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尋找某個英國的徽章的資料,圖片.
英國有好的城堡! 你說的是溫莎堡吧?
你說的徽章是指Coat of Amrs吧! 那我勸你還是死心吧!因為在英國,這些徽章上萬個,每個都代表一個地區,一直隊(足球之類的)或一個組織~。看你描述的應該那一個徽章應該是商店裡的特色貨品吧!沒有什麼意思和資料的!因為那隻是騙錢的英國特色~像這樣的(你描述的徽章)徽章在英國是很常見的!我自己在美術設計也做過一個!只是沒電腦畫的好而已!
Sorry for不能幫到你~如果你想知道比較有名的徽章我到知道一些資料~不過不多!如果你需要可以通過網路消息留言給我! 我會盡量幫你的!
我先給你一些中文資料,不過不多!要英語的我就有好的!呵呵~
紋章(Coat of Arms),指一種按照特定規則構成的彩色標志,專屬於某個個人,家族或團體的識別物。在歐洲中古時代就有自己的紋章體系。
亦稱盾章,指誕生於12世紀戰場上,主要是為了識別因披掛盔甲而無法辯認的騎士;而認為紋章是貴族專利的普遍觀點就源自於此。
從13世紀起,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只要遵守紋章術的規則,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和使用紋章。至今,它用以識別個人、軍隊、教會、機關團體和公司企業的世襲或繼承性標記的使用、展示和規則的科學和藝術。
希望能幫到你!
㈡ 英國的嘉德勛章、巴斯勛章、和薊花勛章各指什麼
嘉德勛章(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設立)
薊花勛章(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設立)
巴思勛章(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1725年設立)
以下是按照等級高低排列的騎士勛章:
嘉德勛章(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設立)
薊花勛章(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設立)
聖帕特里克勛章(Most Illustrious Order of St Patrick,1783年設立)
巴思勛章(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1725年設立)
印度之星勛章(Most Exalted 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1861年設立)
聖邁克爾和聖喬治勛章(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1832年設立)
印度帝國勛章(Most Eminent Order of the Indian Empire,1877年設立)
維多利亞女王勛章(Royal Victorian Order,1896年設立)
不列顛帝國勛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1917年設立)
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都擁有各自的最高勛章,例如嘉德勛章是英格蘭的最高勛章,薊花勛章是蘇格蘭的最高勛章,愛爾蘭的最高勛章聖帕特里克勛章已經廢除。每一枚勛章都只能授予固定的人數,像嘉德勛章只能授予24人,薊花勛章16人,聖帕特里克勛章22人。印度之星勛章和印度帝國勛章都是授予在印度做出過貢獻的人士的,現在也已經廢除。
嘉德勛章
嘉德勛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是授予英國騎士的一種勛章,它起源於中世紀,是今天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騎士勛章和英國榮譽制度最高的一級。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獲得這枚勛章,其中包括英國國君和最多25名活著的佩戴者。英國君主還可以授予少數超額佩戴者(包括王室成員和外國君主)。只有國君可以授予這枚勛章。不象其它勛章那樣首相無權建議或者提名佩戴者。
嘉德勛章最主要的標志是一根印有「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心懷邪念者蒙羞」)的金字的吊襪帶。在正式場合下勛章佩戴者要佩戴這個吊襪帶,在一些其它標志中印有它的圖案。
大多數英國的騎士勛章適用於整個聯合王國,但是有三個級別最高的勛章只適用於一個地區,在這三個勛章中嘉德勛章適用於英格蘭,它也是這三個勛章中地位最高和最古老的。適用於蘇格蘭的勛章是薊花勛章,這枚勛章至少從16世紀開始設置,有可能源於中世紀(傳說甚至說源於8世紀,不過這個傳說不可靠),其今天的形式源於1687年。適用於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勛章是1787年設立的,但是愛爾蘭獨立後這枚勛章就停止了(其最後一位佩帶者逝世於1974年)。
歷史
