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各國對全球資源的競爭加劇
當前,世界各國對資源的競爭加劇、對產能的競爭加劇、對市場的競爭加劇、對運輸線路的競爭加劇、對礦業資本的競爭加劇,導致准入成本呈現增加趨勢。雖然這種競爭十分激烈,仍然有一些空間可供我們利用。如果再錯過這個時機,開發利用國外礦產資源將面臨特殊的困難。
4.3.1 對資源、產能和市場的競爭加劇
跨國能源和資源公司控制全球大多數優質資源、儲量和產能,是礦業全球化的載體,在全球礦產品貿易中也居於主導地位。目前全球25家最大的固體礦產跨國礦業公司,美國、加拿大各6家,澳大利亞、英國各3家。排在世界前10位的跨國礦業公司,控制全球非鐵金屬礦山產值的1/3左右。前10家公司佔全球固體礦產勘查支出的24.0%。就各具體礦種,西方跨國礦業公司的控製程度不一,但大體上前3~5家礦業公司基本可控制每一種礦產西方國家產量的2/3左右。例如,西方國家80.0%的鐵礦石產量由3家跨國礦業公司;74.0%的錳礦石生產由4家跨國公司所控制;西方國家鉛、鋅總產量的58.0%和51.0%,由10家跨國礦業公司控制;鋁土礦、銅和鉻鐵礦的生產,基本上70.0%的產量均由10家公司控制;鎳產量的60.0%由10家公司控制;在各種金屬中,黃金生產的市場集中化程度是最低的,但前10家公司仍控制總產量的48.0%。以石油而論,盡管美國和歐洲的跨國石油公司在20世紀60、70年代石油國發起國有化運動後對全球一些地區石油儲量的控製程度有所下降,但自90年代初以來又有所提高,目前控制著除原蘇聯地區以外全世界石油產量的40.0%。10大跨國石油公司跨國經營產量佔全球原油總產量的20.0%左右。90年代以來,美國各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投資均高於在國內的投資。有些石油公司的海外勘查支出已佔其總勘查經費的70.0%。大石油公司更是在全球范圍內追逐油氣儲量。
石油的情況尤其嚴重。全球油氣資源的政治性博弈和控制權爭奪愈演愈烈,中國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有利空間可能被擠壓。對於石油在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中的戰略地位,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專家漢斯·摩根索曾經有一段較為深刻的描述:「誰能把它們加入自己的其他原料來源,誰就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資源,並且以同樣比例剝奪了對手的資源。在這個意義上,對它們的控制一向是強權分配的一個重要因素。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英國、美國在一段時間里還有法國,在近東從事那種被適當地稱為石油外交的活動,即建立勢力范圍,從而在某些地區得以獨占石油儲藏。」近30年來的世界石油資源較量和斗爭史,以及未來世界石油資源格局的演變趨勢表明,世界能源生產或消費大國,特別是美國、歐洲國家、俄羅斯等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將會繼續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甚至不惜通過戰爭來爭奪和控制世界上具有稀缺性、戰略性的油氣資源。可以預見,多年來一直作為世界石油主要生產和出口地的中東、非洲、拉美、裏海—中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必將成為未來世界油氣資源爭奪最為激烈的主戰場。
4.3.2 對礦業資本、礦業技術的競爭加劇
跨國能源和資源公司控制全球大多數礦業資本,控制大多數礦業投資,並通過資本的流動加強對全球資源的控制。隨著礦業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礦業資本的流動速度超過了礦產品的流動速度,而跨國公司控制了大多數礦業資本。同時,為了加強對全球能源、資源的控制,在西方國家政府的默許下,跨國公司之間的購並活動也在加速並由此加強了對全球資源的控制。從礦產品的最終所有權的角度看,礦業資本市場的股民是礦產資源的真正所有權人。股東們通過資本市場控制了礦業公司,進而間接地控制著世界上礦產資源的所有權。世界上的跨國礦業公司究竟有多少是屬於上市公司,也就是通過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尚不得而知,但是上市公司是跨國經營的礦業公司的主流,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如煤礦公司。世界上多數煤公司都不是公開上市公司,也不是跨國公司,比如,世界最大的煤生產者中包括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的國家煤公司。美國煤的外國投資大多數來自於歐洲公司)。因此,從礦業股本市場的角度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全球礦產資源的最終控制情況。全球礦業資本市場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以及南非。從股本資金所佔的份額看,加拿大多倫多是全球最大的礦業股本資金籌集地,其所籌集的礦業股本資金佔全球礦業股本資金的34.0%,紐約股票交易所佔29.0%,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佔20.0%。
