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怎麼對英國社會階層進行測量

怎麼對英國社會階層進行測量

發布時間:2022-07-09 09:27:04

㈠ 哪些方面能夠反映出英國的社會階層

很明顯的一點就是職業,比如在超市裡的收銀員和車站的保潔員多是以印巴人和黑人為主。我們學校的辦公室行政人員都是白人。
餐飲也能反應出,學校旁邊的快餐店和市中心的高檔餐廳,還有就是火車的first class 和普通車廂

㈡ 區分社會階層的標準是什麼

實際上,根據不同的分層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層標准。雖然社會分層結構是一種客觀存在,但觀察和分析社會分層結構的人並不是完全被動的,他可以有不同的觀察和分析的角度,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揭示社會分層結構。也就是說,社會分層結構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並不是只存在一種觀察角度。只從一種角度觀察,很可能得到是「瞎子摸象」的結果。有時候,一種新的視角的出現,甚至會改變人們既有的社會分層結構的觀念。
比如,人們比較早的有了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區分,有了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和棕色種人的區分,又有了信天主教的人、信新教(基督教)的人、信伊斯蘭教的人、信佛教的人、信道教的人、有民間信仰的人、無神論者等的區分。中國很早就有士、農、工、商的區分。
每一種區分方法的後面,實際上都有一整套的理論。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個最初來源,勞動者獲得工資,資本家得到利潤,地主得到地租,因此,社會上形成工人、資本家和地主三個主要階級。英國古典社會學家韋伯認為,一個社會具有經濟、政治、社會三種基本秩序,所以就產生了根據財富收入、權力和社會聲望區分人群的三種基本的分層系統。
社會分層結構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物,而是一種變化和流動的活體,它處於不斷地建構過程中,人們從兩個方面參與這種建構。
一個方面是人們的行動。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並不是固定的,他處於流動之中,社會的發展變化越快,他流動的頻率就越快。他對各種機會的選擇,都參與了社會分層結構的建構。當然,每個人或群體的建構目標,與實際的社會建構結果常常是逆反的,比如在正常的股票市場上,人人都想發財,但分層的機制決定了最終發財的總是少數。英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倫敦經濟學院的院長吉登斯(A.Giddens)認為,社會根據三種「市場能力」劃分為三種階級,即掌握生產資料的市場能力的上層階級、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場能力的中產階級、具有體力勞動的市場能力的下層階級。但他同時認為,從確定的市場能力到階級形成之間,還有一個過程,而這個結構化過程,是由流動機會的分布來控制的。一般來說,流動機會的封閉程度越強,越容易形成階級的沖突,反之,流動機會的開放,可以緩解階級關系的緊張。
另一個方面是人們的觀念。一個社會或一代人的觀念,具有很強的繼承性,觀念的改變常常比現實的改變更困難、更遲緩。而這種觀念,又成為影響人們行動和看法的重要因素。比如一個老年的工薪階層,習慣了一輩子省吃儉用,閑暇時間頂多打打麻將,盡管他可能有不少銀行存款,但他的生活方式,使他自己和別人都認為他屬於中下層;而一個年輕的工薪階層,接受了新的時尚,雖然沒有多少積蓄,但常去聽聽音樂會、泡泡酒吧、參加個郊遊或打個網球什麼的,他自己和別人都覺得他屬於中上層。法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布迪厄(P..Bourdieu)有一句名言:「分類者是由分類的方式來分類的」。他透過不同的人群對吃、穿、住房、商店、診所、傢具、汽車、以至音樂、書籍、戲劇、寵物、花、兒童玩具等的消費品位偏好,來分析和揭示這些消費品位偏好形成的社會分層結構。他認為消費品位偏好具有很強的繼承性和很大的影響力,造成社會分層結構的復制和再生產。
現在,根據不同的理論體系和不同的分層目的而使用的分層標准有很多,如生產資料的佔有、財富和收入、組織權力、社會聲望、知識技能、受教育程度、消費偏好、象徵性權力、信息資源佔有、職業等等。而比較共同的看法是,要全面地把握社會分層的狀況,要使用比較綜合的標准,而不是單一的標准,這樣人們就設計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經濟地位綜合指數體系,產生了很多測量和分析的模型。
不過,為了簡化社會分層的方法,現在學術界主流的看法,是傾向於把「職業」看作包涵了各種經濟社會資源佔有和使用信息的標准。
把「職業」作為社會分層的標准,把資源佔有作為基本維度,並附之社會經濟地位綜合指數的測量,也比較容易與「常識」銜接,為一般人所接受。我在地攤上曾買到一本《當代民謠》,輯者是一個叫「魯文」的人,他說明代有楊慎輯的《古今謠》,清代有杜文瀾輯的《古謠諺》一百卷,所以他現在要編輯這本「褒貶時風、議論時政、抨擊時弊」的《當代民謠》。他在書中輯錄了民間流傳的各種把人群分成三六九等的順口溜,多數都是飯桌上的談資和話語作料,但這些社會分層順口溜的共同特徵,也都是把職業和消費特徵作為分層的標准。

