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紋紙有怎樣的製作方法
水紋紙的製作方法有二:其一是在紙簾上用線編紋理或圖案,出於簾面,抄紙時此處漿薄,故紋理透亮而呈現於紙上;其二是將雕有紋理或圖案的木製或其他材料制的模子,用模子壓在紙面上,猶如現在通用的證券紙,貨幣紙的水印紋。
Ⅱ 現在做一盒荷蘭白卡紙的名片多少錢
22.5一盒,2盒起印 企業qq 8 3個0 19381
Ⅲ 紙有哪些類別
紙的類別
我國紙的文化源遠流長,歷代名紙很多,早期的紙如絮紙,灞橋紙,居延紙,中 紙,羅布淖爾紙,旱灘坡紙,蔡侯紙等等,有的見於著錄,有的是現代考古的實物發現。由於歷史久遠和當時生產的數量有限,這些紙已均無傳世。這里介紹一些唐宋以後的名紙。
1、宣紙
因產於宣州而得名。唐以前開始製造,開始以檀樹皮為原料。宋元以後又用楮,桑,竹,麻等十數種原料製作。宣紙質地綿韌,紋理美觀,潔白細密,搓折無損,利於書寫繪畫,墨韻層次清晰,有獨特的滲透,潤墨和一次吸附性能,落墨著色,能呈現出明顯的書畫虛實相同的獨特風格,寫字骨神兼備,作畫墨韻生動。另外它還耐老化,防蟲蛀,耐熱耐光,適合長期保存,有"千年年美紙","紙中之王"的美稱。宣紙根據其加工不同可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紙又叫生紙,生產後直接使用,吸水性,潤墨性強,強用於潑墨畫,寫意畫。筆觸層次清晰,干,濕,濃,淡,變幻多端。熟宣紙,以生宣紙經過礬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礬宣。經過加礬,砑光,拖漿,填粉,深色,灑金,加蠟,施膠等工序而製成,作書畫不易走墨暈染,適宜於畫工整細致的工筆畫和寫楷隸書。此紙久 後會漏礬脆裂。唐朝寫經的硬黃紙,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紙都是熟宣紙。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種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寫字或作畫,墨色洇,散較緩,適用於書寫小幅屏條,冊頁或用作兼工帶寫的繪畫。 宣紙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為棉料,凈皮,特種凈皮三大類;按尺寸分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規格;按厚度分有單宣,夾宣,二層,三層,四層幾種。最薄型的宣紙是特製的,主要用於拓片,拷貝,印刷古籍,裝幀印譜;品名有棉連,扎花,羅紋,龜背紋,蟬翼等。
2、薛濤箋
唐末五代名紙。是一種加工染色紙,因為由薛濤創制,所以得名。薛濤,唐長安人,幼年隨父親宦居四川,後父逝,淪落風塵成為樂妓。她善作詩填詞,感當時紙幅太大,親自指導工人改制小幅紙。因用薛濤宅旁浣花溪水製成,因而又稱"浣花箋"。相傳薛濤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紙面上加工製成彩箋。這種紙色彩斑讕,精緻玲瓏,又稱"松花箋"。後歷代有仿製。
3、水紋紙
唐代名紙,又名"花簾紙"。這種紙迎光看時能顯示除簾紋外的透亮的線紋或圖案,目的在於增添紙的潛在美。製法有二:一為在紙簾上用線編紋理或圖案, 出於簾面,抄紙時此處漿薄,故紋理透亮而呈現於紙上;其二為將雕有紋理或圖案的木製或其他材料制的模子,用強子壓在紙面上,猶如現在通用的證卷紙,貨幣紙的水印紋。明楊慎《丹鉛總錄》雲:"唐世有蠲紙,一名'衍波箋',蓋紙紋如水紋也。"
4、澄心堂紙
南唐時徽州地區所產宣紙,薄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有的五十尺為一幅,從頭到尾,勻薄如。南唐後主李煜特別喜愛這種紙,特意用自己讀書批閱奏章的處所--澄心常來貯藏,供宮中長期使用,所以稱"澄心堂紙",後世視為藝術瑰寶。
5、謝公箋
這是一種經過加工的染色紙,為宋初謝景初(1019-1084)創制,因而得名。謝氏受薛濤造紙箋的啟發,在益州設計製造出"十樣蠻箋",即十種色彩的書信專用紙。這種紙色彩艷麗新穎,雅緻有趣,有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十種 色,與薛濤箋齊名。
6、高麗紙
又名韓紙,高麗貢紙。古代高麗國(又稱高句麗,朝鮮)所產之紙。北宋陳 《負暄野錄》雲:"高麗紙以棉,繭造成,色白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此中國所無,亦奇品也。"此紙多為粗條簾紋,紙紋距大又厚於白皮紙,經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時我國書寫所用高麗紙,大部分是桑皮紙。清乾隆時我國有仿製的高麗紙。
