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核事故至今死亡多少人

英國核事故至今死亡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08 18:40:54

⑴ 有誰能知道切爾諾貝利事件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前蘇聯基輔市北130公里的地方,是前蘇聯1973年開始修建,1977年啟動的最大的核電站。

1986年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動力站開始按計劃進行定期維修。然而由於連續的操作失誤,4號站反應堆狀態十分不穩定。1986年4月26日對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來說是悲劇開始的日子。凌晨1點23分,兩聲沉悶的爆炸聲打破了周圍的寧靜。隨著爆炸聲,一條30多米高的火柱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沖向天空。反應堆的防護結構和各種設備整個被掀起,高達2000℃的烈焰吞噬著機房,熔化了粗大的鋼架。攜帶著高放射性物質的水蒸氣和塵埃隨著濃煙升騰、彌漫,遮天蔽日。雖然事故發生6分鍾後消防人員就趕到了現場,但強烈的熱輻射使人難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飛機從空中向下投放含鉛(Pb)和硼(B)的沙袋,以封住反應堆,阻止放射性物質的外泄。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爆炸時泄漏的核燃料濃度高達60%,且直至事故發生10晝夜後反應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釋放。事故發生3天後,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這3天的時間已使很多人飽受了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在這場事故中當場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人死於這次事故的核污染。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蘇聯1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那裡居住著694.5萬人。由於這次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里范圍被劃為隔離區,附近的居民被疏散,莊稼被全部掩埋,周圍7千米內的樹木都逐漸死亡。在日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10公里范圍以內將不能耕作、放牧;10年內100公里范圍內被禁止生產牛奶。不僅如此,由於放射性煙塵的擴散,整個歐洲也都被籠罩在核污染的陰震中。臨近國家檢測到超常的放射性塵埃,致使糧食、蔬菜、奶製品的生產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核污染給人們帶來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更是無法統計。事故後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員死亡,其中1/3是自殺。參加醫療救援的工作人員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記憶喪失。時至今日,參加救援工作的83.4萬人中,已有5.5萬人喪生,匕萬人成為殘疾,30多萬人受放射傷害死去。

核電雖然是目前最新式、最「干凈」,且單位成本最低的一種電力資源,但由於可能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核污染卻也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迄今為止,除了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以外,英國北部的塞拉菲爾核電站、美國的布朗斯菲爾德核電站和三喱島核電站都發生過核泄漏事故。除此之外,在世界海域還發生過多次核潛艇事故。這些散布在陸地、空中和沉睡在海底的核污染給人類和環境帶來的危害遠不是報道的數字能夠劃上句號的,因為核輻射的潛伏期長達幾十年。