㈢ 急需了解關於英國社會分層的情況!!

英國是資本主義世界中分層指標最完備,最具有代表性的。下面我們就以英國為例說明幾種典型的社會分層指標體系。

第一種分層是按職業劃分,在英國,職業分層指標分為按行業劃分的職業結構和按組織技術資源佔有劃分的職業結構。

從1992年起,英國把全部的經濟部門劃分為9個大行業,57個小行業。從這種分類來看,農業變動不大,服務業則在不斷增長,下表反映了這種變化:

表1 1971-1996年英國按行業分類的職業結構變化 %

行業分類 1971 1981 1991 1996

農業:

農林牧漁業 1.9 1.7 1.3 1.3

工業:

礦產和能源、水供給業 9.5 7.6 5.0 1.1

製造業 30.6 24.2 18.3 18.2

建築業 5.4 5.2 4.5 3.6

服務業:

商業銷售和旅館餐飲業 16.7 19.1 21.4 22.6

交通和郵電通訊業 7.1 6.6 6.1 5.9

金融保險業 6.1 8.0 12.1 17.5

公共機構、教育和醫療 18.2 21.7 23.7 25.3

其他服務業 4.5 5.9 7.6 4.5

合計 100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1971-1991年的比例數根據絕對數測算,這些數據不包括自我僱傭者,所以在自我雇擁者多的行業(如農林牧漁業),該比例數比實際數字要小,數據來自Employment Gazette,Oct.1994.轉引自Stephen Nickell,Sectoral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State of the Labour Market in Great Oxford University,April 1996。1996年的數據來自Labour Market Trends,Nov .1997,ONS.

這種分類反映了職業結構和生產結構的變化。

另外一種職業分層是按組織技術的資源佔有量分層,就是把全部就業者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官員、企業經理、行政主管和其他各種專業人員,他們約占就業總數的1/4強;第二部分是,一般專業技術人員,職員、秘書約佔1/4弱,第三部分是工藝人員、私人服務和保衛服務人員,他們也佔1/4弱;第四部分是銷售人員,車間和機器操作者,及其他體力勞動者,他們佔1/4強。這種分層,已經是按職業高低,即組織技術資源的佔有量高低來劃分了。

第二種分層是按收入和財富分層。

收入的分層有兩類。一是按狹義的收入,即按工資收入分層,這是較易測量的。工資收入可以區分不同職業間的差別,由下表可以看出,金融保險業工資比較高,農業的工資就比較低。

表2 1997年英國按行業劃分的工資收入結構單位:英鎊、小時

行業 平均每周毛工資 平均小時工資平均周工作小時 平均周加班小時

(非加班)

農業 271.5 5.7 45.8 5.3

破產和採掘業 474.0 10.8 45.7 5.9

製造業 361.7 8.5 42.0 3.6

電汽水供應業 455.2 11.3 39.8 2.6

建築業 361.2 8.1 44.1 4.3

批發零售和修理業 321.2 7.9 40.9 1.8

旅館餐飲業 242.2 5.9 40.3 1.0

交通和郵電通訊業 370.2 8.2 45.1 5.5

金融保險業 493.7 13.5 36.6 1.0

房地產和租賃業 412.0 10.3 39.9 1.5

政府和公共行政部門 377.6 9.9 38.1 1.2

教育部門 377.7 10.7 35.1 0.5

醫療保健和社會工作部門 326.7 8.5 38.4 1.1

其他社區和私人服務部門 348.4 8.7 39.9 1.7

資料來源: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New Earnings Survey 1997,Part A,1997

