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人是先靠什麼敲開中國的大門
大炮啊,林則徐禁煙後,英國無利潤可言。最後靠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
❷ ()年,英國用鴉片,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求解答
1840~1842年間,中國軍民抗擊英國借口中方銷毀鴉片而派兵入侵的戰爭。
❸ 19世紀什麼年代,帝國主義用鴉片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40年代,也正是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3)1840年英國用什麼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作文擴展閱讀:
戰爭背景:
19世紀4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攜工業革命的雄風,蒸蒸日上。歐美列強為了擴大商品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加緊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動,中國的周邊國家和鄰近地區,陸續成為它們的殖民地或勢力范圍。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古老封建儒家奴化教育下的國家,自然成為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選擇的最佳對象。
戰爭導火索:林則徐虎門硝煙
鴉片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印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
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煙毒泛濫不僅給中國人在精神上、肉體上帶來損害,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
鴉片貿易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廣大人民的重視。清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1821-1834年頒布禁令八次;統治階級中一部分人目睹社會危機,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鴉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抵達廣州後,勒令外國煙販交出所有鴉片,並承諾不要再販賣,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並於6月3日-6月25日將大部分法律上屬於英國人的鴉片庫存全部銷毀。英國人把中國人的禁煙行動看成侵犯私人財產,覺得不可容忍,促成戰爭的爆發。
1839年3月,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廣州籌劃禁煙。林則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識界的士人與他同一陣線,召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三大書院六百四十五學子入貢院「考試」。
這次名為考試,實為問卷調查,試題四道:
1、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
2、零售商;
3、過去禁煙弊端;
4、禁絕之法。
自此林則徐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污吏之名單。在林則徐的主持下,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全部銷毀。在現場觀看的廣州城鄉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❹ 1840年,英國用什麼大門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1840年,英國用鴉片和炮艦打開了中國大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8月29日)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❺ 英國工業革命後是靠哪些手段打開中國的大門的
1840年前後.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當時正是道光乾隆統治的時期、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急需商品原料產地和傾銷地、所以對於中國這個市場需求大的大國、英國是肯定不會放過的
而英國的方式就是侵略中國、.方式就是以武力為依託.推銷廉價商品.
這樣、.中國封建的大門逐步打開、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進
❻ 英國工業革命後,通過哪些手段打開中國大門的
作為一個老牌擴張主義的大英帝國,經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成為了這個地球上的領導者之一;
大英帝國通過艦船利炮大煙,就打開了一個封閉落後的,把清帝國了。
❼ 多少年英國用鴉片、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1840年。因為虎門銷煙惹惱了英國。所以利用炮火打開了中國國門 至此閉關鎖國結束。中國走上了資本主義
❽ 1840年,英國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列強侵略的不斷加深,中國社
(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2)《馬關條約》;台灣或遼東半島。 (3)八國聯軍侵華。 (4)只有國家富強,才能保證祖國的安全和領土的完整。 |
❾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會打開中國的國門的
內因:清朝人仍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根本不知道世界大勢,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都落後於西方列強。當英國人發動戰爭後,清朝君臣並未認識到事態嚴重性,而是將英國人當成蠻夷,在軍事上失利後,於是簽訂了南京條約,清朝統治者認為這是一種安撫蠻夷的手段,並未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相反覺得以區區一個香港島,開放幾個港口就安撫住了蠻夷,穩定了朝貢制度,沾沾自喜。
外因: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工廠生產力過剩,必須尋找新的市場,中國自然是最理想的市場,可是,清朝人還沉浸在天國迷夢中,不屑與英國人全面通商,英國人很郁悶,加之中國的瓷器,茶葉出口量大於進口英國商品量,英國人無錢可賺,只得大量走私鴉片到中國謀取暴利。林則徐的禁煙正好給了英國人發動戰爭的借口,所以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
❿ 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作文
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 1840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古老的、落後的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面前戰敗了,1842年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定關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大門,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在抵抗失敗後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和英法俄又被迫簽訂《北京條約》。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尤其是沙俄掠奪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外國侵略勢力伸向中國內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國又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清政府又簽訂了《中法新約》,列強取得了在中國修築鐵路的權利。1894年中國又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賠款達到兩億兩白銀,帝國主義強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然而帝國主義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又共同反動了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本息超過10億兩白銀,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中國近代是太復雜 我節選的這篇文章長720字 可能不符合您的要求 但是這是我壓了又壓的 已經不能再簡化了 如果再進行刪減 那麼中國近代屈辱史和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主旨就不能體現出來 那麼您寫這篇文章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您可以按照具體情況和要求自行進行刪減 希望我的答案能對您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