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知道目前世界四大高爾夫公開賽和中國公開賽的歷史淵源和目前狀況謝謝!!
世界知名高爾夫四大賽事
美國公開賽(US OPEN)
美國公開賽的全稱是美國公開錦標賽,由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主辦.美國公開賽是四大賽事之一;每年6月在美國的不同球場舉行,比賽分四天,每天18洞,共72洞.
1895年10月4日,在羅得島Newport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的9洞球場舉辦第一屆美國公開賽.在美國公開賽前10年內,它的參賽對象大都為業余選手,還有自英國移民的多位職業選手,當美國選手開始稱霸比賽之後,美國公開賽慢慢演變為一項世界級的高爾夫比賽.
英國公開賽(BRITISH OPEN) 英國公開賽的全稱是英國公開錦標賽,由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主辦,英國公開賽是世界高爾夫史上最古老也是最負聲望的大賽,首屆比賽於1860年10月17日在Prestwick的12洞球場舉行,共比了3回合,當時只有8人參加.但如今從規模上來看,它是四大賽中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個,1993年參賽人數達1827人.比賽分為四天進行的比桿賽,共打72洞.HarrVardon是該項比賽獲勝最多的球員,共6次.
美國PGA錦標賽(PGA CHAMPIONSHIP)美國PGA錦標賽創立於1916年,在四大賽中獎金總金額居第二位,冠軍獎金額僅次於美國名人賽,列第二位.每年8月舉行,是四大賽的最後一項. 當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USPGA)在1916年成立時,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創辦了此次賽事,選拔在巡迴賽中的優秀球手參加,並且由紐約商人Rodman Wanamaker捐贈了巨大的獎杯.自創辦之年起,PGA錦標賽即以比洞賽(Match Play)的形式進行,至1923年,就已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比洞賽.至50年代後期電視在美國普及時,因比洞賽的比賽比賽時間過長,因此未能在電視轉播中獲得優勢,遂在1958年由組織者將比洞賽形式改為四輪72洞比桿賽並一直沿用至今.
雖然此賽是每年最後一個大賽,在聲勢上較其他大賽弱,但許多冠軍皆成為高爾夫球壇的傑出人物.
美國名人賽(USMASTERS)美國名人賽可謂是世界高爾夫球比賽的第一.它具有特殊的參賽規定,其總獎金和冠軍獎金是四大賽中最高的.它是四大賽中唯一場地固定的比賽,每年4月均在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俱樂部(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Augusta,GA)舉行,並由其主辦.名人賽是四大賽中最年青,同時也是最牽動人心的比賽.自「名人賽」1934年在奧古斯塔舉辦第一屆的71年以來,它都努力保持其尊貴的形象.名人賽的這種傳統沿襲自巴比·瓊斯當初建立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場的初衷:和三五個知己靜靜享受高爾夫球的樂趣,不被外界煩擾.
球賽的一個傳統是比賽結束後在18洞果嶺旁給獲勝者頒發俱樂部的綠夾克.冠軍可將綠夾克穿回家並可出席較隆重的場合,但不能使之帶有商業用途.
『貳』 簡述英國公開賽的發展歷史
重要人物及其重要事跡: 黑侖威爾--領導英國進行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丘吉爾--二戰時領導英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 重要教會: 天主教 英國國教 清教 重要建築: 白金漢宮(英王的住宅) 議會大廈和大笨鍾 重要歷史事跡: 光榮革命 鴉片戰爭 重要首相: 羅伯特·沃波爾 1721年04月04日-1742年02月11日 輝格黨 威爾明頓伯爵 1742年02月16日-1743年07月02日 輝格黨 亨利·佩爾漢姆 1743年08月27日-1754年03月07日 輝格黨 紐卡斯爾公爵 1754年03月16日-1756年11月16日 輝格黨 德文郡公爵 1756年11月16日-1757年06月25日 輝格黨 紐卡斯爾公爵 1757年07月02日-1762年05月26日 輝格黨 比特伯爵 1762年05月26日-1763年04月16日 托利黨 喬治·格蘭維爾 1763年04月16日-1765年07月13日 輝格黨 白金漢侯爵 1765年07月13日-1766年07月30日 輝格黨 查塔姆伯爵 (老皮特)1766年07月30日-1768年10月14日 輝格黨 格拉夫頓公爵 1768年10月14日-1770年01月28日 輝格黨 諾斯勛爵 1770年01月28日-1782年03月22日 托利黨 白金漢侯爵 