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西班牙葡萄牙最後落後英國

為什麼西班牙葡萄牙最後落後英國

發布時間:2022-06-30 13:26:46

⑴ 開啟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與葡萄牙為何最終走向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用來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產那些工藝品。香料貿易的終點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衛普。香料貿易的經營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為了東方的戰爭需要花錢,為了維持與當地部落的聯盟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滿風險,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擴張可以說有點「過度」,分散到了許多地方。葡萄牙並沒有相應的人口來承受如此多的「領地」。英國歷史學家查爾斯·博克薩說,葡萄牙人是「肚飽眼飢」,什麼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過努力,讓國家適度從貿易中分離出來,交給一些公司去經營。但是並沒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業生產能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葡萄牙的東方貿易卻帶動了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工業品的生產。一旦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人只是轉手販賣他們製造的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艦隊一步步剝奪了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據點,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

這些王朝戰爭、宗教戰爭耗費了西班牙人的鮮血和西班牙的財富。西班牙統治者的過分擴張,顯然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他們試圖不僅在海上,也在陸上扮演主要角色。這與英國後來實行的頗為成功的戰略形成鮮明對照。英國的戰略是,置身於大陸事務的外圍,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人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則和法國一樣,集中注意力於歐洲大陸,並不斷地捲入歐洲戰爭。最終結果是,英國人能建立起一個世界范圍的龐大帝國,而西班牙人卻先後失去了對自己帝國的經濟控制權和政治控制權。

與此同時,在與歐洲新興國家英國、法國、荷蘭的不斷戰爭中,西班牙作為歐洲最強盛的軍事大國也在不斷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17世紀上半葉的30年戰爭進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國為結束這場戰爭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時候,西班牙面對財政的崩潰、國內的叛亂、普遍的貧困無可奈何。緊接著和法國簽訂的《比利牛斯和約》最終使西班牙在歐洲格局中處於一個相對來說走向衰落的國家的地位。

深層原因

致使伊比利亞半島衰落的更實質的原因是,經濟上一向長期依賴西北歐。它們在開始海外擴張以前是這樣,在那以後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從事海外擴張。但是,這一擴張沒有經濟實力和經濟動力作後盾,它們缺乏從事貿易所必需的航運業以及能向西屬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製成品的工業。誠然,有數十年西班牙的工業由於海外製造品市場的突然發展而受到促進,然而,約1560年前後,工業的發展停止了,隨即開始了長期的衰落。一個原因在於大批金銀財寶源源流入國內,引起了急速的通貨膨脹,這使西班牙工業處於嚴重不利地位。

富有諷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業的最後結果是進一步刺激西北歐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而在伊比利亞半島,它僅僅提供了足夠的財富,卻並沒有實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勢力強大的王公貴族不願意看到工商業的發展導致新興勢力的崛起,他們甚至荒唐地把從事工商業的外國人趕走。這就是西班牙繁榮數十年後隨即突然地、無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⑵ 曾經的個帝國西班牙與葡萄牙在開創人類大航海時代殖民時代奪取了南美洲巨大的財富,但為何現在落後英法德

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的原因在於封建制,大量財富的湧入,對於封建制的兩國而言不是經濟的刺激,而是腐蝕決策層的毒葯,最終導致了兩國財政的破產 。 英國的大航海時代開始時雖然還是封建制社會,但是輝煌期的時候已經是它進入資本社會以後的事了,有個荷蘭在資本上惡性操作的前車之鑒,英國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倫敦,普利茅斯等這些港口也不是像威尼斯那樣的死港,它們是連接北海和大西洋的咽喉,波羅的海的糧食都要通過這里,南方的工藝品也要通過這里,所以不會出現威尼斯一樣的衰落 還有,創建海上霸權,享受海洋帶來的利益,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英國還有歐洲最超一流的海軍將領,早先的德雷克如此,後來的納爾遜也如此 。 英國在英荷海戰後期就已經建立起海員,軍官,包括造船工,制圖員,船醫等專業人才的培訓體系,有著一套很完整的考核標准。 近代很多具有革命意義的航海發明,包括八分儀,壞血病醫療等等都是出自英國人之手,由此可見其在海員專業化上的巨大優勢 1558年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為了擴展英國的海上勢力而積極的鼓勵海盜活動。 1580年 西班牙吞並葡萄牙 1588年 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1640年 里斯本發生起義,葡萄牙恢復獨立。查理一世重開一會,世界近代史開始。 1668年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先後發生9次海戰,互有勝負,但總體是荷蘭戰敗。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戰爭,各有失利,雙方最後簽訂《布里達合約》。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戰爭,在此以後荷蘭勢力有所削弱,英國取得了最後勝利。 1688年~1697年 法國與反法的奧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奧,西等國組成)之間發生戰爭。 這是英法之間海上爭霸戰的開始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明顯優勢。 1713年英西戰爭結束。英國取得海上霸權。大航海時代進入尾聲。 1740年~1748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三次交鋒,法國還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這是18世紀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國」建立! 可見英國是在通過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等一系列對手,最終成為「日不落帝國」的