摘自自然之友編《20世紀環境警示錄》

⑵ 核事故的事故記錄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
經過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以北130公里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猛烈爆炸,反應堆機房的建築遭到毀壞,同時發生了火災,反應堆內的放射物質大量外泄,周圍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造成了核電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事故。1986年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的工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連續切斷反應堆的電源,使主要冷卻系統停止工作。於是堆芯溫度迅速升高,造成氫氣過濃,以至26日凌晨發生猛烈爆炸,爆炸引起機房起火,濃煙使人呼吸困難,放射性物質不斷外溢。核電站所在地區有2.5萬居民,這些居民從 26日晨開始疏散,疏散共用了34個小時 影響
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大量放射塵埃污染到北歐、東西歐部分國家,瑞典、丹麥、芬蘭以及歐洲共同體於4月29日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據蘇聯官方公布,這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盧布(約合29億美元),如果把蘇聯在旅遊、外貿和農業方面的損失合在一起,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同時,在核事故的危害下有33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嚴重輻射先後被送入醫院搶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為了防止進一步的輻射,蘇聯將28萬多人疏散到了輻射區以外。
據美國《時代》雜志報道,在三英里島核事故30周年之際,《時代》雜志對歷史上發生的最令人恐怖的核事故進行了回顧,評出「史上十大核事故」,希望依此提醒世人,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具體榜單如下:
其他核事件記錄
1.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
三英里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盡管此次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2.1966年1月17日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進行加油時,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飛機發生相撞。撞擊之後,加油機徹底毀壞,B-52轟炸機慘遭解體,所攜帶的4 枚氫彈「逃離」破裂的機身。其中兩枚氫彈的「非核武器」撞地時發生爆炸,致使490英畝(約合2平方公里)的區域被放射性鈈污染。搜尋人員在地中海發現了其中一個裝置。
3.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災難。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以北130公里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更多爆炸隨即發生並引發大火,致使放射性塵降物進入空氣中。據悉,此次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塵降物數量是在廣島投擲的原子彈所釋放的400倍。
4.1968年1月21日圖勒核事故
由於艙內起火,美國一架B-52轟炸機的機組人員被迫作出棄機決定,在此之前,他們本可以進行緊急迫降。B-52轟炸機最後撞上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導致所攜帶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擴散。
5.1957年10月10日溫斯克爾大火
位於坎伯蘭郡附近的一個英國核反應堆石墨堆芯起火釀成核災難。大火導致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外泄。此次核災難是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前最為嚴重的反應堆事故。
6.1987年9月13日戈亞尼亞核事故
在巴西的戈亞尼亞,一名垃圾場工人撬開了一個廢棄的放療機,並拆掉了一小塊高放射性的氯化銫,災難就此降臨到這座城市,當時共有超過240人受到核輻射。由於被放射性材料的亮綠色蒙騙,孩子們用手接觸並塗抹在皮膚上,導致幾個街區污染,不得不拆除。
7.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這起發生在西伯利亞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由硝酸清洗容器時發生爆炸導致的。爆炸致使托木斯克-7的回收處理設施釋放出一個放射性氣體雲。
8.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潛艇事故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K-431核潛艇)補充燃料過程中,E-2級K-431核潛艇發生爆炸,放射性氣雲進入空中。10名水兵在這起核事故中喪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損傷。
9.1999年9月30日東海村核事故
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設施的核事故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難。事故發生時,工人們正在混合液體鈾。
10.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納貝利核實驗過程中,美國內華達州加卡平地地下一萬噸級當量核裝置發生爆炸,實驗之後,封閉表面軸的插栓失靈,導致放射性殘骸泄漏到空氣中。現場的6名工作人員受到核輻射。
11.1988年1月6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座核電站,由於對核材料筒加熱不當引起爆炸,造成1名工人死亡,100人受傷。
12.1992年11月,法國發生了最嚴重的核事故:三名工作人員未穿防護服進入一座核粒子加速器後受到污染。
13.1998年到2002年,印度在四年間核電站共發生了6次核泄漏事故。
14.2003年12月29日,韓國榮光核電廠5號機組發生核泄漏事故。
15.2004年8月9日,日本中部福井縣美濱核電站再次發生蒸汽泄漏事故,導致4人死亡,7人受傷。
16.2005年5月,英國塞拉菲爾德核電站的熱氧再處理電廠因發生放射性液體泄漏事件被迫關閉。
17.2011年3月12日,日本9級地震後,導致的日本福島縣第一和第二核電站發生安全事故。

⑶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核事故」

1. 切爾諾貝利,前蘇聯(現屬烏克蘭)

1986年4月26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7級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廣泛認為是核能利用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它是唯一被國際原子能機構劃為「特大事故」的核事故。

在一次常規測試中,為了保證不中斷反應堆的電力,電廠的安全系統被全部關閉。為了在低功率下進行測試,反應堆功率應下降到正常狀態下的25%,但由於功率下降過快,實際輸出減至小於1%,因此,只好將輸出功率再緩慢增加至25%。但僅僅在操作員開始測試了幾秒鍾後,功率開始急速增長,而此時的緊急關閉系統已經失靈。一場完全熔毀災難就這樣發生了。

反應堆的燃料元件破裂,引發大爆炸。在達到華氏3600度(1982攝氏度)的高溫後,燃料棒熔毀。覆蓋反應堆的石墨外殼開始起火,火勢蔓延了一個星期之久,將大量的輻射物帶到周圍的環境中。

災難發生後,大概有20萬人永遠離開了自己的家園遷向別處。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05年發布的報告稱,這場事故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是56人。其中 47人是核電廠工人,9名是死於甲狀腺癌的兒童。報告中指出,估計有多達4000人死於這場事故造成的長期疾病。由於前蘇聯政府為這場災難造成的損害做了大量掩蓋工作,這些數字目前還充滿爭議。而世界衛生組織的報道稱,與切爾諾貝利事件相關的實際死亡人數約為9000。

2. 克什特姆,前蘇聯(現屬俄羅斯)