1348年愛德華三世設立嘉德勛章。也有人認為設立年代不是1348年,其具體數據從1344年到1351年不等。可以肯定的是1348年秋愛德華三世穿過一套帶有此吊襪帶的衣服。另外1346年以前這枚勛章不太可能已經存在。一開始這枚勛章僅授予已經獲得騎士地位的人,一些早期的勛章佩戴者也的確已是騎士。
關於這枚勛章的來源有不同的傳說,其中最普及的傳說是有一次愛德華三世在埃爾特姆宮殿與一位「索爾茲伯里女伯爵」跳舞時女伯爵的吊襪帶突然落下來了。許多宮廷貴人笑,而愛德華三世則將這根吊襪帶拾起系在自己的腿上,並當眾宣布「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心懷邪念者蒙羞」)。由此這句話就成了這枚勛章的格言。另一個傳說說12世紀理查一世參加十字軍東征時以聖喬治為榜樣給他的騎士系吊襪帶而獲勝,後來14世紀的愛德華三世在設立這枚勛章時想起了這個典故。
這枚勛章設立後就有不少還沒有成為騎士的婦女獲得了這枚勛章。亨利七世在授予他母親瑪格麗特·博福特嘉德勛章後就不再向婦女授予這枚勛章了。至到1901年除少數女王自授這枚勛章外只有男士獲得這枚勛章。20世紀內除外國女王外沒有婦女獲得這枚勛章。一直到1987年伊麗莎白二世才改變了這個慣例。
勛章
佩戴者
嘉德勛章的佩戴者非常少,僅限於英國國君、威爾士親王和最多24名活著的成員,以及少數特例成員。僅國君授予嘉德勛章。
過去假如有一名佩戴者逝世的話其餘的佩戴者每人可以提名九名候選人(其中三名必須有伯爵或更高的銜,三名必須有男爵或更高的銜,三名必須有騎士或更高的銜)。君主可以在這些提名中選擇必要數量的頒發嘉德勛章,但君主不一定需要選擇受到提名最多的候選人。1862年維多利亞女王廢棄了這個提名形式,從此僅國君本人選擇受勛人。
從18世紀開始政府對向誰頒發嘉德勛章進行顧問參考。但是1946年喬治六世覺得嘉德勛章和薊花勛章獲得者太受政治關系影響。他與當時的首相和反對派領導人商討後將這兩枚勛章改為國君的個人禮物。因此國君在授予這兩枚勛章時不必與政府商量。
此外嘉德勛章還有一些特例佩戴者,這些人不算在上述的24名佩戴者的局限中。這些特例佩戴者包括王室成員,1786年喬治三世建立了這個特例以使他的眾多兒子不受這個局限限制。1805年他又將這個特例擴展到喬治二世的後代里。1831年這個特例再次被擴展到所有喬治一世的後代。
外國君主也可以成為特例嘉德勛章佩戴者。過去每次頒發這樣的特例勛章需要一個特別的法令,但是從1954年開始英國國君不必特別的法令可以自行向外國國君頒發嘉德勛章。第一位獲得特例嘉德勛章的外國君主是1813年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假如一個佩戴者犯了巨大的罪行比如背叛罪的話,那麼英國君主有權剝奪其嘉德勛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數個帝國君主由此被剝奪其嘉德勛章,其中包括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和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參戰後昭和天皇也被剝奪其嘉德勛章,但是戰後伊麗莎白二世再次為昭和天皇頒發嘉德勛章,因此昭和天皇成為兩次獲得嘉德勛章的外國君主。
軍官
嘉德勛章的所有佩戴者組成一個騎士團,這個騎士團有六名軍官:團長、法官、書記、首席紋章官、先鋒官和秘書。團長、書記和先鋒官是在嘉德勛章設立時就產生的,首席紋章官和法官是15世紀設立的,秘書是20世紀設立的。
團長傳統由英國國教會最高主教溫切斯特主教擔任。法官過去由溫莎城堡所在的教區的主教擔任,後來這個職務也容其他人擔任。
書記一般由溫莎城堡教長擔任。首席紋章官由紋章學院的首領擔任,這名紋章官有保管騎士團成員的紋章和頭盔的義務。秘書由一個專職傳令官擔任。先鋒官由英國上議院的侍衛長和黑棍侍衛擔任。
溫莎軍人騎士
嘉德勛章設立時愛德華三世還指定了26名「窮騎士」來管理該騎士團的教堂。這個數目並不穩定,17世紀時只有13名窮騎士。1660年查理二世加冕後將其數目提升到18名。19世紀這些騎士不願被稱為「窮騎士」,因此威廉四世將他們改稱為軍人騎士。
一開始這些窮騎士是貧窮的退伍軍人,通過每天在騎士團的教堂里做祈禱而獲得一定的薪水以及在溫莎城堡居住的權利。今天這些騎士不再是貧窮人,但是依然是退伍軍人。在正式場合下他們作為騎士團成員的護衛,以及在騎士團的教堂里做神事,但他們不是騎士團的成員。
衣飾和標志
佩戴者
在正式儀式上嘉德勛章的佩戴者要穿專門的衣飾和持專門的物件。許多這些衣飾和裝備是從1821年喬治四世加冕時流傳下來的:
衣飾中的披風從15世紀就開始有了。過去是用棉布作的,從16世紀開始是天鵝絨作的。本來這件披風是絳紅色的,在17和18世紀其顏色為天藍色、淺藍色、皇室藍、深藍色、紫色和海藍色不等。今天的披風為深藍色的,內襯為白色的塔夫綢。國君、威爾士親王和王室成員的披風有拖擺。除國君外披風左肩上縫有由吊襪帶環繞的聖喬治十字的紋章,國君的披風上縫的是騎士團的星。右肩上佩戴有深紅色的天鵝絨的披風的頭罩和外套,但隨著時間頭罩和外套都失去了其功能,今天它們看上去就像一塊紅布。
帽子是黑色天鵝絨制的,上配白色鴕鳥和黑色蒼鷺的羽毛。
領環系在披風外,它也是15世紀和16世紀引入的。它由純金組成,重0.933千克。它由金結與琺琅的圓章交替組成。園章內的圖案是由吊襪帶環繞的玫瑰。亨利七世前每個吊襪帶環繞兩朵玫瑰,一朵紅色的,一朵白色的,亨利七世改變了這個設計,現在吊襪帶只環繞一朵紅色的玫瑰。
喬治聖像是一個吊在領環上的、琺琅制的多彩的三維聖喬治騎馬屠龍的像。