1782年03月27日-1782年07月01日 輝格黨 謝爾本伯爵 1782年07月04日-1783年04月02日 輝格黨 波特蘭公爵 1783年04月02日-1783年12月19日 托利黨/福克斯-諾斯聯合內閣 小皮特 1783年12月19日-1801年03月14日 托利黨 亨利·埃丁頓 1801年03月17日-1804年05月10日 托利黨 小皮特 1804年05月10日-1806年01月23日 托利黨 格倫維爾勛爵 1806年02月11日-1807年03月31日 Whig/Ministry of All the Talents(聯合內閣) 波特蘭公爵 1807年03月31日-1809年10月04日 托利黨 斯潘塞·帕西瓦爾 1809年10月04日-1812年05月11日 托利黨 利物浦伯爵 1812年06月09日-1827年04月10日 托利黨 喬治·坎寧 1827年04月10日-1827年08月08日 托利黨 戈德里奇子爵 1827年08月31日-1828年01月22日 托利黨 威靈頓公爵 1828年0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 托利黨 格雷伯爵 1830年11月22日-1834年07月16日 輝格黨 墨爾本子爵 1834年07月16日-1834年11月17日 輝格黨 威靈頓公爵 1834年11月17日-1834年12月09日 保守黨 羅伯特·皮爾爵士 1834年12月10日-1835年04月18日 保守黨 墨爾本子爵 1835年04月18日-1841年08月30日 輝格黨 羅伯特·皮爾爵士 1841年08月30日-1846年06月30日 保守黨 約翰·羅素勛爵 1846年06月30日-1852年02月23日 輝格黨 德比伯爵 1852年02月23日-1852年12月19日 保守黨 阿伯丁伯爵 1852年12月19日-1855年02月06日 Peelite/聯合內閣 帕爾姆斯頓子爵 1855年02月-06日1858年02月20日 輝格黨 德比伯爵 1858年02月20日-1859年06月12日 保守黨 帕爾姆斯頓子爵 1859年06月12日-1865年10月18日 自由黨 羅素伯爵 1865年10月29日-1866年06月28日 自由黨 德比伯爵 1866年06月28日-1868年02月27日 保守黨 本傑明·迪斯雷利 1868年02月27日-1868年12月03日 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 1868年12月03日-1874年02月20日 自由黨 本傑明·迪斯雷利 1874年02月20日-1880年04月23日 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 1880年04月23日-1885年06月23日 自由黨 索爾茲伯里侯爵 1885年06月23日-1886年02月01日 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 1886年02月01日-1886年07月25日 自由黨 索爾茲伯里侯爵 1886年08月03日-1892年08月15日 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 1892年08月15日-1894年03月05日 自由黨 羅斯貝利伯爵 1894年03月05日-1895年06月25日 自由黨 索爾茲伯里侯爵 1895年06月25日-1802年07月12日 保守黨 亞瑟·貝爾福 1902年07月12日-190年12月05日 保守黨 亨利·坎貝爾-班內南爵士 1905年12月05日-1908年04月07日 自由黨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1908年04月07日-1916年12月07日 自由黨 大衛·勞合喬治 1916年12月07日-1922年10月23日 National Liberal/聯合內閣 安德魯·伯納爾·勞 1922年10月23日-1923年05月22日 保守黨 斯坦利·鮑德溫 1923年05月22日-1924年01月22日 保守黨 拉姆賽·麥克唐納 1924年01月22日-1924年11月04日 工黨 斯坦利·鮑德溫 1924年11月04日-1929年06月05日 保守黨 拉姆賽·麥克唐納 1929年06月05日-1931年08月24日 工黨 拉姆賽·麥克唐納 1931年08月24日-1935年06月07日 National Labour/國民內閣 斯坦利·鮑德溫 1935年06月07日-1937年05月28日 保守黨/國民內閣 尼維爾·張伯倫 1937年05月28日-1940年05月10日 保守黨/國民內閣 溫斯頓·丘吉爾1940年05月10日-1945年05月23日 保守黨/聯合內閣 溫斯頓·丘吉爾 1945年05月23日-1945年07月26日 保守黨/過渡政府 克萊門特·艾德禮 1945年0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 工黨 溫斯頓·丘吉爾爵士 1951年10月26日-1955年04月06日 保守黨 安東尼·艾登爵士 1955年04月06日-1957年01月10日 保守黨 哈羅德·麥克米倫 