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的文化影響力很大,為什麼英國的美食卻寥寥無幾
璀璨的餐桌以及精緻閃亮的各式餐具。身姿筆挺的僕人們手托銀盤,穿梭在廚房和餐廳之間,送上一道又一道精緻的餐點和葡萄酒,從開胃菜,黃油麵包,肉湯到主菜的咸豬肉、烤乳一些剩的也不多的,覺得沒必要就不要了,結果那位大姐微笑著把松鼠鱖魚轉到面前,堅持再吃幾口,一邊一說:好吃好吃太好吃了。隨即她可能覺得我不懂,就吧唧吧唧嘴說:好吃極早餐,最多的是麥片,用冷牛奶一泡就行。要不是乾乾的麵包片抹上黃油果醬,再煎個雞蛋。午餐就吃個生蔬菜色拉或者冷的三明治就對付了。晚餐,要麼靠烤箱,要麼平底鍋煎一大塊肉。
只要是蔬菜,不管是吃葉子的,還是吃莖的,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放進鍋里煮。英國人除了知道煮,好像再也不會別的做法。菜煮爛了就端上餐桌,什麼色、香、味,一概不在英國人心目中,會做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做廚師應該是個技術含量相當高的工種。所以在國外廚師是非常受尊重,而且很有前途的職業。
㈡ 全球米其林餐廳眾多,為何英國的米其林餐廳是公認最難吃的
這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吧,因為大家都覺得英國菜是世界上所有菜系中最難吃的,所以才認為,即使是米其林餐廳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餐廳,也是英國的最難吃。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是覺得是這個樣子的。這個問題我們要分開兩面來討論,第一個是米其林餐廳的問題,第二個則是英國美食的問題了。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肯定不可能啊。既然這個餐廳被評為米其林餐廳,那麼肯定是有一定的資本的,不會像大家嫌棄的那樣。而且,每個人的胃口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難吃,有的人還就喜歡這一個口味。就比如說炸魚薯條,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的嘛。
㈢ 英國菜難吃,究竟是民族的天賦,還是歷史的選擇
因為英國主要都喜歡吃快餐,畢竟英國很早就進入了現代化工業時代,並且他們是工作狂,很少講究美食的烹飪,不像法國人特別講究生活浪漫,英國人並不太注重吃的方面,吃的也比較簡單,為了有更高的能量,他們寧願吃一些熱量比較高的,做起來比較簡單的東西,比如漢堡薯條等等,所以在英國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什麼特色美食。所以說現在來到英國看到幾乎都是西餐中的一些快餐,如果你要吃西餐中的一些名菜,那隻能去法國了,法國的美食比起英國那是要精緻和考究多了,像法式鵝肝,焗蝸牛等等美食都是來自於法國,畢竟法國人和英國人還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歐洲的,但是法國人很會過日子,他們才不想過那種生活節奏非常快,壓力非常重的日子,而是喜歡那種慢慢享受度假的日子。
㈣ 為什麼英國菜公認的難吃,這些菜卻那麼受歡迎
英國菜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Simple」(簡單)。其製作方式只有兩種: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鍋里煮,做菜時什麼調味品都不放,吃的時候再依個人的愛好放些鹽、胡椒或芥茉、辣醬油之類。說起來是尊重各人的好惡,卻也難免有偷工減料之嫌。更多人對於英國菜的印象,就是——難吃,但也不乏有些菜卻依舊被大家喜愛。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些知名的英國美味。
肉餡餅
這不是聖誕節上吃的無肉餡餅。這種肉餡餅的歷史可能讓其有著不同尋常的聲譽。原來,原始的肉餡餅的配方是由十字軍帶回,並演變至今。當時十字軍被清教徒禁止參加聖誕節的慶祝活動;他們也藐視清教徒只會增加清教徒的口味。以前這種肉餡餅裡面只含肉,但是現在的口味不同,裡面還加有乾果,香料,奶油和白蘭地。這種肉餡餅最好吃現做的,冷了就不好吃。吃上剛剛從烤箱中加熱的肉餡餅,配上香滑的奶油,那味道是無與倫比的好吃。
㈤ 為什麼英國美食不好吃