男士將吊襪帶帶在左小腿上,女士帶在左臂上,在眾多物件上也繪有其圖案。它是嘉德勛章的命名來源,由深藍色(本來淡藍色)的天鵝絨組成,上書金字的勛章格言。外國君主的吊襪帶還飾有各種珠寶。
在其它場合下嘉德勛章的佩戴者持簡單一些的標志:
領環可以戴在軍裝或者禮服的外面,它由絲帶固定在肩膀上,假如佩戴者還有其它勛章的話他們還可以佩戴其它勛章的勛帶。
佩星是17世紀查理一世引入的,它可以佩戴在左胸。它是一塊琺琅制的多彩的由吊襪帶圍繞的聖喬治十字的徽章,徽章由八角形的銀星環繞,每個角上射出數條射線,上下左右的角上的射線比對角上的射線長。過去外國君主的佩星上還欠有數顆珠寶。由於嘉德勛章是英國最高的勛章,因此它必須戴在其它勛章之上。
佩帶寬10.16厘米,帶在左肩上或者釘在左肩下,它是17世紀查理二世引入的。佩帶的顏色多次改變:本來是淡藍色,在漢諾威王朝時顏色變深。1950年定為「翠鳥藍」。即使佩戴者擁有多枚勛章他每次只能帶一根佩帶。
標章是一個懸掛在佩帶上右脅部位的一個金牌,上面刻有聖喬治騎馬屠龍的圖案。15世紀時這個標章掛在脖子上,但是這對騎馬不方便,因此改為掛在佩帶右脅部位。
佩戴者死後其最近的男性親屬將標章和佩星親自交還給英國國君,其它標志則交還給騎士團管理中心。
軍官
在儀式場合下軍官穿以下服飾和佩戴以下標記:
團長和法官的披風與佩戴者一樣是深藍色的,其他軍官的披風是深紅色的。所有披風佩戴聖喬治的徽章,首席紋章官還穿他的外衣。
軍官佩戴一個不同的、掛在項上的標章。團長的標志上繪吊襪帶圍繞的聖喬治騎馬屠龍圖案,其上方有一個主教的帽子。法官的標章是由吊襪帶圍繞的玫瑰。書記的標章上是吊襪帶圍繞的一個王冠下兩個交叉的羽毛筆。首席紋章官的標章是吊襪帶圍繞的王朝徽章和聖喬治十字。先鋒官的標章是吊襪帶圍繞的一個結。秘書的標章是吊襪帶圍繞的一朵玫瑰前的兩支交叉的羽毛筆。
法官帶一個裝有騎士團印章的錢包,錢包上綉有王室徽章。首席紋章官帶軍官的儀仗,但一般不帶冠。先鋒官持軍官的儀仗。
溫莎軍人騎士
本來窮騎士穿紅色披風,披風上繪聖喬治十字,但是不繪吊襪帶。16世紀和17世紀伊麗莎白一世將披風改為藍色和絳紅色的袍子,查理一世於17世紀又恢復了紅色的披風。窮騎士改名為軍人騎士後披風被放棄。今天的軍人騎士穿古軍裝:帶紅條的黑褲,紅上衣,金色的肩章和穗,帶羽毛的帽子,和帶白穗的劍。
優先和專利
獲得嘉德勛章的人較其他騎士優先,其妻子、兒女和女婿也享受優先,但是女性獲得者的親屬沒有優先權。騎士團法官也享受優先權,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所有的法官均獲得嘉德勛章,由此就已經較其他騎士優先了。而且過去總是一個英國國教會的主教任法官,而英國國教會的主教本身就已經享受優先權了。
嘉德勛章佩戴者被冠以「爵士」或「夫人」。男士的夫人也被冠以「夫人」,但是女士的丈夫不被冠以「爵士」。
嘉德勛章佩戴者可以在他們的名字後面加上「KG」(男士)或「LG」(女士)。假如佩戴者還佩戴其它勛章的話這兩個縮寫放在所有其它縮寫之前,「Bt」(男爵)、「VC」(維多利亞十字勛章)和「GC」(聖喬治十字勛章)除外。
嘉德勛章佩戴者可以在他們的臂上戴吊襪帶,假如他們希望的話,還可以帶一個繪有領環的吊襪帶,但這個形式不常見。
嘉德勛章佩戴者可以擁有自己的紋章。
㈢ 英國、德國、法國的國花、國徽、國歌、國寶分別是什麼
一、英國
1、國花:玫瑰,屬薔薇目,薔薇科落葉灌木,枝桿多針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橢圓形,有邊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紅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條較為柔弱軟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較少用於育種,近來其主要被重視的特性為抗病性與耐寒性。
2、國徽:英國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底上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右上角為黃底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徵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底上金黃色豎琴,象徵北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隻頭戴王冠、分別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蘇格蘭的獨角獸守護。
3、國歌:《天佑女王》
4、國寶:知更鳥,又叫紅胸鴝
知更鳥(英文名稱:Robin)又稱歐亞鴝,屬鶲科(Turdidae)鳥類。是一種小型鳴禽,分布於歐洲、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英國的知更鳥常會飛到園丁身邊找蟲子吃,至於它在歐洲大陸的近親,比起它來便要野性得多了。
二、德國
1、國花:藍色矢車菊(Blue Cornflowers):是德國國花,象徵幸福的矢車菊的故鄉在歐洲。它原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色澤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