⑶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最牛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怎麼走向衰落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他們只有掠奪財富的能力,並沒有守住財富和賺取財富的能力。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作為地理大發現時期最早的開拓者。

所以我們說中國的古代只有資本主義萌芽,而這個萌芽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英國在打敗荷蘭和法國後在全世界范圍內建立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之後,大量的財富是湧入新興的資產階級新貴族和手工工場。在資產階級手中,他們會用這筆資金擴大生產規模。 等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接近完成的時候,英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發達的製造業,才是英國能夠成為當時世界霸主的最主要的條件。

⑷ 西班牙和葡萄牙衰弱的原因

西、葡的衰弱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先建立殖民帝國稱霸於世界的兩個國家,那他又是怎麼從興盛走向衰弱的呢?

據統計,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與歐洲人的擴張相伴隨的,卻是美洲兩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戰爭屠殺和歐洲傳來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區的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265萬,秘魯的人口由900萬下降到了130萬。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從那以後急劇減少了90%。

(一)無休止的戰爭耗盡了國力

「權利越大,責任越多」整個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中葉,西班牙都在同歐洲很多國家打仗,雖然西班牙在美洲擁有比自己大幾十倍的領土,但是歐洲的事務他們也同樣會插手。同時為了爭奪地中海的航海線和貿易,西班牙還要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較量。而後西班牙與法國人,義大利人打仗,又干涉了德國新教徒改革,鎮壓尼德蘭起義,又在法國的教派內戰中派兵作戰,常常都是敗多勝少,而當他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時,英國作為一個新的敵人出現了,直接向西班牙的霸權提出了挑戰,並最終以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而告終。由於戰爭的失利,許多從殖民地掠奪來的金銀財寶都消耗殆盡了。

(二)西班牙是腰纏萬貫的大老闆,其他歐洲各國都是他的打工仔?

憑借著殖民擴張,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紀實現了自己經濟的繁榮和霸權。當時,資本的力量的確令人陶醉。一位西班牙人阿方索卡斯特羅在 1675 年自誇說,整個世界在為西班牙工作: 「讓倫敦滿意地生產纖維吧;讓荷蘭滿意地生產條紋布吧;讓佛羅倫薩滿意地生產衣服吧;讓西印度群島生產海狸皮和馱馬吧;讓米蘭滿意地生產織棉吧;讓義大利和弗蘭德斯生產它們的亞麻布吧,我們的資本會滿足它們的。惟一可以證明的是,所有的國家都在為馬德里訓練熟練工人,而馬德里是所有議會的女王,整個世界服侍她,而她無需為任何人服務。」當時包括整個國家人民都沉醉在這種暴發戶的心態當中,許多人寧願去殖民地冒險,也不願意當窮鬼,然而他們的目的不是把更多的錢投入到工業和製造業的生產當中,而是用於奢侈消費,比如香料貿易;上至貴族,下至很多民眾都想去殖民地去掠奪財富,個個都想發家當地主,然而本地的手工業誰干?當然是留給那些外國人去做。錢來得快,花得也快,當然不存錢的人,不勞動的人遲早會坐吃山空。掠奪來的財富變成了奢侈性消費,沒有變成可形成產業和進行技術創新的資本。這也是西班牙雖然富了,但國家自身的工業卻沒有增長。而那些「打工仔」國家的手工業水平會比這個「暴發戶」發展得更好。將來西班牙會更加依賴這些歐洲國家的商品和市場資源。而「暴發戶」奢侈的消費只不過是給「打工仔」坐嫁衣罷了。

