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半馬有多少人

英國半馬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08 07:37:03

❶ 半程和全程馬拉松馬各是多少公里 世界記錄是多少

馬拉松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路程長度是21.0975公里,或13.1英里。

全程馬拉松的最好成績:

男子:肯亞名將基普喬格於2018年9月16日在柏林馬拉松上以2小時01分39秒奪冠並創造了新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女子:肯亞名將瑪麗·凱塔尼於2017年4月23日以2小時17分01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純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並獲得冠軍。

半程馬拉松的最好成績:

男子:厄利垂亞選手Zersenay Tadese於2010年3月2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創造的58:23。

女子:肯亞選手喬塞琳·傑普科西蓋於2017年4月1日在布拉格創造的1:04:52。

(1)英國半馬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起源:

這個比賽項目的起源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史稱希波戰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菲迪皮茨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上氣不接下氣,激動地喊道「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了」說完,就倒在地上死了。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 。

❷ 半馬是多少公里

半馬是21.0975公里

二分之一馬拉松,英文:Half Marathon,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路程長度是21.0975公里,或13.1英里。因為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但對跑步者的要求又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

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但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通常,半程馬拉松會與全程馬拉松(有時候也有四分馬拉松)同時舉辦。

(2)英國半馬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馬拉松世界紀錄

由於馬拉松比賽一般在室外進行,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績,沒有世界記錄。2004年1月1日,國際田聯宣布了一項新決定:包括馬拉松在內的公路賽跑和競走項目將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開始擁有世界紀錄。

國際田聯宣布這個決定後,英國長跑女將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認定為女子10公里、20公里和馬拉松三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而波蘭人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則是男子50公里競走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擁有者。

❸ 半程馬拉松有什麼規則么

據賽事組委會透露,本屆比賽在設置傳統的男女半程馬拉松、10公里馬拉松比賽的同時,還特設了2公里「親情馬拉松」和「企業馬拉松」比賽,以吸引更多的馬拉松比賽愛好者參與。比賽期間恰逢藏民族傳統節日——雪頓節,將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到此觀光游覽,遊客也可以現場報名參加2公里親情馬拉松比賽,來體驗高原馬拉松的魅力。 「拉薩國際半程馬拉松挑戰賽」將傾力打造西部體育品牌,展現蓬勃發展的地區魅力和山高人為峰的登山精神。此次全新的「拉薩國際半程馬拉松挑戰賽」將成為西藏走向世界的新亮點。

❹ 假如有1萬人跑馬拉松會不會跑死100人嗎

不少人會覺得馬拉松是一項高風險的比賽,特別是沒有參加過馬拉松賽事的人,對此更是望而生畏。

馬拉松也是挺冤的,作為一個城市的重大賽事,只要出了人命就一定會被高調曝光。這和交通意外很相似,一年中只要發生幾次空難事件便會導致人心惶惶,而高速公路上幾乎每天都有事故發生且情節嚴重,但它卻依然是大家眼中較為安全的出行方式。

❺ 杭馬全馬半馬各有多少人參加

2014年杭州馬拉松有6個項目:全程5000人,半程5000人,短程3600人,小馬1400人,情侶跑1500人,家庭跑900人。

❻ 2021北京大興半程馬拉松賽開幕,馬拉松是一項怎樣的運動

今天我們來一起聊一下馬拉松是一項怎樣的運動?

很多人都聽說過馬拉松運動是源自古希臘的一個傳說,當年希臘士兵菲迪皮德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傳遞戰爭勝利的消息,然後倒地身亡了,所以人們就發明了馬拉松長跑這項活動來紀念這個士兵。

因為每個人的天賦和運動技術不同,所以完成一場馬拉松的難度也會相差非常大,因為馬拉松需要力量技術和體能三個方面的能力。

體能就是指耐力運動最需要的就是有氧能力,這也包含了身體能量的經濟利用力量包含關節和肌肉等力量和強大的身體核心而良好的跑步技術,就可以讓跑步更加輕松,也避免出現傷病的情況。

❼ 半馬世界紀錄是多少

半程馬拉松的最好成績:

