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倫敦水晶宮的介紹
倫敦水晶宮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建築面積約7.4萬平方米,寬408英尺(約124.4米),長1851英尺(約564米),共5垮,高三層,由英國園藝師J·帕克斯頓按照當時建造的植物園溫室和鐵路站棚的方式設計,大部分為鐵結構,外牆和屋面均為玻璃,整個建築通體透明,寬敞明亮,故被譽為「水晶宮」 。
② 名詞解釋:水晶宮
水晶宮有多個解釋:
一、指的是萬國工業博覽會場地,於1851年同時誕生,水晶宮是英國倫敦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二、在中國神話故事中指龍王居住的地方,由水晶建成,故名水晶宮。
三、指位於英格蘭倫敦(南部)的職業足球隊-水晶宮足球俱樂部,現時在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作賽,成立於1905年,在2005-06賽季慶祝成立百年紀念。主場為塞爾赫斯特公園球場。
四、各地均有用水晶宮來命名或稱呼的建築,例如馬德里麗池公園水晶宮、奧地利宮邸花園、中國福州市水晶宮、中國江西上饒水晶宮。
(2)英國的水晶宮在哪裡擴展閱讀
1849年,英國白金漢宮決定,在1851年舉辦一屆規模宏大,有世界各國參與的國際性博覽會,並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最終採納了皇家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的「水晶宮」設計方案,創造性地將花房式框架玻璃結構運用到建築設計之中,使樹木罩在屋頂下得以保護。結果這座原本為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成為第一屆世博會上最成功的展品。
水晶宮是傳說中海龍王居住的宮殿。元代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一折:」深居富貴水晶宮,我便是海中龍氏女「。明吳承恩 《西遊記》 第三回:」老龍大喜,引水晶宮相見了。「
③ 英國倫敦的水晶宮
這是與第一屆世博會相關的建築,其設計者帕克斯頓原先就是一位園林設計師,所以他用玻璃把展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溫室,看起來就像水晶宮一樣
LZ可以看看網路里的資料:
1851年英國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國際工業博覽會,由於博覽會是在「水晶宮」展覽館中舉行的,故稱之為「水晶宮」國際工業博覽會。這次博覽會在工業設計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一方面較全面地展示了歐洲和美國工業發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業設計中的各種問題,從反面刺激了設計的改革。
舉辦這次博覽會的目的既是為了炫耀英國工業革命後的偉大成就,也是試圖改善公眾的審美情趣,以制止對於舊有風格無節制的模仿。帕金、柯爾等人的思想和活動對於促成舉辦這次國際博覽會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舉辦博覽會的建議是由英國藝術學會提出來的,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是該協會的主席。他對工業設計和設計教育非常關注,親自擔任了這次博覽會組織委員會的主席。柯爾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帕金則負責組織展品評選團,另外一些著名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如散帕爾等也參加了組織工作。由於時間緊迫,無法以傳統的方式建造博覽會建築,組委會採用了園藝家帕克斯頓 (Joseph Paxton,1801—1865)的「水晶宮」設計方案。帕克斯頓以在溫室中培養和繁殖維多利亞王蓮而聞名,並擅長用鋼鐵和玻璃來建造溫室。他採用裝配溫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宮」玻璃鐵架結構的龐大外殼(圖5-6,圖5-7,圖5-8)。「水晶宮」總面積為7.4 m×104 m;建築物總長度達到563 m(1851ft),用以象徵1851年建造;寬度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為一單位(因為當時玻璃長度為1.22 m,用此尺寸作為模數)。其外形為一簡單的階梯形長方體,並有一個垂直的拱頂,各面只顯出鐵架與玻璃,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完全體現了工業生產的機械特色。在整座建築中,只用了鐵、木、玻璃三種材料,施工從1850年8月開始,到1851年5月1日結束,總共花了不到9個月時間便全部裝配完畢。「水晶宮」的出現曾轟動一時,人們驚奇地認為這是建築工程的奇跡。博覽會結束後,「水晶宮」被移至異地重新裝配,1936年毀於大火。
「水晶宮」是20世紀現代建築的先聲,是指向未來的一個標志,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屬和玻璃建造起來的大型建築,並採用了重復生產的標准預制單元構件。與19世紀其他的工程傑作一樣,它在現代設計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水晶宮」中展出的內容卻與其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各國選送的展品大多數是機制產品,其中不少是為參展而特製的。展品中有各種各樣的歷史式樣,反映出一種普遍的為裝飾而裝飾的熱情,漠視任何基本的設計原則,其濫用裝飾的程度甚至超過了為市場生產的商品。生產廠家試圖通過這次隆重的博覽會,向公眾展示其通過應用「藝術」來提高產品身份的妙方。這顯然與組織者的原意相距甚遠。其中的有些展品把相對來說無足輕重的家用品作為建築性的紀念碑來設計。例如法國送展的一盞油燈,燈罩由一個用金、銀製成的極為繁復的基座來支承。這種把諸如燈、鍾表之類產品作為建築來看待並不是一種新的發展,18世紀末法國帝王風格的設計者們就常常這樣做。但現在的設計師們似乎失去了所有的自製力。一件女士們做手工的工作台成了洛可可式風格的藏金箱,罩以一組天使群雕。花哨的桌腿似乎難以支承其重量。設計者們試圖探索各種新材料和新技術所提供的可能性,將洛可可式風格推到了浮誇的地步,顯示了新型奇巧的裝飾方式。 還有一些展品表現了對形式和裝飾的別出心裁的追求,如一件鼓形書架可以沿中心水平軸旋轉,每層擱板均掛在兩側圓盤上,這樣擱板就可以連續地以使用者方便的位置出現。這件書架側板上的花飾和獅爪腳同樣是刻意把一些細微末節不適當地大加渲染。