1957年9月29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6級

第二嚴重的核事故也發生在前蘇聯,具體地點是鄰近克什特姆的瑪雅科(俄語:Маяк)核電站。國際原子能機構將這次事故定為6級,即「重大事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蘇聯科學家們盡全力追趕並想要超越美國技術,這正是瑪雅科核電站的建造背景。但以蘇聯當時的核知識水平來說,他們並不能確認在建造過程中的一些決策是否安全。後來的事件表明,很多決定都對電廠造成嚴重危害。

在1953年儲存核廢料的工廠建成之前,電廠的操作員只是簡單地把核廢料傾倒在附近的一條河中。廢料貯存廠開始溫度過高之後,冷卻系統被緊急添加,但其建造卻十分粗陋。

1957年9月,裝有70噸放射性廢物的貯存罐冷卻系統失靈,溫度開始急劇升高。這導致了一場非核物質爆炸,而這場爆炸並沒有造成直接人員傷亡。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發現,在周圍環境中存在嚴重的放射性物質泄漏。輻射雲向東北部擴散了數百英里。

前蘇聯政府對這一事故公開的信息極少。但是,在有關當地人民皮膚脫落的報道出現之後,政府被迫將1萬人撤離影響區域。估計這次輻射直接造成200人因癌症死亡。

3. 溫思喬火災,英國

1957年10月10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5級

早在溫思喬火災發生的很多年前,英國就已經擁有了成功利用核能的經驗。當天,操作員注意到本該降溫的反應堆卻一直在升溫。一開始,他們認為可能是設備故障,於是兩名電廠工人被派去檢查反應堆。但當兩名工人到達後,卻發現反應堆已經被大火吞沒了。

開始,由於考慮到過高的溫度會將水立即分解,造成氫氣爆炸,他們並沒有用水來救火。但是其他的滅火方法並沒有奏效,他們只好打開了水管。水成功地將火撲滅,而且並沒有引起爆炸。

據估計,有200人由於溫思喬火災得了癌症,其中半數是致命性的。由於英國政府試圖掩蓋這一火災的嚴重性,確切的死亡人數不得而知。時任英國首相的哈羅德·麥克米倫擔心這次事故會使英國政府蒙羞,並且減弱民眾對核能利用工程的支持。難以統計確切死亡人數的另一個原因是:溫思喬的輻射波及太廣,橫跨北歐數百英里。

4. 三里島,美國

1979年3月28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5級

這是美國最為嚴重的核事故,發生在鄰近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的三里島核電站。

事故的開始僅僅是由於管道裝置損壞。給反應堆降壓的閥門在打開後發生故障,無法關閉,導致用於冷卻水流出,堆芯溫度開始升高。在核心監視情況的機器又給出了錯誤的信息,電廠操作員作出了錯誤的操作——他把本能夠制止事故發生的緊急冷卻水關掉了。堆芯溫度開始迅速升高到華氏4300度(2371攝氏度)。在水位即將下降到燃料棒處時,電廠設計人員及時趕到,指揮操作員向反應堆中注水,才穩住了情況。

核管理委員會在事故後追蹤調查,無人因受三里島事故影響死亡,但在30年間有一例可能由於輻射造成的癌症死亡。在核電廠外僅發現有一人身體受到某種輻射。

三里島事件嚴重影響了公眾對核能利用的態度。在此次事件過後的30年間,沒有一所核電站被批准建廠。

5. 東海村,日本

1999年9月30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4級

十幾年前,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核事故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難。

操作員的違規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操作員直接將高富集度(18.8%,相當於16公斤鈾)的鈾溶液傾倒在了沉澱槽中,而他使用的沉澱槽(限定量2.4公斤)並不能處理如此高富集度的鈾。這一做法直接引起了裂變反應。

由於受到強烈輻射,3名事故當事人被緊急搶救。其中1人在事故後第82天死亡,1人在事故後第210天死亡,另1人因自身恢復較好,在事故後第3個月後出院。

據世界核協會稱,近100名工人和附近居民由於受到輻射住院,在電廠附近1000英尺居住的161人被撤離。
資料:http://group.mtime.com/17128/discussion/1385891/