除了按工資的絕對數,還可按工資的百分比,劃分層級,最常見的是分為五等分或十等分。分成五個20%或十個10%,每個層次有一個平均數,就可以表示出來某個收入是屬於哪個層次。

廣義的收入,除了工資,還包括了養老金、福利收入、投資利潤、儲蓄利息收入,及其它收入。英國的稅收和福利政策對社會收入再分配起到了重要的調節作用。英國的初始收入如果按五等分來計算,最高的20%與最低的20%收入差距是19.8倍;如果加入了家庭的貨幣福利收入以後,二者稅前毛收入的差距縮小到6.2倍。福利政策對縮小收入差別是作用最大的一種措施,在減去直接稅後,二者的可支配收入差距縮小到5.4倍,稅收雖對收入差距的縮小有影響,但比起福利政策,稅收對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是不大的,在減去間接稅後,二者的稅後收入差距又擴大到6.4倍。最後,加上教育、醫療、住房等實物津貼之後,二者最終收入相差3.7倍。可見,由於福利和稅收對收入再分配的影響,上層20%的家庭與下層20%家庭的收入差距從初始收入的19.8倍,下降到3.7倍,當然,這種高福利涉及到公平和效率的問題,公平多了,象歐洲的高福利國家,效率肯定就有問題,低增長,高失業,就是付出的代價。

在收入分層中,有兩類是英國特有的:這就是按家庭類型分組來進行收入分層和按就業狀況分組。

按家庭分組,是分成夫婦養老金家庭,單身養老金家庭,夫婦有子女家庭,單身有子女家庭,單身無子女家庭,分類調查的結果表明:按家庭構成類型進行的分類,其收入高低是有規則的,這就是:夫婦無子女家庭收入最高,單身無子女家庭其次,然後是夫婦有子女家庭,夫婦養老金家庭,單身養老金家庭,最窮的是單身有子女家庭,這種分類提供了一種很有意義的東西:首先,可以知道,哪種類型的家庭在收入上處於低層,其次,可以分析造成低收入的原因。比如單親家庭在資本主義社會成為非常大的社會問題,大概不亞於失業問題。

按就業狀況分組,把家庭分為八種類型(見表3)。因為歐洲的失業率太高,平均在10%以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出現了彈性工作時間,很多人每天工作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非全日工作,即Past-time work,成為一種很普遍的就業形式,而且這種工作和全日制工作馬上就出現了收入差距。從這種分類可以看出就業、收入和家庭之間的相關關系。

表3 1979-1994/95年英國家庭結構及收入結構

家庭結構(%)收入結構(英鎊)

1979 1994/95 1979 1994/95

按家庭類型分組: 100 100

夫婦養老金家庭 9 9 164 250

單身養老金家庭 8 8 156 232

夫婦有子女家庭 47 37 200 285

夫婦無子女家庭 18 21 272 384

單身有子女家庭 4 8 155 182

單身無子女家庭 14 17 237 313

按就業狀況全日工作家庭 100 100

自我僱傭家庭 6 10 237 379

單身或夫婦全日工作家庭 24 23 275 398

夫婦一人全日一人非全日工作家庭 20 13 215 310

夫婦一人全日一人無業家庭 21 13 203 296

一人或多人非全日工作家庭 6 7 183 253

戶主或配偶60歲或以上家庭 15 17 148 229

戶主或配偶失業家庭 3 6 122 151

其他就業狀況家庭 5 10 136 187

註:家庭分組的比重是按家庭人口在不同類型組中的分布,類型組的收入是指按可比價格計算

㈣ 如何用數學和化學方法測量英國海岸線的長度

我記得這是個數學理論問題,不像是面試題吧

1967年在國際權威的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劃進代的的論文,它的標題就是《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統計自相似性與分數維數》中,文章作者曼德布羅( Beonit Mandelbrot)是一位當代美籍法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當時正在紐約的IBM公司的活特生研究中心工作, 而他的答案卻讓你大吃一驚:他認為,無論你做得多麼認真細致,你都不可能得到准確答案,因為根本就不會有準確的答案。英國的海岸線長度是不確定的!它依賴於測量時所用的尺度.