跨國能源和資源公司控制並引導全球礦業技術的發展方向,引導能源、資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大多數跨國能源、資源公司,均設有地區性總部或研發中心,它們控制並引導全球礦業技術的發展方向,並由此而實現對全球資源的控制。這也是跨國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實際上,目前跨國公司競爭的重點已從「資源競爭」、「市場競爭」轉向了「科技競爭」。不同國家的礦業公司,其礦業跨國經營的方式差異很大,這既有歷史的淵源,也有順從投資者偏好方面的因素,有的是從勘查開始,有的從采礦開始,有的以購並為主。加拿大的礦業公司主要靠初級勘查公司的風險勘查在全球擴張。這是因為初級勘查公司在加拿大可以比在其他國家容易籌集資金,並且加拿大有較完善的勘查商業文化。澳大利亞由於歷史上淺表礦比較多,對資金、技術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也就沒有聯合和成立大型公司的動力,所以相對而言,澳大利亞的礦業公司規模相對小,方式也以小公司的風險勘查開發為主。英國的礦業公司主要靠購並而不是勘查開發來達到公司成長和全球擴張的目的。南非與英國較為類似,從事礦業跨國經營的主體大都是大型礦業集團,並且風險勘查少,以購置采礦權或購並礦業公司為主。
4.3.3 全球資源的准入成本增加,但尚有不少空白地
隨著競爭的加劇,全球資源的准入成本有增加趨勢,並且由於「中國威脅論」有一定市場,導致某些海外的礦產地,只要中國公司感興趣,則會出現一批公司蜂擁而至的現象,從而進一步抬高了成本,甚至有的國家趁機加碼,有的國外公司僅僅是「哄抬物價」,有的資源國待價而沽,持礦觀望。
但是,目前仍有不少空白地,並且鑒於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有些項目沒有中國的參與則很難進行下去,因此目前我們還有不少機會。以石油為例,盡管有報道說跨國石油公司控制全球優質石油儲量的80.0%,但是這一數字未將發展中國家的國有石油公司計算在內。實質上,國家石油公司控制全球80.0%的石油儲量,跨國石油公司控制15.0%左右,還有5.0%左右的空白地。
目前世界上還有一些未被西方大國及西方跨國礦業公司控制的空白地,礦產資源全球配置的最終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世界礦產勘查開發投資的總格局是,以資本豐富、具有礦業傳統的國家為基地的礦業公司是全球化的主體,資金有一少半(約40.0%)投向這些工業化國家本身,另有一多半(約60.0%)投向發展中的資源國。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被世界跨國礦業公司所佔據。雖然如此,並且礦業資金也正由高成本地區向低成本地區流動,但是尚有很多資源豐富、潛力大、有待開發的發展中國家尚未被西方國家的跨國礦業公司所佔領,礦產資源全球配置的最終格局尚未形成。從目前情況看,礦產資源被西方大國及跨國礦業公司控製程度最高的地區是拉丁美洲。但盡管如此,拉美仍有一些空白地。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立場上與美國等西方大國有差距的國家,如委內瑞拉、阿根廷等。二是拉美資源豐富,不少中小型(但按我國的標准有些可能就是大中型)的礦產地西方大型跨國礦業公司不感興趣。三是金、銅等以外礦產,尚未顧及。在亞太發展中國家中,部分國家的資源被西方大國、跨國礦業公司的控制較高,部分國家仍很低。控製程度較高的地區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以及其他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在中亞和東北亞地區的許多國家、西亞的部分國家,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觀念和文化上的差異,西方跨國礦業公司尚未站穩腳跟。非洲目前尚是西方大國、跨國礦業公司控製程度較低的地區。
㈡ 英國世界500強企業有哪些
英國石油公司(BP)匯豐銀行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樂購(TESCO)沃達豐集團(VODAFONE GROUP)
巴克萊(BARCLAYS)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聯合利華(UNILEVER)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英傑華集團(AVIVA)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南蘇格蘭電力(SSE)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英國森特理克集團(CENTRICA)森寶利(J. SAINSBURY)阿斯利康(ASTRAZENECA)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英國法通保險公司(LEGAL & GENERAL GROUP)BAE系統公司(BAE SYSTEMS)威廉莫里森超市連鎖公司(WM. MORRISON SUPERMARKETS)金巴斯集團(COMPASS GROUP)英美煙草集團(BRITISH AMERICAN TOBACCO)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 GROUP)帝國煙草公司(IMPERIAL TOBACCO GROUP)國際航空集團(INTERNATIONAL AIRLINES GROUP)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
㈢ 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介紹
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和英國力拓集團,介紹如下:
1、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簡稱「Vale」,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成立於1942年6月1日,該公司的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鐵礦資源集中在「鐵四角」地區和巴西北部的巴拉州,保有鐵礦儲量約40億噸,其主要礦產可維持開采近400年。
2、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簡稱「BHP BILLITON」,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以經營石油礦產為主,成立於1885年,總部在墨爾本,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礦山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地區,主要產品有鐵礦石、煤、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
3、英國力拓集團簡稱「Rio Tinto」,是全球最大的資源開采和礦產品供應商之一,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成立於1873年,集團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主要產品包括鋁、銅、鑽石、能源產品、金、工業礦物和鐵礦等。
(3)英國有多少家礦產集團擴展閱讀
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逐步增加了與中國的合作,在中國開展業務。
2010年03月19日,中國鋁業公司宣布與力拓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開發力拓持有的位於西非幾內亞的世界級鐵礦西芒杜項目,該項目每年產能將不低於7000萬噸。2013年3月26日上午,力拓精煉礦亞洲技術中心在中國蘇州園區舉行開業典禮。該技術中心也是力拓集團在中國的首家研發中心。
2008年01月27日,巴西淡水河谷礦業公司宣布,在珠海建立一個新的球團礦廠,2016年3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在北京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長期運輸協議。根據協議,在未來的27年中,中國礦運將每年承運淡水河谷發運的鐵礦石約1600萬噸。
必和必拓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礦產品供應商之一。如今中國是必和必拓鐵礦石和氧化鋁的重要市場,占我們約20%的氧化鋁銷售,約40%的鐵礦石銷售。其它一些重要的產品還包括銅、鎳、鉻、煉焦煤和錳。
㈣ 英國的著名公司有哪些
英國的著名公司有:
1、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全球領先制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國捷利康公司於1999年合並而成。阿斯利康在6大治療領域為患者提供富於創新,卓有成效的醫葯產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腫瘤、中樞神經、麻醉和呼吸等,其中許多產品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2、英國威廉希爾公司:世界博彩業中的旗幟性公司。該公司號稱「英超指南針」,顧名思義,該公司的賠率對英超、英甲以及英格蘭的各級聯賽和杯賽把握程度相當的高。該公司對歐洲其他幾大聯賽(意甲、西甲、法甲、德甲)也有不俗的判斷能力。
3、維珍:維珍集團(Virgin Group)是英國多家使用維珍作為品牌名稱的企業所組成的集團,由著名的英國商人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創辦。集團業務范圍包括旅遊、航空、娛樂業等。
4、英國保誠集團:英國保誠集團在1848年創立,當時命名為英國保誠投資信貸保險公司(Prudential Investment, Loan, and Assurance Company),業務以人壽保險為主。
5、英國鄧祿普公司:英國著名品牌,擅長將高科技成果應用於體育用品設計以使體壇明星達到其個人極限,同時代表著現代、流行和前衛,一向是為世界名將所推崇和喜愛的品牌。
㈤ 國際礦業巨頭 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之一是哪個
之一是哪一個?沒有具體說明啊
國際上三家鐵礦石供應商(BHP billion、Rio tinto、CVRD)占據了鐵礦石海運市場的大部分市場。
一、 力拓
1公司簡介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 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該公司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公司為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第一。
二、 BHP
1、公司簡介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三、 CVRD
1、公司簡介
CVRD是世界上鐵礦石、球團礦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廠家,同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礬土、氧化鋁、鋁、碳化鉀等生產廠家。
㈥ 英國四十八家集團
英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
