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外都有哪些養老金制度
由於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不斷加劇,降低退休金或再度延長退休者的年齡也難以避免,很多國外的養老制度也不斷的在改變。
按照新生效的法律,德國退休者的年齡將由過去的65周歲逐步過渡到67歲。所謂逐步過渡是指將延長的2年分為24個月。前12個月,用12年的過渡期,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加1個月的工作時間,這樣在2024年即可過渡到66周歲時退休。後12個月分6年過渡完,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多工作2個月方可退休,這樣到2031年時即可執行67歲退休的制度。
總之,大多數國家都是讓你在年輕時創造更多財富,老了之後才會有好的養老保險,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了延長退休年齡。
② 移民英國到退休後每月能拿多少養老金
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沒有達到退休年齡前出國定居具體外籍養老金領取多少,可以咨詢辦理外籍社會保障福利。
③ 英國的社會福利包括什麼
英國的福利制度,大致分為七類:兒童和孕婦福利, 傷殘或者疾病福利, 退休福利, 寡婦福利, 失業福利,低收入人士福利和社會基金。
1.兒童和孕婦福利
1)兒童福利金:無論你收入多少或者交多少保險金,只要你有照顧兒童的責任,你便有資格領取兒童福利金。福利金為16歲以下的兒童而設,如果16歲到18的兒童仍在非高等教育機構就讀,也有資格領取。申請辦法:醫院或者社會保障部辦事處均有表格索取。
2)家庭津貼:假如你每星期至少工作16小時,收入低微,又需要照顧至少一名兒童的話(16歲以下,或者19歲以下,全日制學生),便有資格申請。津貼視家庭的收入和兒童的數目而定。申請辦法:郵局或者社會保障辦事處均有表格索取。
3)監護人津貼:負責照顧雙親去世兒童的監護人,便有資格申請監護人津貼及兒童福利金。申請辦法:社會保障辦事處索取表格,填報申請。
4)法定懷孕雇員工資:當雇員懷孕,僱主每星期要繳付工資,數目視雇員的收入和金額定。
5)單親津貼:單親又要獨自照顧子女的人士可以領取單親津貼。除兒童福利金外,這個津貼只支付給首名子女。
6)孕婦津貼:為沒有資格領取法定懷孕雇員工資的人士設定。每周44英鎊55便士。
7)社會基金孕婦補貼金:為那些接受收入補助金,家庭津貼,傷殘工作津貼的,存款低於500英鎊的人設。金額為100英鎊。
8)子女贍養費:為你向已經分開居住的伴侶索取適當的贍養費,以照顧子女的生活。
2.傷殘和患病福利
1)照料津貼:65歲以上,需要經常照料的傷殘人士。如果申請人患有絕症,可以特別安排迅速獲得津貼。
2)工作意外傷殘福利:為因工傷或工業性疾病不能工作的人士設立。
3)傷殘生活津貼:因患病和需要人照料的人士,如果申請人需要協助才能行走也有資格申請。
4)傷殘工作津貼:為每星期可至少工作16小時的人設定。他們可能因為患病或者傷殘使就業機會受到影響,申請人必須要超過16周歲。
5)嚴重傷殘津貼:必須超過16歲,不能工作達到28個星期。
6)傷殘照料著津貼:16歲至65歲。每星期花至少35個小時照料一名嚴重傷殘人士,該名人士有資格接受傷殘生活津貼的中等或者最高等款項或者照料津貼。申請人每周除去合理開支後,收入不能超過50英鎊或者正在全職就業。
7)不宜工作福利:沒有資格從他們僱主處領取法定患病工資的員工,從事自僱工作,失業人士。申請人必須繳付足夠的國民保險金。
8)法定患病工資:患病一連4天或者以上。為期不超過28個星期。申請雇員每周收入必須超過58英鎊。可以獲得的法定患病工資為每周52英鎊50便士。
3.退休福利