⑷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災難情況 一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共有4台機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位於烏克蘭基輔(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基輔州普里皮亞季鎮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污染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國際社會廣泛批評了蘇聯對核事故消息的封鎖和應急反應的遲緩。在瑞典境內發現放射物質含量過高後,該事故才被曝光於天下。2013年2月12日,核電站因結構性損傷導致屋頂坍塌。
1986年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動力站開始按計劃進行定期維修。然而由於連續的操作失誤,4號站反應堆狀態十分不穩定。1986年4月26日對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來說是悲劇開始的日子。凌晨1點23分,兩聲沉悶的爆炸聲打破了周圍的寧靜。隨著爆炸聲,一條30多米高的火柱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沖向天空。反應堆的防護結構和各種設備整個被掀起,高達2000℃的烈焰吞噬著機房,熔化了粗大的鋼架。攜帶著高放射性物質的水蒸氣和塵埃隨著濃煙升騰、彌漫,遮天蔽日。雖然事故發生6分鍾後消防人員就趕到了現場,但強烈的熱輻射使人難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飛機從空中向下投放含鉛和硼的沙袋,以封住反應堆,阻止放射性物質的外泄。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爆炸時泄漏的核燃料濃度高達60%,且直至事故發生10晝夜後反應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釋放。事故發生3天後,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這3天的時間已使很多人飽受了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在這場事故中當場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於這次事故的核污染。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蘇聯1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那裡居住著694.5萬人。由於這次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里范圍被劃為隔離區,附近的居民被疏散,莊稼被全部掩埋,周圍7千米內的樹木都逐漸死亡。在日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10公里范圍以內將不能耕作、放牧;10年內100公里范圍內被禁止生產牛奶。不僅如此,由於放射性煙塵的擴散,整個歐洲也都被籠罩在核污染的陰霾中。臨近國家檢測到超常的放射性塵埃,致使糧食、蔬菜、奶製品的生產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核污染給人們帶來的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
據統計,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員死亡,其中1/3是自殺。參加醫療救援的工作人員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記憶喪失。時至今日,參加救援工作的83.4萬人中,已有5.5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放射傷害死去。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曾幾何時,切爾諾貝利是蘇聯人民的驕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生失火,引起爆炸,據估算,核泄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污染。
由原子爐熔毀而漏出的輻射塵飄過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飄過歐洲的部分地區,例如:土耳其、希臘、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立陶宛、芬蘭、丹麥、挪威、瑞典、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瑞士、德國、義大利、愛爾蘭、法國(包含科西嘉)和英國。在最早發生意外的時候,有人認為切爾諾貝利的核泄漏是來自瑞典而不是俄國,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電廠工作人員發現異常的輻射粒子粘在他們的衣服上,該電廠距離切爾諾貝利大約1100公里。根據瑞典的研究內容,發現該輻射物並不是來自本地的核能電廠,他們懷疑是俄國核電廠出了的問題。當時瑞典曾透過外交管道向蘇聯詢問,但未獲證實。另外,法國政府宣稱輻射塵只飄到德國及義大利的邊界。因為輻射塵的關系,義大利規定部份農作物禁止人們食用,例如蘑菇。法國政府為了避免引發民眾的恐懼,所以沒有作出類似的測量。
切爾諾貝利災難不只污染了周圍的鄉鎮,它還藉由氣流的幫助,因此能夠沒有規律地往外面散開。根據俄國及西方科學家的報告指出:飄落在俄國的輻射塵有60%在白俄羅斯。而由TORCH 2006的報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揮發粒子飄落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羅斯聯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極大的區域和烏克蘭北方的部分地區,都被輻射物質污染。意外發生後,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死亡,當中更有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輻射的危險。為了控制核電輻射塵的擴散,當局立刻派人將135,000人撤離家園,其中約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爾諾貝利附近的普里皮亞特鎮居民。衛生單位預測在未來的70年間,受到5–12艾貝克輻射而導致癌症的人,比例將會上升2%。另外,已經有10人因為此次意外而受到輻射,並死於癌症。