原來,海岸線由於海水長年的沖涮和陸地自身的運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灣和海岬,彎彎曲曲極不規則.

假如你乘一架飛機在10000m 的高空沿海岸線飛行測量,同時不斷拍攝海岸照片,然後按適當的比例尺並計算這些照片顯示的海岸總長度,其答案是否精確呢?否!因為,你在高空不可能區別許多的小海灣和小海峽。

如果你改乘一架小飛機在500m高處重復上述的拍攝和測量,你就會看清許多原來沒有看到的細部,而你的答案就會大大超過上次的答數。

現在再假設你就在地面上,測量其長度時如以公里為單位,則幾米到幾百米的彎曲就會被忽略不能計入在內,設此時得長度L1;用長度為10m的量規來測量海岸線的長度,那麼那些在空中看不清的拐彎處就會使海岸線長度變得更大,L2>L1;如如果你改到長度為1m的量規,上面忽略了的彎曲都可計入,結果將繼續增大,但仍有幾厘米、幾十厘米的彎曲被忽略,此時得出的長度L3>L2>L1;如此等等,採用的量度越精密,海岸線就顯露出更多的細節,而你獲得的海岸線長度就越大(圖19).可以設想,用分子、原子量級的尺度為單位時,測得的長度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說明隨測量單位變得無窮小,海岸線長度會變得無窮大,因而是不確定的.所以長度已不是海岸線的最好的定量特徵,為了描述海岸線的特點,需要尋找另外的參量.

當然就人力而言,你可能會用1m 量規測量後就停止測量,而物理學家可能會認為這種測量過程必須在原子層次上達到一個理論的極限,但從數學家理想化的觀點看,這種越來越精細的測量過程則可以無限繼續下去,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測量結果將無限地增大,也就是說,所謂海岸線的長度並沒有確切的數學定義,而通常我們談論的海岸線長度只是在某種標度下的度量值。 Benoit Mandelbrot 說 ,其實任何海岸線的長度在某個意義下皆為無限長 ,或者說,海岸線的長度是依量尺的長短而定。

海岸線長度問題,曼德爾布羅特最初是在英國數學家理查遜(Lewis Fry Richardson)的遺稿中一篇鮮為人知的晦澀的論文中遇到的。這個問題引起他極大的興趣,並進行了潛心的研究.其中他所摸索的一大堆爭議性主題,後來成為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的一部份。當初 Lewis Fry Richardson 為了想要了解一些國家鋸齒形的海岸線長度,所以翻閱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與荷蘭的網路全書,他發現書上在估計同一個國家的海岸線長度時,竟然有百分之二十的誤差,Lewis Fry Richardson 指出 :這種誤差是因為他們使用不同長度的量尺所導致的。他同時發現海岸線長度 L 與測量尺度 s 的關系如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log(1/s) 與 log(L) 呈線性關系,其斜率為一定值 d:, 即,其中lgk≈3.7,d≈0.24.很明顯,如果我們以對lgL作圖,所得到的直線斜率為d。

曼德爾布羅特獨具慧眼地發現了1961年理查遜得出的邊界長度的經驗公式 L (r)= Kr1-a中的a就可以作為描述海岸線特徵的這種參量,他稱之為「量規維數」,這就是著名的分數維數之一.這一問題的研究,成為曼德爾布羅特思想的轉折點,分形概念從這里萌芽生長,使他最終把一個世紀以來被傳統數學視為「病態的」、「怪物類型」的數學對象,——康托爾三分集、科赫曲線等統一到一個嶄新的幾何體系中,讓一門新的數學分支——分形幾何學躋身於現代數學之林.