男子:肯亞選手基比沃特·坎迪耶(Kibiwott Kandie)於2020年12月6日在西班牙巴倫西亞創造的57:32。

女子:衣索比亞女將葉華洛以1小時3分44秒的成績贏得安特里姆海岸半程馬拉松賽女子冠軍。

標準的半馬是21.0975公里左右,或13.1英里。半馬規定在3個小時左右跑完,如果自己的跑速在5分鍾每公里左右,就可以在2小時之內跑完。根據每個人的腳程不同,時間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

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但對跑步者的要求又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業余跑者第一次嘗試馬拉松,完全可以不用考慮時間的問題,不用給自己設定多高的目標。只是想著去嘗試馬拉松的感覺,完成一次對自己的挑戰即可。

❽ 半馬多少公里

半馬是21.0975公里,或者13.1英里。

馬拉松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四分馬拉松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

跑半馬前的准備:

1、了解你的能力。在考慮進行半程馬拉松訓練前,跑步教練建議你必須能連續一星期跑16到24公里。如果你剛起步,還沒有建立此里程數的跑步能力,就必須等到擁有足夠耐力,才能真正報名參加比賽。

2、盡早開始。半程馬拉松訓練需要耗費數個月,所以選擇參加非近期舉行的比賽,以便有時間做充分准備。如果你是個初級跑者,比賽之前計劃訓練20周。如果你是個中級跑者,給自己16周。如果你是個高級跑者,可訓練12周。

半馬多久跑完:

半馬最長時間是3個小時左右跑完就行。如果是業余跑者第一次嘗試馬拉松,完全可以不用考慮時間的問題,不用給自己設定多高的目標。只是想著去嘗試馬拉松的感覺,完成一次對自己的挑戰就可以了,如果你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參加比賽,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馬拉松(marathon)是一項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現在規定的長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全世界每年舉行的馬拉松比賽超過800個,大型的賽事通常有數以萬計的參與者,多數人以健身休閑為目的

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直到1920年,42.195公里才成為正式馬拉松跑的距離。

馬拉松運動和傳奇是分不開的,同時馬拉松的歷史也是有爭論的。馬拉松比賽的標准長度由國際田聯在1921年正式確立,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由於馬拉松比賽在公路上進行,賽道情況不同,因而有很長的一段時期沒有設立「世界記錄」,而只有「世界最佳成績」(或「最佳時間」)作為跑手的成績紀錄。直到2004年,國際田聯正式採用馬拉松世界紀錄,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

規則:

選手的身體情況需得到比賽醫療機構的認可,方能參加比賽。

馬拉松比賽的起點和終點設在田徑場內,絕大部分跑程則在公路上進行,一般採用一個轉折點的路線或環行路線,既可以採用起、終點在同一地點的往返路線也可採用起、終點不在同一地點的單程路線。

沿途設有里程碑、飲料站和路標。比賽路線應選擇平坦的大道,避免橫穿鐵路、鬧市。每隔5公里設一飲料站並報告時間,兩個飲料站之間設供水點。

運動魅力:

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賽場地的開放。其他體育項目,只要是可以用來比賽的,要麼是似曾相識的一塊地,要麼是司空見慣的一個圈,而馬拉松賽的場地多從城市道路選取,對參賽者來說,每跑一步、每過一段都是不同的風景。

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對參賽者的包容。其他體育項目,只有同等選手才能同場競技,業余愛好者幾乎不可能與專業運動員pk,而馬拉松賽不同,無論專業運動員還是業余愛好者,大家都可以擠在一起比賽。

馬拉松的魅力顯然不止兩個,但不可否認,正是開放與包容這兩個原因,讓馬拉松給人們帶來了更多歡樂。

選手要求:

身體條件:

(一)身材不高、體重較小並非是不利條件。

馬拉松選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競賽項目的選手身材低矮一些。

(二)胸圍指數要大。

胸圍指數=(胸圍/身高)*100%。

胸圍指數大就是意味著位於胸腔中的心臟和肺臟非常發達,因此可以認為,天生胸圍指數大,從身材上來說是適合做馬拉松選手的天賦條件之一。

(三)超群的呼吸循環系統。

身高、體重、胸圍指數是外觀特徵,但馬拉松選手在適應性上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環系統,即肺、心臟的機能。