基本退休福利,為超過退休年齡,(女60以上,男65以上)及符合國民保險金條件的人士設定。要照顧未成年子女的人可以獲得其它福利。
4.寡婦福利
1)寡婦金,丈夫去世時沒有資格領取退休金的寡婦,寡婦的年齡低過60歲,金額為1000英鎊。
2)寡婦母親津貼:要照顧至少一個小孩的寡婦有資格領取兒童福利金;或者丈夫去時已懷有身孕的寡婦。津貼是要交稅的。
3)寡婦退休金:申請人年齡45歲或者以上,或者停止接受寡婦母親津貼。金額按照年歲和金額何時停止設定。
5.失業福利
每兩周支付一次福利金,為期一年。申請人必須有能力和積極地求職,他們必須繳付足夠的第一類國民保險金。
6.低收入人士福利
1)收入補助金:為18歲以上,收入低於某個水平,每周工作不超過16個小時的人設定。申請人必須有能力工作和積極求職。
2)養老院和護理院津貼:申請人在1993年3月31日之前已經進入養老院或者護理院接受照顧。他們可以得到較高金額的收入補助金去支付醫院的費用。
3) 市議會稅津貼:由當地市議會處理,為了協助低收入人士繳納他們的市議會稅。
4) 屋租津貼:市議會代表有需要的人付房租。
5) 醫療費用資助:免費葯物費,牙科醫療,驗眼,配眼鏡,或者隱形眼鏡。
6)其它資助:申請人接受收入輔助,家庭津貼,傷殘工作津貼,有親人在監獄服刑,可以接受交通援助。
7.社會基金
從日常的收入中, 有困難支付若干費用的人士, 包括懷孕, 應急支出, 免息貸款, 社區護理津貼等等
④ 個人養老金即將到來,稅收優惠怎麼算看看英國人怎樣做
英國個人養老金繳費跟我們有很大的區別,因為他們可以將工資的百分百全部參加私人養老金。雖然用於繳納個人養老金的錢都是免稅的,也就是意味著可以用稅前資產去繳納。但是在英國卻設定了一個限度,只要超過這個限度的養老金就是屬於額外收入,對於這筆錢依舊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而且在英國個人所得稅的比率是非常高的。
到最後他手裡邊的錢只有42070英鎊。不過他們的免稅額度是比較靈活的,並不是一次性使用25%的免費額度,可以進行多次領取現金。剩餘的5%可以分次領取,用來繳納一些商業保險或者個人養老保險。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多次分段的提取自己的免稅額度是非常劃算的,可以讓自己的工資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檔位,這樣納稅的額度比較少。
⑤ 個人養老金來了,像個長期理財產品,國外在養老金方面是如何做的
國外很多地方的養老制度也一直在改變。
英國的養老金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按比例繳納的國民基礎養老金,所有人退休後獲得相同數額的養老金;二是用人單位為員工提供的職業年金,目前不強制;三是個人購買的養老金儲蓄或保險,但英國35%的員工沒有私人養老金。這意味著他們退休後不得不依靠國家養老金,2010年的養老金為每人每周97.65英鎊,僅相當於以最低工資水平工作兩天的收入,顯然不足以維持晚年相對舒適的生活。日本的“以房養老”制度主要是針對一些低收入的老年人,他們退休後想繼續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他們可以用他們的房子作為抵押來提前貸款,但是這個系統對申請人有嚴格的要求。以東京為例,申請人必須年滿65歲,住在自己的房產里,不能與子女同住。
⑥ 英國保險 買養老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微博認證為英國《華文周刊》商業拓展部總監的安光系日前發表文章,介紹從天津到英國13年的老人曲大爺的養老故事。
這篇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網友驚嘆安光系筆下描述的英國福利制度之優越的同時,也對文章真實性提出了質疑。那麼,發達國家究竟怎樣養老,其養老制度又能給我國提供哪些借鑒呢?