在德國的山坡、田野、水畔、路邊、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它的蹤跡。它以清麗的色彩、美麗的花形,芬芳的氣息、頑強的生命力博得了德國人民的贊美和喜愛,因此被奉為國花。
2、國徽:德國國徽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繪有一隻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老鷹,稱為「聯邦之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並與國旗的三種顏色相互輝映。
此國徽重新使用了魏瑪共和國的國徽設計 (1919 - 1935) ,於1950年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採用。現行版本是1928年的設計,設計者是托比亞斯·施瓦布 (1887–1967)。現行國徽亦於1990聖誕節前成為了兩德統一後的德國新國徽。
3、國歌:《德意志之歌》
4、國寶:灰熊和淡水鮭魚,灰熊也是柏林的吉祥動物。
灰熊和淡水鮭魚曾經是德國最常見的野生動物和魚類。隨著自然環境的被破壞和污染,灰熊已經在德國土地上消失多年,淡水鮭魚也瀕臨滅絕的邊緣。如今,在德國阿爾卑斯山地區,人們重新發現了灰熊的蹤影。灰熊和淡水鮭魚被定為德國2005年國家級動物。
三、法國
1、國花:香根鳶尾(學名:Iris pallidaLamarck)是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粗壯而肥厚,扁圓形,斜伸,有環紋,黃褐色或棕色;須根粗壯,黃白色。葉灰綠色,外被有白粉,劍形。花莖光滑,綠色,有白粉;苞片3枚,膜質,銀白色,卵圓形或寬卵圓形,其中包含有1-2朵花。
花大,藍紫色、淡紫色或紫紅色,外花被裂片橢圓形或倒卵形,頂端下垂,爪部狹楔形,內花被裂片圓形或倒卵形,爪部狹楔形。蒴果卵圓狀圓柱形,頂端鈍,無喙,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為三瓣;種子梨形,棕褐色。花期5月,果期6-9月。
2、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的徽號在1912年被採用於外交場合,並在1953年被用於呈交聯合國。法國政府的標志,頭像是瑪麗安娜,上面的小寫字是:自由、平等、博愛。下面的大寫字是:法蘭西共和國。
3、國歌:《馬賽曲》
4、國寶:"科萊特"。法國的國寶不是物,而是一位名叫科萊特的女作家。
科萊特的小說《克芬婷在學校》一問世,立即轟動了巴黎,小說一版再版,「克芬婷」的名字家喻戶曉,後來,科萊特又寫出了《克芬婷在巴黎》等數十部作品,獻給了法國人民和世界,從而贏得了人們的崇敬。1954年,科萊特逝世,政府破例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並把她稱之為「法蘭西的國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英國
網路-德國
網路-法國
㈣ 英國紋章院的常用圖案
在12世紀紋章出現後的數十年 常用圖案的匯編只限於近20種圖案 這個數字不斷增加 但直到中世紀末 常用圖案也不過40餘種。
在很長時期內 除百合花外的植物與日用品極少在紋章中出現 在最常見的圖案中 三分之一為動物 三分之一為幾何圖案(主要指盾形被分割成一定數量的斜條和格子) 其餘三分之一也或多或少呈幾何形(如圓形、空心圓形、菱形、星形、長方形等)。 自紋章產生之時起 正是動物圖案帶給紋章術以精華及新意 有三分之一的紋章採用動物為主的圖案 在任何地區和時代 獅子圖案的使用頻率都高舉榜首 歐洲有近15%的紋章運用了獅子圖案(這個統計包括近代的 中世紀時候獅子圖案更多) ,緊隨其後的橫條紋(fasoe)和斜條紋(bande)佔5%左右, 獅子所佔比例如此高的原因主要是 在紋章形成的12世紀時 ,在整個西方的傳統中 ,獅子正取代熊最終成為百獸之王。
文章中的獅子圖案呈側面 且直立狀往往多於行走狀 當頭朝正面時 多被稱為「豹」 不過該圖案與真正的豹並沒有多大關系。 獅子之後的動物圖案是被譽為「空中之王」的鷹 在紋章學中 獅子和鷹這兩種動物或多或少的處於對立狀態, 使用獅子圖案較多的地區較少運用鷹圖案 ,反之亦然 。
獅子和鷹之外的動物圖案比較少見 ,在貴族文章中出現相對較多的有鹿、野豬、熊、狼等 其中狼在西班牙紋章中出現較多。 嘉德紋章官(Garter Principal King of Arms) (他的頭銜參考自嘉德勛章)1417年亨利五世創立
克拉倫斯紋章官, 管轄特倫特河(River Trent)以南和英格蘭部分省的紋章院長官
諾羅伊和阿爾斯特紋章官, 管轄特倫特河以北和北愛爾蘭阿爾斯特的紋章院長官 約克紋章官
蘭開斯特紋章官
里奇蒙紋章官
薩默塞特紋章官
溫莎紋章官
約克紋章官 藍斗篷紋章官助理
鐵閘門紋章官助理
聖喬治十字紋章官助理
龍騎兵紋章官助理 紋章官的薪水,沒有納稅:
嘉德紋章官每年£49.07,
各郡紋章官每年£20.25,
紋章官每年£17.80,
紋章官助理每年£13.95. 阿倫德爾Arundel Herald of Arms Extraordinary
包蒙Beaumont Herald of Arms Extraordinary
馬爾特拉夫斯Maltravers Herald of Arms Extraordinary
諾福克Norfolk Herald of Arms Extraordinary
