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日本明治維新分別是什麼性質和政體
①、資產階級性質革命;(革命後)分別建立:君主立憲制、總統共和制、總統共和制、君主立憲制②、原因:國內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列強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幕府陷於極端孤立地位 ;國際 世界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 開始標志:,「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歷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 人物:明治維新前三傑、後三傑 前三傑:吉田松陰、坂本龍馬、高杉晉作 後三傑: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
② 中國,美國,英國,蘇聯分別是什麼性質的國家
中國是最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是最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是最封建的資本主義國家,蘇聯是最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
③ 查理一世死後,英國的性質變成什麼
查理死後,新貴族克倫威爾實行軍事獨裁統治,這種形式稱為」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但是在此期間,英國表面上確實是資產階級共和國
④ 美國英國的性質不同
君主立憲,顧名思義,是以君主為最高統帥的,英國首腦叫首相,而不是總統.雖然發展到今天,國王的存在只是意義上的,但是還是有國王的。
聯邦制,顧名思義,民主的成分多寫,正如美國一樣,分53個洲,聯合統治.(意思我明白,但是解釋的不太好。)
美國獨立戰爭的發展線索,主要抓住六點:(1)爆發:來剋星頓槍聲。(2)建軍:第二屆「大 陸會議」決定成立大陸軍。(3)建國:《獨立宣言》發表。(4)轉折: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約克 鎮英軍投降。(6)和約:英美簽訂和約。
美國憲法(現行)可在以下網址查詢:
http://www.dffy.com/faxuejieti/jd/200502/20050203215123.htm
美國1787年憲法
(一)特點
1、美國憲法是成文憲法。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憲法的國家,此憲法於1787年通過,1789年生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美獨立宣言被美國學者視為探索美國延續過程的象徵,它確認了"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的原則。邦聯條例是美國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這兩個歷史性文獻促成美國制定一部成文憲法來鞏固資產階級勝利成果。
2、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美國憲法是世界上適用時間最長的憲法,歷時已有200多年。這是因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始終沒有改變,政治局勢相對穩定,沒有發生經常的復辟和反復辟斗爭,只對其憲法進行小修小補即可適用,而且美國憲法的條款具有若干靈活性,同時,美國通過修正案、司法審查、慣例等方式來適應變化了的階級力量對比關系,從而適應美國國情的變化和發展。
(二)美國1787年憲法的基本內容
1787年美國憲法包含一個簡短的序言和7條本文,概括起來,有兩方面的基本內容:
1.美國憲法確認了某些資產階級的民主原則。包括:
(1)分權與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國會、總統和聯邦法院行使,這三權之間分立的狀態十分明顯,同時又保持著一種互相牽制互相平衡的關系;
(2)有限政府原則。它與法治原則相聯系,即聯邦政府的權利要受法律限制,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限度;
(3)代議政府原則,它與人民主權原則相聯系。聯邦憲法序言中顯示出美國人民是憲法的制定者,但必須通過選派代表管理國家。
2.美國憲法顯現的某些反民主內容。包括:
(1)公開承認奴隸制,如憲法第1條第2款、第9款,分別以法律形式確認了奴隸制度的合法性,同時明確說明奴隸買賣可延續到1808年;
(2)輕率對待公民權利。憲法從特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可是獲得獨立後的美國卻沒有在憲法中規定關於公民的基本權利,制憲代表解釋說這種權利在各州法中已有規定。而實質上聯邦憲法並末確認各州法規定的關於公民基本權利的效力,即便是默認,但因各州規定不同,公民享受的權利有所差異。
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
