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工黨的歷史起源
工黨是英國兩大政黨之一。1900年2月由職工大會(即總工會)發起創立,初稱勞工代表委員會,由隸屬於職工大會的工會組織和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社會民主聯盟組成。1906年改稱工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了自由黨的聯合內閣。20世紀初,力量日益增強。1918年2月通過了新黨章,規定除保留原有的集體黨員制度外,還在各選區設立組織以吸收個人黨員。同年6月,通過了由韋伯等起草的綱領性聲明《工黨與新社會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1924年1月,在自由黨的支持下首次組閣,並從此開始與保守黨輪流執政。1945年以前,僅於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兩次短期執政。1945年大選至1951年,組織過兩屆內閣。在此期間,發起重新建立社會黨國際。1964~1970年、1974~1979年,先後組織了4屆內閣,這是工黨歷史上執政最長的兩次。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4次大選連遭失敗。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分配手段和交換手段的公有制,實行計劃管理,以達到公平分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艾德禮工黨政府將此付諸實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但50年代開始,隨著英國經濟的發展,工黨內出現意識形態分歧。右派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變了,社會主義應是「增加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而不是以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化為目的;反對以新的社會制度代替現存的社會制度,主張在現存制度基礎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50~60年代,這些思想在工黨內占上風。但左派仍堅持國有化,認為沒有國有化就沒有社會主義。60年代初,「新左派」從文化上批判資本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文化上的統治使人們處在全面異化的狀態中,因此,必須向資產階級發動全面的文化進攻,對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總體改造。這對70年代後再次活躍起來的工黨左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者據此提出國有化還應該加上工業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對工黨傳統的社會主義進行了補充。1990年5月工黨提出新的施政大綱,充實了1989年年會通過的調整政策,放棄了老式國有化政策。主張政府必須負責解決教育、培訓、運輸、通信等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社會分配先考慮「創造財富的人」,發展高技術經濟,鼓勵發明創造。在防務政策上,放棄了單方面核裁軍的立場,主張用英國的核武器作為核裁軍談判的籌碼,爭取在2000年消除所有核武器。
工黨的組織由領袖、議會黨團、議會外組織和總部組成。在野時每年選舉領袖,並設副領袖;執政時可不改選,也不設副職。議會黨團由下院全體工黨議員組成。每屆議會開始即選舉領袖、副領袖和總督導員。在野時,由領袖、副領袖、下院議會黨團主席、上院工黨領袖、兩院總督導員以及工黨議員代表等組成議會委員會,領導議會黨團活動。執政時,則由工黨內閣代替,另設聯絡委員會與後座議員保持聯系。在議會外,全國代表大會(工黨年會)是工黨的最高權力機構。下設全國執行委員會、區域會議、選區組織和全國勞工理事會。工黨總部是行政機構。黨員600餘萬人,90%以上為工會集體黨員,也有部分知識分子,中小資本家,職工大會系該黨主要支柱。領袖托尼·布萊爾(1994年起)。
2. 英國保守黨與工黨的區別與聯系
英國保守黨與工黨之間是相對立的關系。
區別:
1、分類不同
保守黨是英國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保守黨。
工黨為英國議會第二大黨。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英國左翼政黨。
2、發展不同
保守黨在1979-1997年間曾4次連續執政18年。2015年5月英國大選後,保守黨獲單獨執政地位,卡梅倫組成保守黨政府。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等。
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里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
3、綱領不同
保守黨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歐盟制憲,不加入歐元區。
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二戰後推行溫和的改革政策。推行國有化,主張建立福利型國家。加入西方聯盟後,主張打碎舊的英殖民帝國統治體系,廢除貴族院。現主要致力於公共住所、職工福利、失業救濟、弱勢群體、社會保障、公民教育等方面。
3. 英國民主黨,保守黨,工黨之間的異同。
民主黨是資產階級政黨,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保守黨是當年英國光榮革命時與資產階級妥協的產物,保留王室,政策上傾向於王室貴族,工黨是英國工人運動興起成立的黨,自然就是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利益,在英國,工會的勢力很大。共同點就是都為國家利益服務。都是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產生的政黨。
4. 英國保守黨和工黨一直在互相競爭,究竟誰的實力更強大
英國保守黨和工黨一直在互相競爭,究竟誰的實力更強大?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英國這兩個黨的實力都很強,下面給大傢具體的說明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
我們上面的分析,主要是根據兩個大黨的發展脈絡來展開探討,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未來保守黨和工黨依舊是勢均力敵,因為英國的政治版圖,一直都控制在兩大黨的手中,所以他們很難壓制另外一個黨,所以只能夠互相牽制下去。
5. 英國工黨是代表哪個階層的利益
代表工人階級上層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利益。 19世紀30年代,輝格黨發展為自由黨,代表自由資產階級,後隨著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和國際競爭的加劇,自由黨內部發生分裂,於1900年成立工黨。。。。
6. 為什麼英國責任內閣制與兩黨制度的建立密切相關
責任內閣
內閣制是以議會為基礎而形成的。內閣的首腦由議會中通過選舉而產生的議員中佔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內閣的成員由內閣的首腦從與其政見相近的議員中挑選,或由參加內閣的各黨派協調分配名額產生,然後提請國家元首任命。國家元首隻是在名義上代表國家,執行些禮儀上的活動,並無實際權力。國家實際權力在內閣,由內閣代表國家元首向議會負責。國家元首頒布法律、法令和發布文告都必須由內閣首腦或有關閣員簽署。內閣向議會負責,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接受監督。如議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就只有向國家元首提出總辭職,由國家元首任命新的首腦重組內閣,或者是由內閣提議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大選,然後,根據大選結果組織內閣。內閣總攬國家政務,其首腦有權任命所有政府高級官員,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對內、對外的一切重大方針與政策.