英國:職業年金是養老金重要支柱
英國就業與養老金部2012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英國有13萬退休人員每周只能領取7英鎊的基本養老金,同時有13萬人每周可領取200多英鎊基本養老金。這意味著,在其現行的養老金制度下,退休者每年領取基本養老金差額最高可達1萬英鎊。曲大爺每月領到上千英鎊養老金並非沒有可能,但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像他一樣「幸運」。
目前,英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由國家養老金計劃、職業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養老金計劃等三個支柱構成。
國家養老金計劃包括「國家基本養老金計劃」和「第二養老金計劃」,由政府提供,並由政府承擔兜底責任。基本養老金已覆蓋所有公營和私營部門的雇員。雇員和僱主共同繳費,形成「國民保險基金」。該基金實行現收現付制,結余資金全部購買國債或存銀行,禁止進行股票投資。第二養老金主要目標人群是非常規就業者,如中低收入者、長期患病或身體殘疾的從業人員,任何已繳納了基本養老金保費同時又沒有職業養老金或私人養老金的雇員將自動加入第二養老金計劃。在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第二養老金根據不同收入標准支付不同的養老金。
由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較低,僅能保證員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大部分人退休後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職業養老金。職業養老金自2012年10月起成為更具強制性的職業年金,所有年收入7475英鎊以上、年齡在22歲到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沒有參加任何職業養老計劃的都將「自動加入」職業養老金計劃。僱主繳納雇員工資的3%,雇員本人繳納4%,政府以稅收讓利的形式計入1%,合計8%的繳費注入雇員的個人賬戶。職業養老金計劃積累的資金主要投資於以股票為主的資本市場。職業養老金參與者佔英國全部人口的45%左右,已經成為英國養老金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個人養老金計劃包括私人養老金、養老儲蓄和個人壽險等。私人養老金主要面向眾多中小企業,包括大量個體工商業者、自僱人士和非常規就業者,個人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加入個人養老金計劃,並且待遇水平與個人繳費相關聯,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
德國:鼓勵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德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三部分,後兩者又被稱為「補充養老保險」。
在德國,法定養老保險的覆蓋面較廣,既包括一般的養老金,也包括職業康復待遇、職業能力或就業能力喪失養老金等。
法定養老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繳費,費率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目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的19.5%,由僱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養老金根據退休者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長短計算,但最高不超過退休前最後一個月工資的75%。
此外,德國還大力鼓勵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與法定養老保險不同的是,企業養老保險採取「直接支付原則」,即職工在工作期間積攢了多少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後他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養老金。目前,德國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所支付養老金的比例大約分別為70%、20%和10%。
美國:養老責任由三方共同承擔
美國的養老責任由政府、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擔。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在職人員把工資所得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障稅」(社保稅)上交給政府,用於發放給已退休者、殘疾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在職者退休之後便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中享有相應的福利。
在職人員退休後獲得社會保障福利(社保福利)的多少視其工作時間長短、繳納社保稅數額以及退休年齡而定。但提前退休者的福利額將適當扣減。
除了社會保障制度,美國政府和一些公司還建有自己的退休金制度。美國政府制定了「聯邦雇員退休制度」。政府工作人員除參加社會保障制度、繳納社保稅之外,還必須每月上繳工資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員退休後可根據其退休時的薪水、工齡長短等領取相應的退休金。
日本:國民年金是養老金制度的基礎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可以分為公共養老金和私人養老金。公共養老金包括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中央政府承擔公共養老金的全部行政管理費用,並且提供國民年金支出的1/2。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快速老齡化和經濟衰退致使公共養老金系統面臨賬戶入不敷出的風險,政府被迫多次實施養老制度改革,私人養老金開始得到迅速發展。私人養老金分為企業型養老金和個人型養老金。私人養老金享有一定的政府稅收優惠,種類較多,包括國民養老金基金、退休離職津貼計劃、厚生年金基金、稅收合格養老金制度等。