俄國科學家報告指出,切爾諾貝利4號機反應爐總共有180至190噸的二氧化鈾以及核反應產生的核廢料。他們也估計這些物質大約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據曾經到過石棺反應爐做後續處理的清理人(例如Usatenko和Karpan博士)說反應爐內只剩大約5%-10%的物質。反應爐的照片里顯示了反應爐完全是空的。因為大火引發的高溫,讓許多輻射物質沖向大氣層高空,並向外四面八方擴散。
獎勵災難調查員的蘇聯紀念章。在災難中,負責復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員,將他們稱為「清理人」(liquidator)。清理人在清理的過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劑量的輻射。根據俄羅斯的估計,大約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災變後的兩年內,進入離反應爐30公里的范圍內清除輻射污染物。在被輻射污染的地區里,有許多小孩的輻射劑量高達50 戈雷(Gy)。這是因為他們在喝牛奶的過程中吸收了當地生產而被輻射污染的牛奶,當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許多研究發現白俄羅斯、烏克蘭及俄羅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狀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據日本原子彈爆炸的事後調查統計預期,在切爾諾貝利地區的白血病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會增加。但直到目前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數量還不足以在統計學上推斷,並和輻射外泄有關。但是,事實證明了在切爾諾貝利地區里,畸形嬰兒的出生率的確是升高了,有調察顯示證實是由輻射災難余後的輻射塵,所導致的結果。
意外發生之後,人們的健康問題主要被放射性物質「碘-131」所影響。有人擔心20年前的鍶-90和銫-137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蟲和蘑菇最表層的土壤會吸收銫-137。所以,有些科學家擔心核輻射會對當地人造成幾個世紀的影響。
蘇聯當局在事件發生之後36小時,就開始疏散住在切爾諾貝利反應爐周圍的居民。在1986年5月,即事件發生後一個月,約116,000名住在核電廠方圓30 公里(相當於18 英里)內的居民都被疏散至其他地區。因此,這個地區經常會被稱為疏散區域(Zone of alienation)。然而輻射所影響的范圍其實能散播至超過方圓30公里外的地方。
核電廠爆炸事故對切爾諾貝利居民造成的長期影響一直備受爭議,有超過300,000 人脫離了災難的威脅,但仍然有數百萬人繼續居住在污染區內。然而,那些受到低劑量輻射所影響的人,幾乎沒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狀。但是仍不能夠確定其原因與放射性污染的關聯。
同時,前蘇聯當局在災難中設置了障礙:科學研究也許因為缺乏民主的透徹性而受到限制。在白俄羅斯、一個受官方質疑的科學家Yuri Bandazhevsky,,因為錯誤評估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馬力(1000 Bq/kg) ,而被國家監控組織所拘留。
1986年4月,一些歐洲國家(除法國以外)已經強迫實行食物限制,特別是菌類和牛奶。在災難過後20年,主要限制製造、運輸、消費過程中來自切爾諾貝利放射性塵埃的的食物污染、尤其是對銫-137指標的控制,以防止它們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在瑞典和芬蘭的部分地區,部分肉類產品受到監控,包括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環境下生活的羚羊等等。在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瑞典,芬蘭,立陶宛和波蘭的某些地區,野味〔包括野豬、鹿等〕,野生蘑菇,漿果以及從湖裡打撈的食肉魚類的銫-137含量達到每千克幾千貝克。在德國一些野生蘑菇的銫-137含量甚至達到了40,000 貝克/千克。按照2006年TORCH報告,這些地區的平均水平約為6,800貝克/千克,是歐盟規定的600貝克/千克的10倍以上。由此歐盟委員會已經表示:「對於從這些成員國進口的某些食物的限制必須在未來保持多年」。
在英國,根據1985年起實行的食物和環境保護條例(Food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FEPA),從1986年起限制了放射行指標超過1000 貝克/千克的綿羊的遷移和銷售。這項安全措施是根據歐盟委員會專家組第31項報告的建議而作出的。但是從1986年以來,受限制區域已經減少了96%: 從一開始限制區域幾乎包括了9000個農場和400萬頭綿羊,到2006年已經遞減到374個農場大約750平方公里的地區和約20萬頭綿羊。只有坎布里亞、北威爾士和蘇格蘭西南部的一些區域仍然受到限制。
在挪威,薩米人受到被污染的食物的影響,有些馴鹿因為吃了地衣而受到污染,因地衣在從空氣中獲取養分的過程中吸收了放射性微粒。
災後估計:
據英國《獨立報》消息,在2006年4月,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發生20周年來臨之際,「綠色和平」組織披露,這場世界上最為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的危害程度要比當時的評估高出10倍,泄漏物將在未來造成約10萬人死亡。
據報道,該組織掌握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由於核泄漏物進入了大氣層,對空氣造成極大的破壞,污染最嚴重的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俄羅斯境內的大約20萬人傷亡,這些地區的癌症病例為27萬例,其中有9萬多例非常嚴重。
該組織聲稱:「從一個反應堆里釋放出來的放射物遠遠超出被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放射性污染,我們非常清楚,一個核反應堆可以污染一半地球。」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放射主任邁克指出:「這次事故的潛在影響是非常可怕的,但是當你用科學的結論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它對公共衛生的影響就沒有當初人們擔心的那樣恐怖。」
這次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使500萬人遭受核輻射,21人當場死亡受這次輻射影響的人數,從最初估計的不到50個清潔工人,達到了整個歐洲的數十萬人。
對自然世界的影響:
在事故後,隔離區內變成部份野生動物的天堂。 雖然動物也飽受輻射之苦,但比起人類對它們的傷害是非常輕微的,所以對它們而言事故的發生反而是好事。在隔離區內的動物比如老鼠已適應了輻射,它們和沒受輻射影響地區的老鼠壽命大約相同。下列為隔離區內再度出現或被引入的動物山貓、貓頭鷹、大白鷺、天鵝、疑似一隻熊、歐洲野牛、蒙古野馬、獾、河狸、野豬、鹿、麋鹿、狐狸、野兔、水獺、浣熊、狼、水鳥、灰藍山雀、黑松雞、黑鸛、鶴、白尾雕。