1957年0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 保守黨 道格拉斯-霍姆爵士 1963年10月19日-1964年10月16日 保守黨 哈羅德·威爾遜 1964年10月16日-1970年06月19日 工黨 愛德華·希思 1970年06月19日-1974年03月04日 保守黨 哈羅德·威爾遜 1974年03月04日-1976年04月05日 工黨 詹姆斯·卡拉漢 1976年04月05日1979年05月04日 工黨 瑪格利特·撒切爾 1979年05月04日1990年11月28日 保守黨 唯一的女首相 約翰·梅傑 1990年11月28日1997年05月02日 保守黨 托尼·布萊爾 1997年05月02日2007年06月27日 工黨 戈登·布朗 2007年06月27日在任 工黨
『叄』 2015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什麼時候
2015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
比賽時間 :2015年3月3日–2015年3月8日
比賽地點:英國-伯明翰
賽程安排:
第1日 3月3日 18:00 預賽
第2日 3月4日 17:00 32強賽
第3日 3月5日 18:00 16強賽
第4日 3月6日 1:00 四分之一決賽
第5日 3月7日 20:00 半決賽
第6日 3月8日 19:30 決賽
『肆』 斯諾克排名賽的英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是一項非常有歷史的比賽,早在1979-1980賽季就曾舉辦過,稱為英國金杯(這個詞應該是英國金/杯,也就是說比賽是英國黃金公司贊助,「金」「杯」兩字沒有直接關系)。1985年成為了排名賽,1993年之前這項比賽一直在德比舉辦,1994-2000年則在普利茅斯,然後的四年則換過三個地方。從90年代以來,這項比賽就缺乏贊助,多年沒有贊助商,Stan James曾贊助過01年比賽,那屆冠軍獎金達到了92500英鎊,雖然缺乏贊助,但是從85年以來每年冠軍獎金一般都在50000英鎊以上,2004年這項大賽走到了垂暮之年,那年冠軍獎金僅有30000英鎊,第二年大賽停辦。南非人西爾維奧弗朗西斯克拿到了85年的冠軍。在排名賽階段,亨德利和希金斯都拿到了4次冠軍,而戴維斯也獲得過兩次冠軍。瓦塔納曾在1992-1994年三度進入決賽,但卻三次落敗。而英國公開賽也成就了很多球手,先後有5位球手在這項大賽中拿到了自己的唯一一次排名賽冠軍,而95年邦德決勝局依靠斯諾克逆轉希金斯也使那次決賽成為著名的一次依靠斯諾克決勝局逆轉奪冠。此外在1999-2000賽季,英國公開賽的時間由賽季末變成了賽季初,故此1999年有兩次英國公開賽。 英國公開賽排名賽時期歷決賽數據(1985-2004)年份 冠軍 決賽比分 亞軍 冠軍獎金 1985 西爾維奧·弗朗西斯科 12-9 柯克·史蒂文斯 50000英鎊 1986 史蒂夫·戴維斯 12-7 威利·索恩 55000英鎊 1987 吉米·懷特 13-9 尼爾·富爾茲 60000英鎊 1988 斯蒂芬·亨得利 13-2 邁克·哈雷特 60000英鎊 1989 托尼·米奧 13-6 迪安·雷諾茲 70000英鎊 1990 鮑伯·查玻倫 10-8 亞歷克斯·希金斯 75000英鎊 1991 斯蒂芬·亨得利 10-9 格雷·威爾金森 75000英鎊 1992 吉米·懷特 10-7 詹姆斯·瓦塔納 75000英鎊 1993 史蒂夫·戴維斯 10-2 詹姆斯·瓦塔納 50000英鎊 1994 羅尼·奧沙利文 9-5 詹姆斯·瓦塔納 36000英鎊 1995 約翰·希金斯 9-6 羅尼·奧沙利文 60000英鎊 1996 奈傑爾·邦德 9-8 約翰·希金斯 60000英鎊 1997 馬克·威廉姆斯 9-2 斯蒂芬·亨得利 60000英鎊 1998 約翰·希金斯 9-8 斯蒂芬·亨得利 60000英鎊 1999春 加爾斯·奧布萊恩 9-7 安東尼·漢密爾頓 62000英鎊 1999秋 斯蒂芬·亨得利 9-5 彼得·艾伯頓 60000英鎊 2000 彼得·艾伯頓 9-6 吉米·懷特 62000英鎊 2001 約翰·希金斯 9-6 格雷姆·多特 92500英鎊 2002 保羅·亨特 9-5 伊恩·麥克庫奇 52000英鎊 2003 斯蒂芬·亨得利 9-6 羅尼·奧沙利文 52000英鎊 2004 約翰·希金斯 9-5 斯蒂芬·馬奎爾 30000英鎊
『伍』 斯諾克世界公開賽賽制是什麼
斯諾克世界公開賽賽制:
1、斯諾克檯球球台內沿長350厘米,內沿寬175厘米,高85厘米。22個綵球共分8種顏色,紅色球15個(1分),黃色球1個(2分),綠色球1個(3分),棕色球1個(4分),藍色球1個(5分),粉色球1個(6分),黑色球一個(7分),白色球1個(主球)。
2、開球前主球可在開球區(D型區)內任選一點位置。開球必須首先直接或間接擊中紅球。按照擊落一個紅球再擊落一個綵球的順序直至紅球全部落袋。其中綵球落袋後放回原置球點。然後按照彩色球的分值從低到高依次為黃、綠、棕、藍、粉、黑色球擊落袋中。
3、當檯面上只剩下黑球時,擊球入袋或犯規都會使比賽結束,這時如果雙方比分相等則重新放置黑球,進行決勝期比賽,此時無論誰擊球入袋或犯規都使比賽結束。
