軍又沿海北上,打到了浙江。很快,定海(今天屬於舟山群島)、鎮海(今天屬於寧波)很快就被攻陷。
滿朝文武都開始給道光上表,分析失敗原因。有的說南方士兵膽子小,被英國人嚇傻了,要派北方士兵才行。有的說天朝沒有做好層層防備,不然英軍打不進來。有的說天朝部隊應該集中兵力跟蹤圍剿洋鬼,等等。
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能意識到科技文明的差距。
道光也是個傻皇帝,一直被天朝官員的謊報戰果蒙在鼓裡。道光認為,我們不能這樣老被洋人欺負,我們要來一次大反撲,來一次雄起!
道光把自己的反撲夢寄託在了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名叫奕經。

奕經是乾隆的重孫,道光的侄子,當時是吏部尚書,相當於大清的中組部部長。奕經這個人書法寫得不錯,但治國用兵上還是小學生。費正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對奕經是這么點評的:「此人是個卓越的書法家,也善寫文章,但是他的軍事經歷主要限於主管御花園和打獵場。」

費先生還是很幽默的。
奕經這種人,管管花草鳥獸還是可以的,讓他真正來戰場上帶兵打仗……我們可以坐看好戲了。
道光給奕經加上了「揚威將軍」的封號,派他到浙江統領戰事,按理來說時間緊迫。但奕經到了蘇州,立馬被江南的溫柔富貴迷住了。據民間記載,奕經在蘇州呆了幾十天,每日找女人淫樂,喝酒抽煙打牌,貪財受賄。當時的吳縣縣令每天要辦八十桌酒席才能招待好奕經,花費巨大,而且只要哪裡讓奕經稍微不爽了,立馬砸桌子踹凳子,辱罵縣令,吳縣縣令最後就這樣被奕經的淫威給逼死了。
可見,奕經也是個徹徹底底的官僚,雖然無德無能,但會貪會玩。
各路人馬都催他趕緊到浙江,直到三個月後,也就是1842年的2月,奕經才到了杭州。奕經到了杭州,第一件事不是整頓軍備,訓練士兵,而是辦了一場作文比賽。辦作文比賽幹嘛呢?奕經跟參賽者說:「我這次來,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勝利。我們這次的作文比賽,不命題,你們就寫寫我這場即將到來的勝利,看看誰的勝利報告寫得好!」
奕經最後選了一篇把交戰情況描述得最精彩、對帶兵官員表揚最到位的文章,獎為第一。
不要驚訝,這些愚蠢自大到讓人發指的人和事,僅僅發生在150年前。
奕經作文都選好了,真正打起來怎麼辦呢。那天,毫無軍事才能的奕經突然做了個夢,夢見海上颳了一場颶風,把英國人的戰船都颳倒了,英夷都掉到海里,全軍覆沒。
奕經醒來,非常相信這是老天在助我,這是老天在傳授自己錦囊妙計。奕經心想,海上有颶風,必是龍虎相鬥的結果。龍王就在海里,只要丟個老虎到海里,讓龍王虎王打起來,颶風就來了。
奕經找了好幾天,終於在湖州的一個老獵戶家裡找到了一副老虎頭骨,派人拿走,丟到錢塘江口的海里,等著龍虎相鬥,斗出颶風。