英國菜的特點是油少而清淡,講究花樣,注意色、香、味。「烤牛肉和約克郡布丁」被稱為英國的國菜,是英國人待客的佳餚。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加雞蛋、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餚。
㈥ 都說英國是美食荒漠,英國真的沒有好吃的東西嗎
說到英國,這個國家的人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那種成沉穩、紳士的,畢竟當地的文化方面是非常突出的,隨處都散發著那種濃郁的文學氣息,除了人、文化和當地的建築之外,就連當地的食物都和英國人一樣內斂,從他們的一日三餐中就能夠看出來,質量精、數量很少,在食物搭配上面也非常講究。
㈦ 多數歐洲人,認為英國的美食很糟糕嗎
在網有一句話「世界上有兩本書最薄,一本是英國的食物,另一本是美國的歷史。」那麼為什麼英國的食物經常成為眾人取笑的例子?在quora有人味道:為什麼說英國食物常常被認為是糟糕的?我們就來看看外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
因為在不太遙遠的過去,它確實有糟糕的食物。導致這種情況的兩個因素是: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對任何令人興奮的事物(包括食物)都不屑一顧,二戰時期實行定量配給。所以替代品,劣質替代品被發現並使用。在吃了十年的替代品之後,它們成為了新的常態。「什麼東西嘗起來像什麼」。這樣,刻板印象就產生了。
㈧ 英國無美食,是我們吃不慣,還是他們的廚師廚藝太差
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吃不慣,他們習慣了那種飲食方式了,所以都這么吃,那我們吃煎炒烹炸已經習慣了,所以不適合。
㈨ 英國菜難吃到排行世界第一,那英國人身體為什麼還那麼棒
有個說法是,最糟的人生莫過於:娶的美國太太,拿中國的工資,住印度的房子,雇英國的廚子!英國菜的難吃,曾幾何時叫囂塵上,被人們稱作是黑暗料理王國。
不過話說回來,英國菜實際上只能說是單調乏味,除了仰望星空派之類,詭異的菜色很少,至於英國人的身體好,跟他們吃不吃英國菜沒有太多關系。
黑暗料理,也沒那麼可怕當年的日不落早就已經日落西山,不過現在的英國還是非常發達,其經濟發展程度與民眾的生活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各方面的保障也相對完善。
包括英國在內,多數西方國家的食物都以高蛋白的肉類、乳製品為主,其身體發育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好的,不過傳統英國飲食極其油膩,並不算對健康有利。
不管是綜合身體素質還是平均壽命,英國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飲食對於身體的影響雖然非常重要,但並非唯一的影響要素,更主要的還是生活習慣與醫療水平。
作為一個高福利的發達國家,英國人的生活品質相對較高,各方面的保障體系也比較完善,英國人自然有更多的時間與能力去保持維護健康,身體素質自然會好。
㈩ 為什麼都說英國盛產黑暗料理
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後,他們認為他們不能接受的食物是黑色料理,比如皮蛋。然而,外國的黑暗料理一直也有很多,腐國是一個具有黑暗料理屬性的國家。然而,那些更深入研究西方飲食習慣的人應該都知道北歐似乎只存在於童話故事的國家,在我們看來,他們的食物更適合被稱為黑暗料理。下面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Rúgbraue是冰島著名的黑麥麵包,做起來很容易!只需將揉好的麵糊放入專用桶中,然後將桶埋在溫泉或火山口等地熱資源豐富的地方。經過24小時的自然烘烤,柔軟的黑麥麵包就出爐了。對於患有懶癌晚期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消息。由於麵包的原料是純冰島黑麥,麵粉經過高溫發酵後會帶來甜味。它不僅看起來像巧克力蛋糕,而且嘗起來像焦糖,又濃又軟。你可能會忍不住問,那為什麼它會出現在黑暗料理清單上?其實這個食物的黑暗不在於食材本身,而在於它的烘烤環境。熟悉火山地質的學生應該知道火山熱帶附近會有大量的硫,在這種環境中發酵的麵包會有硫的味道。想像一下,硫磺帶著小麥的香味。是的,是臭屁味。
看完這兩個,你是不是感嘆大英人們真心不容易啊,還是來我們中國改善改善伙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