④ 英國歷史上的「水晶宮」是什麼
「水晶宮」是一座展覽館,專為1851年倫敦第一屆世界工業產品大博覽會而設計建造。 「水晶宮」位於倫敦海德公園內,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建築面積約7.4萬平方米,寬408英尺(約124.4米),長1851英尺(約564米),共5垮,高三層,由英國園藝師J·帕克斯頓按照當時建造的植物園溫室和鐵路站棚的方式設計,大部分為鐵結構,外牆和屋面均為玻璃,整個建築通體透明,寬敞明亮,故被譽為「水晶宮」 。 「水晶宮」共用去鐵柱3300根,鐵梁2300根,玻璃9.3萬平方米,從1850年8月到1851年5月,總共施工不到九個月時間。1852-1854年, 水晶宮被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重新組裝時,將中央通廊部分原來的階梯形改為筒性拱頂,與原來縱向拱頂一起組成了交叉拱頂的外形。1936年,整個建築毀於火災。 「水晶宮」雖然功能簡單,但在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第一、 它所負擔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內部空間,最少的阻隔; 第二、 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第三、 建築造價大為結省; 第四、 在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運用上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第五、 實現了形式與結構、形式與功能的統一; 第六、 擯棄了古典主義的裝飾風格,向人們預示了一種新的建築美學質量,其特點就是輕、光、透、薄,開辟了建築形式的新紀元。 有人描寫在「水晶宮」里的感覺如同「仲夏夜之夢」,清朝官員張德彝說:「一片晶瑩,精彩眩目,高華名貴,璀璨可觀。」相信是貼切精當的描寫! 展覽會結束後,水晶中被拆開運到倫敦南部,按照更精緻的設計重新組裝。它成為一個舉行各種演出、展覽會、音樂會和其他娛樂活動的場所。1936年11月30日晚,水晶宮幾乎全部毀於火災,殘垣斷壁一直保留到1941年。
⑤ 「水晶宮」指的是哪座城市
實際上在我國的古代神話當中,就經常會出現水晶宮這個詞語,一般水晶宮在中國的古代神話當中都是指海龍王居住的宮殿。你比如說在《西遊記》當中就明確的寫出孫悟空為了尋找一個不錯的兵器,就來到了東海龍王的水晶宮。在這些神話故事當中,一般都會把水晶宮描寫的特別的漂亮,而且據說水晶宮裡面的寶貝也是非常的多。
其實在這之前該球隊也是參加過英超,在回到主場踢球的時候,其實就會回到水晶宮原有的位置來進行踢球,一般我們可以理解成倫敦南部的一些地區。實際上我們上面所說的水晶宮製作建築物還是比較漂亮的,如果大家有興趣在節假日的時候可以去看一看,就算是出去多走走,增加一下自己的見聞,我個人覺得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⑥ 幾年在英國什麼的海德公園進行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採用了園藝師誰的水晶宮設計方
倫敦「水晶宮」是專為1851年倫敦第一屆世界工業產品大博覽會而設計建造的一座展覽館。
由英國園藝師帕克斯頓按照當時建造的植物園溫室和鐵路站棚的方式設計,大部分為鐵結構,外牆和屋面均為玻璃,整個建築通體透明,寬敞明亮,故被譽為「水晶宮」。
1849年,英國政府決定在海德公園南側興建一幢大型臨時建築。為避免破壞公園樹木,最終採納了皇家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的「水晶宮」設計方案。
創造性地將花房式框架玻璃結構運用到建築設計之中,使樹木罩在屋頂下得以保護。
結果這座原本為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成為第一屆世博會上最成功的展品。
⑦ 水晶宮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座城市呢
摘要 親,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正在整理答案,請您稍等一下,五分鍾之內給您答案。
⑧ 英國歷史上的水晶宮,是怎麼消失的
這座水晶宮先是被拆了,重新選址重新建造了起來,而後毀於火災。英國有一座美輪美奐的著名建築,名為“水晶宮”。這座水晶宮是在1851年的時候,為了展覽工業產品而建造的。可以說,這座水晶宮標志著世博會的開啟,同樣也代表了當時“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最高榮光。1851年的這場世博會,規模宏大,所以作為展覽館的水晶宮,其氣勢必須足夠恢弘,足以配得上當時第一帝國英國的身份。
就像是古老的英帝國也隨著時代漸漸衰老一樣,作為英國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築“水晶宮”也不復存在。不過,水晶宮確實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建築,它輕薄透明、建造快速且造價稍低。對於這個水晶宮的樣子,張德彝這個清朝時期的官員是這樣描述它的“一片晶瑩,精彩眩目,高華名貴,璀璨可觀。”
⑨ 歷史上的英國水晶宮是為何而建
——水晶宮是為了1851年世博會准備的展示館
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是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也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徵物。它原先是世界博覽會首次於1851年在倫敦舉行時的展示館,這場世界博覽會的正式名稱為萬國工業博覽會,一直到1936年以前曾經吸引過無數的社會各種階級的遊客前來參觀。
——位於西得漢姆的水晶宮公園現在的樣子,周圍有國家體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