結果呢,奕經一天天等,颶風也沒來。

奕經聽說西湖關帝廟很靈,跑到關帝廟來求了一簽。簽上是一句詩:「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敢保平安」。
奕經和一幫人開始揣摩這句話啥意思呢。有人說,虎吃羊,羊就是洋,只要我們扮成老虎,就能打敗洋人。
奕經大喜,行,那就讓士兵都變成虎頭吧。奕經找人做了一批虎頭帽,每個士兵都戴一頂,清兵就這樣扮成了老虎。
英國人賓漢的《英軍在華作戰記》里寫了他見到的清兵屍體的樣子:「他們的帽子有一種特別的樣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製成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們身後。」
奕經求的一個簽,間接害死了多少老虎啊。
好了,裝備搞好了,何時反擊呢。中國人講究天時,求一個最吉利的時間是很重要的。這個時間定在了1842年3月10日的夜裡4更。
為什麼呢。因為在十二地支里,寅屬虎。1842年是壬寅年,3月是戊寅月,這一天是陰歷的正月29日,29是戊寅日,4更時分是甲寅時。
一句話概括,這一天正是虎年虎月虎日虎時。奕經還嫌不保險,命虎年出生的安義總兵段永福統領兵馬。
這一天的夜裡4更時,奕經率軍進攻英軍。一路人馬准備收復寧波,結果途中遭遇英軍反擊,一路敗退,回來了。
另一路人馬准備收復鎮海,城門怎麼沖也沖不進去,一路敗退,回來了。
水路上的人馬准備收復舟山。結果呢,船上很多兵根本就沒坐過船,船剛啟航,一個個都上吐下瀉,晃了20多天什麼都沒搞,也回來了。
奕經沒想到,他辛苦組建的這支虎牌部隊,比三腳貓死得還慘。
奕經眼看虎沒用,怎麼辦呢,他又發揮了天朝人的戰術創造力,想到了另一種動物——猴子。
奕經手下有個人叫張應雲,當時駐扎在曹娥江。張帥認為,英國人的火葯質量好,硝磺含量是中國的N倍,非常猛烈,這些火葯都是藏在英軍的船艙底,如果想辦法能直接在英人的船艙里引爆就好了。
用什麼辦法呢。有個人說,很好辦啊,我們用猴子,在猴子的背上綁上花炮,點燃之後把猴子扔到英軍船上。猴子亂跑,火星四濺,只要一顆火星碰到火葯,瞬間引爆,英軍就化為灰燼了。

奕經和張帥紛紛點贊。於是張帥趕緊派人買來了19隻猴子,還真給每個猴子身上都背了鞭炮,還帶到了寧波的駱駝橋,准備引爆英軍的火葯。

但是,猴子准備好了,一個新的問題也來了:怎麼才能讓這些猴子跑到英軍的船上?
奕經和張大人都忘了這個問題,這個說法聽起來很誘人,但具體怎麼操作呢,誰能把這19隻猴子送到英軍船上呢。
奕經一夥人自始至終也沒想到辦法,但是英軍不等人,直接帶兵打退了奕經,奕經的反攻徹底失敗。
最可憐的是這19隻猴子,因為所有人都逃跑了,沒人照顧,最後都餓死了。
有位美國歷史學者,在《鴉片戰爭:一個帝國的沉迷和另一個帝國的墮落》里點評這段猴子突擊隊時說:「如果這一幕真的發生了,那簡直就是《綠野仙蹤》的再現。」
奕經小時候聽過一首歌,「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以為猴子神通廣大,一個跟頭能翻到英國人船上,最後才發現,就算是猴哥也救不了愚昧自大的他,更救不了那個愚昧自大的大清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清朝用馬桶打英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101
印尼大象的佛像是什麼 瀏覽:588
在伊朗藏紅花多少錢 瀏覽:408
越南禁止大米出口什麼時候 瀏覽:252
英國留學女朋友怎麼挽回 瀏覽:706
伊朗是怎麼出口石油的 瀏覽:670
義大利和瑞典哪個更強 瀏覽:598
美國為什麼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 瀏覽:331
義大利語過了b2證明什麼意思 瀏覽:504
義大利什麼時候搬磚 瀏覽:158
中國南方高溫有多少度 瀏覽:523
英國每天消耗多少食物 瀏覽:149
想去越南買房要辦什麼手續 瀏覽:395
中國貪為什麼不槍斃 瀏覽:913
越南北部有熱帶為什麼有四季之分 瀏覽:463
中國有多少佛祖舍利 瀏覽:564
中國通信郵編是什麼意思 瀏覽:877
英國狼群怎麼打敗的 瀏覽:17
義大利at是哪裡 瀏覽:700
摩洛哥和伊朗怎麼看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