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重要文件、時間、性質、意義、歷史影響、作用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概況 時間:1640-1688年
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階級矛盾激化。 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代表人物:克倫威爾。 革命主力:農民、手工業者與城市貧民。 結果: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革命戰爭階段 ①革命開始於1640年議會斗爭,資產階級、新貴族控制下的議會要求限制王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②克倫威爾率領的議會軍在納西比戰役中擊潰王軍。③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成立了共和國(3)共和國成立後,克倫威爾實行獨裁統治,遭到人民反抗。 (4)1660年,斯圖亞特封建王朝復辟。(5)1688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封建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新貴族的統治。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
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歷史背景:①1688年宮廷政變,推翻了封建復辟王朝的專制統治。
②《權利法案》的頒布。 2)《權利法案》 目的: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 時間:1689年。 頒發機構:英國議會。內容:限制國王權力的種種規定。影響:①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憲法保障。
②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美國獨立戰爭 1773年12月16日編輯本段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頓人民在來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來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於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1775~1778年為戰爭的第一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占據優勢。 1779~1781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美軍以弱勝強。 從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薩拉托加大捷為標志,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逐步轉向南部地區。 在這一階段國際環境日益朝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薩拉托加大捷後,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改變了動搖不定的觀望態度。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 1781年10月19日約克敦戰役美國勝利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法國大革命概述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斐揚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參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戰役中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崙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分。。。。。。。。。。。
② 英、法、美三國在資產階級的革命中頒布了重要文獻分別是什麼它們有何共同點
英國:1688年的《權利法案》
美國 《1787年憲法》
法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共同點: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都體現了民主反封建的思想,都體現了分權制衡原則,限制了一部分人的權利,都使國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