㈤ 英國階級怎樣劃分

英國全國統計辦公室12月1日公布了新的社會階層劃分制度。它基本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別,即老闆和經營者、個體經營者和被僱傭者。根據新的劃分社會階層制度,英國許多貴族地主的社會地位已經落在秘書和足球運動員後面。社會最上層包括大公司、銀行和重要組織的總裁和經營人員、警官、軍官和高級文職人員,僅次於他們的是醫生、律師、神職人員、教師、工程師、飛機駕駛員、圖書館館長和社會工作者。社會第二層是護士、助產士、新聞工作者、音樂家、演員、警察和小公司經營人員。處於社會第三層的包括一般職員、秘書、電腦操作人員、空中小姐、駕校指導員、足球運動員和電話接線員。在社會第四層的有小酒館和旅店老闆、農場主、計程車司機和房屋裝修工等。第五層包括火車司機、屠夫、水暖電工和手藝工。社會第六層人員有商店售貨員、流水線工人、看護人員、廚師和理發師等。處在第七層的是清潔工、餐館服務員、建築工人、郵遞員和碼頭工人。在社會最低層的包括長期病號和長期失業者

㈥ 在英國,怎麼才能分辨一個人是不是上流社會的

據說現在在英國分辨一個人是不是上流社會,的確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實在是太快。過去的貴族擁有土地,擁有現金流,就可以過上優越的生活。但很顯然,當代的社會潮流,金錢觀,以及消費觀完全沖擊了貴族階層。可能有的人世襲還有良田,但是財富遠遠趕不到現在的新科技誕生出來的富人。



進入上流社會是要有圈子的。如果你不在那個圈子之內,最好不要做非分的想法。就算是有這樣一個上流社會的圈子,現在在金錢的浪潮下,大約也每天不安於金錢的減少,無法維持優雅的狀態。

如果你實在想看上流社會,你就看一看唐頓庄園,或者當今王室。至少那種體面比較連貫。雖然你根本進去不了。

㈦ 古代英國的社會階級

古代英國的社會等級分為三個等級:(1)教士階層 古代封建社會那些教士階層級別最高,還享有多種特權,這種特權也是教皇同意的。大主教、主教,以及紅衣主教地位相當重要,可以成為國王的顧問,進出宮廷。教士階層充當世俗君主宮廷的職務,歷來爭議很多。(2)貴族階層 。貴族是包括以國王為首的那些大貴族。 古代英國實行封君封臣制度:一個封君有很多個封臣;一個封臣也可以成為其他的封建領主。他們彼此之間互相有封建義務;但是,在中世紀,封君和封臣之間互相開戰的例子很多。英格蘭國王同時還是法國國王的封臣;中世紀英格蘭的貴族還擁有很多個領地和頭銜;有些貴族獨立性很強,有防禦的城堡,還有審判權,鑄幣權。征服者威廉一世為人態度強硬,對待貴族很嚴格,在位期間頒布的《末日審判書》就是對全英格蘭的土地進行調查和統計。(3)市民階層。 他們不是貴族出身,有些從事商業,收入很可觀與中小貴族關系密切;另一些是從事農業,是納稅的負擔者。

㈧ 英國階層是怎樣劃分的

英國全國統計辦公室12月1日公布了新的社會階層劃分制度。它基本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別,即老闆和經營者、個體經營者和被僱傭者。根據新的劃分社會階層制度,英國許多貴族地主的社會地位已經落在秘書和足球運動員後面。社會最上層包括大公司、銀行和重要組織的總裁和經營人員、警官、軍官和高級文職人員,僅次於他們的是醫生、律師、神職人員、教師、工程師、飛機駕駛員、圖書館館長和社會工作者。社會第二層是護士、助產士、新聞工作者、音樂家、演員、警察和小公司經營人員。處於社會第三層的包括一般職員、秘書、電腦操作人員、空中小姐、駕校指導員、足球運動員和電話接線員。在社會第四層的有小酒館和旅店老闆、農場主、計程車司機和房屋裝修工等。第五層包括火車司機、屠夫、水暖電工和手藝工。社會第六層人員有商店售貨員、流水線工人、看護人員、廚師和理發師等。處在第七層的是清潔工、餐館服務員、建築工人、郵遞員和碼頭工人。在社會最低層的包括長期病號和長期失業者。

㈨ 在英國王朝,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縱觀英國社會歷史,英國是1個有著明顯等級制度的國度.隨著世界多元化文化和經濟變化的影響,其等級制度逐漸有所消淡,但其等級特徵和等級觀念仍然存在.