薩里Surrey Herald of Arms Extraordinary
威爾士Wales Herald of Arms Extraordinary
菲查倫Fitzalan Pursuivant of Arms Extraordinary
㈤ 美國,英國的國花是什麼
美國: 山植花玫瑰
英國: 玫瑰(月季)
世界各國國花 (我自己收集整理的)
中國: 尚未確定國花(許多媒體說牡丹是我國國花都是錯誤的。)
智利: 百合花
英國: 玫瑰(月季)
義大利: 雛菊
紐西蘭: 桫欏、銀蕨
新加坡: 卓錦·萬代蘭
西班牙: 石榴、玫瑰花
坦尚尼亞: 丁香花
泰國: 睡蓮
孟加拉: 睡蓮
埃及: 睡蓮
日本: 櫻花
墨西哥: 仙人掌、大麗菊
美國: 山植花玫瑰
肯亞: 肯山蘭
荷蘭: 鬱金香
土耳其: 鬱金香
韓國: 木槿花
法國: 鶯尾
俄羅斯: 向日葵
德國: 矢車菊
澳大利亞: 金合歡
巴西: 熱帶蘭、毛蟹爪蘭
阿富汗:鬱金香
阿爾及利亞:鳶尾、澳洲夾竹桃
阿拉伯聯合酉長國:孔雀草、百日草
阿根廷:象牙紅、木棉
奧地利:火絨草
阿扎尼亞:卜若地
比利時:杜鵑花、月季、虞美人
不丹:綠絨蒿
玻利維亞:坎塗花
保加利亞:突厥薔薇
緬甸:龍船花
哥倫比亞:三向卡特蘭
哥斯大黎加:卡特蘭
古巴:姜花
丹麥:木春菊
厄瓜多:麗卡斯特蘭
衣索比亞:馬蹄蓮
斐濟:扶桑
芬蘭:鈴蘭
希臘:香堇、橄欖
宏都拉斯:香石竹
列支敦斯登:橙花珠芽百合
匈牙利:鬱金香、天竺葵
印度:荷花
印度尼西亞:毛茉莉
伊拉克:月季
伊朗:突厥薔薇、鍾花鬱金香
愛爾蘭:白車軸草
以色列:銀蓮花
柬埔寨:睡蓮
拉托維亞:牛眼菊
立陶宛:芸香
蓋亞那:睡蓮
利比亞:石榴
寮國:雞蛋花
盧森堡:月季
朝鮮:迎紅杜鵑(金達萊)
馬達加斯加:旅人蕉
馬來西亞:扶桑
馬爾他:矢車菊
摩洛哥:月季、香石竹
尼加拉瓜:姜花
尼泊爾:樹杜鵑
摩納哥:香石竹
巴基斯坦:素磬
秘魯:向日葵、坎塗花
菲律賓: 毛茉莉
波蘭: 三色堇
葡萄牙: 熏衣草
羅馬尼亞: 白薔薇
瑞士: 火絨草
南非: 匍匐卜若地
瑞典: 鈴蘭
瓜地馬拉: 麗卡斯特蘭
辛巴威: 嘉蘭
聖馬利諾: 仙客來
黎巴嫩: 雪松
加拿大: 糖槭樹花
坦尚尼亞: 丁香花
斯里蘭卡: 蓮花
塞普勒斯: 油橄欖花
突尼西亞 油橄欖花
印尼: 毛茉莉
吉爾吉斯坦: 栗子花
-----------
中國尚未確定但意見比較集中的還有:
國花 牡丹、梅花
國樹 銀杏
國鳥 丹頂鶴
國獸 大熊貓
國石 岫岩玉
㈥ 歐洲中世紀的"紋章院"是怎麼回事
紋章院(The College of heraldrys)
英國紋章院建立於1484年。事實上,早在12世紀就有紋章官(Herald)的出現。開始時,紋章官類似依附於貴族之奴僕,地位相當於魔術師及吟遊詩人。後來被當成比武會上的司儀,宣布比武項目及騎士名單。為識別騎士,必須對盾牌上之盾紋有所膫解及認識,因而產生了紋章藝術的知識和技能。13世紀時,紋章官主要的工作是處理貴族事務。到了14世紀,紋章官之權力有所擴大。15世紀初,最高紋章官(King of heraldrys)已能授命給低級貴族頒贈封號。到了國王停止直接授與紋章時,此一權力便由紋章院代行。
英國紋章院院長為世襲制,下轄13名紋章官,其中3名為高級紋章官。而葡萄牙、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典、英格蘭、愛爾蘭及蘇格蘭皆設有紋章官。君主制度消滅後,紋章仍繼續發展,美國於獨立後仍使用紋章1966年成立紋章院,美國總統約翰遜、尼克森及副總統阿格紐等人之紋章皆是經由該院所批准。
紋章是一種按照特定規則構成的彩色標志,專屬於某個個人、家族或團體的識別物。任何時候,每個人,每個家族,每個人群或團體,始終而且到處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自由地採用紋章,並且根據自己的意願去使用它,唯一應該遵守的條件是不得盜用他人的紋章。並不是只有騎士和貴族才有。
一種紋章由三種要素構成:色彩、盾牌和圖樣。
紋章流傳下來的足足有一百萬種(沒錯,一百萬種)。國王為了亂收費甚至成立了紋章管理局,呵呵
紋章於12世紀誕生在戰場上,主要是為了從遠處可以識別因身上穿戴的鎖子甲風帽(直到下巴)和頭盔護鼻遮住了面部變得難以辨認的騎士們。當時歐洲最大的盔甲產地是米蘭和歌特,質量最好也是這里,歐洲各地的騎士都使用這兩地產的盔甲(GOTHIC PLATE),因此也無法從外觀的盔甲式樣上辨認敵我雙方的騎士。於是騎士們逐漸養成了在自己盾牌的正面展示扁桃狀圖案的習慣,作為在混戰中以及在早期比武時辨認的符號,從而引發了紋章的發展和流行,為了從遠處容易辨認,他們大多採用對比強烈的純色,以及十分明顯的單線條勾勒圖案,這些圖案通常呈幾何、動物或花草形狀,而為了顯示主君在戰場上的位置,不同的圖案還表明紋章使用者的身份。
人們對紋章的認識有一個誤區,人們常常將歸屬於貴族階層與佩戴紋章兩者混同起來。很多外行人始終認為紋章是貴族的標記,只有貴族才能佩戴紋章。然而事實卻是,在歷史上任何時候,每個人,每個家族,每個人群或團體,始終而且到處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自由地採用紋章,並且根據自己的意願去使用它,唯一應該遵守的條件是不得盜用他人的紋章。
當然,盡管人人擁有使用紋章的權力,卻並不是說人人都佩戴紋章,某些階級和社會階層(尤其在古代),相對於其他階層或階級使用紋章的頻率更高,如貴族、高層行政官員與商人、富有的手工藝者(行會)等。這如同現代社會地名片,人人都可以擁有名片,但並非人人都會去製作自己的名片。
