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什麼時候西遊記傳入歐美國家
直到19世紀晚期,《西遊記》的故事才傳入東南亞和歐美國家。
在學界,有人認為,孫悟空是跟著廣東、福建移民入籍東南亞諸國的。在以《西遊記》故事為藍本的潮劇—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中,孫悟空往往被視作危難時可以提供庇佑的神靈。因此,當信眾們來到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等國,這種信仰同樣被帶了過去。而作為庇護神的「傳記」,《西遊記》在東南亞也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引進。
去往西方之路最艱難。直到1942年,美國人亞瑟·韋利才將這個故事翻譯成《Monkey》,把孫悟空介紹給英語世界的讀者。韋利的譯本之後,西方各國的《西遊記》譯作,均以「猴」或「猴王」為題:比如喬吉特·博納與瑪麗亞·尼爾斯的德文百回選譯本《猴子取經記》;塔杜什·茲比科斯基的波蘭文譯本書《猴子造反》;捷克百回選譯本書《猴王》……這無疑與西方文化傳統有關:這只神通廣大、智勇雙全的猴子,很容易得到個人英雄主義的讀解,在西方能激起強烈的共鳴。
㈡ 請問西遊記最早的譯者是誰
李提摩太(1845—1919),字菩岳,英國傳教士。1869年11月17日他離開英國,於1870年12月抵達上海,隨後去山東煙台、青州等地傳教,並同時學習佛教、儒家和伊斯蘭教著作。1886年,李提摩太來到北京,發表了《七國新學備要》,介紹西方各國的教育情況,並建議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兩白銀作為教育改革的經費。1902年,山西發生教案,慈禧請他協助處理。事件解決後,慈禧同意請他開辦山西大學堂,聘他為山西大學堂西學書齋總理,可以自由往來於北京、上海、太原之間。清政府還賜他頭品頂戴,二等雙龍寶星,並誥封三代。
書名:《西遊記》(英譯本 珍藏版)
作者:吳承恩(著),李提摩太(譯)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㈢ 西遊記是哪一年拍的
《西遊記》於1982年開拍,1986年春節在央視首播前11集,1988年25集播出;2000年,《西遊記續集》在央視開播。
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曾獲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連續劇獎,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連續劇特別獎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
網路-西遊記
㈣ 《西遊記》傳入歐美之後,歐美人是如何評價這部著作的
引言:《西遊記》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名著。19世紀晚期的時候,《西遊記》被慢慢的流傳入歐美國家。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神通廣大,智勇雙全。外國友人也能夠讀出個人的英雄主義,也能夠激發自身的共鳴。今天小編想分享的話題就是,《西遊記》傳入歐美之後,歐美人是如何評價這部著作的。所以這也告訴人們,無論有再強的本領,也不能得意忘形,要以謙虛謹慎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和工作。還告訴人們,不要以有色眼鏡去看待任何人,因為不清楚一個人的時候,就沒有資格去評判他人。在《西遊記》中,各路妖怪都認為吃唐僧肉有長生不老的功效,所以各路妖魔都想抓捕唐僧。但是沒有一次能夠得手過,最終都被孫悟空救出。所以告訴人們不能有貪念,一旦思想被貪念左右,那麼結局一定是不好的。
㈤ 西遊記在歐洲的影響
《西遊記》的英文翻譯版本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傳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國阿瑟·韋理(Arthur Waley),將《西遊記》書名譯為《猴》(Monkey),這個譯名在西方頗為通行。
英國大網路全書介紹《西遊記》時說:「十六世紀中國作家吳承恩的作品《西遊記》,即眾所周知的被譯為《猴》的這部書,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
美國大網路全書介紹說:「在十六世紀中國出現的描寫僧人西行取經故事的《西遊記》,被譯為《猴》,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此書經過許多人參加創作,最後是由吳承恩在比較粗糙的基礎上,經過很大的加工提高而寫成的。」
傳播方式:
《西遊記》在英美的傳播經歷了從簡本的文化缺失到全本的文化專注的發展過程,說明《西遊記》英文翻譯版本的文化傳播應以中西合作為基礎。
隨著翻譯學的文化轉向和跨文化交流的推進,中西合作已成《西遊記》英文翻譯版本的必然選項,從而推動文化相通。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社會科學網 -《西遊記》在海外
以上內容參考知網-《西遊記》英譯本在英美的文化傳播
㈥ 西遊記原著在國外的閱讀率
《西遊記》成書以前,唐僧取經的故事便早已傳到國外,成書以後,更是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受到海外讀者的歡迎和文學界的關注。英國漢學家安東尼說:「《西遊記》是中國傳統小說中的精品之一。」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給予《西遊記》很高的評價,他說:「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這話雖欠理性,充滿個人的感情色彩,但也可從一個側面看出,《西遊記》在世界小說史上,有它一定的價值,也足見它的影響之巨、之深、之廣。
存明清《西遊記》版本共14種。[1]
明代7種,可分為3個系統:
繁本系統,包括世本和李評本;
簡本系統,包括朱本和楊本;
刪本系統,包括楊閩齋本、唐僧本和閩齋堂本。
清代7種,亦可分為3個系統:
刪本系統,包括證道本、真詮本、原旨本、正旨本、含評本;
繁本系統,即新說本;
抄本系統,即《西遊記記》。
下面重點介紹四個本子(都能買到整理本)一、世本
全名《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因其多卷卷首題有「金陵世德堂梓行」等字樣,故稱其為世德堂本,簡稱世本,是《西遊記》諸版本中最為重要的版本之一,在現存整個《西遊記》版本系統中刊行最早。下面推薦以世本為底本的《西遊記》整理本。二、李評本
全名《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李評本是僅次於世德堂本的《西遊記》的重要版本。從文字上看,李評本最接近世本,和世本的字數大致相同,不像後來一些版本大量刪節《西遊記》的原文。
三、證道本
㈦ 西遊記主要說什麼
《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共一百回,主要寫美猴王——孫悟空戰勝妖魔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全書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敘寫孫悟空的歷史,交代它被眾猴擁立為王,得道成仙,大鬧天宮,結果被如來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8-12回),寫唐僧取經的緣起,包括如來佛造經,唐僧出世,魏徵斬龍,唐太宗冥游,唐僧應詔出發取經;第三部分(第13-100回),寫取經的經過,這是全書的主體,主要寫孫悟空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途中戰勝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完成任務.
㈧ 電視劇《西遊記》什麼時候在英國播出
不知道,會在英國播嗎
㈨ 《西遊記》成書以後受到哪些海外讀者的歡迎和文學界的關注
《西遊記》成書以前,唐僧取經的故事便早已傳到國外,成書以後,更是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受到海外讀者的歡迎和文學界的關注。英國漢學家安東尼說:「《西遊記》是中國傳統小說中的精品之一。」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給予《西遊記》很高的評價,他說:「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這話雖欠理性,充滿個人的感情色彩,但也可從一個側面看出,《西遊記》在世界小說史上,有它一定的價值,也足見它的影響之巨、之深、之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