(三)最初的貪婪,導致帝國的危機

由於價格革命的影響,受到嚴重損害的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按傳統方式收取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地主,他們的收入因貨幣貶值而減少,陷於貧困破產;另一部分人是城鄉的雇傭工人,由於他們處於被僱用的地位,而國家為保護僱主的利益,一再頒布限制提高工資的法令,使得工資的增長幅度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而在手工業發達的國家就能較順利地進行資本主義改造。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額貨幣地租,也受到價格革命的影響,勢力逐漸衰落。但西班牙國內封建勢力仍相當強大,面對農產品的價格猛漲,封建貴族只是一味加強封建剝削,城市中的行會繼續控制著手工業生產。使得物價不斷上升,手工業難以為繼,西班牙商品與別的國家商品相比更加失去市場,下層階級走向破產和災荒,西班牙最終沒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銀,而英國卻能他它轉化成為財富。

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無敵艦隊」入侵英國,最後失敗,西班牙衰落,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到了十九世紀,敗局已定時,西班牙已無力保有自己的殖民地,隨著殖民地的紛紛獨立,帝國隕落了

葡萄牙

1、享樂之風蔓延

香料和奴隸貿易及在美洲等地地殖民沒有給葡萄牙國內帶來生產地高漲,這是的葡萄牙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是一個傳統的國家,也就是說它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條件尚不具備,居民手中的金錢一般還不是投入生產,而是投入消費。

葡萄牙的整個生產沒有什麼變化。薩拉伊瓦說,「16世紀結束時,葡萄牙的工業生產與13世紀相差無幾,仍然是鐵匠鋪、瓦窯、土布紡織、製鞋、做馬具、紡麻、造船等」。但進口的東西卻越來越多。1526年上演的一部諷刺劇講到,葡萄牙的生肉從不列顛進口,白菜從比斯開進口。實際上各種提高有錢人生活質量的東西都要從外國進口,有的材料還提到,連雞蛋都要從外國進口。

2、不可靠的經濟繁榮

葡萄牙開辟了到東方的航線並在一定時間內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東西方貿易,但葡萄牙並沒有能力使自己成為西方的經濟中心

3、宗教迫害的加劇

在整個16世紀里,宗教勢力在不斷加強。這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宗教改革及由此引起的反宗教改革導致了宗教勢力的強化,這在歐洲所有天主教國家裡都是一言的;一個是由於教會在海外擴張中起到了重大作用;還有一個是由於當時葡萄牙人,特別是農民把進入教會看成是拜託日益貧困的基本出路。當時農民的出路有三條:出海謀生、服侍王室成員或大貴族、入教。1533年上演的一出關於農民的劇本中,農民主人公痛心地說他窮得像條狗,他唯一得希望是把兒子送進教堂,這樣好讓他活得好一點。為什麼進入教會生活會變得好一些呢?因為教會佔有大量得土地,特別是教會對任何土地徵收十一稅的權力。

在歐洲西北部,有一個和英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它的面積只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蘭。 荷蘭

在八百年以前,這里是一片沒有人煙,只有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從12世紀到14世紀,才逐步形成了人類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蘭仍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如果沒有一系列復雜的水利設施阻擋,荷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天將被潮汐淹沒兩次。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紀的時候,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一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

荷蘭的興盛。其關鍵詞是:貿易、信用、股份制公司、資本市場、銀行。總之一句話,荷蘭人開創了現代意義的金融和商業體制,並籍此成就了大國地位。

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管轄下的尼德蘭發生了人類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脫離西班牙並成立了尼德蘭共和國,也就是後來的荷蘭。荷蘭獨立後,幾十年間後來居上,成為海上強國,掌握了世界商業霸權,人稱「海上馬車夫」。它具有當時最大的商船隊,幾乎壟斷了歐洲各國之間的對外貿易,並且瘋狂地進行殖民地擴張。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頒布了「航海條例」,開始向荷蘭挑戰。

⑸ 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1、葡萄牙的崛起

葡萄牙的成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始終不停地為了反抗外來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征服而不斷的抗爭、反征服。終於經過兩千多年的奮斗,在公元1143年,成立一個面積十萬平方米的獨立的君主制的國家。

2、西班牙的崛起

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帶領他的軍隊攻下了穆斯林信徒統治之下的格拉納達,收復失地,從此西班牙走完了光復之路,實現了統一。統一的西班牙開始了他們早就准備進行的如葡萄牙般的航海事業。

3、葡萄牙的衰落

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用來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產那些工藝品。香料貿易的終點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衛普。

香料貿易的經營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為了東方的戰爭需要花錢,為了維持與當地部落的聯盟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滿風險,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4、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