紋章興起的時間在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與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其出現與封建時代西方社會新秩序密切相關,「紋章為正在重新組織的社會帶來了新的身份象徵。它有助於將個人置於團體之中,並將團體置於整個社會體系之中。」至13世紀初,各中小貴族都擁有了紋章,紋章的使用同時向非武士、非貴族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人群延伸。教會本身起初對這一完全在其影響之外形成的體系持謹慎的懷疑態度,直到14世紀紋章的使用已經深入各行各業(有些自耕農也使用紋章了),教會也也轉而完全認同。從此,教會建築成為名副其實的紋章博物館。在地面、牆面、彩繪玻璃、天花板、祭祀物品和主教服裝上到處可見。中世紀的宗教藝術和巴洛克時代藝術中,紋章均佔有重要的地位。
㈦ 誰能大概解釋一下紋章學呢
紋章學
現代人和紋章
��在過去近一千多年西方歷史之中,紋章的誕生和應用是意味深長和影響深遠,直到現代它的依然是應用,人們對它的興趣似乎有增無減。盡管封建制沒沒、騎士的工作也由專業軍隊所,但紋章的制度,仍然是很有系統的運作著,英國及美國都有官方的紋章學院。紋章並不是美觀就可以,它其實是一套的符號象徽,也是一套語言,有它的法則,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讓人們在遠遠一看,就可以分別出紋章有者的身份。紋章在選用的位置、色彩、設計、所用的圖騰、箴言、盾牌、頭盔、斗凍篷及錦冠各個不同的設計元素,都是有它的代表性。
��讀者可知道,單由頭盔的設計就可分別出皇室成員、爵士們頭戴的金冠也是分公、候、伯、子、男的爵級設計、貴族出身騎士的盾牌上花紋可以分出誰是長子次子、還可以看出其所屬的父系家族呢!....原來,紋章的設計就是包括了上述所有東西,因應不同的階級有用不同的組合,在中世紀這階級分明、上君下臣的宮庭中、在軍中騎士及屬下都是用這一套紋章,為了各階級各有自己的特性、以及運用制度,不是隨意運用。
��英國的紋章學院
��英國的紋章學院是歷史最攸久的,運作正如中世紀的一樣。它們的工作是記錄、管理、審批及製作紋章,貴族及知名家族和他們的後代都是紋章的持有人,紋章不單是飾徽,也是宗譜、名譽及功績的記錄,可以說是紋章有效及合法性見證人、也是歷史的見證,這一切由紋章學院為官方儲存處,它的記錄包括錄各地紋章學院官方拷貝。大家可能很驚訝今天更廣泛使用紋章。現代紋章的主子不再是封建主、而是很多國家組織、各或官民及商業機構所用的紋章,並不是純是美術設計,全都是正式向紋章學會申請並批核後才可以正式應用。就以『香港醫學會會徽』為列,是香港少數擁有盾牌、頭盔設計的紋章,那是1974年醫學會向英國紋章院申請紋計設計專利,75年成功批核,76年採用為會徽。
��問題:某家族姓氏用同一紋章嗎?
��不。這是沒有一個家族專用的紋章。有些家族徽像是紋章,但它並不是紋章代表了眾多的意義。其實如前述紋章是代表個人、所以在相同的家族及姓氏的子孫經常擁有紋章的完全不同。有時候紋章的設計上相類似是因為,紋章的擁有人,合法地承繼了父系的紋章,如兩大家族運婚而同時保留了兩方部份設計也是常有,所以盾牌圖案有部份是相似但不一樣,這紋章是代表個人背景而不是全家族。
��問題:紋章顏色是否有規定配答
��沒有。紋章的官方描述作為紅色,那紅色就不太近橙色、如是藍也應不太輕,以免混淆,它的配色是紫色或者粉紅色的,決定擁有者決定。
��問題:舵、錦冠和斗篷是什麼?
��早期的紋章主要是盾牌上的,經長期的發展、一套紋章其實包括了、以盾牌為中心,正上方加入了騎士的盔甲、錦冠、舵及斗篷、左右加入護像、下方箴言或箴言條及屬土、之外環有旗幟。
��14世紀開始騎士的比武大賽十分流行,騎士不單止有美麗和實用的盔甲,貴族及有錢的騎士都把自己打扮得特出,以襯托出其武藝超群,馬有馬甲及馬衣、為了減少太陽直照的高溫,騎士也會在背上加上斗篷、鐵頭盔上加上圍巾,它們往往混成一體風中飄揚,用的多為和盾體呼應的主色,所以十分所以耀目,頭上圍巾是為「錦」、如是皇室或爵爺就是「冠」合稱「錦冠」。他們頭上通常也有木雕或皮製的象徽瑞獸或瑞物,這就稱為「舵」。雖舶16世紀後比武大賽沒落、但三者一直保留用在紋章上。在很多紋章的設計中,有騎士頭盔,其頭上有錦冠、皇室就用皇冠。及舵、並有斗篷在四處環繞,三者構圖案甚美麗也十分搶眼,今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紋章的主要部份。但這是紋章的一個設計單元。
��紋章學是一門專門學問,它是研究用在識別個人、家族、組織、社團、學院、國家等等的等符號、象徵圖案、色彩等等的運用 。
Colors and Metals
色彩與金屬色
註:一些顏色詞彙屬於紋章學專用單詞而漸舊,原作者也僅將其列出供參考,這里不予多加解釋,比如or/yellow/gold,其實表示的只是對同一種顏色的不同稱呼而已
Or, yellow or gold - Generosity.
金色、黃色和金黃色-寬容、寬大、豐饒。
Argent, white or silver - Peace and sincerity.
銀色、白色或銀白色-和平與誠實。
Sable or black - Constancy, sometimes grief.
黑色-堅定、堅貞,有時也暗喻紋章主人的悲傷感情和氣質。
Azure or blue - Loyalty and truth.