4、遇有下列犯規行為,應判罰分(分值小於4分按4分罰分,大於4分按自身的分值罰分):球未停穩就擊球;擊球時桿頭觸擊主球一次以上;擊成空桿;主球擊目標球後自落;擊球時雙腳離地,開球時主球未放入開球區(D型區);擊成跳球;擊球出界;主球首先撞擊非活球;擊球時,球員的衣服、身體、球桿及佩戴物等觸動檯面上的球。
5、下列犯規判罰7分:擊紅球入袋後,尚未指定球就開始擊球;擊進紅球後,未報綵球又擊打紅球;不使用白球而使用其他任何一個球作主球。
『陸』 國標舞重要賽事名稱叫什麼
世界三大國標舞賽事
一、黑池舞蹈節 (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黑池是英國的一個地名,因此地有湖水呈黑色而得名。
黑池舞蹈節在每年的5月底,在黑池的冬季花園(Winter Gardens)舉行,在其8天的賽程中,還會安排一天舉行「黑池舞蹈講習會」,邀請世界頂級教練及冠軍選手們歡聚一堂講解國際最新舞蹈技巧及舞蹈潮流導向等。黑池是目前國際上最權威、規模最大的體育舞蹈比賽。同樣,它也擁有最長的歷史,截止到2010年黑池舞蹈節已經成功舉辦85屆。
在黑池舞蹈節中,最扣人心弦的是四大重要組別:職業摩登、職業拉丁、業余摩登和業余拉丁,比賽激烈精彩。黑池也因黑池舞蹈節而被舞蹈屆視為體育舞蹈的聖地,每年都會有很多的舞林高手來此地求學練舞,期待在那裡留下自己光輝的腳印。
二、UK 公開賽(UK Open Championships)
UK公開賽是英國乃至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舞蹈賽事,它定於每年的1月下旬在英國英國倫敦南面小鎮波密司國際中心 (Bournemouth International Centre –BIC)舉行,UK公開賽一般分為職業組摩登舞、拉丁舞,職業新星組;業余組,業餘21歲以下組,壯年組等組別,賽程三天。UK 公開賽是英國一個歷史悠久的舞蹈賽事。如果說起世界三大體育舞蹈比賽,那麼1月份的UK公開賽是一個開始,如果拉丁舞者們能在一年的開始就取得傲人的成績,那麼在接下來5月份的黑池舞蹈節和10月份的 International 錦標賽上也一定能有最好的狀態去拼搏,去挑戰!
三、International 錦標賽(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
International 錦標賽於每年10月中旬在英國舉行,歷時三天。除了設置UK公開賽的組別外,還有16—14歲少年組、14—12歲少年組、12—6歲少兒組。因此,國標賽是三大體育舞蹈賽事中唯一一個設置了少年組的國際體育舞蹈賽事。截止到 2009年已經成功舉辦第57屆了,而且主辦方從未更換過比賽場館,賽事的名氣也因那如雷貫耳的場館名字而更加響亮。對於每年的 International 錦標賽,能夠通過前兩天的比拼最終進入艾爾伯特皇家禮堂(Royal Albert Hall)才是最激動人心的,因為前兩天的比賽是在英國布倫特伍德國際中心(Brentwood international Centre)舉行,幾大重要組別,比如職業摩登和拉丁,業余摩登和拉丁,都將決賽搬到該皇家禮堂進行最後的拼殺。所以能進入艾爾伯特皇家禮堂,那就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
這國際三大體育舞蹈賽事之所以如此享譽於全世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強大而專業的評審陣容。這些國際上的國標舞界的泰斗,他們取得的成績和他們的資歷威望,是所有人公認,也沒人能夠挑戰的。能夠在泰斗面前展示自己的舞蹈,接受他們的評價,對所有參賽選手來說,無疑都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動力。dj308交誼舞曲網舞曲大全。
『柒』 英國公開賽的賽事簡介
無論在球員心中還是在球迷心中,英國公開賽都有其獨特的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
它由於業余球手的抗議,第二年,主辦人宣布「比賽將向全世界敞開大門」,真正的公開賽成立了。雖然這一年也只有12人參加,但已包括業余球員。
開始的12屆,公開賽固定在 Prestwick 海濱球場舉行, 之後移師到聖安德魯斯(St . Andrews)老球場。其後比賽選擇不同的球場舉行,在這之前,已沿用了10年的冠軍獎品 - 鑲嵌銀牌的紅色皮帶,被現今聞名全世的「葡萄壺獎杯」(Claret Jug Trophy)代替。
公開賽早年,老湯姆.墨利斯與小湯姆.墨利斯(Old Tom Morris and Young Tom Morris) 是公開賽的常勝將軍。老湯姆共拿4次冠軍。小湯姆則連贏4次(1868、1869、1870、1871、1872停賽),且創下多項紀錄。
一次大戰後,公開賽由「皇室古典高爾夫俱樂部」(Royal and Ancient Golf Club) 主持,直到現在。
『捌』 F1英國站正賽要持續多長時間啊
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天氣,比賽激烈程度,時間,延遲時間)
90分鍾左右(實際84分鍾)
一個半小時多點
但如果下雨的話,可能會要2小時
『玖』 尋知高爾夫規則以及全球賽事等級~~!!!