(四)肺活量與體重比要大。

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肺活量/體重)*100%,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天生較高的人適合從事長距離跑項目。這種結論對於選手是否適合跑馬拉松也是適用的。

關於肺活量,安靜時人體出入肺臟的空氣量約為400ml(一次呼吸量),在此基礎上再努力猛吸,還可再吸入約1700ml(預備吸氣量),而在呼出之後還可更進一步呼出1600ml(預備呼氣量)。肺活量就是這些項目的總和,

肺活量=一次呼吸量+預備吸氣量+預備呼氣量。

肺活量雖然不能直接表示呼吸機能,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肺活量大是有利的。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為3000-4000ml,成年女子為2000-3000ml。田徑選手中投擲選手的肺活量特別大,有的超過6000ml。

(五)強健的腸胃和肝臟。

在馬拉松訓練和比賽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為了補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機能,強健的腸胃是非常有利的。在人們吸收的營養成分中。糖質(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解為糖原,並儲存於肝臟和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中,在運動中首先消耗肌肉內的能源,其次儲存於肝臟中的糖原將通過血液給予補充。

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能源的儲存能力和補充能力強是極為重要的。腸胃的優劣也許先天的因素居多,但是能源儲存和補充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提高的。

基礎能力:

馬拉松跑可以說是有志於長距離跑項目運動員的終極目標和嚮往的彼岸。在那裡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可能性,並且能夠想像作為一個運動員完成自己理想後的喜悅心情。

但是對於年輕的運動員和未經系統訓練的運動員來說,馬拉松跑卻是一項非常艱苦的比賽項目,因此長距離跑選手在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必須經過系統的訓練,具備了長跑能力(速度和耐久力),並在調整好身體和精神狀態後再去參加比賽,而不應該僅是下了決心或對馬拉松跑有所憧憬就去參加比賽。准備不充分就去參加比賽的選手也許對馬拉松跑失望或產生錯誤的認識,這是由於自己把自己的夢想打破了的緣故。

精神力量:

不論是何種體育運動項目,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選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具備能夠經受精神上和肉體上各種痛苦的忍耐力和能夠控制自己的自製力,並且經常表現出對競爭的新鮮熱情,保持著不斷地向自己的最終目標努力的情緒。

但是,生來就具備那樣高尚精神的人是很少的,必須通過運動員自身的體驗,或者受到教師、教練員、老前輩以及電影和書籍的影響,使得運動員在精神方面逐步成長,並且形成作為一個運動員應具有的性格。

另外,通過每天按部就班的訓練,有規律的日常生活以及比賽時的體驗進一步在精神上受到折磨,從而養成自信而謙遜的精神狀態。

有人說「馬拉松跑是孤獨的競賽,自己與自己斗爭」。馬拉松比賽不需要什麼競技用具,只需要運動員自己的身體,在比賽條件上是平等的,裁判是完全公平的,強者總是能夠取勝。

精神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東西,而是通過訓練,作為後天的一種社會性而逐漸培養出來的,

在馬拉松比賽中精神力量是佔有很大的比重的,是成為優秀選手的基本條件之一。

觀賽禮儀:

在馬拉松比賽中,觀眾可以在賽道兩側為運動員加油鼓勁兒,但是還必須要注意一些觀賽禮儀。

不能隨便給運動員遞水。

在觀看比賽時,一些觀眾出於好心會將自己手中的水遞給運動員,這是嚴格禁止的,因為運動員不能隨便飲用非組委會提供的水或飲料。觀眾遞水的舉動不僅不能幫運動員,反而會導致他們被判犯規甚至出局。