國民年金是日本養老金制度的基礎,20歲以上60歲以下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加入。它的資金來源於個人繳納的保險費和國家財政預算。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每月需要繳納1.33萬日元。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則分別加入包含國民年金在內的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繳納金額為收入的17.5%,由職工和僱主各負擔一半。另外,還有企業年金及個人年金,由企業自己管理和運營經營。
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養老護理保險制度,國民只需要交納一定的保險費用,65歲以後就可以接受這項保險提供的服務。包括:上門護理、上門幫助洗浴、上門幫助康復、痴呆老人生活護理等。
新加坡:工薪者均參加公積金計劃
1955年,新加坡開始建立中央公積金制度,並設立中央公積金局,對公積金實行全國統一管理。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法》規定,凡工薪收入者,無論是公務員、職員,都要參加中央公積金計劃,按時足額繳納公積金,公積金由僱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目前繳納的基數為:凡是年齡在55歲以下的雇員,其公積金的征繳率為日工資的40%,55一59歲的征繳率為25%,60~64歲征繳率為日工資的15%,65歲以上征繳率為10%。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新加坡政府對公積金的內容不斷加以補充和完善。個人可以動用公積金儲蓄來買房、看病和養老,公積金使新加坡居民在不長的時間里,初步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
專家:中國應借鑒國外養老多元化模式
1889年,德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100多年來,全世界已有160多個國家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近年來,為應對養老保障財務危機,很多國家都對其養老保障體系進行改革,總體趨勢是構建多支柱、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姜向群此前做客人民網時指出,國外有些國家發展的養老保險模式覆蓋了基本所有的人群,不僅僅是政府主辦的養老保險,還有職業保險——就是職業年金制度,這種多元化模式值得借鑒。
有專家認為,中國應該借鑒日本充分發揮私人養老體製作用,不應等到公共養金已經不能維持的時候再發展私人養老金。中國地區差異巨大,完全依賴全國統一的公共養老系統是不現實的,應該考慮實行減稅政策鼓勵私人養老金的發展,調劑各地區各收入階層對養老金需求的差異。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秘書長齊傳鈞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你問企業職工,很多人不了解企業年金是何物。他不知道爭取這個權利……現在基本上基本養老保險一隻腿獨大,企業年金、商業保險很小,缺腿,不平衡。」
「我認為中國的養老保險比較適合的模式是『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更准確地說是盎格魯-美利堅模式,就是美國模式,美國的養老保障制度模式有很多特點更加適合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美國的養老保障制度「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個大一統的制度,公務員和企業工人都在一個制度里,總統和清潔工在一個制度里,全國只有一個制度,不存在不公平和特權的問題」。
「另外,美國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的激勵性比較好,大家的退休年齡都自願延長。」鄭秉文舉例說,「我認識的一個美國教授,是養老金經濟學的教授,201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都70歲了才剛剛辦完退休手續。一個社保制度,如果可以促進勞動供給,有利於勞動力全國范圍的自由流動,對經濟發展有激勵作用。顯然,這樣的制度是更加適合中國。否則,如果一個社保制度,使大多數人爭先恐後地提前退休,滿大街打麻將的、跳舞的,都是五六十歲退休的,這個社保制度對勞動供給的影響就肯定是負面的。」
⑦ 國外有沒有養老保險
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
1、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保險對象通常是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及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中等,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43%左右。其待遇支付對低收入人群有利。
2、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所有退休國民,都可以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所需資金由政府稅收支付。
3、混合型養老保險。此險種的養老待遇通常要比普遍年金的待遇要高,主要資金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及基金的投資收益。
4、國外社會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外國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採取了這種養老保險制度。