我是復制的,說實話。因為除了復制我無一所助
高爾夫的歷史
1567年,蘇格蘭女王瑪麗因她丈夫達利勛爵被謀殺後不久就在打高爾夫球而遭到嚴厲指責。高爾夫,這項皇家古代運動,早在此時之前很久就在蘇格蘭的球場打得紅紅火火。眾所周知,聖安德魯大學成立於1411年,當時已經在聖安德魯打高爾夫球了。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甚至在此時的一個世紀以前,就出現了某種形式的高爾夫運動。
法國的古代高爾夫
正如我們今天所了解的,這項運動的歷史就是蘇格蘭高爾夫的紀錄。但是在歐洲也有反對這種說法的,主要是法國和荷蘭。荷蘭宣稱他們的證據是,他們的桿和球的運動叫"kolven";法國是"jeu de mail"。但是他們唯獨沒有最簡單,也是高爾夫最獨一無二的因素:洞。高爾夫運動是將球在球場上驅動,球場上分布著設計的障礙物,這些障礙物阻止球從開始點飛向空中,而後到另一個點的前進,以球進入洞中而告結束。這是高爾夫運動獨一無二之處。
洞是區分高爾夫與其它桿和球運動的關鍵因素,正是蘇格蘭人發明了高爾夫球運動。在1746年,漂亮的查理王子被打敗逃走的400多年以前,和1513年,不光彩的蘇格蘭人敗在英國人手裡之前很長時間,高爾夫球就成為國家的娛樂活動。在1513年的戰斗中,蘇格蘭人失掉了他們的國王和他們貴族家庭的繁榮。在第一次進攻中,蘇格蘭人無法抵擋英國射手,最終被打了回去。在此僅僅50年前,蘇格蘭的詹姆斯二世國王非常擔憂高爾夫球會影響劍術的演練,因此在1457年的蘇格蘭議會法中他禁止了這項運動。這項法律是第一個提到今天的高爾夫運動的文件。1471年,詹姆斯三世也禁止高爾夫運動。
詹姆斯三世用皇家法令第二次禁止高爾夫運動
Montrose侯爵也痴迷於高爾夫
每一個證據都表明,蘇格蘭人並沒有把這個禁令當回事,劍術演練每況愈下。後來的禁令也沒人理會。這個國家打高爾夫能力的增長和射手能力的下降正好成反比。
高爾夫運動的起源仍是個謎,迄今為止仍然沒有發現無可反駁的證據。一個理論認為,蘇格蘭東海岸的漁民發明了這項運動,他們在下船回家的路上打球消遣。年輕的漁民在沙坑之間起伏的草地上走著,撿起一根彎曲的木棍,瞄準小圓石一擊,有什麼比這更自然的呢?如果他向前擊石,人的競爭本能會要求他再擊一次,看是否能擊得更遠。如果圓石滾入綿羊抵禦寒流的沙坑,他就會從這個沙坑打,他從船打到村子,每次都在同一點結束,可能是靠近當地小旅館的地方。如果圓石掉進兔子洞,高爾夫運動就最終發明出來了。
至於最初在蘇格蘭的什麼地方打高爾夫球,有一些推測。蘇格蘭的許多高爾夫早期證據是在16世紀和17世紀Kirk Session教堂的紀錄中發現的。在蘇格蘭東海岸的許多地方,有教區居民因在"傳教時"去打高爾夫球而受到懲罰。1599年,在聖安德魯,"懺悔柱"啟用之前,有異教徒因首次觸犯法律而被罰了款。後來,犯人被逐出了教區。
在16世紀,高爾夫運動在蘇格蘭東海岸穩定地建立起來,並開始擴展。打這時,高爾夫在蘇格蘭上流社會贏得了尊重,連蘇格蘭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同意去繼承英王位前,確實也打高爾夫球了。
蘇格蘭女王瑪莉走向第一開球區
他的母親,蘇格蘭女王瑪麗,是個痴迷的球手。女王曾和一個叫Mary Seton的傭人打高爾夫球。因為她輸了而送給這位傭人一條至今仍很名貴的項鏈。
在16世紀初期,高爾夫運動開始向內地發展,可能是被蘇格蘭國王的孫子,詹姆斯四世國王帶入內地的。這位蘇格蘭國王曾試圖禁止這項運動。詹姆斯四世即位時也試圖禁止高爾夫運動,但是最終他卻轉向了這項運動。到1501年,他的財政部長給Perth的弓箭製造商支付了14先令,讓他提供高爾夫球桿。從那時後,皇家金庫幾次為購買高爾夫球付款,甚至還為他打賭付過賬。有記載表明,國王曾在球場打賭,結果比賽輸了,因此皇家財政部長不得不給一位伯爵支付了14先令。
正是皇家的影響為高爾夫球運動在全國普及,並最終推向國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早的高爾夫中心都與皇室和兩個蘇格蘭社會有影響的支柱,教育和教會,有聯系。聖安德魯是蘇格蘭最古老的學術中心和強大的教會所在地。蘇格蘭的首都愛丁堡是最高法庭所在地,高爾夫由於受到皇家的庇護在首都周圍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Dunfermline 和Perth這兩個城市也有了高爾夫運動。
Galloway的主教曾被委託將這項運動傳播到蘇格蘭的西南部,可能是通過宮廷的渠道。Montrose侯爵也非常痴迷高爾夫,這可能與很早就有球場有關。盡管這項運動已經普及,但是在它形成組織以前又經歷了150年。第一個成立正規組織的要求產生於17世紀,當時,一套廣泛接受的規則初現雛形。