不能隨便越過線。

和在體育場看比賽一樣,觀眾不可以隨便越過線,不可以沖到賽道上或者穿越賽道。

文明加油不起鬨。

運動員跑過身邊時,觀眾應鼓掌、加油、叫好,不鼓倒掌、不起鬨。觀看過程中不大聲喧嘩、喊叫,叫好時要語言文明,熱情大度。

不放氣球和風箏。

因為比賽期間電視媒體會全程現場直播,有時候甚至需要直升機進行航拍,因此比賽期間在起點及賽道沿線周邊區域嚴禁懸掛或放飛升空氣球,嚴禁放飛風箏。賽道沿線住戶不要在室外晾曬衣物。

注意不要擁擠踩踏。

馬拉松賽時會進行相應的交通管理,其間除持有馬拉松賽車輛通行證的機動車外,嚴禁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橫穿比賽路線。嚴禁觀眾擁擠、踩踏;嚴禁在比賽路線佔道經營、擺攤設點、佔道停車;嚴禁往比賽路線投擲物品,要保持道路整潔。

歷年奧運會馬拉松比賽:

• 在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設立馬拉松比賽的想法,來自於法國歷史學家米歇爾布萊爾(法語:Michel Bréal)。這個想法得到了現代奧林匹克創始人顧拜旦的大力支持。希臘人斯皮里東•路易斯(Σπυρίδων "Σπύρος" Λούης)以2小時58分50秒贏得了第一屆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冠軍。

• 女子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是在洛杉磯的1984年夏季奧運會。美國的瓊•本諾伊特(Joan Benoit)贏得了比賽,成為現代奧運會中第一個女子馬拉松冠軍。她的時間是2小時24分52秒。

• 從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開始,把男子馬拉松比賽放在最後進行就成為了一項傳統,而且終點都設在主體育場內。

• 2004年夏季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重新還原了第一屆奧運會的路線,從馬拉松鎮到雅典,終點在帕納辛奈科體育場(Παναθηναϊκό στάδιο),並把頒獎儀式安排在閉幕式上舉行。

• 男子馬拉松紀錄是2小時03分23秒。由肯亞選手威爾森•克伊普(Wilson Kipsang Kiprotich)在2013年柏林馬拉松上創造。

• 在最初4屆奧運會的馬拉松賽比賽當中,其距離都是由組織者隨意制定的。1896年雅典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距離不足40公里;1900年巴黎奧運會,距離大約是40公里;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距離大約是41公里。直到1908年倫敦奧運會,這屆馬拉松的起點設在溫莎城堡,終點設在白城(White City)運動場內。賽道全長42.195公里,此後的奧運馬拉松賽事均以此長度為標准。

中國馬拉松賽事歷史: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還以馬拉松文化傳播為己任,將與各成員賽事單位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為參與馬拉松運動的專業選手和大眾跑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賽事服務,為賽事運營方,媒體和贊助商搭建更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的創立,將有助於各聯盟賽事單位推廣馬拉松運動文化,打造全新城市營銷載體,擴大城市影響力,整合商務及媒介資源,聯合採購,優化運營結構,減少辦賽成本。

大滿貫將設立全新的會員體系,為跑者提供豐厚的獎金回饋和物質激勵,激勵中國籍參賽跑者積極訓練,在中國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中創造更好的競技成績。同時將建立並完善跑友交流平台,為大眾跑者提供更多優質服務以及更多成員賽事參賽機會。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作為縱貫全年,橫跨全國的全新商務聯盟,其品牌及商業價值不可估量。在「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良性發展模式下,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將搭建更高商務合作平台,為關注及熱衷馬拉松市場的商業品牌,提供更多更廣的宣傳曝光機遇和營銷推廣渠道。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將與包括北馬在內的各成員單位共同致力於弘揚發展馬拉松文化,創建精品賽事標准,成為引領中國馬拉松賽事向更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和核心驅動力

❾ 四人打破男子半馬世界紀錄,黑人的跑步能力為何如此強悍

四人打破男子半馬世界紀錄,不得不說黑人的運動能力真的很突出。其實,在體育競技方面,黑人的表現向來都是很不錯的。在籃球場上,黑人們的爆發力強,更能控制籃下。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們看到黑人們的實力是很強勁的。不管是長跑還是短跑,似乎黑人們都更加擅長。有人問,黑人的跑步能力為何如此強悍?首先,因為黑人的汗腺更多,更容易排汗。其次,黑人的身體比例更好。最後,黑人長期生活在非洲,他們有更多運動的機會。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三、黑人長期生活在非洲,他們有更多運動的機會