美國憲法的誕生絕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社會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法律淵源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之前,北美、大陸採納的是英國的普通法(習慣法),且各殖民地都有立法含義。早在1606年弗吉民亞憲章頒布時起,殖民地居民就得到保證,將享有與宗主國居民一樣的權利和自由,即自由權、公民權和豁免權等。這也成為北美人民後來汲取革命力量,從事獨立斗爭的有力武器。獨立後,英國普通法不言而喻地成為名州法律制度的源泉,如有的州憲法就聲明以英國普通法為州的普通法。美國憲法的另一個法律淵源,是13個英屬殖民地制定的管理政務的基本法規,如《五月花號公約》,康涅秋格《根本法規》等。美國憲法的第三個法律淵源,是國家草創時期制訂的《獨立宣言》、《邦聯條例》和各州州憲等文獻。它們不僅在思想內容上,而且在組織程序上都為美國聯邦憲法的制定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例如,制憲權被授予為起草憲法而特別召集的會議,這是革命時期各州慣用的方法,也為制定聯邦憲法所採納(在美國,制定權有別於立法權,制憲機關也有異於立法機關)。另外,1787年前美國11個州都起草了本州憲法,且包含著相似的內容結構及其三權分立的政府結構,這就為後來聯邦憲法制定者提供了聯邦政體模式的基本框架。
二、社會根源
促成1787年聯邦憲法制定的首要動因是各州在解除外來殖民壓力之後,彼此之間的商業競爭愈演愈烈,高築關稅壁壘,報復與反報復導致經濟發展無序趨勢加劇,同時,英國等外國商品乘虛而入,貨幣、公債、製造商和進出口貿易四大集團利益遭遇重創。這一結都緣於美國的建國史是先有獨立的邦(州),後有統一的國(聯邦),各州獨立個其是各有憲法。美利堅合應國嚴格地說,只是一個主權國家聯盟,而不是主權國家。其次,現實政治動盪和修憲運動的興起也是制定聯邦憲法提上日程的重要因素。1786-1787年馬薩諸塞州退伍軍人丹尼爾·謝司領導的農民起義,他們反對各州濫發紙幣,要求取消公私債務和無償分配土地,政組州法院和行政機關。社會的動盪,財政的混亂和政治統一的名不符實,使富人和有產階級的利益再次受到威脅,各邦的政治精英心急如焚。鑒於各州貿易權各行其是,邦聯國會欲召開一次獲得獨立征稅權的修改《邦聯條例》的會議,即謀求開展一場修憲運動。值得一提的是,參加費城制憲會議的55名代表,有25人是從事法律業務的,他們學識淵博了,精通法律,經驗豐富,熱衷立憲工作,且大都是洛克、孟德斯鳩學說的信徒,這憲法的制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制定者將洛克的天賦人權和有限政府理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觀念,創造性地與北美殖民地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終於誕生了這部西方憲法的典範之作。
⑤ 1689年以後,英國成為什麼性質的國家這里是說共和制還是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光榮革命之後,英國貴族迎來了荷蘭執政官威廉和他的妻子擁有皇室血統的瑪麗成為國王和王後,但卻頒布了《權利法案》制約了國王的權利,隨之後來國王漸漸至完全退出內閣,不再掌權,只能作為國家代表。
⑥ 現在,英國是什麼社會
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八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⑦ 寫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性質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 性質上: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
⑧ 英國是什麼政體
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目前英國女王保佑的權利是接受磋商權、警告權和獎勵權。磋商權是指首相就某些事務征詢女王意見,但決頂權仍掌握載內閣和首相手中。警告權是指女王對政府的某項行為認為不妥而發出警告,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獎勵權是指女王接受政府的建議,冊封貴族和對有貢獻的人受勛的權利
⑨ 英國的國體是什麼
國體是資產階級專政。
從國體上來說,英國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國家。英國是議會至上,議會分上議院(也稱貴族院)和下議院。上議院議員是榮譽性質的,在立法上只具有一定影響力,不具有實際立法權。下議院議員代表選區民眾的權利,是真正的立法機關和最高權力機關。
英國實行普選制,將全國按人口劃分成若干選區,按人口比例選舉出認為能代表其權益的政黨候選人作為本區域下議院議員。英國是多黨制國家,主要是兩大政黨即保守黨和工黨。哪個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其議員數量超過半數即獲勝,該黨領袖即獲得組閣權並成為內閣首相。
但首相的產生在法律程序上要經過下議院全體會議選舉,但理所當然是多數黨領袖當選,首相對議會負責。英國首相任期四年可聯選連任,與議會議員任期一致。首相亦是下議院議員。首相在認為有必要時有權提前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英國首相是政府首腦,名義上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
(9)英國是什麼性質擴展閱讀:
國體即國家的階級本質,它是由社會各階級、階層在國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來的國家的根本屬性。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階級、各階層在國家中所處的統治與被統治地位;二是各階級、階層在統治集團內部所處的領導與被領導地位。
不同類型國家的憲法對國體的表現方式卻很不一致。資本主義國家憲法通常以「主權在民」「全民國家」等超階級的字樣規定國體,否認國家的階級本質。從國體上來說,英國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