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君王從何時失去實權
英王失去實權其實並不是在《權利法案》頒布之後。
因為那部法案只是對英王的權力進行了限制,國王還是擁有很大的權力的,只是在這之上有了議會的某種形式上的限制而已。
英王權力的喪失經歷了比較長的發展歷程,簡單說就是一步步被剝奪的,所以很難界定一個具體的時間,應該說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以後的時候吧!
B. 英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是在什麼時候最終喪失的
時期是二戰之後,確切標志是英國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的失敗,這次失敗,標志著英國正式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自此世界上只剩下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
第二次中東戰爭是英法對於保住世界霸權的最後一次嘗試,雖然英國頑強的想要保住世界霸主地位,但是帝國的光輝終將不復存在
有趣的是,英國通過華盛頓這個導火線,打了七年戰爭成為了世界霸主,最後卻因為美蘇的反殖民主義而失去了世界霸權,只能說表面上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本回答僅憑自己的知識分析,難免有誤或者局限性
C. 英國為什麼1931年直接放棄一些殖民地讓他們獨立
1926年,倫敦帝國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被稱為《巴爾福宣言》,宣稱英國和各自治領都是英帝國內的自治共同體,地位平等,在它們的內政和外交事務各方面互不從屬,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聯邦中它們是自願聯合的成員。說白了這個決議就是給自己自治領完全獨立的權利。1931年12月11日,這個決議獲得議會通過,成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確立英國和各自治領的關系。這個決議通過之後,英國的殖民地中有四個成為獨立國家,這四個地區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D. 英國怎麼還有王位還有日本天皇,但沒權利不是嗎什麼時候開始政府掌權的
英國和日本都是君主立憲制。但是英國和日本有最大的區別:英國是代議制!有內閣和議會掌控行政權,立法權等!但日本軍皇還具有一定的行政權!英國是革命,而日本是維新!是不流血手段!是明政維新的時候。英國主要在1689《權利法案》的頒布,限制了國王的權利,保證了國會的權利。英國皇室正真開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是喬治二世的時候!
E. 什麼是權力下放削弱了團結的英國么
權力下放是1997年以來英國政府進行的重大憲法改革措施之一。從1999年下放權力機構正式開始運作迄今己逾15年。作為應對民族主義崛起的主要措施,權力下放曾被其設計者寄予厚望,然而事實證明這一目的並未達到。從表面上看,權力下放彰顯了英式民主,但實質上從整體上弱化了英國性,間接割裂了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等之間的情感。
F. 英國首相是什麼時候開始掌權的國王和女王當時一樣嗎
大致是在1680年「光榮革命」後。但確切來說,權力是由議會掌握(有點類似於全國人大會議,但又不完全相同),而首相則不過是把方案提出的人。
現在的女王只是英國最高權力的象徵,只是象徵而已。但其實在最初,女王是保有「立憲」這個權力的。不過在議會的權力被確保後,女王喪失了「停止法律」這一特權(表達不準確,但大致意思差不多),所以有「立憲」這個技能(笑)也沒什麼用,就把它也交給議會。剩餘的權力,大概只有簽署類似於「使用核武」這一類文件了吧?但當然啦,文件必須先被議會通過。
現在的英國以及其他君主制立憲制國家(如日本)所用的體制叫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在君主制往立憲制轉化的過程中還有個過渡期的政權形態叫「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簡單的說就是內閣與君主平分權利。
這種形態是在英國工業革命成功後,也就是「光榮革命」之後,威廉推翻了詹姆斯二世之後所建立的政權形態。
國王與女王在道理上都是一樣的「皇帝」,都是國家的元首。
現在英國女王已經不具有具體參政的權利,但是作為國家的元首,仍就擁有象徵性與利益性的權利,比如對外或接納禮儀性訪問,任免權(榮譽支撐,比如任免內克漢姆為勛爵,音樂家韋伯為勛爵)等。
G. 英國什麼時候獨立
1066年發生了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次成功入侵。諾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了英國人,來自法國的諾曼人和其他人來此定居。在隨後的3個世紀中,法語成為貴族的語言,法律結構受到了英吉利海峽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響,社會結構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
威爾士雖然常常處於英格蘭人的勢力范圍之內,但一直是凱爾特人的堡壘。然而在1282年盧埃林王子陣亡之後,愛德華一世發動了一場戰役並取得勝利,把威爾士置於英格蘭的統治之下。威爾士人的民族情緒繼續高漲,15世紀初由歐文·格林德領導的起義便說明了這一點。1536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把英格蘭與威爾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
當初住在蘇格蘭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的蘇格蘭人在如今的阿蓋爾地區定居。洛錫安住著英格蘭人,而威爾士不列顛人則繼續北上來到斯特拉思克萊德。9世紀時,蘇格蘭各地區聯合起來抵禦北歐海盜。在整個中世紀,英格蘭當時強大的君主國一直威脅著蘇格蘭的獨立。
英格蘭與蘇格蘭最終的聯合表明,當時宗教上的差異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視更加至關緊要。在英格蘭,伊麗莎白一世於1603年由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英格蘭詹姆斯一世)繼位。即使如此,英格蘭和蘇格蘭除了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統治時一度被強行聯合在一起,在17世紀它們一直是相互獨立的。到1707年,由於意識到更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合會帶來益處,雙方同意建立一個單一的大不列顛議會。蘇格蘭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區。但是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這兩位漢諾威王室新教徒統治期間,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關系緊張起來,詹姆斯二世黨人發動過兩次叛亂,試圖恢復信奉天主教的斯圖亞特王室。
具體的請看
http://hi..com/hanwanying/blog/item/2d3838a57e4c9af19052e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