黑人跟白人的生活環境也很不一樣,黑人們大多數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在非洲,土地非常遼闊,所以生活在這里的黑人可以經常運動。跑步是最普通的運動,也是大家做得最多的運動。因此,黑人們從小就習慣了奔跑,長大之後跑步實力自然會更加強勁一些。

所以,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理解為什麼黑人的跑步能力會如此強悍了。當然,也有一些黑人不擅長運動,個別現象需要排除出去。

❿ 半馬合格成績是多少

半馬合格成績,以大眾選手的男子組等級評定標准為例,1、精英級別。29歲以下達標成績是一小時34分,30~34歲達標成績是1小時35分,35~39歲達標成績是1小時36分,40~44歲達標成績是1小時37分。2、一級。29歲以下達標成績是1小時51分,30~34歲達標成績是1小時52分,35~39歲達標成績是1小時53分,40~44歲達標成績是1小時54分。2、二級。29歲以下達標成績是2小時14分,30~34歲達標成績是2小時15分。35~39歲達標成績是2小時16分,40~44歲達標成績是2小時17分。3、三級。所有年齡達標成績都是三小時。

(10)英國半馬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摺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2019年10月12日,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里肯亞選手埃魯德·基普喬格跑出了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最終成績不會得到國際田聯的官方認可。