非 不同階層的人去不同的學校,受不同的教育,從事不同的行業,他們之間的界限常明晰。

英國最早的文明史始於羅馬帝國,歐洲各國都已羅馬文明為自豪,就像戰國中的齊楚燕秦吳越各國都以「周禮」為尊、以自已有姬周血統(至少是母系)為榮一樣。

㈩ 什麼是社會測量社會測量常用的方式有哪四種

社會測量(Sociometric Methods)一種研究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方式的工具。運用社會測量,可以了解群體內的人們如何選擇朋友、選擇工作和其他活動,為心理學研究人員提供大量關於群體結構及其變更方式的情況。

方法
一、社會測量分析定量法
最早對社會測量數據進行定量和組織的方法是矩陣法,所有選擇被記錄下來,並進行概括。個人姓名被列在垂直和水平軸線上,選擇結果記錄在受測標準的框格內。根據M.L.諾思韋的觀點,所有標準的選擇總數提供了社會認可情況或社會測量狀況。選擇被試的實際人數表示此人的社交情況,被試選擇的人數表示他的社交擴展情況。根據社會測量數據,可以辨別出人們的選擇是否具有互換性,甚至可以辨別出既不進行選擇也不會受到選擇的社會隔離者其他方法也已應用於社會測量數據。其中,應用較廣的是概率模式。較復雜一些的矩陣包括按嘗試錯誤重新安排橫向直列,直到群體的團體結構安置好。同樣,因素分析已用於識別和隔離群體結構的基礎范圍。
二、社會測量數據的圖示
社會測量圖示生動地描繪社會測量信息,它建立在這樣一個原則之上:個人之間的選擇可能呈對稱性(互換)、非對稱性(無互換)和不存在(社會隔離者)。這種社會測量圖示的局限性在於不能充分處理人數多的群體。有關的研究人員經論證指出,社會測量的理想規模是20人左右。
在莫雷諾的早期圖示中,用符號表示團體成員,線條和箭頭表示選擇的方向。嗣後,諾思韋於1967年介紹了"箭靶社會測量圖示"。這種圖示包含四個類似射箭靶子的同心圓。每個圓代表四個分位數或概率的四個等級,從圓心向外:顯著高於機遇、高於機遇、低於機遇和顯著低於機遇。"明星人物"置於中心圓內,"隔離者"處在外圓內。貫穿表格中心的一根垂直線,用以分開男性和女性,通常在每個圓下面標明該圓的選擇等級。
描繪四年級A班群體結構的社會測量圖示(有影線的圓代表前一年不在三年級A班的學生)近年來,有關社會測量圖示的運用傾向於集體而非個人。例如,D.H.哈格雷夫斯在《一所中學里的社會關系》一書中,將注意力集中於群體的團體結構,而不是"明星人物"或"隔離者"身上。上圖表現了哈格雷夫斯在英國拉姆利現代中學四年級A班男生分析中所作的社會測量圖示。從圖中可以看到,團體A控制群體結構;團體A的"明星人物"是阿德里安(29號),他是班長。

閱讀全文

與怎麼對英國社會階層進行測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海警一共多少艦艇 瀏覽:175
義大利bb和韓國登騰哪個好 瀏覽:202
印尼虎苗用什麼濾材 瀏覽:857
熱搜榜中國共有多少種香煙 瀏覽:72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大廳拿槍 瀏覽:758
中國有多少貧困月收入 瀏覽:467
印度病毒delta變種有多少種 瀏覽: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瀏覽:845
極兔國際在越南怎麼樣 瀏覽:125
義大利語我什麼都沒有了 瀏覽:841
印度有一塊大洋叫什麼 瀏覽:475
中國有多少頸椎病患者 瀏覽:286
十條印尼盾是多少錢 瀏覽:516
英國有什麼免費看球網站 瀏覽:727
為什麼英國能成為世界大國 瀏覽:806
越南與太原有什麼區別 瀏覽:743
印尼巴士怎麼改小車 瀏覽:443
中國與英國的時間差多少 瀏覽:916
英國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985
義大利電視台怎麼看 瀏覽:255