⑸ 核泄漏事故總數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共有4個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的核反應堆機組。
1986年4月26日,在進行一項實驗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釀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災難。事故發生後,原蘇聯政府和人民採取了一系列善後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為發生爆炸的4號反應堆建起了鋼筋水泥「石棺」,並恢復了另3個發電機組的生產。此外,離核電站30公里以內的地區還被辟為隔離區,很多人稱這一區域為「死亡區」。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續維持著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運轉,直至2000年12月15日全部關 閉。

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三國民眾2006年4月26日在各地舉行活動,紀念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20周年。人們臉上的淚水、手中的蠟燭、紅色康乃馨提醒著,盡管那場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慘重的災難已過去多年,但卻依舊讓世人心存餘悸,其遺禍還在影響著千百萬人。目前,烏克蘭政府已決定耗資11億美元,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原址進行加固。
拉響警報紀念悲劇
當天凌晨,在首都基輔以及為安置切爾諾貝利城撤離人員所興建的斯拉武季奇鎮,數百人手持蠟燭和紅色康乃馨參加了悼念活動。凌晨1時23分,鍾聲和警報聲響起,那正是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的確切時間。
數百人走過切爾諾貝利的一堵紀念牆,默默致敬。牆上刻著當地消防隊員的名字,他們是最先加入救援的那批人。
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當天凌晨參加了在基輔舉行的紀念活動,並在當天晚些時候參加了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舉行的紀念活動。
白俄羅斯、俄羅斯受事故影響的地區當天也舉行了悼念儀式。
加固「石棺」防核再泄

日本發生核泄漏事故
據新華社東京4月12日電 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12日說,正處於試運行階段的日本首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的核廢料再處理工廠,11日發生含放射性物質的水泄漏事故,但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外界環境也未產生影響。
這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簡稱快堆)3月31日在本州島
北部青森縣的六所村開始試運行。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發布的消息稱,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11日凌晨3時40分左右,共有40升含鈈等放射性物質的水發生泄漏。泄漏發生在反應堆核廢料再處理工廠一個預處理車間內,由於車間是密閉的,因此沒有給外界造成危險後果。
據悉,這次事故是由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導致的。

韓國發生核泄漏事故
本報上午專電 韓國科學技術部5日晚宣布,位於韓國慶尚
北道慶州市附近的月城核電站3號機組4日晚間發生核泄漏事故,
22名職工受到輕度核輻射。
據報道,該核電站的3號機組4日晚間正在進行冷卻水泵維
修作業時,約45公升的重水突然外泄,使正在作業的22名職工
受到微弱的核輻射。據韓國電力公司的測定,這些職工受核輻射
的程度不重,除3人外,其餘19名職工已恢復正常工作。泄漏的
45公升重水也已全部回收。
韓國科技部的官員說,核物質沒有泄漏到電站外部,對周圍
環境不會造成影響。目前正組織原子能安全院的專家對事故的原
因進行調查。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堆心融化事故,自發生至今一直是反核人士反對核能應用的有力證據;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雖然嚴重,但未造成嚴重後果,究其原因在於圍阻體發揮了重要作用