國際賽事
波士頓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開始於1897年4月19日,是全球首個城市馬拉松比賽,當時只有15位跑者參加。從創辦至今,波士頓馬拉松每年一次,從沒間斷過,通常在4月中旬進行。在1986年以前,波士頓馬拉松一直沿用古希臘的方式,對優勝者的獎勵只有頭戴橄欖葉編成的花冠,頒發獎杯,但沒有獎金。
波士頓馬拉松沿襲了其古老的傳統,優美的原野、點對點的快速賽道、空前的現場觀眾,一切都體現著這個古老馬拉松的魅力。但遺憾的是,很多選手都無緣體驗波士頓馬拉松,因為她對參賽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制。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前去嘗試,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排他性,才更增加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吸引力,世界尖子運動員都以在這個賽事中奪冠為榮。
波士頓的道路起伏很大,所以男子沒出過世界最好成績,女子馬拉松於20世紀70~80年代(在女子馬拉松賽事還不多的情況下)產生過3次世界最好成績。
2001年4月16日第105屆,1996年奧運會亞軍韓國的李鳳柱沖破兩名肯亞選手的圍堵和奧運會冠軍博拉的追趕,奪得冠軍(2:09:43),他中斷了肯亞人10年的壟斷而舉世轟動。李鳳柱回到漢城時,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
路線:比賽從波士頓正西方的Hopkinton出發,穿過7個小鎮,最後在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Copley廣場結束。整個路線的起伏較大,特別是在開始階段。
規模:超過1萬人
紐約馬拉松賽
如果說有哪個馬拉松賽可以毫不猶豫地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那一定是紐約馬拉松。紐約馬拉松的聲譽僅次於波士頓,創辦於1970年,每年11月初舉行,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聲勢浩大,通過紐約大吊橋時連橋身都震動,場面非常壯觀。沒有哪一個馬拉松可以像紐約馬拉松那樣吸引如此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跑手,這個城市獨特的魅力、比賽壯觀的氛圍以及塞滿賽道兩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觀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賽事中。如果你希望感受到城市馬拉松的活力和激情,你一定不能錯過紐約馬拉松。
20世紀80年代,挪威長跑女將韋茨共9次在紐約奪冠,是馬拉松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人。1981年,美國名將薩拉薩爾在這里創造了2小時8分13秒的世界最好成績,他自1980~1982年獲得3連冠,羅傑斯在1976~1979年共獲得4連冠。1994年,肯亞女選手洛魯佩首次在紐約跑馬拉松,她那時21歲,身高1.50米,體重38公斤,看上去還像未成年的孩子,但她卻以2小時27分鍾37秒一舉奪魁。此後,洛魯佩便成為肯亞最傑出的長跑女將。
20世紀90年代後,紐約馬拉松除冠軍獎金外還另加一部賓士車,非常有吸引力。
路線:起點設在通向Staten島的Verrazano-Narrows橋上,穿過紐約的五個城區後,抵達中央公園結束。此路線絕對是一次紐約節日文化之旅。
規模:超過3萬人
柏林馬拉松賽
馬拉松比賽精彩圖集
馬拉松比賽精彩圖集(20張)
每年9月下旬舉行的柏林馬拉松躋身於世界級馬拉松之林,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它破世界紀錄的賽道以及具有超高效率的賽事組委會。但柏林馬拉松帶給大家絕不僅僅是這些。柏林馬拉松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熱鬧而喧嘩,比賽路線可以讓你來一次20世界歷史回顧之旅。你會跑過雄偉壯麗的歷史建築,前東柏林嚴肅整齊的大廈,以及西柏林現代、高科技、充滿商業色彩的樓宇。雖然最近幾年柏林馬拉松的主題是世界紀錄,但柏林馬拉松最引以為豪的——它是真正的群眾性馬拉松。
1977年,在女子馬拉松還沒有普及時,前東德女運動員瓦倫西克在這里跑出了2小時34分47秒的世界最好成績。到1998、1999年,柏林在馬拉松歷史上大放異彩,28歲的巴西人達·科斯塔在1998年刷新了登西莫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最好成績(2:06:50),他是第2個跑進2小時7分鍾以內的人。1999年,洛魯佩把她本人在鹿特丹創造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縮短了4秒鍾,使柏林的地位陡增。21世紀的第1年,柏林再次躍進歷史,日本運動員高橋尚子把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改寫為2小時19分46秒,第1個突破2小時20分鍾大關。