7、金粟箋紙
宋太祖趙匡胤提倡佛教,全國印經之風盛行,為適應這種需要,當時歙州專門生產一種具有濃淡斑紋的 經紙--硬黃紙,又名蠟黃經紙,或稱金粟箋。金粟寺在浙江海鹽金粟山下,因寺內抄經需紙特多,故紙名"金粟箋"。它的特點是質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 色美麗,壽命很長,雖歷千年,猶如新制。
8、白鹿紙
古紙名。《至正直紀》:"世傳白鹿紙乃虎山寫 之紙也。有碧,黃,白三品,白者瑩澤光凈可愛,且堅韌勝江西之紙。趙松雪用以寫字作畫,闊幅而長者稱白 ,後以白 不雅,更名白鹿。"
9、玉版紙
古代名紙。一種潔白堅致的精良箋紙。宋黃庭堅《豫章集,次韻王炳之惠玉版紙》詩:"古田小箋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元費著《蜀箋譜》:"今天下皆以木膚為紙,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箋紙有玉版,有貢余,有經屑,有表光。"《紹興府志》:"玉版紙瑩潤如玉。"
欲知更多相關內容:
紙的歷史 紙的保護 紙的鑒賞和使用
Ⅳ 水紋紙有什麼用
古代名紙。又名「花簾紙」。這種紙迎光看時能顯出除簾紋以外的發亮的線紋或圖案。目的在於增添紙的潛在的美。製法有二:一為在紙簾上用線編成紋理或圖案,凸起於簾面,抄紙時此處漿薄,故紋理發亮而呈現於紙上。其二為將雕有紋理或圖案的木製或其他材料的模子,用強力壓在紙面上。現在各國通用的證券紙、貨幣紙和信紙等水紋紙,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水紋紙為我國所發明,起源可上溯至唐代,早期水紋紙多用作信紙、詩箋、法帖紙。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五代末、北宋初李建中的「同年帖」,為迄今所見世界上最早的水紋紙。由大小二紙聯成,小紙(8.4×33厘米)呈現透亮的水波紋圖案。北宋畫家米芾的「韓馬帖」,呈現雲中樓閣圖案,是更為復雜的水紋紙。
Ⅳ 名片的紙質有多少種,麻煩行內經營解答,就剛說下名片紙質的名稱即可,謝謝
普通名片是用300克雙銅紙的,可以過啞膠或光膠
還有就是特種紙了,特種紙有冰白紙,荷蘭白,水紋鋼古紙,萊妮紙,麗芙紙,英國白卡紙。
不過特種紙的話會比銅版紙薄一點點的!
Ⅵ 北京哪裡有賣剛古紙的
文化用品店,美術館
Ⅶ 哪裡有做高檔名片
深圳南山專業特種紙名片製作,量身定製設計企業VI形象名片,商務名片,個性名片。可以根據您的需求設計製作,燙金,壓痕,凹凸,VU上光,浮雕,異形(不限制紙的尺寸形狀大小),凸字等工藝製作。製作時間3-4天內送貨。電話86553450
Ⅷ 紙的名稱有哪些呢
紙的名稱有:宣紙、薛濤箋、水紋紙、高麗紙、白鹿紙等。
1、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
2、薛濤箋薛濤設計的箋紙,是一種便於寫詩,長寬適度的箋。此箋原用作寫詩作為詩箋,後來逐漸用作寫信,甚至官方國札也用此箋,流傳至今。薛濤箋介紹薛濤箋產生於唐代。
3、水紋紙古代名紙。又名"花簾紙"。這種紙迎光看時能顯出除簾紋以外的發亮的線紋或圖案。目的在於增添紙的潛在的美。簡介古代名紙。又名「花簾紙」。
製法有二:一為在紙簾上用線編成紋理或圖案,凸起於簾面,抄紙時此處漿薄,故紋理發亮而呈現於紙上。其二為將雕有紋理或圖案的木製或其他材料的模子,用強力壓在紙面上。現在各國通用的證券紙、貨幣紙和信紙等水紋紙,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
4、高麗紙高麗紙,又稱韓紙,古代高麗國(公元918年—1392年)所產之紙。是以楮皮為原料、運用傳統手工方式而製成的傳統紙張,亦稱「楮紙」。
5、白鹿紙白鹿紙是一種古紙名,為宮廷御用。紙為特凈皮,規格為一丈二尺,所以也被稱為"丈二宣"。 製造工藝要求高,製作難度大,是一種難得的書畫佳紙。
Ⅸ 水紋紙有哪些特點
水紋紙是唐代名紙,又名「花簾紙」。這種紙迎光看時能顯示除簾紋外的透亮的線紋或圖案,目的在於增添紙的潛在美,猶如現在通用的證券紙,貨幣紙的水印紋。
Ⅹ 名片材質哪種比較好
目前印藝通普通名片製作所使用的紙張為300g銅卡;特種名片製作紙張有:315g荷蘭白卡、285克萊妮卡、300g亮光布紋、300g剛古卡、250g珠光卡、250g安格卡、250g蛋殼紋卡、285g紳士紙、285g啞柔紙等。
名片最好是放在名片夾里,不然再好的名片放在包里時間一長都會揉爛了的。
選擇好的紙張製作出來的名片拿出去也有面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