藍色-忠誠與真理。
Gules or red - Military fortitude and magnanimity.
紅色-軍人的堅忍與剛毅,高尚的行為。
Vert or green - Hope, joy and sometimes loyalty in love.
綠色-希望、歡樂,有時也可作忠貞的愛情之解。
Purpure, purple - Royal majesty, sovereignty and justice.
紫色、紫紅色-王室尊嚴、君權、公正。
Tenne or tawney - Worthy ambition.
黃褐色、茶色-可敬的理想與抱負。
Murray or sanguine - Not hasty in battle, and yet a victor.
血紅色-象徵在戰場上向來應對謹慎,卻依然總受到勝利之神眷顧的人。
--------------------------------------------
Heraldic Lines
紋章學中的線條
Nebulee or Nebuly - The sea or water.
雲霧狀波紋-海,或是水。
Engrailed and Invected - Earth or land.
鋸齒邊緣的波紋-大地、陸地。
Indented - Fire.
鋸齒形凹痕-火。
Dancette - Water.
曲折紋路-水。
Ragulee or Raguly - Difficulties which have been encountered.
參差不齊的圖沿-征途中的坎坷。
Embattled - Fire or the walls of a fortress or town.
壘牆狀線條-火,或是指城塞、村鎮的防禦工事。
--------------------------------------------
Ordinaries
普通圖記
Chief - Dominion and authority.
統領-支配與權力。
Cross - Chevron - Protection.
十字及人形標示-庇護。
Fess - Military belt or girdle of honor.
環-軍用腰帶或者表示榮譽的環繞
Bar - For "one who sets the bar of conscience,religion and honor against angry passions.
條杠-指這樣的一種個體,他能夠用自己的良知、信仰、以及對榮耀的嚮往來平衡自己暴躁易怒的激情。
Pale - Military strength and fortitude.
柵欄狀圖案-勇士的力量與剛強。
Palet - Same as Pale.
尖板條狀圖-同上。
Pile - Same as Pale.
樁狀物-同上。
Canton - Bearing of honor. When borne charged, it often contains some special symbols granted by the sovereign in rewar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eminent service.
紋章右上角的方形部分-擁有榮譽的標記。如果其中還有寓意物(charges),通常提示了來源於君主,因其傑出的功勞所賜予的恩榮。
Quarter - Bearing of honor. Similar to the Canton.
置於紋章四方位的四分之一盾狀標記-對榮耀的接納,含義相當類似於上者。
Bend - Defense or protection.
彎曲狀物-守備、防衛。
Battune Sinister - Marks a royal descent that is barred by illegitimacy from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被包圍的凶物-標志著被他人篡位而失去繼承權的王室後裔。
Orle or Tressure - Preservation or protection.
財物、金銀-維持者或保護者。
Flasques - Given by a king for virtue and learning, and especially for service in embassage.
Flasques-給予具有德行且好學的國王,尤其是那些忠於教會事業的人。
Voiders - Given to gentlewomen who have deserved highly.
Voiders-贈與高貴女士。
Borre or Border - Frequently adopted as a "difference" between relatives bearing the same arms.
圖案邊界的標志物-一般用以作為一種標示,區別那些大體相近的紋章。
Gyron - Unity.
螺旋-團結。
㈧ 英國貴族的徽章怎麼區別
在歐洲的歷史上,徽章可以稱作是榮耀與血統的象徵。幾乎所有的頂級奢侈品與私人家邸,都是以徽章作為家族最高的證明,從而成為全世界無數貴族群堅守的血脈標簽。因為代表著貴族的等級身份,所以對徽章有著嚴格的規定,而且也會隨著貴族的身份與等級的變更而變更。嚴格地說,徽章不能算是王室貴族的專署,但它的存在猶如名片,雖然可以人皆有之,含義卻大不相同。 在17至19世紀,英國紳士對它的迷戀甚至到了連寫信或寫便箋也要用印有英國紳士俱樂部徽章的紙,以此來體現他與他人的身份區別。這樣一來,2004年5月鮑威爾曾為了他的蘇格蘭望族血統,向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司章委員會申請過一枚族徽的事,也就不足掛齒了。 猛獸之威 最初,徽章於12世紀在戰場上誕生時,主要是為了從遠處識別因身上穿戴的鎖子甲風帽(直到下巴)和頭盔護鼻遮住了面部變得難以辨認的騎士們。據統計,有三分之一的徽章採用動物為主體的圖案。 其中,鷹和獅子是歐洲貴族徽章上最常見的兩種動物圖案,這是古代尚武精神的體現。中世紀歐洲保存下來的100萬個徽章圖案中,約有15%使用了獅子圖案。或許這種現象與整個西方傳統中,獅子一直是百獸之王以及勇氣、高貴、雄壯、王者之氣的象徵有關。