(5)為什麼西班牙葡萄牙最後落後英國擴展閱讀

1、這兩個國家是二戰時期歐洲重要的中立國,都大發戰爭財,都沒有受到二戰戰火的破壞。通過二戰,葡萄牙從一個負債國,迅速變成債權國。

2、二戰結束以後,這兩個國家,大概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此時德國已經變成廢墟,英國也嚴重受損,法國也受到破壞。而這兩個國家是完整無缺,並且經濟還得到了大發展。

⑹ 為什麽在爭奪世界霸權戰爭中葡萄牙西班牙敗給英國

在英國海上力量建立的初期,1588年在英吉利海峽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首先,1588年擊敗「無敵艦隊」保證了英國的政治安全,這又一次證明一支強有力的海軍艦隊在保護英國本土安全上的重要性。其次,這次海戰的勝利是英國海軍一次海軍戰術上的勝利。雖然「英國從中獲得的實質性的利益很小,但英國人民的鬥志和國家榮譽感卻從這一次的勝利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海戰勝利的鼓舞下,更多的英國人開始出海進行海外冒險活動,經營海外貿易和開拓殖民地,「所以西班牙艦隊的被擊敗,其歷史上的重要性是這樣的:它為大不列顛國奠定了基礎,使英國人獲得了西班牙所喪失的威望。這種威望和對於其國運所具有的信心促使英國人走上了帝國主義的道路。最後他們的旗幟飄揚在世界之上,成為亘古未有的海洋大帝國。這個帝國從興起到衰頹,中間差不多經過了300年以上的時間」。 最後,在英國近代歷史上,1588年的這次海戰的勝利通常也被認為是英國海上霸權建立的開始。「這場戰役表明英國開始走上成為強大帝國和世界強國的道路,這一點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無敵艦隊的失敗使英國慢慢知道了帝國的秘密,在商業時代贏得海上的勝利比贏得陸上的勝利更有利可圖,雖然在1588年這一點也許還不被人們十分理解,但在下一個世紀里,這種秘密便越來越公開,以致成了每個英國人所知曉的事』」。

從整個近代英國海上霸權發展的歷史看,在17世紀40年代的英國海上力量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雖然亨利八世最早設立了專門性的海軍機構「海軍事務委員會」,在伊莉莎白時代,英國海軍打敗了西班牙引以為傲的「無敵艦隊」,但在那個歷史年代中,海洋的主人並不屬於英國人,它屬於荷蘭人。「荷蘭於17世紀上半期取代西班牙成為頭等貿易和殖民地強國。荷蘭商人擁有龐大的商船隊,總噸位相當於英、法、葡、西四國總和。他們幾乎壟斷了全世界的貿易,波羅的海的全部貿易、對印度的貿易、對美洲的貿易都掌握在荷蘭人手裡。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力與荷蘭商人競爭;荷蘭商人甚至在英國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上也壓倒了英國商人,僅與巴貝多做買賣的荷蘭人商船就是英國商船的兩倍。荷蘭商人在英國領海上捕魚,又在英國市場上傾銷。荷蘭在航海、貿易、殖民方面的優勢不僅嚴重損害了英國的經濟利益,而且對英國的殖民主義目標也是一個直接的威脅」。 正如在本文第一章第三節提到的那樣,在1607年的時候,英國海軍只剩下了37艘戰艦,而且大部分還非常殘破。1639年的歐洲大陸正在進行慘烈的「三十年宗教戰爭」,一支西班牙艦隊遠征荷蘭,中途停靠在英格蘭南部的一個小港口道斯,荷蘭艦隊指揮官特龍普知道此事後,完全不顧這是英國的領土,率領荷蘭艦隊沖入港口,打敗了西班牙艦隊。「道斯之戰和四年後的羅克盧瓦 之戰標志著西班牙帝國的完全衰落,也標志著荷蘭人開始統治海洋,而法國則在歐洲大陸上稱雄。而英國人則非常無助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英國海軍甚至不能阻止自己的兩個鄰居在自己的院子里打架。
在英國海上力量起步發展的這個階段,亨利八世的貢獻仍然是毋庸置疑的,這位英明的君主的一系列鼓勵發展海外貿易和進行海外探險的政策奠定了英國海上力量發展的基礎,並且在他的治下建立了正規的英國海軍,1588年英國海軍擊敗「無敵艦隊」之後,英國在走向擁有海上霸權的世界帝國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⑺ 新航路開辟後為什麼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黃金落入了英國和荷蘭