有文件記載的最早的俱樂部是"雷斯紳士球手",後來於1744年成為"愛丁堡高爾夫球手榮譽公司"。當時,第一個高爾夫球固定在愛丁堡城市委員會贈送的銀球桿上。第一個勝利者,John Rattray,被授予"高爾夫首領"稱號。銀球桿獲勝者將成為下一年的"首領",這一做法成為傳統。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由前首領委員會選出的聖安德魯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的首領要親身參加9月舉行的俱樂部秋季獎牌爭奪賽開場賽。為了保持優勝者擔當當年首領的傳統,優勝者是比賽唯一的參賽者,一旦他擊出第一桿,他就自動成為優勝者。加農炮的轟鳴標志著獎牌賽的開始,撿回首領擊出的球的球僮被授予一枚金幣。
1754年,當時叫聖安德魯高爾夫球手協會的聖安德魯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買下了銀球桿,但是直到1834年威廉姆四世國王才將現在的名字授予給他們。19世紀後半葉,隨著許多新球場的建立,蘇格蘭的高爾夫運動有了重大發展。鐵路交通網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1880年前後古塔膠球的出現是高爾夫運動在蘇格蘭以及更大范圍迅速普及的唯一重要因素。
高爾夫運動的定義和基本的原則
高爾夫球運動是依照規則從發球區開始,用一次或連續的擊球將球打入洞中。初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然而,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從發球區到球洞的過程中,球手要面對許多不同的情況,因此,我們的規則條目多達34條之多。
1984年前的高爾夫規則有41條,而上面我們所引用的那段話是規則1。但規則進一步加強後,人們決定將一些基本原則放在書的開始。規則1分為四個部分。沒有一部分是關於球場特定區域或特定情況的。相反,它們只是探討最基本的問題以及合理打球的概念。
如前所述,高爾夫基本上是一項用球桿將球從發球區打進球洞的運動。這里意思很明確,球手只能用球桿,而不能採用其他方式影響球的位置或移動球。這是規則1-2的基本意思。我們可能見過這種不幸的情況,球手打出的球在球洞邊緣打轉,而球手的命運則完全在此一舉,球手在球洞邊上跳動使地面震動,並使自己的球滾進洞中。如果球手跳動時球仍在滾動(見規則16-2),這種行為則被視為影響球的運動而違反了規則1-2。(球不動時,如果球手的跳動導致了球的移動則違反了規則18-2)。
第三部分是說打高爾夫球必須按照高爾夫規則行事。球手或賽事委員會不能自由選擇一輪比賽中使用哪些規則。如果委員會修改規則,如違反規則4-4a,允許球手帶14支以上的球桿,那麼將遭到懲罰。他們在該場比賽中遇到規則問題時將得不到美國高爾夫球協會和聖安德魯斯皇家古老高爾夫球俱樂部的幫助。而如果球手自身出現了問題,如擅自修整釘鞋在球洞區上的劃痕,則被判處高爾夫中的「極刑」取消比賽資格。
要訂立一套囊括所有可能情況的規則是不可能的,因此規則1-4規定,如遇到規則沒有規定的任何有爭議的情況將按照公正的原則予以裁決。USGA每年收到幾千封質疑規則的信箋,提出了不同情況下他們認為的最公正的答案。不過他們經常誤用了「公正」的概念,因為他們不喜歡按規則處理的結果。他們需求的不是公允的結果而是「公平」的結果。從規則的角度看,「公平」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是既非最佳也非最差的可能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公正」概念的使用會導致球手受罰;而在其他情況下,則不會。
高爾夫球桿
一套高爾夫球桿限定不得超過 14 支。整套的組成則視個人的喜好而定。
通常一套球桿包括下列幾項:
鐵桿: 3,4,5,6,7,8,9,PW,SW
木桿: 1,3,5及推桿。
這並不表示每次打球都必須攜帶這些球桿。初學者可攜帶一支發球桿(1 號木桿)或 3 號木桿,3,5,7 各一支,以及 9 號鐵桿或S桿,外加一支推桿。
木桿的類型
木桿:基本上木桿有兩種類型,柿樹及楓樹。 ‧堅硬的桿頭通常用柿木。 ‧薄板層壓(三合板)的桿頭通常用楓木。 薄板層壓的桿頭以繁復的木工製成。製作過程類似復制一把鑰匙。第二種,也是最常用的木桿是楓木製成的桿頭。 一般而言,1/16 英?的楓木鑲面板都是類似三合板的方式壓制而成的。這類鑲面板經過加熱與加壓,最後做成類似柿木的桿頭。許多高爾夫球員指出,柿木桿頭的撞擊力感覺起來比較堅硬,但這並沒有事實根據。有些高爾夫球員則比較偏好層壓的楓木桿頭,理由是必較耐用。