徽章中的獅子常常是直立的或舉起前爪,鬃毛聳立,張嘴大吼,整個身體出奇地瘦削而多毛;顏色常為紅色或金色,舌頭和爪子在色彩上相互映襯。也有很多是兩只獅子相對直立的。喜歡使用獅子徽章的地區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丹麥等等。有趣的是,當獅子的頭朝正面時,它就不是獅子,而是豹子了…… 在獅子圖案興起之前,在歐洲很大一部分地區,包括日耳曼、克爾特、以及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曾經熱衷於以熊為徽章圖案,寓意勇猛。狼的地位也差不多,西班牙和義大利一些地區都喜歡以狼為徽章圖案,寓意英勇和頑強 鷹的圖案在所有徽章中約佔2%,而它在貴族徽章中的使用尤為突出。一直喜歡使用鷹的國家主要有俄羅斯、奧地利、德國、 義大利北部地區。徽章中的鷹一般體正頭側的直立展翅狀,嘴與爪明顯凸起。寓意崇高,尊貴。 貴族中喜歡使用的徽章還有鹿和野豬(他們狩獵的獵物);昆蟲圖案在徽章中使用較少,相對多一些的就是蜜蜂圖案了…… 怪獸,傳說生物在徽章中的使用也不算多。至於馬,則是徽章動物圖案中的重大缺席者,其中原因不得而知,有可能與馬在西歐社會的特殊地位有關,馬作為戰士的夥伴,有的情況下是與人有同等地位的。 「紋章為正在重新組織的社會帶來了新的身份象徵。它有助於將個人置於團體之中,並將團體置於整個社會體系之中。」於是,至13世紀初,各中小貴族都擁有了徽章,徽章的使用同時向非武士、非貴族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人群延伸。 2004年5月,當時的國務卿鮑威爾為了彰顯他的蘇格蘭望族血統,曾向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司章委員會申請過一枚族徽,因為鮑威爾的父親雖然是牙買加黑人移民,但母親卻有著直接的蘇格蘭血統。鮑威爾為自己的和家族尋根的行為,後來被許多功名成就的美國、加拿大和澳洲人所接受和效仿,紛紛回到歐洲為自己的家族尋根。 花瓣之美 在各種各樣的徽章圖案中,植物也是貴族們鍾愛的可以入畫的元素之一。其他的非動物類圖記的題材,還包括權杖、水桶、弓箭、戰斧、馬掌、馬刺、鐵錘、星星,還有月牙等,均取自中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正因為內容的紛繁熱鬧,16世紀以後,徽章便成為了充滿炫耀色彩的貴族裝飾品。 素有香氣女王之稱的紅玫瑰,是花的代表。它馥郁濃密而且優雅的香味,容易讓人產生幸福感。所以一直被視為愛與純潔的象徵,花瓣之美甚至被當作英國貴族的徽章來使用。 另一個將花卉用入徽章圖案的國家,是日本。除了歐洲貴族社會之外,世界上只有日本自古用徽章,而且比歐洲更普遍。徽章在歐洲是個人的標識,而日本是家族、家世的記號,所以叫「家紋」,譯作家徽更便於理解。家徽起源於11世紀前半葉,那時候大臣們上朝乘坐「私家車」——牛車,都塗成流行色——黑色,四方輻輳,黑壓壓一片難辨認,有人在車上畫一個記號。在重視門閥的年代,誰干出這種事也不足為奇。子孫們敬祖守成,延續下來固定為家族的徽記,也藉以炫耀門第。 和歐洲的徽章有所不同,日本的家徽基本是單色白底,多構成圓形的對稱。圖案大都取自植物,不像歐洲那麼愛用可怕的動物,也不用魚類。桐最多,雖然是日本的白桐,但緣起想來是中國的傳說梧桐棲鳳凰。13世紀初的太上皇「後鳥羽」多才多藝,甚至親自去捕盜捉賊,他喜愛菊花,採用了菊花圖案,但皇權衰微,葯鋪也敢拿它做招牌。1871年(明治四年)官方規定菊花為皇家所有,從此民間禁用。 喜歡樓主喜歡~ 謝謝~
㈨ 英國本土沒有獅子,為什麼那麼多地方用獅子來做標志
你所說的圖案和標志英文作"coat of arms",我們一般譯作「盾形紋章」,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形狀像盾牌一樣的紋章(heraldry)。紋章在西方封建社會是貴族家族的標志,「紋章學」在西方歷史上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比如紋章官在戰場上通過辨識對方旗幟上的紋章以確認參戰的各個家族。紋章是屬於某一個家族而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因而一個君主制國家的國徽取決於統治者的家族紋章。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英國國徽的盾形紋章始自維多利亞時代,因為維多利亞作為女性沒有資格繼承漢諾威王位,從此維多利亞這一支失去了漢諾威國王的頭銜(是該家族而不是英國君主失去了漢諾威,因為英國和漢諾維本就是互不統屬的兩個國家)。因而原先處於盾形紋章中央的漢諾威紋章被去掉,這樣盾形紋章中實際剩下三個紋章,英格蘭紋章,蘇格蘭紋章和愛爾蘭紋章。愛爾蘭的紋章我們很熟悉,是一把豎琴,它同時也是當今愛爾蘭共和國的國徽。英格蘭的紋章是紅底三金獅,它起源於諾曼底家族紋章——紅底雙金獅,諾曼征服後諾曼家族的紋章一度被用於英格蘭,其間曾被金雀花王朝的紅底單金獅所取代,獅心理查繼位後採用現在的紅底三金獅,有人解釋在諾曼底家族的紋章上增加一隻金獅意為盎格魯與諾曼的聯合。蘇格蘭的紋章是黃底紅獅,這一紋章始自十二世紀的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獅子),一直沿用至今。鷹和獅子是歐洲貴族紋章上最常見的兩種動物圖案,這是古代尚武精神的體現。經歷了近千年的變遷,今天英國國徽上的獅子早已與英國是否出產獅子沒有關系了。
㈩ 英國發明傳統硬幣是什麼形狀是盾牌還是玫瑰花
摘要 現在在英國流通的硬幣是1985-1986年開始發行的,有1、2、5、10、20、50便士、2鎊,以及2017年發行的擁有12個邊邊的最新1鎊。英國硬幣的正面都鑄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頭像,女王的右側則鑄有「D·G·REG·F·D」,這其實是拉丁文「蒙宗教信仰的維護者神聖女王的恩惠」的縮寫哦。硬幣的背面是英國的傳統紋章圖案,不同面值的圖案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