英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 源於一個英國非官方性質的先遣訪問團。後來致力於中英非政府層面的貿易交流。 編輯本段歷史:20世紀40年代末,美蘇冷戰,出於戰略上的需要,美國開始實行對蘇聯的貿易禁運。1949年,英國開始實施對蘇聯的貿易禁運。1950年,美國進一步擴大禁運項目,同時對中國實行封鎖。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次年,美英控制下的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宣布中國為侵略國家。至此,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對中國開始貿易封鎖。美國當年通過了「共同防禦互助協調」法案,即「戰爭法案」,在法理上形成了東西方貿易禁運的指令。在一些自由經濟學家和商業人士的努力下,為尋找東西方合作的途徑,1952年四月3日-12日,在莫斯科舉行會議,共同討論合作的途徑。在會中,中國代表中的雷任民,南漢宸,冀朝鼎和石志昂和英國的傑克•佩里,丹尼爾•斯多伯特和威爾福萊德•金最引人注目。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先遣訪問團和四十八家集團的成立。而1953年7月6日貿易協約的簽定,在一定意義上標志著四十八國集團的成立。 四十八家集團對80年代早期中國工業技術的引進有著較顯著的影響。1957年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的措施垮台,作為推動東西方貿易的四十八家集團,致力推動中英貿易。中英貿易量在文革時期也穩定擴大。70年代,英國政府改變對待四十八家集團的態度,開始在政策上的指引。四十八家集團漸漸成為中英貿易交流的一個極有影響力的代表。1991年1月1日,新機構成立,更名為「中英貿易集團」。2004年,四十八家集團成立50周年慶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㈦ 英國礦產資源
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奔寧山脈東坡可開采白雲石。蘭開夏西南部施爾德利丘陵附近蘊藏著石英礦。在英國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約在10~40億噸之間。天然氣蘊藏量約在8,600~25,850億立方米左右。
㈧ 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是哪幾個丫
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是:世界前三位的礦業大國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它們也是世界的礦產資源大國。第四位是澳大利亞,第五位是巴西。
美國是世界上占第一位的礦業大國。1997 年的原礦總產值1473億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氣和煤(即能源礦產)的產值為1068 億美元,非燃料礦產405 億美元。即在礦業產值中,能源礦產佔72%。
蘇聯曾是世界頭號礦業大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自1991年以來礦業產值銳減。俄羅斯1995 年原礦總產值為1150 億美元,稍遜於美國。據稱,俄羅斯礦業產值中約80%為燃料礦產。
近年來,俄羅斯原油和煤稍有減產,但天然氣產量回升。1998 年俄羅斯原礦總產值估計為1000 億美元左右。
(8)英國有多少家礦產集團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特性:主要有耗竭性、隱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變化性四種。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文件中,對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務院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從地質勘查、礦產開發、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安全生產、境外資源開發利用以及煤炭工業發展等方面,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管理。
㈨ 英國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奔寧山脈東坡可開采白雲石。蘭開夏西南部施爾德利丘陵附近蘊藏著石英礦。在英國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約在10~40億噸之間。天然氣蘊藏量約在8600~25850億立方米左右。
英國動植物資源豐富,2007年英國政府開始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計劃,截至2007年,英國有1149種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而刺蝟、收割鼠、大西洋鮭和麻雀首次被列入其中。英國政府的這一野生動植物保護計劃名為《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其中收錄了那些需要保護的哺乳動物、鳥類、昆蟲、無脊椎動物、植物、魚類、海洋生物和菌類的名單。2006年9月已有550隻刺蝟被送往英國英格蘭中南部的白金漢郡首府埃爾茲伯里市附近的野生動物醫院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