核電站污染

核電站不產生空氣污染物,但也有污染問題:慢性輻照,即反應堆正常運轉時的低水平輻照;放射性廢物的污染。核反應堆的一些事故的發生,如冷卻系統失靈,堆芯熔融,都會造成放射性物質外溢。世界上已經多次發生核泄漏事故。 美國二次大戰核廢料成為「燙手山芋」

坐落在美國紐約州東納汪達鎮一所小學旁邊的荒廢工廠,廠內到處堆放著生滿鐵銹的垃圾桶,及舉目可見的「危險」標示。中國時報12日報導,這是超級強國競相製造原子彈時期所留下來一處滿布輻射線的遺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座工廠是秘密製造鈾之所在,為史上有名的「曼哈頓計劃」處理從科羅拉多州及剛果運來的礦物原料。現在,廠內卻藏匿著一堆亂七八糟的遭污染東西-戰時所留下的低含量核廢料。

原本應該負責處理這些廢料的是美國國內規模最大、也最具活力的公共工程單位-陸軍工兵團。一九九七年九月,美國國會在經過一番幕後政治運作之後,決定將處理位於東納汪達鎮及其它廿處類似廠區的輻射線清除工程計劃由美國能源部轉發給陸軍工兵團。而為了急著獲得這項一年經費達一億四千萬美元的工程,工兵團方面一直堅稱,由該單位來承包是項工作「是再自然不過」。

不過,就位於水牛城市郊的東納汪達鎮而言,工兵團卻把環境及政治問題都搞得一團糟。華盛頓郵報最近報導,該單位為清除東納汪達廠廢料所訂的一項兩千八百萬美元計劃,所容許的輻射線鈾含量的水準竟然達到史上任何其它類似清除計畫所容許的六倍,甚至可能是卅倍。紐約州及美聯邦核能管理當局都表示,他們從未看過如此薄弱的提案。

美國「環境保護署」已就最早在東納汪達鎮進行的一項核廢料處理工作展開刑事調查,要查明由工兵團所僱用的承包商是否在處理廢料出了差錯。

美國60萬工人討回公道 受核輻射獲賠4億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政府答應要「糾正過去所犯的錯誤」,向當年因生產核武器而遭受核輻射的 60多萬工人賠償4億美元。

該報稱,政府已擬出一份賠償計劃草案,規定向因核輻射而患癌症的工人賠償10萬美元。而成千上萬的其他工人也可提出賠償申請。草案還規定,即便醫療記錄遺失或毀損,也可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能源部部長理查森確認了由美國國民經濟司起草的這份草案的細節。據知情者透露,在最初的5年內計劃賠償額高達4億美元。據悉,在過去50年內,美國為生產7萬件核武器而在全國16個大型工廠及幾十個小型工廠僱傭了60多萬名男女工人。工人們在最近幾次聽證會上作證稱,他們長時間暴露在核輻射和有毒化學物質的環境中。美國政府於今年1月首次承認有這一現象存在,受害的工人比常人更容易患癌症。

英國一核電廠泄漏百人疏散( 2000年4月10日)

英國今天發生核電廠泄漏意外,超過150人需要疏散。英國能源部發言人表示,在英格蘭南岸一間核電廠發生的泄漏氣體意外不是泄核災難,公眾毋須擔心。

發言人指出,核電廠泄漏的是二氧化碳。肇事的核電廠建於1983年,有2個反應堆,每天生產1,100兆瓦的電力。

日本JOC公司將為核泄漏事故賠償近億美元 (2000年3月7日)

「共同社」星期日報導:主管發生日本最嚴重的核事故的那座鈾處理廠的那家公司預料至少將支付9300萬美元的賠償費。據「美聯社」3月5日自東京報導,1999年9月30日在JCO公司在東京東北70英里的東海村的設施發生的事故中有一名工人喪命,數百人受到輻射。工人們違反了安全規章,在桶里把硝酸和濃縮鈾混合在一起,引起了未受控制的原子反應,用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才控制住。「共同社」說,事故發生時在該地區居住和工作的大約400人因為在泄漏事故中直接受到輻射而要求得到賠償,雖然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人受到高劑量的輻射。另有三千多項賠償要求,其中包括對農業、漁業、服務業企業受到的損失給予賠償的要求。「共同社」說,東海村的官員們在星期六在JCO公司與當地居民和企業進行談判之後,對賠償要求進行了估算。JCO公司發言人鈴木克禮不願對這一估計數字發表意見。但是,他說該公司計劃在本周宣布迄今所收到的所有賠償要求的總額。鈴木說,JCO公司在去年年底已經付出了4930萬美元的賠款。「共同社」說,JCO公司及其母公司住友公司計劃使用公司基金和930萬美元保險金的錢來解決這些賠償要求。