兩黨制度
英國是內閣制國家,兩大黨靠競選爭奪下議院議員席位,獲多數席位的政黨為執政黨,其領袖擔任內閣首相,組織對議會負責的內閣,另一大黨作為法定的反對黨而存在.以英國為代表的議會內閣制下的兩黨制,(1)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A:輝格黨與托利黨先後交替執政時期;B:托利黨和輝格黨演變成保守黨和自由黨;C:工黨取代自由黨的地位;(2)英國議會內閣制中兩黨制的特點:A:兩黨的活動圍繞議會選舉展開,執政黨不僅掌握行政權,也掌握立法權;B:兩黨採取集中制。
7. 英國工人斗爭採取的方式,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
方式:政治性的斗爭,此時的工人運動絕大多數採取暴力的方式
原因:這是由於工人毫無政治權利造成的。他們很自然地認為,自己的悲慘處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享受作為公民應該具有的權利,在沒有選舉權的情況下,就不可能有自己的代表進入國會,在立法機構中無人替工人說話。所以斗爭的政治性一般都很明顯。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機器生產剛剛替代手工勞動.從手工工場向工廠制的過渡在迅速地進行著。但是,經濟狀況演變的過程畢竟不會出現「一刀切」現象,新舊交替、處處可見傳統痕跡的情況是必然的,而且十分普遍。這其中就包含著資產階級的剝削方式和慣用的手段。那時他們基本上沿用了以剝削絕對剩餘價值為主的做法,即採用增加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壓低工資、僱傭童工女工、使用工頭監督工人等等暴虐的手段。從經濟學上來說,這就是用人為的辦法強行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餘勞動時間。所謂必要勞動時間,就是收回投入、保住成本所需的時間。餘下的就是剩餘勞動時間,創造出的財富都屬於剩餘價值,也就是資產階級剝削到的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人的生活狀況非常悲慘。收入極低、食不果腹,居住條件更是令人無法忍受。工人胸中積下了非常強烈的不滿與憤恨。
經濟方面的這一情景.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政治上的狀況。一方面,當時資產階級還沒有科學管理企業的觀念,仍以強制命令的辦法指揮生產和管制工人。反映到政治上,他們就更傾向於保留君主制,只是在萬不得已的非常形勢下才接受共和制.而且在時間上都很短促。也就是說,民主管理的意識並不很強,倒是對壓制性的傳統政策更加習慣些。另外,工業革命中崛起的工業資產階級一時還不能取得優勢地位,除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之外,在各國執掌政權的主要還是金融資產階級以及土地貴族。這些人全然無意而且反對在上層建築領域里進行民主改革。這一切就決定了當時人權的狀況很不如人意。既然連工業資產階級都還處在受壓制的地位.工人的處境也就可想而知了。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社會地位極端低下,自然更加深了工人胸中的憤怒。他們必定要為爭取政治權利而堅決斗爭。顯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經濟發展的實際程度,決定了那時的社會與政治狀況,從而也決定了工人階級的處境,以及由此引出的工人的心情。
8. 為什麼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聲稱,將會阻止英國脫歐廢除王室
這是因為現在英國國內的黨派之爭非常的劇烈,現在英國首相是一個積極支持英國脫歐的人。但是對於反對黨來說阻止英國首相的行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這樣可以保證反對黨的利益。至於廢除王室,主要是因為這些人認為王室每年花費太大,會使得英國老百姓承擔非常大的經濟壓力。但是英國王室根本不是輕易能夠廢除的,主要是因為王室對於英國的意義非常的大。
所以我們也希望英國能夠順利解決脫歐這件事情,一旦繼續保持這樣的狀態的話,會對於英國老百姓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損失以及壓力。
9. 高中歷史:英國工黨與工人階級是什麼關系,為什麼。謝謝~
工黨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黨,主要是因為他是由工人、工人聯盟建立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