這里的黃金,其實更多的是指新航路開辟後,西方進行殖民貿易活動帶來的巨大財富。西葡作為最早的海上霸主,其發展軌跡其實更多是側重於美洲和西非一帶的殖民活動,而且由於來自歐洲大陸的一系列爭端,相對更早的沒落,葡萄牙在1580年因皇室姻親繼承關系,曾被西班牙侵佔,直到1640年才擺脫西班牙統治。而其殖民地同時又被荷蘭人和英國人攻擊。所以早早退出霸主行列。西班牙的沒落軌跡更明顯,尼德蘭獨立,英西戰爭的失敗均是意義重大的轉折點。而這一段時間荷蘭與英國相繼崛起。荷蘭由於貿易商業上的優勢,先於英國確立了優勢地位,並最早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完成了對遠東的貿易壟斷。但三次英荷戰爭拖垮了荷蘭。霸權以及來自遠東的貿易壟斷成功轉移到了英國人手裡。因此,可以說西葡發現的金鑰匙線轉移給了荷蘭,再由荷蘭轉交給了英國。

⑻ 西班牙和葡萄牙開辟了新航路,作為大國較早掘起,但為什麼後來落後了不如英國等國家

經濟:沒有進行有效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獲得的財富都用來王室的揮霍.腐敗至極
政治:封建君主專制,而歐美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思想文化:西班牙和葡萄牙專制思想,歐美等國思想自由.

⑼ 在大航海時代荷蘭和西班牙為什麼不敵 英國,本質是什麼

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的原因在於封建制,大量財富的湧入,對於封建制的兩國而言不是經濟的刺激,而是腐蝕決策層的毒葯,最終導致了兩國財政的破產 。

英國的大航海時代開始時雖然還是封建制社會,但是輝煌期的時候已經是它進入資本社會以後的事了,有個荷蘭在資本上惡性操作的前車之鑒,英國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倫敦,普利茅斯等這些港口也不是像威尼斯那樣的死港,它們是連接北海和大西洋的咽喉,波羅的海的糧食都要通過這里,南方的工藝品也要通過這里,所以不會出現威尼斯一樣的衰落
還有,創建海上霸權,享受海洋帶來的利益,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英國還有歐洲最超一流的海軍將領,早先的德雷克如此,後來的納爾遜也如此 。
英國在英荷海戰後期就已經建立起海員,軍官,包括造船工,制圖員,船醫等專業人才的培訓體系,有著一套很完整的考核標准。
近代很多具有革命意義的航海發明,包括八分儀,壞血病醫療等等都是出自英國人之手,由此可見其在海員專業化上的巨大優勢

1558年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為了擴展英國的海上勢力而積極的鼓勵海盜活動。

1580年 西班牙吞並葡萄牙

1588年 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1640年 里斯本發生起義,葡萄牙恢復獨立。查理一世重開一會,世界近代史開始。

1668年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先後發生9次海戰,互有勝負,但總體是荷蘭戰敗。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戰爭,各有失利,雙方最後簽訂《布里達合約》。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戰爭,在此以後荷蘭勢力有所削弱,英國取得了最後勝利。

1688年~1697年 法國與反法的奧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奧,西等國組成)之間發生戰爭。
這是英法之間海上爭霸戰的開始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明顯優勢。

1713年英西戰爭結束。英國取得海上霸權。大航海時代進入尾聲。

1740年~1748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三次交鋒,法國還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這是18世紀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國」建立!

可見英國是在通過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等一系列對手,最終成為「日不落帝國」的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西班牙葡萄牙最後落後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是怎麼出口石油的 瀏覽:666
義大利和瑞典哪個更強 瀏覽:594
美國為什麼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 瀏覽:329
義大利語過了b2證明什麼意思 瀏覽:502
義大利什麼時候搬磚 瀏覽:155
中國南方高溫有多少度 瀏覽:523
英國每天消耗多少食物 瀏覽:144
想去越南買房要辦什麼手續 瀏覽:391
中國貪為什麼不槍斃 瀏覽:909
越南北部有熱帶為什麼有四季之分 瀏覽:459
中國有多少佛祖舍利 瀏覽:561
中國通信郵編是什麼意思 瀏覽:874
英國狼群怎麼打敗的 瀏覽:15
義大利at是哪裡 瀏覽:698
摩洛哥和伊朗怎麼看 瀏覽:416
義大利傢具國內代工廠在哪裡 瀏覽:890
印度產的耐克鞋子怎麼辨別真假 瀏覽:857
佛教起源於印度怎麼傳到中國的 瀏覽:145
中國人口峰值數是多少 瀏覽:319
伊朗怎麼防止無人機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