國外養老保險現狀
1、德國:法律規定「延遲退休年齡」
德國社民黨及基民盟聯合政府已於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通過的提高退休者年齡的法案。
2、芬蘭:鼓勵延長工作年限
依據新的養老金法,養老金參照職工整個工作年限計算。芬蘭人若從20歲開始工作,5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獲得退休前工資的45.6%的養老待遇。若6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60%。而若67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則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80.45%。
3、法國:養老金體系碎片化
在法國,可享受退休養老待遇的法定年齡為60周歲,但另有規定,受薪者一定要交滿160個季度的養老保險費才可以享受養老待遇。也就是說只有在20歲起工作整整40年,才可以在60歲退休時領取全額退休金。
4、英國:改革時間表已定
於2011年起,其國家女性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每2年增加1歲,最終於2020年與男性持平,提高到65歲。從2020年起,無論男女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都會進一步提高,到2026年、2036年、2046年,所有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將分別提高到66歲、67歲和68歲,每10年增加1歲。
⑧ 英國人的福利政策有哪些
1、兒童和孕婦福利
1)兒童福利金:如果你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你就有權領取兒童福利,直至孩子16歲。如果16 -18 歲的孩子仍在非高等教育機構就讀,也有資格領取。你的第一個孩子每周可領取 20.30英鎊,其他孩子每人每周13.40英鎊。
2)家庭津貼:假如你每星期至少工作16小時,收入低微,又需要照顧至少一名兒童的話,便有資格申請。津貼視家庭的收入和兒童的數目而定。
3)監護人津貼:負責照顧雙親去世兒童的監護人,便有資格申請監護人津貼及兒童福利金。
4)法定懷孕雇員工資:當雇員懷孕,僱主每星期要繳付工資,數目視雇員的收入和金額定。
5)單親津貼:單親又要獨自照顧子女的人士可以領取單親津貼。除兒童福利金外,這個津貼只支付給首名子女。
6)孕婦津貼:為沒有資格領取法定懷孕雇員工資的人士設定。每周44英鎊55便士。在公立醫院生孩子是免費的。
7)社會基金孕婦補貼金:為那些接受收入補助金,家庭津貼,傷殘工作津貼的,存款低於500英鎊的人設。金額為100英鎊。
8)子女贍養費:為你向已經分開居住的伴侶索取適當的贍養費,以照顧子女的生活。
2、傷殘和患病福利
1)照料津貼:65歲以上,需要經常照料的傷殘人士。如果申請人患有絕症,可以特別安排迅速獲得津貼。
2)工作意外傷殘福利:為因工傷或工業性疾病不能工作的人士設立。
3)傷殘生活津貼:因患病和需要人照料的人士,如果申請人需要協助才能行走也有資格申請。
4)傷殘工作津貼:為每星期可至少工作16小時的人設定。他們可能因為患病或者傷殘使就業機會受到影響,申請人必須要超過16周歲。
5)嚴重傷殘津貼:必須超過16歲,不能工作達到28個星期。
6)傷殘照料者津貼:16歲至65歲。每星期花至少35個小時照料一名嚴重傷殘人士,該名人士有資格接受傷殘生活津貼的中等或者最高等款項或者照料津貼。申請人每周除去合理開支後,收入不能超過50英鎊或者正在全職就業。
7)不宜工作福利:沒有資格從他們僱主處領取法定患病工資的員工,從事自僱工作,失業人士。申請人必須繳付足夠的國民保險金。
8)法定患病工資:患病一連4天或者以上。為期不超過28個星期。申請雇員每周收入必須超過58英鎊。可以獲得的法定患病工資為每周52英鎊50便士。
3、退休福利
基本退休福利,為超過退休年齡,(女60以上,男65以上)及符合國民保險金條件的人士設定。要照顧未成年子女的人可以獲得其他福利。單身人士的基本國家養老金是每周95.25英鎊,而已婚夫婦可申領152.30英鎊。如果沒有其他收入,單身人士可以領到的退休金為每周130英鎊,而一對夫婦的退休金為每周198.45英鎊。
4、寡婦福利
1)寡婦金,丈夫去世時沒有資格領取退休金的寡婦,寡婦的年齡低過60歲,金額為1000英鎊。
2)寡婦母親津貼:要照顧至少一個小孩的寡婦有資格領取兒童福利金;或者丈夫去時已懷有身孕的寡婦。津貼是要交稅的。
3)寡婦退休金:申請人年齡45歲或以上,或停止接受寡婦母親津貼。金額按照年歲和金額何時停止設定。
5、失業福利
提供給那些年齡在18至65歲的歲之間的失業人員,所支付的金額是基於失業人員過去繳付的國民保險總數和個人財產情況。每兩周支付一次福利金,為期一年。申請人必須有能力和積極地求職,他們必須繳付足夠的第一類國民保險金。
6、低收入人士福利
1)收入補助金:為18歲以上,收入低於某個水平,每周工作不超過16個小時的人設定。申請人必須有能力工作和積極求職。
2)養老院和護理院津貼:申請人在1993年3月31日之前已經進入養老院或者護理院接受照顧。他們可以得到較高金額的收入補助金去支付醫院的費用。
3) 市議會稅津貼:由當地市議會處理,為協助低收入人士繳納他們的市議會稅。
4)屋租津貼:對於失業、收入極低或傷殘人士,政府會支付大部分或全部的房租。
5)醫療費用資助:免費葯物費,牙科醫療,驗眼,配眼鏡,或者隱形眼鏡。
6)其它資助:申請人接受收入輔助,家庭津貼,傷殘工作津貼,有親人在監獄服刑,可以接受交通援助。
7、社會基金
從日常的收入中,有困難支付若干費用的人士,包括懷孕,應急支出,免息貸款,社區護理津貼等。
⑨ 什麼是英國職業養老金,定義能給下不
英國實行的是三支柱的養老金體系,包括公共養老金、職業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
職業養老金(Occupational pension)是由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僱主給雇員提供的,包括確定受益型(Defined Benefit Plan,DB)、確定繳費型(Defined Contribution,DC)和混合型(Hybrid Plan)三種計劃類型,絕大多數大公司提供的都是確定受益型(DB)職業養老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