2003年柏林馬拉松組委會決定做一些改革,除像新年一樣釋放煙花外,參賽選手將穿過原來連接東、西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然後再往前跑300米沖過終點。同時將允許35000人參加比賽。
路線:
除了兩個大約17和21英里長的坡道外,柏林馬拉松的路線總的說來非常平坦、寬敞並且相對筆直,特別是比賽剛開始的2英里和接近終點沖刺的部分。沿路將有很多可以吸引你眼球的東西,除非你完全專注於沖擊世界紀錄了。
規模:超過2萬人
倫敦馬拉松賽
倫敦馬拉松誕生於1981年,當時是受了紐約馬拉松的啟發而生成。倫敦馬拉松每年4月下旬舉行,絕對是每一個跑手的節日,寬闊的場地、景色優美的路線、熱情的觀眾、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再加上快速的路線和幾乎完美無瑕的組織工作,這一切無疑深深吸引著那些馬拉松資深跑手。
倫敦馬拉松曾經是歷史上產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績最多的城市,但那是在早期。20世紀80年代後期,受到幾個高獎金美國賽事的挑戰,倫敦馬拉松組織者急中生智,在比賽中增加了化妝隊伍,使比賽別開生面,還常有新娘身穿婚紗和穿西服領帶的新郎攜手跑完42公里193米的距離。
20世紀80年代初,倫敦產生過3次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最後一次是挪威女將克里斯蒂安森1985年第1個突破2小時22分鍾大關,創造了2小時21分6秒的世界成績。2001年最引人矚目的是世錦賽和奧運會10000米亞軍、5次世界越野賽冠軍特加特首次在這里跑馬拉松,雖然沒能奪冠,但他以2小時8分15秒奪得亞軍,仍顯出很強的實力。男子組第10名的成績是2小時12分2秒,各名次之間的差距只有幾秒,表明比賽的水平較高,競爭很激烈。就在剛結束的2003倫敦馬拉松賽上,英國本土選手、世界女子馬拉松最好成績保持者拉德克里夫再次實現自我突破,以2:15:25的成績譜寫下最新的女子最好成績。
路線:從位於倫敦西南的布萊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園出發,經過國會大廈和白金漢宮,抵達靠近聖瓊斯公園的終點,沿途可以欣賞到倫敦許多著名的歷史名勝。雖然路線曲折、迂迴,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說狹窄,但沒有山坡。
規模:超過3萬人
火奴魯魯馬拉松賽
大多數跑步愛好者完全不必在每年的12月份給自己找個理由去火奴魯魯,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包裹在厚厚的棉衣和沉重的黑暗中時,因為火奴魯魯馬拉松就是很好的一個理由。火奴魯魯馬拉松開始於1973年,當年只有167人參加,男女冠軍都來自夏威夷。火奴魯魯馬拉松賽事場面盛大,氣氛非常好,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遠道而來的日本跑手,他們是火奴魯魯馬拉松的主力軍。火奴魯魯馬拉松清晨5點就在黑暗中開始比賽,早得令人痛苦,但這樣可以保證在涼爽的氣溫下進行比賽。而一旦太陽升起,你就可以享受到太平洋上童話般迷人的風景。
2002年有30428人參加了火奴魯魯馬拉松,這使其在參加人數上排名世界第四。
路線:火奴魯魯馬拉松近似環形的路線從Ala Moana海濱公園開始,到Kapiolani公園結束。在這條路線上,你會經過火奴魯魯最著名的景點,包括懷基基海灘、鑽石頭等。除了兩個爬坡路段,整個賽道都很平坦。
規模:超過2萬5千人
巴黎馬拉松賽
春天的巴黎樹木萌芽、鮮花繽紛,是全世界最適合步行的城市。每年在這個季節舉辦的巴黎馬拉松無疑吸引了眾多的長跑愛好者。賽事當天巴黎周邊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降低車流量,巴黎市政府也鼓勵市民盡量採用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可謂做足「環保巴黎」。而隨著組織工作的提高,巴黎馬拉松逐漸吸引著世界頂級跑手的加盟。雖然巴黎在現場觀眾人數上仍然有限制,但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巴黎馬拉松成為世界最偉大的城市馬拉松之一。
2003年巴黎馬拉松的男子組桂冠被肯亞選手羅蒂奇以2小時6分32秒的成績獲得,並打破了這項賽事的最好成績。衛冕冠軍、法國選手茲維爾齊斯基在2002年的比賽中,創造了巴黎馬拉松賽的最好成績2小時8分18秒,他在本年度比賽中以2小時6分36秒的微小差距與冠軍擦肩而過,屈居亞軍。另一名來自肯亞的選手歐薩爾以10秒之差名列第三。巴黎馬拉松賽吸引了3萬多名長跑選手參加。女子組比賽的冠軍同樣被肯亞選手摘取,歐萬扎以2小時27分41秒的成績擊敗義大利選手孔萊索名列第一,坦尚尼亞選手馬莎尼獲得季軍。
路線:鳴槍起跑點是香榭麗舍大道旁的Rue Galilee,東西向的慢跑路線將橫穿整個巴黎。沿途你會經過協和廣場、盧浮宮、艾菲爾鐵塔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名勝。
規模:超過2萬人
斯德哥爾摩馬拉松賽