金屬桿:包鑄的金屬桿頭相當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外圍的比重經過額外的控制(這並非原先的設計用意,而是產品的鑄造過程讓重量分布更適中)。不銹鋼桿頭鑄成中空以免過重,中空部分通常灌注聚胺酯消減噪音。有不少人注意到用金屬木桿的頭揮桿時不管有沒有擊中中心都能增加距離。
石墨:桿身常用的材料也經常用來製成石墨桿頭。兩者的製作技術有些微的差異。石墨預浸膠體混合 ABS 塑料,並且射入桿頭制模內。 第二種版本是以環氧基做成預浸膠體,然後將混合物壓縮成模。石墨桿頭製成的重量與木製及金屬桿頭一樣,但通常比慣用的桿頭尺寸更大。如此可增加「甜蜜點」的大小。不過試驗結果並不能證實石墨桿頭比其它材質的桿頭更好揮桿或者距離更遠。
加大尺寸:一般公認加大尺寸的桿頭,通常是不銹鋼或石墨製成,甜蜜點的面積比較大。即使擊球時偏離中心,也可以讓飛行的軌道更遠、更直。如果使用不銹鋼桿頭,桿面必須更薄才能維持整體重量正常( 1 號木桿是 191 - 205 克)。這會造成某些金屬木桿的桿面破裂或下凹。因此有些製造商正推出中型的金屬木桿,讓甜蜜點一樣大,但桿頭的厚度維持不變以免下凹。
金屬桿基復合桿面:為了配合加大尺寸的桿頭,製造商正開始利用桿面插入(通常是塑料、石墨或質輕的金屬)。這可產生較大尺寸的桿面但不用擔心桿面破裂或下凹。這也可以減輕桿面整體的重量。以金屬木桿而言,桿面插入是一種相當新穎的設計,關於揮桿的動作與容忍錯誤的能力尚未有任何測試結果發表。
『拾』 英國公開賽的數據統計
英國公開賽的全稱是英國公開錦標賽,始於1860年,是高爾夫四大滿貫中歷史最悠久的、最古老的賽事,由英國聖安德魯斯皇家古典高爾夫俱樂部主辦,每年7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辦。以下是英國公開賽的歷史統計:
最老的冠軍
湯姆-莫里斯,1867年奪冠的時候,年齡為46歲99天
哈里-瓦頓,1914年奪冠的時候,年齡為44歲41天
羅伯特-德-維綸佐的,1967年奪冠的時候,年齡為44歲93天
最年輕的冠軍
小湯姆-莫里斯,1886年奪冠的時候,年齡為17歲5個月8天
維列-奧特羅尼,1893年奪冠的時候,年齡為21歲24個月
賽維里亞諾-巴勒斯特羅斯,1979年奪冠的時候,年齡為22歲3個月12天
跨越60年的冠軍
哈里-瓦頓在1896, 1903, 1911年奪冠
J.H-泰勒在1894, 1900, 1913年奪冠
加利-普萊爾在1959, 1968, 1974年奪冠
業余球員奪冠
波比-瓊斯3次奪冠,分別是1926-27-30年
哈洛德-希爾頓,兩次奪冠,分別是1892-97年
奪冠次數最多的球員
6次,哈里-瓦頓, 1896, 1898, 1899, 1903, 1911, 1914年奪冠
5次,詹姆斯-布萊德, 1901, 05, 06, 08, 10年奪冠
5次, J H-泰勒, 1894, 95, 1900, 09, 13年奪冠
5次,佩利-托姆森, 1954, 55, 56, 58, 65年奪冠
5次,湯姆-瓦特森, 1975, 77, 80, 82, 83年奪冠
獲得亞軍或者並列第二最多的球員
7次,傑克-尼克勞斯,1964, 67, 68, 72, 76, 77, 79年奪冠
6次, J H-泰勒, 1896, 1904, 05, 06, 07, 14年奪冠
參賽的最小球員和年齡最大的球員
小湯姆-諾里斯,1865年參賽的時候,只有14歲4個月4天
格納-薩拉曾,1976年參賽的時候,已經74歲5個月8天了。
最大的優勢奪冠
13桿,老湯姆-莫里斯在1862年以13桿的優勢奪冠
12桿,小湯姆-莫里斯在1870年以12桿優勢奪冠
8桿,J H-泰格在1900年和1913年以8桿優勢奪冠;詹姆斯-布萊德在1908年以8桿優勢奪冠;泰格-伍茲2000年以8桿優勢奪冠。
6桿,波比-瓊斯, 1927;瓦爾特-哈根, 1929;阿諾德-帕默, 1962;約翰尼-米勒, 1976
奪冠桿數最低的
267桿(66, 68, 69, 64)格雷戈-諾曼,皇家聖喬治球場, 1993
268桿,(68,70, 65, 65)湯姆-瓦特森,圖恩貝利球場, 1977; (69, 66, 67, 66)尼克-普萊斯,圖恩貝利球場, 1994
269桿(67,66,67,69)泰格-伍茲,聖安德魯球場, 2000
270桿(67, 65, 67, 71)尼克-法爾多,聖安德魯球場, 1990
271桿(68, 70, 64, 69)湯姆-瓦特森,姆艾菲爾球場(Muirfield), 1980; (67, 67, 64, 73)湯姆-雷曼,皇家萊薩姆&聖安納斯球場(Royal Lytham & St Annes), 1996
272桿(71, 71, 64, 66)伊安-巴克爾-菲斯,皇家比克達勒球場, 1991; (66, 64, 69, 73)尼克-法爾多,姆艾菲爾球場, 1992; (69, 66, 72, 65)朱斯丁-雷奧納德,皇家特隆球場, 1997