日本發生重大核事故 (1999年10月1日)

今天上午,位於日本茨城縣東海村的一家核燃料加工公司--JCO東海事業所的試驗樓內發生一起重大核泄露事故。該事業所3名工作人員直接受到核輻射傷害,其中兩人因受害嚴重而導致神志不清。據推測,此次核事故很有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首次發生的核裂變臨界狀態下的一起最嚴重的事故。

據當天的《朝日新聞》(晚報)報道,此次核事故發生在核燃料生產過程當中。事故發生約1小時後,緊靠該核設施的道路上,泄漏出的放射線量數值比通常狀態下高出16000倍。在兩公里之外的測定地點,幾分鍾內測出的數值比通常狀態約高出10倍。

據悉,當天下午4時以後,JCO東海事業所周邊地區放射線量再次急劇上升。據推測,很可能是試驗樓內再次發生了核裂變臨界事故。因事態嚴重,當地政府通知東海村方圓10公里以內的居民採取緊急避難措施,令大家盡快關閉門窗,並在10月1日早晨之前不要出門。距東海村較近的常盤高速公路一所休息站也被迫關閉。

事故發生的當天下午,日本科技廳緊急成立了「事故對策總部」,科技廳長官有馬朗人親任對策總部部長。此外,原定於10月1日小淵組建新內閣之事,也由於此次重大核事故而不得不延期。

⑹ 世界上發生了幾次核事故

5次 具體如下:
1、1957年,英國的溫德斯凱爾(現稱塞拉菲爾德)核綜合設施,發生了西方核工業歷史上最慘重的事故。大火燒毀了兩個生產鈈的反應堆之一的核心部分,使放射性雲狀塵埃進入大氣層。多年後,泄漏出的輻射物引起了幾十起人類的癌症死亡。

2、1957-1958年,前蘇聯在烏拉爾山脈的克什特姆城附近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事故。據最先報告這一災難的原蘇聯遺傳學家若列斯麥德維傑夫估計,在一次爆炸後,幾百人因受到核輻射而患病致死。

3、1979年,在賓夕法尼亞哈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島電廠發生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其中一個反應堆的一部分熔化,迫使居民在放射性氣體漏入大氣層之後撤離電廠所在地。

4、1986年4月26日,原蘇聯位於基輔市郊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於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泄,死亡31人,受放射性物質嚴重傷害的有237人,有13萬居民被迫緊急疏散,也使歐洲一些國家受到污染。

5、1987年9月28日,德國巴伐利亞疾病研究所丟失的放射性同位素銫-137的鉛儲罐,被當作廢品賣給一家廢品收購站,因收購站工人將鉛罐砸開,致使放射性物質外泄,造成3人死亡,20多人患放射病,200多人受到傷害。

閱讀全文

與英國核事故至今死亡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什麼可以治血糖高 瀏覽:977
英國碩士保錄需要多少錢 瀏覽:898
什麼是印度拉格 瀏覽:893
中國野戰軍一共多少 瀏覽:636
巴西人喜歡中國什麼 瀏覽:50
為什麼中國遊客不去澳洲了 瀏覽:678
中國斗魚怎麼養才漂亮 瀏覽:190
印尼匯款到中國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74
中國海警一共多少艦艇 瀏覽:177
義大利bb和韓國登騰哪個好 瀏覽:202
印尼虎苗用什麼濾材 瀏覽:857
熱搜榜中國共有多少種香煙 瀏覽:72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大廳拿槍 瀏覽:758
中國有多少貧困月收入 瀏覽:467
印度病毒delta變種有多少種 瀏覽: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瀏覽:845
極兔國際在越南怎麼樣 瀏覽:125
義大利語我什麼都沒有了 瀏覽:841
印度有一塊大洋叫什麼 瀏覽:475
中國有多少頸椎病患者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