斯德哥爾摩馬拉松被譽為馬拉松賽中的珍寶,每年6月初的一個星期六下午2點開始鳴槍。這個時節的斯德哥爾摩氣候溫和,但氣氛卻盛況空前,大約1/3的市民都湧上街頭吶喊助威,不論領跑者還是落後者都會得到他們的熱情鼓勵。比賽路線充分展現了這個波羅的海海港城市的美麗。
2003年的斯德哥爾摩馬拉松於6月14日舉行,肯亞男選手喬斯法·切姆喬爾和瑞典女選手瑪麗埃·瑟德斯特羅姆-隆德貝里分獲男子和女子組冠軍。這是隆德貝里第三次奪得這一賽事的冠軍。此前,她還贏得過兩次亞軍、三次第三名,從而成為該項賽事舉辦25屆以來獲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這位曾18次拿過瑞典全國冠軍的43歲的女性在賽後對記者說:「這場比賽對我意義非凡,因為我即將參加世界盃!」
路線:比賽的起點、終點都設在1912年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內,路線的大部分都很平坦,但靠近Djurgarden的地勢起伏較大,還要跨越許多大橋,故速度不是很快。
規模:超過1萬2千人
阿姆斯特丹馬拉松賽
阿姆斯特丹馬拉松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但它直到最近幾年才建立起了和這個著名的城市相當的國際聲譽。和世界其他頂級馬拉松相比,阿姆斯特丹馬拉松是小型的、親密的,只有2000多人參加。但就在這2000多人中,絕大多數選手都來自世界各地,他們被這個城市的魅力和這個馬拉松賽的速度而吸引。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和市民對比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使得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的組織運作非常良好。
1999年組織者提供了總數為32.5萬美元的獎金,因此前4名都跑進了2小時7分鍾以內,第2~4名的成績比任何一次賽事都好。冠軍基普羅諾2小時6分47秒,歷史第4位;吉法爾2小時6分49秒,歷史第5位;基普拉加特2小時6分50秒,歷史第6位;托拉2小時6分57秒,歷史第9位。
路線:
這是在荷蘭,所以路線又平又坦,很容易出成績,唯一的「障礙」是要穿越許多小運河。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的路線有兩個大圈,第一圈7公里,第二圈35公里,起點和終點都在1928年奧運會會場,部分沿用了當年奧運會馬拉松的線路。這條路線使選手們可以欣賞到阿姆斯特丹舊城區以及著名的XXX公園的風采,還有很長的一部分則是在郊外住宅區進行。
規模:2200人
鹿特丹馬拉松賽
雖然這個荷蘭小城並不被認為是歐洲必游之地,但每年的4月份總有數以千計的長跑愛好者來到這里,參加在這個現代的海港城市舉行的馬拉松賽。鹿特丹道路平坦,氣候適宜,許多優秀運動員都喜歡這條路線。鹿特丹非常支持馬拉松賽,整個城市在比賽當天幾乎是專為馬拉松賽而服務。同時鹿特丹還在馬拉松歷史上寫下了很多創新,比如鹿特丹是首批使用電子計時器的馬拉松之一。鹿特丹打破了只有大城市才能舉辦大型馬拉松的斷言。
鹿特丹馬拉松以屢出好成績而享譽全球,葡萄牙的洛杉磯奧運會冠軍洛佩斯於1985年38歲時,在這里第一個突破2小時8分鍾大關,創造了2小時7分12秒的世界最好成績。3年後,衣索比亞的登西莫在這里跑出了2小時6分50秒。許多第1個突破都在鹿特丹,給這個小城增添許多光彩。1998年,洛魯佩把沉睡了13年之久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刷新為2小時20分47秒,第1個跑進2小時21分鍾大關,獲15萬美元獎金。次年她以2小時22分48秒在這里再次奪冠。
路線:因為在荷蘭,所以絕對看不到山坡,路線絕對平坦快速。除了2公里處的Erasmus橋和5公里、30公里處的樹林,賽道可謂一馬平川。
規模:超過1萬人

閱讀全文

與英國半馬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發射導彈用什麼定位 瀏覽:168
第一次走飛機去越南注意什麼 瀏覽:654
中國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62
越南戰役美軍傷亡多少 瀏覽:997
1塊錢兌換多少伊朗幣 瀏覽:683
中國最高房子是多少 瀏覽:568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7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7
越南姑娘用什麼東西煲湯 瀏覽:257
在越南人眼中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651
2020年新發明有哪些中國 瀏覽:754
中國怎麼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防控 瀏覽:767
我的世界中國版最新如何自定皮膚 瀏覽:372
印度人怎麼在中國買車 瀏覽:149
伊朗雪崩什麼時候 瀏覽:25
義大利黃金大運河在哪裡 瀏覽:475
印尼有什麼好看的風景 瀏覽:815
印度鑽石怎麼賣 瀏覽:911
義大利為什麼是五星 瀏覽:34
印尼語打車怎麼說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