單輪最低桿
63桿-瑪爾克-哈約, 2nd round圖恩貝利球場, 1977;青木宮(Isao Aoki), 3rd round姆艾菲爾球場, 1980;
格雷戈-諾曼, 2nd round圖恩貝利球場, 1986;保爾-布洛胡斯特, 3rd round聖安德魯球場, 1990;
喬蒂-姆德, 4th round皇家比克達勒球場, 1991;尼克-法爾多, 2nd round;帕納-斯徒爾特, 4th round Royal St George's, 1993
業余球員單輪最低桿
66桿-弗蘭克-斯特拉納罕, 4th round皇家特隆球場, 1950;泰格-伍茲, 2nd round,皇家萊薩姆&聖安納斯球場, 1996;
朱斯丁-羅斯, 2nd round比克達勒球場, 1998
首輪最低桿
克萊格-斯塔德勒1983 (64) at皇家比克達勒球場
克里斯蒂. 1985 (64) at皇家聖喬治球場
羅德哥-戴維斯1987 (64) at姆艾菲爾球場
雷蒙德-弗洛伊德and斯特夫-帕特1992 (64) at姆艾菲爾球場
第二輪最低桿
瑪爾克-哈約1977 (63) at圖恩貝利球場
格雷戈-諾曼1986 (63) at圖恩貝利球場
尼克-法爾多1992 (63) at皇家聖喬治球場
第三輪最低桿
青木宮(Isao Aoki) 1980 (63) at姆艾菲爾球場
保爾-布洛胡斯特1990 (63) at聖安德魯球場
第四輪最低桿
喬蒂-姆德1991 (63) at皇家比克達勒球場
帕納-斯徒爾特1993 (63) at皇家聖喬治球場
第一次獲勝和再度獲勝跨越最久的
19年, J.H-泰勒, 1894–1913
18年,哈里-瓦頓, 1896–1914
15年,加利-普萊爾, 1959–74
15年,維列-帕爾克, 1860-75
14年,亨利-科頓, 1934 - 48
蟬聯次數最多的
4次,小湯姆-莫里斯, 1868-72 (No Championship in 1871)
3,傑米-安德森, 1877-79;鮑勃-費古森, 1880-82;皮特-托姆森, 1954-56
2, Old Tom Morris, 1861-62; J.H-泰勒, 1894-95;哈里-瓦頓, 1998-99;詹姆斯-布萊德, 1905-06;波比-瓊斯, 1926-27;瓦爾特-哈根, 1928-29; Bobby Locke, 1949-50; Arnold Palmer, 1961-62;李-特雷維諾, 1971-72;湯姆-瓦特森, 1982-83.
進入前五名最多次排名
16次, J.H-泰勒,傑克-尼克勞斯
15次,哈里-瓦頓,詹姆斯-布萊德
單輪低於70桿的最多輪次排名
33,傑克-尼克勞斯,尼克-法爾多
27,湯姆-瓦特森
23,格雷戈-諾曼
21,李-特雷維諾
20,賽維里亞諾-巴勒斯特羅斯尼克-普萊斯
第一輪打出低於70桿
1904皇家聖喬治球場
68 J.H-泰勒
69詹姆斯-布萊德(3),傑克-懷特(4)
領先桿數最多排名
18洞之後:
4桿,詹姆斯-布萊德, 1908;波比-瓊斯, 1927;亨利-科頓, 1934;克里斯蒂., 1985
36洞之後:
9桿,亨利-科頓, 1934
54洞之後:
10桿,亨利-科頓, 1934
7桿,托尼-雷瑪, 1964
6桿,詹姆斯-布萊德, 1908,湯姆-雷曼, 1996
每輪發揮都好過前一輪表現的冠軍
傑克-懷特, 1904,桑德維斯, 80, 75, 72, 69
詹姆斯-布萊德, 1906,姆艾菲爾球場, 77, 76, 74, 73
本-哈根, 1953,卡諾斯蒂球場, 73, 71, 70, 68
加利-普萊爾, 1959,姆艾菲爾球場, 75, 71, 70, 68
三輪成績相同而奪冠的球員
登斯莫勒-蘇特, 1933,聖安德魯球場, 73, 73, 73, 73 (延長賽奪冠)
冠軍中各輪相差桿數最多的排名
14桿,亨利-科頓, 1934,第二輪65,第四輪, 79
11桿,傑克-懷特, 1904, first round 80, fourth round 69;格雷戈-諾曼, 1986, first round 74, second round 63, third round 74
最長的球場
卡諾斯蒂球場, 1999 - 7361碼
舉辦英國公開賽最多的場地
聖安德魯球場- 26
普雷斯維克- 24
姆艾菲爾球場- 15
桑德維斯- 13 (including 2003)
霍伊萊克球場- 10
羅亞爾-萊薩姆球場- 10
皇家比克達勒球場- 8
皇家特隆球場- 7
姆瑟布格- 6
卡諾斯蒂球場- 6
圖恩貝利球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